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研究
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改革研究

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改革研究作者:王海时杨翰飞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05期摘要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性质和目标,对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设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
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应将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和法学教育相结合,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提高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实务能力的同时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法学教育知识产权理工科改革基金项目:本文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CRF201612)“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海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博士,研究方向:知识产权以及产权改革中的法律问题;杨翰飞,四川大学2016级法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识产权以及国企改革中的法律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7.02.245一、引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对一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
高等院校是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主渠道,在其理工科专业学生中开展系统的知识产权教育,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并促进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也已全面展开,但对理工科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还基本处于普及知识产权法律常识的层面。
知识产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涉及文管经法等社会科学又涉及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既涉及法律理论又涉及实务操作;既涉及知识产权的产生、申请、审查、许可和实施又涉及知识产权的管理体系、所有权、效益分配等方面。
现行教育体系将知识产权教育作为纯法律教育,尚未展开对运用知识产权进行科技创新和对原创性成果进行产权保护与转化的能力培养,不能使受众系统地了解、掌握和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因而难以有效促进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本质功能与作用。
论研究性学习模式在法学本科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的实施

起 到 四两拨 千斤 的作 用 。其二 , 国知 识 产权 法 我 学教 育历史 较短 , 习者关 于 知识 产权 的 日常生 研 活经验 与专 业知识 背 离 , 业意 识难 以直 接从 日 专 常生 活经 验 中验 证 。从 17 至 今 , 国用 3 98年 我 O 年 的时 间走 过 了西 方 国家 用 二 三 百 年 才 完 成 的
近年来 , 围绕法学本科教学中知识产权法学
教学改 革 , 界 作 了不 少 有 益 的尝 试 , 程 教 学 学 远 平 台互 动教 学法 、 例教学 法 、 案 讨论 式 教 学法 、 法 律 诊所 式教 学法 等新 的教 学模 式相 继 提 出 , 大 极 地 丰 富了知识 产权 法 教学形 式 , 动 了知 识产 权 推 法学 教 学工 作 。作 为 与最 新 科 学 技 术 知 识 联 系 最 紧密 的一 门法律 课程 , 否可 以 引入研 究 性 学 是 习模 式 ?如果 可 以 , 何 实 施 ?对 此 , 者 进 行 如 笔
离”J例如 , , 具有亦正亦邪特点 的“ 山寨现象” 大
学模式 中存在的问题。在寻求其他解决之道时 , 研 究性 学 习模 式进 入 了人们 的视 野 。
行其道 , 享受着知识产权制度 的“ 正外部性” 不 ,
断地“ 搭便车” “ 、 打擦边球 ” ]表现出鲜活的扩 _, 4
张 I 以至于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的 法 不 责众 、 不 压 生, 正 邪的效 应 。公 众对 此 习 以为常 , 而在 中 国法 学 院 里 , 知 识产 权 法 “ 而 不 信 ” 现 象 大 量存 在 , 对 学 的
会科 学知 识 的积淀 , 往往 会对 知识 产权 法 的学 习
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内容与模式研究

创新型 国家 战略 目标对理工科 院校 知识产权教育 的 目标具有重要 的导 向作用 。教 育作为一项 系统 的活 动 , 目标 的定位对其内容的合 理设计尤为关键 。为了 其 更好地指导 高校的知识教育 ,教 育部和 国家知识 产权 局发 布了 《 关于进一步加 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 工作 的 若 干意见 》 ,特别 强调高 校加强 知识产 权教 育 的重要 性, 通过加 强知识产权 的教 育和培训 , 提升 和完善教师 和学 生的知识结构 和素养 。对理工类 高校来说 , 充分立
新、 创业 能 力 。
二、 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 育的目标
与知识产权 的交叉 点不一 样 ,应结合学校特 色和学生 专业 ,因为专业不 同知识 产权教学 的重点 也不 同。因 此 ,在知识产权课 程设 置方面也应 与专业 相契合才对 学生有实际的帮助 , 教学也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 有些专业可 以重点开设 《 商标法》 《 、著作权 法》 《 、知识 产权 管理 和经 营》 有些专业 可 以侧 重于 《 ; 知识产 权 开 发 与维 护 》 《 算机 软件 保 护条 例》 《 利 文献 与 检 、计 、专 索 》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 织 ( P 的有 关统计 资料 等 WIO) 表明 ,如果 研发人员在研发 过程 中注重充分利用 一切 可利用的专利文献 ,一般情 况下可 以大大缩减科 研周 期 , 且还可 以节约研发经 费 。因此 , 并 在理工科 高校利 用知识 产权课程 给 大学生讲授 专利 文献 的利 用知 识 , 提高理 工科 大学生充 分利用 现有 的专 利文献 的意 识 , 充分 了解本专业 的前 沿动态 ,尽力避免低水 平的重复 研究 , 节省人力物力 。圈 f ) 二 利用专业 特色设计教学模块 理工科 高等 院校 由于其专业 背景 与文科 不 同 , 因 此在知识 产权 教育方面有着特殊 的专业优势 ,这是 一 般文科 高等院校所不具备 的 ,理工 科高等;三是结合专 业背景 为社会输送合格 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相应地教 学 内容 设计 的要 围绕知识 产权教学 的 目标 。教 师在制定具体 目标时都要考 虑到教育对象群体 的专业 背景 、学 习基 础、 层次及 接受能 力等 因素 , 目标定得恰 到好 处 、 使 难 易适度 。知识产 权教学只有始终 由教学 目标引导才 能 因材施教 , 使学生的学习始终 围绕教学 目标进行。
《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另外 ,教育部也要 求在全 国高 校其他专 业 中普 及知识 产权 法 ,因此 ,《 知识 产权 法学》 课 程教 学 的好 坏 ,直 接影 响
到 中国知识产权人 才培养 的质量 。但是 ,大 学知识 产权 法 的教育起 步较晚 ,有关 知识产 权法 的教学模 式和教 学方 法
