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习作指导《父母的爱》说课稿
习作指导《父母的爱》说课稿习作指导《父母的爱》说课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习作指导《父母的爱》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
“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
本次习作正依据此来设计,力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历,打破常规思维的习作定势。
多角度的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中寻找合适的内容,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使学生的习作在“真”与“情”这一层面上有所突破。
二、说教学目标1、明确写作范围,开拓写作思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写作方法。
2、激发学生兴趣,寻找来自父母不同的爱,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
3、升华学生情感,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完成习作。
三、说教学重难点1、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习作的训练,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抓住细节写,表达真情实感。
3、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
四、说教法本节课我采用了复习写法,小组合作学习,音乐渲染,升华情感的方法,让学生诉说真情。
五、说教学过程㈠、回顾课文,复习写法1、利用课文切入话题。
2、组织交流读后感受。
3、复习课文中细节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㈡、交流感受:初感亲情。
1、说说你不理解父母或父母不理解你的'事。
2、体会爱的不同方式。
㈢、创设情景:感悟亲情。
1、播放录像:让学生观察、感受画面内容。
2、交流感受。
3、联系实际,畅谈父母爱的点点滴滴。
㈣音乐渲染:找动情处学生边听音乐,边回忆最感人,最想对父母说的事。
㈤、感悟方法:诉说亲情1、把刚才想对父母说的事浓缩成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写在本子上。
2、运用刚才课文中的写法,说说成语背后的故事。
3、学生交流,师生互评。
㈥、片段练习,酌情指导㈦、布置作业:完成习作内容六、说板书:。
父母的爱作文指导教案
父母的爱作文指导教案父母的爱作文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准确审题,指导选材。
2、抓住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等)表达真情实感。
3、体会父母的爱,学会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重难点:1、抓住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2、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
教学过程:课前与生互动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来到新房小学,见到你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老师在锦园小学也教五年级,你们想认识老师吗?老师被你们的热情感染了,但老师想卖卖关子,通过猜字谜的方式让大家知道我的姓氏。
一个人,本性王,腰里插着两块糖(谜底:金)同学们猜对啦,我是金老师,同学们好!(金老师好!)希望这节课能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一次难忘的学习之旅。
一、课前序曲,渲染亲情(课前打开课件)看到你们这个热情,老师要送同学们一个礼物---一首好听的歌曲(播放筷子兄弟的《父亲》),让同学欣赏跟唱。
师:同学们,我们听到的这首歌表达了一个儿子对父亲的爱,每每听到总会想到自己的父亲。
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爱。
这节课我们就来结合自己的习作讲述你与父母爱的故事。
(板书:父母的爱)二、学生梳理习作写法1、梳理写法师:父母的爱时刻伴随着我们,请大家打开作文本,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介绍父母之爱的?预设:生1 一到两个故事(请你说完整的话,我通过______介绍父母之爱的。
)生2 通过父母的话语、动作描写生3 通过神态、心理描写总结板书:具体事例细节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2、概括事例师:谢谢这几位同学与我们分享了你的写作方法,那谁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你所写的事例?(叫3个学生回答)3、出示习作内容统计表格,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习作解决问题(1)出示作前统计表,让学生发现问题(2个)预设:写生病时的照料的居多,选材比较单一(2)出示作后统计表预设:写作角度多了,题材丰富了总结:通过表格,我们发现描写父母之爱可以从细心留意身边发生的点滴小事,可以打开思路多方面去描写,若能具体生动地描写的出来,也说明你是一个善于观察,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父母的爱作文教案
父母的爱作文教案第一章:理解父母的爱1.1 引入话题:讨论学生对父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1.2 讲解父母的爱:解释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为我们付出很多,包括时间、精力、金钱等。
1.3 举例说明:通过讲述一些感人的故事或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的爱。
1.4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父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2.1 引入话题:讨论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2.2 讲解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关心和照顾,如做饭、洗衣、陪读等。
2.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感受到的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
