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自然辩法
1.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科学的三种类别。
3′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2、科学技术的三种哲学反思。
3′对科学进行辩护-捍卫科学;对科学进行批判-质疑科学;对科学进行审度-必要的转换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
4′(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2)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4)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正、负)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由来和学科性质。
2′(1)由来: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形态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
自然辩证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成就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最新发展和最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恩格斯本人多年刻苦学习和精心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总结。
有关《自然辩证法》的材料是恩格斯1873─1886年这一时期写成的。
整部著作没有写完,并且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过。
(2)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5、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类型。
3′系统层次观,进化历史观,持续发展观6、系统的基本特点。
4′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
2′科学: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一般生产力。
技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直接生产力。
9、四大产业体系的分类。
4′(1)第一产业体系(农、林、牧、畜、渔);(2)第二产业体系(制造、采掘、建筑、运输);(3)第三产业体系(通信、商业、金融、医疗、饮食、公共服务);(4)第四产业体系(科学、文化、教育、咨询)10、科学的五大解释。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1.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方面,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是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
其研究对象有自然观、科学观及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及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2.自然观:(1)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根本观点成总体看法,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以及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
科学技术哲学中所讨论的自然观,是对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哲学抽象而形成的观察自然界的基本观点。
虽不能代替具体的自然知识,却能提供不同知识领域相互过渡的观念启发。
(2)自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与自然观形态的历史演替;自然界的本质、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
自然:自身包含有生长、分化与演化的无限多样性的整个存在;是指各种物质系统相互联系的总体;是指各门自然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对象总体。
3.自然观演化的历史形态:人类汗青上的自然观分类有神话及原始宗教的自然观、哲学的自然观、科学的自然观。
具体汗青形状有:1、古代朴素自然观,如中国的五行说、易自然观、道自然观等,具有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
2、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如教的创世论。
3、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自然界是一架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则朝着一定方向运转的机器。
特征:机械性(和谐和次序性);决定性、因果必然性、可展望性;还原性;可逆性;简单性。
4、现代的辩证唯心主义自然观:天下是物资的、物资是运动的、运动具有多样性和规律性、物资处于联系的普遍性与运动的永恒性。
*三种自然观的比较:中国古代:整体观;古代和近代西方:原子主义;当代:系统观。
4.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1)科学观是人们对科学的总体看法,它重点研究科学的本质,结构、开展模式和一般规律。
(2)科学方法论是关于认识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围绕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具体研究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获取科学事实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方法、加工整理科学事实以提出假说和形成理论的科学抽象、科学思维和假说方法,以及构建理论体系和评价理论的方法等。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题库2023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题库2023摘要:1.自然辩证法概述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与方法3.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原理与应用4.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5.自然辩证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6.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现状与展望7.自然辩证法研究生题库解析正文:一、自然辩证法概述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主张从整体上、动态上看待自然现象,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矛盾。
自然辩证法为我们认识自然界的本质规律提供了方法论。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以及现象之间的联系。
其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归纳与演绎:从具体的实例中总结出一般规律,然后用这些规律去解释和预测新的现象。
2.系统分析:把事物放在系统中,分析其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以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3.矛盾分析: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揭示事物的矛盾运动,探讨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
三、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原理与应用自然辩证法包含许多重要原理,如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等。
这些原理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四、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例如,在物理学领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基于自然辩证法的原理建立的。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指导科学家们在研究生物、化学等领域时,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去认识事物。
五、自然辩证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协调发展,对于指导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辩证法提倡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实现协调发展,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六、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现状与展望近年来,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在理论上有所突破,还在实践中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将继续深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七、自然辩证法研究生题库解析自然辩证法研究生题库主要包括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的题目。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期末复习资料
复习题