研究 非常有限 。在众 多的有关 知识 产权 教育 的研究 中,更 多的是高屋建瓴般 的诸如有 关知识 产权 专业如何 定位 和如 何设 置 ,培养体系 如何 构建 等等 问题 的探讨 ,而对 于较为
上 ,联 系现在 高校 中有 关 教 学改 革 的探 讨 ,从 教学 内容 、
教学 手段 、教学方法等方 面着 手来 探讨知识 产权 法课程 的
教学 改革 ,来研 究如 何科 学合 理地 开展 《 知识 产权 法学 》
课程 的创新教学 ,以便 能最 大 限度 的发挥 学生 的积极 性和
主动性 ,真正掌握 知识产 权法 ,并 且能够 在实 践 中灵 活应
具体 细化 的知识 产权 法课 程 教学 模式 和教 学方 法 的探 讨 ,
涉及者不多 。而在 这有 限的文章 中 ,真 正探讨 教学模 式教 学方法 的更 为有限 ,仅有 几篇 文章探讨 了知识 产权 的双语 教学和诊所式 教学 、情 景剧 教学等 方面 。所 以,在 关于 知
识产权法课 程的教学改 革 和创 新 的讨论还 有进一 步研究 的
真正 掌握 知识 产权 法 ,并且能够在 实践 中灵 活应 用。
关键 词 :知识产权法 学;教 学;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 8X (0 1 3—04 0 40 6 1 3 0 2 l )0 18— 3
随着 知识 经济 时代 的来 临和我 国加 入世 贸组织 ,知 识 产权 的保 护 日益重 要 ,我 国对知识 产权 法律 人才 ,特别 是 具有 实践动手能力 的高级 的知识 产权法 律人 才 的需 求 , 日 益加 大。知识 产权 法 律人 才 的培 养 的重 要性 ,不 言而 喻。 《 知识产权 法学》课 程 ,19 9 9年 被 国家 教育 部纳 入高 等法 学 教育的 l 4门核心课程 ,在全 国各大 学 的法学 院系讲 授。
知识产权法教学实施方案

知识产权法教学实施方案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产权法》课程是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它是为培养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要求的应用型高等法律人才服务的。
通过学习知识产权法课程,使学生对知识产权法的发展概况有个全面了解,并明确知识产权法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体系;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系统掌握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产权法的理论,根据法律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的学分和学时《知识产权法》课程4学分,72学时,教学周期为一学期,全年开设。
第二部分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初步方案一、指导思想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学员的个别化学习为主、以教师的辅导为辅,学员的个别化学习与集中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由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的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员为中心的转变,突出开放教育的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即学员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本课程教学要求,利用学校提供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网络教学资源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通过面授辅导、函授辅导、网络教学(包括网上讨论、网上答疑和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等教学手段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二、教学媒体知识产权法课程有比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文字教材、网络教学资源等多种教学媒体资源。
1.文字教材本课程文字教材为《知识产权法》,主编中国政法大学黄勤南教授,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
该教材为过渡教材。
该教材系统阐述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以及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
这是本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
基本法律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国际公约。
2.其他媒体为帮助学员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学习中可充分利用中央电大提供的其他教学媒体。
知识产权课程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知识产权课程论文题目一、最新知识产权课程论文选题参考1、双师互动式教学方法在知识产权法课程中的应用2、《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研究3、知识产权法课程的教学难点及对策4、"知识产权法"课程调查分析与教学改革实践——以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法律事务专业为例5、我国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辅修专业课程设置模式研究6、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7、“知识产权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8、全日制工程硕士“知识产权”课程建设研究9、应用型知识产权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究10、知识产权法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1、浅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性定位——以知识产权法课程为例12、《知识产权诊断原理与策略》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研究13、药品知识产权实物课程教学实践的思考14、《知识产权诊断与策略》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探索15、关于知识产权学科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16、Linux课程中培养学生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探讨17、高校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研究18、略论院校知识产权法课程的设置与教学19、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及课程设计探讨--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20、开放教育法学本科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二、知识产权课程论文题目大全1、知识产权法课程随堂测试2、对大学生开设知识产权与创新课程的尝试3、武术课程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初探4、创新与探索:专业型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公共选修课《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改革为视角5、知识产权管理:一门课程的建构6、医学特色在医事法学专业知识产权法课程中的体现7、知识产权法课程考试改革探讨8、试论民办高校本科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以《知识产权法》为例9、高校基于课程创建学科导航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10、我校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