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小班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金鸡冠的公鸡》.doc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金鸡冠的公鸡》

幼儿园小班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金鸡冠的公鸡》

幼儿园小班防拐骗预防教育教学计划《金鸡冠的公鸡》小班反拐和反欺诈安全教育课《金鸡冠的公鸡》适用于小班安全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学会运用推理方法来大胆推测和重复表达公鸡的情节,理解其含义和理念包含在故事中,并建立故事的内容。

继续,了解角色的特征,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反拐欺诈预防教育031010课程计划。

首先,活动目标:1.在感知故事的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角色的特征,并了解雄鸡被贪婪所欺骗并喜欢听赞美诗的原因。

2.学会使用推理方法来推测和大胆地表达反复受骗的公鸡的情节,并理解故事的意义和哲学。

3,可以分析故事并培养想象力。

4.认真听故事并理解主要故事情节。

二,活动的准备:使用多媒体制作:背景图片;故事人物,与故事背景相对应的图标,单词卡,配乐故事。

三,活动过程(1)回顾A节的故事,了解角色的特征。

几天前,我们听取了《金鸡冠的公鸡》的第一段,并了解到第一次是公鸡被欺骗。

狐狸是如何勾引公鸡的?谁能学习狐狸并向公鸡唱歌?听完这首歌,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狐狸?2.您对公鸡的欺骗感觉如何?3.公鸡被狐狸抓住后,它们经过了哪些地方?(2)根据角色的特征对故事情节进行推理。

1.根据猫和鹅口疮鸟类和狐狸的特征,推测该地块的发展。

(1)如果您是猫和鹅口疮,您会对公鸡说些什么?他们这次认罪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2)当狐狸听说猫和鹅口疮不在家里时,它将动动哪些不良大脑?(3)当狐狸唱这首赞美诗时,公鸡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2.理解并理解为什么公鸡再次被欺骗。

(3)公鸡可以始终保持不动,那么我该如何对公鸡说谎?让我们听这只狐狸怎么说?(4)狐狸为什么说“母鸡捡起它们,只是不给公鸡”?3.从这里,您在公鸡中发现了哪些弱点?4.当狐狸和公鸡一起跑回狐狸洞时,公鸡继续尖叫以寻求帮助,谁以公鸡的语调尖叫?(3)感知被欺骗的过程三遍,总结出公鸡的特征。

有理由认为,在雄鸡被狐狸骗了两次之后,就不应再上当了,但是怎么回事?请孩子们继续猜测。

1.您认为,公鸡被骗了两次,猫和鹅口疮鸟更担心,所以他们离开时如何对公鸡说?您从猫和鹅口疮鸟的三声中发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2.狐狸听说猫和鹅口疮的鸟不在家里,再次来到窗下,它可能会重复出现,所以唱了两首歌,然后摇了摇头。

《金鸡冠的公鸡》幼儿园教案范文

《金鸡冠的公鸡》幼儿园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金鸡冠的公鸡》了解公鸡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提高幼儿的文学素养。

3. 通过故事教育幼儿要有自信,勇敢面对困难,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公鸡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公鸡的成长过程,学会自信、勇敢面对困难。

2. 提高幼儿的文学素养,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引入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3.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金鸡冠的公鸡》2. 图片素材:公鸡、母鸡、小鸡等3. 教学卡片:公鸡的特点和习性4. 作业本:用于幼儿书写、绘画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幼儿观察公鸡、母鸡、小鸡等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 故事讲解(10分钟):通过故事课件,讲述《金鸡冠的公鸡》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公鸡的特点和习性,以及故事中的教育意义。

3. 情景互动(10分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表演,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4. 讨论与思考(5分钟):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作业环节(5分钟):让幼儿在作业本上书写、绘画故事中的情节,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金鸡冠的公鸡》。

2. 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里的鸡,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并记录下来。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2. 在故事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金鸡冠的公鸡》幼儿园教案范文

《金鸡冠的公鸡》幼儿园教案范文

《金鸡冠的公鸡》幼儿园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鸡冠的公鸡》内容,能口头表达、简单书写该故事。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感受与表达能力,让幼儿通过故事感受生命的可贵。

二、教学准备:教具:幻灯投影仪、小鸡图片、老鸡图片、金鸡冠图片、捡米碎布游戏图片材料:《金鸡冠的公鸡》图书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5min)一张图片上有五个小鸡,我们来数一下,有几个小鸡?数完了之后,如果有人知道小鸡叫什么,可以举手答一下。

