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川纪章—广岛现代美术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落于公园之内的该建筑,给 公园增添了一丝艺术气息。建筑师 依据地形条件,设计了马蹄形的平 面构造,而为了保证街景的完整, 则要求该建筑要低于其周围的树木, 因而美术馆的60%埋在了地下,设 计师设计了多处使公园与建筑融为 一体的半室外空间。在建筑的中间, 设计师巧妙构思,设计了一个圆形 带廓式的入口,而展览线路安排也 以此为起点,分别向两侧展开,设 计了宛如“8”字形的参观线路,使地 上与地下连在了一起。 从平面上看,整个建筑犹如一 个马蹄形,却又带有现代科技般的 线条。中间以一个圆形空间连接着 两个相似的蹄型体块。在这个中庭 设计中,黑川充分的运用了他“共 生”的思想,圆形像原子弹的蘑菇 云,同时又像飞碟,运用抽象的符 号来寄托黑川对广岛历史的思考。 历史的印记深深的烙印其中
我们要思考,共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们要思考,黑川是怎样我阐述共生的。 我们要思考,我们得到了些什么。 在我认为,我们不能只是看着建筑的形态 来发现美的法则,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建筑 的思想,建筑家的意识形态是会保留在建 筑的。一个建筑没有思想深度,他只是一 个“机器”,只有有了思想才能展现他的 魅力。
1、对局部和整体都给予同等价 值 对于广岛美术馆来说,它以一个 圆形空间来组织这个建筑的其他 要素,形成了一个核心区域。而 这个核心区域只是一个“灰空间” 也就是所谓的“过渡空间”在功 能上并无重要作用。但同时,这 个空间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不可缺失,否则就失去了建筑整 体的感觉。 赋予单一空间以重要价值,空间 和空间的渗透,同样是共生的思 想。
是的勒理“铃论 共“的为诸木、 生生“本行大三黑 思命子,无拙浦川 想结整同常的梅纪 上构体时”“园章 升”结又、即的以 为和构汲“非“日 一庞”取万理反本 种帝、西事论观传 哲的法方皆”合统 学“国哲空和一文 理多哲学”大”化 论价学家等乘辩的 。哲家凯东佛证唯 学勒斯方教思意 ”泽特哲的想识 , 、
浅谈关于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我在分析中曾不断的提到“共生”这个字眼, 其实对于黑川来说,他的一生中有两个重要思想,一个是早起的“新陈代谢”,上 图2中的“舱体大厦”即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而图1和图3都是70年代后,黑川提 出“共生”的观点后,运用的建筑。广岛这个作品只是其中之一,并且广岛现代美 术馆强调“自然与建筑的共生”,以及“历史与现代的共生”,他充分表达了自己 对“共生”思考,努力去找出一个新的世界秩序。
2、把内部空间外部化和把外部 空间内部化,这就意味着排除内 外之间、自然与建筑之间双重约 束的领域,促使内部与外部之间 的相互渗透。 广岛现代美术馆包括一座图书馆、 一座自然博物馆、一座地方博物 馆、雕塑广场和雕塑森林、一座 露天剧场等,总的布局为村落式。 为了保护现场绿化环境,将美 术馆布置在山脊上,平面形状呈 马蹄形。由于建筑的高度不能超 过周围的树木,因此60%的建筑 面积都布置在地下。半室外和过 渡空间用以加强整个艺术公园的 整体性并形成建筑与自然的共生。
广岛现代美术馆
广岛现代美术馆座落于日本广岛,1988年竣工,是为黑川纪章的代表之作。 该建筑充分体现的黑川关于“共生”的理论,作为日本自丹下健三以后的第 一代建筑大师,为后世建筑师创造的宝贵的财富。
广岛现代美术馆座落在广岛市中 心区一一比治山。比治山以前曾 是广岛湾的一座岛屿。 1981年, 当地政府改造了比治山 的环境,并决定实施新区规划。除 了对道路、通讯、上下水等市政 设施作了规划外, 还将建造青空 图书馆、 广岛现代美术馆、博物馆和乡土 资料馆等, 将比治山新区建成广岛艺术中心。 建筑师黑川纪章根据广岛的历史 和比治山的自然环境准备将自己 的“自然和历史的共生现代和传 统的共生” 、“ 整体和局部的 共生”的建筑理论用于该建筑物 上。 广岛现代美术馆和早已建本的青 空图书馆在同一根轴线上, 只是 尾部稍稍偏移, 目的是为了保留 美术馆附近的一块自然风景。
共生:黑川纪章—广岛现代美术馆
DESIGNER-10城市规划 伊谛涵 151000328 指导老师:周成斌
日本建筑师。1934年4月生于名古屋 市,195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建筑学专 业,后就读于东京大学,以研究生身 份在丹下健三研究室工作,1959年获 硕士学位,1960年参加“新陈代谢” 组织,作为中心成员活动。1962年成 立黑川纪章建筑城市设计研究所, 1964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他曾多 次获奖并获得多项国际荣誉。他曾与 和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日本建筑界 三杰。黑川纪章重视日本民族文化与 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认为建筑的地 方性多种多样,不同的地方性相互渗 透,成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内容。 