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权益
高一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高一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d0b89e0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7.png)
()
A.本国的内水和领海
B.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
C.大陆架海床和底土
D.以上都是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0
7.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
()
A.12 海里
B.15 公里
C.24 海里
D.34 公里
8.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属于海洋权益中的 ( )
A.海洋政治权益
B.海洋经济权益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6
海洋权益 【情景导入诱思】 阅读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某岛国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7
(1)该图所示的区域为该国的________________,该区域从__________基线 算起,不应超过________海里。在此范围内该国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权权利,其次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沿海国家拥有________海里领海权,该 国的领海范围比图示区域要________。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2
读下图,完成 的海洋产业包括 ①海盐生产 ③滨海旅游业 A.①② C.③④
②海洋水产 ④海洋信息服务 B.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3
()
10.下列关于我国海洋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传统产业产值仅次于日本 B.海洋产业产值从 2002 年至 2016 年一直增长 C.海洋产业产值在 GDP 中所占比重一直上升 D.海洋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在 10%以下
海洋法学的海洋权益保护
![海洋法学的海洋权益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e522615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5.png)
海洋法学:海洋权益保护的探索与挑战海洋,作为地球上最神秘而富饶的领域,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探索和开发的重要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海洋权益的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围绕海洋权益保护这一主题,深入探讨海洋法学领域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全球海洋权益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海洋权益的概念与范围海洋权益是指国家在海洋领域内所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包括但不限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上安全保障等。
海洋权益的范围广泛,涉及到国家主权、安全、发展等多个方面。
在实践中,各国对于海洋权益的理解和主张也存在差异,这为国际海洋法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海洋权益保护的挑战与应对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海洋环境的保护问题也变得日益紧迫。
同时,随着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已成为当前海洋权益保护的重要任务。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
首先,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共同监测和管理海洋环境与资源;其次,各国应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研发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技术;最后,各国应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海洋权益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国际法在海洋权益保护中的作用在国际法领域,国际海洋法制度为各国提供了明确的权利和义务框架。
各国应遵守国际法和相关条约的规定,尊重其他国家在海洋领域的权利和利益,通过协商、谈判和合作解决争端和分歧。
国际社会应积极推动全球性的公约和议定书的制定和实施,以加强对海洋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四、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海洋认识的深入,未来海洋权益保护的挑战将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更加环保和高效的资源开发技术,以实现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冲击。
地缘战略:海洋权益的保护与争夺
![地缘战略:海洋权益的保护与争夺](https://img.taocdn.com/s3/m/fae6cc8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b.png)
• 地缘政治因素对海洋权益保护的影响
地缘战略视角下的海洋权益保护实践
• 国家通过外交手段保护海洋权益的实践
• 国家通过军事手段保护海洋权益的实践
• 国家通过经济手段保护海洋权益的实践
海洋权益保护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
海洋权益保护实践中的经验
海洋权益保护实践中的教训
• 公平原则在海洋权益保护中的应用
⌛️
经济因素
• 国家经济发展对海洋权益的需求产生影响
• 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对海洋权益的争夺产生影响
02
国际海洋法及其对海洋权益的保护
国际海洋法的发展历程
国际海洋法的起源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和生效
• 国际海洋法的发展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国际海洋法的发展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不断完善和修订
• 对国家安全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 对国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产生重要影响
影响海洋权益的主要因素
国际法的规定
• 国际海洋法对海洋权益的界定和保护产生影响
• 国际海洋法的发展对海洋权益的保护产生挑战
地缘政治因素
• 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对海洋权益的争夺产生影响
• 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对海洋权益的保护产生影响
国际海洋法的发展将对海洋权益保护产生重要影响
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将对海洋权益保护产生影响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将对海洋权益保护产生影响
对加强我国海洋权益保护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海洋法律法规建设
提高海洋权益保护的国际合作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海洋权益的概念
![海洋权益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bf9501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1.png)
海洋权益的概念
嘿,咱今儿个就来说说海洋权益这档子事儿。
你说海洋权益像啥?就好比是咱家里的宝贝,那可是老重要啦!咱国家有着那么长的海岸线,那片广阔的海洋就是咱的宝库呀!那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百宝箱。
想想看,海里的鱼呀虾呀,那是咱餐桌上的美味;还有那些石油呀天然气呀,那可是能给咱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宝贝呢!这海洋权益不就是咱能好好享用这些宝贝的保障嘛!要是有人想来抢咱的宝贝,那咱能答应吗?肯定不能呀!
