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创作风格与人格
简述韩愈的写作风格

韩愈的写作风格主要表现为:
1.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他的散文内容广泛,涉及到社会、人生、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见解独到,语言鲜明简练,新颖生动。
2. 雄健奔放,曲折自如。
韩文风格雄健奔放,其文如江河大海,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他的文章结构曲折多变,不拘一格,表现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3. 逻辑性强,观点鲜明。
他的论说文逻辑严密,层层递进,论点鲜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同时,他的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显示出他精湛的文学造诣。
4. 文笔犀利,风格独特。
他的小品文笔锋犀利,形式活泼,不拘一格,语言幽默风趣,表现出他独特的个性和才华。
5.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韩愈在继承古代文学优秀传统的同时,力求创新,自成一派。
他的文章既有古文的自然流畅,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见解。
总的来说,韩愈的写作风格以雄健奔放、新颖生动、逻辑严密、观点鲜明、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为主要特点。
韩愈与柳宗元:两位古代文学家的文风比较

韩愈与柳宗元:两位古代文学家的文风比较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韩愈与柳宗元都是享有盛誉的文学家。
他们生活在唐朝末期和宋朝初期,虽然时代不同,但却以各自独特的文风和创作风格成就了许多杰出的作品。
本文将深入探讨韩愈与柳宗元的文风,并进行比较,旨在加深对两位文学巨匠的理解。
1. 韩愈的文风韩愈以豪放爽直、严峻硬实的笔调而著称。
他追求“明见”,主张表现真实、坦率和正直的个性。
韩愈的作品常常力图揭示社会问题和批评不良现象,如其著名文章《师说》就明确批评了当时士人阶层不负责任的行为。
此外,在诗歌方面,韩愈注重抒发感情和表达个人思想,以意气勃发、雄壮奔放的风格著称。
2. 柳宗元的文风相对于韩愈的豪放文风,柳宗元的文风更为细腻和隽永。
他注重言辞的修饰和意境的营造,在作品中常常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深层次的意义。
柳宗元追求灵秀、雅致的表达方式,通过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的句子打动读者。
他在散文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3. 韩愈与柳宗元文风比较尽管韩愈和柳宗元的文风各有独特之处,但两位文学家都对社会问题持有批评态度,并以自身思想和情感为创作基础。
韩愈喜欢直接表达观点,倡导真实与坦率;而柳宗元则更倾向于通过修辞手法来创建意境和引起读者共鸣。
同时,在诗歌创作上,韩愈追求豪放奔放、振奋人心的表达方式;而柳宗元则更注重细腻优雅、含蓄深沉的描写。
韩愈与柳宗元两位文学家在文风上的不同也反映了其各自时代的特点和社会背景。
韩愈生活在乱世之中,他强烈批评不良现象,呼唤民众的责任感;而柳宗元则生活在相对安定的时期,他更多关注个人情感和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思考。
结论通过比较韩愈与柳宗元的文风,我们可以看到两位文学家在写作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韩愈追求真实、坦率与豪放奔放,直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批评;而柳宗元则更加注重修辞手法、意境营造和深层次思考。
虽然他们的创作方式不同,但都为中国古代文学增光添彩。
如何理解韩孟诗派“以奇为美”的审美和创作倾向?

如何理解韩孟诗派“以奇为美”的审美和创作倾向?韩孟诗派是指唐代中期的诗人韩愈和孟郊所创作的诗歌流派,他们主张“以奇为美”,即通过独特奇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呈现来实现审美效果。
以下是对于“以奇为美”的审美和创作倾向的理解:1.强调独特性与非凡之处:韩孟诗派注重在诗歌创作中展现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他们追求在诗歌中展示与众不同的观点、感悟和形象,通过引人注目的奇特之处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他们认为诗歌应该超越平庸,追求独特性与非凡之处。
2.崇尚刚健挺拔的风格:韩孟诗派的诗歌风格多表现出刚健挺拔的气势,力求用雄壮、豪放的词藻和形象来塑造诗歌的气势和感染力。
他们追求在创作中展现豪放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通过极富磅礴力量的语言表达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探索新颖的题材和表现手法:韩孟诗派在创作中经常探索新颖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挖掘意义不凡的主题和独特的表现方式。
他们选择一些不常见或有争议的题材,追求在诗歌中呈现出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表述方式,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4.追求审美的效果与震撼力:韩孟诗派注重在诗歌中创造出审美的效果与震撼力。
他们通过奇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共鸣,唤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和思考。
他们认为诗歌不仅仅是表达,更要产生审美上的冲击和感染力,给读者带来深刻的艺术享受。
综上所述,“以奇为美”是韩孟诗派的审美和创作倾向。
他们通过展现独特奇特的内容和形式,追求刚健挺拔的风格,挖掘新颖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创造出具有震撼力的审美效果。
他们的创作倾向对于唐代诗歌发展和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理念。
韩愈生平,时代背景,作品风格

韩愈生平,时代背景,作品风格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散文家。
他出生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
曾名韩端,后改名韩愈,晚号韩退之,与他同时期的有柳宗元、白居易等人也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
时代背景:
韩愈生活的时代是唐朝中期,当时政治腐败,文人士大夫堕落,社会秩序混乱。
韩愈立志要振兴士大夫文化,提倡儒家道德伦理,追求古代贤臣的精神风范,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社会。
作品风格:
韩愈的作品风格遵循古文的格调,融合了先秦文化和儒家思想。
他的作品注重思想内容的表达,深入探讨社会问题与人性的关系,批评时弊,呼吁改革。
他的作品语言严谨,篇章有序,风格犀利,富有感染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韩愈的作品包括《师说》、《进学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让雄飞》等。
其中,《师说》是韩愈最著名的散文之一,强调师德师风的重要性;《进学解》则提倡推崇士学,并主张贞观之治的延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韩愈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贤臣的期望;《让雄飞》则反映了韩愈对贪官污吏的愤怒和呼吁清廉政风的愿望。
韩愈的作品风格深受前代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强调道德伦理和
社会责任,以批判现实、儆醒人心为主要内容,代表了唐代文人的一种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
韩愈的文学观念与诗歌风格

