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关于对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中央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进行
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

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1. 背景中央企业是指由中国中央政府出资或控股的公司,是中国国家经济的中坚力量和重要支柱。
中央企业的财务决算报告是重要的财务信息披露方式之一,能够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社会各界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提供了重要参考。
为了规范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管理,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和《中央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制定了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
2. 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由中国中央政府出资或控股的中央企业,包括总部单位和下属单位。
3. 报告编制和审核中央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和《中央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编制和审核财务决算报告。
财务决算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和财务报表附录财务决算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并反映企业财务与经济活动的所有重大事项。
编制财务决算报告的单位应当根据有关规定,采用国家规定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按照财务决算期间内的实际收入和支出、债务和股本变动等因素,进行计量和确认。
财务决算报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企业所在行业的主管部门,经审核后报送国务院中央企业管理办公室。
4. 合并报表编制和审核中央企业在控制下的子公司和联营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合并报表编制和审核。
中央企业应当披露其控制下的子公司和联营企业的财务信息,包括关联交易、度量基础和利润分配等。
5. 报表披露财务决算报告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和《中央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及时向社会披露。
中央企业应当在自有媒体和国家规定的报纸、杂志等媒介上,披露其财务决算报告,同时还应当在企业的官网上公开报告。
中央企业应当通过报告、通讯、会议等形式,在企业内部和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和解释其财务决算报告。
6. 监督管理各级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监督管理,维护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及时和有效的传递。
财政部关于编报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编报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23.12.13•【文号】财资〔2023〕130号•【施行日期】2023.12.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综合规定正文关于编报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通知财资〔2023〕130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推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8号)、《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暂行办法》(财资〔2021〕123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管理办法》(财资〔2017〕3号)等,现就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以下简称资产年报)编报工作通知如下:一、编报范围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法直接支配国有资产并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等单位(以下统称行政事业单位),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全部国有资产情况。
二、编报内容资产年报由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填报说明、分析报告三部分组成。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包括单户表和汇总表。
单户表由各行政事业单位编报,反映本单位国有资产总体情况、存量情况、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情况,以及土地、房屋、车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等重要资产情况。
汇总表由各单位、各部门、各地方按照财务管理关系逐级汇总编报。
(二)填报说明是对资产年报填报口径、审核情况、数据差异情况以及其他编报相关情况的说明。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05]304号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05]304号](https://img.taocdn.com/s3/m/7977c6e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d.png)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05]304号)各中央企业:为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强化企业内部监督与风险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8 号)等有关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推动企业转变经营机制、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各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切实加强领导。
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将内部审计工作纳入企业重要议程,保障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在企业营造“尊重审计、支持审计、自觉接受审计”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
二、加强内部审计机构与审计队伍建设各中央企业应按照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关规定,积极做好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队伍建设工作。
一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及监督体系。
大型企业集团应当按照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要求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以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
设立董事会的企业,董事会应下设审计委员会,以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尚未设立董事会的企业,审计机构应对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确保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若干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0.12.29•【文号】财企[2000]905号•【施行日期】2000.12.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审计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发布日期:2004年1月17日实施日期:2004年2月1日)废止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若干问题的通知(2000年12月29日财企〔2000〕905号)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中央企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财政部《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财经字〔1998〕114号)印发后,对于建立社会经济监督制度,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现就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若干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实施审计的企业范围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除以下特殊规定的行业企业外,应当委托中国注册会计师和境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全面审计:1.军工企业有保留或封存军工科研生产能力的(不包括其投资兴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品企业),不实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已撤销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的企业以及有保留或封存军工科研生产能力的企业投资兴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品企业,实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军工企业年度会计报表不论审计与否,均应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复。
