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典]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常用电工计算口诀第一章按功率计算电流的口诀之一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 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 伏系统每KW 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单相千瓦,4 . 5 安。
单相380 ,电流两安半。
3. 说明:口诀是以380/220V 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中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V 三相时(力率0.8 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 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 乘2)就是电流, 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例1 】5.5 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 安。
【例2 】4 0 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 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 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3 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 安。
【例2】1 5 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 3 安。
这口诀并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以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1.总负荷计算公式:总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所有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之和。
总负荷计算公式如下:总负荷=设备1功率+设备2功率+...+设备n功率其中,设备1、设备2...设备n代表不同的用电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
2.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的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是指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总电能量。
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计算公式如下:电能需求=总负荷×时间其中,总负荷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电能需求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3.设备负荷计算公式:设备负荷是指其中一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电能量。
设备负荷计算公式如下:设备负荷=设备功率×时间其中,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设备负荷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4.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峰值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负荷需求最高的时刻。
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如下:峰值负荷=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其中,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代表不同设备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最大负荷需求,以千瓦(kW)为单位。
5.用电量计算公式:用电量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电网向用户供应的电能量。
用电量计算公式如下:用电量=电网供应的电能量-系统损耗其中,电网供应的电能量以千瓦时(kWh)为单位,系统损耗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用电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如建筑物、工厂、电网等。
通过计算不同设备的负荷需求,可以合理安排电网的供电能力,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根据负荷需求的变化,还可以优化用电设备的配置和运行策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总之,电力负荷计算公式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有效评估用电需求,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电力负荷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用电设备功率、数量和使用时间,来计算其中一时段的负荷需求。
负荷需求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单位时间内电力系统所需的功率大小。
在电力供需平衡中,准确计算负荷需求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在电力负荷计算中,常用的公式有以下三种:1.电力负荷计算的基本公式是:负荷需求=功率×数量其中,功率是指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单位通常为瓦特(W)或千瓦(kW);数量是指用电设备的个数。
根据实际情况,功率和数量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根据时间变化的。
2.对于多个用电设备功率不同而使用时间相同的情况,可以使用加权平均功率的方法进行计算。
加权平均功率=Σ(功率×使用时间)/Σ使用时间其中,Σ表示求和操作,功率和使用时间分别表示每个用电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3.如果不同用电设备的使用时间不同,则需要将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相应的使用时间进行乘积再求和。
负荷需求=Σ(功率×使用时间)其中,Σ表示求和操作,功率和使用时间分别表示每个用电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范例:假设一个电力系统的其中一时间段内有三个用电设备,分别是洗衣机(1000W)、电冰箱(500W)和电视机(200W)。
洗衣机的使用时间为2小时,电冰箱的使用时间为8小时,电视机的使用时间为4小时。
计算该时间段的负荷需求。
按照公式2的方法,我们可以先计算加权平均功率。
加权平均功率=(1000W×2小时+500W×8小时+200W×4小时)/(2小时+8小时+4小时)=(2000W+4000W+800W)/14小时=6800W/14小时≈485.71W/h按照公式3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使用时间的乘积再求和。
负荷需求=1000W×2小时+500W×8小时+200W×4小时=2000W小时+4000W小时+800W小时=6800W小时上述计算结果都是对应其中一时间段的负荷需求,单位为功率时间(W小时或kWh)。
电力负荷的计算.
