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岁月如歌》读后感文档
《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岁月如歌》读后感《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岁月如歌》读后感1随着《岁月如歌》一页页地翻开,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于漪老师正一步步走入我的心灵,其高尚的人格、严谨的学风、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生满腔的热情在我的心中一次次掀起了涟漪,而整本书中我最受到震撼的就是朴素的四个字“胸中有书”,因为这恰恰是我过去教学工作中的困扰之处。
从事教学工作也多年了,自认为还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读教材的,但总感觉少了一块。
备课时着重研究每一课内容,但对整个初中教学体系却没有认真思考,这样不可避免会出现“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局面,而于漪老师认为,对语文教学必须有整体的柜架结构,要考虑中学阶段的“序”,初中达到怎样的目的要求,高中达到怎样的目的要求,一定的年龄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含糊不得,这样思考问题的立主点高了,才能高瞻远瞩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
读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原来过去我是缺乏对一门学科的整体把握,政治课作为一门显性的德育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通过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拥有健康人格,培养其高尚的情操,根据这个总的教学目标,每一阶段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制定不同的学习要求,形成一个序列,循序渐进。
例如,六年级侧重于在家庭和学校生活学会如何与师生、亲人相处,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七年级学会尊重生命,正确认识自己;八年级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九年级则通过国情、责任心和成才落实民族精神的教育。
这些阶段目的要求,通过每年每学期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来实现。
其次,胸中有书不仅仅是钻研教材,更需要读些理论,读些文史哲理经典,作为教师要有拼命汲取的素质和本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至微量元素,只有自己知识富有,言传身教,才能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岁月如歌》读后感
《岁月如歌》读后感读完《岁月如歌》这本书,心中仿佛有一首悠扬的旋律在回荡,久久不能平息。
这本书就像是一幅细腻而真实的画卷,描绘了作者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和人生感悟,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与作者一同经历了那些喜怒哀乐,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书中的文字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力量。
作者以真挚的情感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从童年的懵懂到青春的迷茫,再到成年后的坚定与执着。
那些曾经的挫折与困难,并没有将作者打倒,反而成为了他人生中的宝贵财富,让他更加坚韧,更加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在作者的童年时光里,我看到了那个充满好奇心和幻想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那些简单而快乐的日子,虽然物质并不丰富,但却有着无比纯真的快乐。
这种快乐并非来自于外在的物质享受,而是源自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让我不禁反思,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却为何常常感到内心的空虚和迷茫?或许正是因为我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忘记了那份最初的纯真和对生活的热情。
青春时期的作者,也经历了许多迷茫和困惑。
面对学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他也曾感到彷徨和无助。
然而,正是在这些迷茫中,他不断地探索和尝试,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这让我明白,青春的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迷茫中失去了前进的勇气。
只要我们敢于尝试,不断地探索,总会在黑暗中找到那一丝曙光,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书中还描写了作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经历,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
但无论面对怎样的境遇,他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种精神让我深受鼓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很容易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
但是,当我看到作者在面对困境时的那份坚持和勇气,我明白了,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才能见到彩虹的美丽。
每一次的挫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每一次的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一步阶梯。
