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返岗制度精修订
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范本
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范本一、申报工伤并报告上级领导1. 员工在工作中发生工伤后应立即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提交工伤申报。
2. 同时,员工还需将工伤情况报告给所在部门的上级领导,并向其说明事发经过和受伤情况。
3. 上级领导收到报告后应及时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报备,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安排员工休假和医疗1. 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将根据员工的工伤情况,安排员工进行必要的休假和医疗。
2. 若医院要求员工住院治疗,人力资源部门应协助员工在医院办理住院手续。
3. 在员工休假期间,人力资源部门需保持与员工的沟通,了解其康复情况,并确保医疗费用的报销录入系统。
三、工伤认定及待遇申请1. 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需与员工一起协助办理工伤认定手续。
2. 根据当地相关规定,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将向劳动保险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同时,也要协助员工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
3. 当劳动保险部门对工伤事故进行核定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需及时通知员工,并告知其工伤待遇的申请程序和所需材料。
四、安排员工返岗工作1. 工伤员工康复期满或医生确认可以返岗工作时,人力资源部门应与员工沟通,了解其意愿和能力,为其安排合适的返岗工作。
2. 在安排返岗工作时,人力资源部门需考虑员工的伤情、能力和工作环境,酌情作出调整。
3. 若工伤员工需要进行职业转岗或工种调整,人力资源部门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确保其能够顺利进行工作转换。
五、员工工伤返岗后的跟进处理1. 工伤员工返岗后,人力资源部门需定期与其沟通,了解其工作状态和康复进展,并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 若工伤员工在返岗后遇到困难或需要调整工作,人力资源部门应积极协助解决,并确保其能够正常开展工作。
3. 若工伤员工在返岗后再次出现伤病情况,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处理。
六、工伤事故的案例分析和安全防范措施改进1. 工伤事故发生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案例分析,了解事故的原因和教训,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工伤返岗管理程序
工伤返岗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障公司职员/员工在受伤的情况下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时间休息恢复,特制定此指引。
2. 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人员
3.工伤返岗
3.1一般性的工伤事故,只需要进行简单治疗、不会遗留任何问题、时间不超过五天
(指治疗或休假时间)。
一般在处理申请报告时,批核人应签署医疗意见和工伤终结意见。
3.2工伤在医疗终结后,受伤部位功能丧失或部位丧失,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工种进
行调整,同时考虑员工个人意愿作出妥善安排,确因受伤部位功能丧失,不能够适应本厂任何工种的,在医疗终结时,予以一次性处理和赔偿,其赔偿标准,按照国家的有关工伤保险法规和劳资双方的协商的意见执行。
3.3凡是在医疗终结后,工厂在工种方面作出妥善安排。
因工伤造成残废或者生活不
能自理的,参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规予以适当的生活补贴。
3.3工伤医院终结时,如果已向有关部门申请,可以办理工伤保险赔偿的,人事部门
应即时到地方政府工伤保险管理部门办理工伤保险赔偿手续。
3.4员工根据康复情况能够胜任工作的,不管是否转岗,只要返岗,就一定要重新进行
岗前培训.返岗员工若不得从事有害或劳动强度大的岗位时,工厂不得安排员工从事有害或劳动强度大的岗位.。
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
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一、工伤返岗概述工伤是指员工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导致的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雇主有责任为工伤员工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险和工伤赔偿。
为了保障员工权益,及时处理工伤员工的返岗事务,我们公司制定了以下的工伤返岗处理程序。
二、申报工伤1. 工伤发生后,员工应立即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或办公室提出书面工伤申报。
2. 工伤申报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工伤事故经过的书面描述、医生出具的工伤鉴定书等。
员工应在工伤申报中详细描述工伤事故的经过,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作为证据。
3. 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或办公室在收到员工工伤申报后,会立即安排人员对工伤进行初步核实和记录。
三、工伤确认1. 公司将根据员工提交的工伤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并委托专业医生对员工进行工伤鉴定。
2. 工伤鉴定结果出炉后,公司将及时将结果通知员工,并提供一份鉴定书作为员工的工伤证明。
3. 如果工伤鉴定结果确认为工伤,公司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比例为员工提供工伤医疗保险和工伤赔偿。
四、康复期间1. 在员工康复期间,公司将密切关注员工的康复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协助和支持。
2. 公司将安排专门的康复辅导师对员工进行康复指导,并提供必要的职业康复培训。
3. 公司会根据员工的康复情况调整员工的工作安排,并尽可能提供适合员工康复的岗位。
五、康复评估1. 在员工康复期满后,公司将委托专业医生对员工进行康复评估。
2. 康复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员工是否可以恢复工作,以及是否需要作出任何工作或岗位的调整。
3. 康复评估结果出炉后,公司将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员工是否可以返岗,以及是否需要进行任何工作或岗位的调整。
六、工伤返岗1. 如果员工经过康复评估后被确定可以恢复工作,公司将及时通知员工可以返岗。
2. 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康复情况安排适合员工的工作岗位,并提供必要的工作培训和辅导。
3. 员工返岗后,公司将加强对员工的健康管理和工作环境的监督,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工伤管理制度
工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工伤管理,保障职工的健康和权益,维护企业稳定和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本工伤管理制度。