2.国家物资、粮食及副食品等三种储备企业,其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及其享有特殊政策的相关业务执行情况以主管财政机关审批结果为准。
3.监狱劳教企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垦区和边境农场,暂不实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其年度会计报表由主管财政机关审批。
4.企业在境外投资兴办的企业,由所在地注册会计师审计。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审计署、财政部关于制止向企业摊派的情况和意见的通知-国发[1987]5号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审计署、财政部关于制止向企业摊派的情况和意见的通知-国发[1987]5号](https://img.taocdn.com/s3/m/85f2fa3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c.png)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审计署、财政部关于制止向企业摊派的情况和意见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审计署、财政部关于制止向企业摊派的情况和意见的通知(1987年1月15日国发[1987]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国家经委、审计署、财政部《关于制止向企业摊派的情况和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去年4月,《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向企业乱摊派的通知》(国发[1986]49号)下发以后,一些地区和部门向企业的摊派有所收敛。
但是,这个问题还远未解决,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为此,国务院同意国家经委、审计署、财政部及税务总局成立国务院制止向企业摊派联合办公室(不增加编制,不制定级别,不增加经费),负责监督检查国发[1986]49号文件的贯彻情况,处理有关摊派的事件。
为了严肃纪律,在近期内要抓住一些典型案例,严肃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要通报全国。
附件:关于制止向企业摊派的情况和意见国务院:根据省长会议精神,今年七、八月间,国家经委、审计署、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对贯彻国务院国发[1986]49号文件,制止向企业摊派的情况进行调查,并会同有关部门到十多个省进行了检查。
现将情况和进一步贯彻国发[1986]49号文件的意见报告如下:一、今年四月,国发[1986]49号文件下达后,多数地区和部门对贯彻文件精神和规定进行了部署,一些地区和部门向企业的摊派有所收敛。
但总的看来,这项工作还抓得不深不透。
(一)有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同志对国发[1986]49号文件重视不够,还没有将制止向企业摊派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目录一、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2)1. 定义及目的 (3)2. 审计原则与范围 (3)3. 审计内容与方法 (4)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5)1. 财务报表审计 (6)2. 内部控制审计 (7)3. 合规性审计 (9)4. 经营绩效审计 (10)5. 专项调查与审计 (11)三、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13)1. 审计计划与实施 (14)2. 审计证据与采集 (15)3. 审计报告与处理 (16)四、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与运用 (17)1. 审计结果反馈 (18)2. 整改落实与跟踪 (19)3. 经济责任追究 (20)4. 政策建议与改进 (21)五、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挑战与对策 (22)1. 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23)2. 政策完善与制度创新 (24)3. 技术方法与应用拓展 (25)4. 人才队伍与文化建设 (26)一、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概述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的评价和监督,旨在促进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本文档将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目的、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概念: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所涉及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监督。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括对企业经营业绩、资产管理、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审计。
目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的评价和监督,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原则: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依法依规进行;客观公正;全面深入;问题导向;结果运用。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1998.10.22•【文号】财经字[1998]114号•【施行日期】1998.10.22•【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审计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发布日期:2004年1月17日实施日期:2004年2月1日)废止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经字〔1998〕114号1998年10月22日)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为了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质量,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企业财务会计监督中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国发〔1996〕16号),我们制定了《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建立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是深化企业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有利于维护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从1998年起,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除个别特殊行业(企业)外,不再实行财政审批制度。
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其他附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应于年度终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委托中国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
三、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了积极稳妥地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军工企业、兵团企业、监狱劳教企业、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公司、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国家物资、粮食、副食品、厂丝储备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在境外投资兴办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暂不实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其年度会计报表仍报主管财政机关审批。