电力负荷的计算一、设备额定容量的确定确定计算负荷,首先必须先确定用电设备的容量。
用电设备铭牌上标示的功率(或容量称为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PN,该功率是指用电设备(如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
由于各种用电设备的额定工作条件不同,有长期连续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和断续工作制等,不能简单的将各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直接相加,而须将不同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换算成统一规定工作制条件下的功率,称这个功率为用电设备的容量(或功率,用P N∑表示。
1.长期连续工作制这种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长期连续运行,负荷比较稳定,如通风机、空气压缩机、水泵、电动发电机等。
机床电动机虽一般变动较大,但多数也是长期连续运行的。
对长期连续运行的设备有(1电炉变压器。
电炉变压器在额定功率因数时的额定功率(kw,即(2照明设备组。
1白炽灯、碘钨灯设备的容量就等于灯泡上标注的额定功率,kw;2荧光灯还要考虑镇流器中的功率损失,其值约为灯管功率的20%,因此设备容量应为灯管额定功率的1.2倍,kw;3金属卤化物灯当采用镇流器时也要考虑镇流器的功率损失,其值约为灯泡功率的10%,因此设备容量应为灯泡功率的1.1倍,kw。
(3不对称单相负荷的设备容量。
当有多台单相用电设备时,一般将这些设备均匀地分接在三相上组成对称三相负荷,并力求减少三相负载的不对称度。
设计规程规定,在计算范围内,负荷最大的单相用电设备的总容量如不超过三相用电设备总容量的15%时,可按三相对称分配考虑,不对称度可用公式表示为当不对称度βn超过15%时,则设备容量应按3倍最大相负荷的原则进行换算。
根据负荷接线方式不同:2.短时工作制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工作时间很短,而停歇时间较长。
如煤矿井下的排水泵等。
在工作时间内,用电设备的温升尚未达到该负荷下的稳定值即停歇冷却,在停歇时间内其温度又降低为周围介质的温度,这是短时工作制的特点。
对这类用电设备也同样用3.短时连续工作制用电设备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周期性的时而工作,时而停歇,如此反复运行,而工作周期一般不超过10min,如电焊机、吊车电动机等。
第三章 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例3-1 已知某机修车间的金属切削机床组,拥有电压为380 V的三相电动机11kW 1台,7.5kW 3台,4kW 12台, 1.5kW 8台,0.75kW 10台。试求其计算负荷。 解 此机床组电动机的总容量为: 例3-2 某装配车间380V线路,供电给3台起重机电动机, 其中1台7.5kW(ε=60%),2台3kW(ε=15%)。试求该 线路的计算负荷。 解 按规定,起重机电动机容量要统一换算到ε=25%,因此题 示3台起重机电动机总容量为:
1.一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第一节 电力负荷与负荷曲线
㊀ “双重电源”供电,是指一个负荷由在安全供电方面互相独立的两条电路来供电,过去也 称为“两个独立电源”供电。
2.二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3.三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二、电力负荷的类别 电力负荷按用途分,有照明负荷和动力负荷。 (1)长期连续工作制 这类设备长期连续运行,负荷比较稳定,例 如通风机、空气压缩机、电动发电机组、电炉和照明灯等。 (2)短时工作制 这类设备的工作时间较短,而停歇时间相对较长, 例如机床上的某些辅助电动机(如进给电动机、升降电动机等)。
第四节 用户计算负荷及年耗电量的计算
(三)按负荷密度法估算用户的计算负荷 (四)按年产量估算用户的计算负荷
图3-11 功率因数的提高与 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变化
第四节 用户计算负荷及年耗电量的计算
(五)用户的无功补偿及补偿后的用户计算负荷 例3-7 某用户拟建一降压变电所,装设一台主变压器。已知变 电所低压侧有功计算负荷为650kW,无功计算负荷为800
Hale Waihona Puke 第四节 用户计算负荷及年耗电量的计算
电力负荷计算
式中:
Parb Pbc Pca --- 接于ab,bc,ca线间负荷, kW . Pd --- 等效三相负荷, kW .
(2).只有相负荷时,等效三相负荷取最大相负荷的3倍.
(3).当多台单相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负荷设备功率的15 % 时,按
三相平衡负荷计算.不需换算.
例题. 某线路上装有单相220V电热干燥箱40kW 2台,20kW 2台.电加热器20kW 1台;单 相380V自动弧焊机( = 100 % )46kW 3台,51kW 2台,32kW 1台,进行负荷计算.
机
102 2
46+32 = 78
a 0.89 0.38 b 0.11 0.96
b 0.89 0.96 c 0.11 0.96
32 1
46+51 c 0.89 0.96 = 97 a 0.11 0.96
43 5
18 47
0.5 0.5 (1.73)
5
35
15
4
37
43
18
47
总 计 412 11 97 78 97
Pa,Pb,Pc --- 换算为a,b.c相的有功负荷, kW . Qa,Qb,Qc --- 换算为a,b.c相的无功负荷, kvar . p(ab)a,q(bc)a ..... --- 接于ab,bc....的线间负荷换算为a,b,.....相负荷的有功及
无功换算系数,见下表 .
