中药炮制方法及要求(研究材料)
中药炮制种类及研究方法
![中药炮制种类及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8dd3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e.png)
中药炮制种类及研究方法中药炮制是指将中草药进行一系列加工处理,使之具备药用价值的过程。
研究中药炮制种类及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药的炮制原理和技术。
1.炮制:炮制是指将草药进行加热处理,以去除草药中的水分、挥发性物质和微生物,达到保藏和贮存的目的。
常用的炮制方法有烘干、煅制、炙制、炒制等。
研究中药炮制的方法主要包括理化分析、药效评价和质量控制等。
2.制吐:制吐是指将草药经过特殊处理,以去除其毒性或降低毒性,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
常用的制吐方法有吐丸、吐散、吐丹等。
研究中药制吐的方法主要包括毒性评估、毒性成分分析和毒性代谢机制研究等。
3.制附:制附是指将草药与其他药物或材料进行混合,以提高其药效或改变其治疗特性。
常用的制附方法有附粉、附散、附浸等。
研究中药制附的方法主要包括相互作用研究、药效评价和药动学研究等。
4.制敷:制敷是指将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其他物质制成外敷剂,用于外敷治疗。
常用的制敷方法有研敷、磨敷、抹敷等。
研究中药制敷的方法主要包括外敷效应评价、渗透性研究和组织相容性评估等。
5.制膏:制膏是指将草药加入胶囊或蜡质中制成固体剂,以便于口服或外用。
常用的制膏方法有包膏、蜡膏、蜜膏等。
研究中药制膏的方法主要包括制剂稳定性评价、药效评估和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等。
6.制丸:制丸是指将草药先炮制再研磨成细粉,加入黏合剂制成丸剂,以便于口服。
常用的制丸方法有浆丸、水丸、麦芽丸等。
研究中药制丸的方法主要包括丸剂性质评价、药效评估和体内药动学研究等。
7.制研:制研是指将草药研磨成粉末,用于直接入药或提取活性成分。
常用的制研方法有粉碎、研磨、筛选等。
研究中药制研的方法主要包括成分分析、提取工艺改进和活性成分筛选等。
中药炮制的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的制药工艺研究、理化分析、药效评价和质量控制等。
在制药工艺研究中,根据传统经验和临床应用,总结和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草药质量和药效的影响。
在理化分析方面,通过使用现代仪器和方法,对炮制草药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以及对草药中的有害成分进行检测和控制。
中药材的炮制及加工技术研究
![中药材的炮制及加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09ca37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f.png)
中药材的炮制及加工技术研究一、研究方案中药材的炮制及加工技术研究一直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通过对中药材的炮制和加工,可以改善药材的性能、提高疗效,并且对于中药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有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材的炮制及加工技术,通过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深入研究中药材的炮制及加工技术,探讨炮制和加工对中药材药效的影响,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新的观点和方法。
2. 研究内容(1) 炮制技术的研究:通过对不同品种的中药材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进行实验,观察炮制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湿度和工艺等条件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 加工技术的研究:对已炮制的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如切割、研磨、蒸制等)对药材的物理性质进行改变,分析对中药材质量和药效的影响。
(3) 药材质量评价:对炮制和加工后的中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包括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药效评价等方面的分析。
3. 研究方法(1) 实验研究:采用实验方法对不同品种的中药材进行炮制和加工处理,通过控制变量、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获得实验数据。
(2) 数据采集:通过实验记录和采样分析等方法,获得各炮制和加工阶段的数据,包括温度、时间、湿度、化学成分等。
(3)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提取关键信息,探索影响药材质量和药效的因素。
二、方案实施情况1. 炮制技术的实验研究(1) 选择不同品种的中药材,如黄芪、白术、川芎等,在不同的炮制条件下进行实验。
(2) 对实验中的炮制条件进行记录,包括温度、时间、湿度等参数。
(3) 观察实验过程中药材的形态、色泽、气味等外观特征的变化,并记录相关数据。
(4) 采集实验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炮制条件下药材的化学成分差异,探讨炮制技术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2. 加工技术的实验研究(1) 选取已经炮制的中药材样品,如川芎、生姜、知母等,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包括切割、研磨、蒸制等。
中药炮制 学习非遗中药炮制的方法
![中药炮制 学习非遗中药炮制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3bef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2.png)
中药炮制学习非遗中药炮制的方法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环节,通过特定的处理和炮制方法,可以提高中药的疗效和药效。
非遗中药炮制技术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传统知识。
本文将介绍学习非遗中药炮制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
以下几种方法列出了非遗中药炮制的基本步骤,供读者参考和学习。
一、药材的选择中药炮制的第一步是合理选择药材。
根据具体的治疗目的和临床需求,选择具有合适性质和功效的药材。
可以参考《本草纲目》等中医药经典著作,也可以咨询中药师或医生的建议。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药材必须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并具备一定的鉴别技巧。
二、药材的预处理在进行中药炮制之前,需要对药材进行一定的预处理。
这一步旨在去除杂质、保持药材的天然特性和提高炮制效果。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清洗、晒干、破碎等。
例如,根据药材的种类和性质,可以用清水洗净或热水煮烫,以去除附着在表面的杂质和灰尘。
然后,将药材晾晒至合适的干燥程度,以便后续的操作。
最后,需要对药材进行破碎处理,使之符合炮制的要求。