韩愈的文学观念与诗歌风格
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韩愈以他独特而深刻的文学观念和独特的诗歌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
讨韩愈的文学观念以及他在诗歌创作中体现出来的风格。
文学观念
1.古文复兴:韩愈主张恢复古代经典,强调语言简练、意义明确、规范严谨。
2.史称立言:韩愈认为历史是对德行和事实评价最公正客观的标准,主张以
历史中的经验教训作为指导。
3.才性说:韩愈提出文才来源于天赋和勤奋,强调真才实学比社会地位更重
要。
诗歌风格
1.内容丰富多样:韩愈的诗作内容广泛涉及政治、时事、道德伦理等方面,
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品质的关注。
2.语言淳朴自然:韩愈的诗风追求用平实、朴素的语言表达内涵丰富的思想,
避免华丽辞藻和夸张修饰。
3.音节谐美:他善于运用音韵变化和韵律配合,创造出优美的音乐效果,使
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4.象征意义:韩愈常使用象征手法,通过隐喻、比喻等手段抒发情感,给读
者留下深刻印象。
影响与评价
1.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韩愈的文学观念奠定了唐宋古文运动的基础,对后
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文学地位备受争议:尽管有一部分人认为韩愈过于保守,缺乏灵活性,但
他在思想和艺术上仍被广泛赞誉为杰出的文学家。
通过对韩愈的文学观念与诗歌风格进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作为一位杰出诗人和文学家的独特贡献,以及他对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唐朝韩愈简介

唐朝韩愈简介唐代文学史上,韩愈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观念深刻影响了唐代文化,也对后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韩愈的生平、文学创作、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一、生平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年),卒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24年),享年28岁。
他的父亲韩缜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左庶子、集贤院校书郎等职务。
韩愈从小聪明好学,十五岁时已经通晓经史子集,十八岁时已经开始在集贤院中撰写文章。
后来,他考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太子宾客等职务。
二、文学创作韩愈的文学成就非常卓越,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文、赋、议论等多个文学体裁。
他的文学作品以“清新俊逸、豪放洒脱、意味深长”等特点著称,被誉为“韩草”、“韩文”。
其中,他的诗歌作品以“格调高远、意境深邃”为特点,被誉为“韩诗”。
韩愈的文学创作风格独特,他倡导文学要“清新俊逸”,反对唐代文学的“华丽浮夸”。
他主张文学要以自然、真实、深刻的表现方式来表达人类情感和生活状态,以“言志”为主,强调个性和自由。
他的作品多以自我表达为主,充满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文精神。
三、思想观念韩愈的思想观念深刻影响了唐代文化,也对后世的文化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思想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儒家思想韩愈是一位忠实的儒家学者,他的思想观念大多源于儒家经典。
他主张“格物致知”,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观察事物,才能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他还主张“尊王攘夷”,认为中国应该强大起来,保护自己的疆土和民族利益。
2. 文化自信韩愈倡导文化自信,认为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应该自信地展示和传承。
他反对唐代的“洋洋大观”和“华丽浮夸”,主张文学要“清新俊逸”,以自然、真实、深刻的方式表达人类情感和生活状态。
3. 道德伦理韩愈注重道德伦理,认为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规范和人类价值观。
韩愈与柳宗元:两位大家的文学价值比较

韩愈与柳宗元:两位大家的文学价值比较1. 引言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史上两位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
他们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深邃的思想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韩愈和柳宗元在文学创作、思想观点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的差异,以进一步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
2. 韩愈与柳宗元:文学创作2.1 韩愈的文学风格韩愈是唐代重要的散文家之一,他以雄浑豪放、感人肺腑的笔触吸引了很多读者。
他善于运用夸张手法,通过感人的文字表达情感,使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此外,韩愈还致力于古文复兴运动,提倡修正字义,推崇古代经典之美。
2.2 柳宗元的文学风格与韩愈相比,柳宗元在诗歌创作方面更为突出。
他的诗歌作品以婉约、含蓄著称,常以自然景物为主题,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对生活之美的感悟。
此外,柳宗元还以其写剧本和写散文文集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是《世说新语》。
2.3 文学创作上的相似与区别尽管韩愈与柳宗元在文学风格上存在差异,但他们都注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韩愈偏向于用雄浑有力的笔触传达情感,而柳宗元则更加婉约含蓄。
两位大家都深受古代文化和经典著作影响,并致力于继承和发扬古人的优秀传统。
3. 韩愈与柳宗元:思想观点3.1 韩愈的思想观点韩愈在思想上秉持着严谨、正直和爱国主义的原则。
他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呼吁政府加强治理和执法。
同时,韩愈强调个人品德修养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应该有道德修养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3.2 柳宗元的思想观点柳宗元被誉为杰出的理学家,并在唐代乃至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他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主张用心体察自然和生活中的事物,以达到个人修身养性和治理国家之目的。
3.3 思想观点上的相似与区别韩愈和柳宗元都非常重视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他们都关注国家政治和社会问题。
然而,韩愈更强调实际行动和改革措施,而柳宗元则更注重内心修炼和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4. 韩愈与柳宗元:对后世影响4.1 韩愈对后世影响韩愈是唐宋时期古文复兴运动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韩愈的简介和诗歌风格特点