2.4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第三章:父母的爱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3.1 引入话题:讨论父母的爱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3.2 讲解成长过程:解释父母的爱给予我们安全感、自信和勇气,帮助我们成长和发展。
3.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感受到的父母的爱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3.4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利用父母的爱来面对困难和挑战。
第四章:父母的爱对我们的影响4.1 引入话题:讨论父母的爱对我们的影响。
4.2 讲解影响:解释父母的爱可以塑造我们的性格、价值观和人生观。
4.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感受到的父母的爱对他们个人性格和价值观的具体影响。
4.4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将父母的爱转化为积极的人生动力。
第五章:写作练习:父母的爱5.1 引入话题:讨论如何将父母的爱写作成一篇文章。
5.2 讲解写作技巧:解释如何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运用感人的描述和具体的例子来表达父母的爱。
5.3 学生写作:让学生根据他们的感受和经历,写作一篇关于父母爱的文章。
5.4 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第六章:欣赏父母的爱6.1 引入话题:讨论如何欣赏和珍惜父母的爱。
6.2 讲解欣赏:解释通过尊重、感激和理解来欣赏父母的爱。
作文 父母的爱 教案(详细)
《父母的爱》习作指导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内容1.同学们,通过第六单元几篇课文,相信大家对父母的爱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吧!此次习作我们就是以“父母的爱”为主题来写。
2.读习作要求3.小结:可以是写与父母之间的事情,可以是给他们的建议,也可以写写自己的心里话。
4.父母的爱是那样的平凡又是那样的伟大!今天我们就用语言文字来传达父母之爱。
二、感受父母之爱,选定习作素材1.讲述故事,感受伟大(1)首先来看看这个真实的故事。
(2)学生谈感受。
(3)小结:孩子的生还,是妈妈在生与死的瞬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此时的爱是用生命来换取希望。
这是一种轰轰烈烈的爱。
2.视频唤情,感受平凡(1)父母的爱还融进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很多平凡的小事情我们都已经淡忘,接下来看一段视频,来唤醒我们沉睡的记忆,感受父母平凡的爱。
(2)结合视频内容,学生谈感受。
(3)刚才孩子们谈到的就是儿时一些温馨的画面,如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你眼中的父母又是怎样的呢?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还是严格的要求呢?……(出示单元导读内容)3.学生谈选材,谈事情。
4.出示图片小结:每天我们回到家,爸爸妈妈会陪在我们的身边,耐心地教我们完成作业,此时的父爱就是陪伴。
下雨时,妈妈冒着大雨接我回家,妈妈那浑身湿透的衣服,那弓着背奋力蹬车的背影,这就是母爱。
生病时,爸爸抱着我,在病房静静地等候,他那日日夜夜地呵护,已化作浓浓的爱。
厨房里、油烟中有你忙碌的身影,你把对我们的爱都融进了那一盘盘香喷喷的饭菜里。
父母的爱还是那一把倾斜的雨伞,在雨天里为我们撑起了一方晴空。
三、学习写作方法,表达父母之爱1.出示单元课文题目,学生谈印象深刻的父母之爱。
2.这些爱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将父母的爱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的。
3.出示课文片段,学习写法(1)分别出示《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慈母情深》(2)你体会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达父母之爱的?4.小结:从本单元课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都是用一个故事,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把情感表达出来的。
中小学五年级精选作文指导课《父母的爱》教学教案
中小学五年级精选作文指导课《父母的爱》教学教案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父母的爱》教学教案(五年级上人教版)。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白话表达的自信心,让学生畅所欲言,广开言路。
3.能理解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良教育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白话表达的自信心,让学生畅所欲言,广开言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习题,激发交际兴趣同学们,在这几天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一定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事情。
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
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教师、父母一同分享。
(板书课习题)(二)、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
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有什么问习题可以发问,在交际中把事情的细节回忆清楚。
(三)、如何对待父母的爱1.出示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几个小片段(略),(让学生小组内评说,提出自己的看法。
)2.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向同学提出问习题。
3.推举出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四)、全班交际1.各组代表轮流上台,谈出自己的看法。