农口企业、文教企业、城市公用企业以及其他实行财政补贴的企业,其年度会计报表经注册会计师审计以后,报主管财政机关审批。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01]802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01]802号](https://img.taocdn.com/s3/m/43bea2c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5.png)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01〕8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上海市、厦门市、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办公室),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中央管理企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民族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中国科技国际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煤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总后勤部,武警总部,有关人民团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改革国有资产评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资产评估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102号),我们制定了《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管理办法2.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表(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00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管理办法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改革国有资产评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资产评估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10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除核准项目以外的所有国有资产评估项目。
安然事件引发的会计诚信危机的思考

安然事件引发的会计诚信危机的思考摘要:诚信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由于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体系不健全、会计制度的局限性等原因,导致目前社会普遍信用不足,会计诚信缺失表现尤为突出,如何解决会计诚信危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安然事件会计诚信会计诚信危机安然公司,曾是一家位于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类公司。
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由于持续多年精心策划、乃至制度化系统化的财务造假丑闻,安然欧洲分公司于2001年11月30日申请破产,美国本部于2日后同样申请破产保护。
从那时起,“安然”已经成为公司欺诈以及堕落的象征。
1913年由芝加哥阿瑟安德森教授创建的安达信公司,经过88年经营,在世界8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5万名员工,在全球拥有10万家大型客户,去年的营业收入超过90亿美元,成为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而在安然事件揭露前后不到几个月,这个“百年老店”毁于一旦,实在令人深思。
究其原因,主要是:利益驱动,诚信丧失。
安然公司成立以来,从80年代到90年代,安达信不仅一直负责其审计工作,而且同时提供咨询服务。
2000年安达信从安然获得的5200万美元总收入中,咨询服务的收入就高达2700万美元,可见安达信与安然公司之间拥有源远流长的利益关系。
利益驱使安达信帮助安然造假。
正是在安达信“失职”的情况下,安然可以将数亿美元的债务转至不见于公司资产负债表的附属公司或合资企业的账上,从而使债务隐藏在财务报表以外,同时又将不应记作收入的款项记作收入,以这种偷梁换柱的造假方式虚报公司盈利。
这与中国某些上市公司造假的手法如同一辙。
随着安然问题的暴露,安达信一系列的造假行径相继揭露。
2001年,安达信就曾两次因违规操作而被处罚。
早已使安达信会计师行的声誉大为受损。
安然破产案不仅仅对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打击重大,对全球会计行业也引发巨大冲击,会计业可能出现重大的变化。
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规定

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规定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所出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财务监督,规范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编制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资产质量、经营效益状况,依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编制上报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年度财务决算报告,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根据统一的编制口径、报表格式和编报要求,依据有关会计账簿记录和相关财务会计资料,编制上报的反映企业年末结账日资产及财务状况和年度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等基本经营情况的文件。
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由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年度报表附注和年度财务情况说明书,以及国资委规定上报的其他相关生产经营及管理资料构成。
第四条除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企业外,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和报表附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符合资质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必备附件,应当与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一并上报。
第五条国资委依法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编制工作、审计质量等进行监督,并组织对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查。
第二章财务决算报告的编制第六条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在每个会计年度终了,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在全面财产清查、债权债务确认、资产质量核实的基础上,认真组织编制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以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反映企业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本办法所称各级子企业包括企业所有境内外全资子企业、控股子企业,以及各类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事业单位和基建项目。
第七条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编制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应当遵循会计全面性、完整性原则,并符合下列规定:(一)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应当以经营年度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事项及会计账簿为基础进行编制,全面、完整反映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收入、成本(费用)以及现金流入(出)等状况,不得漏报;(二)企业不得存有未反映在财务决算报告中的财务、会计事项,不得有账外资产或设立账外账,不得以任何理由设立“小金库”;(三)企业应当按规定将各级子企业全部纳入年度财务决算编制范围,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四)企业所属经营性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要求执行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暂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所属事业单位,应当将相关财务决算内容一并纳入企业财务决算范围,以完整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五)企业所属基建项目应当按照规定要求与企业财务并账;暂未并账的,应当将基建项目的相关财务决算内容一并纳入企业财务决算范围,以完整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财资〔2021〕123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财资〔2021〕123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报告制度,规范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企业财务通则》、《金融企业财务通则》以及自然资源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我们在近年来国有资产报告编制工作实践基础上,起草了《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暂行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2021年9月10日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报告制度,规范国有资产报告编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企业财务通则》、《金融企业财务通则》以及自然资源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财政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