1.自然辩证法的内涵和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a)⻢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克思主义 自然观是自然辨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的根本观点,它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做出科学 的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系 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核心。(b)⻢克思 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是⻢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反映了自然观与社会历 史观的统一。⻢克思主义科学观是在总结⻢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 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体系结构,揭示科学的发展模式和 技术的发展动力,进而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是⻢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 体论和认识论,是⻢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核心。(c)⻢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研究科学技术活动的一般性方法的性质与规律。⻢克思主义科学技术 方法论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总结出分析和综合、归纳与演绎、从抽象到具体、 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等辩证思维形式,并且汲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创新思维方法和 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等基本方法,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 法论。⻢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技术研究 中,是⻢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d)⻢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科学技术与社会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追求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协调发 展。⻢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从⻢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探讨社会中科学技 术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等普遍规律。包括科 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观,科学技术异化观、科学技术伦理观,科学技术社会运行观、 科学技术文化观等方面,是⻢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e)中国⻢克 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中国⻢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中国具体 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克思主义科学 技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p79)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精华资料(精简版)
第一讲:导论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教材1~5) 2.试述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教材P 14-18)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理论,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研究生全面、系统和辩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育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与我国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和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显著特征。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什么是自然观?(教材P19)简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思想和特征。
2.简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以及自然界系统演化的特点。
系统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了自然界系统的存在和演化规律所形成的总的和根本的观点。
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自然界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演化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3.什么是人工自然?(P93) 简述人工自然的发展历程和规律。
4.论述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指导。
按照生态自然观的要求,要建设生态社会,需要依靠生态技术的发明、创新及其运行来解决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要为创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制度和管理保障;在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消除各种社会矛盾,消除社会的贫富差距,进行生态的文化建设并促进社会的有机发展。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思想的重大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必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系统自然观,认识人工自然对于环境的破坏作用,树立生态自然观。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目录第一部分绪论和自然观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12.历史上曾出现过那几种不同形式的自然观?人类自然观的演变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相互关系?——————————————— 13.近代前期为什么会形成机械论的自然观?—————————————————— 2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背景?————————————————— 35.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如何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举例说明)——— 36.分析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环境等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 37.系统的层次性?系统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48.如何用耗散结构理论解释系统新的有序状态(或稳定性)的形成?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 49.自然物质系统(宇宙、星系、恒星、地球)演化的基本图景及规律?—————— 510.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什么说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核心是什么?——————————————————— 6(补充:)11.关于循环经济。
** ————————————————————————————8第二部分科技观1.科学技术的含义、体系结构,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82.关于科学共同体的道德行为规范问题。
(需要补充)**————————————93.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发展模式。
———————————————————104.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105.谈谈科学技术对人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 —————————————————116.谈谈你对科学技术价值的看法。
** ————————————————————117.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3、生态、经济、社会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尤其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不断给人类以“报复”,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使人们面对现实而做出理性选择,使可持续发展理论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强调人类在追求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时,要保持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二是强调当代人在追求和创造今世发展与消费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平等。这就需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①要处理好当代人与下一代的关系,当代人的发展不应损害下一代人的利益②要处理好当代人与当代人的关系,当代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任何自然系统都有一个从孕育、产生、发展、成熟到衰退、消亡的过程,自然系统的这种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它的动态性。
三、 自组织形成的根据和条件。
答:1、自组织的概念。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
2、自组织形成的根据和条件
自然辨证法复习题
一、自然辨证法的内容和学科性质。
(一)自然辨证法的内容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它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已有成果,说明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概括自然界的演化发展,揭示自然界的本质,探索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人们对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观点。