主要引导幼儿体验小鸡的生命和可爱。

2.观看视频和听故事(15min)今天老师要给大家看一个视频,讲述一个小鸡和老鸡马上就要过第三个春天了,也就快到生命的尽头了,看看它会发生些什么。

看完视频后,讲述故事《金鸡冠的公鸡》,强调小鸡发送的故事情感,可爱和珍贵的生命。

让孩子们注意到该故事的中心思想,探讨发生在故事中的事件。

3.观察图片(5min)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图片,有没有看过?老师会放幻灯片展示小鸡、老鸡、金鸡冠、捡米碎布游戏图片等内容。

冷静思考,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中所描述的关键场景和主要人物。

4.玩游戏(10min)看我们的老师这里有一个游戏,你能捡到最多的米和碎布吗?我们今天玩的游戏不是为了比赛,而是让大家了解小鸡的生活,感受小鸡忙碌的每一天。

5.小结(5min)今天我们谈论了很多关于小鸡和老鸡的礼物和场景,玩了第一天的游戏,我们了解到他们的生活是忙碌和艰难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护好身边每一个可爱又珍贵的生命。

四、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通过幻灯展示、游戏体验和故事诉说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看到了幼儿对故事情节、角色特征以及生命可贵性的深刻认识。

2.教学效果的评价:从口头表达和简单书写的层次上看,幼儿对该故事有了较好的理解和表达,并在游戏中能够活动地体验到角色所面临的挑战和生命的重要性。

《金鸡冠的公鸡》幼儿园教案范文

《金鸡冠的公鸡》幼儿园教案范文

《金鸡冠的公鸡》幼儿园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金鸡冠的公鸡》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认知,了解公鸡的特点和习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倾听故事、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途径表现对故事的理解。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对公鸡特点和习性的认知。

2.2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故事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途径表现对故事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金鸡冠的公鸡故事课件或图书。

绘画、手工制作等材料。

3.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课堂环境。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利用金鸡冠的公鸡故事课件或图书,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公鸡的特点和习性。

4.2 故事讲述讲述《金鸡冠的公鸡》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公鸡的金鸡冠的特点和作用。

4.3 故事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情感价值。

五、作业布置5.1 绘画作业让学生画出金鸡冠的公鸡,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公鸡的特点。

5.2 手工制作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个金鸡冠的公鸡模型,可以使用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

5.3 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查找关于公鸡的资料,了解公鸡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

六、教学活动6.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如金鸡冠的公鸡、其他动物或旁白。

学生通过动作、语言和表情表现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反馈。

七、故事续编7.1 故事续编讨论引导学生想象故事的延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金鸡冠的公鸡还会遇到哪些动物?他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个故事续编,可以使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

防拐防骗的安全教案.doc

防拐防骗的安全教案.doc

防拐防骗的安全教案防拐防骗的安全教案一、活动目标:1、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知道公鸡因贪吃、爱听恭维话导致上当的原因。

2、学习用推理的方法推测并大胆表达公鸡屡次受骗的情节,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二、活动准备:利用多媒体制作:背景图;故事角色、与故事背景相对应的图示、字卡,配乐故事。

三、活动过程(一)回忆A段故事,理解角色特点。

1、前几天,我们已听过《金鸡冠的公鸡》中的第一段,知道了公鸡第一次受骗的经过。

狐狸是怎么引诱公鸡的?谁能来学着狐狸的样子对公鸡唱一唱呢?听了这首儿歌,你们感觉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2、从公鸡的受骗中你们感觉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3、公鸡被狐狸抓住以后,它们一路上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呢?(二)根据角色特点,推理故事情节。

1、根据猫与画眉鸟、狐狸的特点,推测情节的发展。

(1)那如果你们是猫和画眉鸟临走的时候,会对公鸡说些什么呢?这次它们交代公鸡时的语气会是什么样的?(2)狐狸听说猫和画眉鸟不在家,它又会动什么坏脑筋呢?(3)当狐狸唱完这首赞美诗,公鸡的反应会是什么样的呢?2、感知并理解公鸡再次受骗的原因。