财政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4.01.17•【文号】财企[2004]5号•【施行日期】2004.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审计正文财政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财企[2004]5号2004年1月17日)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企业财务会计监督中的作用,规范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管理行为,我们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国发[1996]16号)第二条的规定,在总结近年来企业实行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企业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形势要求,重新制定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施行后,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财经字[1998]114号)、《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若干问题的通知》(财企[2000]905号)和《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若干问题的补充通知》(财企[2001]707号)同时废止。
附件: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管理的若干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质量,加强和改进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关于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除第三条规定的特殊行业企业以外的各类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非金融企业(以下统称为“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企业在境外投资设立的企业,其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按照所在地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银保监会、证监会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做好企业2021年年报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银保监会、证监会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做好企业2021年年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12.17•【文号】财会〔2021〕32号•【施行日期】2021.12.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做好企业2021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2021〕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资委、银保监局、证监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国资委,财政部各地监管局,有关企业,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全面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加大对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力度,扎实推动相关企业做好2021年年报编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做好企业2021年年报工作的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会计审计工作,近年来就加强会计审计监管工作、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质量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企业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真实、完整反映其有关交易和事项,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引导资源有效配置、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基本保障;是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质量、维护广大投资者权益的必然要求;是服务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财政部会同有关方面共同推动会计准则有效实施,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也存在部分企业执行会计准则不严格、部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师事务所“看门人”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问题。
企业年报通过综合反映企业一年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在真实、完整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
2021年是收入、租赁等新准则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中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年报信息将直接反映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效果;2021年是落实退市制度改革的第二个会计年度,上市公司年报信息将直接影响退市制度改革的落实落地成效。
关于发布国有企业审计报告及专项报告》的通知

五、在编制报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及时与技术部联系。
六、本报告仅限于所内项目使用严禁外传。否则,按照所内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一、本报告主要适用于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其他国有企业可以参照执行。
二、本报告包括:审计报告(分“合并及母公司”、“单独合并”、“单户企业”三个模板,附注包括母公司执行旧企业会计准则子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母公司及子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母公司及子公司执行旧企业会计准则三种情况)、财务决算专项说明(分为母公司执行旧企业会计准则子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母公司及子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母公司及子公司执行旧企业会计准则三种情况)、审计情况说明、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情况的专项审核报告、资产损失财务核销情况的专项审核报告(包括两个模板,一个适用于既通过资产减值准备核销资产损失,同时又在当期损益中直接核销资产损失的情况,另一个适用于只在当期损益中直接核销资产损失的情况)、专项复核报告(包括两个模板,一个适用于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且只通过资产减值准备核销资产损失的情况,另一个适用于既通过资产减值准备核销资产损失,同时又在当期损益中直接核销资产损失的情况或只在当期损益中直接核销资产损失的情况)、国有资本增减变动情况的专项审核报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管理建议书等内容组成。
5、本报告已对字体、字号、行间距等作了设定,除排版(如:财务报表附注排版)需要外,一般不能修改。
6、在编制财务报表附注、财务决算专项说明、审计情况说明、管理建议书等报告时,应通过调节列宽、插入行或删除行等方式确保财务报表附注、财务决算专项说明版面规整、美观。每页上部不留空行,每页下部空白处不应超过2个1.5倍行距(参见“WORD-格式-段落-行距”相关内容)。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20年度中央企业财务决算管理及报表编制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20年度中央企业财务决算管理及报表编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12.23•【文号】国资发财评〔2020〕79号•【施行日期】2020.12.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做好2020年度中央企业财务决算管理及报表编制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财评〔2020〕79号各中央企业:为做好2020年度中央企业财务决算管理与报表编制工作,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更好服务中央企业发展改革监管党建大局,根据《中央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5号)及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我们研究制定了《2020年度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及编制说明,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规范会计核算和数据统计各中央企业要严格遵守会计法、统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各项规定,加强各级子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认真做好户数清理、资产盘点、往来款项核对等工作,夯实报表编制基础,确保会计信息和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一是统一集团内同行业、同类型、同板块子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二是全面厘清各级子企业和各类机构的股权架构,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