(1)开放性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支撑这一原理的有两块基石:一是经验基石----是指一切生命系统的有序演化都以系统与环境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为先决条件;二是理论基石-----即热力学第二定律断言任何与环境没有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必然走向无序的平衡态。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工程管理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一、辨析题:(先判断是非,再详述理由)1、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都是以自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它们是同类学科,可以相互替代。
请问:弄错。
虽然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都是研究自然规律,但前者研究的是一般的自然规律,后者研究的却是特殊的某一领域的自然规律,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2、工业革命进程的加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请问:恰当。
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支配能力急剧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人的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自视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逐渐漠视自身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对自然一味地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对自然的对立。
3、自然辩证法就是人类重新认识自然和改建自然的通常规律辩证法。
答:错.因为:人类重新认识自然和改建自然的通常规律就是科学技术研究的自然辩证法,就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应就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通常规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和改建自然的通常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4、用系统思想来看,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表现为技术的结构和技术的功能之间的矛盾。
请问:恰当。
因为: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是由技术内外的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技术体系内在动因来看,劳动过程中各种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矛盾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原因。
它们以技术规范和技术实践的矛盾表现出来。
技术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决定功能,技术改变,创造结构,从而开发功能。
5、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都就是自然,没本质区别。
答:错。
虽然它们都就是自然,但是天然自然就是所指未被人类活动所影响的那部分自然,而人工自然则就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在天然自然的基础上深刻地贴上了人类活动印记。
6、世界古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打下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基础。
答:错.因为:世界古代自然科学的为人类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打下了自然辩证法科学基础的就是以三小科学辨认出的18,19世纪一系列科学成果。
自然辨证法(研究生学习)复习提纲
绪论一、两个名称的并存“自然辩证法”一名来自于恩格斯书稿《自然辩证法》(1873-1886),主要讲三个方面的辩证法: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研究的辩证法。
“科学技术哲学”一名与20世纪80年代西方科学哲学开始传入我国有关,西方科学哲学把科学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着重探讨科学的划界、科学发现的逻辑、科学发展的模式等问题,原则上不谈论自然界和各门自然科学理论中的哲理。
为便于国际学术交流,有学者主张用“科学技术哲学”来取代“自然辩证法”来作为该学科的名称。
《自然辩证法》与西方科学哲学都不探讨技术问题,但由于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技术与科学的密切联系,对技术的哲学思考也被纳入该学科领域。
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科目录中,采用了“科学技术哲学”,而研究团体、学术刊物、课程名称仍叫“自然辩证法”。
两种名称并存反映了在这个学科领域存在着两种传统:把该学科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方法来研究这个学科;在欧美科学哲学的背景下来理解这个学科,强调是哲学的一部分,强调国际学术交流,强调语境的统一。
二、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亦称“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线索,研究自然界的辨证本性、认识和变革自然的辨证过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辨证关系.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中介性:自然辩证法是沟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桥梁哲学的分支:自然辩证法从学科本性上属于哲学。
四、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研究对象辩证法--辩证法(dialectics)源出希腊语“dialego”,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
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辩证法有不同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发展的学说。
主线:人与自然关系五、自然辩证法主要内容辨证自然观: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科学的本质与价值、科学研究中的一般方法六、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1、启发科研思维,提高科研能力哲学为什么能启发科学?哲学因具有怀疑、批判和叛逆的精神,所以能够成为新科学之母。
(完整word版)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全
简答题:1、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2、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3、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4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5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6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7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8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9、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10 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11 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如何?12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1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14 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15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16、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17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P30-3118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
P35-3819、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1-62)20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P49-5021 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
(P9-10)22、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开发可简单分为几个阶段?(P203)23、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P119)2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142)25、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
(P267)26、科学理论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P174)27. 研究型大学体制的基本特点。
(P265)(问答,可以出成联系实际的问题)28.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29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P6-8)30.试论述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P199-200)31、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32、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01-30233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3)35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36 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10)37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11)38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12)39现代科学革命对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13)4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41、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4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43、科学的社会规范的基本内容44、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45、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