咱中国人自古就和海洋有着深厚的联系呢。
古代的时候,咱就有郑和下西洋这样伟大的壮举,那时候咱就在海洋上展示了咱的威风和实力。
现在呢,咱更得好好守护咱的海洋权益,可不能让别人随便欺负了去。
你说要是咱不重视海洋权益,那会咋样?就好比你有个大果园,别人随便进来摘果子,你乐意吗?那肯定不乐意呀!海洋也是一样的道理,那是咱国家的一部分,咱得好好看着。
咱国家现在可是越来越重视海洋权益啦,各种高科技的装备都用上了,就是为了保护好咱这片蓝色的家园。
那些海军战士们就像勇敢的卫士,日夜守护在海洋上,让咱特别安心。
咱老百姓也得有这个意识呀,要知道海洋权益和咱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呢。
咱平时也得爱护海洋环境,别乱丢垃圾啥的,那也是保护海洋权益的一种方式呀。
海洋权益可不是小事,那是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的大事呀!咱可不能马虎,得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它。
反问一下,咱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来侵犯咱的海洋权益吗?当然不能呀!
所以呀,大家都要行动起来,一起为保护海洋权益出份力。
让咱的海洋永远美丽,让咱的国家在海洋上更加威风!这就是咱应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好的!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12海洋权益
![12海洋权益](https://img.taocdn.com/s3/m/c56df3adf524ccbff1218484.png)
公平分担保护海洋的责任和义务
读“海洋空间的划分留”回答下列问题: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全球144个沿海国家对A处拥 有 ( 领海)权;对B处享有( 勘探 )、(开发 )、 ( 养护 )、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C处为 ( 国际共同海域 ), 是( 人类共同继承 )财产。
读“海洋空间的划分留”回答下列问题:
提供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巩固海防; 营造海上安全秩序; 维护海上航运通道航线及海外利益的安全
4.人类共同拥有一个海洋 思考:海洋有哪些战略地位和价值?
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海洋是生命的诞生地 海洋是资源宝库;海洋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海洋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 5.对比《公约》的内容与我国的参与 《联合国海洋发公约》内容 国际海底及其资源已被确立为人 类共同继承财产 沿海国有建立领海大陆架专属经 济区的权利,各内陆国均享有公 海国际海底资源的开发及合法利 用权 公平分享海洋权益,合作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与形式 我国已参与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 发 我国尊重各沿海国享有的海洋权 益,尊重各国共有的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教案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4ab3a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3.png)
序一、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在当前国际关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海洋权益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正在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拥有着广阔的海洋版图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权益的保障对我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着重探讨海洋权益对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影响,并力图提供一种教育性的教案,以便更好地加强对这一重要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二、海洋权益的内涵与特点让我们来探讨海洋权益这一概念的内涵和特点。
海洋权益,简而言之,是指一个国家在其领海、毗邻区和专属经济区内享有的权利和利益。
这涉及到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海洋领土和空间的安全和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权益的特点之一是其具有全球性和长期性,在国际关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对国家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三、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定位从海洋权益的角度出发,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可谓内涵丰富、定位明确。
我国坚持走海洋强国之路,将海洋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注重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努力建设海洋强国。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维护自身的海洋权益,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海洋利益。
我国还致力于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总体来说,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定位与海洋权益密不可分,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四、教案设计与实施为了更好地加强对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理解与认识,本文提出了一份教育性的教案设计。
通过海洋权益的概念讲解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海洋权益的内涵与特点。
以我国海洋发展战略为切入点,探讨海洋权益在我国海洋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与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与个人写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提升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对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本文的我想共享一下我的个人观点与理解。
我认为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是息息相关的,海洋权益的稳固保障是我国海洋强国梦的基石,而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又是海洋权益的有力支撑。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导学案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79122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1.png)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海洋权益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2、认识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向。
