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的发展历程
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分享
幼儿各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不同年龄的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和所使用的方式会有所不同。
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
一、3岁前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游戏预设(一)游戏的发展水平3岁前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在生命的最初三年,儿童从每天只能躺着到会抬头、翻身、坐、爬、站、走,儿童动作的发展是游戏发生发展的条件之一。
此阶段儿童主要以感觉运动性游戏为主,如大运动类游戏、用手的游戏、感觉游戏等,伴有象征性游戏的芽,此阶段儿童喜欢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
子游戏是两岁前儿童游戏的主要形式,在儿童游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童对同龄伙伴的意识的发生,儿童的伙伴游戏逐渐发生发展。
(二)游戏的预设3岁前是孩子接触社会的最初阶段,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至关重要,应经常对孩子说话、讲故事、唱歌。
给他们听柔和的音乐、玩色彩鲜艳的玩具,为他们创设一个安全、温馨、幸福、和谐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儿童大胆的探索行为,引导他们参与到游戏当中来,使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变得自信、主动、大胆,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幼儿初期儿童游戏的发展水平及游戏预设(一)游戏的发展水平幼儿初期的儿童处于象征性游戏初期,此阶段儿童的象征性游戏内容和情节都比较简单,常常重复同一动作,而且游戏主题不稳定,常随外部条件和自己情绪的变化而改变。
受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对游戏规则的理解较差,自我控制的水平较低.。
此阶段儿童所进行的角色游戏比较简单,角色的种类不多,大都是独自充当角色或平行充当同一角色。
这个时期幼儿游戏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由独自游戏向联合游戏过渡。
他们不再喜欢独自玩耍,而是喜欢和同伴们一起玩。
在同其他儿童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想象和各种社会性交往能力都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游戏活动中,儿童逐渐认识到自我的存在。
因此.在这个阶段更多为幼儿创造与同伴接触的机会,将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游戏的预设幼儿初期是儿童在幼儿园生活的初始阶段,教师应注意为儿童创设温馨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
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有哪些
第一阶段:反射练习期(0——1个月);第二阶段:练习性游戏发生期(2——4、5个月);第三阶段:有目的的动作逐渐形成期(4、5——9个月);第四阶段: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9、10——11、12个月);第五阶段:为了看到结果而行动期(11、12——18个月);第六阶段:象征性游戏形成期(18——24个月)。
皮亚杰不仅用认知发展的术语来解释幼儿的游戏,而且认为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决定幼儿在任何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
游戏的发展是与儿童的认知发展相一致的。
每种游戏在心理结构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代表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水平。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智力的一个方面,所以游戏的发展阶段与智力的发展阶段是相适应的。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儿童游戏的相应表现,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分成三个发展阶段,并归纳出每个阶段儿童游戏的主要形式:第一阶段:练习性游戏(0——2岁);第二阶段:象征性游戏(2——7岁);第三阶段:规则性游戏(7——11、12岁)。
在感知运动阶段,幼儿是用具体方式游戏的,通过身体动作和摆弄、操作具体的物体来进行游戏。
练习性游戏是感知运动水平上出现的典型游戏,这是一种最初形式的游戏。
练习性游戏是以不断地重复已习得的动作而取得“机能性快乐”,“动”即是快乐。
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发展了表象能力,可以假扮不在眼前的事物,可以用语言而不是利用整个身体的动作进行游戏。
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游戏的典型形式。
表象和符号是这个阶段游戏的主要特征,以后发展成为有规则的游戏。
在具体运算阶段,游戏变得更能适应真实环境,游戏服从真实世界的规则和顺序。
因此,幼儿达到了能更好地使思维顺应世界的阶段。
皮亚杰游戏阶段论大致年龄认知阶段主要游戏类型0——2岁感知运动阶段练习性游戏2——7岁前运算阶段象征性游戏7——11、12岁具体运算阶段规则性游戏皮亚杰认为游戏对于认知的发展只是一种“机能练习”,即游戏是对新的刚刚出现的认知机能所进行的练习和巩固。
所以在他看来,虽然游戏与儿童认知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但是游戏是被决定的,因为首先是认知活动发动了游戏。
学前教育-学前游戏论-重点分析
(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历程(一般演变趋势):儿童游戏本质观在态度上由不自觉到自觉,在内涵上由生物性到社会性。
1.游戏概念的非自觉化理解:游戏一词在其意义的渊源上是从古汉语中的“遨”“嬉”等词义发展而来,而在现代词语系列中与“玩”“玩耍”等十分相似。
其含义与动作或运动有关,其活动特点是轻松自在。
英文中的游戏“play”作为名词所指向的行为特征是:不要求沉重的工作;使人愉快和满足。
(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2.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在大约19 世纪中期及其后,游戏开始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游戏理论。
人们对游戏概念的理解上升到自觉的本质化阶段。
表现为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直接影响,人们对游戏本质的理解建立在本能论的基础上,即初步建立起了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德国的福禄培尔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游戏可以表现和发展神的本源。
席勒、斯宾塞把游戏看做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发泄。
霍尔指出游戏是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将儿童对游戏的爱好和参与理解为生物进化复演规律的被动适应。