【绪论】1、自然辩证法的中心线索、研究内容和学科性质是什么?P1-P32、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P13-P183、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是什么?P18-P19【自然观】1、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科学基础和局限性。
一、古代朴素自然观P29-P31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P37-P42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P37-P42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基本观点是什么?P42-P47;P504、系统及其基本范畴。
要素与结构、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系统的定义P74 系统的基本范畴P76 要素与结构的相互关系P76 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P77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P785、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P80-P916、了解宇宙起源假说和生物进化论的基本思想。
P59-64;P69-727、自然系统演化的规律性有哪些表现?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起什么作用?自然系统演化的一般特点P97-P108自然系统演化的规律性的表现P97-P125不可逆性在演化中起的作用P100-P1018、如何理解熵的概念?P102-P1049、质系统进化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开放系统是系统进化的前提?物质系统进化的条件P108-P113开放系统是系统进化的前提P108-P11010、什么是涨落?涨落与系统演化有什么关系?P111;P111-P11311、什么是混沌及其基本特征。
P113-P11812、自然系统演化循环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自然系统演化循环的普遍性P121-P122自然系统演化循环的多样性P121-P12313、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128-P13414、什么是人工自然?人工自然及人类实践活动对自然系统有什么影响?人工自然P135人工自然及人类实践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P139-P14115、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全球生态环境问题P142-P145马克思主义生态观P145-P14716、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核心思想及基本内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途径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核心思想及基本内容P148-P150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途径P150-P151【科技技术方法论】1、科学技术方法的含义和特点。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doc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其基本特征。
()A. 正确B. 错误答案:A2.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A.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B. 自然界的永恒发展C. 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D. 自然界的内在规律答案:C4. 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来自于()A. 外部条件B. 内部矛盾C. 外部条件和内部矛盾D. 外部条件或内部矛盾答案:B5.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A. 原因与结果B. 必然性与偶然性C. 可能性与现实性D. 社会意识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自然辩证法认为,以下哪些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A. 内部矛盾B. 外部条件C. 社会意识D. 自然规律答案:AB2. 以下哪些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A. 归纳法B. 演绎法C. 比较法D. 分析法答案:ABCD3. 自然辩证法认为,以下哪些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A. 从简单到复杂B. 从低级到高级C. 从无序到有序D. 从有序到无序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答案: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3.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答案: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肯定,通过否定之否定,事物得以发展和完善。
4. 自然辩证法如何理解自然界的普遍联系?答案: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是指自然界中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第一章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公认的观点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本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自然科学客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及其它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部分;自然辩证法主要包含自然观、自然科学论、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二、简述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主要流派以及学术观点(1)、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初英•海森堡、爱因斯坦明确界定了科学的对象,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证实的。
(2)、证伪主义:波普尔强调思维创新、反向思维;指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P1-TT-EE-P2;(3)、历史主义:英•Kuhn库恩于198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范式-反常-危机-革命-新模式三、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共分六个部分:1、自然辩证法的《导言》论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程和成就,阐述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要性;“十九世纪以来的重大科学发现,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个缺口,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自然科学与哲学;主要论文《〈反杜林论〉旧序》、《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论述了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关系,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研究者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才能在研究过程中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排除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干扰,加速研究进程,科学为哲学提供资料和依据;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重点强调了辩证法是客观的,包括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三大规律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性与可能性;4、物质的运动形式;主要论文:《运动的基本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科学分类是以对象的运动形式为依据的。
研究生考试自然辨证法复习资料
1、如何理解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2)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3)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的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2、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继承是科学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
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
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与前进。
创新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
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