(3)可公鸡始终不为所动,那如何才能骗到公鸡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这只狐狸是如何说的?(4)这次狐狸为什么说“母鸡把它们捡起来,就是不给公鸡”?3、从这儿,你们又发现了公鸡的哪些弱点?4、当狐狸带着公鸡跑回狐狸洞时,公鸡继续“喔喔”地喊救命,谁学着公鸡的口吻来喊一喊?(三)感知三次受骗的过程,归纳公鸡的特点。

按理说,公鸡受狐狸骗过两次后,应该不会再上当了,可事情到底是如何的呢?请小朋友继续往下猜一猜。

1、你们想,公鸡已经受骗两次了,猫和画眉鸟更加担心了,所以它们临走的时候又会如何对公鸡说呢?从猫和画眉鸟三次关照公鸡的语气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2、狐狸听说猫和画眉鸟不在家,又一次来到了窗子下面,它可能会故伎重演,于是把前两次唱的歌又对着公鸡摇头晃脑地唱起来。

《金鸡冠的公鸡》幼儿园教案范文

《金鸡冠的公鸡》幼儿园教案范文

《金鸡冠的公鸡》幼儿园教案范文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

1.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1.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故事课件:《金鸡冠的公鸡》2.2 画纸、画笔、彩泥等绘画材料2.3 音乐CD:《小金鸡》2.4 金鸡冠头饰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小金鸡》,引导幼儿跟着音乐一起跳舞,激发幼儿的兴趣。

3.2 故事分享:教师播放故事课件《金鸡冠的公鸡》,引导幼儿观看并倾听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3.3 创意绘画:教师分发画纸、画笔、彩泥等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意绘画。

教师提问:你觉得金鸡冠的公鸡长什么样?它为什么会成为最美的公鸡?3.4 角色扮演:教师分发金鸡冠头饰,引导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教师提问:你是故事中的金鸡冠公鸡,你会怎么表现自己的美丽?第四章:活动延伸教师引导幼儿在美工区制作金鸡冠公鸡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师提问:你制作的金鸡冠公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教师提问:你在本次活动中学到了什么?觉得金鸡冠公鸡怎么样?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6.2 评估幼儿在创意绘画环节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3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环节的表现,评估幼儿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6.4 评估幼儿在活动延伸环节的动手能力。

第七章:家园共育7.1 教师与家长分享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巩固学习效果。

7.2 教师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创作,共同完成金鸡冠公鸡的手工作品。

7.3 教师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美好事物,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

幼儿园《金鸡冠的公鸡》防拐防骗中班安全教案

幼儿园《金鸡冠的公鸡》防拐防骗中班安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感知拐骗行为的危害。

2. 学会拒绝陌生人的邀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互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拐骗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拒绝陌生人的邀请,与同伴合作、互助。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金鸡冠的公鸡》2. 角色头饰:金鸡、公鸡、狐狸等3. 教学卡片:陌生人邀请的场景4. 安全知识手册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拐骗行为的了解。

2. 故事讲述:播放《金鸡冠的公鸡》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金鸡冠公鸡被狐狸拐骗的情节。

3.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金鸡冠公鸡被拐骗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体验拐骗场景,学会拒绝陌生人的邀请。

5. 安全知识讲解:向幼儿讲解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如不和陌生人走、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

6.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学会拒绝陌生人邀请的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所学安全知识的情况。

3. 幼儿自评:让幼儿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是否学会了保护自己。

六、教学内容1. 学习故事《金鸡冠的公鸡》: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拐骗行为的基本形式和可能发生的场景。

2. 讨论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金鸡冠公鸡被拐骗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3.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增强对拐骗行为的认知。

七、教学方法1. 故事讲述:通过多媒体课件或纸质书籍,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金鸡冠的公鸡》。

2.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3.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亲身体验拐骗场景。

八、教学步骤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故事《金鸡冠的公鸡》,引导幼儿关注拐骗行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避免被拐骗,以及遇到拐骗时应如何应对。

幼儿园《金鸡冠的公鸡》防拐防骗中班安全教案

幼儿园《金鸡冠的公鸡》防拐防骗中班安全教案

幼儿园《金鸡冠的公鸡》防拐防骗中班安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防拐防骗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2 学会与陌生人保持距离,不随意跟陌生人走。

1.3 培养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故事课件:《金鸡冠的公鸡》2.2 防拐防骗安全道具:玩具、糖果等2.3 教学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金鸡冠的公鸡》,引导幼儿观看并思考。