课程内容与体系及改革思路11、创新高校知识产权专业实习课程教学模式的途径探索12、浅谈知识产权面授培训课程设计改进13、知识产权法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14、知识产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改革之我见——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视角15、论法学实验课程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以“知识产权信息利用”课程为例16、法学专业课程课堂案例讨论教学方法探讨——以《知识产权法》课堂案例讨论为例17、论远程开放教育网络课程知识产权保护18、判决书在知识产权法课程中的教学设计——情景再现及法律适用的实训19、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为大学生开设“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学”等素质教育课程20、理工院校知识产权(法)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究——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三、热门知识产权课程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政法院校知识产权专业开设生物学课程的思考和实践2、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双语教学模式探索——以《知识产权比较案例研讨》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3、浅析医学院校开设知识产权法课程的必要性4、农业推广硕士《现代农业知识产权与保护》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讨5、诊所式法律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为例6、中国知识产权教育活动与国家专利发明课程7、论“数字产品知识产权保护”课程的必要性与内容——以中国计量学院知识产权专业教学实践为例8、对我国知识产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9、计算机法律常识与知识产权讲座课程形成性考核册10、非法学专业开设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的几点思考11、谈开放教育新生面授辅导第一课的教学设计——以《知识产权法》课程为例12、改善《知识产权法》选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对策13、知识产权法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14、知识产权法学(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15、"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栏目主持人导言/"教育·课程与教学"栏目主持人语16、学生专利每项可奖500元:长沙市知识产权内容纳人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17、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7)--知识产权法配套测试(第3版)18、“没有知识产权,就没有事业”——参加AOTS中国市场经济研修课程学习体会19、高等政法院校必修课程演习指导丛书(7)--知识产权法学习指导20、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7)--知识产权学配套测试四、关于知识产权课程毕业论文题目1、知识产权课程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2、论高校图书馆开设知识产权课程3、对高职院校开设知识产权课程的探讨4、知识产权课程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5、论大学生知识产权课程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培养6、技术科学视野中理工院校知识产权课程的设置7、中外高校知识产权课程设置比较及启示8、在综合性大学开设实践性知识产权课程的探索9、高校图书馆亟需为大学生开设知识产权课程10、图书馆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开设知识产权课程研究11、诊所式教学法在法律硕士课程中的应用——以知识产权课程为对象12、知识产权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13、诊所式教学方法在远程知识产权课程的应用14、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开设知识产权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5、"知识产权法"课程调查分析与教学改革实践16、知识产权保护与在线课程17、知识产权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课程18、多学科交叉课程软件知识产权管理的教学实践19、知识产权法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20、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特色探讨五、比较好写的知识产权课程论文题目1、15.628 2003春季课程:专利权、著作权与知识产权相关法规(Patents, Copyrights, and the La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pring 2003)2、《医药知识产权》特色课程的构建与教学实践3、理工类院校知识产权法课程体系改革论——以专利人制度为导向4、知识产权法学课程体系改革5、基于“法管融合”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课程改革探讨6、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下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改革探析7、知识产权法(第四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8、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知识产权法9、浙江将知识产权内容逐步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10、"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栏目主持人导言/"教育·课程与教学"栏目主持人语11、"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栏目主持人导言/"教育·课程与教学"栏目主持人语12、"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栏目主持人导言/"教育·课程与教学"栏目主持人语13、"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栏目主持人导言/"教育·课程与教学"栏目主持人语14、"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栏目主持人导言、"教育·课程与教学"栏目主持人语15、2008-2009知识产权管理(独立本科)课程表16、知识产权自考助学专业2007-2008-2课程表17、知识产权管理特色自考本科班2007--2008--1课程表18、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测试卷. 八年级. 下册。
知识产权法教学创新探析

培养方法等方面 尚需 要进一 步探索 。笔 者多年 来一 直给法 学专业本科生讲授知识产权法课程 , 在教学理念 、 教学 方法 、
教学手段上有一些探 索和实践 , 总结如下 , 学界 同仁商 现 供
讨。
教师的 目标是什么?一名 教师 可能会 认为他 在教 授知 识产权法 , 但是这种看法错 了。他实 际是在教人 。在教师 和 学 生关 系中 , 教师毫无保 留的将他在某个话题上 的专业 知识 与学生进行分享 , 从而提 出一个 问题 , 使学生能够透彻理 解 ; 学 生则 以注意力 、 信任 、 重予 以回馈。无论 学 习科 目是知 尊 识 产权 法或 别的学科 , 师都是 在传 授价值 观、 能和 展望 教 技