线间负荷换算为相负荷的有功无功换算系数
企业经过人工无功功率补偿措施后,变压器负荷率宜选择在75% ~ 85%,不低于60%. 企业的无功功率补偿分为高压并联补偿和低压并联补偿两类,一般在较大负荷企业 的高压用户中,采用高低压混合补偿方式较为普遍. 在现行工业企业的工程设计中,一般低压功率因数要求在0.9以上,高压要求在0.95以上.
电力负荷及计算.
2.特点:
(1)电力负荷是变化的,不等于额定功率。 (2)电力负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图2.1
日有功负荷曲线 b)梯形负荷曲线
a)依点连成的负荷曲线
2.1.2
年持续负荷曲线
﹡年负荷曲线又分为年运行负荷曲线和年持续负荷曲线。 ﹡年运行负荷曲线可根据全年日负荷曲线连接制成。 ﹡年持续负荷曲线的绘制,要借助一年中有代表性的冬季日负荷曲 线和夏季日负荷曲线。 绘制方法如图2-2所示。图2-2是南方某厂的年负荷曲线,图中P1 在年负荷曲线上所占的时间计算为 T1=200t1+165t2,其中夏季和冬 季在全年中占的天数视地理位置和气温情况核定。一般在北方, 近似认为冬季200天,夏季165天;在南方,近似认为冬季165天, 夏季200天。
(a)夏季日负荷曲线
(b)冬季日负荷曲线
(c)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
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的绘制
2、平均负荷和负荷系数
(1) 平均负荷Pav
平均负荷就是指电力负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功率的平 均值。如在t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Wt,则t时间的平均负 荷为:
wt Pav t
年平均负荷是指电力负荷在一年内消耗的功率的平均值。 如用Wa表示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则年平均负荷为:
设备的銘牌额定功率PN经过换算至统一规定的工作制下 的“额定功率”称为设备容量,用Pe来表示。 2.2.2 设备容量的确定 1.长期工作制和短期工作制的用电设备 长期工作制和短时工作制的设备容量就是所有设备 的銘牌额定功率,即
Pe=PN
2.反复短时工作制的用电设备 反复短时工作制设备容量P与其负荷持续率ε密切相关,对供电系 统而言,按发热等效原则(同一周期内)求得其关系式:
Ic
Sc 3U N
电力负荷计算
电力负荷计算电力负荷计算是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估计负荷需求是确保电力系统平稳运行和可靠供电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电力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一、电力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电力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负荷特性和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负荷需求。
负荷特性主要包括负荷的大小、变化规律和负荷类型等。
历史数据可以通过过去的负荷记录和季节性变化来获得。
1.1 负荷特性负荷的大小是指特定时段内系统消耗的电能量。
负荷的变化规律可以分为瞬时负荷和平均负荷。
瞬时负荷是指瞬时功率或电流在一段极短的时间内的变化,如起动电流、短暂过电流等。
平均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功率或电流值。
负荷类型可以根据其特点进行划分,如工商业负荷、居民生活负荷、农业负荷和交通运输负荷等。
不同类型的负荷对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和需求量有不同的影响。
1.2 历史数据历史数据是电力负荷计算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负荷记录和季节性变化进行分析,可以获得负荷需求的趋势和周期性变化。
例如,工作日和休息日、昼夜负荷的差异、季节性负荷变化等。
二、电力负荷计算的方法2.1 负荷预测方法负荷预测是电力负荷计算的核心内容。
根据负荷特性和历史数据,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有趋势法、周期法和相关法等。
趋势法是通过观察负荷历史数据的长期趋势来预测未来负荷。
该方法适用于负荷变化规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周期法是通过观察负荷历史数据的周期变化来预测未来负荷。
例如,一年内的季节性变化可以用周期法来预测。
相关法是通过选取与负荷变化相关的指标,如气温、人口等,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负荷变化。
2.2 负荷分析方法负荷分析是对负荷特性和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过程。
可以通过对负荷曲线的分析来了解负荷的波动性和峰谷差异,从而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参考。
负荷曲线是负荷变化的图形表示,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通过对负荷曲线的观察,可以得到负荷的平均值、峰值和谷值等。