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他们应该怎样爱自己。
(五)、模拟采访,家长学生交际1.我们方才听了那么多的故事,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但有的方式有些不妥。
我们可能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爸爸妈妈说,也可能有许多问习题要请教别的同学的父母。
下面我们就请方才到台上交流的同学的父母到前面,我们根据方才同学所介绍的故事,来采访这些叔叔阿姨,好吗?2.在学生与家长的交际中,进一步感受亲情之爱。
(六)、与自己的家长自由交谈、沟通情感(七)、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完成习作《父母的爱》。
同步精选作文爸爸的爱爸爸是个乡下人,个儿挺高,四方脸,高颧骨,虽然只有四十一岁,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有斑白了,《父母的爱》教学教案(五年级上人教版)。
父母的爱作文研究课教案及反思
一、父母的爱作文研究课教案及反思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八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父母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将父母的爱融入作文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五、教学内容:1. 父母爱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照顾、教育等。
2. 写作技巧:如何将父母的爱融入作文,使之具有感染力。
3. 作文练习:以“父母的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讲解:讲解父母爱的体现,让学生明白父母的付出。
3. 分析:分析如何将父母的爱融入作文,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4. 练习: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现场练习写作。
5. 展示: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6. 点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母的爱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爱父母。
七、教学反思:1.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作文练习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课堂互动是否充分,能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能否引起学生对父母爱的思考。
6.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开展“父母的爱”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2. 举办“父母的爱”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文字记录父母的爱,提升写作能力。
3. 组织“父母的爱”主题实践活动,如为父母做一顿饭、给父母写一封信等,让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七、课后作业:1. 修改本次作文,提升作文质量。
2. 观察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记录下他们对你的爱,为下次写作积累素材。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母爱的理解和感受程度。
《父母的爱》习作优秀教学设计
《父母的爱》习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境创设,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懂得通过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
2、提炼方法,从本组课文中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做到“让故事说话”。
3、体会生活,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爱,从小懂得感恩。
重点:掌握细节描写方法,学会具体表达难点:运用细节描写方法,表达真情实感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是谁给了我们生命?是谁哺育我们成长?(父母)播放歌曲《父亲》,引发共鸣。
师:“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
这就是父母对我们的爱,这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最不求回报的爱,今天,我们就一起提笔来描绘这种天底下最伟大的爱。
(板书:父母的爱)二、感受生活,体会父母的爱(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与父母间发生的事,感受父母的爱)师: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父母的爱。
(指名学生说一说)师:刚才同学们的表达,我们知道了父母对我们的爱都是通过一件件(事例)体现,的确,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件事,让我们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爱(板书:具体事例)师:不过呢,或许是因为我们还小,也或许正是因为父母他们这种爱的迫切,有时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比如:爸爸妈妈他们偶尔也会骂我们,甚至打我们,父母的这一些行为,我们一开始可能很难理解。
老师这边就有一个故事,是发生在小杰和他妈妈之间的一件事,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出示故事)放学一走进家门,妈妈就狠狠的把我K了一顿,因为我忘记做数学作业被老师告状了,老妈的心真是太狠了,打得我屁股都开了花,我心里很受伤,但又不敢反抗。
晚上,我在熟睡中痛醒了,原来是妈妈在床边帮我涂药,我还发现了妈妈一边涂药一边在擦眼泪。
我突然间明白了,妈妈的严厉其实也是为了我好,妈妈其实是爱我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呀!师:看了这个故事,你们感动吗?你们觉得小杰的妈妈爱小杰吗?(生回答)三、提炼、掌握习作方法师:不过,老师总觉得小杰的这个故事总少了点什么,不够动情?生观察,发现,引出细节的描写。