第二条工伤管理是企业的基本管理工作,是企业保护职工权益和维护企业利益的重要保障措施。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在册员工,包括全职、兼职、临时等各类雇员。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工伤管理制度,明确工伤管理的责任部门和相关工作流程,加强职工防护、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第二章职工健康和安全保障第五条企业应当加强对职工健康的保护,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作业条件,定期对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库。
第六条企业应当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设施和设备,对有毒、有害、高温、高压等环境进行合理安排和控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职工受到伤害。
第七条职工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和维护工作设备,配合企业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
第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和健全职工保险制度,为职工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健康保险保障,避免因工作受伤导致职工生活负担增加。
第三章工伤认定和赔偿第九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工伤认定和赔偿制度,对因工作原因导致的职工伤害进行认定和赔偿。
第十条职工发生工伤应当及时报告企业相关部门,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工伤认定申请。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配合职工进行工伤认定,提供必要的证据和资料,积极参与调查和处理程序。
第十二条工伤发生后,企业应当及时安排职工就医治疗,并做好假期调整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确保职工能够及时康复返岗。
第十三条工伤认定结果应当公布,并通知职工及其家属,明确赔偿范围和标准,定期进行赔偿支付,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工伤防范和管理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加强工伤防范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工伤事故预防机制和危险源清查制度,做好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定期开展工伤防范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推动职工参与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工作。
工伤返岗制度
工伤返岗制度为了确保工伤返岗鉴定过程符合国家法规规定,保障因工伤残或者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根据第2条第2款,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根据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2条,此处的劳动者排除了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1.目的:在接受治疗后完成能力与职业病鉴定并获得相应的工作机会或经济补偿,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工伤返岗鉴定过程,特别是非管理层工人;3.定义:3.1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第2条第2款,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根据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2条,此处的劳动者排除了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3.2工伤劳动者因工伤残或者职业病伤害;根据省条件如下:第九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④患职业病的;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十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四十八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②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③因工作环境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在用人单位食堂就餐造成急性中毒而住院抢救治疗,并经县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验证的;④由用人单位指派前往国家宣布的疫区工作而感染疫病的;⑤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①②③④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⑤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第十一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①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②导致伤亡的;③自残或者自杀的;3.3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等级根据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及洗漱、自我移动五项条件确定;五项条件均需要护理者为一级,五项中四项需要护理者为二级,五项中三项需要护理者为三级,五项中一至二项需要护理者为四级;4.职责:4.1环工课负责不断完善本程序的制定;4.2环工课应全力协助劳动部门调查与鉴定并给当事人安排适合的工作岗位;5.工作程序:5.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本公司有协助工伤调查和提供证据的义务;5.2劳动能力的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医疗终结期满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应当在职工医疗终结期满三十日内向本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医疗终结期需延长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批准;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依据工伤处理条例26条重新申请鉴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5.3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根据卫生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十条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劳动者的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原鉴定机构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5.4鉴定后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①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②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③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本公司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五级至六级伤残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①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②保留与本公司的劳动关系,由本公司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本公司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本公司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本公司按相关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在职工能满足岗位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安排职工正常返岗并享受以下待遇:①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②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本公司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职工要求返岗