电力负荷及损耗计算3.3详解
(3)配电所或总降压变电所的计算负荷,为各车间变电所计算负
荷之和再乘以同时系数KΣp和KΣq。对配电所的KΣp和KΣq,分
别取0.85~1和0.95~1;对总降压变电所的KΣp和KΣq分别取 0.8~0.9和0.95~0.97。
(4)对于台数较少(4台及以下)的用电设备。3台及2台用电设 备的计算负荷,取各设备功率之和;4台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 取设备功率之和乘以0.9的系数。
4、 备用电源的负荷严禁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备注:变压器选择原则
(三) 电力负荷计算
1、电力负荷一般定义
(1)计算负荷又称需用负荷或最大负荷。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 持续性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 大热效应相等。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min的最大平均负 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或导体的依据。
台 2 2×1.5 kW 220 1.0
台
20 kW
220 0.9
cosφ/tgφ
0.7/1.02 1.0/0
0.5/1.73
0.8/0.75 0.5/1.73 0.8/0.75 0.8/0.75
1.0/0 0.8/0.75
电力负荷计算过程如下:
设备组名称
机床 电热箱 电焊机 泵、风机 吊车 空调 照明 合计 乘上同时系数0.9 无功补偿 总计
制可取3720h,三班制可取5580h。
(2) 计算电量方法比较 ①年平均负荷法
Wy=αPcTn ②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法
Wy=PcTmax (Tmax数据见 《配电手册》 43表213)
备注:电能消耗量是负荷曲线下面的面积,等于平均负 荷乘实际工作时间,或计算负荷乘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数。两组数据不能交叉。
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
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1. 电力负荷的概念电力负荷是指电力系统中的负载,包括各种用电设备所需的电能。
电力负荷的计算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电力市场交易中的基础。
2. 电力负荷的分类根据负荷的性质和特点,电力负荷可分为以下几类:(1) 基础负荷指电力系统中24小时基本不变的负荷,如居民用电、工商业照明等,这种负荷比较稳定,通常占总负荷的60%~70%。
(2) 平峰负荷指在基础负荷的基础上,受季节性、气候变化、生产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出现逐渐递增、逐渐递减的波动负荷,如空调负荷、工业炉子负荷等。
(3) 峰值负荷指在平峰负荷的基础上,出现高峰负荷,如市区晚上的照明负荷、商业中心的负荷、节假日期间的负荷等,这种负荷通常只在一段时间内存在。
3. 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根据历史负荷数据和负荷预测模型来进行的。
(1) 历史负荷数据历史负荷数据是指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负荷情况,通常用日负荷曲线或月负荷曲线来表示。
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负荷的周期性变化和规律性变化,为负荷预测提供依据。
(2) 负荷预测模型负荷预测模型是针对电力负荷的特点和规律性变化,建立数学模型,用来预测未来的负荷情况。
预测模型可以分为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两种。
定性模型是基于经验和人的感性认识,对负荷进行估算。
定量模型则是基于数学统计方法,根据历史负荷数据来建立数学模型。
常用的负荷预测模型有回归分析、指数平滑法、神经网络等。
4. 电力负荷的影响因素电力负荷的大小和分布是由多种因素所影响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分布、产业结构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电力负荷的大小和分布。
(2) 天气因素天气因素是导致电力负荷波动的重要原因,如气温、湿度、气压等,尤其是空调负荷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
(3) 节假日因素节假日因素可以对电力负荷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春节期间居民用电明显增加,而工业负荷则有所减少。
第三章-电力负荷及计算可修改全文
(一)电力负荷的分级
电力负荷根据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对人身安全、经济损失上所
造成的影响程度,按GB 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规定,分为以下三级:
1.一级负荷
2.二级负荷
3.三级负荷
第1节
