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的特色与历史作用
对徽商的认识
徽商的认识历史上的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成“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
历史上徽商是指: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等6个县,除此之外就不能叫徽商而是安徽商人,并非安徽人都是徽商,所以要发扬旧徽州府商人的精神。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徽市、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
徽商以自己的杰出实践实现了雄踞中国四百余年的辉煌历史,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徽商之所以能称雄商界数百年,成为全国十大商帮中之翘楚之一,是与它的贾而好儒的本质特点分不开的。
被称为“一代商圣”的胡雪岩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他是徽州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徽商的杰出代表。
胡雪岩出生于安徽,家道中落,家境贫寒,父亲去世后八岁开始放牛。
尽管物质条件很差,但是他坚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有一天他放牛时拾到一个包袱,里面装着不少银子,他看到银子时,大吃一惊,但是他没有想自己把这银子拿回家,而是坐在草坪上等,一直等到日落时分才等到慌忙的失主,但是他没有直接把银子给失主而是细问情况后才把银子分文不少的还给失主。
而后失主拿出少许银子酬谢他,他没有接受。
失主很感动决定收胡雪岩当徒弟。
胡雪岩回去跟母亲商量过后毅然跟着失主去了大阜。
在老板那里胡雪岩用心学习,对老板安排的事情也是尽力完成,最终他慢慢成长起来。
逐渐发展成为一代富商。
同样“生财有道”也是徽商的经营理念,见利首思义,认为义重于财,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坚持诚信经营,讲究商业道德,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奉行秤准尺足斗满。
在用人之道上,坚持任用那些熟读四书五经的儒雅之士,并且,注意培养他们学习思考的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始终坚持“勤苦、诚实、谦和、忍耐、变通、俭朴、有主见、不忘本、知义理、重身命”的选人思想和用人标准。
在人生哲学上,做到重德尊儒,坚持和为贵、礼为先、广交良缘。
徽商晋商历史知识点总结
徽商晋商历史知识点总结徽商的起源和发展徽商是指在明清时期出现并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商帮,主要由安徽地区的商人组成。
徽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和宋代,但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
徽商的发展与安徽省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有关,安徽省地处长江下游和淮河中游地区,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物资交流的中心,这为徽商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宋代,安徽地区开始有一些商人以纺织业为主要经营项目,逐渐形成了徽商的雏形。
到了明清时期,徽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商业网络和商业文化,成为了中国商业活动的重要力量。
徽商的特点徽商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他们的出现和发展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国商业活动的一些特点。
首先,徽商的商业网络非常广泛,他们不仅在国内广泛开展商业活动,还到东南亚等地区进行贸易往来。
其次,徽商经营的范围也非常广泛,从棉纺织业到茶叶、盐业、瓷器等各个领域都有徽商的身影。
此外,徽商善于创新,他们在商业管理、金融活动、运输、保险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为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最后,徽商还在社会建设和教育事业方面有所贡献,他们在家乡兴办学校、修建桥梁、修建水利设施等方面都有所作为。
晋商的起源和发展晋商是指在中国历史上以山西商人为主体的商帮,他们在中国商业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晋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但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
山西地处华北,地处黄河以西,交通发达且资源丰富,这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宋代,山西地区逐渐形成了商业集市,商业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为晋商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在明清时期,晋商逐渐成为了中国商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对中国的商业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晋商的特点晋商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他们的出现和发展也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国商业活动的某些特点。
首先,晋商的商业范围比较广泛,他们在中国内地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商业网络。
其次,晋商在金融、保险、运输、商业管理等方面有所创新,在当时中国商业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徽商
谢 正 安 生 平
19世纪60年代末期,太平天国战乱结束后, 19世纪60年代末期,太平天国战乱结束后,清朝又开 世纪60年代末期 商务奋兴” 外销“洋庄” 始“商务奋兴”,外销“洋庄”茶叶生意由低谷发展到高 当时“五口通商”的外贸出口格局已经形成。 潮。当时“五口通商”的外贸出口格局已经形成。东方明 珠上海逐步取代广州,成为我国茶叶外销的第一大口岸。 珠上海逐步取代广州,成为我国茶叶外销的第一大口岸。 上海外贸的兴起,在地理空间为徽商的振兴提供了条件。 上海外贸的兴起,在地理空间为徽商的振兴提供了条件。 过去徽商的茶叶出口须经广州“洋庄”输出, 过去徽商的茶叶出口须经广州“洋庄”输出,而徽州到广 州行程千里,产品从屯溪运至广州,历时近2个月, 州行程千里,产品从屯溪运至广州,历时近2个月,而从徽 州到上海,只不过2~3天功夫,减少了损耗, 2~3天功夫 州到上海,只不过2~3天功夫,减少了损耗,加速了资金周 使徽州茶叶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转,使徽州茶叶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徽州茶的销量不断攀 的茶叶生产。 时, ,有力地 了徽州地 的茶叶生产。 时, 兴茶 断, 的 当 断, , 年 在 溪 茶, 后, 茶,经加 后, 至 东运 销 。 大茶行” 年在 溪开 “ 大茶行”。不 ,又 在屯溪 地开 茶行 茶 。 茶行 务 展到上 地, 茶庄后, 海 运 东 口 地,在 了 的 茶庄后, 一。 成为徽州 大茶庄 , 方 大 一。