3、分析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4、探讨海洋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二、知识梳理(一)海洋权益的概念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包括领海主权、专属经济区权益、大陆架权益、海洋资源开发权、海洋环境保护权等。
(二)海洋权益的主要内容1、领海主权领海是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
沿海国对领海享有主权,包括对领海内的资源、海底和上空的管辖权。
2、专属经济区权益专属经济区是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 200 海里的海域。
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以及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和其他经济性开发和勘探活动的管辖权。
3、大陆架权益大陆架是沿海国陆地领土向海洋的自然延伸。
沿海国对大陆架的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包括海床和底土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等。
4、海洋资源开发权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沿海国有权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5、海洋环境保护权沿海国负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有权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三)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性1、经济发展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产、渔业资源等。
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和动力。
2、国家安全海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控制海洋可以保障国家的海上通道安全、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防范外部势力的威胁。
3、可持续发展海洋生态系统对全球生态平衡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注重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1、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我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在领海划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分等方面存在争议,如南海问题、东海问题等。
国防教育保障海洋权益
![国防教育保障海洋权益](https://img.taocdn.com/s3/m/7d81e11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8.png)
国防教育保障海洋权益海洋权益是指国家在海洋中拥有的各项权益,包括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
保障海洋权益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国防教育则是确保国民对国防事务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整个国民的国防素质。
在保障海洋权益方面,国防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国防教育意识国家海洋权益的保护需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加强国防意识的普及与提高至关重要。
国防教育应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军营到社会各个领域,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海洋权益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传播,形成全社会支持国防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提升国防技能和素质保障海洋权益需要专业化的技能和素质,国防教育应注重对相关领域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能素质。
这包括军事技能的提升,如海军、空军等军种的训练;也包括相关科技人员的培养,如海洋科学、海洋工程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
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国民在保障海洋权益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三、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保障海洋权益是一个国际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
国防教育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技术,加强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共同维护和保障海洋权益。
同时,通过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加深对国际法、国际规则和国际公约的了解,增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意识和军事交流,提升国家在海洋事务中的综合实力。
四、推动海洋文化建设海洋文化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丰富多样的海洋文化,可以增强人们对海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
国防教育需要注重培养人们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让人们了解海洋的价值和重要性,以及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平衡。
通过文化建设,提高国民在保障海洋权益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国防教育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人们充分了解国家的海洋权益和保障工作。
这包括利用媒体宣传,开展专题报告会和座谈会,举办展览和推广活动等。
海洋权益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
![海洋权益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7bbf00ba6c30c2259019eb7.png)
1、海洋权益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海洋权益这个词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上世纪90年代_,我国颁布两部海洋法规,将海洋权益概念引进国家的法律中。
首先,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
或者说,国家在海洋上获得的属于领土主权性质的权利,以及由此延伸或衍生的部分权利,主要有安全、海关、财政、卫生等管辖权。
其次,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上所获得的利益。
一般地说,海洋权益的内涵主要有:一是海洋政治权益,如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这是海洋政治权益的核心_。