前 景。如果 教师 讲授成 功 , 学生就能够站在教师 的角度 看问 题; 学生也就能够进行该课程 的学 习。他也就能够思索 教师
所 谓实例研 习方法 , 一种法学 教育 的方法 , 指在法 是 是 律课程 教学 中 , 学生除上课听讲外 , 就该课程 , 尚须研 习若干 实例 , 在考核方面 , 考试 以实例分析为原则。此种教学方法 ,
的 以“ 成果为本 ” 的教学是 以强调 学生在学 习 以后 能够实 际 获得和实践 的成果来进行课程设置 和教学 的方法 。
在《 法律 思 维 与 民法实 例 》 书 中 引进 了这 种 教 学方 法 , 一
20 0 3年中国政法大 学 出版社 出版 的王泽 鉴先 生的 《 民法 概
要》 书则是 王泽鉴 先 生所提 倡 的实例研 习法 在 民法教 育 一
按照 以“ 学生为 中心 ” 以 “ 果为本 ” 或 成 的教 学理念 , 在
教学 中大量引人创新 实践 活动势在必 行。关键 在 于改革教 收稿 日期 :0 1 0 — 8 2 1 — 9 0
基于法律课程媒体设计的OUHK与STVU教学应用模式的比

基于法律课程媒体设计的OUHK与STVU教学应用模式的比...基于法律课程媒体设计的OUHK与STVU教学应用模式的比较研究——以《知识产权法》课程为视角芦琦上海电视大学法律与行政系问题的缘起(一)ODL(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在OUHK与STVU的不同诠释ODL (Open and Distant Learning;DL) OUHK: "开放"的胸襟,严谨的机制——开放入学STVU:"开放""远程"+"上海特色" (二)"有教无类" 在OUHK与STVU的共同实现OUHK: "Education for all"(有教无类) STVU:"有教无类,乐学致远" (三)概括性检验:课程媒体设计及其教学应用与学校教学模式之间的契合度选择性的比较研究法律类课程在OUHK与STVU的总体定位及其媒体设计的一般思路选择性的比较研究表二:关于OUHK与STVU的法律类课程设置情况简要对比关于OUHK模式:基于自学为主的"导学型"课程媒体设计模式体现在《中国知识产权法》课程上的三大特点: 课程及媒体的"研发性" 教学媒体的集成性教学媒体质量的保障性关于STVU模式:基于的"开放型"课程媒体设计模式体现在《知识产权法》课程上的三大特点: 教学媒体的创新性课程与媒体的相对"分立性" 教学媒体的整合性表三:基于《知识产权法》课程媒体设计的OUHK与STVU模式比较(静态) 表四:基于课程媒体设计的OUHK与STVU教学应用模式比较(动态) 关于OUHK与STVU模式比较研究的注释关于"课程"的含义我国大陆地区与香港地区的含义不同. 大陆地区的"课程"是指单独设立的一门课,如《知识产权法》. 香港地区的"课程"是指某个学历证书或学位项目,即与"program"同义. "科目"(course),与大陆地区的课程含义相同.例如,法律硕士的遥距课程包含十门科目. ——本文中所用的课程含义基本采用大陆地区标准关于OUHK与STVU模式比较研究的注释关于STVU的"3L "教学模式即指Guided Learning, Independent Learning, Supported Learning的教学模式.也称为"三学". 完整表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学习者自学自主学习为中心,教育者引导学习导学为关键为前提,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手段支助学习助学为基础的'导学-自学-助学'三维互动教学模式" 关联概念——"三力":学习力,发展力,应用力人才培养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并能主动发展的合格'当班人'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OUHK与STVU模式比较研究的注释关于电大系统的三级教学平台例如,由中央电大(CRTVU)—上海电大(STVU )—黄浦HPSTVU(分校,教学点)形成的三级教学平台(包括网上). 以《知识产权法》为例: CRTVU:负责课程开设与总体教学要求,提供教材,辅导等; STVU:负责组织,实施课程教学,通过推广实施"3L"教学模式,探索并有效开展如资源建设,网上教学,网上教研,形考改革,创新实践等有效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三力". HPSTVU:负责落实课程面授辅导,通过网上答疑,组织讨论等形式推动学生的"3L"学习. 三级平台的关系:管学与办学及教学;资源的立体交叉与互补;网上教学的层级互动;教考分离后的质量监控,等等. 1,适合你的(模式,做法,观念,尝试)才是最好的! 2,一所开放大学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 感思"一切皆有可能" ——Everything is possible! Nothing is Impossible——"一切尽有可能". 默认设计模板基于法律课程媒体设计的OUHK与STVU教学应用模式的比较研究——以《知识产权法》课程为视角芦琦上海电视大学法律与行政系问题的缘起(一)ODL(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在OUHK与STVU的不同诠释ODL (Open and Distant Learning;DL) OUHK: "开放"的胸襟,严谨的机制——开放入学STVU:"开放""远程"+"上海特色" (二)"有教无类" 在OUHK与STVU的共同实现OUHK: "Education for all"(有教无类) STVU:"有教无类,乐学致远" (三)概括性检验:课程媒体设计及其教学应用与学校教学模式之间的契合度选择性的比较研究法律类课程在OUHK与STVU的总体定位及其媒体设计的一般思路选择性的比较研究表二:关于OUHK与STVU的法律类课程设置情况简要对比关于OUHK模式:基于自学为主的"导学型"课程媒体设计模式体现在《中国知识产权法》课程上的三大特点: 课程及媒体的"研发性" 教学媒体的集成性教学媒体质量的保障性关于STVU模式:基于的"开放型"课程媒体设计模式体现在《知识产权法》课程上的三大特点: 教学媒体的创新性课程与媒体的相对"分立性" 教学媒体的整合性表三:基于《知识产权法》课程媒体设计的OUHK与STVU模式比较(静态) 表四:基于课程媒体设计的OUHK与STVU教学应用模式比较(动态) 关于OUHK与STVU模式比较研究的注释关于"课程"的含义我国大陆地区与香港地区的含义不同. 大陆地区的"课程"是指单独设立的一门课,如《知识产权法》. 香港地区的"课程"是指某个学历证书或学位项目,即与"program"同义. "科目"(course),与大陆地区的课程含义相同.例如,法律硕士的遥距课程包含十门科目. ——本文中所用的课程含义基本采用大陆地区标准关于OUHK与STVU模式比较研究的注释关于STVU的"3L "教学模式即指Guided Learning, Independent Learning, Supported Learning的教学模式.也称为"三学". 完整表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学习者自学自主学习为中心,教育者引导学习导学为关键为前提,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手段支助学习助学为基础的'导学-自学-助学'三维互动教学模式" 关联概念——"三力":学习力,发展力,应用力人才培养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并能主动发展的合格'当班人'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OUHK与STVU模式比较研究的注释关于电大系统的三级教学平台例如,由中央电大(CRTVU)—上海电大(STVU )—黄浦HPSTVU(分校,教学点)形成的三级教学平台(包括网上). 以《知识产权法》为例: CRTVU:负责课程开设与总体教学要求,提供教材,辅导等; STVU:负责组织,实施课程教学,通过推广实施"3L"教学模式,探索并有效开展如资源建设,网上教学,网上教研,形考改革,创新实践等有效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三力". HPSTVU:负责落实课程面授辅导,通过网上答疑,组织讨论等形式推动学生的"3L"学习. 三级平台的关系:管学与办学及教学;资源的立体交叉与互补;网上教学的层级互动;教考分离后的质量监控,等等. 1,适合你的(模式,做法,观念,尝试)才是最好的! 2,一所开放大学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 感思"一切皆有可能" ——Everything is possible! Nothing is Impossible——"一切尽有可能". 默认设计模板。
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完善 的知识产 权教 育体 系。 识 产权 法跟经 济 、 化 、 知 文 科 学 技 术 和 其 他 法 律 联 系 密 切 . 以 知 识 产 权 法 学 课 所
程 主要 有 以下 三 个 方 面 的特 点 :
一
是 内容 庞杂 它既涉 及实体 法又涉及 程 序法 .