三、选择适当的炮制方法非遗中药炮制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根据具体药材和炮制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
常见的炮制方法有炙、煅、制、焙等。
例如,对于一些需要加热处理的药材,如生姜、大枣等,可以选择炒炙的方法,使之具有温阳的功效。
而对于一些需要去除毒性的药材,如白附子等,可以选择煅灼的方法,使之具有较强的疏散作用。
四、控制炮制的时间和温度在进行中药炮制时,控制炮制的时间和温度十分重要。
不同的药材和炮制方法要求不同的时间和温度,必须严格依照要求来操作,以免影响炮制效果。
一般来说,时间过短会使药材的活性成分无法充分释放,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药材的有效成分流失。
温度过高则易破坏药材的有效成分,温度过低则会影响炮制效果。
因此,在进行中药炮制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仔细控制好时间和温度。
五、储存和使用炮制好的中药材料炮制完毕的中药材料,需要妥善储存,并在需要时正确使用。
中药炮制方法煎煮炒制等中药炮制技术
![中药炮制方法煎煮炒制等中药炮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a40aba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9.png)
中药炮制方法煎煮炒制等中药炮制技术随着人们对传统中医药的兴趣逐渐增加,中药的炮制技术也备受关注。
中药炮制是指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中药的药效和疗效。
本文将介绍中药炮制中的煎煮炒制等炮制技术。
一、煎制法煎制法是中药炮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煎制法可以将中药材和水放入容器中,加热煮沸一段时间,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水中,制成中药汤剂。
在中药炮制中,煎制法有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材料准备:选择优质中药材,洗净并切好。
根据不同药材的特性,合理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
2. 配伍处理:中药常常需要与其他药材进行配伍使用,这样能够增强药效或减轻一些药性。
在配伍过程中需要考虑药物相容性和相互作用。
3. 加水煎煮: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根据药材的不同,煎制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煮沸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损失,过短则无法完全提取。
4. 汤剂提取:煎制完成后,将药渣去除,留下中药汤剂。
二、炒制法炒制法是中药炮制中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炒制,可以改变中药材的性质,增强其功效。
炒制法的步骤如下:1. 材料炒制:首先,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放入锅中,用慢火炒制。
炒制时间和火候要掌握好,过久或过火都会导致中药材的功效丧失。
2. 冷却处理:将炒制好的中药材放在通风处冷却。
冷却时间要足够,避免中药材过热导致药效降低。
3. 贮藏:将炒制好的中药材贮藏在干燥、阴凉处,避免受潮发霉。
储存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及时去除发霉的材料。
三、煮制法煮制法是中药炮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将中药材和其他配料一起煮制,以达到提取有效成分、发挥药效的目的。
煮制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 中药材和配料准备:将中药材、辅料和其他辅助材料准备好。
这些材料的配比和处理方式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制剂质量。
2. 加水煮制:将准备好的中药材和配料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煮制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要制备的制剂而定。
通常煮制时间较长,可以提取更多的有效成分。
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12555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a.png)
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及注意事项中药材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炮制方法对药材的功效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药材的炮制方法以及在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中药材的炮制方法1. 清洗:首先,将中药材坚持清洗至干净。
一些含泥沙的中药材可以先用清水泡洗,在清水中反复搅动,然后将泡洗过的中药材捞起,用清水冲洗掉残留物,最后晾干备用。
2. 切割:部分中药材需要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或片状。
切割时要注意统一大小,以便于炮制过程中的药性均匀渗透。
3. 炒制:将清洗干净或切割好的中药材加热炒制。
炒制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增加香气、改变药性或增强药效。
不同的中药材,炒制的方法和时间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烘干:炒制后的中药材需要进行烘干。
可以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也可以选择用烘箱或通过其他适当的方法进行烘干。
烘干的目的是保证中药材的储存稳定性和延长保质期。
二、中药材炮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药材的选择:在进行中药材炮制时,需要选用优质的中药材。
新鲜、无虫蛀、无霉变、无杂质且干燥的材料是进行中药材炮制的基本要求。
2. 温度控制:中药材的炮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挥发,影响药物疗效;过低的温度则会使药材未能得到足够的炮制,药效无法发挥。
因此,在炮制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合适的加热温度。
3. 炒制时间:炒制时间是中药材炮制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炒制时间过长会使中药材烘烤过度,损失有效成分;而时间过短则会导致中药材未充分受热,药效受限。
因此,在进行中药材的炮制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中药材进行适当的时间控制。
4. 炮制器具的卫生:在进行中药材炮制前,需要保证炮制器具的卫生。
炉灶、锅具等应保持清洁,并且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以防止中药材被污染。
5. 炮制情况的记录:为了确保中药材的炮制效果和再次使用时的参考,炮制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
包括药材的原材料、炮制的时间、温度、效果及所用剂量等。
中药炮制文档