安徽
徽 商 简 介
徽商,即徽州商人, 徽商,即徽州商人,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 人集团的总称,而非所有安徽籍商人。 人集团的总称,而非所有安徽籍商人。徽商又称 新安商人” 俗称“徽帮” “新安商人”,俗称“徽帮”。 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 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 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 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鼎盛时期徽商曾 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 亦儒亦商,辛勤力耕, 4/7, 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亦儒亦商,辛勤力耕, 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 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 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 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 西婺源县,徽州六县指歙( 休宁、 西婺源县,徽州六县指歙(shè)、黟(yī )、休宁、 ) 绩溪、 1949建国后 被划入江西)、 建国后, 绩溪、婺(wù)源(1949建国后,被划入江西)、 祁门。 祁门。 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城乡,东抵淮南, 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城乡,东抵淮南,西达 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 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 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 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 葡萄牙等地。 葡萄牙等地。
徽商及徽州文化的内涵及历史渊源
徽商及徽州文化的内涵及历史渊源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敦煌学、藏学、徽学)之一。
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于安徽文化(安徽文化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三个文化圈组成)。
徽州位于皖南山区,黄山雄奇甲天下,白岳旖旎称神州。
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思想伟人,学术巨子,灿若群星;新安文化,徽州艺术,万紫千红。
勤劳的徽州人民在这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引领风骚千余年。
提到徽州文化,人们总以博大精深相称。
所谓博大,指其取得的辉煌成就,几乎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在思想哲学、道德伦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文化典籍、科技工艺等各个领域都有上乘表现,且自成体系;所谓精深,乃言徽州文化的水平并不是一般性的,其所展现的高深的思想造诣、精湛的艺术水准与丰厚的文化内涵,既显示了地域特色,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最高水平的一个代表。
它集中地体现了当时文化发展主流的诸多方面,异彩纷呈,贡献巨大。
那么,如此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它的历史发展轨迹又是怎样的呢?❖徽州历史沿革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下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统称“一府六县”。
由今黄山市及婺源县(现属江西上饶)、绩溪县(现属安徽宣城)组成。
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所置的歙州。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所在为歙县,历宋元明清四代。
1934年由于蒋介石的军事需要,婺源被划入江西,后因婺源民众发起返徽运动及同乡胡适等人奔走努力,迫于民意,抗战胜利后划回徽州地区。
但由于军管问题,1949年婺源又被划入江西省,延续至今,此为徽州历史上的两次婺源隶赣事件。
1987年,为响应中央打好黄山牌以发展旅游业,绩溪县与太平县交换被划入宣城,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
广告山河图志全网公测,速抽VIP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镇。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江南省过大,为维持中央统治,顺治将江南省拆分为“江南右”与“江南左”。
古代徽州文化-徽州商人
盐商中,还有水商,或称水贩、水客,是领 取水程中转引票的中小盐运商人。 明末以来,徽州盐商已形成集团,控制了淮 盐产、供、销的特权。 据光绪《两淮盐法志》记载:自明嘉靖至清 乾隆期间,在扬州的著名客籍商人共80名, 徽商独占60名,山、陕各占10名。嘉庆《两 浙盐法志》记述,明清时期,在浙江的著名 盐商共35名,其中徽商就占28名。
徽商四大行业之二——典当商
典当业是中国封建社会里最古老的一种信用行业,专为 私人提供抵押品贷款,最早称为“质”和“质库”。到 了明朝,名称就有10多种,通常称之为“当铺”。 明、清时期,徽商经营典当业遍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城 镇。长江以北,徽州典当商也很得势。 典当店铺多为石库门面,并在外堵或影壁上,写上一个 楷书大“当”字,大到几乎占了整个墙面。 徽州典当商属于徽商中的“上贾”,资本极为雄厚,在 当时激烈的商帮竞争中’,他们联合族人乡党集中于一 地同治典业,以较低的典利排挤其他商帮而占领市场。
解读“无徽不成镇”
自明朝嘉靖、万历之后,徽商便逐步操纵着所在 经营地的许多重要商业部门以至执其牛耳,造成 “无徽不成镇”的气势和局面。 长江干流地带的大小城镇都有徽商立足称雄。地 近运河与淮河交汇处的苏北淮安布帛、盐等行业 都很发达,徽州人在那里势力也很大。 当然徽商的影响除体现在空间区域外,还作用于 经济文化生活及民风等社会领域,徽商的存在与 否关乎某个地方或市镇的兴衰荣萎。
《清史稿》云:“凡商有二,曰场商,主收 盐;曰运商,主行盐。其总揽之者曰总商, 主散商纳课。” “场商”,系指寓居各盐场的商人,他们专 以向灶户收盐为务,是商人中直接控制盐业 生产,并与灶户建立包购关系的一部分商人。 “运商”,是指占有引窝的行盐之商。 “总商”,是诸运商与盐政交涉的代表,也 是清王朝为便于催缴盐课而设。两淮“运商” 中之“总商”,多为徽人担任,对于淮盐产 销方面的各个环节,亦为徽商所把持。
