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课时练习课作业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价数量总价》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掌握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学会通过已知两个量来求第三个量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对数学符号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掌握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已知两个量来求第三个量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3.通过已知两个量来求第三个量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练习题等教学资源;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购物时,如何计算要支付的总价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总价。
例如:一件商品的单价是20元,买了3件,求总价。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四则运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四则运算》本课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2——P3 第1课时/ 共14课时1、经过察看比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课目的2、在经历研究发现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及设置依照比较、归纳、归纳、判断推理能力。
3、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教课要点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课难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课准备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省教课过程:(一)导入新授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之间有什么奥密呢?今日就来研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
(二)研究发现1、研究加、减法的意义。
1)教课加法的意义出示教材P2例1主题图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思虑:如何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如何计算?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独立思虑后独立列式:814+1142=1956(千米)并展现线段图。
联合加法算式,说一说加法算式的意义。
教师总结:把两个数归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你知道加法各部分名称吗?教师总结: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教课减法的意义课件出示P3例1(2)(3)学生独立剖析数目关系,并列式计算,并独立试试画线段图。
指名板演后说一说为何用减法计算。
总结:要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就要从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中去掉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而要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就要从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去掉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请察看以上两道问题与以前第(1)题有什么联系?1总结:第(1)题实质是已知两个数,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做加法;而2)(3)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此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做减法。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含括号的四则运算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含括号的四则运算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含括号的四则运算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说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说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要求今天我们要学习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比一比,看谁学的快,看谁教学会的徒弟多,看谁教的徒弟运算的正确率高?你们说好吗?揭示课题:学与教大比武二、学与教大比武1、出示60+240÷[(30-10)×2] ⑴区分会与不会⑵开始学与教大比武⑶汇报学与教的情况自己学会了吗?教会了几个徒弟?2、考核(过五关)请徒弟们接受老师的提问,同学们当评委,指出讲的不好的地方,和精彩之处。
⑴提问:[ ] 是什么括号?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里面的,再算里面的。
⑵划运算顺序118+1536÷[12×(63-59)][60+240÷(30-10)]×2 [(60+240÷30)-10]×2(60+240)÷[(30-10)×2] ⑶下面的运算对不对?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00-(600+300÷15)]×2第一步运算顺序错误=[700-(900÷15)]×2=[700-60]×2=640×2=1280 ⑷实力比拼用递等式计算[514-(123+217)]÷(29×6)⑸评选先秀师傅出色徒弟三、课堂练习课本练一练第14页第3、4题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最满意的是什么?最大的改获是什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含括号的四则运算说课稿第【2】篇〗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
2.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 加法运算定律(第4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练习课))
四、课堂小结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要严格按照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不能只考虑 数据能否凑成整数。
四、课堂小结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在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根据运算的特点和数 据的特点,采用最优策略,使计算更简便、合理。
五、作业布置
作业: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冲冠一怒为红颜,英雄难过美人关。只愿博得美人笑,烽火戏侯弃江山。 宁负天下不负你,尽管世人唾千年。容颜迟暮仍为伴,倾尽温柔共缠绵。 ►蜜蜂深深地迷恋着花儿,临走时留下定情之吻,啄木鸟暗恋起参天大树, 转来转去想到主意,便经常给大树清理肌肤。你还在等待什么呢?真爱是 靠追的,不是等来的!
282+41+159 =282+(41+159) =282+200 =682
548+52+468 =600+468 =1068
800-138-162 =800-(138+162) =800-300 =500
一、基础练习
672-36-64 =672-(36+64) =672-100 =572
13+46+55+54+87 =(13+87)+(46+54)+55 =100+100+55 =200+55 =255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凌 ,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上 ,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 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 “四舍五入”法试商(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4课时“四舍五入”法试商(1)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和步骤。
2. 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进行除法计算,并解决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和步骤。
2. 运用该方法进行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四舍五入”法试商的原理。
2. 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该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在进行除法计算时,如果遇到除数不是整十、整百的数,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概念和原理。
2. 通过示例演示“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步骤。
3. 强调在进行除法计算时,要根据除数的位数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发给学生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四、巩固提高(10分钟)1. 出示一些除法计算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进行计算。
2. 教师挑选一些题目进行讲解和解答。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和步骤。
2. 强调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该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布置一些除法计算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进行计算。
2.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和步骤。
在课堂练习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该方法进行除法计算,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四舍五入”法试商的理解和运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运算定律--课件(39张PPT)
随堂练习
3 计算。
2000-416-284 =2000 -(416+284) = 2000 -700 =1300 答:海拔为1300米。
随堂练习
4 这堆原木有多少根?
1+2+3+4+5+6+7+8+9+10 =(1+9)+(2+8)+(3+7)+(4+6)+5+10 =10 +10+10+10+5+10 =55 答:这堆原木有55根。
甲数 + 乙数 = 乙数 + 甲数 a+b=b+a
课程讲授
做一做:
我是这样计算的。 也可以这样计算。
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试着列式计算。
88+104+96 =192+96 =288
88+104+96 =88+200 =288
课程讲授
想一想: 88+104+96 =192+96 =288
88+104+96 =88+200 =288
13+46+55+54+87 =(13+87)+ (46+54)+55 =100+100+55
=255
672-36+64 =636+64 =700
5+137+45+63+50 =(137+63)+ (45+5)+50 =200+50+50 =300
随堂练习
2 王阿姨一共要汇多少钱?