拜敦代克提出游戏游戏成熟说,指出游戏不是本能,是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和主动的欲望的表现。
(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生物性本质观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后来人们对游戏概念的理解和游戏理论的研究。
例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贡献:游戏的本能论及生物性的游戏本质观,第一次以抽象的思辨方式,充分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关注了游戏对于个体的生物学意义和价值以及游戏活动的生理性特点。
局限性:它尽管强调了游戏是人在童年的重要活动,却仍然不能改变人们对儿童游戏不屑一顾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和态度(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3.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的观点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首先提出来的。
第一章儿童游戏发展的历史概述
2、劳动说 劳动说论证的是人的游戏。 首先,在劳动中人的手脚总是在活动的,劳动的动作
所产生的节奏能使劳动变得轻松。鲁迅说,最早的歌是劳 动号子,最早的音乐在老宋中产生。
游戏和劳动的结合,可能是原始人为了使劳动不再令 人感到讨厌,使劳动变得轻松愉快,采取了游戏的形式。
其次,人在劳动中会有一种深切的体验,体验到自己 的力量和智慧,体验到劳动收获的快乐和战斗胜利的喜悦。 这时游戏已经从劳动中分离出来,劳动是一种纯粹的娱乐 消遣,用以宣泄情绪。
(二)游戏与艺术、体育的关系 1、模仿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的模仿本能。 艺术就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模仿。从模仿中产生快感的 心理机能,越在童年期越明显。 2、巫术说 艺术起源于巫术的形式和内容。 如埋葬舞和鬼魂舞,祷雨舞,战争舞等,这种原 始的巫 术歌舞形式,带有极大的游戏娱乐性。 3、游戏说 艺术发端于游戏,原始的艺术就是游戏。
(三)游戏成为幼儿教育的手段
儿童游戏从户外走向户内,从完全自发的游 戏到组织起来的游戏,是在幼儿园诞生以后。
表现:儿童游戏的空间受到限制;儿童游戏 的时间也受到限制;游戏的内容更是受到加工和 筛选,通过教育者们的精心工作,游戏开始系统 化、正规化,使之服从于一定的目的。
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根据儿童游戏主要是操 作物的特点,先后创造了一套操作材料,用于儿 童的游戏。
从游戏的发生以及游戏与劳动的关系、游戏与艺术体育 的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出几点结论:
(1)游戏是生物进化论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
(2)游戏与艺术、体育原是同态的。
三者也是同源的,其共同根源于劳动,都是以劳动为 原型,都是以模仿为手段,再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劳动、斗 争的生活,从中得到愉快的享受。
(3)三者虽同源,但各自都有一个演进的过程。
幼儿园儿童游戏的发展历程
幼儿园儿童游戏的发展历程幼儿园儿童游戏的发展历程游戏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学习的地方,对幼儿游戏的发展历程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哲学观点、教育学观点和幼儿发展观点三个方面来探讨幼儿园儿童游戏的发展历程。
一、哲学观点1. 亚里士多德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游戏是儿童通过模仿成人和探索周围世界来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他认为游戏对于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身体发展非常重要。
2. 笛卡尔观点:笛卡尔认为,幼儿游戏是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的结果,通过游戏,他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蒙台梭利观点: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园儿童游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教育能力。
他提倡通过自由选择、自主决策和自我发现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学观点1. 霍尔瓦契观点:霍尔瓦契认为,儿童游戏是孩子初步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获得对环境的自主认识,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弗洛贝尔观点:弗洛贝尔认为,幼儿游戏是儿童自发性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游戏,幼儿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赫尔巴特观点:赫尔巴特认为,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社交和情绪发展。
三、幼儿发展观点1. 莫里森观点:莫里森认为,幼儿园儿童游戏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自主游戏、友好游戏和角色游戏三个阶段。
在自主游戏阶段,幼儿主要通过单独玩耍来认识自己和环境。
在友好游戏阶段,幼儿开始与其他幼儿进行互动和合作。
在角色游戏阶段,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模仿和理解外界的行为和社会规则。
2. 维果茨基观点:维果茨基认为,幼儿园儿童游戏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个人游戏和社交游戏两个阶段。
在个人游戏阶段,幼儿主要通过自我活动来探索和发展。
在社交游戏阶段,幼儿开始与其他幼儿进行互动和合作。
3. 西蒙斯观点:西蒙斯提出了游戏的四个阶段:感官运动阶段、感知动作阶段、观察操作阶段和符号操作阶段。
不同时期的儿童游戏理论一览表
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游戏设施如何影响儿童的行为上,他们认为游戏材料、活动类型都会影响儿童注意的广度、相互交往及谈话的数量和形式。各种影响因素对游戏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力量。
他认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研究儿童游戏应当以角色游戏为主要对象。角色游戏则是由于儿童与成人间的关系的改变而导致的。由于运用实物的动作技能的发展、儿童独立性的提高,婴儿期特有的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发生了瓦解,他还特别强调游戏对于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游戏的觉醒理论
1.柏莱恩的理论模式
游戏是一种多方式探索,增加刺激来降低激发,当激发到达最适宜水平时,游戏即停止。
阶段二:1.5~3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 解决生物社会性危机,必须掌握对排泄器官的肌肉控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信,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产生一种自主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将形成羞怯与怀疑的态度。游戏开始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岛。