徽商文化-徽州“儒商”
徽州“儒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对我们发展市场经济有何借鉴意义?一、徽商的崛起徽商崛起于明成化、弘治年间,其后历经300余年的辉煌。
明朝中叶,社会经济有长足的发展,在我国东南部出现了许多贸易重镇。
徽商除了将本地的竹、木、瓷土、和生漆、茶叶等运销外,也以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等产品,推动了贸易的发展。
那时,盐的产量不高,成为最紧销的商品。
徽商经营盐业的人日益增多,直至将一向以经营盐业为主的山西、陕西商人集团击败。
当时在扬州的徽州盐商,或为场商(专向灶户收购食盐),或为运商,各有其生财之道。
休宁人汪福光在江淮之间从事贩盐,拥有船只千艘。
此时的湖广是淮盐畅销口岸,所销之盐占淮盐的一半以上。
徽商是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中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一支商帮,曾创造了雄踞华夏商界300年之久的辉煌。
据史籍记载:徽商经营之域,“诡而海岛,罕而沙漠,足迹几半禹内”,其地无所不至。
徽州六县宋元明清历代致富商人有近千人。
在明清时期的江浙一带,商品经济颇为发达,徽商云集,势力盛极,故有“盖扬之盛,实徽商开之”之说。
二、徽商的“儒贾观”和商业道德1.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徽州既以“东南邹鲁”驰誉遐迩,又以“商贾之乡”闻名海内。
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或是“先商后儒”,或是“亦贾亦儒”,从而形成了“贾而好儒”的重要特色。
徽商之所以能够在艰苦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乃至成为称雄商界的劲旅,是与这一重要特色的分不开的。
徽商之所以在经营者重视商业道德,讲求经营之道,也无不是这一特色的重要体现。
“贾为厚利,儒为名高”,有了强大徽商经济的滋润,徽州的世风日益儒雅。
长期的兴文重教,也培养了徽州人温文尔雅,聪慧内敛,干练务实的作风,这也可以说是徽州人的文化风格。
考察朱熹、程大位、汪道昆、江永、戴震、王茂萌、胡适、陶行知这些徽州历史上出现的杰出人物,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讲求实际,处世低调。
徽商虽孜孜不倦的追求“厚利”,但他们更念念不忘“名高”。
徽商的文化概念
徽商是中国历史上一支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商人群体,主要活动在明清两代的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
他们以经商为主要活动,同时也涉足地方政治、慈善事业和文化艺术等领域,对中国社会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维度分析和阐述徽商的文化概念及其历史意义。
1. 商业与经济:徽商以经商为生,具有极高的商业头脑和商业技能。
他们广泛参与货物贸易、金融业务和钱庄运作,并通过自己的商业网络构建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徽商注重信誉和合作,崇尚“徽商无字柜”(不用签字的柜台),以信用为基础进行商业交易,这种商业模式为当时的商业活动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
徽商在中国商业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们的商业理念和经验对后来的商人和商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社会与家族:徽商注重家族观念和家族企业的传承。
徽商家族内部有着严格的家族管理制度,通常以“堂”为单位,由家族长辈统领,实行世袭制。
家族成员共同经营企业,形成了家族联合经营的商业模式。
徽商家族还积极参与地方社会事务,以及慈善捐助和教育事业,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种家族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了徽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文化与艺术:徽商对文化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支持。
他们崇尚文化教育,重视家族子弟的教育培养,注重经商与文化艺术的结合。
徽商投资兴办书院和学堂,支持文人墨客的创作和文化活动。
他们对文人画、书法、诗词等艺术形式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欣赏,并通过艺术品的收藏和赞助来展示自己的文化品味。
徽商文化与徽州地区的文化传统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徽派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建筑与园林:徽商在家族富裕时,常常以修建宏伟的宅第和精美的园林为荣。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徽商注重建筑的布局和装饰细节,将传统建筑技术与美学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韵味的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和园林不仅展示了徽商的财富和地位,也体现了他们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同时成为徽派文化的一部分。
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明清徽商是清朝时期,位于安徽省徽州市的一群商人,他们深耕民众手中,以贸易和财务技能换取荣华富贵,从而改变了徽州的命运,极大地推动了安徽经济的发展。
徽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其发展历史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明清六朝的变迁。
当时,徽商以其独特的文化气质、高超的生意技巧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业机构,吸引了众多的文化名流,成为安徽的文化中心。
徽商的基本民族特征是宁夏文化。
宁夏文化是安徽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他们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字、信仰、性格等。
徽商特有的民族特性为他们提供了优势,使他们能够融入当地文化,也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
明清时期,徽商把宁夏文化融入社会各个领域,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们在商业活动、娱乐活动以及经济学、政治学、文学等各种领域都发掘出了宝贵的价值。
明清徽商走向巅峰,也促进了安徽经济的发展,他们把新的生产技术引入安徽,推动了当地的商业活动,拓宽了安徽经济的垂直和水平发展。