分理 解和运 用其基 本 概念 、 基本 制度 和基本原 理 。在
教 学 过 程 中要 经 常 用 比较 分 析 的 方 法 . 其 与 民 法 的 将
既涉及 民事法律 制度还 涉及 大量 的行 政法律 制度 . 内
知识产权 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杜 怡梅
摘 要 : 对 知 识 产权 法 学课 程 内容 涉 及 面 宽 、 针 专业 性 强 等特 点 和 传 统 的“ 注释 法 学 ” 学方 法 的弊 端 , 为知 识 产 权 法 学 教 认
课 程 教 学 应尽 量 采 用案 例 教 学和 多媒 体教 学 法 . 实施 “ 语 ” 学 , 时 注意 比较 分析 知识 产权 法与 民法 的联 系与 区 并 双 教 同 别和 中外知 识 产权 法律 制 度 的 差异 关 键 词 : 识 产权 法教 学 ; 识 产权 法 ; 知 知 民法 ; 例 教 学 ; 双 语 ” 学 案 “ 教 中图分 类 号 : 4 . G6 2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 9 9 2 1 ) 5 010 2 1 7 —1 9 ( 0 1 1 — 9 -0
作 者简 介 : 怡梅 (9 3 , , 南洛 阳人 , 阳理 工学 院 ( 南 洛 阳 4 12 ) 事 处助 教 , 究 方 向 为知 识 产权 法 学 。 杜 1 8一)女 河 洛 河 7 03 人 研
收 稿 日期 :0 1 0 -1 21— 4 8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教学研究

Q
Q: !
究①
詹 映 ( 中南财经政 法大 学知识产 权研 究中心 武汉 407 ) 3 0 3 摘 要 : 国家知识 产权 战略 实施 的背景下 , 在 知识 产权 管理教 学 日 受到我 国高校的重视 。本文 简要分析 了我 国高校 知识 产权 管理教 学 益 的社会 需 求 、开展 情况 、教 材选 用以及 教 学模式 等 , 结合 自身 的教 学体 会 , 出 了知 识产权 管理 教 学应加 强 实践 性和 应 用性 。 并 提 关键 词 : 高校 知 识产权 管理 教 学 中图分 类号 : 4 G6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6 4 0 8 ( 0 91 () 0 4 - 2 1 7 - 9X 2 0 )2b- 2 0 0 近 年 来 , 于 知 识 产 权 的 重 要 性 日益 知 识 产 权 管 理 教 学 存 在 着 巨大 的 社 会 需 东 北 大 学 都 开 设 有 知 识 产 权 管 理 的 课 程 。 由
权实用人 才 。
许 多 高 校纷 纷 设 立 知识 产 权 专 业 并 大 力 开 了 更 高 的要 求 。
2高校 知识产权管理教学 的开展情 况
近年 来 , 由于 对 知 识 产 权 人 才 的 社 会 3我国高校 知识产权 管理教 学的教 材选 用
的 必 修 课 程 和 全 校 各 专 业 学 生 的 选 修 课 需 求 激 增 , 国 高 校 知 识 产 权 学 科 的 发 展 我
凸显 , 识 产 权 教 育 越 来 越 受 到 重视 。 国 知 我
展 全 校 性 的 知 识 产 权 普 及 教 育 。 识 产 权 知 管理作为知 识产权 教学的重要 内容之一 , 已被 国 内许 多高 校 列 为知 识 产 权 专 业 学 生
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研究——以沈阳工业大学为例

黑龙江科学HEILONGJIANG SCIENCE第12卷第3期2021年2月Vol. 12Feb. 2021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研究----以沈阳工业大学为例刘玉君,安俊衡(沈阳工业大学,沈阳110870)摘要: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条件不充分,教学方式不灵活,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育培养方式类同于本 科教育,对法律思维的培养不够重视,专业教育与职业联系不密切。
提出了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教学方式改革的优化路径,培养 规模应适当扩大,教学体系应有所突破,教学条件应完善齐备,教学方式应与时俱进,实践能力应有所提高。
高校应结合自身区域 优势、学科优势来针对性培养学生对法律职业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以培养出高素质知识产权专业的法律人才。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 -8646(2021)03 -0076-02Research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ode Reform of Postgraduat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Major------Through Taking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Liu Yujun , An Junheng(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Shenyang 110870, China)Abstract :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 reform of postgraduat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Major, i ・ e. the system is imperfect , the teaching condition is insufficient ,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is inflexible ・ The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are that the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is similar with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 the focus of legal intellectual training is insufficient ,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vacation is not intimate. Optimization pathwa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ode reform of postgraduat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Major is proposed , i ・ e. we should properly enlarge training scale , break through teaching system to some extends , perfect and complete teaching condition , advance teaching mode with the times , and improve practical ability ・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ombine with regional and discipline advantages of its own to train student ' s legal professional cognition , and improve student ' s legal profession literacy to train high qualified legal personne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Major.Key words :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 Postgraduate student ;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沈阳工业大学的知识产权法专业是省内唯一的知 识产权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迄今为止,毕业研究生已分布在司法、律师、公司法务和甸识产权代理咨询等领 域。
浅析高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

《浅析高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摘要:本文主要从构建原则、构建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高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即高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促进原则和高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原则,一是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包括知识产权法概述、著作权法律制度、专利权法律制度、商标权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其他知识产权制度等李文江【摘要】为了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高校应将知识产权课程确立为通识课,这不仅有政策依据,而且部分高校的实践已经提供了好的经验。
本文主要从构建原则、构建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高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知识产权;通识课程;课程计划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开展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不仅是国家战略的需要,而且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是指面向非法学专业人才开展的,培养既掌握知识产权法相关内容,同时又具备信息、管理、科技等方面综合知识的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的教育。
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培养学生维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同时还能使学生触类旁通,拥有平衡、宽广的心智和自由、全面的见解,能够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性和多样性,成为一个能在社会上立足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
一、政策依据早在2004年,《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4号文件)中就明确: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素养。
高等学校要在《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中增加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单独开设知识产权课程。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专业人才培训,为国家提供急需的涉外知识产权人才。
2008年6月5日,国务院颁布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规定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知识产权法”课程调查分析与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 : 知识 产权 法; 学改革 ; 教 问卷调查 ; 案例教 学; 施 措
中 图 分 类 号 : 4 G 6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10 7 9 (0 8 0 — 0 2— 4 0 8— 12 20 ) 1 0 8 0
Co s a u t n a d Te c i g Re r m f ur e Ev l a i n a h n f o o o
系, 对知识产权法 的教学模式 以及教学法研究有 限。对 大学生调查 问卷统计 分析 的基 础上 , 结合教 学实 际, 初步研究 了知识产权法案例教学 的特点 , 探讨 了知识产权法案例教学 的模式 , 提出 了课程教 学改革 的具 体措 施, 并在教学 中进行 了初步 的实践探索 , 期望对培养 学生分析 问题与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以及创新 意识与创 新
V0 . 7 No 1 12 .