阶段三:3~6岁,阴茎期
恋母斥父、恋父斥母情节。逐渐认识到现实中不可能满足这种愿望。这一阶段 也称为游戏期。 阶段四:6~11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
人的心理生活和精神生活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与感知相联系,这是典型的泛性论,它将人生物化,解决了儿童游戏的生物性动机。
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活的重要意义,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 精神分析学派把游戏的研究与心理发展的理论联系起来,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对研究
人格发展的心理学家有极大启发,游戏治疗的手段—“娃娃游戏”的方法,缺乏普遍代表性。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使其游戏理论本身就带有局限性。
二、列昂节夫
(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他认为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的,二是人类的及物活动,这种活动作为儿童认识人类的实物世界的基础,规定着儿童游戏的内容。学前期成了儿童活动的主导形式。 (二)游戏的特点在于注重行为过程本身
儿童游戏的个体发展
角色扮演游戏
总结词
角色扮演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同理心和情感认知能力。
详细描述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儿童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体验 角色的情感和经历,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这种游戏 可以帮助儿童培养同理心和情感认知能力,更好地理解和 关心他人。
总结词
角色扮演游戏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
规则游戏
总结词
规则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性,提高自我 控制能力。
详细描述
规则游戏有明确的规则和玩法,儿童需要在遵守规则的前 提下进行游戏。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会遵守规则、尊重 他人、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逐渐培养出规则意识和纪 律性。
总结词
规则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竞技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解 决问题的能力。
听说能力
游戏中的听说练习有助于 提高孩子的听说能力,增 强语言理解力和表达能力。
03
儿童游戏类型与个体发展
创造性游戏
总结词
创造性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 的探索欲望。
详细描述
创造性游戏通常没有固定的规则和玩法,儿童可以自由发 挥,通过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例如,绘画、捏 泥巴、搭积木等游戏都可以让儿童自由发挥,创造出属于 自己的作品。
游戏对心理疾病的预防
通过参与游戏,儿童能够学习如 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提高 自我调节能力,预防心理疾病的
产生。
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预防因学习压力引发的心理疾病。
游戏能够增强儿童的社交能力, 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减少孤独感和社交焦虑,预防心
理疾病的出现。
情感认知
通过观察和体验游戏中的 情感元素,孩子可以更好 地认识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培养同理心。
幼儿游戏的发展阶段
摇摇车
拨浪鼓
二、象征性游戏-最典型 (2-7岁)
二、象征性游戏-最典型(2-7岁)
是以一物假装另一物(以物代物)和扮演角色(以人代人)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游戏。
扫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木马
三、规则性游戏 (7-12岁)
三、规则性游戏(7-12岁)
是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
规则游戏的发展,标志着游戏逐渐失去具体的 象征内容而进一步抽象化。
任务5 幼儿游戏的发展阶段
《学前儿童游戏》
Preschool children's games
依据认知发展的划分
01 练习性游戏阶段 02 象征性游戏阶段 03 规则性游戏阶段
一、练习性游戏 (0-2岁)
一、练习性游戏(0-2岁)
是儿童最早出现的一种游戏形式,也叫作机能性游戏或感知运动类游戏。
三、规则性游戏(7-12岁)
交通安全棋
跳棋
讨论
01
依据认知发展阶段划分的游戏类型与皮亚杰的儿童思维的发展 规律有什么关系?
02
你玩过的哪些游戏属于练习性游戏、哪些是象征性游戏、哪些 是规则性游戏?
依据社会性发展的划分
偶然的行为或无所事事 游戏的旁观者 独自游戏
平行游戏 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
一、独自游戏 (0-2岁)
一、独自游戏(0-2岁)
儿童在游戏中自己玩自己的。 即使有同伴在场也专注于自己的 活动,不注意同伴做什么,没有 接近其他同伴的意图。
二、平行游戏 (2-3岁)
二、平行游戏(2-3岁)
儿童在游戏中仍然自己玩,但能够意识到同伴的存在, 会模仿周围伙伴的游戏动作或者拿一样的游戏玩。
三、联合游戏 (3-4岁)
儿童游戏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分析研究
儿童游戏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分析研究作者:杨虎民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0期杨虎民(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安徽阜阳 236037)摘要:目前,对儿童游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游戏的本质和价值方面,游戏对儿童身体、智力、创造力、美感、情感美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那么儿童游戏理论究竟包括哪些方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究.本文对这些幼儿游戏理论进行了初步的介绍和评价.关键词:游戏;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4)05-0118-021 游戏的经典理论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最早的儿童游戏理论,被称为“游戏的经典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剩余精力说剩余精力说也称为精神过剩论,主要由德国思想家席勒和英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提出.该理论认为游戏是由于有机体需要宣泄体内剩余的精力而产生的.生物有机体除了有保护自己正常生存的精力之外,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体内剩余精力通过一定途径发泄出去,而游戏活动便是有机体剩余精力发泄的最好形式.有机体体内过剩精力越多,游戏活动就越多[1].1.2 松弛说松弛说也称为娱乐说,主要由德国心理学家拉扎鲁斯提出,他认为游戏是由精力不足而引起.