工伤职工要求返岗工伤职工返岗是指在工伤康复期满后,根据职工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工伤鉴定结论,经过医疗机构复检确认可以恢复工作能力,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返岗要求,重新参与工作。
下面将从工伤职工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返岗的程序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工伤职工返岗是其合法的权利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工伤职工在伤残等级鉴定等级为一至四级,并符合复员、复职的条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安排工作。
这就意味着工伤职工在康复期满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返岗工作。
其次,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工伤职工提供岗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伤职工的康复情况,为其提供适宜的劳动条件和工作岗位,确保其能够安全、稳定地参与工作。
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伤职工的工伤等级鉴定结果,向职工提供与其工伤等级相适应的劳动岗位,避免给职工造成二次伤害。
再次,工伤职工返岗应按照一定程序进行。
首先,工伤职工应当将自己的返岗意愿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同时提交工伤鉴定结论和康复医疗机构的复检结论等相关材料。
随后,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医疗机构对工伤职工进行复查,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宜工作。
最后,根据复查结果和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安排工伤职工重新参与工作,并根据其工伤等级鉴定结果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和岗位。
总之,工伤职工要求返岗是其合法的权利之一。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工伤职工的康复情况和工伤等级鉴定结果,为其提供适宜的劳动条件和工作岗位。
返岗程序需要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并经过医疗机构复查确认。
只有保障工伤职工的返岗权益,才能更好地落实劳动法律法规,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伤返岗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工伤返岗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经医疗机构诊断或者鉴定为工伤后,经治疗康复,达到一定条件,恢复劳动能力后,按照规定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工作。
工伤返岗法律规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法规。
本文将从工伤返岗的法律依据、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工伤返岗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工伤返岗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基础,其中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给予工伤认定,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工伤待遇。
”2.《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是规范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法规,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工伤职工治疗康复期满,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享受伤残津贴:(一)伤残等级为一至四级的;(二)伤残等级为五级的,经过治疗康复,劳动能力部分恢复的。
”3.《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对工伤保险的实施进行了具体规定,其中第三十一条规定:“工伤职工治疗康复期满,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享受伤残津贴:(一)伤残等级为一至四级的;(二)伤残等级为五级的,经过治疗康复,劳动能力部分恢复的。
”三、工伤认定1.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工伤认定材料申请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4)其他相关材料。
3.工伤认定程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及时审查,并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对认定为工伤的,出具《工伤认定决定书》;对不符合认定条件的,出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
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接收员工报告:当员工在工作中发生工伤时,他们应该立即向上级主管或人力资源部门报告。
公司应设立相应的报告渠道,以便员工能够方便地报告工伤。
2. 提供紧急救助:如果工伤情况较为紧急,公司应立即提供急救措施,确保员工的伤势不会进一步恶化。
紧急救助包括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员工送往医疗机构等。
3. 提交工伤报告:公司应及时向相关行政部门提交工伤报告,以确保工伤事件得到及时记录和处理。
4. 安排医疗治疗:公司应安排员工前往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确保员工获得专业的医疗服务。
在治疗期间,公司应与医疗机构保持联系,了解员工的康复进展。
5. 进行工伤调查:公司应开展工伤调查,确定工伤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工伤调查应包括与员工和目击者的面谈,并收集相关的证据和证言。
6. 制定康复计划:在员工获得医疗治疗后,公司应与员工一起制定康复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康复目标、康复措施、康复进程等,并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 安排返岗:当员工康复并获得医生的许可后,公司应与员工沟通,确定适宜的返岗时间和岗位。
公司还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确保员工能够顺利地回到工作岗位。
8. 监督和评估:在员工返岗后,公司应定期与员工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身体状况。