此外,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了亲情、友情和爱情。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
《岁月如歌》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家族跨越数代的故事。
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命运,作者深刻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在阅读这本小说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小说中的人物经历了各种命运的起伏,有的获得了幸福,有的陷入了痛苦,有的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而这一切都在时间的推移下变得微不足道。
正如书名所言,岁月如歌,时间在不停地流逝,而人生的曲调也在不断地变化。
在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每个人都是时间的过客,生命短暂而宝贵。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勇敢面对困难,不畏惧岁月的流逝,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此外,小说中的家族故事也让我思考了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是我们生命中最温暖的港湾,家人的关爱和支持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小说中的家族成员之间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们始终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这让我深刻地明白了家庭的价值,也更加珍惜
自己的亲人。
总的来说,《岁月如歌》是一部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小说,它让
我对生命和家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收获了很
多感悟,也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部小说,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家庭的温暖。
《岁月如歌》读后感
《岁月如歌》读后感《<岁月如歌>读后感》读完《岁月如歌》这本书,我的内心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旅行。
在书中,作者用平实而真挚的笔触,描绘了一段段充满酸甜苦辣的岁月,让我深受触动。
书中所展现的那些岁月,就像是一首首动人的旋律,时而激昂,时而舒缓,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拨动我的心弦。
作者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幅细腻的画卷,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物的喜怒哀乐,无比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其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作者描述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求学的经历。
那时候,学校的条件很差,教室简陋,桌椅破旧。
冬天的时候,教室里没有暖气,寒风从窗户的缝隙里钻进来,让人冷得直打哆嗦。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和同学们依然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认真听讲,刻苦学习。
作者写到,为了能在寒冷的早晨暖暖身子,他们会在上学的路上小跑一段,嘴里呼出的白气像是一团团棉花糖。
到了教室,大家会一起跺脚,让冻僵的双脚恢复知觉。
那“咚咚咚”的跺脚声,仿佛是他们向寒冷宣战的号角。
而老师呢,总是会提前来到教室,生起一个小火炉,让大家能在温暖中开始一天的学习。
课上,老师的板书因为天冷,粉笔字有时候写得都不顺畅,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老师授课的热情。
老师的声音洪亮而坚定,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清晰透彻。
同学们也都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课间休息的时候,大家会挤在一起,分享从家里带来的小零食,哪怕只是一小块红薯干,都能带来无尽的快乐。
在那样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点点的甜蜜就能让人感到无比满足。
放学回家的路上,大家会一起讨论当天学到的知识,互相提问,互相帮助。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他们的笑声、讨论声,在寂静的小路上回荡,仿佛是岁月中最美的乐章。
回想起自己的求学时光,虽然没有作者那么艰苦,但也有着相似的坚持和努力。
每天早早起床,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奔走在上学的路上。
课堂上,努力吸收着老师传授的知识;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为了一个难题而绞尽脑汁。
2023年于漪《岁月如歌》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
2023年于漪《岁月如歌》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于漪《岁月如歌》的读后感1《岁月如歌》,多么浪漫而又有诗意的书名啊,当我怀着仰慕的心情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只深深悟到了他有着内涵的分量。
同时,也仿佛聆听了一首具有历史记载的大合唱名曲。
群英汇聚,唱出了党情,唱出了军威,也唱出了众多英雄儿女的崇高品德。