在安徽各地兴起了各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徽商也开始涉足当地的农村经济,促进了安徽农村的发展。
此外,徽商还参与安徽和贵州的贸易,把贵州的黑金和桃花子引入安徽,增加了安徽的收入,推动了安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徽商以其丰富的文化传统和高超的商业技能,谱写了安徽经济发展史上传奇性的篇章,也为安徽经济发展未来创造了巨大的机遇与希望。
徽商
徽商,指的是明清时期,徽州府辖地经商的安徽商人。
那什么是“徽商精神”呢?胡适曾把徽商比喻成“徽骆驼”,因此有人把徽商精神概括为“骆驼精神”,这当然是对的。
但徽商精神还不仅仅是“骆驼精神”,“徽商精神”有着更丰富的内涵。
一是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
二是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三是审时度势、出奇制胜的竞争精神。
四是同舟共济、以众帮众的和协精神。
五是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
其中,徽商作为儒商典型的代表,在历史上有“贾而好儒,贾儒结合”的特点,有一种说法,徽商走到哪,那里的文化就繁荣。
徽商之好儒,表现于自觉地用儒家思想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商业行为。
(一)讲求义利之道,见利思义,不义之财不取也。
儒家学者并不反对利,但他们的基本态度是重义轻利,以公利为上。
孔子要求人们“见利思义”,甚而“舍生取义”。
徽商在商业交往或人际交往过程中,能从仁义道德出发,追求正当的商业利润,尤其是不趁人之危,以黑吃黑。
《婺源县志》载:尝有一粤商贩珠宝适邑。
途中听得担夫欲以商瞒税诉之官,遂将珠宝寄存于婺商店主汪源家。
抵城后,担夫果诉于官。
经查无着,担夫受妄言之罪。
珠商亦不敢返取珠宝,仓卒远逃。
至芙蓉五岭间,则汪源已在树下等候多时。
粤商喜出望外,欲均分以酬,汪拒之,尽数归还。
后有司旌表其义,反汪源地称为“还珠里”。
(二)讲求信、诚的商业道德。
重然诺,守信用,以诚待人,以信接物。
朱熹说:“诚包含有实理、诚悫两重意思”。
“诚,实理也”、“诚是不欺妄底意思”,“亡诓欺诈不诚,信是个人所为之实。
”仁义礼智信“五性”之中,实有是仁,实有是义,实有是礼,实有是智,便是信。
将诚信用于商业,便是要求经营者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不搞假冒伪劣,不行欺骗妄诞。
此正是徽商在商业活动中属守的基本原则。
《江南通志.舆地志》风俗篇有谓徽州,“地杂瓯骆,性刚强,君子务为奇行高节,而羞不义。
……冠冕之伦,多尚气节,矜取予,有唐风瞿瞿之意”。
徽商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信誉甚高,是与他们注意自己的形象,讲求职业道德分不开的。
中国徽商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创新
中国徽商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创新中国徽商文化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商业文化之一。
源于安徽,起源于明朝中期的徽州商人,已经存在了数百年。
徽商文化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商业传统,也奠定了中国商业文化的基础。
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徽商文化也在逐渐改变,但它的历史和精神仍然被人们所称颂和传承着。
本文将主要探讨中国徽商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
一、徽商文化的历史传承中国徽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商贸古道的交通枢纽。
徽州以其独特的山岳和水利资源而闻名,这种资源为当地人提供了丰富的商业机会。
在唐宋时期,徽州开始发展其独特的商业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繁荣的中心之一。
明朝中期,一些徽州商人开始向外扩张,并在江南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网络。
这些“徽商”成为明清时期最富有和最著名的商人之一。
徽州商人工商业精明,管理交易的技巧,尤其是在面对繁杂的纷繁商业网络和竞争激烈的市场时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他们还在家族和组织之间建立了广泛的关系,互换商品和知识。
这帮助了他们打破了地域界限,互相帮助,提升了他们的市场竞争力。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徽州商人以其勤劳、实干、正直为代表。
他们不仅致力于积累财富,而且注重社会责任和家族的传承。
在较为贫穷的亲友和住区中,他们为公共事业提供了烈士革命,赈灾、修桥铺路,建医院、学校等各种捐赠,成为社会福利的主要提供者。
此外,他们遵守传统的家族道德规范,并以智慧,勇气和慷慨为其家族和商业网络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因此,在中国的徽州地区,徽商成为了一个有着深厚文化背景和社会关注意识的财富阶层。
二、徽商文化的创新在今天的中国,徽商文化已经成为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亮点,用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此外,他们也不停地创造和进步,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开拓新领域。
为了保护和传承徽商文化,徽州地区政府和民间机构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他们会在当地建立商业博物馆和商店,向游客介绍和展示徽商文化遗产。
徽商文化内容
徽商文化引言徽商文化是中国安徽地区特有的商业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徽商以其独特的商业理念、商业组织形式和商业坚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徽商的起源、特点、商业信仰、商业传承以及对当代商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徽商的起源徽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当时安徽地区出现了一批企业家和商贾群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
徽商起初以经营纺织业为主,慢慢发展壮大后涉足茶叶、银行、保险、造纸等多个领域。
他们具备丰富的商业经验和技巧,善于经营,注重信誉,很快在中国商业界崭露头角。
二、徽商的特点1.团结合作:徽商注重家族和集体的利益,善于团结合作。
在商业活动中,徽商互相扶持,共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徽商帮”。
2.重视教育:徽商非常重视家族成员的教育培养,传承商业智慧和经验,注重家族内部的人才培养。
3.勤劳节俭:徽商勤劳节俭,精打细算。
他们以稳健的经营策略著称,善于积累财富。
4.崇尚诚信:徽商注重信用和诚信,讲究信誉。
他们在商业活动中以信用为本,以履行承诺为准则。
5.注重慈善:徽商非常注重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助人为乐。
他们相信积善行好,将带来商业上的好运气。