M8 . 2 8 r 0o
20 0 8年 3月
【 高教研 究】
‘ ‘ 知识 产 权 法 ” 程 调 查分 析 与教 学 改革 实践西安 70 5 105)
摘
要: 在我 国知识产权是一个新兴 的专业 , 大学知识 产权教 育起步较 晚 , 尚未形 成完 善的知识 产权教 育体
K yw rs itl ta poe ylw; ahn fr qet n ar sr y esr e o d :ne e u l r r t ci r o lc p t a e g e m;uso n i uv ;m aue i e e
知识 产 权 (neeta Poe y 是 人 们 对 于 It cul rpr ) l t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1 期
高校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研究

上海大学 、 同济大学 、 暨南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华 南理工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华东政法大学的 知 识产权 学 院和天 津知识 产权 学 院 。还有 一些 大学 的法学 院设立 知识 产权 系和研 究 中心 。北 京 大学 知 识 产权 学 院成 立 至今 1 年 共 培 养 知识 产 权 各类 人 5
( ) 国知识产 权教 育现 状分析 二 我
识, 将难 以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
、
高校 知 识产权 教 育现状
目前 , 国建 立 的知 识产 权 学 院有 : 京 大学 、 我 北
( ) 一 国外知 识产权 教 育现状
国际贸易及经济全球化 , 知识产权 的贸易 已占 国际 贸 易 的半 壁 江 山 , 重 要性 F趋 突 出 , 其 t 而我 国 知识 产权人 才 严重 匮乏 。 当前 , 国企业 遭遇 的知识 我 产 权 国际 纠纷越 来 越 多 , 国 内能够 应 对这 些诉 讼 但
会 的形 式进 行 了有 益 的探 讨 , 提 出 了一 些 切 实可 并
行 的方案 。
二、 传统 知识 产权 法 课程 教 与学 中存在 的 问题 ( ) 学 生 角度 分析 一 从
我 国现行 法 律体 系 继 受 成 文法 , 续 成 文法 的 延
传 统 , 学 教育 自然 贯彻 了成 文法 的要 求 。 其 特色 法 可 归纳 为 以下 几方 面: 一是 在教 学 内容上 , 以法 律条 文 为 对 象 , 重 分 析 法 律 概 念 、 释 法 律 规 范 和法 着 解 律 制 度 的 内涵 ,而对 具体 的法 律适 用 则 较 少 关 注 ; 二 是 在 教 学 组 织 上 , 用 演 讲 式 教 学 方 式 , 重 教 采 着
基于不同层次的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法教学研究

摘要 : 立足理工科专业背景 , 针对 不同层次的教 学对 象, 以教 学 目标为导向 , 优化知识产权法教学 内容 , 根据法理 、 法 律制度和典型案例 “ 三位一体” 的原则 , 以知识产权 法与理工科专业课深度融合教 学的理念设计菜单式教 学模块 , 采取学 生基于专业背景 自主选择模块的 多元化教学模式 , 提 高知识产权法的教 学效果 , 培养 出符合时代 需要的创新应 用型人 才。 关键词 : 理工科 高校 ; 层次 ; 知识产权 法; “ 三位一体”
2 0 1 4年 4 月 第 15期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 D U I ON TE AC HI N G F OR UM
Apr . 2 01 4
N O. 15
基于不 同层次 的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法教学研究
林红珍
( 武 汉科 技太 学 , 湖北 武汉 4 3 0 0 8 1 )
基本素养。 在内容上体现新颖性, 及时将知识产权法前沿动 态成果引入教学 , 教学和研究相结合 , 以研究促进教学 , 在
教学 中发 现 问题 , 促进 相 关研 究 , 教研 相长 , 形 成 良性 循环 。 其次 , 立足理工专业背景 , 推进知识产权法课程建设 , 实现
二、 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法教学 目标 1 . 不 同层次的知识产权法教学 目标的要求 。制定不同 层次 的理工科知识 产权法课程 的教学 目标要考 虑以下 三 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 一是通过知识产权法的学习培养学生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2 . 4
一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1 5 — 0 0 9 2 - 0 2
《知识产权诊断与策略》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混合学 习(ln e ann ) 论 强调把 传统学 习方式 的优 bed dl ri e g 势和 网络 化学 习 (— erig 的优 势结 合起 来 , 二者 优势 互 e L an ) n 使 补, 以获 得 最 佳 的学 习和 教 学 效 果 【。 混合 式 教 与 学 既 可 以发 挥 2 J
于给 出结 论 。
对情报学专业 的硕十生而言 ,知识产 权诊 断与策略》课程 《 的 教学 目标 应 是 : 学 生 了 解 专 利 法 、 使 著作 权 法 、 标 法 、 不 正 商 反