《岁月如歌》,用一篇篇如诗的标题,讲述着一个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把军人的那种铁骨铮铮,坚不可摧,爱国爱民爱艺术和为艺术而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栩栩如生的带给了读者,让人读后感到:这是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是艺术文化的珍品,也是艺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岁月如歌》还充分反映了我党我军在各个历史阶段为人民培育了大批的优秀党员干部和各方骨干人才(特别是艺术人才)。
如:《山高水长》访沂蒙山老区的素描;《旋转的红舞鞋》访著名舞蹈家、女将军刘敏;《震撼世界的5分54秒》访舞蹈千手观音编导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刚等等感人的访记,还有访那些著名歌星、演员以及众多的艺术人员们。
这些既平凡而又伟大的军旅战士们,都为推动我国的艺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功不可没的巨大贡献。
而今,这些可敬的老艺术家们仍然还在不同的岗位上肩负着重任,继续为我国的民族艺术发展传授者知识,奉献着自己的经验。
在此,我们称赞这支队伍,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艺术楷模,他们用自己的才华谱写了一曲最感人的军旅之歌,人民为有这支灵魂的工程队伍而骄傲,历史会永远记载着他们的。
于漪《岁月如歌》的读后感2曾经多次观看有关介绍于漪老师的录象,也曾亲自聆听过于老师的报告,今天,手捧《岁月如歌》一书,更如同于老师就在对面,娓娓道来,一清如水。
书中于老师回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毕生从事语文教育的思想轨迹,为我们青年教师、为教育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于老师坎坷一生,研修一生,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生。
一路上,她“坚信经历汗水才出能力,有无运气亦当自强。
”在于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她以对祖国、对人民、对学生的无限的爱,以她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毅力,以她无私的奉献和人格魅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很多荣誉,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
《岁月如歌》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一生经历,展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残酷。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有许
多感慨和思考。
小说以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了主人公从少年到暮
年的一生。
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爱情、亲情、友情、事业、挫折、成功、失败等等。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剖析,展现了
人生的曲折和无常,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
在主人公的一生中,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
着自己的信念,不断努力奋斗。
他的坚韧和执着让我深受感染,让
我明白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和毅力
去面对,去克服。
同时,小说中也展现了人生的美好和温暖。
在主人公的一生中,有很多温馨的时刻和美好的回忆,这些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
温暖。
即使岁月如歌,也有美好的旋律,我们要学会感受和珍惜。
通过阅读《岁月如歌》,我不仅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常和坚韧的
力量,也明白了人生中的美好和温暖。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岁月如歌,让我们懂得珍惜,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岁月如歌》读后感(精选9篇)
《岁月如歌》读后感《岁月如歌》读后感(精选9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岁月如歌》读后感(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岁月如歌》读后感1近期拜读了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一书,可以说是醍醐灌顶,感触颇多。
书中详细记载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数十年教育生涯的酸甜苦辣,这既是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从教经历,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不断成长的教育思考。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于漪老师的“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这一句话。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年轻教师,这句话真的是深深地触动到了我,它不仅体现于老师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也传达于老师对我们这些新老师的殷切期盼。
这也是我们这些刚刚步入讲台的年轻教师所要理解、领悟并且要付诸行动的。
于老师认为:在自己的教育历程中,留下的痕迹有浓有淡,有深有浅,有伤痕有快乐,有失落有收获,但更多的是教育征程中自己的不足与遗憾,每想到此,总对学生心怀愧疚。
自问当时确实尽了力也尽了心,可悲在就那么点认识水平,那么点业务实力,那么点文化底蕴,用不出力气。
这段话给我的印象很深,我们常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滴水“,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没有宽广的知识面,那么他一定是脆弱的,于老师在说这段话的时候应该是站在语文教学的角度上的,但我想这句话也适用于任何学科。