三、徽商的商业信仰徽商秉持着一系列独特的商业信仰,这些信仰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商业行为和决策。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商业信仰:1.“诚信为本”:徽商认为诚信是商业成功的基石,他们遵循“言而有信、行而专一”的原则,力求在商业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信誉。
2.“持家有道”:徽商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家族企业的持续经营,他们注重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努力保持企业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
3.“德以载财”:徽商相信德行会带来财富,他们坚信只有做善事,才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4.“舍得为人”:徽商注重回馈社会,他们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帮助穷人和弱势群体。
四、徽商的商业传承徽商注重家族和文化的传承,将商业智慧代代相传。
他们通过家族内部的教育培养,让新一代徽商掌握商业经验和技巧,从小培养他们的商业意识。
徽商的特色与历史作用
徽商的特色与历史作用徽商,即徽州商人,徽商始于南宋,发展于元末,明初,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清代中前期,至中晚期日趋衰败,前后达六徽商文化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徽商的特点:1、遍布全国,与晋商齐名,到处有徽商足迹。
2、经营品种广泛,盐、棉(布)、粮食、典当、文具笔墨(文房四宝)。
3、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小本经营、由小到大。
4、资本雄厚。
如休宁人汪福光在江淮从事贩盐,拥有船只千艘,所销之盐占淮盐的1/2以上。
清乾隆末年,关税盈余每年85万两银子,而出口商品中徽商的茶叶为第一位。
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拥有资本四千万两银子,而当时清朝的国库存银仅7000万两。
5、经营之道。
信守的经营理念是“讲道义、重诚信”“诚信为本、以义取利”,在市场上取得良好信誉。
徽商的历史作用:徽商以长途贩销的形式互通有无,使全国各地区间的商品流通渠道畅开,扩大和加强了全国各商品市场之间的联系。
由于徽商的纽带作用,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
农民们从原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摆脱出来,愈来愈依赖于市场经济。
徽商在江南市场频繁地进行棉布、丝织品和粮食交易,就是当时社会分工的具体体现。
徽商还对各地区城市市场的兴起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徽商足迹遍天下,不仅从事贩卖贸易,而且开店铺、侨居、投资公益事业,对当地的市镇建设做出贡献。
徽商以其雄厚的商业资本,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发达,促使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了社会进步。
徽商云集的吴江县盛泽、黄溪镇丝织业,明代弘治年间以后就出现了雇工经营,这正是小生产者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一种生产形态。
徽商汪氏益美棉布号让加工者在布上缝上“益美”字号的标记,充当了商标和广告媒介的作用,采取自由竞争的手段,已类似于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
徽商身兼商、儒、仕,很多商人本身就是理学鸿儒、诗人、画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戏曲家和收藏家。
经商致富以后,更加热衷于文化建设,在家乡修造精美住宅,建祠,立坊,修桥,办学,刻书,藏书,建戏班,办文会,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徽商商业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及其相关启示
起源与形成
徽商起源于宋代,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商帮之一。
其形成与徽州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02 03
发展历程
徽商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包括初期的小本经营、中期的跨区域贸易 和后期的多元化经营等。在每个阶段,徽商都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智慧和 经营策略取得了显著成就。
衰落与复兴
04
CATALOGUE
当代社会背景下徽商文化应用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企业形象
01
02
03
挖掘徽商精神内涵
深入挖掘徽商文化中诚信 、勤俭、务实等精神内涵 ,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 的重要内容。
传承徽商经营之道
借鉴徽商经营理念和策略 ,注重品牌建设、质量管 理、市场营销等方面,提 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徽商在产品和服务上追求精益求精,不断提升品质,满足客户需求 。
团结协作、共同发展意识
同舟共济、相互扶 持
徽商之间注重团结协作,相互扶持,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和 挑战。
资源共享、互利共 赢
徽商在经营中注重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回馈社会、造福桑 梓
徽商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回馈社会,为家乡和社会做 出贡献。
徽商商业文化对 经济的影响及其 相关启示
汇报人:XX 20XX-02-05
目 录
• 徽商商业文化概述 • 徽商商业文化对经济影响 • 徽商精神内涵与传承价值 • 当代社会背景下徽商文化应用 • 启示与思考:如何借鉴徽商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01
CATALOGUE
徽商商业文化概述
徽商历史背景与发展
01
徽商商业文化对经济影响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徽商文化
徽商文化徽商文化是安徽的骄傲,也是中国和世界的骄傲。
三百年前,古老的徽州大地上,曾经上演过一幕徽商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历史剧,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
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
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