![中药炮制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ea3a3e29b89680203d82545.png)
【炮制方法】
一、净制除去杂质,洗净(《药典85》)。
二、切制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药典85》)。
三。
炮炙
1.炒制取桔梗炒至徽黄为度(《集成》)。
2.蜜制先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沸,倒入桔梗片用文火炒至片面呈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每桔梗片500g,用炼熟蜂蜜120g(《青海》)。
炒黄:将药物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物固有的气味为度,如炒牛蒡子,炒苏子炒焦: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黄,内部淡黄为度,如焦山楂,焦白术,焦麦芽
炒炭:将药物炒至外部枯黑,内部焦黄为度,即“存性”,如艾叶炭,地榆炭,姜炭
山楂炒焦可增强
∙消食止泻的作用
∙消积化食的作用
∙活血化瘀的作用
∙止血作用
炒黄的标准是
∙药物表面显焦褐色
∙药物发泡、爆裂
∙透出药物固有香味
∙炒至“存性”
∙炒时用文火或中火
山楂炒焦的目的是
∙破坏部分有机酸
∙黄酮类含量增高
∙缓和对胃的刺激性
∙长于活血化瘀
∙增强消食止泻的作用
中蜜:系指蜂蜜加热至116~118℃,满锅内出现均匀淡黄色细气泡的制品。
炼蜜含水量约为10~13%,用手指捻之多有粘性,但两手指分开时无长白丝出现。
中蜜适用于粘性适中的药物制丸。
蜂蜜炼制
蜂蜜——炼制——中转——质量检验——入库
拉动居民消费将对中国经济有怎样的转变。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范本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2ae72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7.png)
一、实验名称:中药炮制实验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实验地点:中药炮制实验室四、实验指导老师:张教授五、实验目的:1. 了解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中药炮制的常用技术,如炒、炙、蒸、煮等。
3. 体验中药炮制过程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提高中药炮制技能。
六、实验材料:1. 中药材:当归、黄芪、白术、黄连等。
2. 炮制工具:炒锅、蒸锅、煮锅、筛子、剪刀、天平等。
七、实验步骤:1. 清洗药材:将中药材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和灰尘。
2. 炒法炮制:(1)炒当归:将当归放入炒锅中,用中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称重。
(2)炒黄芪:将黄芪放入炒锅中,用中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称重。
(3)炒白术:将白术放入炒锅中,用中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称重。
(4)炒黄连:将黄连放入炒锅中,用中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称重。
3. 炙法炮制:(1)炙当归:将当归放入炒锅中,加入适量的黄酒,炒至当归微黄色,取出晾凉,称重。
(2)炙黄芪:将黄芪放入炒锅中,加入适量的黄酒,炒至黄芪微黄色,取出晾凉,称重。
(3)炙白术:将白术放入炒锅中,加入适量的黄酒,炒至白术微黄色,取出晾凉,称重。
(4)炙黄连:将黄连放入炒锅中,加入适量的黄酒,炒至黄连微黄色,取出晾凉,称重。
4. 蒸法炮制:(1)蒸当归:将当归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蒸至当归熟透,取出晾凉,称重。
(2)蒸黄芪:将黄芪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蒸至黄芪熟透,取出晾凉,称重。
(3)蒸白术:将白术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蒸至白术熟透,取出晾凉,称重。
(4)蒸黄连:将黄连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蒸至黄连熟透,取出晾凉,称重。
5. 煮法炮制:(1)煮当归:将当归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取出晾凉,称重。
(2)煮黄芪:将黄芪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取出晾凉,称重。
(3)煮白术:将白术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取出晾凉,称重。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086753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d.png)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药炮制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环节,是中药材炮制成中药制剂的必经过程。
为了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我国自古以来就建立了中药炮制的规范和标准,以保证中药材的炮制符合中医药学理论和药理学要求。
以下是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的主要内容:一、炮制方法:中药炮制的方法包括炒、炙、烘、晒、焙、煮、蒸、浸泡、蒸煮等。
每种方法都有特定的炮制工艺和时间要求,以确保药材的活性成分得到最好的保留和释放。
二、原料处理:在炮制药材前,必须进行原料处理。
包括去杂、洗净、除内外纤维、除皮、霉腐等。
原料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杂质、改善药材的性状和质量,提高药材的炮制效果。
三、炮制温度和时间:每种中药的炮制温度和时间都有具体的要求。
炮制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药材的有效成分被破坏,影响药材的药理作用和疗效。
炮制温度和时间的控制是中药炮制中的重点和难点。
四、炮制器具和燃料:中药炮制需要使用特定的器具和燃料。
器具要求无毒、无腐蚀性,以保证药材的炮制质量。
燃料要求纯净、无异味,以免影响药材的质量和炮制效果。
五、炮制环境和保质期:中药炮制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如温度、湿度等。
同时,中药炮制的药材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保质期。
药材在炮制前需要存放一段时间,以保证药材内部的水分蒸发和有效成分的转化。
六、炮制前后的质量控制:在炮制前后,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药材的质量评估、炮制效果的评估等。
炮制后的药材要经过质量检验,确保符合国家的标准和要求。
中药炮制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中药炮制规范进行操作,才能保证中药材的活性成分的释放和保留,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中药炮制规范的实施也有助于规范中药炮制行业的发展,提高中药产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因此,加强中药炮制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药材的炮制方法与注意事项