劳动使得人们疲劳,而游戏可以恢复人们的体力.帕特里克进一步扩展了拉扎鲁斯理论,他认为游戏是来自个体放松的需要.1.3 生活准备说生活准备说也称为练习说,主要由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提出.格罗斯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出发阐述游戏的本质内涵,他认为儿童的游戏是在无意识中为将来生活做某种准备,这种准备是无目的一种活动.虽然儿童天生具有本能,但本能并不能使儿童完成复杂的生活任务,这就需要儿童在本能基础上进行练习以完成任务,而儿童的游戏就是为其成熟做预备性练习.总之,游戏是人和动物从出生就具有的一种天赋的本能活动.游戏活动时间的长短随动物进化的程度而发生改变,儿童作为进化的高级动物,在成年后则需要复杂和完善的技能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儿童期越长,游戏的时间也就越长.1.4 成熟说游戏欲望说是由荷兰生物学家、心理学家拜登代克提出.拜登代克反对生活准备说,认为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具体物品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游戏并不是儿童本能活动,而是儿童一种幼稚欲望的成熟表现.拜登代克指出引起儿童游戏的欲望包括三种:通过排除障碍以发展儿童主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并环境保持一致的欲望、重复操作与练习的欲望.1.5 复演说复演说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霍尔提出,霍尔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活动特征在儿童身上的再一次重现.也就是说儿童的游戏活动反映了从史前的人类祖先到现代人的整个进化过程.儿童的游戏只不过是人类祖先最早活动遗迹的再一次出现,祖先曾经做过动作、操作过的具体活动以及有关事物的态度都可以遗传下来.例如,儿童的攀爬和打秋千的游戏是复演了人类处于动作阶段的生活状况;团体游戏是儿童复演了人类部落时期的生活状况等.2 游戏的现代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儿童游戏理论,被称为“现代游戏经典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2.1 精神分析说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一切有机体都有天生的欲望,而人类的欲望因受压抑不能像动物那样随意表现.如果儿童的种种欲望不能得到表现,就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学问题.游戏能保护儿童的心理发展,使得儿童能成功逃脱现实生活中的强制和约束,能给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途径来宣泄其负性情绪,进而补偿儿童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欲望以被现实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接受来表现,逐渐促进与发展自我.蒙尼格在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上,认为儿童通过游戏能把身上固有的攻击性内驱力转化为社会所允许的放肆表现出来,能有效的降低儿童的情绪焦虑.精神分析自我学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依据弗洛依德的理论加以阐扬与修正后提出了掌握理论.他认为游戏既可以降低焦虑,也可以使愿望达成.游戏活动能帮助自我协调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通过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能促进个体的人格发展.2.2 认知动力说认知动力说主要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主要从儿童智力发展的总背景中来考察儿童游戏的产生与发展.皮亚杰认为,在儿童早期由于认知发展水平较低,认知结构不成熟,导致儿童往往不能够在同化与顺应之间保持较好协调或平衡.如果同化作用超过顺应作用,那么儿童可能完全不考虑事物现实状况、目前的客观特征,而仅仅只是为了自我的需要与愿望去从事某种活动,进而改变现实情景,将外在事物、情景改造成能适应儿童原有发展水平和主观意愿的事物与情形,这就是游戏.所以,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此外,皮亚杰也认为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相适应,呈现出相应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在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游戏的发展水平也有高低表现.皮亚杰认为游戏主要包括三种水平:练习游戏、象征游戏和规则游戏[2].2.3 行为主义的学习论行为主义的学习游戏理论主要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 L. Thorndike)提出,他运用学习理论来说明儿童游戏的产生机制,把儿童游戏看作是一种受学习练习律和效果律影响的学习行为,认为儿童的游戏是一种用其自身特有的行为方式进行归纳演绎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受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后来,新的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班杜拉(A. Bandura)则从社会学习理论来说明儿童游戏的获得机制,认为儿童的许多游戏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和模仿现实或替代化的榜样行为而产生了具体的内在操作对象.儿童在游戏活中,他们学会了既能坚持自己的权利,同时又能遵守游戏集体的规则与要求.2.4 社会性活动理论社会性活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以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和艾里康宁为代表.维果斯基游戏理论的观点包括:游戏的实质是愿望的满足;儿童在游戏中创造了想象的情境,也创造了游戏规则;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的巨大作用就是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艾里康宁认为游戏的主题是来个体的生活经验,游戏的主要特点是反映人们的活动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他重点研究了角色游戏,并认为角色游戏是儿童的一种主要的发达游戏.社会性活动说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论观点来解释儿童的游戏行为,该理论关于儿童游戏的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强调游戏是学前儿童的最重要的活动,主导着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强调儿童的游戏来自社会性的发展,反对游戏本能论的观点;强调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3].3 当代西方的游戏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的儿童游戏理论,被称为“当代西方游戏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元交际理论游戏元交际理论是由贝特森(G.Bateson)提出.他在综合运用逻辑学、数人类和学的理论基础上来探究游戏的本质内涵,并试图揭示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积极意义以及信息交流过程的实质.