韩愈的简介和诗歌风格特点韩愈是唐朝末期、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学家,他一生著作丰富,以诗人、散文家和议论家闻名于世。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誉为“文学圣手”。
韩愈的生平韩愈出生于唐代末年(768年),原籍河南洛阳,是一个士族世家,自幼聪明好学。
他曾担任过唐朝时期的学士、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务,直至五代时期,后唐、后晋、后汉等朝廷都曾任命他为官,位居昭文馆、秘书省、翰林院等要职。
在官场上,他秉持振兴国家的主张,曾多次上书朝廷劝谏,力图改革官制和政治体制。
韩愈的诗歌风格韩愈不仅在散文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以清新脱俗、坚毅雄健著称。
他注重诗歌的意境和含义,同时也善于运用汉字的音韵、韵律和节奏,使诗歌更加优美动听。
他的诗歌体裁丰富,包括绝句、律诗、乐府、偈颂、词等等。
韩愈的诗歌思想也是他的独特之处。
他倡导写实主义,强调反映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真实面貌,反对华丽虚幻、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
他的诗歌体现了他的信仰和追求,常常表现出对道德、真理和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关怀。
比如他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恰如一幅清新的水墨画,通过一幅春景描绘,表现出他对自然的赞美和亲近。
而他的《师说》则以宏大的气魄,阐述他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
韩愈的创作成就韩愈的创作成就不仅涉及诗歌,还涵盖散文、评论、议论等多个领域。
他的散文对唐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文学应该深入生活,反映实际,反对浮华虚妄。
他的代表作品有《进学解》、《师说》、《礼记》等。
这些著作的推广,不仅加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韩愈的思想和文化遗产韩愈的思想和文化遗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他的文化思想深入人心,声誉卓著。
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
他的思想和精神成为了后代文人学者的宝贵财富,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化和传统。
总之,韩愈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韩愈作文精神

韩愈作文精神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称为"元老"。
他对文学创作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追求,形成了鲜明的作文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笃实求真,不失本真
韩愈主张文章要"师古人之所为",追求质朴、淳厚、恳挚的风格,反对矫饰做作。
他在《师说》中指出:"夫文章,经籍之余事耳。
"强调文章应当以求真为本,不应过分雕琢,而应保持本真。
他的作品朴实无华,却言之有物,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崇尚儒家,明道阐理
韩愈笃信儒家思想,将其贯彻于创作之中。
他主张文章要"明于理",注重阐明事物的道理,引导读者由表及里,达到启迪心智的目的。
他的《原道》、《原祸》等作品,深入探讨了儒家的核心理念,展现了他高邈的思想境界。
三、力求创新,不拘一格
虽然韩愈推崇古人,但他并不是一味僵化模仿,而是在古人基础上求新求变。
他主张"温故知新",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注重创新发展。
他的《祭祀文》开创了新的文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还注重语言的新颖别致,力图达到"古意新辞"的效果。
四、敢于批评,直抒胸臆
韩愈性格耿直,敢于直言不讳,对一些社会弊端和人们的错误观念,都加以尖锐批评。
他的《师说》、《进学解》等文章就是对当时一些错误现象的有力批驳。
他还在《谏陵迟》中大声疾呼,勇于与权威对抗,维护公平正义。
韩愈的作文精神,体现了求真务实、崇尚道德、勇于创新、敢于批评的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学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韩愈的简介及作品风格

韩愈的简介及作品风格韩愈的简介及作品风格韩愈,唐朝中期的大文学家之一,在官场和文学上皆有不俗的造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韩愈的简介及作品风格,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韩愈(768~824),字退之,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
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
韩文分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
他的论说文多以明儒道反佛教为主要内容,逻辑性强、观点鲜明、锋芒毕露,能体现他的文风。
《师说》、《原毁》、《争臣记》是代表作。
他的小品文笔锋犀利、形式活泼,《杂说四·马说》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
韩愈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
《张中丞传后叙》是公认的名篇。
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韩愈是一个语言巨匠。
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文学创作文学创作理论上: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
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
诗歌创作他在诗歌创作上也有新的探索。
所谓以文为诗,别开生面,用韵险怪,开创了说理诗派的诗风。
当然,他的诗也存在着过分散文化、议论化的缺点,对后代有不良影响。
论说文韩愈在论说文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
韩愈诗歌艺术特点

韩愈诗歌艺术特点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诗人,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学特点,开创了独特的诗歌艺术。
韩愈的诗歌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富有思想性。
韩愈的诗歌里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他多以思想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仅表现出一种审视社会的眼光,而且也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社会大局中去,使诗歌充满了思想与情感的统
一。
二、倾向于抒情。
韩愈诗歌倾向于抒情,有着浓厚的情调。
他的诗歌作品中,有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有对个人情感的追忆,有对孤独寂寞的表达,有对时代变迁的感慨,都体现出他的抒情色彩。
三、追求自然。
韩愈的诗歌追求自然,他把自然和社会结合起来,把人的追求融入自然之中,使诗歌在抒情中达到自然之美。
四、追求审美。
韩愈的诗歌对自然现象有着极其深刻的审美,他把自然现象与人的心灵结合起来,在诗歌创作中达到自然和审美的完美结合。
五、追求哲理。
韩愈的诗歌追求哲理,他结合自然审美与人的心灵,达到了哲理的追求,他的诗歌中有着深刻的哲理意蕴,以此表达出他对时代的思考与看法。
以上就是韩愈诗歌艺术特点的总结,他的诗歌充满了思想性、抒情性、自然性、审美性和哲理性,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和价值,它们不仅是韩愈的创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品。
韩愈的简介和诗歌风格

