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十一课课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共79张PPT)
长春一汽 沈阳机床、飞机 鞍山钢铁公司
长春一汽 沈阳机床、飞机 鞍山钢铁公司
【讨论探究】“一五”期间工业的地区分布和 行业分布上各有何特点?原因各是什么?
行业分布 特点
地理分布
原因
行业分布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地理分布
东北地区
原因
行业分布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地理分布
东北地区
原因
重工业基础薄弱、 经济建设 和国防建设的 需要、受苏联 影响
填表:三大改造(1953—1956)
对象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 方式 业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赎买)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建立起来;我国社会 意义 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填表:三大改造(1953—1956)
材料: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有粮食 209公斤,钢0.29公斤。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 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重负的压力 ——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能解决人民的 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是天 下大乱。”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 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 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曾预 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重负的压力 ——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能解决人民的 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是天 下大乱。”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 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 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 社会经济。” 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这样回答:“我们不 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 个新世界。”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十一课ppt课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20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浮夸风
21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浮夸风
22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浮夸风
23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浮夸风
24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25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浮夸风
26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大跃进”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高指标。
• 反映了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良好愿望,但 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了 人的主观能动性。
29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如何认识“大跃进”、“人民 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生产关系方面急于过 渡的一次典型试验。
由此可见,党这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共产 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大 问题上,还缺乏足够清醒的和科学的认识, 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
1959~1961年,出现了建国以来未曾 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党和人民为经济建设 上的“左”倾错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31
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6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 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
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 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 复杂的社会经济。
7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 的回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 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 的世界!
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 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 求纯。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2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4.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 阶段。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 号; 口 号, 几 乎 从 来没
治的内涵;口号,往往是某时某地社 会生活最简洁有力的记录,为后人提
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 中,既有诸如中共八大、八字方针等正确的决策,取得了重大 成就,也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甚至后来的“文化
大革命”的重大失误。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978 年前,体制僵化,发 展不畅。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①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
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②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 济困难。
5.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1)原因:“左”倾错误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调整 、巩固、充实、提 (2) 措施:对国民经济实行“ ________ 高”的八字方针。 (3)结果
实际水平,片面变革生产关系,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开篇导读 1978 年 10 月 24日,邓小平乘敞篷车参观日本日产汽车公 司的车体车间和装配车间时,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 了。”1979年2月2日,邓小平在休斯敦参观林登 · 约翰逊航天
中心时,登上航天飞机的模型,坐在乘务员的位置上,感觉就
像在坐航天飞机。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 落后的同时,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共28张ppt)
——王海光:《“文化大革命”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
人民公社就是“一大二公”
三元里人民公社集体出工
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
(4)失误原因: A、没经验,照搬苏联 B、急于求成 C、左倾错误(根本原因)
启示①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3、国民经济的调整 方针:调整(核心)、巩固、充实、提高 结果:大跃进结束,经济恢复和发展 (但是没有从根本上纠正左倾思想) 十年探索中两头好中间差
2、探索中的失误(1958年的三面红旗) (1)1958年总路线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内容:多、快、好、省
材料: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大跃进”运动,在生产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 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 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
例如,中央提出钢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翻 一番,由335万吨达到1070万吨,1959年要比1958 年再翻番,由1070万吨达到3000万吨。…粮食产 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产80%,由3900亿斤达到 7000亿斤左右,1959年要比1958年增产50%,由 7000亿斤左右达到10500亿斤。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时期: 1956---1966)