《父母的爱》作文教学指导课设计
《父母的爱》作文教学指导课设计上道中心小学罗家萍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寻找作文素材。
2、教会学生怎样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学会怎样开头和结尾。
4、怎样分段写好文章。
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寻找作文素材。
2、教会学生怎样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课件2、“写一写”小纸条3、“开头结尾”打印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
孩子们: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次嘱咐你:要多穿衣服,要注意安全。
你虽然觉得很烦但心里却很温暖当你伸手要钱的时候他们总是说一些赚钱不容之类的话来教训你一边教训却又一边塞钱给你一遍又一遍地问你够不够花……这种人是天底下最喜欢为你奉献却又不求回报的人这种人的名字叫父母……当你还小的时候他们教你用筷子﹑用勺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教你洗脸﹑刷牙﹑梳头教你做人的道理……2、继续播放课件,学生补充。
3、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孩子们,在家里,你是否还得到过父母的夸奖和鼓励,是否常听到他们的唠叨,是否也受到过他们的责备。
想一想,有没有印象深刻的关于父母和你的事,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然后和同桌分享一下你的故事。
4、全班交流二、出示课题孩子们,父母的爱是多元化的。
沉默是爱,唠叨也是爱;鼓励是爱,责备也是爱;温和是爱,严厉也是爱。
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爱,都是天底下最真诚的爱。
出示课题三、真情告白1、面对这么真诚的爱你的父母,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下面我们就来一场真情告白吧,看看谁说的更动情,更感人。
你可以只对爸爸或妈妈一个人说,也可以对父母双方说。
2、学生思考后告白。
四、明白习作要求1、孩子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这种情感,那就是“写”,也就是“习作”,这是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
下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习作要求。
2、自己读一读。
看看你读懂了这次习作要求什么?3、学生读后交流。
4、老师总结:(1)用一两件事。
小学生习作课教案《父母的爱》
小学生习作课教案《父母的爱》小学生习作课教案《父母的爱》小学生习作课教案《父母的爱》指导课【教学理念】力求体现在自由选材、大胆表达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习作指导。
情贯始终,情知结合,以“知”为出发点,以“知”为落脚点。
在“三维目标”的整合中促进学生写作素养逐步形成。
【教学目标】1.激发表达情趣,乐于表达父母爱自己的事或父母和自己之间感人的事;2.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觉得可说可写的内容很多;3.能不拘形式地表现事情中感人的细微之处,写出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设计意图:《小学生之友》是广大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儿童刊物。
能在这本刊物上发表习作是孩子们的心愿。
借母亲节、父亲节即将到来的时机,以《小学生之友》编辑部发出约稿信的形式导入,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进行这项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1.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学生之友》编辑部向我们班同学寄来了一封《约稿信》,你们看!(课件:《约稿信》的内容据语文书上的习作内容编写。
)2.学生看后,师问:母亲节、父亲节快到了,这是约什么稿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教师相机板书:写。
)二、激情拓思(设计意图:以情为纽带,通过图画、音乐及教师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情绪,叩开记忆之门,搜寻、回忆爸爸妈妈爱自己的事。
教师引导拓宽学生思路,使学生感到有很多内容可以写,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有。
)1.另外,编辑部还让余老师带来了几幅我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温馨图画。
想不想欣赏?(课件:“温馨图画”,教师伴着画面的出现,和着音乐简单描述。
)2.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打开你的记忆大门,搜索一下,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用一、两句话简单地和同桌的小伙伴说说吧!(以和同桌用一、两句话简单说说的聊天方式,消除学生对习作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3.现在,谁愿意来说说?(开始学生说的内容一般集中在生病时、下雨时。
这时,教师从生活上、学习上、困难上、快乐时等角度拓宽学生思路。
父母的爱作文教案
父母的爱作文教案教案标题:父母的爱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 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学生练习册或作文纸。
3. 一些与父母的爱相关的图片或故事。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父母对你的爱有多重要?为什么?2. 分享一些与父母的爱相关的图片或故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步骤二:讲解(10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介绍父母的爱的重要性,包括他们对孩子的关心、支持和牺牲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你认为父母的爱对你的成长有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步骤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请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他们对父母的爱的感受和故事。