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一、文化概述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从实力上来看可以与山西商帮相抗衡。
徽商们往往是官、商一体。
徽商一旦发迹,衣锦还乡,大兴土木,建楼院、祠堂,修路桥、会馆,以荣宗祖,壮大势力;特别热衷于兴院,开学堂,办事馆,培养封建人才,巩固宗法统治。
明、清时,徽州名臣学者辈出,仅仅有五个小县城的进士(中国古代考试中的一个级别)就有2018人,而歙县一地,明、清既有43人列入诗林、文苑,出现过“连科三殿,十里四翰林”、父子同为“尚书”(一种朝廷里的官职)、兄弟两个一起为“丞相”(朝廷中的高官)的逸事,造就了诗书礼仪之风,培育了竞相怒放的徽学之花,给后人留了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
二、徽商的兴衰徽商,即徽州商人。
徽商始于南宋(1127年-1279年),发展于元末(1271年-1368年)明初(1368年-1644年),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清代(1644年-1840年)中前期,至中晚期日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称雄三百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代,祁门茶市十分兴盛。
南唐,休宁人臧循便行商福建。
宋代,徽纸已远销四川。
南宋开始出现拥有巨资的徽商,祁门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经商致富,分别被人们称为“十万大公”、“十万二公”,合称“程十万”。
朱熹的外祖父朱雀经营的商店、客栈占徽州府的一半,人称“祝半州”。
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商人还在徽州境内发行“会子”。
试论明清时期徽商发展的原因与作用
试论明清时期徽商发展的原因与作用摘要:明清时期,徽商的崛起是我国商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徽商的成功既是因为客观环境造成的长久的经商历史,也有着主观上的原因,徽人“以儒入商”使得徽籍官员为徽商撑起了保护伞,也使得其获得社会上的认同,使得徽人在共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众帮众”的大商帮。
关键词:徽商环境儒商庇佑明清时期,徽商的强势兴起是商业经济史上令人瞩目的现象,本文所知的徽商是指谓以徽州本土为联结纽带的庞大的商帮集团。
这支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的商帮,曾雄踞华夏商界达三百年之久。
徽商在明清时期的兴盛是有着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的。
1、客观环境地域的影响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的人”,徽商的形成发展是与徽州商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
徽州多商贾的直接动因就是由于人地矛盾所引发的生存危机。
徽州地处万山丛中,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不利,明代顾炎武认为:“徽郡保界山谷,土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独宜菽麦红虾籼,不宜稻粱。
壮夫健牛,日不过数亩,粪壅缉栉,视他郡农力过倍,而所入不当其半。
又田皆仰高水,故丰年甚少,大多计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之一。
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
郡者,常十九。
⋯⋯中家而下,皆无田可业。
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1土地贫瘠,依靠土地不能过上富足的生活,人地矛盾刺激着人们不能靠着土地过活,被迫出外谋求出路,外出经商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有必然性。
徽人“出贾风习已久”,据相关史料记载,东晋时期,徽州商人就应运而生。
《知新录》上说,“盖新安居万山之中,土少人稠,非经营四方,绝无治生之策”,早在东晋时代,就有不少徽州人因“居万山之中,地少人稠”,而不得不“经营四方”,开始商业活动了。
到了明代嘉靖至清代乾隆末年的三百多年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时,徽商营业人数之多,活动范围之广,经营资本之厚,皆在当时各地商人集团之列。
据徽州地方志记载,“农十之三,贾七焉”,“以货殖为恒产”;甚至说“田少民稠,商贾十之九2”。
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
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徽州地区(现在的安徽黄山市)的历史发展和人文研究,是徽商文化、徽文化、徽州文化的统称。
徽州文化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基本概念和历史地位两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首先,徽州文化是指徽州地区的独特文化现象。
徽州地区概括地讲,指的是现在的安徽黄山市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黟县、祁门县、休宁县等县市。
这个地区是徽商的发源地和徽文化的传承之地,徽州文化就是在这个地域背景下产生的。
其次,徽州文化以徽商文化为特色。
徽商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商业集团之一,以其开拓精神和商人道德风尚而闻名于世。
徽商对于徽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徽州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徽商文化的影响。
再次,徽州文化以徽派建筑为代表。
徽派建筑是徽州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艺术内涵,使徽派建筑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瑰宝。
徽派建筑通常反映了徽商的富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也成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最后,徽州文化以徽州武术和徽州饮食为代表。
徽州武术是徽州文化独特的体育项目之一,以其独特的技法和精神内涵而闻名于世。
徽州饮食则以徽州菜为代表,徽州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精致的制作工艺而受到广泛的赞誉。
徽州文化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首先,徽州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州地区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历史名人和文化精英。
徽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徽州文化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代表之一。