3.2 讲解故事内容: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中金鸡冠的公鸡是如何被拐骗的,以及是如何逃脱的。

3.3 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引导幼儿分析故事中的拐骗行为,以及如何预防拐骗。

3.4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故事中的场景,学会拒绝陌生人的诱惑。

3.5 手工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制作防拐防骗的手工作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关注幼儿的防拐防骗教育。

4.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防拐防骗相关知识,引导幼儿随时学习。

4.3 定期开展防拐防骗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防拐防骗意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防拐防骗知识的掌握程度。

5.2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对防拐防骗行为的表现。

5.3 定期进行防拐防骗演练,检验幼儿的防拐防骗能力。

第六章:活动内容6.1 学习防拐防骗的基本知识,理解拐骗行为的危害性。

6.2 学习如何识别陌生人,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或食物。

6.3 学习在遇到拐骗情况时的自保方法,如寻找安全的地方求助,大声呼救等。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金鸡冠的公鸡》故事,引发幼儿兴趣,并引导幼儿思考。

7.2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亲身体验并学习防拐防骗技巧。

7.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加深对防拐防骗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金鸡冠的公鸡》
一、活动目标:
1、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知道公鸡因贪吃、爱听恭维话导致上当的原因。

2、学习用推理的方法推测并大胆表达公鸡屡次受骗的情节,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二、活动准备:
利用多媒体制作:背景图;故事角色、与故事背景相对应的图示、字卡,配乐故事。

三、活动过程
(一)回忆A段故事,理解角色特点。

1、前几天,我们已听过《金鸡冠的公鸡》中的第一段,知道了公鸡第一次受骗的经过。

狐狸是怎么引诱公鸡的?谁能来学着狐狸的样子对公鸡唱一唱呢?
听了这首儿歌,你们感觉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
2、从公鸡的受骗中你们感觉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
3、公鸡被狐狸抓住以后,它们一路上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呢?
(二)根据角色特点,推理故事情节。

1、根据猫与画眉鸟、狐狸的特点,推测情节的发展。

(1)那如果你们是猫和画眉鸟临走的时候,会对公鸡说些什么
呢?这次它们交代公鸡时的语气会是什么样的?
(2)狐狸听说猫和画眉鸟不在家,它又会动什么坏脑筋呢?
(3)当狐狸唱完这首赞美诗,公鸡的反应会是什么样的呢?
2、感知并理解公鸡再次受骗的原因。

(3)可公鸡始终不为所动,那如何才能骗到公鸡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这只狐狸是如何说的?
(4)这次狐狸为什么说母鸡把它们捡起来,就是不给公鸡?
3、从这儿,你们又发现了公鸡的哪些弱点?
4、当狐狸带着公鸡跑回狐狸洞时,公鸡继续喔喔地喊救命,谁学着公鸡的口吻来喊一喊?
(三)感知三次受骗的过程,归纳公鸡的特点。

按理说,公鸡受狐狸骗过两次后,应该不会再上当了,可事情到底是如何的呢?请小朋友继续往下猜一猜。

1、你们想,公鸡已经受骗两次了,猫和画眉鸟更加担心了,所以它们临走的时候又会如何对公鸡说呢?从猫和画眉鸟三次关照公鸡的语气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2、狐狸听说猫和画眉鸟不在家,又一次来到了窗子下面,它可能会故伎重演,于是把前两次唱的歌又对着公鸡摇头晃脑地唱起来。

3、两首儿歌都唱完了,可是公鸡仍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你们想,当小豆和麦子都骗不了公鸡,狐狸又可能会想出什么好吃的来欺骗公鸡呢?
4、那狐狸第三次到底又是怎样唱的呢?
5、你们想,当公鸡听到这里时会怎么样?
(四)提升归纳公鸡的特点,感悟蕴涵的寓意和哲理。

故事发展到这里,公鸡前后一共受骗了三次,你们明白公鸡一次次受骗的原因了吗?
(五)完整倾听故事,整体感受原著。

刚才我们一起创编了《金鸡冠的公鸡》这个故事。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童话,是俄国的大文学家托尔斯泰老爷爷编写的。

那么,最后猫和画眉鸟到底有没有救出公鸡呢?还是让我们一起完整地听一听这个故事吧!
附故事:
金鸡冠的公鸡
从前有一只猫,一只画眉鸟,还有一只公鸡--一只金鸡冠的公鸡。