225+328+175 = 328 +(225+175) = 328 +400 =728 答:王阿姨一共要汇款728元。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和简单的实际问题,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进一法”和“去尾法”这两种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进行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如图片、题目等。
2.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入“进一法”和“去尾法”。
2.呈现(1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运用方法。
结合实际案例,解释“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如“进一法”可以将10个苹果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2个苹果,剩下的2个苹果可以再分给每个人一个,即每个朋友可以分到3个苹果;而“去尾法”则是将10个苹果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2个苹果,剩下的0个苹果不能再分,即每个朋友只能分到2个苹果。
《gkh》完美课件
《gkh》完美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gkh》章节。
本章节主要围绕“gkh”的概念、性质和运用进行讲解。
具体内容包括:gkh的定义、gkh的计算方法、gkh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gkh的概念,掌握gkh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gkh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gkh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难点:gkh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复杂情况的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实际问题,引出gkh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2个苹果,小红又给了小明1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概念讲解:3. 计算方法讲解:教师通过例题讲解gkh的计算方法。
例如:计算234+56,可以先计算4+6=10,把0写在个位上,把1进位到十位,然后计算3+5+1=9,把9写在十位上,最终得到290。
4.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gkh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5. 应用讲解:教师通过实际问题,讲解gkh的应用。
例如:某商店举行优惠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满200元减50元,小明购买了一个150元的商品和一个80元的商品,请问小明实际支付了多少元?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gkh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234+56=(2)356+248=(3)123+76=2. 应用题:某班有45名学生,转走了5名学生,又转来了3名学生,请问现在该班有多少名学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关gkh的拓展题目,让学生课后思考。
例如:探索gkh的性质,发现规律等。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车牌的秘密中班课件
车牌的秘密中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章《比例》中的第103页至104页。
主要内容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的计算以及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理解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的计算。
难点: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比例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比例尺、实际车牌图片。
学具:练习本、笔、剪刀、胶水、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汽车和其车牌号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车牌号码与汽车之间的关系。
2. 比例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比例的定义,讲解比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含义。
3. 比例性质讲解:利用实际车牌号码,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性质,让学生学会判断比例是否成立。
4. 比例计算讲解:以实际车牌号码为例,讲解比例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比例的计算技巧。
5. 实际应用讲解: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比例应用案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比例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例的概念:a:b = c:d比例的性质:1. 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2. 如果比例成立,那么任意一项乘以同一个数,比例仍然成立。
比例的计算:a:b = c:dad = bc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
()(2)比例的计算方法是先将比例中的数相乘,再进行比较。
()2. 选择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车牌号码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比例的含义。
牛吃草问题课件.
牛吃草问题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牛吃草问题》。
本节课主要通过牛吃草的故事情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牛吃草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牛吃草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2. 学会用方程表示牛吃草问题的数量关系;3. 掌握解关于牛吃草问题的方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牛吃草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能够用方程表示牛吃草问题的数量关系;2. 学生能够通过画图、讨论等方法,寻求解关于牛吃草问题的方程的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牛吃草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学会用方程表示牛吃草问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掌握解关于牛吃草问题的方程,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画图工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牧场上的牛吃草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牛吃草问题的数量关系。
2. 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牛吃草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并能够用方程表示。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4.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关于牛吃草问题的方程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牧场上有一片草地,原有草量为y,每天长草量为x,每天草被牛吃掉的数量为z。
草的总量 = 原有草量 + 每天长草量每天草被牛吃掉的数量y = x z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家的鱼缸里原有8条金鱼,每天增加2条,每天有3条金鱼死亡。
请问,多少天后鱼缸里的金鱼数量为12条?答案:设x天后鱼缸里的金鱼数量为12条,则有:8 + 2x 3x = 12解得:x = 4所以,4天后鱼缸里的金鱼数量为12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优秀课件
7×125×8
=19×(25×4)Biblioteka =7×(125×8)=1900
=7000
50×(23×2) =50×2×23 =2300
40×(33×25) =40×25×33 =33000
4.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买来25盒羽毛球,每盒 有12个,每个羽毛球4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25×12×4=1200(元) 答:一共用去1200元。
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 些信息?你是怎样理 解这些信息的?
负责挖坑、种树的 一共有多少人?
找出解决这个问题需 要的条件,列式解答。
我是这样 计算的。
我这样算 也可以。
25×4=100(人)
4×25=100(人)
25×4 = 4×25
你能再举几个 这样的例子吗?
25×4 ○=4×25 18×7 ○=7×18 124×35 ○=35×124
3 运算定律
第4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RJ 四年级下册
第一步 旧知回顾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第二步 新知引入
加法与减法的简便运算我们学会 了,那乘除法有没有简便运算呢? 阅读教材第25页,看乘法的运算 定律有哪些?