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 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内容:主要矛盾 决定 主要任务 意义:正确的,成功探索,但没坚持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多快 好省
“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调整期间轻重工业比例
•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时期(1966--1976)
• 1、1966、开始 • 2、1967、扩展 • 3、1973、复苏、71年周恩来调整 • 4、1975、回升、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 • 全面整顿实质:全面纠正文革的错误
人民公社就是“一大二公”
三元里人民公社集体出工
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
(4)失误原因: A、没经验,照搬苏联 B、急于求成 C、左倾错误(根本原因)
启示①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3、国民经济的调整 方针:调整(核心)、巩固、充实、提高 结果:大跃进结束,经济恢复和发展 (但是没有从根本上纠正左倾思想) 十年探索中两头好中间差
2、探索中的失误(1958年的三面红旗) (1)1958年总路线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内容:多、快、好、省
材料: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大跃进”运动,在生产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 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 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
例如,中央提出钢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翻 一番,由335万吨达到1070万吨,1959年要比1958 年再翻番,由1070万吨达到3000万吨。…粮食产 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产80%,由3900亿斤达到 7000亿斤左右,1959年要比1958年增产50%,由 7000亿斤左右达到10500亿斤。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时期: 1956---1966)
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 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内容:主要矛盾 决定 主要任务 意义:正确的,成功探索,但没坚持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多快 好省
“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调整期间轻重工业比例
•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时期(1966--1976)
• 1、1966、开始 • 2、1967、扩展 • 3、1973、复苏、71年周恩来调整 • 4、1975、回升、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 • 全面整顿实质:全面纠正文革的错误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共20张PPT)
互助组
农业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三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大
手工业小组
改 造
手工业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过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程
资本主义
加工订货 经销代销
和 平
工商业
赎
公私合营 买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域……他们运用延安时代已经运用的说服办法,
制定斯大林式的指令经济,并且命令周围的农民
照章办事。
《伟大的中国革命》
周恩来结果没能实现他的诺言,终其一生也没 能把中国决定性地带入一个明显有着更高生活水 平的更先进的工业和技术发展的现代社会。严格 地说,这不是他的错,而更多的应归因于客观条 件的无情。任何想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大国迅速取 得巨大进步的人都难免会遭到巨大挫折。 《周恩来》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32:05 A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12021/8/112021/8/11Aug-2111- 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11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6、
坐在 水稻 上的 小姑 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共21张PPT)
本课小结
经济恢复:(1949-1952年)
经 济 建 设 的 发 展 和 曲 折
①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开始工业化:(1953-1957年) 1949—1956
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 经济方针:中共八大(1956年)
②
探索与失误 1956—1966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三年困难:(1959年—1961年) 经济好转:(1962—1966年)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我国的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发展重 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国防实力。 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 都比较快。 4、苏联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优先发 展重工业。 5、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 发展。
思考: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中 在这里?
(1)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社会的主 正确 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2)1960年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 (3)面对国民经济的劫难,1971年周恩 来、1975年邓小平对国民经济进行整顿和 调整。
失误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 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曾被作为社会主 (2)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义建设的三面红旗 (3)十年“文革”的发动。
对象: 途径: 农业 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化) 手工业 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化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 实质: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意义: (1956年底)
快速浏览课本第二、三目思考: 1、1956-1976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 领域进行哪些成功的探索?又有哪些 失误?
人教版高一历史课件:必修二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共33张ppt)
A、同时进行 B、先改造后工业化 C、同时完成 D、先工业化后改造
3.“一五”期间,钢铁、汽车、飞机 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建立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
效 C、提前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二)概况:一五计划(1953-57) 1、背景: 2、基本任务一:优先发展重工业 基本任务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53-56)
探索时期 (1956-1966年)
中共八大(1956年) 三面红旗(1958年)
三年困难:(1959年-1961年)
文革时期 (1966-1976年)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国民经济的劫难 1978年至今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49-56)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 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原因: 掠夺;搜刮;破坏
2、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
B 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
A、1949 B、1956 C、1966 D、1978
3、《费尔兰•布罗代尔的一堂历史课》中写道:“技术是女王,借 用这个比喻,我想补充说,若不与女王相匹配,科学还迟迟不肯
C 展露风采。”二者“相匹配”开始于
B
3、1820年前后英国已出现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的技 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零部件。这主要反映了
A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B、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内燃机的广泛推广 D、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1、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 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
阅读思考:
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 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 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 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 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 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3.“一五”期间,钢铁、汽车、飞机 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建立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
效 C、提前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二)概况:一五计划(1953-57) 1、背景: 2、基本任务一:优先发展重工业 基本任务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53-56)
探索时期 (1956-1966年)
中共八大(1956年) 三面红旗(1958年)
三年困难:(1959年-1961年)
文革时期 (1966-1976年)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国民经济的劫难 1978年至今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49-56)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 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原因: 掠夺;搜刮;破坏
2、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
B 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
A、1949 B、1956 C、1966 D、1978
3、《费尔兰•布罗代尔的一堂历史课》中写道:“技术是女王,借 用这个比喻,我想补充说,若不与女王相匹配,科学还迟迟不肯
C 展露风采。”二者“相匹配”开始于
B
3、1820年前后英国已出现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的技 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零部件。这主要反映了
A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B、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内燃机的广泛推广 D、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1、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 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
阅读思考:
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 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 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 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 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 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共26张PPT)
课堂小结
• 年轻的共和国经过三年恢复、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完
思考:我国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材料二:
材料一:我国在人口多、底子 薄、可利用外资有限的历史条件 下,作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 择……主要是集中力量进行以苏 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为中心工业 建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抗美援朝
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外部原因: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成功经验。 现实原因: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
中共八大
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 化运动 “文革”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启示: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与尊重客观 规律相结合。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 重客观规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意 环境保护;国民经济比例要协调发展。 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 平相适应。 启示:保持社会稳定;加强民主、法制 建设。
1949年开国大典之 日,……广场上万众欢腾,毛 泽东的表情却始终凝重,此刻 的心情按他自己说是“又愉快 又不愉快”。 毛泽东后来解释:中国解 放我是很高兴的,但是总觉得 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一穷 二白。
——《亮剑天安门——从国庆阅兵
看新中国武器发展历程》,《世界 军事》2009年第11期
A、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关系 B、调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C、调整中共与民主党的关系 D、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原因:“文革”
2、表现: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 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 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
人教部编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共26张PPT)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
一、恢复、起步阶段 —过渡时期的国民经济(1949-1956)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2、国民经济的起步——一五计划(1953—1956)
二、探索、失误阶段 —曲折探索时期的国民经济(1956-1976)
1、前十年: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1956年中共八大(前期) (2)1958年三面红旗(中期) (3)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后期)
2、后十年:1966—1976(文革时期)
三、经验启示
二、探索、失误阶段 —曲折探索时期的国民经济(1956-1976)
自主学习 综合探究 真题演练
启示一:社会主义建设必 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 国内主要矛盾。
第四单元 中 国 现 代 史 分 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①1949—1956年:过渡时期 ——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1953--1956年:三大改造和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②1956--1966年:十年探索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成就巨大,失误严重 ③1966--1976年: “文革” 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严重破坏 ④1976-1978 : 两年徘徊时期 ⑤1978—至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 公跃 共 社进 八 化、 人 大
“
“
工 农 业 生 产 总 值
国 民 经 济 恢 复
一 化 三 改 ”
B
C
八 字 方 针 ”
E
十 年 文 革 ”
“
J
改 革 开 放
历史必修二第十一课ppt课件
“卫星田”的稻穗竟能托住 一位小姑娘。这是当时发表 的照片。
二.探索与失误
1.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1956年) 2.探索中的失误 “三面红旗”(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党内“左”倾错误迅 速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 破坏,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是造成三年严重经 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家庭妇女也加入了炼钢行列
北京市居民将自己家中 的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
二.探索与失误
1.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1956年)
2.探索中的失误 “三面红旗”(1958年)
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⑵“大跃进”运动 ⑶人民公社化运动 生产关系方面:一大二公,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6年,第一架国产喷气式 歼击机试制成功。
沈阳机床厂是集机床生产加工,装备制造于 一体的大型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机床厂。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⑴背景 重工业基础薄弱 ⑵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⑶成就 ⑷意义 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奠定工业化基础