![中药材的炮制方法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1374b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5.png)
中药材的炮制方法与注意事项炮制是中药材加工的重要环节,通过炮制能够改变中药材的性能、增强药效、降低毒性、提高药物稳定性,从而适应人体的需要。
本文将介绍中药材的常见炮制方法以及在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常见的炮制方法1. 炒制:炒制是将中药材放入炒锅中进行炒制,以达到去除水分、杀灭微生物、改变性能的目的。
炒制时需要掌握火候和时间,以免过度炒制导致中药材变质。
2. 炙制:炙制是采用火炙的方式进行加工,其目的是使中药材产生物理或化学变化。
炙制方法包括直接炙制和间接炙制,需要根据不同的药材选择适当的炙制方式。
3. 煅制:煅制是将中药材放入烘箱或火中进行煅炼,达到破壁、增强药效的目的。
煅制时需要根据中药材的属性和功效确定煅制的时间和温度。
4. 曝晒:曝晒是将中药材放置在阳光下进行暴晒,以去除水分、增强药效、杀灭霉菌等。
曝晒时需要避免过度曝晒或过度暴晒,以免影响中药材的品质。
二、注意事项1. 选择优质药材:在炮制中,选择优质的中药材至关重要。
要选择外观完整、无虫蛀、无霉变的中药材,并注意存放条件,避免受潮、受湿。
2. 控制火候:在炒制、炙制和煅制过程中,需要掌握适当的火候。
火候不足会导致中药材未达到预期效果,火候过度则可能破坏中药材的活性成分。
3. 精确计量:在炮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配方和用量进行炮制,确保药材的质量和药效符合要求。
4. 防止交叉污染:在炮制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不同药材之间的交叉污染。
使用专用容器和工具,并及时清洗,以避免药材受到污染。
5. 注意温湿度:炮制过程中,温湿度对药材的影响较大。
要注意控制炮制环境的温湿度,以确保中药材的炮制效果。
6. 保存妥善:炮制完成后,要将中药材妥善保存,防止受潮、受湿、受虫蛀等。
一般情况下,中药材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的侵入。
总结: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在进行中药材的炮制时,需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并注意控制好火候、精确计量、防止交叉污染、注意温湿度以及妥善保存,从而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中药材炮制大全
![中药材炮制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cf7b8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2.png)
中药材炮制大全1. 引言中药材炮制是传统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工艺环节,通过加工和处理中草药,使其具备更好的药理活性和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材炮制方法,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材。
2. 方法2.1 凉拌•原料:鲜或干燥的中草药•步骤:1.将中草药洗净并晒干。
2.将中草药切碎或研磨成粉末。
3.将切碎或研磨好的中草药放入容器中,并加入适量的盐、酱油、醋等调味品。
4.拌匀,使调味品均匀覆盖中草药。
2.2 炒制•原料:鲜或干燥的中草药•步骤:1.将中草药洗净并晒干。
2.炒锅加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
3.将干净的中草药放入炒锅中,用中小火炒至干燥并散发出香味。
4.将炒制好的中草药放凉,即可使用或储存。
2.3 蒸制•原料:鲜或干燥的中草药•步骤:1.将中草药洗净并晒干。
2.将中草药放入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3.煮沸后改为小火蒸煮,持续蒸制一段时间,具体时间根据中草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将蒸制好的中草药晾干,即可使用或储存。
2.4 煎炖•原料:鲜或干燥的中草药•步骤:1.将中草药洗净并晾干。
2.将中草药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3.煮沸后改为小火煎炖,持续炖煮一段时间,具体时间根据中草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将煎炖好的中草药滗去渣滓,即可使用或储存。
3. 原理中药材炮制的过程中,常见的炒制、蒸制和煎炖等方法,都能通过热或水等外界因素的作用,改变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并使其更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具体原理如下:•炒制:炒制中草药能够使其产生独特的香气,进而增加人体对中药的吸收。
此外,炒制还能去除中草药中的水分,提高其保存时间。
•蒸制:蒸制中草药通过蒸汽的作用,可以使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释放,增加其药理活性。
此外,在蒸制过程中,还能破坏一些有毒成分,提高中药材的安全性。
•煎炖:煎炖是中草药炮制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煎炖过程中,水的温度逐渐上升,能够使中草药中的水溶性活性成分溶解和释放,增加中药的疗效。
第四章中药的炮制
![第四章中药的炮制](https://img.taocdn.com/s3/m/a50708bd1a37f111f1855b6a.png)
(1) 蜜炙:炼蜜,取蜜置锅中,用文火加热,不 ) 蜜炙:炼蜜,取蜜置锅中,用文火加热, 断捞去上浮杂质,炼至中蜜。 断捞去上浮杂质,炼至中蜜。 (2) 炒炙:加水稀释蜜,少许米酒,煮沸后加入 ) 炒炙:加水稀释蜜,少许米酒, 药材,炒至不粘手。 药材,炒至不粘手。 嫩蜜: 中蜜: 嫩蜜:含水量多 中蜜:搅拌后溶解 老蜜: 老蜜:不散开
2、 煅:用高温加热药材(矿物),去除 、 用高温加热药材(矿物), ),去除 结晶水,易粉碎。 结晶水,易粉碎。 3、 煨:面粉包煨,草纸包煨,去除辛辣 面粉包煨,草纸包煨, 、 刺激。 刺激。 4、 焙(干) 、
(四)水火共制:用水或液体辅料和火共用加热处理药材 水火共制:
1、蒸 、 2、煮:去除毒的物质。 、 去除毒的物质。 3、炙:蜜炙、酒炙、醋炙、姜汁炙 蜜炙、酒炙、醋炙、 、
5、 油脂:种子类药材 、 油脂:
(1) 有效性:在炮制过程,保护油脂, ) 有效性:在炮制过程,保护油脂, 用时捣碎,防变质。 用时捣碎,防变质。 (2) 安全性:a、清炒 ) 安全性: 、 b、采取去油成霜,如巴豆 、采取去油成霜,
6、鞣质:有涩味 、鞣质:
(1)炒:减少刺激 ) 减少鞣质的含量。 (2)煽:减少鞣质的含量。 )
4、烫:如杏仁去皮 、 5、煽 、
(五) 其他方法
1、 法制:药材加入炮制辅料,按一定 、 法制:药材加入炮制辅料, 的炮制程序处理就药材。 的炮制程序处理就药材。如法制半夏 2、 发芽法: 、 发芽法: 3、 精制:去除杂质 、 精制: 4、 制霜法:增强疗效,种子去油(去 、 制霜法:增强疗效,种子去油( 油成霜) 油成霜)
炮制常用的辅料: 炮制常用的辅料: 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在炮制过程中加的物质,称为辅料。 在炮制过程中加的物质,称为辅料。 1、 固体辅料:粉、 灶心土) 滑石粉、蛤粉、土(灶心土) 2、 液体辅料:酒、醋、蜜、姜汁、 姜汁、 、 液体辅料: 胆汁、药汁、 胆汁、药汁、米泔水
中药的炮制方法和工具
![中药的炮制方法和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43d26a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c.png)