徽商作为中国古代商业的重要代表之一,对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徽州文化以徽商文化为特色,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人的精神风貌和商业道德。
再次,徽州文化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商文化内容
徽商文化内容徽商文化徽商文化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安徽地区特有的一种商业文化。
徽商文化是指明清时期,以安徽地区为中心的商人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商业文化。
这种文化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商业文化之一。
一、徽商家族1. 徽州籍贯徽州籍贯是指在明清时期,居住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地区(今属歙县、休宁县、黟县等)的人群。
这些人主要从事手工业和贸易,在经济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家族制度徽州籍贯有着独特的家族制度,即“三联六会”制度。
这个制度强调家族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形成了一个紧密团结的家族组织。
同时,这个制度也规定了家族内部权利和义务,并且对外表现出强烈的凝聚力。
3. 家风家训徽州籍贯非常注重家风家训,即对于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些家风家训强调了家族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二、徽商商道1. 诚信徽州籍贯非常注重诚信,认为诚信是商业活动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徽商们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真实、守信、讲义气的原则,以此来赢得客户和社会的信任。
2. 合作徽州籍贯也非常注重合作,认为合作是商业成功的关键。
徽商们常常组成联合体或者家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壮大。
3. 慈善徽州籍贯非常注重慈善事业,认为慈善是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的一种方式。
徽商们通常会在自己经营成功之后,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并且捐款捐物、设立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
三、徽商文化影响1. 经济影响徽州籍贯在明清时期,以手工业和贸易为主要经济活动。
他们在瓷器、丝绸、茶叶、药材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徽商们的商业活动,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文化影响徽商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徽州籍贯在家族制度、家风家训、诚信合作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在当时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并且影响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徽商的兴衰
徽商的兴衰徽商即徽州商帮。
萌芽于东晋,成长于宋唐,兴盛于明清,清朝道光年间逐渐衰落。
徽商以资本雄厚、活动范围广、经营项目多、兴盛时间长且崇尚文化为特点,成为过去最大的最有影响的商帮之一。
其商业活动遍布全国,主要经营盐、米、丝、茶、纸、墨、木材等,其中典当商最为著名,颇具垄断之势。
徽商们往往引聚宗族以扩大经营,建宗祠,立会馆,筑书院,培养士子,亦商亦儒。
徽商与、粤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
古徽州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
汉代前人口不多,而晋末、宋末、唐末及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潮,给皖南徽州送来了大量人口,人口众多,山多地少,怎么办?出外经商是一条出路。
徽州经商人数的众多给徽商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徽人从商之风的兴起,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还有着深刻的人文和社会缘由。
徽民向来勤劳,不辞劳苦,经商容易致富。
自宋朝之后,有着“东南邹鲁”、“理学之邦”之称的徽州倍受人们关注;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勃发,这也导致了徽人对仕途的渴望。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徽人唯有从事经商这一厚利之“末”业才能支撑其“本”业,为了“业儒”需要,徽民也往往选择经商之路。
此外,因为徽州的耕地有限,地价极贵,单靠兼并土地这一手段很难满足豪门大族的奢侈生活之需,于是经营商业也成为他们扩大财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除了有经商的动机,当时的政策也为其事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地租大多由实物转为货币,这就大大促进了商品流通及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全国长途贩运业的发展。
明中叶对食盐实行“开中折色法”,有着两淮盐场之地利的徽商渐渐排挤了山陕商人,于成化、弘治之际取得了食盐销售的垄断权。
“明代的两淮盐利最大,徽商在两淮盐业中取得优势后,便迅速扩充了财力。
他们或在经营盐业的同时兼营其他商业,或支持其亲友同乡从事各种商业活动。
这对徽州商帮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徽商_精品文档
徽商徽商简介及其历史背景徽商是指中国安徽地区的商人群体。
徽商始于明代,发展于清代,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
徽商以其睿智、勤劳和商业头脑著称,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徽商的兴起要从安徽省的地理位置说起。
安徽位于中国东部,是一个交通要道,连接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
这使得安徽成为了重要的商贸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商人聚集在这里。
徽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中国经历了动荡不安的时期,徽商成为了许多人谋生的途径。
他们通过经商积累财富,同时也提升了安徽的经济地位。
徽商的商业模式以“协会经济”为主要特征。
在徽商联合会的组织下,商人们共同合作,分享资源和信息,共同发展。
徽商联合会的成立也为徽商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他们可以在这里互相帮助、交流经验,并共同应对外部挑战。