贝特森认为游戏就是儿童与他人的一种信息交流与实际操作的过程,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元交际”.贝特森认为,人类的交际行为有两种具体类型:一种是意义明确的言语交际,通过言语交际能使儿童获得明确的信息.另一种是意义含蓄的交际.这种意义含蓄的交际就是元交际,就是对交流信息的认知与确认,如果儿童意识到“是在游戏”,就觉察到他在和别人进行交谈[4].3.2 行为适应理论行为适应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史密斯(Smith).该理论认为游戏能促进儿童对一定环境的较好适应,在特定的安全环境范围之内,新的环境与儿童已有的认知发生了某些冲突,这种冲突对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培养与创新作用.史密斯特别强调象征性游戏中的假装作用,它能使儿童具有创造的空间自由,进而发展儿童的灵活性和自主感[5].3.3 唤醒调节理论伯莱因(Berlyne)最先提出了游戏的觉醒理论,他的观点经埃利斯(Allis)的进一步发展和修正,莫定了该派游戏理论的基础.唤醒调节理论认为游戏行为是由儿童自身控制的一种过程,特别是与儿童自身中枢神经系统的觉醒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说游戏是在儿童内部动机作用下引发的一种行为表现,主要的目的在于儿童可能需要寻求特定的刺激,以便能维持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达到生理的最佳激活程度.参考文献:〔1〕杨丽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9.〔2〕陆晓燕.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及启示[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3):68-70.〔3〕杨丽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03.〔4〕杨丽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04. 〔5〕杨丽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04.。
七巧板的来源与发展
七巧板的来源与发展一、七巧板的来源七巧板,又称七巧板拼图、七巧板游戏,是一种由七个不同形状的小木块组成的拼图玩具。
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智力游戏。
据传,七巧板最早出现在宋代(公元960年至1279年),是由宋代数学家杨辉发明的。
杨辉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其中包括七巧板的发明。
二、七巧板的发展历程1. 中国古代在中国古代,七巧板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育和智力游戏中。
它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巧板的形状多样,可以拼出各种图案和形状,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挑战。
2. 西方世界的引入七巧板最早是通过西方传教士的介绍而传入欧洲。
在19世纪初,七巧板在欧洲迅速流行起来,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玩具。
它不仅在儿童中广泛使用,还被一些数学家和教育家用于教学和研究。
3. 现代七巧板随着科技的发展,七巧板也逐渐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现代七巧板不再局限于木质材料,还有塑料、金属等不同的材质。
此外,还有一些电子版的七巧板游戏,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拼图游戏。
这些现代化的七巧板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拼图乐趣,还加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使得七巧板成为了一种更加多样化和有趣的玩具。
三、七巧板的发展意义1. 教育意义七巧板作为一种智力游戏,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拼图游戏,儿童可以培养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七巧板还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对数学和几何学的兴趣。
2. 娱乐价值七巧板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玩具,可以为人们提供放松和享受的机会。
在拼图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沉浸在其中,忘却烦恼,体验到一种专注和满足感。
同时,七巧板还可以锻炼人们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他们的毅力和自律能力。
3. 文化传承七巧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七巧板的传播和推广,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儿童教育心理学3:儿童游戏的发展二
这种交往主要是在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一角色游戏中进行的, 是学前儿童典型的同伴交往形式。
非情境一活动性交往(6-7岁)
这种交往是在规则游戏活动过程中进行的。
2.伙伴游戏的特点
从3岁开始,幼儿游戏的社会性水平逐渐提高。 4岁是幼儿游戏的社会性水平发展的转折点。 4岁时,平行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嬉 戏水平都有相对较大的发展。
为儿童在家中和集体环境中开展社会性游戏提供支持。 促进学前儿童与同伴之间的游戏,鼓励儿童自己发起的
交往关系。 在发展亲社会技能方面给儿童指导,帮助他们在团体中
成为成功游戏的成员。 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示范社会技能和适当的游戏行为 为社会游戏的开展提供道具和游戏材料 为特定的游戏主题提供道具 给社会性表演游戏提供建议或者角色示范 为那些在游戏中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提供干预和指导
1.身体运动游戏的发展
3-4岁
变换脚步攀爬 用脚尖走路,单脚站立 会骑自行车
4-5岁
双脚跳跃、单脚跳跃和快跑 踢球
5-6岁
跳绳、健美操、走平衡木。 伙伴之间的追逐打闹游戏。 荡秋千 能游泳
2.玩物游戏的发展
3岁幼儿有一定的建构意图但目的性不明确,往 往是先做后想,不能按一定目的坚持下去。
积极地参与游戏。
朗格罗伊斯和唐斯报告,当男孩选择传统的男孩玩具 (如玩具士兵、牛仔、加油站和汽车)时,并没有 引起在一起游戏的伙伴的注意,但是,却得到了在 场的父亲的强烈的鼓励与奖赏,母亲知识表现出些 许温和的赞许。当男孩选择传统的的女孩玩具时, 会得到母亲的鼓励,但是,父亲和伙伴会表现出明 显的不支持态度,尤其是伙伴会取笑他,干涉他的 游戏,并鼓励他重新选择玩具。当女孩选择与性别 相适宜的玩具时,父母和同伴都表示鼓励。当女孩 选择男孩玩具时,所有人都是不赞同的态度
幼儿游戏的发展阶段
此阶段,是一种有着共同需要、共同计划、共 同协商完成的游戏行为。游戏中有共同的目的; 活动有组织;有合作和分工;既有领头的,也 有随从的。
此阶段,反映了幼儿 具有了明显的集体和
规则意识;体现了幼
儿社会性的日益成熟。
作业:
学习本课程网站上提供的各类资源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的
依据认知发展划分的游戏阶段
(3)规则游戏阶段(7~12岁) 此阶段,儿童对规则的认知和理解水平逐步得 到提高,控制自己行为来遵守规则的能力也逐 步得以增长。
规则游戏的最显著的特点即是对规则的遵守和 两人以上的竞赛。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棋 牌类;运动类竞赛等。