二是海洋经济权益,主要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资源,发展国家的海洋经济产业等。
三是海上安全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国家安全的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发生海上军事冲突。
四是海洋科学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的基地,以获得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识等。
此外,还有海洋文化利益,如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
2、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21世纪是海洋世纪,各国在“蓝色土地”上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逐鹿与博弈。
我国是一个濒临海洋的国家,邻近我国大陆和岛屿的海域非常辽阔,北至渤海北岸,南至南海南端,纵跨整整44个纬度。
对于这样一个国家而言,解决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问题拥有举足轻重的时代意义。
纵观这一时期,我国南海、东海更是频起波澜。
就东海来说,中国与日本的主要争端是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在南海方面,与我国发生争端比较激烈的国家主要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越南等。
大凡谈到现代海洋争端的话题,几乎都要提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部法律于1994 年11 月16 日正式生效,标志着国际海洋新秩序开始建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
该公约的存在有利于我国建立有关属于自己的海洋管辖制度,能够通过司法程序和平谈判,无疑是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权属问题的最佳途径。
需要知晓的海洋权益知识
![需要知晓的海洋权益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33fde1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5.png)
准,成为国际海洋法中最重要的国际 公约。
《公约》中涉及的海洋权益概念, 有五个需要重点了解。
----领海和®比连区。
领海是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线或内水相邻 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是其领土的一部 分各国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从 《公约》确定的领海基线测量起不超过 12海里的界限为止。
我国政府已于 1958年9月4日宣布我国的领海宽度 为12海里(1海里=1.852公里)。
领海 基线是指沿海国划定其领海外部界限 的起算线,沿此线向外划出一定宽度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海运事业 的繁荣得海权者兴、失海权者亡,得 海洋者盛、失海洋者衰”已成为世界的 普遍共识,各国围绕海洋权益的争夺 也愈演愈烈。
只有了解海洋权益知识、 清楚我国海洋权益现状、知晓国际国 内海洋法规,才能有效保卫海疆、合理 合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一、有关海洋权益的几个概念海洋权益是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 的总称,包括领土主权、司法管辖权、 海洋资源开采权、海洋空间利用权、海 洋污染管辖权、海洋科学研究权以及 国家安全权益、海上交通权益,等等。
1982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蒙特哥湾 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通 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 《公约》),自1994年11月16日生效 后,目前已获得167个国家及组织批P E 1 2021.6i | ^ •多维视野.本栏编辑:靳旭林的海域便是领海:领海基线有两种:一 种是低潮线,即退潮时海水退出最远 的那条海岸线,称为正常基线;另一种 是直线基线,即在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选定适当点作为基点,然 后将相邻的基点用直线连接起来,这 一系列直线构成的基线为直线基线, 此划法适用于海岸线极为曲折,或紧 接海岸有一系列岛屿的地方。
领海是沿岸国领土的一部分,属 于沿岸国的主权,但在一国领海内,外 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
无害通过应 持续不停和迅速进行。
停船和下锚通 常以航行所附带发生或由于不可抗力 或遇难或为救助遇险遭难人员、船舶 或飞机的目的为限。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81ed50fa844769eae109ed30.png)
探究活动:
阅读教材105“活动”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海洋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对此谈一谈你的看法。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兴 衰紧密相连。历史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崛起,都是因海而兴、依 海而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贸易迅速扩大, 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度提高,对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 益也而要不断维护和拓展,因此中国走向海洋是历史的必然。
改善海洋环境,维护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 存空间的质量等。
21世纪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将越来 越多地依赖海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与维护 我国海洋权益有重要意义。
探究活动: 我国的海洋权益及维护海洋权益的措施:
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 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 海上安全权益、海洋科学利益。
维护海洋权益的措施: 完善我国的海洋立法; 加强海洋意识,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 加强我国海上执法力量建设; 建立综合的海上安全保障体系,维护国家安全; 政府态度明确,宣示利益红线。
沿海国在其毗连区内具有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 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大陆架包括沿海国以外依其领陆的全部 大陆架 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外缘的海底
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专属经 济区
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
公海
——
国际海 底区域
指国家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