当竞 争法 等方 面 的 基本 内容 和 主要 法 律 条 款 的 释 义 ,着 重 介 绍 如何 获得 各种 知识 产 权 应 具 备 的 必要 条 件 和 审 查 标 准 、知识 产 权 的 保 护 和合 理使 用 、 利 文 献 的类 型 及 各 种 检索 方 法 , 过 教 专 通
自 2 纪 8 代 中后 期 才 在 我 国逐 步 发 展 起 来 , 目前 为 止 , 0世 0年 到
模式 , 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突破教材 的束缚 , 把最新研究成 果及 时整合到教学 内容 中;要求教 师把单 纯传输的教学过程改 造 为学生广泛参 与 、 自主探究 、 向交流 、 多 富于生命 活力 的教学 过 程 ; 求教师更 多地介绍分析方 法 、 识路径 , 要 认 而不仅 仅局 限
传 统 课 堂 教 学 巾教 师 的 主 导 作用 .义 可 以发 挥 网络 教学 巾学 生 的 主 体 性 作 ; 就 是 说 , 能 发 挥 教 师 引 导 、 发 、 控 教 学 过 也 既 启 监 程 的 主 导 作 川 , 能充 分 体 现 学 生 作 为学 习 过 程 主 体 的主 动 性 、 又 积极 性 与创 造 性 。 目前 国际 教 育技 术 界 的共 识 是 , 只有 将 这 二 者
高校“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思政多元化课堂探索

基金项目:临沂大学2021年度“课程思政”教学项目———《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项目编号:K2021SZ025);临沂大学2020年度“课程思政”教学项目———《婚姻家庭法学》“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临沂大学2017年度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程《知识产权法学》作者简介:李永格(1981-),女,山东济宁人,法学硕士,讲师,从事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王倩(1973-),女,山东临沂人,副教授,从事法学教育、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研究。
李永格,王倩(临沂大学,山东临沂276000)摘要:“知识产权法学”课程的教学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
“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当借鉴OBE 教育理念,以时代对法学专业人才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形式多元化、教学平台多元化、课程考核多元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多元化,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思政;知识产权法学;OBE 教育理念;多元化课堂;法律人才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3-0009-04《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描绘出我国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宏伟蓝图[1],定会引发相关专业对“知识产权法学”课程学习的关注。
“知识产权法学”课程是高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教学的效果影响着法学专业人才“德育”和“智育”的质量。
近年来,高校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在教学模式上,“对分课堂”“转动课堂”逐步进入我们的视野;在教学手段上,雨课堂等互联网平台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在教学资源上,慕课、学堂在线、智慧树等课程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了课程内容。
“知识产权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其存 在 问题
( 一) 模式 1 : 以《 知识产 权 法》 为 体 系的“ 知识产 权 管
理” 课程教学模式
培养 的主要 阵地 , 而作 为 专 门 的知识 产 权科 研 和教 学 单
位, 它们能够为学生提供全 面而 系统的 知识产权理 论与 实
权当作创新绩 效评 价的一个 指标 , 而如 何对知识 产权本 身 实现有效的科 学管 理方 面 的研 究 还有 待完 善。知识 产 权 本身的基本 特征及其在 中国发展 的特点 , 成为 高校 在培 养
知识 产权 专门人 才过程 中开设 “ 知识 产权 管理 ” 课 程的 理
论依 据 。
考 的积极性 和能 动性 , 强化 学生 的创新 意识 , 提高 学生 的
创新思维 能力 ; 在学科 定位 上 , “ 知识 产权 管理 ” 将 以法 律 为背景和基础 , 但无论是 教学方 法还是 内容还是 以管理 为
“ 知 识产 权 管理 ” 课 程教 学模 式 的探 索
邱 洪 华
( 湘潭 大学 知识产权学院 , 湖南 湘潭 4 1 1 1 0 5 )
摘
要: 从制度政策 、 开设基础和理论依据 3个 方面分析 了高校 开设“ 知识 产权管理 ” 课 程 的背景 , 并对 “ 知 识产权 管
理” 现有的三种教学模式及其各 自的优缺 点进行 了分 析, 进而从课 程设计理念 与定位 、 教 学要求 与实现路径 和教 学模块 与
收稿 日期 : 2 0 1 2—1 1 —0 8