中药的炮制方法和工具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炮制方法和工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药的炮制方法和常用工具,以便更好地理解中药的炮制过程。
一、炮制方法1. 炮制中药的目的:中药的炮制是为了提高药材的疗效和药效稳定性,减少毒性和副作用。
通过适当的炮制,可以改变药材的性味、功效和药物活性。
2. 炮制过程:炮制中药的一般步骤包括炒制、烘干、蒸制、酒洗、煮炼等。
其中,炒制主要用于改变性味和增强药效,烘干和蒸制则用于保持药材的湿度和疗效稳定性,酒洗和煮炼则是为了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
3. 炮制工艺: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炮制方法和工艺,具体操作需要根据不同药材的性质和炮制要求而定。
例如,有些药材需要事先浸泡,有些需要切碎或研磨,有些需要分层炮制等。
炮制工艺的掌握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二、炮制工具1. 炉灶:中药炮制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是炉灶,又称“药炉”或“火炉”。
炉灶有不同的型号和种类,如煤气炉、电炉、沙炉等。
不同的药材和炮制方法需要适合的炉灶进行操作。
2. 炒锅:炒锅是炮制中使用的常见工具,用于炒制药材。
炒锅一般由铁质或陶瓷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不易粘锅。
3. 网篮:网篮是用于蒸制药材的工具,通常采用不锈钢制成。
网篮通过将药材放置在上面,利用蒸汽进行炮制,既方便又卫生。
4. 煎药锅:煎药锅是用于煮炼中药的专用工具,通常由不锈钢或铁质制成。
煎药锅有不同容量和功率的选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用。
5. 研磨器具:某些中药需要研磨成粉末或细颗粒进行炮制。
常见的研磨器具有研钵、研臼等。
6. 切割工具:有些中药需要切割成段或片状进行炮制。
常见的切割工具有刀具、切刀等,根据药材硬度和大小选择适当的工具。
总结:中药的炮制方法和工具是保证中药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
通过适当的炮制方法,可以提高中药的药效和稳定性,减少毒性和副作用,更好地发挥药材的疗效。
熟悉并掌握中药的炮制方法和常用工具,是中医药学习者和从业者的基础技能之一。
中药的炮制
![中药的炮制](https://img.taocdn.com/s3/m/f23283d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d.png)
脂、乳香、没药等。
3、蜜炙 辅料为蜂蜜 增加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的作
用。 如:百合、枇杷叶、桑白皮、肾,增加药效。 如:杜仲、补骨脂、泽泻、知母
等。
5、姜汁炙 辅料为姜汁 降低药物苦寒之性及毒性,增加温
中止呕作用。 如:厚朴、竹茹、半夏等。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炮制”又称:“炮炙”、“修治”。
第一节 炮制方法
一、净制 1、去除杂质
选择、筛选、风选、水选。 2、去除非药用部位
去残根、残茎、皮壳、毛、 “心”、芦头、核、头尾足翅等。
二、切制
切片、切段、切丝、切块、研粉 等。
灵芝〔药材〕
川穹〔片〕
甘草
药材 饮片
葛根
药材 饮片
玄明粉
〔二〕烫法
取粗砂子或蛤粉或滑石粉置 热锅中,加热至翻炒滑利,温度 约200~300℃,投入药材炒至外 表色加深或体积膨胀、质地酥脆, 即筛去辅料放凉。
1、砂烫
降低毒性;除去非药用部位;使 药材质地酥脆。
如:马钱子、狗脊、骨碎补、龟板、 鳖甲、穿山甲等。
2、蛤粉烫
降低药材黏腻之性,质地酥脆, 矫臭矫味。
留意:制炭留有“存性”。 方法: 1、炒炭:武火炒制。如:地榆、侧 柏。 2、煅炭:煅制制炭。如:血余炭、
〔五〕炙法 取液体辅料与药材拌匀,闷透,
置锅中文火炒至适宜程度,放凉。
1、酒炙 辅料为酒 转变药性,引药上行,增加活血通
络作用,矫臭矫味。 如:大黄、川芎、乌梢蛇、蛇蜕
等。
2、醋炙 辅料为醋 引药入肝,增加活血止痛作用,
1、纯洁药材 保证临床用药的质量和用量的准
确性。 如:净制、焯法。
中药炮制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药炮制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52df88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6.png)
中药炮制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1. 炮制的目的中药炮制的目的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增强药效、改善性味、消除毒性、减少不良反应等。
炮制后的中药通常具有更好的药效和更适宜的用药方式。
2. 炮制的方法中药炮制的方法可以分为干炒、水浸、蒸馏、煎炮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的药材。
3. 炮制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中药炮制时,需要注意药材的选择、炮制的时间、火候的把握、炮制的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做到这些方面的合理安排,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二、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1. 干炒干炒是指用炭火炒热干净容器,然后放入中药材,炒制时要掌握好火候并不断翻动,使药材受热均匀。
2. 水浸水浸是指将中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进行煎煮或干燥。
水浸可以去除一部分毒性成分,使中药更加安全。
3. 蒸馏蒸馏是指将中药材装入蒸馏器,用水蒸发蒸制,再将蒸馏的药液进行收集。
蒸馏可以使中药材的药效更加纯净和浓缩。
4. 煎炮煎炮是指在煎煮中加入适量的酒或盐,以增强中药的药效或改善其性味。
煎炮的方法灵活多样,可以根据药材的特点进行调整。
5. 清洗清洗是指用清水或其他适当的溶剂将中药材表面的杂质清洗干净,以保证炮制后的中药材质量。
三、常见中药炮制材料及方法1. 附子炮制附子时,常用的方法是先将附子切片后在坛中浸透黄酒,再置于坛内封坛(称为附子制斛)。
也有炙炒后包扎小药包小包,密封方式炮制(称为牛黄制斛),目这样炮制的附子性味更温和。
2. 人参炮制人参时,可以将鲜人参晒干后用沙炒糊,也可以用清水泡浸后炮制。
炮制后的人参药效更加显著。
3. 虎骨虎骨炮制常见的方法是用清水将虎骨洗净后晒干,然后用黄酒浸泡,再晒干。
炮制后的虎骨有更好的药效。
4. 茯苓茯苓的炮制方法包括水浸、黄酒炮制等,以去除苦味和增强药效。
5. 黄连黄连炮制时,可以用清水浸泡或用黄酒研磨成泥,再经过蒸馏。
炮制后减轻了苦味和毒性,更适宜用于临床。
四、中药炮制的质量控制1. 完善的工艺流程中药炮制的工艺流程要合理完善,确保炮制过程中每一步骤的操作标准都得到严格遵守。
中药炮制种类及研究方法
![中药炮制种类及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c00d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8.png)
中药炮制种类及研究方法中药炮制是指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加工和炮制的过程。
种类有煅制、炒制、蒸制、炮制、醋制、酒制、炖制等。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方法、化学分析方法、生物学方法、质量控制方法等。