最小是100。
辨析:把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孤立起来解题。
来总结一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吧
乘法交换律: 1.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3. 多个数相乘,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 1.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 数,积不变。字母表示为: (a×b)×c=a×(b×c) 2.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时,有时会同时 用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4课时 画长方形》说课稿
《画长方形》《画长方形》是2013年经过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4课时的内容,我将从教材解读和教学实施两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材解读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一节平行与垂直的第4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以及垂直、平行的基本概念,会画垂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巩固对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准确的画出长方形或正方形,为继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其他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用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呈现例题“画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阅读与理解读懂题意、分析与画图运用长方形的邻边互相垂直画图,并示范画图的一般方法,最后的回顾与反思总结画法,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倾听意识、作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为以后的数学学习积累学习经验。
教材的编排始终遵循四年级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规律,注重注重在学生实践操作中经历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过程中逐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既巩固了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又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整个教材编排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四年级是第二学段第一学年,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已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垂线的画法,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本节课以学生的好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学思考:对教材的认真分析引发了我对本节课教学的思考:1、如何将“画垂线”和“长方形邻边互相垂直对边相等的特征”这两个知识点进行沟通?2、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第【1】篇〗《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理解与掌握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学习四则运算中的连减简便算法。
本节课学习连减的简便计算,主要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感知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可以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还可以先减去后一个减数,再减去前一个减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我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全班交流解题方法时学生对多种解题方法的观察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简便算法,并且探讨选择简便算法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根据数字特点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游戏导入1、对口令游戏2、叙述:同学们喜欢整十、整百数之类的吗?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会用凑整的方法使得计算更简便,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一起来解决一个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吧!二、探究新知1.初学交流(1)出示情境图。
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自己尝试解答。
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
(3)体验多种计算方法a.指名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板书三种不同算式)234-66-34=234-(66+34)234-66-34=234-34-66b.你是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为什么?c.那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这个时候选择这三种的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2.合作引领:(1)举例:你能像上面这样举出连减的例子吗?100-20-80=100-(20+80)160-32-60=160-60-32…………(2)总结规律:讨论总结:①交流讨论:通过刚才这道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请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组在计算连减时你们认为怎样计算简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②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③ 实际应用:通过例题展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 关键词:
① 乘法交换律
② 乘法结合律
③ 实际应用
3. 板书设计:
```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积极性。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深入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尝试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
(2)探索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推广,了解其他数学运算定律及其应用。
(3)参加数学竞赛或活动,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竞争力。
(4)加入数学社团或小组,与他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共同进步。
2. 例题二:
题目:计算下列乘法表达式,并说明使用了哪种运算定律。
(a) 5 × 7 + 5 × 3
(b) (5 × 7 + 5 × 3) × 2
解答:
(a) 5 × 7 + 5 × 3
= 35 + 15
= 50
(b) (5 × 7 + 5 × 3) × 2
= 50 × 2
= 100
在(a)中,我们使用了分配律,即将5乘以7和3分别计算,然后相加。在(b)中,我们使用了结合律,即将(5 × 7 + 5 × 3)和2相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6单元《第4课时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五入法试商)》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6单元《第4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五入法试商)》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五入法试商》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十的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时的除法计算方法,即五入法试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五入法试商计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整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已经有了较为熟练的掌握。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十的除法计算方法,对于试商的概念和步骤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处理除数接近整十数的情况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五入法试商的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时的除法计算方法——五入法试商。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五入法试商计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能够根据除数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试商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采用例题讲解、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4.采用练习巩固、拓展延伸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5.采用总结归纳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教学素材。
2.练习题、答案。
3.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导入法,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袋苹果,一共32个,小明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呢?”2.呈现(10分钟)呈现例题,引导学生观察除数接近整十数的情况,如:42÷4=?58÷5=?师生互动,探讨除数接近整十数时的除法计算方法。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4课时练习课》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4课时练习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4课时练习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条形统计图的巩固练习,另一部分是条形统计图的应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经过前三单元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条形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如何准确地绘制条形统计图,如何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统计思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条形统计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回顾:复习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学习新内容打下基础。
3.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条形统计图案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cisp课件v42标准版
cisp课件v42标准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3页的第四节《角的度量》。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角的度量方法,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角的度量方法,量角器的使用。
难点:用量角器准确地量出角的度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量角器、三角板。
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各种角,引导学生发现角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角的度量方法:教师讲解角的度量方法,介绍量角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明白量角器的使用原理。
3. 演示量角器使用:教师利用三角板进行演示,用量角器量出各个角的度数,边演示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4. 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分组合作,用量角器量出练习纸上的各个角的度数,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使用量角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角的图片,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并说出量角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角的度量方法1. 认识量角器:两半圆,两大格,每大格等于360°,一小格等于6°。
2. 使用量角器:(1)让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2)让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读取角的度数:看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的刻度。
七、作业设计1. 量一量,画一画:用量角器量出练习纸上的各个角的度数,并画出相应的角。
答案:略2. 解决问题:(1)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多少度?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