韩愈的简介和诗歌风格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被誉为“唐代文坛巨子”,是唐代变文运动的先驱之一。
其诗歌风格明快流畅,思辨意味深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生平概述韩愈生于唐代初年,出生在河南郡洛阳城,自小聪颖,喜好读书。
唐德宗时期,他考中进士,历任中书舍人、骑都尉、秘书监等职务,后因与当时的宰相李德裕发生争执,被贬为忠州军司马。
在此期间,韩愈勤奋写作,成为“变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批判时弊、颂扬民族精神为主题,深受士族和民众的赞赏。
晚年时,他被召回京城,兼任国子监博士等职务。
913年,韩愈逝世,享年六十九岁。
二、诗歌风格1.思性别迹,旷达明快韩愈的诗歌风格清新明快,张扬自信,充满激情和豁达。
诗歌中常常用到明快的节奏和富有节制的修饰,表现出其澄清疑虑的思想兴致和旷达的个性特点。
2. 知识渊广,思辨深刻韩愈是士大夫中的一位知识分子,有着广博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思想功底。
他的诗歌中,常常蕴含着对宇宙、生命、人性等哲学上的思考和探究。
他的文章以精准的逻辑和深入的思辨见长,在诗歌创作中往往拥有超越时代的思想深度。
3. 严肃认真,寓意深远韩愈的诗歌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世界,对于人生各种大事小情都具有自己深刻的见解。
他通过对诗歌语言的精妙运用,将个别情感和世间万象融合于语言之中,呈现出宽广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寓意深刻。
4. 奋发向上,追求完美韩愈的诗歌中,常常表达着对自然、人生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
他将诗歌视为抒发个人感情的载体,尤其重视诗歌语言的完美性和节奏感,追求事物的究竟,以追求完美为人生目的。
三、代表作品1.《塞下曲》《塞下曲》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深刻的乡情与爱国热情。
这首词以赞颂奋发向上的男儿和坚毅无畏的塞北生活风貌为主题,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2.《春日忆李白》《春日忆李白》是韩愈的一首挽诗,在诗中,他把诗人李白与春日无边的生机飞跃联系在一起,深深地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无限的美好,具有极高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唐宋八大家的文学特点与风格比较

唐宋八大家的文学特点与风格比较引言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宋代时期的八位著名文学家,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王安石、黄庭坚和陆游。
他们在文学创作方面各有卓越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本文将对这八位文学家的特点与风格进行比较分析。
一. 唐代三绝1.韩愈:重视古文演绎,注重情感表达,主张“文章合适为美”。
作品多为议论性质,倡导道德伦理。
2.柳宗元:善于辞章婉转并注重实事求是。
以史为鉴,反映社会现实,并提出治国思想。
3.欧阳修:文笔雄浑刚健,并注重艺术性。
对史事有深入研究,作品富有感染力。
二. 苏门四学士4.苏洵:追求真实自然,倡导诗画同源。
作品主题广泛,描写细致入微,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5.苏轼:辞章飘逸,以豪放为笔墨风格。
热爱自然,对诗词创作有巨大贡献,并以散文见长。
6.王安石:注重兴利除弊,提出变法思想。
作品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
7.黄庭坚:清新婉约的词人,情感细腻而富于民生意味。
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的体验进行了深入描写。
三. 南宋两家8.陆游: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怀,文笔雄浑且沉郁。
批评社会陋习,并倡导清廉政风。
四. 文学特点与风格比较•韩愈、欧阳修、苏洵和王安石注重社会伦理道德治理,强调文字表达力和实用性。
•柳宗元、苏轼和黄庭坚更加关注具体现实问题和人文价值观培养。
•陆游则在作品中流露出强烈的愤懑情绪与奋发精神。
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创作上各有侧重,但都以写实性和艺术性结合为目标。
从内容的角度看,他们关注社会现实、道德伦理、政治变革以及自然景观等各个方面;从形式的角度看,他们积极倡导篇章构建、辞章华美和意境表达。
这些特点与风格不仅使得唐宋八大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论唐宋八大家以其独特的风格与特点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所代表的不仅是当时社会思潮和文化水平的高度体现,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闪耀夺目的一颗明珠。
通过对比分析他们的特点与风格,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对于文学发展的贡献,并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
韩愈写作风格

韩愈写作风格韩愈的写作风格那可是相当独特又有魅力呀。
他的文章特别有气势,就像汹涌澎湃的江水一样,一浪接一浪地向你涌来。
读他的文章,你会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比如在他的《原道》中,那言辞犀利,气势磅礴,一句句都像重锤一样敲打着人心,把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表达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他就像一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勇士,用文字作为武器,毫不留情地批判那些他认为不对的东西,又大力宣扬自己所坚持的理念。
而且韩愈的文章很注重说理呀,逻辑性超强。
他不是那种空泛地讲大道理,而是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
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让你一点点看清里面的核心。
他会列举各种事例,从古到今,从人到事,用这些具体的例子来支撑他的观点,让你不得不信服。
在语言运用上,韩愈那也是个高手。
他的文字简洁有力,不拖泥带水。
但简洁的同时又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往往一个词、一句话就能把那种情境或者情感准确地传达出来。
而且他还会大胆地创新词汇和句式,让他的文章有一种新奇感,就像给人眼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人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韩愈还很擅长用对比呀。
通过对比,把好与坏、是与非鲜明地展现出来。
让读者一下子就能分清对错,也更能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就像在《师说》里,他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进行对比,强烈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不重师道的不良风气,让人读了之后不禁点头称是。
另外呀,韩愈的文章情感也很真挚。
不管是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批判,还是对朋友的关心和鼓励,都能从他的文字中真切地感受到。
他不是在冷冰冰地说教或者写作,而是把自己的一颗真心都融入到了文章里,所以读他的文章就像在和他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温度。
韩愈的写作风格就是这样,气势磅礴、说理透彻、语言创新、善用对比又情感真挚,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风格,让他的文章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直流传至今,还不断地被后人学习和欣赏。
韩愈柳宗元散文的异同