作为一名新的美术老师,当我读到这段话时,彷佛被人在后背上狠狠的鞭打了一下,我不禁扪心自问: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学基本功到底如何?美术学科不同于文化课,我们的专业划分的特别多,从大的方面可以笼统的分为美术技能和美术理论。
美术技能里包括了国画、油画、水粉、素描、速写、剪纸、雕塑、纤维、还有各类设计等等,而美术理论当中包含了各类美术形式的发展史,艺术学的概论以及各类美术学界最新的论文理论研究成果等。
这其中随便一项都需要花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去练习,想要在我们大学这匆匆几年的时间里将这些繁多的美术种类一一吃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平常虽然都有接触,但说到底更多的是个皮毛。
于漪《岁月如歌》初中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于漪《岁月如歌》初中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于漪《岁月如歌》初中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岁月如歌》初中读后感1从事教学工作也多年了,自认为还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读教材的,但总感觉少了一块。
备课时着重研究每一课内容,但对整个初中教学体系却没有认真思考,这样不可避免会出现“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局面,而于漪老师认为,对语文教学必须有整体的柜架结构,要考虑中学阶段的“序”,初中达到怎样的目的要求,高中达到怎样的目的要求,一定的年龄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含糊不得,这样思考问题的立主点高了,才能高瞻远瞩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
读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原来过去我是缺乏对一门学科的整体把握,政治课作为一门显性的德育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通过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拥有健康人格,培养其高尚的情操,根据这个总的教学目标,每一阶段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制定不同的学习要求,形成一个序列,循序渐进。
例如,六年级侧重于在家庭和学校生活学会如何与师生、亲人相处,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七年级学会尊重生命,正确认识自己;八年级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九年级则通过国情、责任心和成才落实民族精神的教育。
这些阶段目的要求,通过每年每学期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来实现。
其次,胸中有书不仅仅是钻研教材,更需要读些理论,读些文史哲理经典,作为教师要有拼命汲取的素质和本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至微量元素,只有自己知识富有,言传身教,才能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当读到于漪老师谈到诗中用词描绘色彩的多种方法时,从古诗的例举到现代钱钟书的评论,正是这种深远的文化底蕴才使于漪老师深深地粘住了学生,这也是我有时上课觉得有些知识觉得不能说透的原因所在,平时缺乏深厚积累,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读到这里,也真正体会到了导师王老师冒着酷暑多次到书城为我们选购好书的良苦用心了。
《岁月如歌》的扉页上写着“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与其说这是于老师对自己教育生涯的注解,不如说这是对我们教学后辈的激励。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
《岁月如歌》读书心得
《岁月如歌》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小说,它讲述了一对年轻情侣
的爱情故事。
小说通过描写两个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他们在
岁月的洗礼下,逐渐成熟和坚强的过程。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被主人公们的坚韧和勇气所感动。
他们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始终没有放弃对爱情和生
活的追求。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克服了一切困难,实现
了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本书,我也学到了很多。
我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总
会有风雨和坎坷,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迎
接阳光。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爱情的伟大和宝贵,它能够让人
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
它让我明白了人生
的真谛,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岁月如歌,让我们在生活中
奏响最美的旋律。
《岁月如歌》读后感(2篇)
《岁月如歌》读后感题记人生如梦,岁月如歌。
每个人在自己的流金岁月里,都有一段动听的歌。
本书是一个军官在盘点自己二十六载的___篇访记时,谱写的一首感人之歌。
读过之后有四个字在我的脑海里反映特别强烈:“感动”,被书中所有人物的故事而感动;“朦胧”,从表层意义讲,作者追忆的是自己的一段岁月,然而内容讲述的却是他人的故事,赞美的却是他人的歌,这种“朦胧”的构思大作,不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水平之高,而且还突出了一个军人时时刻刻服务于他人的高尚品德。
军人,不愧为党和人民赋予的荣号,人民为军营有这样的灵魂工程师而感动。