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⑵“大跃进”运动 生产力方面: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高指标 反映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 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
9000万吨
大
跃
进
”
时 期 的 炼
1070 535 万吨
3000 万吨
钢
万吨
指
标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全民炼钢铁
天安门前,游行队伍高举宣传“总路 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 标语牌前进。
二.探索与失误
1.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1956年) 2.探索中的失误 “三面红旗”(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党内“左”倾错误迅 速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 破坏,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是造成三年严重经 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家庭妇女也加入了炼钢行列
北京市居民将自己家中 的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
二.探索与失误
1.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1956年)
2.探索中的失误 “三面红旗”(1958年)
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⑵“大跃进”运动 ⑶人民公社化运动 生产关系方面:一大二公,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6年,第一架国产喷气式 歼击机试制成功。
沈阳机床厂是集机床生产加工,装备制造于 一体的大型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机床厂。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⑴背景 重工业基础薄弱 ⑵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⑶成就 ⑷意义 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奠定工业化基础
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⑵“大跃进”运动 生产力方面: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高指标 反映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 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
9000万吨
大
跃
进
”
时 期 的 炼
1070 535 万吨
3000 万吨
钢
万吨
指
标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全民炼钢铁
天安门前,游行队伍高举宣传“总路 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 标语牌前进。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说课课件(共32张PPT)
热闹的公社食--堂----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危害:夸大 人的主观能 动性,平均 主义泛滥, 农民积极性 受挫,农业 生产下降, 超越历史发 展阶段等。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究 12分钟 2.共同探究
设计意图2:通过共同探究、培养学 生总结归纳能力,呼应教学目标。
探究一:1949年-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成功和失误)★☆ 探究二:“文革”十年(1966—1976年),留给我们哪些重要的教训?★★
1969年的中国与世界
经济上: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政治上: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大 思想上: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一
革 想 对外上:抓住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 ……
小
命
步
(四)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12分钟
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20世纪50~70年 代我国经济建设
的启示
1、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2、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摘自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请回答:结合史实,简要评述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农民在我国社会转型 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10分)
重大历史事件:
新中国成立
1949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开始
1953
1954
一届人大召开 新宪法制定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 度基本建立
1956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和曲折,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关注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发展。
一、教材分析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 总结其经验教训。
危害:夸大 人的主观能 动性,平均 主义泛滥, 农民积极性 受挫,农业 生产下降, 超越历史发 展阶段等。
(三)合作讨论,共同探究 12分钟 2.共同探究
设计意图2:通过共同探究、培养学 生总结归纳能力,呼应教学目标。
探究一:1949年-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成功和失误)★☆ 探究二:“文革”十年(1966—1976年),留给我们哪些重要的教训?★★
1969年的中国与世界
经济上: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政治上: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大 思想上: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一
革 想 对外上:抓住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 ……
小
命
步
(四)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12分钟
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20世纪50~70年 代我国经济建设
的启示
1、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2、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摘自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请回答:结合史实,简要评述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农民在我国社会转型 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10分)
重大历史事件:
新中国成立
1949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开始
1953
1954
一届人大召开 新宪法制定
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 度基本建立
1956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和曲折,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关注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发展。
一、教材分析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 总结其经验教训。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共44张PPT)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本来是希望创造一个中国历史上没 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罕见,能使世界震惊的经济发展速度的新 纪录,结果却创造了一个建国以来最低的速度。平均起来,第二 个五年计划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只递增0.6%,是建国以来所有 五年计划中增长率最低的。不仅速度最低,而且经济效益也最差, 每百元积累的新增国民收入,“一五”期间是35元,“二五”期 间只有一元。原因何在?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它适应 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需要,三大改造的成功标志着社会主义 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 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探究提示: (1)从革命性质来看:三大改造前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 过渡;三大改造后,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2)从经济基础来看:三大改造前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形式并存;三大改造后,以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 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 基础。 (3)从生产关系来看:三大改造前,生产资料私有制大量存在, 我国存在着民族资本家剥削工人等多种剥削关系;三大改造 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各阶级都成为社会主 义的劳动者。
——毛泽东
“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是什么?