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如何理解马克思科学技术方法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并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一、试题部分1. 选择题(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者是: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毛泽东(2)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量的积累B. 质的飞跃C. 否定之否定D. 矛盾的斗争(3)以下哪个观点属于自然辩证法的范畴:A. 自然界是有规律的B. 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C. 自然界是可知的D. 自然界是辩证的2. 填空题(1)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发展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2)自然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自然界发展的______。
(3)自然辩证法强调,认识自然界的辩证法,必须坚持______、______和______。
3. 简答题(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任务。
(2)简述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试述自然辩证法与实证主义的关系。
4. 论述题(1)试述自然辩证法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用自然辩证法指导我国科技创新。
二、答案部分1. 选择题(1)B. 恩格斯(2)D. 矛盾的斗争(3)D. 自然界是辩证的2. 填空题(1)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2)周期性(3)实践、理性、历史3. 简答题(1)自然辩证法的基本任务是揭示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探讨自然界的辩证性质,指导人们正确认识自然界,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指导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②指导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③指导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
(3)自然辩证法与实证主义的关系:实证主义强调实证、实验和经验,强调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而自然辩证法则强调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性质,认为实证主义只看到了自然界的现象,而没有看到本质。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但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自然辩证法的某些方面。
4. 论述题(1)自然辩证法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①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生态环境的辩证性质;②指导人们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生态建设;③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与答案(题库全)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自然辩证法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自然辩证法 研究生考试资料汇总
系统的基本特征1、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2、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形成一定的结构。
3、系统的结构使它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4、功能是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系统只有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保持(或恢复)其原有的特性。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自然界演化的唯象描述1、宇宙的起源与演化2、地球的演化3、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4、人类的产生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1、可逆与不可逆可逆是指一个物质系统经过某一演化过程,从某种初始状态达到另一状态,如果存在另一过程,使该物质系统与外界环境完全回到原来的初始状态,则原来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如果不存在使系统与环境完全复原的过程,原来的过程就是不可逆过程。
如热传导、质量扩散、功热转化、生长发育、物种进化……2、进化和退化的含义:进化是指物质客体演化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趋势和过程。
退化是指物质客体演化中由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的趋势和过程。
进化退化的统一性1、进化和退化相互包含2、进化和退化同存共生3、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自然界演化发展的规律性1、矛盾是自然界运动与演化的根本动力2、渐变与突变是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方式3、自然界运动转化的守恒定律4、自然界演化发展的周期性自然观的形成一、古代朴素的自然观1、远古时代科学技术的萌芽古代技术发端的第一个标志——打磨石器古代技术发端的第二个标志——人工取火古代技术发端的第三个标志——创造文字2、古希腊的科学技术古希腊自然观的特征(1)自发的唯物论(2)朴素的辩证法(3)整体性、系统性(4)直观性、猜测性相应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状况正处于发展时期和高峰时期:(隋、唐、五代、宋、辽、金、元)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萌芽时期:远古—西周(公元前770)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发展时期:秦汉—五代(公元前221—公元960)高峰时期:宋、元时期(960—1368)相对衰落时期:明、清时期(1368—1911)二、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解放)宗教改革(人的解放)地理大发现哥白尼日心说,新物理学的诞生(伽利略、牛顿)数学(几何学、对数的发明、微积分的创立)化学、生物(生理学、)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局限性A.“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B.机械论C.机械决定论D.经验论E.唯心论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天文学、地质学、化学、生物学(进化论)物理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由实验观测材料、定理和学说等知识单元组成的系统,并通过这些知识单元的内在逻辑特征和知识单元之间的本质联系被揭示后建立起来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方面,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是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
其研究对象有自然观、科学观及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及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2.自然观:(1)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根本观点成总体看法,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以及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
科学技术哲学中所讨论的自然观,是对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哲学抽象而形成的观察自然界的基本观点。
虽不能代替具体的自然知识,却能提供不同知识领域相互过渡的观念启发。
(2)自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与自然观形态的历史演替;自然界的本质、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
自然:自身包含有生长、分化与演化的无限多样性的整个存在;是指各种物质系统相互联系的总体;是指各门自然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对象总体。
3.自然观演化的历史形态:人类历史上的自然观分类有神话及原始宗教的自然观、哲学的自然观、科学的自然观。
具体历史形态有:1、古代朴素自然观,如中国的五行说、易自然观、道自然观等,具有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
2、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如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论。
3、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自然界是一架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则朝着一定方向运转的机器。
特征:机械性(和谐和秩序性);决定性、因果必然性、可预测性;还原性;可逆性;简单性。
4、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具有多样性和规律性、物质处于联系的普遍性与运动的永恒性。
*三种自然观的比较:中国古代:整体观;古代和近代西方:原子主义;当代:系统观。
4.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1)科学观是人们对科学的总体看法,它重点研究科学的本质,结构、发展模式和一般规律。
(2)科学方法论是关于认识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围绕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具体研究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获取科学事实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方法、加工整理科学事实以提出假说和形成理论的科学抽象、科学思维和假说方法,以及构建理论体系和评价理论的方法等。
5.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1)技术观是人们对技术的总体看法,它重点研究技术的本质、体系结构、发展模式和一般规律。
(2)技术方法论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围绕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过程,研究技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原理的构思、技术方案的设计、技术实验和实施等方法,以及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和战略等内容。