一、中药炮制种类1.煅制:将药材置于火中煅烧,使用炉灶、电炉等热源进行炮制,主要用于金属、矿石类药材,如猫肝石、绿矾等。
2.炒制:将药材放入炒锅中进行炒热,控制温度和时间,主要用于果皮、叶、花等药材,如制川贝、制附子等。
3.蒸制:将药材放入蒸锅或蒸汽室中用蒸汽进行蒸煮,主要用于根、茎、叶、花等药材,如蒸制黄连、蒸制石菖蒲等。
4.炮制:将药材置于铜炮、铁炮等容器中进行炮制处理,如制龙骨、制牛黄等。
5.醋制:将药材浸泡于醋中进行处理,主要用于常见的中药材如川芎、生姜等。
6.酒制:将药材放入白酒或黄酒中进行浸泡,主要用于根、茎、叶、花等质地较坚硬的中药材,如红枣、当归等。
7.炖制:将药材放入砂锅或药锅中用水进行炖煮,主要用于动物类药材和质地较硬的植物药材,如鹿角胶、鸡骨香等。
二、中药炮制研究方法1.实验方法: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法,对中药炮制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获得炮制后的药材质量和活性成分的变化情况。
常用的方法包括室内模拟实验和野外实验。
2.化学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中药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揭示中药炮制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机制。
常用的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3.生物学方法:通过动物实验、细胞实验等方法,评价中药炮制后的药效和毒性,研究中药炮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生物学活性评价、毒性评价等。
4.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建立中药炮制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确保炮制后的中药材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常用的方法包括质量控制指标的建立和检测方法的制定等。
以上是中药炮制的种类和研究方法的简要介绍,中药炮制是传统中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药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炮制,可以改变其性能和药效,提高其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同时也要注意中药炮制的安全性和药效稳定性的研究,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和健康养生。
中药炮制方法实验报告(3篇)
![中药炮制方法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89057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f.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中药炮制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熟悉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4. 通过实验验证中药炮制方法的有效性。
二、实验材料1. 中药材:黄芪、当归、丹参、黄连等;2. 炮制工具:炒锅、蒸锅、煎锅、筛子、天平等;3. 炮制辅料:麦麸、蜂蜜、酒等。
三、实验方法1. 黄芪的炮制(1)净选:选取干净、无杂质、无虫蛀的黄芪,用清水洗净。
(2)切制:将洗净的黄芪切成薄片。
(3)炒制:将炒锅预热,放入麦麸,炒至冒烟,加入黄芪片,快速翻炒,炒至表面微黄,取出晾凉。
2. 当归的炮制(1)净选:选取干净、无杂质、无虫蛀的当归,用清水洗净。
(2)切制:将洗净的当归切成薄片。
(3)蒸制:将蒸锅预热,放入当归片,蒸至透心,取出晾凉。
3. 丹参的炮制(1)净选:选取干净、无杂质、无虫蛀的丹参,用清水洗净。
(2)切制:将洗净的丹参切成薄片。
(3)炒制:将炒锅预热,放入麦麸,炒至冒烟,加入丹参片,快速翻炒,炒至表面微黄,取出晾凉。
4. 黄连的炮制(1)净选:选取干净、无杂质、无虫蛀的黄连,用清水洗净。
(2)切制:将洗净的黄连切成薄片。
(3)酒炙:将黄连片放入适量黄酒中浸泡,取出晾干。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黄芪炮制后,药效增强,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
2. 当归炮制后,药效增强,具有补血调经、润肠通便、消肿止痛的功效。
3. 丹参炮制后,药效增强,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
4. 黄连炮制后,药效增强,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泻止痢的功效。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中药炮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中药炮制能够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增加药物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实验注意事项1. 炮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炮制方法进行,确保炮制质量。
2. 炮制时,注意火候控制,避免过度炮制或炮制不足。
中药材炮制方法
![中药材炮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cbe72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f.png)
中药材炮制方法中药材是中医药理论的基础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材的炮制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中医药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重要领域。
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多种多样,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采用的炮制方法也不尽相同。
本文从中药材的炮制方法角度出发,探讨中药学的相关问题。
一、中药材的炮制方法中药材的炮制方法是指将生药经过加工处理而成的过程。
中药的炮制方法多样,包括洗净、晾干、炒制、蒸制、煨制、曝晒等。
其中,炒制属于最常用的炮制方法之一。
炒制药材,可以减轻其性味,增加药效。
一般情况下,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均要依据生药的属性、功效和用途等因素确定,以达到药材质量的提高及药效的发挥。
这也是以炮制方法为依据的中成药的配伍禁忌等规定所依据的根据。
二、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对药材品质的影响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对中药材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性质的变化如炒制后材料的硬度增加,水分减少,脆性增强,线性收缩,比重增大等。
2、化学成分的变化直接炒制或加入矾的药材可以减少其臭味和刺激性,对于植物中某些生物碱和挥发性成分具有很好的转化作用。