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门类残缺不全
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是一个 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 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 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 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
(2)恢复和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北京课件(共28张)北京
)
5 阅读下列材料: 1955 年 10 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 工,1958 年 9 月建成投产。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 解析:武汉钢铁厂属于重工业项目,回顾相关知识并结合“一五”计划 的前提、特点和目的回答。 参考答案: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3 年, 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 业化的初步基础。
3.纠正失误 (1)措施: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 的错误,对国民经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2)结果:从 1962 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 1965 年,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三、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的劫难
1.“文化大革命”初期 动乱很快扩展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 规章制度被废 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2.调整 (1)1971 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到 1973 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2)1975 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 想,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他很快被打倒,刚刚稳定的形 势又陷入混乱。
【例题 2】 (2013·重庆文综)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 《新中国五十年》 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1957~1960 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重工业 轻工业 农林牧渔 年份 工业总产值 产值 产值 业总产值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59 1483 867 616 497 1960 1637 1090 547 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十一课课件
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 失误: 三面旗帜 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的建设社会主义 实 大跃进: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高指标 质
人民公社化: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 统一分配 经济上的左倾错误
导 致
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 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 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 紧缺。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 济困难。
1959~1961年,出现了建国以来未曾 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党和人民为经济建设 上的“左”倾错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4、国民经济的调整
(1)目的: 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 误
(2)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 (3)成效: 和发展,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 成就。
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
第 一 颗 原 子 弹 爆 炸 成 功
1959年试制成功的中 国第一台大型快速通 用数字计算机
大庆油田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原因: 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 2、表现: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 济收到严重影响。
二、探索与失误
成功探索: 时间: 1956年
1、中共八大 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新形势 内容: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确定党和人民当前任务 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 评价:务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 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八 大确定的路线未能坚持下来。
2、八字方针: 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国民经济的恢复
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 (1)背景: 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破坏 铁路除东三省外没一条可以全线通 (2)表现:车;公路海运严重堵塞;通货膨胀 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2.大跃进” (1958年)
(1)内容: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片面追求 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大炼钢铁。
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大搞土高炉土法炼钢
工业:以钢为纲
大
9000万吨
跃
进
时
期
的
3000万吨
炼
钢
1070万吨
800万吨
指 535万吨
标 1957年
信19息58:年 195819年59全年国生19产62年钢1108吨,
2.目的和任务
(1)目的:实现社会主
义工业化 (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一五计划的任务
任务: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11%进行社9%会主义三大改
造 材料一:
重工业
农业
其他工业
【探究】此图反映到1952年80底% , 中国此时的经济结构说明了什么?
提示: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在国民经济 所占比例
较小,中国依然是个农业国。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 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 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 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 ,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 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 能为力,中国将永远是天
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 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 个旧的世界, 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 个新的世界!
下大乱。
思考:中共是怎样破坏
社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会初高级社) ⑵手工业 ——参加合作社(互助组、初高级社)
⑶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义
建
实质: 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
设
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
意义: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 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历史人教版必修2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课件(36张)
办农业;工业制定 “大跃进”
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
____高__指__标____,农业出 史发展阶段
现主观臆断的口号
②1959-1961年,我国
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
人民公 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 的经济困难
社化运动 ____核__算___,统一分配
3.探索中的调整 (1)措施:中共中央开始纠正______农__村____工作中“左”的错 误 , 对 国 民 经 济 实 行 “ 调 整 、 ____巩__固______ 、 充 实 、 _____提__高_____”方针。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恢复国民经济(1949-1952 年) (1)背景:由于__帝__国__主__义____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 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表现:到 1952 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 11 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学习目标
概述20世纪50年代 至70年代我国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实践,总结其经 验教训。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的发展和 曲折的表现。 2.理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经济 建设的成就和失误。 3.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 和教训。
3.“文革”时期的成就≠“文革”的成就 “文革”是一场动乱,应该从根本上否定;而“文革”时期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党和人民对“左”倾错误 进行抵制的结果,而不是“文革”的成就。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五”记忆社会主义建设曲 折探索的 20 年 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二个探索问题:阶级斗争问题和经济建设的规模与速度问 题。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共26张PPT)