6.科学技术与社会:把科学技术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围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重点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社会体制、社会运行、社会价值、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及伦理应对。
7.找到应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合适方法、根本态度我们应当尽可能发挥技术的正面作用,把它的负面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不是技术,而是人们的技术观、价值观和伦理观,是人们的哲学观念。
自然辩证法从科技哲学角度研究科学技术问题。
8.自然的概念:(1)纯粹的自然(天然自然)没有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自然,或自然界自身产生出来的自然。
(2)人化的自然(人工自然)受到人的活动的影响的自然,或人工产生出来的自然。
9.自然观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1)自然观:自然科学理论的思想基础近代产生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把整个世界看成是一种物质存在,从而构成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思想前提。
从更具体的方面来看,有关物质结构的分子、原子乃至基本粒子的理论,则是在古代的原子学说等自然观思想的指导下提出并建立起来的。
(2)自然观: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定的自然观不仅决定着其科学研究的选题和方向,而且决定着其假说的提出、实验的设计和结果的评价。
10.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要点:任何系统必须有2个以上的要素构成;系统诸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性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
11.系统的基本特点:1、整体性:系统思维具有很强的整体性,要素区别于整体:2、层次性:高层次系统包含低层次系统,两者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层次和系统复杂性有对应关系。
层次越高,复杂性越大。
3、有序性:指系统各部分在空间、时间上分布规则性、组织性和确定性。
4、动态性:系统都有物流、能流、信息流不断地运动,都有从孕育、产生、发展、成熟到衰退、消亡的过程。
5、稳定性12.系统的种类:(1)孤立系统——同环境没有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
比如上了发条的机械钟。
2)封闭系统——同环境只有能量交换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比如人在火炉旁取暖。
(3)开放系统——同环境既有物质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比如人从空气中呼吸氧气。
13.“生态危机”的多重根源:1、人口根源:人类要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总要消耗自然资源。
人越多,消耗的资源也越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越大。
2、经济根源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的工业的发展,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这就可能导致资源的枯竭。
3、技术根源人类通过技术制造了自然界原来没有的、而自然界本身又很难甚至完全不能降解的有机物,这些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在环境中积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4、观念根源人类中心主义!14.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既要考虑到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当代人的一时利益。
15.建设生态文明:中共十八大阐述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过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16.科学的本质和属性:(1)人类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一种探索性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
(2)它有其共同体、结构和建制;(3)遵循一定严格的方法,具有实验性、探索性、理性和逻辑性等特征;(4)完整的、不断发展的由定理、定律和理论等构成的实证知识体系。
属性:(1)客观真理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可检验性:重复接受实验检验;(3)系统性:有结构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4)主体际性:科学知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被不同认识主体所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的实验检验,并在主体间畅通地讨论、交流。
17.技术的本质:指技能,艺术,当代技术是科学的应用。
一切为达到某中目标所使用的手段、工具、规则和方法。
技术是实现某种目的的有效活动,是求功用的活动。
18.科学与技术的联系:(1)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物,都是自然界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都要遵守自然界的规律,都需要正确的自然观作为哲学基础。
二者的研究方法有许多相通之处。
(2)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利用、控制、改造、创造和保护自然的需要科学认识自然是技术改造自然的前提,技术改造自然是科学认识自然的最终目的。
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价值的进一步实现。
19.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不同的性质和目的:科学是认识活动,是求知(西方)。
技术是实践活动,是提高效率和获得功用。
(2)不同的成果形式:科学是知识创新活动,科学创新的成果是新知识;方法也是科学成果,但最终要转化为知识。
技术是物质创新活动,技术创新的成果是新产品;新工艺也是技术成果,但最终要转化为产品。
科学知识产权的核心是“荣誉”;技术知识产权的核心是“利益”。
(3)不同的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求真程度,包括正确度、深度和广度三维:;技术的评价标准是获利程度,包括价格、功能和操作方便三维(4)不同的生产力形态(5)不同的更新速度和生效时间(6)不同的竞争形势(7)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有所不同:科学研究者应具有好奇心、想象力、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技术研究者应具有设计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和经济头脑、市场意识。
20.科学技术的二重社会效应:(1)积极方面①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从近代产业革命发生以来,科学技术所显示出的最巨大、最引人注目的社会功能,也是科学技术的主要社会功能。
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②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事实表明,近几十年间,有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三分之二来自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中国家要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③科学技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历史上科学曾经在反对宗教神学的统治中起着解放人们思想的重要作用。
今天,仍然有必要在全体公民中大力普及科技知识,用科学技术战胜迷信、愚昧和贫穷,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向前发展。
(2)消极方面:科学技术却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
包括资源、环境等多方面。
21.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1、选题:始于科学问题;2、获取科学事实:按课题的需要收集和整理事实材料;3、进行思维加工:基于已有的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形成科学假说;4、验证:对已形成的假说进行检验;5、建立理论体系: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
22.什么是科学问题、科学假说、科学观察、科学事实、科学实验、科学理论?1、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矛盾。
2、科学假说: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未知的自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所做的一种推测性说明。
具有四个原则:理性原则、解释性原则、可检验性原则、简单性原则。
3、科学观察: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感觉器官或辅之以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典型性原则。
4、科学事实:指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
是科学研究的指向,具备四个特性:可重复性、精确性与系统性、单称陈述性。
5、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科研目的,用一定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客观对象的条件下考察对象,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种基本方法。
具有主动性、重复性精确性三个特性。
6、科学理论: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如实反映,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客观真理性与严密的逻辑体系构成了科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23.科学问题的来源1、实践与理论的矛盾:原理论难以解释新现象;同一事实进行多方面观察、实验,其结果无法给予统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