依据社会性发展划分的游戏阶段
依据社会性发展划分的游戏阶段
(3)联合游戏阶段( 4岁左右)
这时期他们能留意在场其他幼儿的活动,彼此 之间有了交谈,会互借玩具,也会加入对方的 游戏中去。
和同伴一起游戏时,交谈能涉及共同的活动, 但游戏缺乏共同的游戏目标;没有组织者,也 没有分工;每个幼儿都会根据自己的愿望来做 游戏。
依据社会性发展划分的游戏阶段
幼儿游戏的发展阶段
依据认知发展划分的游戏阶段 依据社会性发展划分的游戏阶段
依据认知发展划分的游戏阶段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游戏划分为: (1)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
这是游戏发展的第一阶段和最初形式,又叫感 觉运动游戏阶段。
此阶段游戏只是孩子为了获得某种愉快体验而 单纯重复某种活动或动作。从爬行到独立行走, 基本上都是通过感官与外部世界互动。如奔跑、 攀爬、滑滑梯、敲打和摆弄物体等。
依据认知发展划分的游戏阶段
(2)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
这一阶段的幼儿游戏主要有象征性游戏和结构 性游戏两种形式。这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 式。
儿童游戏的发展历程
儿童游戏的发展历程游戏在不断成长的儿童个体身上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
它既表现为游戏类型的渐次更替,又表现为游戏内容、结构形式的变化。
游戏的发展与儿童身心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儿童的发展要求游戏不断地深化;另一方面游戏的深化又促进了儿童身心发展。
(一)从认知角度来看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游戏是儿童发展状况的写照。
认知的发展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立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可以展示出儿童游戏发展的不同水平和演化过程。
1.感觉运动阶段游戏的发展儿童在出生后的前半年,首先得到发展的是一些感觉器官的机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这一时期的儿童感知觉系统已有较好的调节能力,感知觉活动越来越积极主动。
他们能够集中注意某一事物,可以用眼睛逐物,能侧耳倾听各种声音,对气味也有一定空间定向能力,味觉、触摸觉等感觉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此时作为游戏的标志信号—徽笑开始出现。
这种微笑与新生儿最初的内源性微笑(一种先天的面部反射活动)有着质的不同,它是由外界刺激引发并自得其乐的笑。
例如,当孩子看到颜色鲜艳并发出音乐的玩具时,会盯着它看、微笑,这可视作最初的游戏表现,即感觉游戏。
这种游戏大在约2-3个月开始发生,I岁以前出现最多。
感觉游戏随适宜刺激的出现而发生,一旦适宜刺激消失,这种游戏即停止。
感觉砰戏持续时间一般较短。
儿童从这种游戏中得到的快感是生理性的,是感掌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机能性需要得到满足的结果。
儿童半岁以后,手眼逐步协调,能够较准确地抓握物体,他们可以主动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持续或重复发生,出现了初步的有意识动作。
这时游戏由从前被动欣赏性的感觉游戏转变为主动的感觉运动性的游戏。
儿童不仅在感觉器官的运用上,也在运动器官的动作功能发挥上获得机能性快乐。
当儿童1岁以后,体力和动作不断发展,孩子对活动的需求进一步增强,这一时期的孩子十分好动、淘气,常常手脚并用地到处爬。
他开始模仿成人的样子尝试自己用勺子、杯子等一些日常用品,进行一些日常生活练习的活动。
儿童游戏ppt课件完美版
游戏设备安全
检查游戏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确保无破损或老化现象,防止 因设备故障导致意外伤害。
游戏内容适宜性
适合年龄段
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游戏,避免过于 复杂或难度过高的游戏,以免影响儿 童的认知发展。
内容健康有益
确保游戏内容积极向上,无暴力、色 情等不良元素,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良 好品德和价值观。
世界。
问题解决能力提升
游戏中的挑战和困难促使孩子们思 考如何解决,从而提升他们的问题 解决能力。
认知能力发展
游戏中的探索和发现有助于儿童认 知能力的发展,如观察力、记忆力 等。
情感教育
01
02
03
情感表达与沟通
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 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能够 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学习 如何与他人沟通。
动作游戏
总结词
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勇气和冒险精神。
VS
详细描述
动作游戏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孩 子们具备一定的勇气和冒险精神才能完成 。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克服自己的恐惧 和胆怯心理,勇敢地面对挑战。这种游戏 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勇气和冒险精神, 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
动作游戏
总结词
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儿童游戏PPT课件完美 版
CONTENTS 目录
• 儿童游戏概述 • 儿童游戏的种类与特点 • 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 • 如何选择合适的儿童游戏 • 游戏安全与注意事项
CHAPTER 01
戏:儿童通过直接参与活动,利用玩具、道具等物品 ,模仿成人劳动、生活、学习等场景,以再现成人的社会生 活和人际关系,从中获得乐趣和满足的活动。
第三章 儿童游戏的分类与发展
(三)联合游戏 联合游戏是儿童和同伴一起进行的游戏,在游戏中儿童会进 行讨论,常常发生借还玩具的行为,但还没有建立起集体共同的 游戏目标,也没有集体组织游戏的进行,每个儿童仍是以自己的 兴趣和愿望为中心。 (四)合作游戏 合作游戏是儿童和同伴集体进行的游戏,儿童以集体共同的 游戏目标为中心,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 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是一种富有集体性的协调统一的游戏。
第一节 儿童游戏的分类
二、按照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进行分类
按照儿童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性发展程度进 行分类
柏顿(Parten,1932) (一)单独游戏 单独游戏是儿童独自一人进行的游戏,在游戏中儿童专心、 独立地玩玩具,使用的玩具与其他儿童不同,也很少注意或关心 其他儿童的游戏。 (二)平行游戏 平行游戏是儿童和同伴进行的相互模仿、操作相同或相近玩 具、运用相同或相似玩法的游戏,儿童之间的相互交往时有发生, 彼此和谐相处,但在游戏中没有合作行为。
(三)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是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组织物体或 游戏材料,使之呈现出一定的型式或结构的一种游戏 形式。 □结构游戏最直接促进儿童认知发展,主要是数学认 知发展 □结构游戏与象征游戏一样具有象征功能,是一种独 特的象征活动
(四)规则游戏