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包括海床、底土的自然资源的主权 权利。其他国家享有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 利,以及航行和飞越的自由 沿海国享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等权利和从事科学研 究、海洋环境保护等管辖权。所有国家享有航行、飞越、 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但不得从事危害沿海国主权 和安全的活动 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对所有国家开放,对于公海上的海 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辖权
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https://img.taocdn.com/s3/m/48f6fe60af1ffc4ffe47acdf.png)
海洋权益定义首先,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
在毗连区享有的权利,是属于排他性的,主要有安全、海关、财政、卫生等管辖权。
这个权利是由领海主权延伸或衍生过来的权利。
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享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这是属于专属权利,也可以理解为仅次于主权的“准主权”。
另外,还拥有对海洋污染、海洋科学研究、海上人工设施建设的管理权。
这可以说是上述“准主权”的再延伸,因为沿海国家是首先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拥有专属权利之后,才会拥有这些管辖权。
其次,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上所获得的利益。
海洋权益的内涵主要有:一是海洋政治权益,如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这是海洋政治权益的核心_。
二是海洋经济权益,主要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资源,发展国家的海洋经济产业等。
三是海上安全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国家安全的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发生海上军事冲突。
四是海洋科学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的基地,以获得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识等。
此外,还有海洋文化利益,如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
海洋权益的法律保障根据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可以享有广泛的海洋权益。
为了切实行使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拥有颁布必要的法律和规章、建立相应制度的权利。
如1992年2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1998年5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1996年5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的声明》;1999年12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
在我国管辖海域之外,在世界大洋上仍然拥有权利和利益。
主要享有国际海洋法上的各项公海自由,包括航行自由、建造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捕鱼自由、科学研究自由等。
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财产,我国与其他国家一样共同对其资源享有权利。
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https://img.taocdn.com/s3/m/4aa67779f242336c1eb95e9d.png)
2012年是中国周边地区海上争端的集中爆发年,中菲黄岩岛对峙、中日钓鱼岛争端、日韩独岛(日称竹岛)争端、日俄北方四岛(俄称千岛群岛)争端以及越南针对中越岛争出台了海洋法等事件相继发生,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升级,呈现出较强的对抗性。
尤其是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激烈程度达到了历史新高点,成为影响亚太国际关系与地区稳定的最主要因素。
如何正确处理海上争端,制定更加清晰的海洋战略,坚决维护我国合法的海洋权益,成为中国崛起必须直面的问题(一)海洋权益概述首先,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
其次,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上所获得的利益,或者可以通俗地说是“好处”。
海洋权益不仅有着深刻的法理意义,而且还有极强的实践性, 中国政府捍卫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决心是坚定的。
海洋权益的重要性中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这是得天独厚的海洋优势。
·但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国是一个海洋地理相对不利的国家,我国面临着一个封闭与半封闭型的海洋区域,处于西太平洋岛链的包围之中。
二)我国周边海上之争1.美国重返太平洋,加强对我国海上的战略围堵。
2. 中日钓鱼岛问题激化,东海局势紧张。
3.南海问题持续升温,维权形势错综复杂。
4.非传统安全威胁不容忽视。
钓鱼岛的战略意义1.地理位置特殊。
钓鱼岛身处中、日两国间的冲绳海槽(琉球海槽)。
在大陆架划分上,中国和日本是相向而不共架的大陆架,由冲绳(琉球)海槽分隔,但钓鱼岛位于冲绳(琉球)海槽的西侧上沿。
日本企图占有钓鱼岛,把中国和日本变成相向而共架的大陆架,对中国海洋权益造成不利。
2海底资源丰富。
钓鱼岛周围海域不仅海底石油储量巨大,可达30-0亿吨,而且其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15万吨3军事价值极大。
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我国大陆国土的海洋方向,形成一道大陆外缘天然的屏障。
南海主权争端包括的内容1、岛礁争端、大陆架争端和海域争端。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学案: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学案: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a1efa7d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08.png)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答案在最后)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2.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运用资料,说明海洋权益的含义和范围。
2.结合实例,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紧迫性。
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战略布局及其内容。
必备知识梳理一、海洋权益1.含义: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________和________的统称。
2.主要权益:主要包括在领海的________,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________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________、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________权等。