1.一级负荷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视为一级负荷:①中断供电㊀将造成人身伤害者。②中断供电
16mm2以上的导体的τ均在10min以上,也就是载流导体大约经30min后可达到稳定的
温升值。因此通常取半小时平均最大负荷P30(亦即年最大负荷Pmax)作为“计算负
荷”。
第2节
计算负荷是供配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如果计算负荷确定过大,将使设备和导线、
电缆选择偏大,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如果计算负荷确定过小,又将使设备和导线、
班的最大负荷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在负荷最大的月份内至少出现过23次)消耗电能最多
的半小时平均负荷P30。
第1节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Tmax,是假设电力负荷按
年 最 大 负 荷 Pmax( 亦 即 P30) 持 续 运 行 时 , 在 此
Tmax时间内电力负荷所耗用的电能,恰与该电力
负荷全年实际耗用的电能相等,如图3-4所示。因
功率,如图3-5所示,即
式中,Wa为全年所耗用的电能。
图3-5 年平均负荷
第1节
负荷曲线填充系数β,就是将起伏波动的负荷曲线“削峰填谷”,由此求出的平均负荷
Pav与最大负荷Pmax的比值,亦称负荷系数或负荷率,即
负荷曲线填充系数表征了负荷曲线不平坦的程度,亦即负荷变动的程度。从发挥整个
电力系统效能来说,应尽量设法提高β值,因此供配电系统在运行中必须实行负荷调整。
电力负荷的计算及电缆选型
电力负荷的计算及电缆选型1.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电力负荷计算是设计电力系统的基础,其目的是确定电力系统所需供电能力的大小。
电力负荷计算的步骤如下:(1)收集数据:包括设备名称、设备数量、设备功率、使用时间、同时使用率等信息。
(2)计算设备负荷:通过设备数量乘以设备功率得到设备负荷,并根据使用时间和同时使用率计算得到最大可能负荷。
(3)计算总负荷:将各个设备负荷相加得到总负荷。
(4)考虑增补负荷:根据未来的扩容计划以及备用容量和容错能力的要求,计算增补负荷。
(5)考虑负荷特性:根据不同负荷特性(如瞬时负荷、谐波负荷等),进行适当的修正。
2.电缆选型原则电缆选型是电力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环节,选用合适的电缆能够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缆选型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电流容量:电缆的导体截面积决定了其承载电流的能力。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和电缆的导体材料、截面积等参数,选取能够承载所需电流的电缆。
(2)电压等级:根据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选取相应的电缆电压等级。
电缆的电压等级应与系统的电压等级匹配,以确保电缆能够正常运行。
(3)绝缘特性:电缆的绝缘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运行。
根据系统的绝缘要求,选取具有良好绝缘性能的电缆。
(4)环境适应性:电缆的环境适应性是选型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电缆的敷设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选取能够适应环境的电缆。
(5)经济性:在满足安全和可靠运行的前提下,选取经济性最佳的电缆。
经济性主要考虑电缆的价格、使用寿命以及维护成本等因素。
以上是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及电缆选型原则的简要介绍,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实际情况,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电磁兼容性、防火性能等。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仔细分析各种因素,选取合适的电缆,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力负荷的简单计算方法
电力负荷的简单计算方法
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将一定时间内的用电量除以该时间
的长度来确定。
简单来说,电力负荷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电力负荷 = 用电量÷时间
其中,用电量可以通过电表读数的差值来确定,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选择每小时、每天、每月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电力负荷的单位为瓦特(W),因此在计算时需要将用电量的单位转换为瓦特时。
例如,如果用电量的单位为千瓦时(kWh),则需要将其乘以1000才能得到对应的瓦特时数。