2. 学生个人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一篇关于父母的爱的作文。
3.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给予对方反馈和建议。
步骤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邀请学生主动分享他们的作文,并让其他同学给予鼓励和肯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步骤五: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2. 强调父母的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要珍惜和感激父母的爱。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在家中完成一份关于父母的爱的感谢信,并在下节课分享。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
2. 学生的作文质量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父母的爱的理解和感激程度。
备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时间的安排,适当调整教案的内容和时间分配。
《父母的爱》写作教案设计
《父母的爱》写作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写作教案设计的重要性。
2.理解父母的爱的主题及其意义。
3.掌握如何写作展现父母的爱及其意义。
二、教学重点
1.父母的爱的内涵及其表现方式。
2.如何运用写作技巧写出富有感染力的作文。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在作文中展现父母的爱及其意义。
2.如何使用合适的作文技巧以展现主题。
四、教学方法
1.讲解教学法
2.小组合作与分组讨论法
3.英文写作实战演习法
五、学习步骤
1.引入
教师可以播放与家庭,父母,爱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诱发学生对主题的探讨和共鸣。
2.导入
通过讲解展开这些问题或在小组合作中分别讨论:家庭有什么作用?家庭是什么?父母的爱的内涵及其表现方式是什么?父母的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
3.讲解
教师应通过例子以及博客文章等方式介绍父母的爱及其意义,以便学生更加真实地理解这个主题,并且可以引导学生透过作者的视角来帮助学生欣赏及理解。
4.实践
对学生进行演练,教师可以选择一篇相关文章并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以工作小组较小的脑力激励因素,或是选择各自示范一篇文章,以确保他们在写作时能够操作正确。
5.监测
教师必须确保班上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作业。
并能够对学生作文进行点评或评价,以确定学生是否掌握了主题并准确地呈现了它。
6.总结
教师必须在作业完成后让学生整理笔记,并总结学生的作文,以便在下一次教学时能够更好地支持他们。
同时,教师还可以处于维护课堂和谐的目的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如用粉板糖,夸赞学生为课堂进献的努力成果等。
习作指导课《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指导课《父母的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图片引入等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从生活小事中感受父母的爱。
2.能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抓住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体会到父母的爱就藏在生活的点滴小事中,从而懂得感恩父母。
教学重、难点:选择父母关爱自己的小事,抓住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小诗,导入父母的爱。
“世上有一本永远也写不完的书——那便是父母;让家充满爱与馨香的——那也是父母。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的爱。
(板书:父母的爱)。
二、明确习作要求1.出示写作要求:选择父母关爱你的一两件小事,抓住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题目自拟。
2.指导审题。
三、品味生活,感悟父母的爱(一)出示课件:父母培养孩子成长的感人场景(二)感悟“慈爱”1.此时,你心里有怎样的感觉?2.这些美好的感觉让你回忆起了哪些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生活、学习等方面感悟父母给予自己的爱。
)3.我们把这种给人温暖、幸福、甜蜜的感觉的爱叫做“慈爱”。
(板书:慈爱)(三)感悟“严爱”1.当你做了错事时,你的父母对你是什么态度?你体会到了什么?2.我们把这种严厉的爱称为“严爱”。
(板书:严爱)四、品味细节,分享父母的爱。
1.课件出示:(《爱如茉莉》片段)2.默读,这几段话主要从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的?(相机板书:外貌语言动作······)3.小结:抓住细节描写,就更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自主习作,表现父母的爱1.学生自主习作。
(师巡视,相机指导)2.全班交流。
六、升华情感,回报父母的爱。
你如何赞颂父母的爱?回报父母的爱?七、课外拓展老师推荐你们读两本好书:《感悟母爱》、《感悟父爱》附板书:父母的爱外貌慈爱语言严爱动作……。
《父母的爱》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3.抽部分学生全班交流后,师根据课文引导学生写作时要表达母亲的慈爱,父亲的严爱。
学生很茫然,思维还未打开,老师可用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回忆。
3、应给学生更多的说话机会。
1、老师在谈话中可举出具体的事例,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加明确。
3、可请同桌互相说说,再抽部分学生交流。
三、范文引导,提供好词佳句
小学阶段应重点学习记叙文的写法,应点明用具体的事例表现对父母的爱。
运用优美动情的词句,具体的事例,诗化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爱。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
2.学会评改自己和同学的习作.