3.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主要包括国际法、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国内法、国家实践和历史证据等。
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域的划分[知识链接]内水与内海内水是国际法概念,内海是政治地理概念,二者都是指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海港、内海峡(如琼州海峡)、内海湾(如渤海)、河口及领海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
二、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1.海洋强国含义: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________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2.建设海洋强国的原因(1)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________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
(2)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________。
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1.主要内容: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推动________发展、创新海洋科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2.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经济区,是推进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的示范区。
【知识体系构建】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聚焦海洋热点精讲点拨1.南海诸岛问题(1)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组成部分的原因①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海洋权益的内容及主要范畴
![海洋权益的内容及主要范畴](https://img.taocdn.com/s3/m/d8076d2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9.png)
海洋权益的内容及主要范畴
海洋权益指的是国家、团体或个人拥有并享有海洋资源,以及在海洋活动中的权益和利益。
海洋权益的内容和主要范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领海权益:每个国家根据国际法的规定拥有一定的领海,国家在其领海内享有主权,包括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权、海上安全和治安维护权等。
2. 经济权益:海洋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自然资源,国家可以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获得经济利益。
3. 渔业权益:海洋中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包括各种鱼类、贝类、虾蟹等,国家和个人可以开展渔业活动,获得渔业资源的利益。
4. 排他经济区(EEZ)权益:根据国际法的规定,每个国家拥
有一定的排他经济区,该区域内的海洋资源和利益由该国家独自享有,其他国家需要经过该国家的同意才能进行开发和利用。
5. 科学研究权益:海洋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自然环境,国家和科学机构可以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发现新的物种、探索海洋生态系统等。
6.环境保护权益:海洋生态系统对于全球环境的健康至关重要,国家和个人有责任保护和维护海洋环境的权益,预防和控制污染,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7.航行权益:根据国际法的规定,每个国家都有权利在公海上自由航行以及进行航运、港口进出等活动。
总体来说,海洋权益包括了领海权益、经济权益、渔业权益、排他经济区(EEZ)权益、科学研究权益、环境保护权益和航行权益等范畴。
这些权益的平衡和合理管理对于保护海洋资源和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国家社科基金海洋权益重大专项
![国家社科基金海洋权益重大专项](https://img.taocdn.com/s3/m/7c810a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8.png)
国家社科基金海洋权益重大专项国家社科基金海洋权益重大专项一、国家社科基金海洋权益重大专项的背景和意义国家社科基金海洋权益重大专项的设立,是为了加强对海洋权益的研究与保障,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的保护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事关着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
加强海洋权益研究,推动海洋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国家社科基金海洋权益重大专项的研究内容1. 海洋权益的概念和内涵海洋权益是指国家、企业和个人在海洋领域的合法权益。
研究海洋权益的概念和内涵,有助于明确海洋权益的界定和保障范围,为今后的海洋法制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直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
研究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
3. 海洋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有助于找到有效的治理方案,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障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海洋安全与法治建设海洋安全和法治建设是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海洋安全与法治建设,有助于完善海洋法制体系,构建海洋治理的多元化机制,保障国家海洋权益的安全和稳定。
三、对国家社科基金海洋权益重大专项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国家社科基金海洋权益重大专项的设立,为海洋权益的保障和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作为海洋强国,我国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庞大的海洋权益,加强海洋权益的研究与保障,不仅是国家利益的需要,也是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责任。
我在此呼吁,国家社科基金海洋权益重大专项在研究中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促进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总结回顾:通过本次对国家社科基金海洋权益重大专项的探讨,我们不仅对海洋权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海洋事业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https://img.taocdn.com/s3/m/e296c13c376baf1ffc4fad5b.png)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发、利用、争夺海洋资源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实施海洋开发”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我国要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全面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建设海上强国,有效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我国的海洋权益既包括我国在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国家管辖海域范围内享有的领土主权、管制权、管辖权等权利及其派生的在海洋开发、利用、科研、环保等方面的一系列权利和利益,也包括我国在“国际海底”、公海、极地等国家管辖海域范围以外享有的各种海洋权利和利益。