3、生理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药材经过炮制可以对一些生理活性物质进行发酵和分解,如苦杏仁的氢氰酸酸化成为不毒性的苯甲醛、隐丹皮、桂枝等药材的木聚糖酵解成多糖,从而使药材的药效得到提高。
三、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中药材炮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中药材的疗效通过中药材的炮制,可以减轻其性味,增加其药效,使其对人体的作用更加准确、明显,达到最大功效。
2、便于中药材的贮藏和运输中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往往可以去掉杂质和水分,以减轻体积和重量,使中药材便于贮藏和运输。
3、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炮制后的中药材,味道更好,更符合人们的需求,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药材的流传和应用。
四、中药材炮制方法的注意事项中药材炮制方法虽然有益于提高中药的品质,但是在炮制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避免炮制后的中药材药效发生变化。
中药现代炮制的方法
![中药现代炮制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e3bd4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b.png)
中药现代炮制的方法
1. 粉碎法:将原料中药材研磨成细粉,使其易于后续处理和使用。
通常使用研磨器或乳钵研磨。
2. 煎煮法:将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经过煮沸和炖煮的过程,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
常用于制作中药汤剂。
3. 浸泡法:将中药材浸泡在适量的水或酒中,使其溶解或浸润,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
适用于制作酊剂或浸膏等制剂。
4. 曝晒法:将中药材晒干,使其水分蒸发,增加药材的贮藏时间和稳定性。
通常在阳光下晒干。
5. 烘炒法:将中药材放入炒锅中烘炒,通过热处理改变药材的性质和可溶性。
用于制作炒剂或炒炙类制剂。
6. 蒸馏法:将中药材放入蒸馏容器中,进行蒸馏,提取其中的挥发性成分。
常用于制作芳香类中药制剂。
7. 蒸煮法:将中药材包入纱布或纸袋中,经过蒸汽的蒸煮,使药材的有效成分更容易释放。
适用于制作蒸剂或湿贴剂。
8. 发酵法:将中药材放入发酵容器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改变药材的性质和活性。
常用于制作发酵类制剂。
9. 提取法:通过溶剂提取的方法,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得到药用浸膏或浓缩液。
适用于制作提取液剂或口服液类制剂。
10. 装填法:将经过炮制的中药材按照一定比例和包装形式装填在袋剂、颗粒剂或丸剂等制剂中,方便患者口服。
通常由药店或制剂厂负责装填。
药物的中药炮制
![药物的中药炮制](https://img.taocdn.com/s3/m/c89ed5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5.png)
药物的中药炮制药物的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一项重要的技术。
它指的是将中药材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加工成适合临床运用的药物形态。
中药炮制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注重提高中药材的药效,并减少药材的不良反应。
本文将就药物的中药炮制进行探讨,并介绍其中常用的炮制方法和技巧。
一、中药炮制的概述中药炮制是指对中药材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改变其性状、成分以及药效的过程。
通过炮制,中药材的药效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也可以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反应。
中药炮制的技术源远流长,是中医药学中的核心方法之一。
二、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1.炒制法:将中药材放入炒锅中,用文火或中火炒烤,直至药材的气味具有特殊香气,或出现变色等现象。
常用于炒制干燥性植物材料,如姜黄、葛根等。
2.煅制法:将中药材放入炉中,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烧煮,使其成为炙热、糊状或焦炭状。
煅制法常用于炮制具有毒性的中药材或矿物质类药材,如雄黄、砒霜等。
3.酸炙法:将中药材与醋等酸性物质混合,加热至药材出现气泡、变色等现象。
酸炙法常用于炮制具有黏性、粘滞性的中药材,如天南星、蒺藜等。
4.蒸制法:将中药材放入蒸锅中,经过适当的时间和蒸煮温度,使药材变软、或变得发胀。
蒸制法常用于炮制那些需要杀菌、软化、去除毒性的中药材,如黄芩、乌梢蛇等。
5.炙制法:将中药材直接暴晒于阳光下,或用火炉、电炉等炙热处理。
炙制法常用于炮制那些需要提高药性、去除寒凉、逐湿等作用的药材,如麻黄、干姜等。
三、中药炮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中药的炮制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中药材进行炮制。
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2.掌握适当的火候:炮制过程中,要掌握好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药材的炮制效果。
火候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药材的质量受损。
3.保证炮制环境的清洁:炮制时,要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杂质的污染对药材造成影响。
4.注重药材的保存:炮制后的中药材要妥善保存,避免受潮、霉变等情况。
四、中药炮制的意义和前景中药炮制作为中医药学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独特的药效和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方法及要求
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后,均称为“饮片”;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
本版药典规定的各饮片规格,系指临床配方使用的饮片规格。
制剂中使用的饮片规格,应符合相应制剂品种实际工艺的要求。
炮制用水,应为饮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
一、净制即净选加工。
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使用挑选、筛选、风选、水选、剪、切、刮、削、剔除、酶法、剥离、挤压、燀、刷、擦、火燎、烫、撞、碾串等方法,以达到净度要求。
二、切制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均须进行软化处理,其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煮等。
亦可使用回转式减压浸润罐,气相置换式润药箱等软化设备。
软化处理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