在清代,徽商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清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外贸易受到了极大的鼓励。
徽商们利用自身的商业网络和经验,在对外贸易方面占尽优势,将中国的商品贩卖到了世界各地。
徽商在这个时期的繁荣也让徽州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的地区。
徽商的经营领域多样,主要涉及丝绸、茶叶、纺织品、工艺品和银行等行业。
徽商们在这些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使他们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徽商参与到国内贸易以及对外贸易中,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徽商的地位逐渐衰落。
徽商联合会的功能逐渐减弱,对徽商的支持不再像过去那样强大。
同时,国内的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徽商的优势也随之削弱。
然而,徽商的商业精神和价值观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商业文化。
徽商注重求实、勤劳和诚信,他们的商业道德为后来的商人们树立了榜样。
徽商的成功教会了我们许多经商的智慧,例如合作、创新和风险管理。
这些经验和价值观一直延续至今,使中国的商业界充满活力。
总结一下,徽商是中国安徽地区的商人群体,以其智慧、勤劳和商业头脑闻名。
徽商的兴起始于明代,发展于清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徽商简介
徽商古徽州府徽商,即徽州商人,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而非所有安徽籍商人。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俗称“徽帮”。
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
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亦儒亦商,辛勤力耕,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
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城乡,东抵淮南,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
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
清朝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瓦解,徽商逐渐衰亡。
●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
●明清是我国商品经济较发展的时期,明清已有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徽商鼎盛之时。
1、遍布全国,与晋商齐名,到处有徽商足迹。
2、经营品种广泛,盐、棉(布)、粮食、典当、文具笔墨(文房四宝)。
3、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小本经营、由小到大。
4、资本雄厚。
如休宁人汪福光在江淮从事贩盐,拥有船只千艘,所销之盐占淮盐的1/2以上。
清乾隆末年,关税盈余每年85万两银子,而出口商品中徽商的茶叶为第一位。
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拥有资本四千万两银子,而当时清朝的国库存银仅7000万两。
5、经营之道。
信守的经营理念是“讲道义、重诚信”“诚信为本、以义取利”,在市场上取得良好信誉。
6、获利致富后回报家乡,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
1805年黄河淮河大水,扬州徽商捐大米6万石,200万两银子。
●“求食于四方”。
且徽州商人有“徽骆驼”精神,外出经商常常数年不归,不辞山高路远,虽山陬海隅,孤村僻壤,以至海外,亦无不涉足。
●徽商精神※卫国安民的爱国精神从早期徽商不辞劳苦,运粮输边,到明中后期徽商积极参与抵抗倭寇侵略的斗争,乃至近代徽商为了抵御外国入侵,踊跃捐资捐物,处处时时体现了他们的爱国精神。
因为他们深知,没有国家的安定与统一,就不会有个人事业的兴旺和发达。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我国历史上商人的爱国主义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商的特点:1、遍布全国,与晋商齐名,到处有徽商足迹。
2、经营品种广泛,盐、棉(布)、粮食、典当、文具笔墨(文房四宝)。
3、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小本经营、由小到大。
4、资本雄厚。
如休宁人汪福光在江淮从事贩盐,拥有船只千艘,所销之盐占淮盐的1/2以上。
清乾隆末年,关税盈余每年85万两银子,而出口商品中徽商的茶叶为第一位。
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拥有资本四千万两银子,而当时清朝的国库存银仅7000万两。
5、经营之道。
信守的经营理念是“讲道义、重诚信”“诚信为本、以义取利”,在市场上取得良好信誉。
徽商的历史作用:徽商以长途贩销的形式互通有无,使全国各地区间的商品流通渠道畅开,扩大和加强了全国各商品市场之间的联系。
由于徽商的纽带作用,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
农民们从原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摆脱出来,愈来愈依赖于市场经济。
徽商在江南市场频繁地进行棉布、丝织品和粮食交易,就是当时社会分工的具体体现。
徽商还对各地区城市市场的兴起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徽商足迹遍天下,不仅从事贩卖贸易,而且开店铺、侨居、投资公益事业,对当地的市镇建设做出贡献。
徽商以其雄厚的商业资本,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发达,促使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了社会进步。
徽商云集的吴江县盛泽、黄溪镇丝织业,明代弘治年间以后就出现了雇工经营,这正是小生产者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一种生产形态。
徽商汪氏益美棉布号让加工者在布上缝上“益美”字号的标记,充当了商标和广告媒介的作用,采取自由竞争的手段,已类似于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
徽商身兼商、儒、仕,很多商人本身就是理学鸿儒、诗人、画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戏曲家和收藏家。
经商致富以后,
更加热衷于文化建设,在家乡修造精美住宅,建祠,立坊,修桥,办学,刻书,藏书,建戏班,办文会,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另外,徽商与封建官僚合为一体,本身就具有封建特征。
又把大量的资金投入捐输,建祠堂,牌坊、庙宇,造会馆,修族谱,办学堂,强固封建宗法制,培养封建人才,扩大其封建政治势力,对维护封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