我国海岸线长度为世界第四,大陆架面积为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从这些数据看,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我国的海洋权益在政治、经济、资源等各方面都面临许多争端。
一、国家间海洋权益争端的种类在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国家之间由于利益的不同,或由于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的不同而经常发生冲突。
这些冲突形成国际争端,在一定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战争。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海洋的规模,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急剧扩大,可能引起国际争端的因素越来越多。
海洋争端的发生,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
争端的表现很多,几乎在海洋利用的任何领域都有可能发生,近年来冲突最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关海域化解的争端海洋相向或相邻国家之间的海域划界问题,包括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划界,是引起国际争端的主要根源之一。
海域的划界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特别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发现及开发的可能性使得海域划界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2、有关岛屿的争端在国际海洋法中,岛屿与其他陆地领土一样,有其自己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因此远离本国海岸的岛屿或新出现岛屿的归属都会引起复杂的海域划界的争端。
3、有关渔业的争端最常见的争端之一,沿海国对于保护和养护本国沿海生物资源的利益,同其他国家在其他海域内捕鱼的要求经常处于矛盾队里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海洋权益争端看我国国家安全大势王志坚(江苏南京河海大学法律系210098)摘要:在我国周边海域,地区国家和区域外大国与我国存在不同形式不同性质的海洋权益争端,美国近年来增加西太平洋海军力量导致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整体难度增大;日本在东海海域的一系列争夺领土、海域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的行为使中日关系止步不前,我国海洋东部安全形势复杂;一些东南亚国家在我国南海的争权夺利是该地区爆发危机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海洋权益争端安全大势作者简介:王志坚,男,江苏连云港人,河海大学讲师,主要研究国际法与国际关系。
课题项目:江苏省高校师,哲学社会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编号04SJD820004。
海洋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和天然通道,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其对国家安全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海洋战略地位空前提高,围绕海洋权益的斗争日益尖锐,各国在海洋上的角逐不断升温。
准确的战略定位、科学的战略选择,是沿海国家维护和实现自身权利的关键。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有6个国家与我海上为邻,我国东南部诸海,除渤海为内海以外,黄海、东海和南海都与其他海上邻国存在共同海域,到了近现代,积弱的海权形势直接导致了中华帝国的衰落。
如今作为“和平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海洋战略构成我国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维护和拓展我国国家利益的现实因素。
但从地理上讲,我国所面临的却是一个封闭与半封闭型的海洋区域,海区外缘从阿留申群岛,经日本列岛到菲律宾有世界上最长的岛链环绕,只有经由朝鲜海峡、琉球诸水道、台湾海峡、巴士诸海峡、马六甲海峡或巽他海峡才能与外部世界相沟通。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西太平洋国家海洋开发和海上活动日益频繁,我国来自海上的战略压力逐渐增加,海上防卫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也进一步加剧。
近些年来,我国在相关领域存在三大热点问题:美国强化西太平洋战略地位问题,中日钓鱼岛纠纷及东海海域划界问题,以及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复杂的南海问题。
这些未定之局必将对我国的海洋权益乃至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一、美国强化西太平洋军力对我海洋战略环境不利中美双方作为太平洋两岸的国家,尽管并没有直接的海洋领土争端,但美国却是影响我制定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
美国视中国为其太平洋战略的直接或潜在的对手,不断加强其在西太平洋的海权力量,并以“岛链战略”、尤其是环绕西太平洋“边缘地带”的军事同盟体系对中国进行抑制。
“911事件”后,美军认为他们面临“传统的”、“非常规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潜在对手掌握突破性军事技术”等四类挑战[①],美国认为太平洋地区将来最有可能成为美军重大军事行动的战区,“世界事务重心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②],并且亚洲地区有可能出现一个巨大潜力的军事竞争者[③]。
因而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得手后,从近年开始,美国根据对新的国际安全环境的评估和对威胁的判断,对其全球战略部署特别是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
调整的核心是要对驻亚太地区特别是驻西太平洋地区军事力量进行整合,将战略重心从欧洲转向亚太,旨在服务于其“内保安全、外谋霸权”的新战略目标,全面提高驻亚太美军适应新挑战的能力,维护美国安全利益,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
2004年至今,美国全球军事战略重点已确定无疑地转移到亚太地区,这对我海洋战略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
目前,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拥有陆、海、空、天、电五维优势。
美军部署在该地区的卫星监视系统,完全不受沿海国领空、领海的限制,肆无忌惮地在这些国家的上空穿越,在轨时间长、覆盖面积大,已完全具备了全频谱、全时空、全天候对战场的监视和感知能力。
同时美军还采用了合成孔径雷达、红外成像、电子侦察等手段,以减少复杂气象条件和隐蔽、伪装等主客观因素对战场侦察的影响,从而增大了海空战场的透明度。
美军不仅在太空有侦察卫星,在高空有预警机、空中有侦察机,低空有无人机,而且在水面有各种侦察船及电子侦察站,在水下有各种声纳传感器,在夜间还有红外夜视仪等。