就工业而言,正如副总理薄一波所说: “一九五八年的工业生产增加百分之六十六, 看起来这象是大跃进;但是如果分析一下这百 分之六十六的内容就知道……国家花费了宝贵 的原材料,制造出大量的废品,现在都塞满了 仓库,还要开支保管费。这能算大跃进么?” 至于一九五八年生产的“一〇七〇万吨”钢里, 有三百多万吨是乡下人砸铁锅,城里人拆钢窗、 卸暖气管,用“土高炉”炼出来的,什么用处 也没有。薄一波一九五九年说的“一九五八年 炼出来的三百万吨土钢,至今还埋在草里”。
(1975年)
邓
实 质
小:
平纠
全 面 整
正 文 革 的
顿“
左
”
倾
错
误
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 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 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 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全世界都通过 电视广播关注着这一重大事件的时候, 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知。60年代 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 济振兴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 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南朝鲜 正是在这时开始起步,日本也摆脱战 争的阴影,开始了经济的复苏。然而,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 脚步却停滞了整整十年。
1958 1959 1960 1961
20000 17000 14350 14750
196.9 170.9 106.3 80.0
477.0 410.4 194.1 181.4
1563.1 1214.7 985.5 506.5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
(三)八字方针(60年代初) 1、内容: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效果: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 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 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 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 理复杂的社会经济。
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 的回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 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 的世界!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
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 (1)背景: 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破坏 铁路除东三省外没一条可以全线通 (2)表现:车;公路海运严重堵塞;通货膨胀 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4、国民经济的调整
(1)目的: 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 误
(2)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 (3)成效: 和发展,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 成就。
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
第 一 颗 原 子 弹 爆 炸 成 功
1959年试制成功的中 国第一台大型快速通 用数字计算机
大庆油田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949~1976)
教学目标
• 掌握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如:一 五计划、三大改造等等并总结其经 验教训。
自主学习部分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1、国民经济的恢复 背景:———————— 表现:———————— 意义:————————
共产风
人民公社化运动
如何认识“大跃进”、“人民公社 化”运动?
“大跃进”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大办农 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高指标。
• 反映了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良好愿望,但 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了 人的主观能动性。
如何认识“大跃进”、“人民 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生产关系方面急于过 渡的一次典型试验。 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 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 求纯。
(3)意义: 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 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 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 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 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
2、一五计划
(1)时间:1953~1957 (2)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 (3)成就: 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场等先后建成投产。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 (4)意义: 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 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 2、表现: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 济收到严重影响。
3、调整:(1)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时……
(2)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
恢复调整
全面整顿
二次会议
3、“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概况:————————
(2)影响:————————
4、国民经济调整 目的:———— 方针:———— 成效:————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 2、表现:———— 3、调整 1971年:—————— 1975年:——————
新中国建国初期,美国国务卿艾奇 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 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 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 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是天 下大乱。
1959~1961年,出现了建国以来未曾 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党和人民为经济建设 上的“左”倾错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 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 饥荒严重,食品紧缺。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2、一五计划
时间:—————————— 内容:—————————— 成就:—————————— 意义:——————————
时间:———————— 3、三大改造 改造对象:——、——、—— 改造方式:——————————
意义:——————————
二、探索与失误
时间:——————
1、中共八大 内容:—————— 评价:—————— 时间:—————— 2、中共八大 方针:—————— 结果:——————
二、探索与失误
时间: 1956年
1、中共八大 内容: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确定党和人民当前任务
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 评价: 务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 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八 大确定的路线未能坚持下来。 时间: 1958年 2、八大二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 方针: 次会议 设社会主义 结果: 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
长 春 一 汽 王 崇 伦
使 武天 汉堑 长变 江通 大途 桥的
1956年中国试制成新型喷气式飞机
3、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
生产关系的变革
(2)改造对象: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商业
农业: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 (3)改造方式: 道路 手工业: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 (4)意义: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 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标 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我国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概况: 通过以下图片了解
“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时出现 在山西省故县“小土群”的一角
浮夸风
浮夸风
浮夸风
浮夸风
浮夸风
6月30日报导亩产5103斤。
1月9日报导亩产2000斤。
7月25日报导亩产9195斤。
9月25日报导亩产13043斤。
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 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 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如何认识“大跃进”、“人民 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交织在一起, 共同构成了党在探索中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 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由此可见,党这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共产 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大 问题上,还缺乏足够清醒的和科学的认识, 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