韩愈柳宗元散文的异同韩愈和柳宗元是中国唐代文学史上两位著名的文学家,他们都是以散文为主要创作形式。
虽然他们都在散文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韩愈和柳宗元在散文的风格、主题和文字技巧等方面存在一些异同之处。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风格上的异同1. 韩愈的散文风格韩愈的散文以庄重、郑重为主要特点。
他的作品注重语言的严谨和庄重,情感表达较为内敛。
他的散文常常运用长句和繁复的修辞手法,以展示他的思想和态度。
韩愈的散文语言流畅、紧凑,常常以警示和劝诫为主题,力图在文章中传达一种正直的品格和崇高的道德观念。
2. 柳宗元的散文风格柳宗元的散文则偏向于明快、生动。
他的散文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
柳宗元的作品常常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寓言和譬喻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思想转化为形象的语言,以引发读者的共鸣。
他的散文主题广泛,既有批判社会丑恶现象的激昂之作,也有展示自然景物的抒情之作。
二、主题上的异同1. 韩愈的散文主题韩愈的散文主题主要集中在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上。
他关注社会现象,以批判不正之风、教育百姓为主线,表达自己对社会道德沦丧、政治黑暗的忧虑之情。
他的散文常常以史论为基础,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赞美或批判,来启迪读者的思维,引导人们行善秉义。
2. 柳宗元的散文主题柳宗元的散文主题更加多样化。
他关注社会现实,对封建礼教和士族的道德沦丧进行批判,呼吁社会、国家的改革。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情感抒发,将对自然的讴歌融入到自己的散文中。
柳宗元的散文还包含了对人生、命运等哲学问题的思考,通过描写自己的经历和心境引起读者共鸣。
三、文字技巧上的异同1. 韩愈的文字技巧韩愈的散文以辞章巧妙、言辞深刻见长。
他常常运用排比、倒装、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旋转有致,语言富有感染力。
韩愈的散文注重文字和意义的完美结合,他的语言明确、严谨,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直接获得他的思想和情感。
2. 柳宗元的文字技巧柳宗元的散文则善于运用寓言、比喻和譬喻等手法。
韩愈的诗歌成就

韩愈的诗歌成就
韩愈的诗歌成就非常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容广泛:韩愈的诗歌涉及的题材广泛,包括社会、政治、自然等多个领域,深入反映了他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他的诗歌不仅关注自身的情感和命运,也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2. 风格独特:韩愈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表达了他对生活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他的诗歌常常通过寓言、讽刺等手法,将思想情感融入到生动的形象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创新性强:韩愈在诗歌创作上勇于创新,不断尝试新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他的诗歌不仅继承了前人的传统,同时也开创了新的流派和风格,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4. 影响深远:韩愈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不仅被后人广泛传颂,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情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韩愈的诗歌成就非常突出,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文人韩愈的简介

古代文人韩愈的简介古代文人韩愈被誉为“盛唐文坛第一人”,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为人正直,有远见卓识。
他的文化、思想和人生意识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
韩愈生于唐朝玄宗天宝二年(722年),出生于河南新郑。
他的祖父、父亲都曾经当过官,这也为他后来的仕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韩愈从小勤奋好学,读书有成,很早就开始文学创作,其作品被誉为“唐代文选十品中最文艺风流、最雄豪豪壮的一品”。
韩愈的才华显然不止是文学方面的,他还精通历史、政治、军事和国策等领域,很早就对唐玄宗朝的祸乱有所警觉,认为这些祸乱都是由于朝政腐败和权臣专权所致。
他在《进学解题》一文中谴责当时的士大夫,提出了“夫学者所以成德,才者所以可以兴邦”,要求官方重视以才德为标准选拔官吏,改变当时恣意任命门阀子弟的世风。
韩愈的清廉名声在当时非常响亮,有很多(轶)闻传述。
例如他曾经拒绝接受杨贵妃的赏赐,而是跪地祈请皇帝赦免流离失所的天台山道士;他曾经与同乡长孙无忌一起拒绝接受唐德宗的优待,因为德宗当时接受权臣李元昊的拥立,他们不认为德宗有资格受任为机宜之臣;他还曾经在崔湜阁下担任在任的过程中,曾经在公开场合上痛斥酒菜昂贵、礼乐庸俗等种种社会恶习。
韩愈的文学成就更是不容忽视的。
他的文学风格独具特色,富有个性,既具有古典文化传统的精髓,又不乏犀利锐气。
他所作的诗歌、散文、议论、小品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最为人所知的作品包括《师说》、《进学解题》、《原道》、《讲求命意》等。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学术造诣和文学成就得到古代后人的高度评价。
他提倡“独立思考,平等自由”等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
韩愈先生给后来的文化和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思想和文化将永存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唐宋八大家的创作风格比较

唐宋八大家的创作风格比较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许多文学巨匠,其中被称为“唐宋八大家”的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曾巩、王仁裕和晁补之都是当时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
这八位文人各自有着独特的创作风格,本文将对他们的创作风格进行比较。
1. 韩愈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中最早活跃于文坛上的一位,他主张纠正时弊,提倡治理社会。
在文学创作上,他注重文字的规范性和内容表达的真实性。
他以直白明快的笔触描绘现实问题,采用严肃庄重的表达方式。
2. 柳宗元柳宗元强调思想深度和意境抒发,在文章中常以寓言和警世之意来浓缩思想。
他写作风格优雅、清新,注重文字质朴自然,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给人以启迪和深思。
3. 苏轼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中最具才华的一位,他擅长于写作诗词、散文和骈文。
苏轼的创作风格多样,既能写豪放浑厚的山水田园,又能写抒情细腻的人物形象。
他语言犀利而富有张力,富于幽默感和智慧。
4. 王安石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中唯一一位政治家,《新法》改革是他的代表作。
在文学创作上,他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主张将当时社会问题与文学紧密结合。
他的作品更注重实用性和对社会问题的直接触及。
5. 欧阳修欧阳修善于描绘生活琐事中的细节,并运用夸张手法渲染形象。
他的文字流畅、含意丰富,常用调侃讽刺之语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和人情冷暖的看法。
6. 曾巩曾巩注重传统价值观念,在文章中多以道德教化为目标。
他的风格庄重、深沉,语言凝练而富有力量。
他常用典故、古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给人以深度思考的空间。
7. 王仁裕王仁裕是唐宋八大家中最为少见的一位,对于王仁裕的作品和创作风格了解相对较少。
据传述,王仁裕的作品主要涉及政治和军事方面,但具体风格不详。
8. 晁补之晁补之是唐宋八大家中也比较少为人所熟知的一位。
据了解,晁补之以史传文学才情高峻闻名于世。
他善于写作骈文,并强调文字修饰和华美。
在总结上述八位唐宋八大家的创作风格时,可以看出他们各有特点:韩愈注重真实性;柳宗元精于抒发思想意境;苏轼多才多艺;王安石关注社会实际问题;欧阳修善用讽刺手法;曾巩强调道德教化;王仁裕较为少见并未详细了解;晁补之以史传文学才情高峻而著名。
韩愈写作风格简单概括