三是严格对照确认的原则和条件计量收入、结转成本,不得跨期确认,不得通过虚构交易、循环交易等方式人为做大收入规模。
四是不得通过擅自变更重大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滥用会计差错更正、随意调整合并范围等方式人为调节经营成果,不得通过公允价值计量、资产重分类以及减值准备计提或转回等人为调节利润。
五是科学统计研发(R&D)经费投入,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研究与试验(R&D)投入统计规范(试行)>的通知》(国统字〔2019〕47号)的相关标准,严格界定统计范围,真实反映研发投入情况。
六是做好历史工资结余清理工作,全面排查工资结余明细项目,按要求认真清理、合理使用。
审计署关于社会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二号

审计署关于社会审计工作的规定正文:---------------------------------------------------------------------------------------------------------------------------------------------------- 审计署关于社会审计工作的规定(一九八九年七月五日审计署令第二号发布)第一条为了加强社会审计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社会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
社会审计工作的管理机关为各级审计机关。
第三条从事社会审计工作的组织机构为审计事务所。
审计事务所是依法独立承办审计查证和咨询服务的事业单位,实行有偿服务,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
第四条成立审计事务所应具备下列条件:(一)章程;(二)办公场所;(三)符合要求的自有资金;(四)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具有审计师以上资格的执业审计师;(五)法定代表人。
第五条成立审计事务所,应经当地审计机关同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审计机关审查批准。
经批准成立的审计事务所,依照有关规定,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始得开业。
第六条审计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包括:(一)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事业编制内的人员;(二)聘请的离退休专业人员;(三)招收的劳动合同制人员。
审计机关和其他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得在审计事务所兼职。
第七条审计事务所业务人员的审计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评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审计事务所接受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委托,承办下列业务:(一)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经济责任的查证事项;(二)经济案件的鉴定事项;(三)注册资金的验证和年检;(四)基建工程预、决算的验证;(五)建帐建制,资产评估,清理债权债务;(六)经济管理咨询服务;(七)培训审计、财务、会计和其他经济管理人员;(八)担任审计、会计咨询顾问。
财政部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意见-

财政部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意见正文:---------------------------------------------------------------------------------------------------------------------------------------------------- 财政部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意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自主权特别是财务自主权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和落实,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进政企分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在强调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同时,缺乏完善配套的企业外部财务监督和企业内部财务约束机制,相应的财务监督工作没有跟上,一些企业没有把国家赋予的财务自主权用在企业发展上,消费性支出失控,铺张浪费严重;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中掌握的财务管理权,把持购销活动,通过关联交易化公为私,肆意挥霍。
这些行为严重干扰了企业改革进程,助长了奢侈腐败,企业的国有权益被侵蚀,国家收入大量流失。
为了解决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工作,为严肃财经法纪,维护国有权益,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加强企业财务监督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政府转变职能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要求,把国家赋予企业的各项财务自主权真正落到实处,确保企业依法开展财务活动应当享有的财务自主权不受干扰。
同时,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有效监督,规范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督促企业用好财务自主权。
加强企业财务监督应遵循以下原则:政企职责分开,充分落实企业财务自主权,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依法实施财务监督,维护国有权益,防止国家收入流失;企业外部财务监督与企业内部财务约束相结合。
二、企业财务监督的内容。
企业财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反映,对企业财务的监督应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各个环节,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企业消费性资金使用的监督。
对国有独资公司董事的审计监督制度的完善

Management经管空间 2012年12月165对国有独资公司董事的审计监督制度的完善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韩娟摘 要:2005年《公司法》规定国有独资公司出资人可以将部分权力授权董事会行使,使得此种公司董事会权力大于一般公司董事会。
在“强董事会”模式下,国有独资公司董事扮演着监督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角色,加强对董事监督成为国有独资公司的重大课题。
但实践中,对董事的审计监督几乎是空白。
从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制衡角度考虑,依照公司治理理论,应由监事会承担对董事的监督职责。
鉴于此类公司内部监督非比寻常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公司机构的特性,应当由监事会承担对董事审计监督的任务,但同时应当加强监事会的各项权力。
关键词:国有独资公司 监事会 董事 审计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2(a)-165-03从公司治理角度对审计制度进行研究,大多集中于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以及探讨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之间的关系,观点有:审计委员会享有审计职权,应取消监事会;监事会享有审计职权,不同意引进审计委员会,认为通过改造监事会能够达到内部监督的目的(顾敏康,2005);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并存(潘秀丽,2002;管考磊、刘剑超,2006);认为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制度本身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而是各自具有不同的适应性(朱慈蕴,2007)。
前述观点均不涉及对董事审计监督的问题,通过检索发现,关于国有独资公司内部审计权分配方面的研究文献很少,说明该问题尚未受到重视。
关于如何有效地对董事进行审计监督的文献基本没有,可能是由于董事不被作为经理人对待,也可能是认为股东对董事人事、薪酬等方面的监督足矣,无需进行审计监督。