最感人的军旅之歌《岁月如歌》,多么浪漫而又有诗意的书名啊,当我怀着仰慕的心情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只深深悟到了他有着内涵的分量。
同时,也仿佛聆听了一首具有历史记载的大合唱名曲。
群英汇聚,唱出了党情,唱出了军威,也唱出了众多英雄儿女的崇高品德。
《岁月如歌》,用一篇篇如诗的标题,讲述着一个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把军人的那种铁骨铮铮,坚不可摧,爱国爱民爱艺术和为艺术而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栩栩如生的带给了读者,让人读后感到:这是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是艺术文化的珍品,也是艺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岁月如歌》还充分反映了我党我军在各个历史阶段为人民培育了大批的优秀党员干部和各方骨干人才(特别是艺术人才)。
如:《山高水长》访沂蒙山老区的素描;《旋转的红舞鞋》访著名舞蹈家、女将军刘敏;《震撼世界的___分___秒》岁月如歌读后感访舞蹈千手观音编导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刚等等感人的访记,还有访那些著名歌星、演员以及众多的艺术人员们。
这些既平凡而又伟大的军旅战士们,都为推动我国的艺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功不可没的巨大贡献。
而今,这些可敬的老艺术家们仍然还在不同的岗位上肩负着重任,继续为我国的民族艺术发展传授者知识,奉献着自己的经验。
在此,我们称赞这支队伍,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艺术楷模,他们用自己的才华谱写了一曲最感人的军旅之歌,人民为有这支灵魂的工程队伍而骄傲,历史会永远记载着他们的。
《岁月如歌》读后感(精选21篇)
《岁月如歌》读后感(精选21篇)《岁月如歌》篇1《岁月如歌》是一本自传体散文,作者于漪。
在参加淄博市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时,曾经听于漪老师讲过课。
于漪老师已经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但依然神采奕奕。
两个小时的时间,她用温润流畅的语言,智慧而坦诚地解读了为师者的真谛,赢得了全场的阵阵掌声。
她五十余载的教育生涯,走出了一条改革和创新之路,硕果累累,被冠以“教师的楷模”,甚至成了当代教育的坐标。
在《岁月如歌》这本书中,于老师用她最质朴的语言向我们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毕生从事语文教育的思想轨迹,写于老师的悲欢和酸甜,写于老师的成败与得失,教我们怎么立志立德,教老师怎样为人师表,教年轻人如何忠诚敬业,从中可以看到当代教育大师不懈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诲人不倦,“一片爱心在玉壶”的风采。
岁月谱写了与漪老师无私奉献的颂歌,唱出了一首首激扬飞越的欢歌。
“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把握驾驭课堂的主宰”、“用语言‘粘’住学生”、“教师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一辈子学做教师”……书中一篇篇细腻而生动的文字,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读了获益非浅,感受颇多。
读完于老师的《门在哪儿》这篇文章时,我感触很深。
作为一名教师,我真的入门了吗?没工作以前以为当教师,只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只要把知识讲清楚,把题目讲明白,学生有问题问不倒就可以,可如今看来,仅仅如此已经远远不够了。
我们要给学生的不仅是一桶水,一缸水,而且是一泓流动的清泉。
因此,只有大学里学的知识,远远还不能胜任教育工作。
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这既包括学科知识的补充,也包括教育思想的提升。
原来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已经不适应如今的教育形势,合作学习,学生为主体才是教学的符合教育实际的。
于老师还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不是通知统治“学”,也不是代替学生“学”,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不应从“教”出发,而必须从学生的“学”出发。
岁月如歌读后感 读后感
岁月如歌读后感读后感《岁月如歌》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岁月变迁中的人生百态。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我的读后感。
一、人生的无常1.1 在《岁月如歌》中,主人公经历了许多变故,从一个无知少年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男子。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无常,无论是荣耀还是挫折,都是暂时的,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2 书中的人物命运多舛,有的人在短短几天内从顶峰跌入谷底,有的人在困境中逐渐崭露头角。
这让我明白,人生并非一成不变,我们要学会适应变化,勇敢面对困难。
1.3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我明白了人生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积极面对,抓住机遇,追求自己的理想。
二、珍惜时间2.1 《岁月如歌》中的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失败,但他从不放弃,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追逐自己的目标。
2.2 书中描写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他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成熟起来。