他提出了“灰空间”的建筑概念,这 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 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者他提倡使 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 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 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对 于后者他大量采用庭院、过廊等过渡 空间,并放在重要位置上。
共生法则:
共生哲学是主张对被现代建筑所抛弃的双重含义和多重 含义的性质进行重新评价的哲学,为了实现这种思想,黑 川纪章在实际中采用了一下手法: 1、对局部和整体都给予同等价值 2、把内部空间外部化和把外部空间内部化,这就意味 着排除内外之间、自然与建筑之间双重约束的领域,促使 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互渗透。 3、在相互矛盾的成分中,插入第三空间,即 中介空 间 4、设计出共生的要素,有意识的把异类物件混合在一 起,使之产生多重性含义,以便选用传统或历史性构件, 或者把传统和现代技术有意识的交织在一起 5、强调细部,即重视对材料的选择,注意能够表达人 类感情和精神的细部,适当考虑人类感情和精神上的细微 接触。
贝聿铭先生所说: “没有人能永远风 光,但建筑是悠久 的,最要紧的是看 你的工作如何,工 作能否存在,50年 以后、100年以 后……任何名分都 会随时间流逝,真 正留下来的只是建 筑本身”。
THE END—迈向生命时代
从渴爱与无明中解脱。
4、强调细部,即重视对材料的选择,注意能够表达人类 感情和精神的细部,适当考虑人类感情和精神上的细微 接触。
黑川纪章-共生的存在意义
黑川纪章强调:“一切生命中均存在未知的领域,而每种文化中都有超越 我们理性认识的神圣领域”。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他提出了“新陈代 谢”概念,即建筑应该像生命体一样能够进行不断的自我更新,而不是强调 采用统一的“国际”模式。设计建筑在考虑国际强势文化影响的同时,更应 该尊重地域的文化、多样的文化。 而后,经过近30年的实践,黑川先生又不断将其思想进行完善,先后 经历了共时、变生的阶段,最终发展成为成熟的“共生”思想。 “共生”哲学的核心内容是: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内部 与外部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理性与感性的共 生、宗教与科学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而“共生”思想也成为今天建筑 设计界的一个重要依据,成为黑川纪章先生对现代建筑界最大的贡献。 黑川先生说:“将人类视为仅次于上帝并控制整个自然界的理性生物的 人本主义学说正面临着危机,我们应该逐渐认识到人类的生存依赖于我们 星球上许多生命形式的共生,建筑和文化同样如此”。 海德格尔称欧洲中心主义为一种看得见的文化,它认为世界只是像戴 着特殊有色眼镜的西方人所看见的那样,相比之下,“共生”思想认为存在 多种文化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
黑川纪章重视日本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文 化的结合,认为建筑的地方性多种多样, 不同的地方性相互渗透,成为现代建筑不 可缺少的内容。他提出了“灰空间”的建 筑概念,这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 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者他提倡 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 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 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对于后者他大 量采用庭院、过廊等过渡空间,并放在重 要位置上。 黑川纪章的代表作品有:东京规划; 螺旋体城市方案(1961)、中银舱体楼 (1972)、福冈银行本店(1975)、琦玉 县立近代美术馆(1982)、东京瓦科尔曲 町大楼(1983)等。 黑川纪章在海外也参加了许多设计工 作,如1990年北京由中日两国政府共同投 资兴建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21世纪饭 店),其主要建筑有豪华世纪饭店、世纪 剧院、国际会议厅、教育研修楼、银橄榄 体育世界、中国青年婚谊宫、音像演播制 作中心、电化教室等,也是黑川纪章提出 的总体建筑设计方案,由中日两国建筑师 共同设计的。 如今,郑东新区已成为郑州 人引以为豪的新城市“形象大使”。 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建筑大师于2007 年10月12日在日本死于心肌梗塞.