韩愈写作风格简单概括韩愈的写作风格呀,那可真是相当有特点呢。
一、文风雄健有力韩愈的文章就像一个充满力量的大力士。
他写的句子往往很有气势,读起来就感觉有一股劲儿在里头。
比如说他的那些议论文,观点一摆出来,就像擂鼓一样,“咚咚咚”地敲进你的心里。
他用词很讲究,不会用那些软绵绵的词汇,都是些很刚硬、很有力度的词。
就像他要跟你说一件事,不是在那轻声细语地嘀咕,而是大声地宣告,这种感觉让你不得不重视他文章里的内容。
二、善于运用古奥的词汇韩愈这人啊,对古代的词汇那是相当痴迷。
他的文章里常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古旧、生僻的字词。
这就好像他在跟古代的文人进行一场秘密的对话,用只有他们那个小圈子才懂的语言。
不过呢,这也不是他故意显摆,而是他觉得这些古奥的词汇能够更精准地表达他想要说的意思。
就好比我们现在有时候会说一些网络流行语来表达独特的想法,他用古奥词汇也是这个道理。
对于那些能读懂的人来说,就像是发现了宝藏一样,觉得特别有意思。
三、勇于创新文体韩愈可不甘心守着老一套的写作方式。
他就像一个爱折腾的小发明家,在文体上玩出了不少新花样。
他会把不同文体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写作模式。
以前的文章可能都是规规矩矩地按照一种套路来,他就偏不。
他的这种创新就像是在沉闷的写作世界里丢了一颗炸弹,让大家都眼前一亮。
其他的文人看到他这么写,有的可能会觉得惊讶,有的可能会受到启发,也跟着他的脚步开始尝试新的东西。
四、以文载道的使命感韩愈写文章不是为了写着好玩儿的,他心里有一个大大的目标,那就是“以文载道”。
他觉得文章要有社会责任感,要能够传达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他就像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大侠,用他的笔作为武器,在文章里宣扬他认为对的东西。
他的文章就像是一个个小课堂,读者读他的文章,不只是在欣赏文字,还像是在接受一场思想的洗礼。
这种使命感让他的文章充满了深度和内涵,也让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更加重要。
五、注重逻辑推理韩愈写文章可不仅仅是靠一股激情,他的逻辑推理也是很厉害的。
韩愈的简介和代表作