另外,对于大型工业企业等需要进行复杂电力负荷计算的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例如不同时间段的负荷变化、不同设备的功率等等,这时需要借助专业的设备或软件进行计算。
总之,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是一项非常基础的电力计算技能,对于理解和掌握电力知识以及进行能源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类设备的工作时间较短,停歇时
间较长。导体还未达到其稳定温升
短时工作制设备 就开始冷却,在停歇时间内足以将
温度降至通电前的温度,如:金属
切削用的辅助机械(龙门刨横梁升降
电动机、刀架快速移动装置)、水闸
反复短时工作制设备 用这电类动设机备等的。工作呈周期性,时而
工作时而停歇,如此反复,且工
作时间与停歇时间有一定比例。
第二章 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2.1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 2.2 负荷统计、计算的方法 2.3 企业负荷的确定与变压器的选择 2.4 功率补偿技术
EXIT
EXIT
EXIT
什么是负荷? “电力负荷”在不同的场合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
指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也可以指用电设备或用电 单位的功率或电流的大小。
EXIT
4. 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工厂的电力负荷,根据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 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三级 。 1)一级负荷 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或政治、经济上将造成重大 损失者。在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是指在中断供电 时 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 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
EXIT
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 反映了全年负荷变动 与对应的负荷持续时 间(全年按8760h计) 的关系。
年每日最大负荷曲 线,反映了全年当 中不同时段的电能 消耗水平,是按全 年每日的最大半小 时平均负荷来绘制 的。
年负荷曲线
EXIT
6 负荷曲线特征量 年最大负荷Pmax 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上的最大负荷, 它是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 消耗电能最多的半小时平均负荷P30。 通常用Pmax、Qmax和Smax分别表示年有功、无功和视在最大功率, 因此,年最大负荷也就是半小时最大负荷P30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Tmax 假设负荷按最大负荷Pmax持续运行时,在此时间内电力负荷所耗用 的电能与电力负荷全年实际耗用的电能相同。
EXIT
2.1.2 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
学习内容: 1. 设备容量的定义 2. 为什么要换算设备容量? 3. 设备容量换算方法
EXIT
1 设备容量的定义
设备的銘牌额定功率PN经过换算至统一规 定的工作制下的“额定功率”称为设备容量,用 Pe来表示。
l
注意:设备容量与设备额定功率的概念及不
同点
EXIT
l
Pc=P30=Pmax
l
Qc=Q30=Qmax
l
Sc=S30=Smax
EXIT
2.2.1 概述
l 负荷计算:是指对某一线路中的实际用电负荷 l 的运行规律进行分析,从而求出该线路的计算 l 负荷的过程。
PC----负荷的有功计算负荷 QC----负荷的无功计算负荷 SC---负荷的视在计算负荷 IC----负荷的计算电流
Pc KdPe
用电设备组 所有设备容 量之和
Pe Pei
每组用电设 备的设备容 量
EXIT
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
注:工程实际中,很难通 过Kd的表达式来求得需要
l 1、先确定计算范围(如某低压干线上的所有设备),
l 2、然后将不同工作制下的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PN换 算到同一工作制下,经换算后的额定功率也称为设 备容量Pe。
l 3、再将工艺性质相同的并有相近需要系数的用电设 备合并成组,考虑到需要系数,算出每一组用电设 备的计算负荷,
l 4、最后汇总各级计算负荷得到总的计算负荷。
照明设备的工作特点: (1)工作方式属长期连续工作方式。 (2)除白炽灯、卤钨灯的功率因数为1外,其它类型的灯具功 率因数均较低。 (3)照明பைடு நூலகம்荷为单相负荷,单个照明设备容量较小。
EXIT
4 工厂用电设备的工作制
能长期连续运行,每次连续工作 时间超过8小时,运行时负荷比较 长期连续工作制设备 稳定。如:照明设备、电动扶梯、 空调风机、电炉等。
EXIT
如起重机、电焊机、电梯等
负荷持续率
通常用一个工作周期内工作时间占整个周期的百分比来表示 负荷持续率(或称暂载率)ε