规则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形式,是两个以 上的儿童在一起,按照预先规定的规则而进行的、具 有竞赛性质的一种游戏形式。 □儿童在规则游戏中以社会成员的身分遵守社会准则, 打下遵守规则和道德的基础 □规则游戏在成人生活中演化成体育游戏、纸牌游戏 等伴随人的一生
1、2岁儿童游戏内容反映儿童周围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 和现象,缺少明确主题 2、3岁儿童游戏出现较明确主题,主题反映的社会现象 逐步扩大 3、4岁儿童游戏内容由反映日常生活为主过渡到反映社 会生活为主,儿童能够逐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构 思 4、5岁儿童游戏的主题更具有社会意义,并增加了较难 的智力活动
儿童游戏的发展历史
• 在陈先生指导下,鼓楼幼稚园取得 了令世人瞩目的实验成果,板鞋出 版了《幼稚园单元教学》《儿童游 戏》《儿童节奏》等书籍。 • 1928年,教育部根据鼓楼幼稚园 的课程实验结果,拟定了《幼稚园 课程标准》向全国颁发。鼓楼幼稚 园成为当时全国幼稚教育实验中心, 在国内外幼教界享有声誉。
《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 (1932年公布、1936年修订) 在游戏目标方面做出如下规定:
国内儿童游戏的历史
(一)古代游戏的发展
• 春秋战国时期,儿童游戏 逐渐从生产生活中分化出 来,出现了蹴鞠等丰富多 样的游戏。 • 汉魏时期,荡秋千、放风 筝等儿童游戏活动十分盛 行,盛唐更为丰富。
• 唐代社会开放风气使得 儿童游戏呈现出百花齐 放、异彩纷呈的局面。 • 宋代以后受理学家“存 天理,灭人欲”思想的 影响儿童游戏。
• 清末的学前教育深受日本影响,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清末幼稚 园的课程及实施方法基本上照搬 日本。
保育教导条目为:游戏、歌谣、谈 话、手技。
二、儿童游戏研究的中国化时期 ( 20世纪20年代左右-建国初期)
• 中国真正对游戏进行本土化研究始 于20世纪20年代。
“游戏乃小儿天然生机,不可遏除” “(儿童)如无游戏,即无教育” “(应)使小儿于游戏时间之教育” 1917年 译《儿童游戏时间之教育》
四、儿童游戏研究的新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至今)
改革开放后,游戏的种种魅力不 断吸引着研究者的目光,西方游戏理 论被相继介绍到中国。 如: 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等
中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对外国游戏理 论进行宣传的同时,也致力于探寻中国 儿童游戏研究的新方向。
• 《幼儿园游戏教学论》《儿童游戏的当代理 论与研究》《儿童游戏通论》 刘焱 • 《儿童游戏理论》 华爱华 • 《学前儿童游戏》 邱学青 • 《儿童游戏论——文化学、心理学和教育学 三维视野》 曹中平 • 《学前游戏论》 丁海东 • 《学前儿童游戏教程》 翟理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游戏的发展历程游戏在不断成长的儿童个体身上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
它既表现为游戏类型的渐次更替,又表现为游戏内容、结构形式的变化。
游戏的发展与儿童身心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儿童的发展要求游戏不断地深化;另一方面游戏的深化又促进了儿童身心发展。
(一)从认知角度来看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游戏是儿童发展状况的写照。
认知的发展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立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可以展示出儿童游戏发展的不同水平和演化过程。
1.感觉运动阶段游戏的发展儿童在出生后的前半年,首先得到发展的是一些感觉器官的机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这一时期的儿童感知觉系统已有较好的调节能力,感知觉活动越来越积极主动。
他们能够集中注意某一事物,可以用眼睛逐物,能侧耳倾听各种声音,对气味也有一定空间定向能力,味觉、触摸觉等感觉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此时作为游戏的标志信号—徽笑开始出现。
这种微笑与新生儿最初的内源性微笑(一种先天的面部反射活动)有着质的不同,它是由外界刺激引发并自得其乐的笑。
例如,当孩子看到颜色鲜艳并发出音乐的玩具时,会盯着它看、微笑,这可视作最初的游戏表现,即感觉游戏。
这种游戏大在约2-3个月开始发生,I岁以前出现最多。
感觉游戏随适宜刺激的出现而发生,一旦适宜刺激消失,这种游戏即停止。
感觉砰戏持续时间一般较短。
儿童从这种游戏中得到的快感是生理性的,是感掌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机能性需要得到满足的结果。
儿童半岁以后,手眼逐步协调,能够较准确地抓握物体,他们可以主动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持续或重复发生,出现了初步的有意识动作。
这时游戏由从前被动欣赏性的感觉游戏转变为主动的感觉运动性的游戏。
儿童不仅在感觉器官的运用上,也在运动器官的动作功能发挥上获得机能性快乐。
当儿童1岁以后,体力和动作不断发展,孩子对活动的需求进一步增强,这一时期的孩子十分好动、淘气,常常手脚并用地到处爬。
他开始模仿成人的样子尝试自己用勺子、杯子等一些日常用品,进行一些日常生活练习的活动。
当真正学会独立行走,孩子便不再满足于与成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独立意识和行动的倾向。
正如我们看到的,孩子学会走了以后不肯让成人抱,非要下地自己走,吃饭时抢着拿碗、幸勺子自己吃。
孩子玩弄物体的独自游戏开始在婴儿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儿童感觉运动游戏在感知觉器官和运动系统的发展、成熟过程中不断发展,同时也不断地促进着感知觉和运动机能的成熟和完善,促进着以感知觉和实际动作为基础的动作性思维即儿童认知的发展,继而促进身心的整体发展。
儿童到2岁以后,游戏开始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象征性游戏以及结构游戏成为幼儿游戏的主要形式,也就进人了学前儿童游戏的象征性阶段。
2.象征性阶段游戏的发展儿童从2岁开始就进人了象征思维阶段。
他们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思维。
由于有了象征性功能使儿童凭借意义所借来象征意义所指的事物,而意义所借和愈义所指的分化标志思维的发生。
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儿童游戏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从主要由敲打、摇晃、啃咬等动作图式构成的感知运动游戏向模仿真实生活的游戏转变。
一方面由于表象活动、想象活动的增加及能力的增强,逐渐出现了以一物体假装另一物体和扮演角色为主要形式的象征性游戏。
另一方面由于动作和技能的发展,游戏从机能性转向建构性,开始出现了用各种结构材料建构物体的结构造型活动即结构游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象征性游戏的发生。
儿童在这种游戏中,把一种东西当作另一种东西使用,如章椅子当马骑或把冰棍棒当注射器;把自己假装成另外一个人,如当替察或布娃娃的妈妈等。
可见,象征性游戏是儿童靠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用来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
象征性游戏是婴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它在婴幼儿时期经过发展变化而趋于成熟稳定,四岁是象征游戏发展的高峰期。
在结构性游戏中,儿童可运用积木、积塑、沙、雪等建构各种各样的物体。
进行这种游戏活动储要儿童在形状和空间知觉上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实际操作的技能及一定的象征能力。