这让我明白,时间是培养人才的最好老师,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2.3 通过阅读《岁月如歌》,我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不能浪费宝贵的时间,而应该积极行动,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人际关系的重要性3.1 书中的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结识了许多朋友和导师,他们对他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让我明白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积极与他人交流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3.2 通过主人公与他人的互动,我认识到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付出努力和耐心。
只有通过真诚的交流和互相理解,我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3.3 通过阅读《岁月如歌》,我明白了人际关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批评和指导,从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四、坚持追求梦想4.1 在《岁月如歌》中,主人公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不畏艰辛,不断追求进步。
于漪《岁月如歌》小学数学教师读后感
于漪《岁月如歌》小学数学教师读后感示例文章篇一:《读〈岁月如歌〉有感》最近我读了于漪老师写的《岁月如歌》,这可真是一本让我感触良多的书呀!于漪老师在书里讲了好多她当老师时候的故事,我就像跟着她一起经历了那些岁月似的。
你们能想象得到吗?她对学生的那种关心,就好像妈妈对孩子一样,无微不至!书里有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有个学生数学成绩不太好,总是很沮丧。
于漪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耐心地给他讲解,一遍又一遍,直到他听懂为止。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她也是这样的!有一次我做数学题做错了好多,心里特别难受,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呀!可数学老师却笑着对我说:“别着急,咱们一起来看看问题出在哪儿。
”然后她就一道题一道题地给我分析,那温柔的声音,让我一下子就不害怕了,最后我终于弄明白了。
我不禁在想,好老师不就是这样吗?他们就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于漪老师不就是那盏最亮的灯吗?她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再想想我自己,有时候遇到难题就想放弃,和书里那些努力学习的同学比起来,我可真是太惭愧啦!于漪老师说:“只要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难道我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吗?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明白了老师的辛苦和付出。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老师的教导吗?读完这本书,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再偷懒啦!我也要像于漪老师那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做到!示例文章篇二:《<岁月如歌>读后感》最近呀,我读了于漪老师写的《岁月如歌》这本书,哎呀,真是让我感触特别深!于漪老师在书里讲述了她从教多年的经历和故事,就好像带着我走进了她的教学生涯。
这感觉,就像我在看一部超级精彩的电影,每一个画面都那么生动,那么吸引人。
我一边读,一边就在想,于漪老师得多厉害呀!她能把那么难的数学知识,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教给学生们。
这就好比把一团乱麻,一点点地理顺,再编织成美丽的图案。
散文岁月如歌读后感范文
散文《岁月如歌》是一篇非常美妙的散文,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情感,深入人心的真诚,以及对难忘岁月的怀念。
阅读这篇散文让我们回忆起了自己曾经度过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岁月如轮回变幻的无常,而人生却也因此而更显珍贵。
散文《岁月如歌》以“岁月如歌”为主题,发掘了难忘岁月中的日子,流淌着的青春和美好的回忆。
文章开始,用比喻的手法,将岁月比作了一首天籁之歌,既美好又绚烂。
作者用笔从感性上来抒发自己生命经历的情感,让读者沉醉其中。
作者在文章中通过最为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懷念,对曾经的美好岁月独一无二的感情,这样的感受是每个人都有的,难以言说,却又真挚动人。
“岁月如歌”这篇散文并没有炫耀奢侈的词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自在的思辨。
这其实就是散文的真正魅力所在。
它不挑刺不论是非,直接表达出自身的感悟,或是阐述一种思想。
作者的文字不矫揉造作,却是能够引人思考的力量。
整篇散文在情感上的处理得非常恰到好处,既不过分张扬,也不过于沉闷,读起来非常自然舒适。
尤其是最后一段,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以一种简明又深刻的方式来告诉我们:岁月如歌,重要的是快乐生活。
总的来说, 散文《岁月如歌》写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内心的情愫,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借助散文来反省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深藏在内心的感性色彩。
这篇文章提醒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与时光,感恩日子给予的历练,并运用这些体验通过文字传递给我们自己和后人。
同时也引导我们有了一个新的人生方向-关注生活的快乐。
【热】《岁月如歌》读后感11篇
【热】《岁月如歌》读后感11篇《岁月如歌》读后感篇1读完于漪的《岁月如歌》,我最大的感触是学无止境,教育应当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而教师的成长首先需要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