内 部 与异 外质 部文 的化 共的 生共 、生 人、 与人 自与 然技 的术 共的 生共 生 、
共 生 思 想 主 要 表 达 在 如 下 方 面 :
筑共 自生 然作 不为 能黑 脱川 离的 其主 樊要 笼思 。想 , 分 析 他 的 建
为 首 先若 要要 从分 他析 所一 信个 奉建 的筑 理师 论的 来作 理品 解, 。我 认
该建筑呈长条形, 为了使两端建筑布置合理, 缩短参观路线, 在建筑中间布置一个带柱廊的圆形广场, 形成缓冲的、共享 空间。建筑师将西欧城市建筑中带喷泉的圆形广场插人到该 美术馆中, 又结合日本江户时代传统的数寄屋建筑檐下的外 廊, 具体地布置柱廊、局部屋顶, 形成既不是室内也不是室外 的空间, 在材料的选择上, 重视人类感情和精神上的细微接触, 从柱到地面直至延伸室外的楼梯均选用坚实的大石块。建筑 师称这种手法为“ 异国文化的共生” 。
3、设计出共生的要素,有意识 的把异类物件混合在一起,使之 产生多重性含义,以便选用传统 或历史性构件,或者把传统和现 代技术有意识的交织在一起。 带柱廊的圆形中心广场设在 博物馆中央,由此再延伸出交通 流线。平面的布局犹如遗传因子 的中心组合,并抽象的运用了历 史的记号,包括对原子弹的回忆、 西方城市和日本传统等。在这里, 圆形像原子弹的蘑菇云,同时又 像飞碟。它的圆形在原子弹落下 的方向劈开一个口子,同时在基 座上也运用了被爆炸污染的石块。 立面的处理表现了建筑材料从 古代向现代的过渡,自下而上表 现了石块、砖向铝材的转换,向 轻巧的人工材料过渡。这也是一 种建筑与自然的共生。
共 生世 纪 的的 秩世 序界
新 秩 序
21
—
黑川好象其它日本建筑师和设计师一 样,都有很深的哲学理念,据说他致 力于在建筑中体现“无”的思想,用 他的话来说,这个“无”字并不是没 有的意思,而是“好象不存在,但又 存在”。比如广岛美术馆的中庭,它 是一个存在,但到底有什么用处?好 象有,又好象没有。玄关给人的感觉 是无用的,但它又是存在的,这就是 “无”的感觉。“我想要建成的建筑 就是让人家进来以后看到觉得这既不 是厨房,也不是卧பைடு நூலகம்,不知道是什么 东西,要让人们想象和思考,这就是 有思想的建筑。我的建筑中叫作虚无 的东西,就像读短诗———诗不像法 律有很明确的条文,但又有很深的含 义在里面,你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想 象来解释,这也是一种哲学。这个美 术馆在设计的时候,我想要表现的是 一种简单朴实的东西,几乎没用什么 色彩,只有一种色彩。虚无的思想其 实是哲学的命题。” 黑川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