韩愈的简介和代表作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文化大师。
他个性刚直,才华横溢,风格朴实,学识渊博,为唐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在文学、历史和政治方面都留下了重要的贡献。
韩愈出生于唐宪宗同光二年(819年),出生在河南郑州的一个贫寒家庭。
他在家中排行老大,但一家人窘迫,韩愈却勤奋向上,早年师从左省侍郎陈义方,在其府中耳濡目染,十分敬爱。
韩愈十分崇尚古代儒家思想,推崇“经义礼乐”之学,反对佛教和道教。
他认为国家不可能因为神佛的帮助而强盛,只有秉承正确的道德道义,才能实现国家的道德考评。
韩愈年少时代,又潜心向学,深入研究儒家经典。
唐德宗年间,他曾任文学馆侍郎、宰相的门客、大理寺丞等职。
但由于他直言不讳,无所顾忌,往往言辞激烈,遭到了官场的不满和排斥。
他后来因为受到攻击而辞职,投身文学创作,文学创作也达到了巅峰。
韩愈的代表作是《师说》,是一篇很早之前的名文。
公元810年,唐德宗召宰臣主持封禅大典,派人向当时世界上大师之一的郎峒仙师请教如何招神。
郎峒仙对皇帝和他的臣子们说“神者配天地,先生者合人心”。
这一师说的思想成为后来唐代儒家推崇的禅理基础,也成为了儒家教育乐业的鼓励体系,同时也扩展了儒家的思想方式。
《师说》的语言简练,结构紧密,非常精致,流畅,是韩愈文学成就的一个例子。
韩愈的诗歌也是他文学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为古体诗。
他主张“兼工兼学,学做古人的散文和诗歌”。
他的诗歌作品雍容大气、气势恢宏、思想深邃,常常表达对于帝国的爱与批判,同时也展示出对于生命的敬畏和人道主义情怀。
韩愈的文学重点是散文创作,也是唐代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文学风格朴实、质朴且直接,对于那些学问深深细致的内容有独特的见解和负责任的态度,尤其擅长揅摩生活、直抒胸臆。
以人五气的情感之美来表现出人性、精神、哲学和文化等的多重意义。
韩愈的散文,包括《师说》《师说二三事》《说世》《马说》以及《进学解题》等著名作品。
无论是在文学、历史和政治方面,都可以说韩愈都留下了重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的创作风格与人格韩愈(768—824),不仅是杰出的散文家,也是中唐诗坛上一位别开生面,用于独创的诗人。
在倡导古文运动的同时,也曾致力于诗歌的创新,以纠当时平庸的诗风。
韩愈是我国唐代初期著名的文学家。
他在当时的古文运动中所建立的功绩受到后人普遍的赞扬。
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是不容忽视,不可抵挡的。
韩愈的诗歌有四百来篇,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不多,反映社会现实的面也不宽,称不上是中唐社会的一面镜子,但人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当时社会的某些面影,听到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心声,从那些怀才遭冤的怨言中,人们看到封建专制压制人才的某些侧面,从而加深了对我国封建社会的了解,与此同时,也可以看到韩愈诗歌中独特的艺术风格。
《古文评注》上说:“唐文惟韩奇。
”韩愈的散文,雄奇奔放,流畅明快。
韩愈的诗,也引入了韩文的风格和章法技巧。
韩愈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韩孟诗派作为中唐诗史上一个极富个性特征的艺术创新流派,在对诗歌艺术的创新上,更是表现出异常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韩愈在歌创作上,反对因袭,力求创新。
韩愈诗歌的主导风格是“崛险怪”,主要表现为想象的特,夸张的大胆,意境的奇幻。
提起韩愈,人们首先想到他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他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对后世一千多年的散文创作产生过巨大影响。
其实他的诗歌同样对后世影响深远,在诗歌创作上,韩愈也高举“古文运动”的大旗,创立了新的流派。
韩愈为诗的风格也如他的散文一样,浑浩流转,独立特行。
他的诗歌创作与他的散文创作不仅某些思想内容一以贯之。
在表现手法上,亦有明显的散文倾向,这与他提倡儒学复古,反对骈文是一脉相承的,“不平则鸣”的文学观点在韩愈的诗中继续体现出来。
韩愈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追求奇、特、险、怪。
他不甘平庸,敢于向社会挑战,敢于与潮流背道,敢和命运抗争,一生坎坷,在潮起潮落中展示真我,显示出豁达、好强、无所顾忌、锋芒毕露的个性。
在艺术上创新求异,大胆采用前人不常用的内容、句式、意象,使诗歌呈现出“奇崛险怪”的特点,但并不都以奇险见长。
他的诗可以清幽如水,也可以奔涌如瀑,更可以奇险如坚冰怪石。
总的来说,韩文雄奇奔放,汪洋恣肆,“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苏洵《上欧阳内翰书》)。
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
其诗亦别开生面,用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气势雄浑,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
这里主要从诗歌的角度来探讨韩愈的创作风格。
韩愈的一部分诗拈取鬼怪,离奇之题材入诗。
如《陆浑山水》,《月食诗》,《嘲鼾睡》均以题材之鬼怪,离奇著称。
此类诗题材特殊,大量引用稀奇古怪之事物,设想之奇特,造语之险,堪称一绝。
韩诗之奇险风格,由此可见一斑。
韩愈另有一些作品,以内涵违情,或意念悖理,而呈现奇险之风格。
如《鄭群赠單》云:“身甘寝百疾愈,卻願天日魱炎曦。
”再如《双鸟诗》更是一首奇诡费解之作。
作为一位极富创造性的文学巨匠,韩愈为诗作文,能够摆脱拘束,自僻蹊径。
韩愈不断探索诗歌的新形势,新风格。
韩愈诗力求新奇,自成一家。
诗中多神奇的想象,每借夸张和比喻的艺术手法,正是前人所盛称的“以想象出诙诡”。
在《听颖师弹奏》中,诗人之奇思,或在天,或在地,或挟雷电,或跨天宇,雄阔壮丽。
万丈光焰,磨天巨刃,乾坤间的巨响,太山,长鲸等瑰丽奇伟的事物,都用来设喻,使诗歌的气势和诡丽的境界得以充分表现。
韩愈为适应险怪追求的生新,在词语的选用上也很重视,他很少写香艳题材,其词语的选用往往以激荡、惊怖、幽险、凶怪的词语为主,从而营造光怪陆离、狰狞震荡的怪异风格。
在《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一诗中,一开首写衡岳的形势和气象,起笔高远。
先总叙五岳,再转叙衡岳,突出衡岳在五岳中的崇高地位,显得气势磅礴。
写衡岳诸峰,“仰见突兀撑青天”,仰面看去,高峻陡峭的山峰,好比擎天柱支撑着天空,给人以奇险明快之快感,“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令人“森然魄动”。
《山石》:“山石确径安徽,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如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这首记游诗意境雄浑,语言流畅,风格清新,在韩诗“奇崛险怪”的诗风中别具一格,独具特色,称誉于后世。