1 选题意义我国国有独资公司存在以下特殊之处:(1)随着董事会试点的进行以及公司法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部分股东会职权,国有独资公司向着董事会中心主义发展,其董事会职权大于一般公司。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财统字[1999]2号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财统字[1999]2号](https://img.taocdn.com/s3/m/ba3e3f2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0.png)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正文:---------------------------------------------------------------------------------------------------------------------------------------------------- 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1999年6月1日以财统字[1999]2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加强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完善国有资本金监管制度,科学解析和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运营效果和财务效益状况,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简称企业效绩评介,下同)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财务效益等经营成果,进行定量及定性对比分析。
作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
第三条建立和推行企业效绩评价制度,科学评判企业经营成果,有助于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帮助企业寻找经营差距及产生原因,促进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和提高经营效益,同时为各级政府对国有企业实施间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和考核企业经营者业务提供参考依据。
第四条企业效绩评价工作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公正性和真实性”原则,其评价基础数据主要依据被评价企业评价年度的会计决算及财务报告资料。
第五条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内容全面、突出重点、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适用性广”的基本思路制定,以资本运营效益为核心,采用多层次指标体系和采取多因素逐项修正的方法,运用系统论、运筹学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第二章评价组织和对象第六条按照实施主体划分,企业效绩评价分为政府评价行为和社会评价行为。
(一)政府评价行为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资产管理和财务分析需要、企业监管需要、人事任免考核或奖惩需要等,分别或联合组织的企业效绩评价。
我国独立审计市场政府管制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独立审计市场政府管制发展状况分析作者:李瑶张恒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23期【摘要】我国独立审计市场政府管制模式经历了完全政府管制、准政府管制、以政府管制为主适当引入自律管制三个阶段。
尽管如此,我国独立审计市场管制中一直有政府的高度参与。
通过对我国独立审计市场政府管制模式演变及其问题的阐述,并提出完善我国独立审计市场政府管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独立审计政府管制审计质量一、引言我国独立审计市场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越发增强。
同时,由于审计活动正外部性特征,审计服务的性质、范围都在进一步拓展。
外部性是诺斯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当一个主体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另一个或者另一群主体的福祉时,则该行为具有外部性,而当一个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或者一群主体的福祉有正向作用时,则该行为具有正外部性。
审计活动便是有较强的正外部性行为,其产生正外部性的对象包括:投资者、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他们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即可从审计报告中获得投资信息。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正外部性效应,很可能促使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形成联盟,以虚假信息对外公布,达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会损害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例如“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便对其审计市场进行调整,颁布SOX法案,加强政府管制作用,有效防止了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合谋。
可见,政府管制在审计市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但我国独立审计市场政府管制一直有着政府的高度参与,在此背景下我国独立审计市场的政府管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并且有必要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我国审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我国独立审计市场政府管制模式演变我国独立审计市场政府管制模式经历了完全政府管制、准政府管制、以政府管制为主适当引入自律管制三个阶段。
(一)完全政府管制模式(1980~1988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开展不仅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对我国独立审计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部关于对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中央国有企业年度会计
报表进行抽审的通知
【法规类别】国有企业
【发文字号】财监字[1999]第107号
【失效依据】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八批)的决定【发布部门】财政部
【发布日期】1999.06.15
【实施日期】1999.06.15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财政部关于对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
中央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进行抽审的通知
(财监字[1999]第107号1999年6月15日)
根据财政部《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暂行办法》(财经字[1998]第114号)、《关于对社会审计机构审计中央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质量进行抽审的实施意见》(财监字[1999]第23号)和《关于对社会审计机构审计中央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质量进行抽审的通知》(财监字[1999]50号)的精神,现将组织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
处(以下简称专员办),对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中央国有企业(含中央企业控股的公司等)年度会计报表进行抽审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抽审的目的
规范中央国有企业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公正、合法和完整性;反映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行为,提高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质量;加强财政监督管理,维护正常财经秩序。
二、抽审的重点内容
包括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中央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及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行为两个方面。
(一)企业方面。
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项目为主要内容,辅之以重大或有事项的揭示。
应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往来结算事项的真实性,材料差异及产品成本结转、有关费用的计提等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政策的前后一致性,所有者权益、经营成果的正确性,执行税收政策的严肃性。
1.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是否符合《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规定。
2.企业会计核算方法是否正确,会计政策是否前后一致,会计凭证是否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
3.账账、账证、账表是否一致,是否有账外账。
4.会计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会计档案管理是否规范。
5.货币资金、存货是否按规定实施盘点,盘点方法是否正确,有无账实不符的情况。
6.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其他应付款等往来结算事项是否清晰、真实。
7.固定资产折旧、递延资产摊销、材料差异的分配、产品成本的结转是否符合财务会计制度。
8.有无虚增利润、亏损挂账的情况,有无虚列成本和费用、隐匿利润的情况。
9.收入是否正确核算,各项其他收入及附营业务收入等是否入账。
10.有无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