书中,于漪老师的一些观点让我有切身的体会。
她说:“我总觉得别人分析教材写的资料,是别人潜心研究所得,对我来说,总隔了一层,只有经过自己独立钻研,所得体会才是真切的。
犹如不知名的小花,虽不名贵,但植根于土壤,有活泼的生命力。
拿自己的真切体会指导学生学习,就不会沉迷于空洞的概念、大话、套话,学生就能真正受益。
”于漪老师主张备课必须一丝不苟,把教材吃透,要独立思考,对于语文的每一篇文章,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解读,都要亲力亲为,毫不含糊。
此外,于漪老师在《岁月如歌》的“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一章中还提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目的任务一定要非常明确,只有把文道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进行教学,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才能使学生在弄懂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受到启发与感染。
”《岁月如歌》读后感篇2有人喜欢傲然挺立的梅花,有人喜欢亭亭玉立的荷花,有人喜欢婀娜多姿的柳条,而我却钟爱这生命力顽强的仙人掌。
仙人掌没有让人一见钟情的美艳,也没有任何窈窕多姿的身躯。
它身穿黑色一件绿色的披风,昂首挺胸地站在"舞台"上,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
它浑身长满刺,远远望去,像一个刺球,如果有人攻击它,它会让你尝尝泪水的滋味。
仙人掌的生命力非常顽强。
它不像养在温室里的花朵,也不像刚出生的婴儿需要待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
不论刮风下雨还是暴晒,它依然挺立,没有一丝颓废的样子。
在炎热的夏天,其它盆栽都已耷拉着脑袋,而仙人掌却像一位勇士一样抬头挺胸,眺望着悠闲的白云;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其它盆栽都已被捧到室内,而仙人掌却顶着风霜,不惧寒冷的天气。
仙人掌大多生长在干旱的环境,它可以不吃不喝进入休眠的状态,把体内对养料与水分的消耗降到最低程度。
仙人掌不怕风吹雨打,不管遇到风雨沙还是雨雪,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依然挺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关于岁月如歌读后感(通用6篇)
关于岁月如歌读后感(通用6篇)关于岁月如歌读后感(通用6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岁月如歌读后感(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岁月如歌读后感1第一次见到于漪老师是20xx年在济南大学的一次语文教师培训大会上,于老师被特邀来做专场报告,以前虽闻其名却不太在意,而这一次能与大师面对面,我很快被老人家的演讲所震撼,故此在脑海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听了报告回来,一直想找于老师的著作拜读,正逢学校暑假开展读书活动,推荐于漪《岁月如歌》一书,作为青年教师的必读书籍,于是,怀着好奇,怀着敬意,我开始了阅读。
读罢于漪老师撰写的《岁月如歌》一书,让我更走近了于老师。
她象大海,象高山,折服了多少人?但你看本书的扉页上写到: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这不禁让人感到于老师博大精深,又虚怀若谷,体现一代宗师风范。
那么,照她的话讲,在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中,她在学做哪一类教师呢?读完本书后掩卷长思,我觉得:做一个教人求真的老师,应该是于漪老师一生的追求。
做真学问。
于漪老师文中说,备课,必须一丝不苟,把教材吃透。
她说,我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力求自己真懂。
“真懂”这两个字是苦出来的,于老师身染“胃溃疡、肝炎、腹部大手术、脑缺氧、血尿等疾病”,仍然“挑灯夜战,病榻苦读”,“两三年,把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该具备的文史哲,该了解的中外名家名著都摸了一遍”,真可谓历尽艰难,方“胸中有书”。
书中《门在哪儿》一节中提到鲁迅的小说《药》中有个一句子:除了夜游的东西,一切都睡着。
一个“着”字有四个读音,在这儿应读什么呢?读zháo的话,后面还有一个“了”,才顺妥。
于漪老师想到,做老师不能蒙学生,碰到吃不准的地方不能绕道过去、含糊过去。
后来,于漪老师从鲁迅作品的英译本中查到:allwas asleep而不是sleep,才吃准了是念zháo。
《岁月如歌》读后感(5篇)
《岁月如歌》〔精选5篇〕《岁月如歌》〔精选5篇〕《岁月如歌》1 《岁月如歌》写于老师的悲欢和酸甜,写于老师的成败与得失,教我们怎么立志立德,教老师怎样为人师表,教年轻人如何忠诚敬业,从中可以看到当代教育大师不懈学习、深化考虑、勇于理论、诲人不倦,“一片爱心在玉壶”的风采。
岁月谱写了与漪老师无私奉献的颂歌,唱出了一首首激扬飞越的欢歌。
“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把握驾驭课堂的主宰”、“用语言‘粘’住学生”、“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书中一篇篇细腻而生动的文字,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读了获益非浅,感受颇多:感受一、于漪老师所说:“老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清楚的感情。
”我曾经数次听过于老师的报告和与老师的录象课,于老师她富有诗意的语言就是学生学习课文的一个兴奋,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进步了他们思维的效率。
她说:“我们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只有一条路——备课越充分、越扎实越好!于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之巧妙,让我钦佩不已。
感受二、于老师她倡导的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对话,以情生情,以思引思,互相回应,互相创生,是心智的“相长”,是情感的“共鸣”——这正是我们每一做老师所个所追求的。