他们住在树林子的一间小房子里。

有一回,猫和画眉鸟要到树林子里去砍柴,他们临走的时候,叮嘱公鸡说:我们走得很远,你在家里看门,一声也不要响。

狐狸走来的时候,你千万别把头探到窗子外面。

狐狸听说猫和画眉鸟不在家,就跑到小房子前面来,坐在窗子下面唱歌。

他唱道:公鸡呀公鸡,金鸡冠的公鸡,你的脑袋油光光,你的胡须丝一样,你把头探出窗口,我给你吃颗小豆。

公鸡忍不住了,把头探出窗口。

狐狸一把抓住他,就往狐狸洞跑。

公鸡于是喔喔地叫救命:狐狸把我抓住,走过黑幽幽的森林,跨过急腾腾的河流,翻过高耸耸的山头猫啊、画眉鸟啊,来救救我吧!
猫和画眉鸟听见了,马上来追,从狐狸手里把公鸡救回来。

过了些时候,猫和画眉鸟又要到树林子里去砍柴,临走的时候,他们严历地叮嘱公鸡说:你待在家里,千万别把头探到窗子外面。

我们这次走得更远,是听不见你的叫喊声的。

他们刚走,狐狸又来了。

他坐在窗子下面唱道:公鸡呀公鸡,金鸡冠的公鸡,你的脑袋油光光,你的胡须丝一样,你把头探出窗口,我给你吃颗小豆。

公鸡坐在那里一声不响。

狐狸接下去又唱:孩子们跑啊跑,麦子撒了一地,母鸡把它们捡起来,就是不给公鸡公鸡忍不住了,把头探出窗口:喔喔喔!干吗不给?狐狸一把抓住他,就往狐狸洞跑。

公鸡于是喔喔地叫救命:狐狸把我抓住,走过黑幽幽的森林,跨过急腾腾的河流,翻过高耸耸的山头猫啊、画眉鸟啊,快来救救我吧!
猫和画眉鸟听见了,转身就来追赶。

猫在地上跑,画眉鸟在天上飞。

他们赶上了狐狸,猫用爪子抓,画眉鸟用嘴啄,把公鸡救回来了。

过了些时候,猫和画眉鸟又要到树林子里去砍柴,临走的时候,非常严历地叮嘱公鸡说:你千万别听狐狸的话,千万别把头探到窗子外面。

我们这次走得更加远,是听不见你的叫喊声的。

猫和画眉鸟这回去砍柴,走得很远很远。

狐狸又来了。

他坐在窗子下面唱道:公鸡呀公鸡,金鸡冠的公鸡,你的脑袋油光光,你的胡须丝一样,你把头探出窗口,我给你吃颗小豆。

公鸡坐在那里一声不响。

狐狸接下去又唱:孩子们跑啊跑,麦子撒了一地,母鸡把它们捡起来,就是不给公鸡公鸡还是一声不响。

于是狐狸接下去唱:人们跑
呀跑,核桃撒了一地,母鸡把它们捡起来,就是不给公鸡公鸡忍不住了,把头探出窗口:喔喔喔!干吗不给?狐狸一把抓住他,带回自己的狐狸洞去。

他走过黑幽幽的森林,跨过急腾腾的河流,翻过高耸耸的山头
尽管公鸡叫了又叫,喊了又喊,猫和画眉鸟都没听见。

等到他们回家,公鸡没有了。

猫和画眉鸟于是跟着狐狸的脚印走。

猫在地上跑,画眉鸟在天上飞跑啊跑啊,飞啊飞啊,他们来到了狐狸洞口。

猫调好琴弦弹起来:特令令,勃令令,金弦线的小提琴。

狐狸在不在家中,在那热烘烘的狐狸洞?
狐狸听了又听,心理想:是谁琴弹得那么好,歌唱得那么甜,让我去看看吧。

他于是爬出洞口,猫和画眉鸟一把抓住他,猫用爪子抓,画眉鸟用嘴啄,又抓又啄,狐狸痛得逃走了。

他们救出了公鸡,用树皮篮子捧回家去。

从此以后,他们太太平平地过日子,狐狸再也骗不了公鸡啦!
公鸡小百科:公鸡,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啼能报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