结构性游戏和象征性游戏的发展状况共同确立儿童游戏的象征性水平,使象征性成为学前儿童游戏在认知上最典型的发展特征。
(1)象征性游戏的发展象征性游戏的构成要素包括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三方面。
这三方面构成要素在婴儿期逐步发生发展,在幼儿时期逐步体系化。
情景转变指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
如吃饭时,碗、筷、匙子、食物成了吃饭这种行为发生的真实情景或条件。
但当孩子不在吃饭时间,也不感到饥饿,眼前也没有食物、碗、筷、匙等条件刺激物的情况下,手里随便拿一个什么东西(如树叶、积木),然后假装吃饭,脸上露出笑容,此时,孩子就使吃饭这种行为脱离了它原有真实生活的背录。
他的动作表情和当前的情景都表明他在游戏公是在假装吃饭,象征性游戏发生了。
一般认为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就是情景转变,情景转变也是以物代物,以人代人得以进行的前提。
婆儿最初的象征性游戏也只是对成人动作的简单模仿和自己学习来的动作在非真实条件下的再现,相关表情和姿态的出现也是瞬间的。
到了幼儿阶段,由于幼儿动作、语言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象征性游戏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情景转变的发生更加频萦,时间的持续增长,游戏范围由自己家庭生活的狭小空间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
此时幼儿能够把眼前的情景假想为公园、超市、电信局、医院等场面,反映了幼儿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和较高的认知水平,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典型特征突出表现出来。
以物代物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的名称来命名当前的物体。
例如.幼儿用椅子来开车,在这里,椅子是汽车的替代物。
以物代物的发生时间要晚于情景转变。
以物代物的象征功能是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一般认为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动作为中心的似是而非的以物代物阶段,主要发生于1.5一2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随着掌握的动作越来越多,不管拿什么物体,都习惯用他学习来的动作摆弄它,在动作中不同物体做同样的动作,或同一物体做不同的动作。
如一个小椅子,孩子既会用它做出“开汽车”的动作,也会放在地上来推,或者踩在上面当马骑,或者把它当作帽子扣在头上,表现出“乱用”的特点。
再如,两岁前的孩子用杯子、蛋壳、桔子皮等不同东西做出同一动作“喝”,但不能说出“杯子”这个符合游戏的名称。
严格地说,这种现象不能称之为以物代物。
以物代物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是按照物与物之间的客观关系来确定的。
这一阶段儿童所谓的以物代物,还没有真正的物的象征,只有动作的象征,儿童仅仅对动作发生兴趣,只要物体适合于做出某种动作,他就利用它做出某种动作。
第二个阶段是真正的以物代物开始出现的阶段,发生于2一3岁之间。
这一阶段的孩子不仅乱玩现象减少,能够按照社会约定俗成的用法或意义使用实物或玩具,而且开始注意到事物间的相似关系,能够把当前物体作为想象中或不在眼前的原型物体的对等物(代替物)来使用,也就是当前物体是与原型物体而不是动作建立了联系。
孩子能够用适合游戏动作的原型物品的名称来对当前的物体重新命名。
但这一阶段的孩子缺乏灵活性的象征,对具体情境的依赖性太强。
在幼儿阶段,随着儿童的生活经验的丰富和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的逐渐发展,以物代物成为幼儿象征性游戏的突出特征。
以物代物的象征性活动处于稳定的频发状态,在选取代替物和游戏玩具材料上,更加灵活多样。
特别是能够根据自己的游戏需要巧妙地利用当前物体拼凑出所需要的东西,个人的创新愈识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以人代人(即角色扮演)是指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不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行为及其特征。
它主要包括角色行为、角色意识、角色认知三方面结构。
角色行为是角色扮演的最基本成分,也是最早出现的成分。
它是根据过去感知过事物的形象来模仿他人的行为。
婴儿阶段最早发生的角色行为是一种角色动作,多是自我模仿,如用饭勺子喂自己,装出“吃”的动作,后来才出现以母亲身份喂娃娃。
一些研究表明,角色的动作到幼儿阶段才能较彻底地完成由以自我为参照系向以他人为参照系的转变,成为较真正的角色行为。
最初的角色动作由于缺乏角色意识,都是一些零星的姿态或动作。
到了幼儿时期,这些零星的动作逐渐以连续的方式组织起来,知道自己是在假装别人,形成较典型的角色行为。
角色意识是角色行为发生的结果,它是儿童对自己游戏中扮演的角色,所用替代物及所用动作等方面的意识。
婴儿阶段,角色游戏是沿着角色行为—角色意识—角色认知这样途径发展起来的,但到了幼儿中期,角色行为和角色意识的关系发生倒置,角色意识成为游戏的起发点,成为中心,围绕角色意识幼儿来确定自己与他人所扮演的角色,确定所用玩具,组织所用动作,实现一系列的角色行为和角色关系。
这表明角色扮演的发展进人成熟阶段。
角色认知是角色意识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角色认知就是对角色关系的认知,主要表现为在互补性角色(以角色关系另一方存在为条件的角色扮演,如有“医生”,就要有“病人”,有“司机”,就要有“乘客”。
这里“医生”与“病人”,“司机”与“乘客”就是互补性角色)中,儿童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有研究表明,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另一方的关系,到了幼儿中、后期,角色认知高度发展最终得以巩固。
象征性游戏从情景转变到以物代物、以人代人,逐渐成熟和成型,在幼儿三四岁时达到其发展的嫩峰。
象征性游戏在幼儿后期(4岁以后)则开始呈衰减趋势,伴随着儿童认知范围的扩大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性的发展,规则的产生成为可能,象征性游戏就开始演变成规则性游戏。
(Z)结构性游戏的发展结构性游戏是托幼机构中最常见的一种游戏形式,它在学前期发展比较缓慢。
三岁左右的孩子建构的目的性非常不明确、不稳定,很难按照事先预定的目的进行下去,随时更改主念,他的乐趣更多在于对材料所做的动作,这是一种感觉运动性游戏的延伸。
四五岁孩子构建物体的目的性比较明确,他会全身心投人地去构建他所感兴趣的物体形象,碰到困难也会努力克服。
但仍有一些幼儿不会合理地使用结构材料,主要是没有掌握建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妨碍了他们建构物体目的的实现。
在5-6岁的孩子身上逐渐出现选择恰当的建构材料,建构形象通真的物体的游戏。
幼儿后期,幼儿可以联合起来开展结构游戏,他们共同设计、选择建构材料,建构大型建筑物。
象征性游戏与结构游戏在学前儿童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既交叉又融合。
游戏发展由感觉运动性水平向象征性水平转化和升华,使象征性成为幼儿阶段游戏的典型特征。
3.幼儿末期游戏的发展幼儿末期的儿童由于认识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丰富,思维能力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象征性游戏和结构性游戏开始演变为规则游戏。
在象征性游戏中,规则是范涵在角色中的,其作用在于表现人物(角色)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维持游戏中的想象情境,游戏者可以随时按自己的意愿改变游戏中的情节,并改变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