我想,任何精彩的语文课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假设干细节组合而成的。
感受三、书中于老师文字洗练,富有诗意。
可以想象到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与其说学生在学习语文,不如说是在享受语文,享受语文的种种情趣、韵味和意境。
古稀之年,于漪老师对钟情一生的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更形象的比喻:能通向大海的港湾必然航运兴隆,物如流,人如潮,充满勃勃生气;假如是闭锁的,航道阻塞的,港湾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语文教学内容犹如港湾,执教者应熟悉它、研究它,把握它的根本特点与功能,认真地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使港湾通向大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漪老师《岁月如歌》读后感
集义小学
张亚芳
215年5月
教海无涯乐行舟
----于漪老师《岁月如歌》读后感第一次见到于漪老师是2013年在上海的一次教师培训大会上,于老师被特邀来做专场报告,以前虽闻其名却不太在意,而这一次能与大师面对面,我很快被老人家的演讲所震撼,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依然能那么热爱自己的事业,故此在脑海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会后于漪老师又送给所有参会的老师自己的创作《岁月如歌》,回到住处拿起书一直看了四个多小时,被她老人家对事业的那份执着深深地感动了,回到学校正逢学校暑假开展读书活动,于是推荐学校的青年教师都读这本书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一书。
读罢于漪老师撰写的《岁月如歌》一书,让我更走近了于老师。
她象大海,象高山,折服了多少人?但你看本书的扉页上写到: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这不禁让人感到于老师博大精深,又虚怀若谷,体现一代宗师风范。
那么,照她的话讲,在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中,她在学做哪一类教师呢?读完本书后掩卷长思,我觉得:做一个教人求真的老师,应该是于漪老师一生的追求。
做真学问。
于漪老师文中说,备课,必须一丝不苟,把教材吃透。
她说,我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力求自己真懂。
“真懂”这两个字是苦出来的,于老师身染“胃溃疡、肝炎、腹部大手术、脑缺氧、血尿等疾病”,仍然“挑灯夜战,病榻苦读”,“两三年,把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该具备的文史哲,该了解的中外名家名著都摸了一遍”,真可谓历尽艰难,
方“胸中有书”。
书中《门在哪儿》一节中提到鲁迅的小说《药》中有个一句子:除了夜游的东西,一切都睡着。
一个“着”字有四个读音,在这儿应读什么呢?读zháo的话,后面还有一个“了”,才顺妥。
于漪老师想到,做老师不能蒙学生,碰到吃不准的地方不能绕道过去、含糊过去。
后来,于漪老师从鲁迅作品的英译本中查到:all was asleep而不是sleep,才吃准了是念zháo。
类似的刨根问底、独立思考的情况,还有很多,于漪老师备课时常常要到晚上十一二点,做真学问是她一生所追求的,这种求真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真情待人。
于漪老师说,情感上的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只要有一点杂质,总会不知不觉地流露。
书中《拷问感情与责任》一节讲到,有一个学生,不是一般的调皮捣蛋,而是身上沾染了很多坏习气,会小偷小摸,转到于漪老师班上后,改正了很多。
有一次,那位学生与家长发生争吵,逃夜出走了。
于漪老师四处寻找,总算找到了那位学生,准备带他回于老师自己的家里。
于老师想,他会偷东西,怎么办?犹豫了片刻,于老师马上自责起来,连我对他也有如此的戒心,缺少起码的信任,还谈什么教育?什么爱护?真心实意要他变好,就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他有一个好环境。
于是,于老师就把那位特殊学生带回了家。
于老师在文中写到:学生对你教师的一根根肠子都摸得清清楚楚,是真心实意,全心全意,还是虚情假意,是前者,即使你话语分量重一点,他们也能接受;如果是后者,那就会顶嘴、顶牛、不买帐,效果适得其反。
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为人为师的深刻道理。
记真人真事。
于漪老师的成长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她的教育思想来源于她几十年的实践总结。
她在本书中记述的几件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也就是一个普通教师所经历的事,有的甚至是她的过失,但读来真实可信,令人佩服。
也是文中《拷问感情与责任》一节写到七五届班上一名女同学在做操时不守纪律,于漪老师忍不住骂了她一句“你又不是十三点”!过后,另一名同学在周记中写到:“老师,我们班是没有十三点的,只有阶级姐妹。
”于是,于漪老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并接受了同学对她的批评,她还向那位女同学道了歉。
另外,书中所记述一些人物是真实的,就在我们周围能找到的:那位在于漪老师公开课前给予指导的热心的崇明老师,那位平时沉默寡语、令人害怕的语文教研组长,甚至对自己的公开课并不理解的丈夫。
于漪老师在记述自己成长历史时不回避真实的过失,给我们展现了一位名老师真实的成长道路,读了让人更可信,更具借鉴意义。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名言,在于漪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于老师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任第二师范的校长,但奇怪的是,至今人们习惯上还是称呼她于漪老师,足见在人们心目中她的一代师表形象。
岁月如歌,岁月曾经留下的是悲歌,然而悲歌中催生了壮歌,升腾的是于漪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贞,成就的是她对语文教学不懈追求的情怀,唱出的是激扬飞越的欢歌。
感谢于漪老师,感谢《岁月如歌》,读完此书,让我真正懂得了教海无涯乐行舟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