该教学模 式的主要特征在于 以《 知识产权 法》 为体系 ,
将“ 知识产权管 理” 课 程划 分为著 作权 管理 、 专利 管理 、 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内 实 践 教 学 模 式 中 设 置 实验 类 型 缺 乏 科 二 校
由于计 算 机 技术 是 2 世 纪 高 新科 技 经 济 发 展 l 中 的 核 心 产 业 ,社 会 对 人 才 的质 量 要 求 也 不 断 提
学性
国 内高 校 计 算 机 类 实 验 教 学 模 式 主要 是 以教 师 授课 为主 。实 验模 式 中验 证性 的 内容 较 多 , 合 综 设 计 性 较 少 ; 验 学 时短 缺 , 生 主妥 时 间用 于 程 实 学
序 的 验证 , 自主设 计 时 间 较少 。 以我 校计 算 机 学 院
展
专 业 中单 一 的计 算 机 技 术 知 识 结 构 不 能 适 应
更 新加快 的计 算 机技 术发 展 。由于 国 内高校 通常 是 按 照学 科 划分 不 同的 院系 ,导致 相 互 沟 通有 限 , 不 同专业 之 间 缺乏 相互 联 系 和合 作 ; 校提 供 教 师 的 学
・
式, 重视 培 养计 算机 类 学生 的 实践和创 新 能 力 , 出“ 提 以创 新 实践 能 力培养 为 宗 旨 , 以就 业为 导 向 , 学研 为发展 模 式 ” 实践 教 学思想 , 产 的 结合 学校 自身实 际和 专业 特 色建 立校 企合 作 模 式 , 推 动 复合 型 计 算机 类人 才 的培养 并提 升人 才 的就 业竞 争力 。
国外 计 算 机类 不 同专 业课 程 体 系 设 置 中 , 科 本 生 开 设 的专 业 基 础 核心 课 程 具有 普 遍 性 和共 同性 ,
基本上包 涵了计算 机类 如软件工程研究 中的主要 领 域 , 学 生 能够 比较全 面地 了解软 件 工 程 和 与软 使 件 工程 相 关 的 各个 领 域 的 主要 内容 ; 业 核 心课 程 专
高, 促使 高等学校人 才培养模式 不断改革 , 与之相
适 应 。相关 计 算 机 专业 的知 识具 有 较 强 的 实践 性 ,
只有 在 具 体 的 项 目实 践 中才 能 实 现专 业 知 识 的 加 深 和升 华 , 中校企 合 作 是 实践 教 学 模式 中重 要 的 其 组 成 部分 。校企 合作 的实践 培养 与传 统 的单一 专 业
9 ・ 9
校外 培训 的机 会 较 少 , 目开 发 经验 缺 乏 , 使 教 项 致 师 的教育 思想 不具有 时代 性 和长远性 。
( ) 才培 养方 案与 市场脱 节 四 人
计算 机应 用技 术 随着 时 代 的进 步更 新 较快 , 对 教 授 计算 机 专 业 课 程 的 教 师提 出 了更 高 的专业 技 术 要求 , 仅 要求 具 有 深 厚 的 自然科 学素 养 , 应 不 还 熟 练运 用专 业技 术 于具 体 的应用 项 目中 , 高科 研 提 项 目研究水 平 。因此 提 出共 建校 企互补 的 复合型 师 资 队伍建 设 方案 。培 养 中青 年学科 带 头 人 为重 点 , 通过 引进 、 养 、 充 等 多种 方式 , 立 师 资合理 配 培 补 建 置与 开发 利用 优 秀人 才 的有效 机 制 , 建设 一 支 素质
求差距很大, 成为了人才进人社会的障碍[ 2 1 。
( ) 业 和 高校合 作 陷入 瓶 颈 , 才培 养 效果 五 企 人
有 限
良好 、 干 高效 、 有 活力 的高 素 质 计 算 机专 业 技 精 富 术 的复合 型教 师 队伍 , 选拔 优 秀青 年教 师 到 计算 机 技 术发 展 比较 先进 的 国家进 修 学 习 , 或者 到企 业 中
关 键词 : 算机 类 ; 企合 作 ; 计 校 实践 ; 学研 产
一
、
引言
各 地 高校 发展 不 均衡 ,计 算机 的 国际 化 重 视不 一 , 出现 学生 专业 操 作 能力 的差 异 , 同时 缺 乏新 形 势 下 实 践 的模 式及 实 施 方案 , 这些 直 接 制 约着 我 国计 算
注 重 理论 学 习与 实 践学 习 相结 合 , 理论 和实 践 比例 达 到 11 重 视 校企 联 合 , 系 相 关专 业 的公 司让 学 :, 联 生 进 行 实践 。 国 内的计 算 机教 育 起 步 相对 比较 晚 ,
( ) 资 力量 薄弱 , 三 师 遏制 计 算机 教 学水 平 的发
学校 教 育 与社 会无 法 衔 接 , 学生 要 掌握 的知识 更 新 缓慢 , 能 适 应 时 代新 的要 求 , 程设 置 的针 不 课
对 性 、 业 性 以及 实 用性 不 够 , 体 项 目实 践 操 作 专 具 较 少 , 论 不 能 与 实 践 有机 结 合 , 用人 单 位 的要 理 与
的实践模式有所不同 , 索适应计算机类学科特点 探 的新型校企合作 的实践教学模 式 , 应市场 的发展 顺 需 求 培养 复合 型人 才 具有 必然 性 。
二、 高校 计算 机 类校 企合 作 存在 的 问题
( ) 一 高校 计 算机 类人 才培 养 的课程 体 系结构 的
制 约
《 多媒体技术 》 课程为例 . 实践课 只有 8 个学 时 , 并
且需要完成 4 个软件的操作 , 给学生 学习带来 了不
小 的压 力 , 获甚 少 ; 生 只针 对 老 师 提 出 来 的 要 收 学
求和设计步骤进行操作 , 没有 自主 设 计 空 间 , 学 使 生 养 成 了依 赖 老师 的学 习 习惯 , 约 了学 生 的创 新 制
能力 的发 展 。
《 福建教育研究 》 高等教育研究版 ) 口 年第  ̄g期 ( 己 ¨ El I /
教学改革
高 救 计 算 相 类 敕 企 合 作 教 学 檩 式帕搽索 ’
何 丽
( 川 理 工 学 院计 算 机 学 院 四 川 自贡 6 3 0 ) 四 4 0 0
摘
要 : 对计 算机 类 专 业技 术具 有较 强应 用 的特 性 , 针 结合 国 内外校 企 合 作先 进 的教 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