工作时间
N
t
t t0
100%
(2-1) 停歇时间
起重电动机的标准暂载率有15%、25%、40%、60%四种。 电焊设备的标准暂载率有50%、65%、75%、100%四种。
EXIT
EXIT
负荷计算统计方法
负荷计 算方法
需要系数是按照车间以上的负荷 需要系数法 情况来确定的,适用于变、配电
所的负荷计算。
二项式系数法考虑了用电设备中 二项式系数法几台功率较大的设备工作时对负
荷影响的附加功率,一般适用于 低压配电支干线和配电箱的负荷 计算。
EXIT
l
按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的基本过程是:
热效应相等,产生的最大温升与等效负荷产生的最
高温升相等。
l
按照等效负荷,从满足发热的条件来选择用电
设备,用以计算的负荷功率或负荷电流称为“计算负
荷”。
EXIT
l
在设计计算中,通常将“半小时最大负荷”
作为计算负荷,用Pc(Qc、Sc或Ic)表示。
l
计算负荷、年最大负荷、30 min平均最大
负荷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2.2.1 概述 计算负荷,是通过统计计算求出的,用来按发热条件选 择供电系统中各元件的负荷值。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工程上常取半小 时平均最大负荷P30(亦即年最大负荷)作为计算负荷。
EXIT
l
在工厂供电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找出这些用电
设备的等效负荷。所谓等效,是指这些用电设备在
实际运行中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与等效负荷产生的
EXIT
为什么要进行负荷计算? 供电系统电气设备选择(导线、开关、变压器等) 继电保护整定 选择仪表量程 安排供电方案及系统运行方式
EXIT
3. 电力负荷的类型 动力设备就是那些为其他设备提供动力的设备
① 按用途可分为:照明负荷和动力负荷 ② 按行业分:工业负荷、非工业负荷和居民生活负荷
(民用电) ③ 电力负荷(设备)按工作制的分类 长期连续工作制 短时工作制 这类设备的工作时间较短,而停歇时间相对较长。 断续周期工作制
感应炉
主要用于熔炼和金属材料热处理
其它电热设备
红外线加热、微波加热和等离子加热等
电热设备的工作特点是:
(1)工作方式为长期连续工作方式。 (2)电力装置一般属二级或三级负荷。 (3)功率因数都较高,小型的电热设备可达 到1。
EXIT
照明设备 常用照明设备 白炽灯、卤钨灯、荧光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钨卤 化物灯和单灯混光灯等。
灯泡额定功率的1.1倍;自镇式高压汞灯设备容量与
灯泡额定功率相等。
EXIT
l
高压钠灯考虑镇流器的功耗,其设备容
量应为灯泡额定功率的1.1倍。
l
金属卤化物灯考虑镇流器的功耗,其设
备容量应为灯泡额定功率的1.1倍。
EXIT
2.1.3 负荷曲线绘制与用途
1 什么是负荷曲线? 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反映了用户用 电的特点和规律。描述负荷变化趋势的数学 手段:可用来预测负荷变化趋势。
2.反复短时工作制的用电设备 反复短时工作制的设备容量是指某负荷持续 率的额定功率换算到统一的负荷持续率下的 功率。
EXIT
起重电动机 对起重电动机应统一换算到ε=25%,换算公式
换算后设 备容量
Pe PN
N 25
2PN
设备铬牌暂载 率
N
(3-2)
(换算前)设 备铬牌额定功 率
EXIT
电焊机设备
断续工作制电气设备的功率与负荷持续率的关系 同一设备在不同的暂载率下工作时,其输出功率是不同 的。在计算其设备容量时,必须先转换到一个统一的ε 下。
不同负荷持续 率率 的下 换, 算P 功 1公 式 12P2为
EXIT
5 设备容量的确定
1.长期工作制和短期工作制的用电设备 长期工作制和短时工作制的设备容量就是所 有设备的銘牌额定功率, 即 Pe=PN
EXIT
电镀的作用:防止腐蚀,增加美观, 提高零件的耐磨性或导电性等, 如镀铜、镀铬。
电镀设备的工作特点是: 电 (1)工作方式是长期连续工作的。 镀 (2)供电采用直流电源,需要晶闸管整流设备。 设 (3)容量较大,功率因数较低。 备
EXIT
电热设备
电阻加热炉
主要用于各种零件的热处理
电弧炉
主要用于矿石熔炼、金属熔炼
对电焊机设备,应统一换算到ε=100%,换算公式为:
设备铬牌功率因 数
P eP N NSNco s N
(3-3)
设备铬牌额定容 量
EXIT
l
(3) 照明设备的设备容量
l
白炽灯、卤钨灯设备容量就是灯泡上标出的额
定功率。
l
荧光灯考虑镇流器的功耗,其设备容量应为灯
泡额定功率的1.2~1.3倍。
l
高压汞灯考虑镇流器的功耗,其设备容量应为
EXIT
l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
l l
TmaxWaPmax
l
Tmax的大小表明了工厂消耗电能是否均匀。最
大负荷利用小时越大,则负荷越平稳。Tmax一般
与工厂类型及生产班制有较大的关系,例如,一
班制工厂Tmax=1800~2500 h,两班制工厂 Tmax=3500~4500 h,三班制工厂Tmax=5000~7000 h。
EXIT
需要系数Kd 由于一个用电设备组中的设备并不一定同时工作,工作的设 备也不一定都工作在额定状态下,另外考虑到线路的损耗、用 电设备本身的损耗等因素,设备或设备组的计算负荷等于用电 设备组的总容量乘以一个小于1的系数,叫做需要系数,用Kd 表示。
EX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