分别规定温度、水量、时间等条件,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切后应及时干燥,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
其规格厚度通常为:
片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
段短段5~10mm,长段10~15mm;
块8~12mm的方块;
丝细丝2~3mm,宽丝5~10mm
其他不宜切制者,一般应捣碎或碾碎使用。
三、炮炙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
1.炒炒制分单炒(清炒)和加辅料炒。
需炒制者应为干燥品,且大小分档;炒时火力应均匀,不断翻动。
应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单炒(清炒)取待炮炙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断面焦黄色为度,取出,放凉;炒焦时易燃者,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
麩炒先将炒制容器加热,至撒入麸皮即刻烟起,随即投入待炮炙品,迅速翻动,炒至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麸皮10~15kg。
砂炒取洁净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至滑利状态时,投入待炮炙品,不断翻动,炒至表面鼓起、酥脆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去河砂,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河砂以掩埋待炮炙品为度。
如需醋淬时,筛去辅料后,趁热投入醋液中淬酥。
蛤粉炒取碾细过筛后的净蛤粉,置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翻动较滑利时,投入待炮炙品,翻炒至鼓起或成珠、内部疏松、外表呈黄色时,迅速取出,筛去蛤粉,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蛤粉30~50kg。
滑石粉炒取滑石粉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待炮炙品,翻炒至鼓起、酥脆、表面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迅速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滑石粉40~50kg。
2.炙法是待炮炙品与液体辅料共同拌润,并炒至一定程度的方法。
酒炙取待炮炙品,加黄酒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酒炙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用黄酒。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黄酒10~20kg。
醋炙取待炮炙品,加醋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醋炙时,用米醋。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米醋20kg。
盐炙取待炮炙品,加盐水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以文火加热,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盐炙时,用食盐,应先加适量水溶解后,滤过,备用,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食盐2kg。
姜炙姜炙时,应先将生姜洗净,捣烂,加水适量,压榨取汁,姜渣再加水适量重复压榨一次,合并汁液,即为“姜汁”。
姜汁与生姜的比例为1:1。
取待炮炙品,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吸尽,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晾干。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生姜10kg。
蜜炙蜜炙时,应先将炼蜜加适量沸水稀释后,加入待炮炙品中拌匀,闷透,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蜜炙时,用炼蜜。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炼蜜25kg。
油炙羊脂油炙时,先将羊脂油置锅内加热溶化后去渣,加入待炮炙品拌匀,用文火炒至油被吸尽,表面光亮时,摊开,放凉。
3.制炭制炭时应“存性”,并防止灰化,更要避免复燃。
炒炭取待炮炙品,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煅炭取待炮炙品,置煅锅内,密封,加热至所需程度,放凉,取出。
4.煅煅制时应注意煅透,使酥脆易碎。
明煅取待炮炙品,砸成小块,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脆或红透时,取出,放凉,碾碎。
含有结晶水的盐类药材,不要求煅红,但需使结晶水蒸发至尽,或全部形成蜂窝状的块状固体。
煅淬将待炮炙品煅至红透时,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淬酥(若不酥,可反复煅淬至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研粉。
5.蒸取待炮炙品,大小分档,按各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加清水或液体辅料拌匀、润透,置适宜的蒸制容器内,用蒸汽加热至规定程度,取出,稍晾,拌回蒸液,再晾至六成干,切片或段,干燥。
6.煮取待炮炙品大小分档,按各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加清水或规定的辅料共煮透,至切开内无白心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
7.炖取待炮炙品按各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或用蒸汽加热炖透,或炖至辅料完全被吸尽时,放凉,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
蒸、煮、炖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kg待炮炙品,用水或规定的辅料20~30kga
8.煨取待炮炙品用面皮或湿纸包裹,或用吸油纸均匀地隔层分放,进行加热处理;或将其与麸皮同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麸皮50kg。
四、其他
1.燀取待炮制品投入沸水中,翻动片刻,捞出。
有的种子类药材,燀至种皮由皱缩至舒展、易搓去时,捞出,放入冷水中,除去种皮,晒干。
2.制霜(去油成霜)除另有规定外,取待炮制品碾碎如泥,经微热,压榨除去大部分油脂,含油量符合要求后,取残渣研制成符合规定的松散粉末。
3.水飞取待炮制品,置容器内,加适量水共研成糊状,再加水,搅拌,倾出混悬液。
残渣再按上法反复操作数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分取沉淀,干燥,研散。
4.发芽取待炮制品,置容器内,加适量水浸泡后,取出,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使其发芽至规定程度,晒干或低温干燥。
注意避免带入油腻,以防烂芽。
一般芽长不超过1cm。
5.发酵取待炮制品加规定的辅料拌匀后,制成一定形状,置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使微生物生长至其中酶含量达到规定程度,晒干或低温干燥。
注意发酵过程中,发现有黄曲霉菌,应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