过程与方法
1.在习作中,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在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不能规定太死,把学生的思维定死。
改为“指导时强调父母对自己的爱,语言优美,事例具体,描写细腻。
五、展示评价,评改结合
请部分优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习作。师进行评价。
师指导孩子们学习修改作文。
应改为师生共同评改,教会孩子修改作文的方法。
回顾与你父母生活的点点滴滴让那一幕幕在你的头脑中过电影一般寻找在你脑中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事哪怕是父母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不要放过因为那都是父母对你的爱
《父母的爱》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内容
修改理由
教学设计修改
一、教材分析:
写《父母的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习作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进行仿写,运用优美动情的词句、诗化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习作中,尝Βιβλιοθήκη 使用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的爱》作文指导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选择父母关爱你的一件小事畅所欲言。
2、抓住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等)表达真情实感。
3、体会父母的爱,学会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重难点:
1、抓住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2、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
教学过程:
一、课前序曲,渲染亲情
课前打开课件,播放阎维文的《母亲》。
让同学欣赏跟唱。
二、激情导入,感受亲情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老师也喜欢这首歌,那你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这首歌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爱。
师:父亲、母亲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爱。
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述父母爱的故事。
(板书:爱)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第六单元,我们也一直被课文中父母的爱感动着。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父亲为了挽救儿子,整整挖了38个小时;《慈母情深》中贫穷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坚持为儿子买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又让我们感受了父亲母亲那两种不同形式的爱;《学会看病》中母亲让孩子独自去看病,而自己却饱受担心与痛苦的折磨。
其实我们每一天也都在感受着父母对我们的爱,让我们将生活中每一个温馨的镜头定格,重温一下那充满温馨的感人瞬间。
三、情景播放,诱发亲情
播放录像:(父母培养孩子成长的感人场景——1分半)
话外音:
孩子,当你很小很小的时候,
我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教了你很多很多的东西。
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
教你系鞋带,扣扣子,
教你梳头发,擤鼻涕,
教你读拼音,认汉字,
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是多么令我忘怀!
孩子,是否还记得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
才学会的第一首儿歌;
是否还记得我们穿越了千山万水,
与动物们一次次的亲密接触;
是否还记得博物馆、科技馆内,
我们一同惊叹历史,探索未来;
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们绞尽脑汁,
回答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
这一路的欢声笑语,千疑百问,
是多么的让我留恋!
师:看了这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一定也会让你想起点什么吧。
生:我想到了我的父母,他们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养大有多么不容易!
生:我觉得我的父母有多么的了不起,他们慢慢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使我们逐渐长大。
师:是啊,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的心就为你牵动着。
你的每一点每一滴的成长,都饱含着父母的心血。
生:我以前没有感受到父母为我付出了这么多,一直以为这些是他们应该做的。
但是通过看这个录像,我感受到了父母是多么的爱我。
师:父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零零碎碎的小事中,慢慢地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看似繁琐,实际是艰巨的。
那么在你的生活中,父母都给了你哪些爱?
生:下雨了,妈妈到学校给我送伞。
路上妈妈把伞偏向我而自己却淋湿了。
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的爱。
生:一次,我玩翻跟头,结果摔破了头。
妈妈严厉地批评了我。
但我觉得妈妈是爱我的。
师:每个父母都有爱孩子的方式,方式不同,但爱是一样的。
都是那么无私。
说到这,我想起了我的父母,在我上中学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一个人把我和我的弟弟养大,并且给了我们非常严格的教育。
正是在母亲严格地教导下,我的弟弟顺利地考上了大学,而我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可以说没有母亲严厉的爱,就没有我和弟弟幸福的今天。
现在我理解了母亲这种严厉的爱,更爱含辛茹苦的母亲了。
师:谁还能说说父母给了你哪些爱?