在《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中写道:“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畏药,诲气湿蛰熏腥臊。
”这首诗写在中秋之夜,两位诗人在一起赏月喝酒,回望几年来坎坷的命运,感慨万千。
这首诗开头写中秋夜景,中间借张之口用大段笔墨叙述自己被贬谪之苦,虽然心中苦涩,但好强的性格使他又不肯示弱,便写的虚虚实实,含蓄悠远,使得全诗结构上起落多变,让读者觉得奇崛险怪。
在《南山诗》中,诗人先写南山在四季变化中的不同姿态,接着写它的大致轮廓走势,然后写自己的两次游历,到处是铺张扬厉的形状神态。
其中写第二次游历的一段,连用五十一个“或”字形容南山众多山岭各个不同的形状神态,尤为奇绝壮观。
在《李花赠张十一署》中,诗人以遒劲之笔描写绮丽的景物,发掘出常人所未曾领略到的自然之美,诗中的奇思壮采,浪漫情调,宏阔意境和难以捉摸的纷繁艺术形象,表现了诗人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
用翻空的波涛形容李花林,写白花倒映得天亮而使群鸡惊鸣,精妙奇丽,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
“白花倒烛天夜明,群鸡惊鸣官吏起。
”一句想象怪奇,把李花的“缟夜”渲染到极致。
韩愈的诗作有很多,这只是其中的几首,但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探险入幽的奇思幻想,拗折排的布局结构,诘屈聱牙的僻字晦句,有意违背常规的险韵重韵,以及汪洋恣肆的长篇巨幅,是构成的那宏伟奇崛风格的艺术因素。
那么韩愈“奇崛险怪”的艺术风格的形成除了有以上的艺术因素,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呢?我们知道,影响艺术风格的最直接的便是艺术家本身。
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其人格力量在艺术风格形成中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人格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一种心境,一种气度。
我国古代有所谓的“文如其人”之说,讲的就是创作风格与人格的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一个具体的人所具备的重要而持久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而人格的形成一般受个人因素,时代背景,家世,个人经历及教育的影响。
“要了解一件作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同时,在对韩愈人格进行探究之前,首先要客观地把握一下中唐文人的社会生存方式及他的生活遭遇和心路历程。
韩愈的人生经历较坎坷,小时候凄凉孤苦,颠沛流离。
韩愈,河阳人,三岁而孤,童年曾一度随长兄播迁韶岭。
兄卒,从嫂郑氏归河阳,即由兄嫂鞠养。
此后,他发奋苦读,进士及第,在朝任职,锐意进取,但他的仕途之路坎坷不平,一生多次遭贬。
韩愈政治生活和人生经历的挫折和不幸,进一步丰富了他的人生经验,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作用。
他刻苦自修,好学不倦,终成一代大师。
韩愈研究是中唐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韩愈本人曲折的人生经历与当时复杂的社会时局,古往今来,人们对韩愈的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或贬或褒,众说纷纭。
“人之生活,固不能不依附经济,然社会组织不善,则经济势力往往足以锢蔽人之心理,使之屈服而丧失其人格。
”由此可见,时代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复杂性使理想人格的实现成为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韩愈尤其如此,作为儒学的坚决倡导者,他有着对孔孟建构的理想人格的执着追求,而自身人格的形成发展则带有异乎寻常的复杂多变性。
苏轼说:“韩愈之于圣人之道,盖亦知好其名矣,而未能乐其实”。
也就是说可以这样描述韩愈:有时,他像个满腹经纶的大儒,在喋喋不休地布道;有时,他又像个庸俗无聊的政客,在汲汲营营地追求;赋诗作文,争奇斗气,是个纯粹的诗人墨客;而随机应变,不惜原则,他又像个典型的战国策士;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举国所不为,他义形于色像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而拜倒在权贵的脚下,溜须拍马,他又实在像个丧失气节的奴才;思想上高自期许,要继承孔孟的传统;行动上却赌博蓄妓,毫无圣人气节。
这许多看来截然相反的品质,却奇怪的并存于韩愈一身,使其人显得格外错综复杂,难以捉摸。
这些事情虽然引起许多争议,但也正是韩愈不拘泥于常规,具有独立个性的重要表现。
在韩愈不断参加科举,以求谋得官职的同时,作为科举内容的儒家思想文化不断深入他的心理,从而奠定了他的心理基础与文化性格,使韩愈成为一个真正的儒生。
在继承儒学上,韩愈也表现出独立的个性,迥然不同于那些皓首穷经的儒生。
韩愈在努力汲取并发挥了儒家思想中具有进步价值的内容的同时又有所创新。
他一方面着眼于解决当时现实矛盾,表现出一定的批判精神;另一方面他并不拘守章句教节,能吸取百家杂说以丰富改造儒学传统,如对道、墨、法以至佛各家均有所取。
韩愈的仕途之路非常坎坷,作为儒道的继承者与坚定倡导者,他有着对自我价值的高度判断。
他有着经时济世,建功立业的豪迈抱负,并对自己治国安邦的才能怀有强烈的信心,形成自信、自豪、自尊、自重和执著的以身殉道的坚定意志,这代表着相当鲜明的独立人格精神。
同时时代社会背景和家庭传统又决定他选择科举觅官之路。
事实上,“守官”与“奉儒”本身诗相依相存,不得分割的。
在儒家看来,要想行大道于天下,除做官为政别无他途。
然而,一旦韩愈踏入仕途,仕途艰难与官场的严峻现实又使他面临两种选择;要么保持内心的尊严与独立人格,与现实决绝;要么则遵从现实的法则,降尊纡贵,忍辱负重,随波逐流。
韩愈强烈的进取精神和仕进心切使他选择了与儒家精神信仰相背离的实用主义处世哲学。
在精神世界中,他一如既往地表现对儒家独立人格的追求,在政治生活中却通脱随便,用实用主义应付人生。
只要不脱离仕途,韩愈注定要在精神信仰与现实政治间徘徊,这种深刻的内在矛盾,才形成了他的二重性人格。
韩愈的自身人格的形成发展带有异乎寻常的复杂多变性,但都是韩愈不拘泥于常规,具有独立个性的重要表现。
与他对自己的高度评价相一致,韩愈性格中有着强烈的好奇反诉倾向。
他曾自谓:“少小尚奇伟”。
对奇异超强的人与物,他有着一种本能的偏好,李肇《唐国史补》卷中:“韩愈好奇,与客登华山绝峰,度不可返,乃作遗书,发狂怮哭,华阳令百计取之,乃下。
”可以看出韩愈真率的赤子本性,也可证实他对自然界奇景奇观的追求。
好奇是韩愈浪漫主义精神最显著的表现,他不仅酷爱大自然的奇异景观,更爱人中之奇。
张籍《上昌黎书》中称:“比见掷事多尚驳杂无市之说,使人陈之于前以为败。
”在此处的“驳杂无实之说”即《毛颖传》之类,记叙一些异于常人者。
韩愈因宦海沉浮,名位不达,悲凉失意,没有更多参与政治的机会,而被政治和社会遗落在幽暗的角落里,着不可避免地在他们心灵上投下了极大的阴影,从而让自己困在书的文学堆中或放逐于山水外物中苦呤低唱,刻意搜求,用些冷峭,险异的文学融进自己的进退得失,悲欢离合,以表达自我在社会生活中的感受体验和心路的悲凉历程,写出在压抑下的奔突跳荡,痛苦呻吟,以及苦闷的反思和沉痛无聊的惶恐,从而创作出一些怪异幽冷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