这些多元侦探系统与各种情报、指挥控制系统和计算机互联网络相结合,诸军兵种彼此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互操作”,并能充分运用到作战信息的获取、传输与分发,以及目标定位指示、精确武器制导、打击效果评估等信息与火力作战的各个环节,从而非常有利于美军掌握作战先机,夺取信息化战场的主动权。
美国太平洋军力调整除了确有在全球打击恐怖主义的现实考虑外,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基于应对亚太安全形势变化的长远考虑。
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力加强,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准备显得更为充分,构成了更强的对华威慑态势。
无论是军事战略重心的转移,在关岛以及东南亚的军事部署,还是持续不断的多国联合演习,都让人感到美军在中国周边地区无所不在。
以日本为中心的美军第一岛链的防御体系从东北亚延伸至东南亚、南亚,加上驻中亚的军事基地,客观上对中国形成一个弧形包围圈。
美国对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这一动荡的弧形地带的前沿部署表明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对中国施压的战略态势,从长远看这可能会使中国在地缘政治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阿尔弗雷德·马汉(Alfred T.Mahan)认为:制海权对于大国的战略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那些出海口和重要的交通线尤其如此。
有进入海洋之便的国家较之内陆国家有更大的获得大国地位的潜力[④]。
一个国家的海权是产生海权的精神因素(包括民族的海洋意识、海洋文化,国家的海洋政策、海洋法制等)以及拥有海权的物质基础(包括国家的海上力量、海上实体发商船、渔船、科学考察船、海上平台、港口、基地、造船及其他附属设备等)在各项海洋活动之中体现出来的震慑力量。
拥有海权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和平崛起的前提条件。
海权的获得可以为国家的最终统一提供后盾,并使中国的海洋权益免受外来威胁;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海上交通有赖于海权的保证;海洋战略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拥有海权也是中国崛起的标志之一。
美国加强在中国周边地区的战略活动,使中国面临新的地缘战略压力,不利于中国发展海权。
我国学者张文木指出:“大陆国家的条件是要有相应的陆地安全外围,不然就得有强大的海权,二者必居其一”[⑤]。
在全球化时代,对中国而言,海权就是发展权。
美国阻止中国发展海权,意味着剥夺了中国的发展权。
二、钓鱼岛和东海海域划界等问题让中日关系渐行渐远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两国间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主权等问题,对立、对抗逐渐升级,高层互访持续搁浅,国民感情日趋恶化。
2005年春天,伴随着日本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修改教科书、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事件的发生,钓鱼岛归属及东海海域划界问题更加受到人们关注,中国民间出现了针对日本的抗议和游行活动,中日关系一度紧张。
两国政府直至民众在海域划界问题上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已经成为彼此关系疏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在这一问题上面临着两个难题:一是冲绳海槽在划界中的地位问题;二是钓鱼岛等岛屿的主权归属争端以及它们在划界中的效力问题。
以小泉首相为首的日本当权者在历史问题、参拜靖国神社、台湾以及钓鱼岛等问题上一再挑衅中国的战略底线,中日关系进入建交以来最复杂、最困难的时期。
中日对东海大陆架划分存在的分歧由来已久。
中国主张“海洋划界应遵循的根本原则应该是公平合理的原则”,因为冲绳海槽构成了两国大陆架之间的天然界线,采用等距离线原则会影响到公平划界。
日本则主张中间线划界,认为冲绳海槽只是两国自然延伸之间的一个偶然凹陷,不足以中断两国大陆架的连续性,另外,日本坚持给予钓鱼岛以全效力,以钓鱼岛等岛屿为基点与中国划分东海海域。
中日两国已分别加入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如何划定东海大陆架及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便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83条中规定,海洋划界“在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所指的国际法基础上以协议规定,以便得到公平解决”,就此明确了公平划界的原则。
该条首先要求“以协议划定”界线,协议成为划界的必经程序,就此排除了一国单独划定其认为公平的界线强加给另一国的可能性。
其次,从划界的标准上讲,该条要求在“国际法的基础上”划界。
这里的“国际法”指的是被誉为海洋划界习惯法的“公平原则和有关情况规则”。
该规则要求划界“应按照公平原则并考虑到一切有关情况,以期达到公平结果”[⑥]。
就大陆架划界而言,特别应考虑地质、地貌这些“同大陆架法律制度有关的理由”[⑦]。
公平并不等于在有关国家之间不顾一切情况地划分,而是依据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与陆地领土密不可分的关系,把该国领土自然延伸的部分划归该国。
自然延伸原则是公平原则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自然延伸原则是大陆架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石以及沿海国的一个重要的权利基础。
也正因为如此,“划界应根据公平原则和考虑一切有关情况通过协议进行,应使每一方能尽可能多地取得构成其陆地领土向海底自然延伸的大陆架部分,但一国的延伸不应分割他国领土的自然延伸”[⑧],如果能够证明某些地质、地貌特征中断了有关国家间的自然延伸,那么划界时当然有理由赋予这些因素以重要作用,否则就侵害了依靠自然延伸原则一方的合法权利。
日本主张的等距离方法是国家划界实践以及司法实践中经常使用的划界方法,但那些划界多是不需要地质、地貌因素的专属经济区划界和为海底土和上覆水域划一条单一边界的所谓“单一划界”。
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对等距离线进行调整或修改,有时调整的幅度高达几十海里之巨。
在中日东海化解中冲绳海槽和钓鱼岛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划界因素。
冲绳海槽是自日本九州西经琉球群岛至台湾东北的弧形海槽,南北长1200公里,宽36-150公里,南部最深处达2700米[⑨]。
它的存在使等距离方法不适宜中日大陆架划界,因为等距离线只平分了两国海岸间的距离,没有平分两国权利重叠区域,即冲绳海槽轴线和日本200海里界限之间的区域。
由于中间线位于权利重叠区域的中国一侧,因此,使用海岸中间线就不是对两国海岸向海扩展的权利给予平等限制,而是否定了中国主张的起到冲绳海槽的构成其领土自然延伸的全部大陆架的权利。
因此,以等距离线为中日大陆架划界出发点将是不符合国家平等原则和公平要求的。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由8个大小不同的岛屿组成[⑩],距中国台湾省基隆市102海里,相隔冲绳海槽距日本琉球群岛73海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虽然钓鱼岛岛屿不过是弹丸之地,但如果获得全部效力,就可以为主权所有者带来11700平方海里的海域[11]。
也正因为如此,日本已开始把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划界与日本周边有争议的岛屿作为整体加以考虑。
日本海洋产业研究会编写的《迈向海洋开发利用新世纪》中就曾指出:“岛屿在确保日本200海里经济区中占有重要位置”。
“假如这些岛屿不存在,日本海洋经济区只限制在四个主岛海岸200海里水域内,那么,其面积将从现在的约451万平方公里变为250万平方公里,减少200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