生:妈妈的脚扭了还坚持送我上课外班,从这我体会到了妈妈的爱。
生:我得了猩红热,妈妈怕我把身上挠坏,就整夜照顾我。
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的爱。
师:看来不仅我们书中有父母的爱,电视中有父母的爱,父母的爱更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感受父母的爱,更要学会发现父母的爱,把我们对他们的爱表达出来。
四、感悟方法,诉说亲情
师:那你能不能把你想到的父母关爱你的小事浓缩成一个词,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句子?请大家先想一想。
师:想好了就可以把它写在老师发给你的卡片上。
(教师巡视,随机请部分同学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老师相信每个词语背后一定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如何把你的故事讲得让大家都能感动呢?下面我们来回顾本单元学过文章看看能否有所感悟。
生:这几篇课文都是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真情实感。
生:课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来描写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第12自然段“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句话通过父亲的外貌表现父亲对孩子的爱。
生:《“精彩极了”和“糟糕极了”》一课中巴迪母亲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她说:“巴迪,真是你写的么?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母亲的语言描写表达了对孩子的爱。
生:《慈母情深》中第9自然段“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中……”从母亲的这一系列动作中可以感受到母亲的辛苦。
生:《学会看病》的第2自然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间艰涩的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
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这段母亲的心理活动描写可以感受到母亲的爱。
师:一篇文章要想把它写的有血有肉,就要抓住动作、语言、神态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板书:真情实感)
出示习作要求:
(多媒体展示习作要求:选择父母关爱你的小事,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抓住细节描写;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
师:同学们心中有了故事,也知道了本次习作的要求,一会儿老师就要请同学们讲讲词语背后的故事。
请你为你的发言先准备一个习作提纲或者是故事梗概。
师:把你的词语背后的故事先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师:现在老师想请几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
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看她说的这件事是否感人,他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
生:我写的词是“妈妈的泪水。
”在我五岁那年,妈妈在熨衣服,把熨斗放在一旁。
我以为是玩具便把脸凑过去,结果被烫伤了,当时我就吓哭了。
妈妈一看立刻抱起我就往医院跑。
路上妈妈抱着我,嘴里不停地说:“都怪我太不仔细了,不应该让他碰。
”我们去了几家医院,都说这个我们治不了。
妈妈伤心地哭了,嘴里不停地说:“都怪我太不仔细了,不应该让他碰。
”后来我的伤渐渐好了。
从这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的爱。
师:他的故事感人吗?他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
生:它能抓住妈妈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妈妈说:“都怪我太不仔细了,不应该让他碰。
”从这些话中我能感受到妈妈对她的爱。
生:我觉得她还可以再说一说妈妈当时焦急的样子,那样就更形象。
师: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脸被烫伤了,妈妈会是什么样子?
生:妈妈可能鞋都来不及穿就送我去医院。
生:去医院的路上,妈妈可能会抚摸我烫伤的地方,并给我吹一吹,让我好受一些。
师:是啊!烫在你的脸上,疼在妈妈的心上。
师:谁还能接着讲?
生:我写的词是“辛劳”。
我的妈妈是一位中学教师。
记得有一天,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
妈妈上完晚自习回家,看见我的校服脏了,就立刻拿到洗手间洗了起来。
妈妈没有用平时经常用的洗衣机来洗,而是用搓衣板来搓。
她使劲地搓,搓了很长的时间。
洗完后妈妈把衣服晾在了阳台上。
我觉得那不仅仅是妈妈给我洗的衣服,也是妈妈对我深深的爱。
师:你们觉得他的故事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能够抓住妈妈的动作来说。
她说:“妈妈使劲地搓,搓了很长时间。
”妈妈工作一天一定很累,回家还要给他洗校服。
从这里我感受到妈妈对
他的爱。
生: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他,为什么妈妈没有用经常用的洗衣机来洗,而是用搓衣板来搓的呢?
生:因为妈妈想把衣服洗得更干净一些,所以才用的搓衣板。
师: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心中有儿子,他能抓住这些细节说明他的心中也有母亲。
这真是点点滴滴都是爱!
师:还有谁能讲讲你的故事?
生:我写的词是“送饭盒”。
有一天,下雨了,我忘记了带饭盒。
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看到门口闪过一个身影。
啊!是妈妈!只见她浑身湿漉漉的,她把饭盒揣在了怀里。
当我接过饭盒时发现妈妈的手很凉,可饭盒却是暖暖的。
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
这时妈妈说:“快吃吧,饭该凉了。
”我觉得那饭盒里凝聚的是妈妈对我的爱。
师:他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
生:抓住妈妈的动作来表达真情实感,妈妈为了能让他吃到热乎乎的饭菜,把饭盒揣到了怀里,从这里感受到了妈妈对他的爱。
生:我觉得它还可以再写写妈妈当时的神态。
师:那你们再想一想妈妈当时的神态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天很凉,妈妈的脸色苍白。
雨水顺着妈妈的头发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