同时,公司还应持续监督和评估员工的康复状况,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地恢复工作能力。
以上是一般的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具体的程序可能会根据公司的规定和政策有所不同。
建议公司在制定和执行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并与专业的医疗机构合作,以确保员工的权益和安全。
员工工伤返岗
员工工伤返岗员工工伤返岗是指员工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造成身体受伤或患病后康复并返回工作岗位的过程。
在我国,员工工伤返岗属于一项法定的权利,企业应当积极支持和协助员工工伤返岗。
首先,员工工伤返岗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发生工伤的人员经医疗机构诊断,康复期已满,鉴定达到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可以返岗工作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应当安排其返岗工作。
”这一条例明确规定了员工工伤返岗的合法性,企业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
其次,员工工伤返岗对员工个人和企业都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员工来说,工伤返岗意味着他们能够重新回到岗位上,恢复自己的劳动能力,继续为企业做出贡献,保障自身和家庭的经济来源。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工伤返岗可以避免因员工离职而导致的人力资源流失,减少招聘和培训新员工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益。
然而,实际情况中,员工工伤返岗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有些企业可能对员工工伤返岗持有偏见,担心工伤员工会对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不愿意给予机会和支持。
另一方面,员工工伤返岗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例如医疗设备和康复机构的支持,合理的工作安排和岗位调整等。
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为了更好地支持员工工伤返岗,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员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宣传和培训,使员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其次,成立专门的工伤返岗组织或部门,负责员工工伤返岗的事务,提供相关的咨询和服务。
再次,与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员工工伤康复和返岗所需的各种支持和条件。
最后,制定员工工伤返岗的相应政策和制度,明确返岗的流程和要求,确保员工工伤返岗的顺利进行。
总之,员工工伤返岗是员工的合法权益,也是企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通过积极支持和协助员工工伤返岗,可以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和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范本(二篇)
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范本一、概述员工在工作中可能会发生工伤事故,对于受伤的员工,公司应当根据法律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规定,及时做好工伤返岗处理工作。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的范本,以供参考。
二、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阶段一:事故发生与报告1. 当工伤事故发生时,现场目击人员应立即报告事故发生,并确保员工的安全。
2. 受伤员工应及时就医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接受紧急救治。
3. 受伤员工或目击人员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工伤事故,并填写《工伤事故报告表》。
阶段二:工伤认定1. 公司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工伤事故,并按照法律和公司内部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伤认定。
2. 受伤员工应配合公司与相关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调查,并提供所需的相关证据。
3. 工伤认定结果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通知受伤员工,并确定工伤待遇的享受范围。
阶段三:休假与康复1. 受伤员工将享受法定的工伤休假期或公司规定的特殊休假期,期间将获得相关的工伤待遇。
2. 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必要的康复服务和指导,并及时跟进伤情的恢复情况。
3. 受伤员工应积极配合康复服务,并及时提供康复医师的意见和证明文件。
阶段四:返岗安排1. 在受伤员工康复期满并医疗机构出具返岗证明后,公司将安排员工返回原岗位或合适的其他岗位工作。
2. 对于因工伤导致的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公司将根据法律和公司规定,评估其工作能力,提供相应的岗位安排或福利待遇。
阶段五:复工培训与跟踪1. 在受伤员工返岗前,公司将为其提供必要的复工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技能培训等。
2. 在受伤员工返岗后,公司将定期跟踪员工的工作情况和康复进展,并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反馈。
阶段六:事故调查与改进1. 工伤事故处理完毕后,公司将进行工伤事故的调查与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公司将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对工伤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工伤员工复工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工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公司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因工伤事故受伤,经认定为工伤的员工。
三、工伤员工复工程序1. 工伤员工在康复期间,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康复。
2. 工伤员工康复期满,经公司指定的医疗机构鉴定,确认其伤情稳定,具备复工条件后,方可申请复工。
3. 工伤员工申请复工,需提交以下材料:(1)工伤认定书原件及复印件;(2)医疗机构出具的康复期满证明及鉴定意见书;(3)工伤员工本人书面申请;(4)工伤员工所在部门负责人签字同意复工的意见。
4. 人力资源部收到工伤员工复工申请及所需材料后,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通知工伤员工及所在部门。
5. 工伤员工经审核通过后,人力资源部将为其办理复工手续,并通知所在部门安排工作岗位。
四、工伤员工复工注意事项1. 工伤员工复工后,所在部门应关注其工作表现,如发现其工作能力不足,应及时与人力资源部沟通,调整工作岗位或提供必要的培训。
2. 工伤员工复工后,所在部门应为其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确保其工作安全。
3. 工伤员工复工后,如需调整工作岗位,应充分尊重其意愿,并确保其工作条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4. 工伤员工复工后,所在部门应加强对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违规处理1. 工伤员工未按本制度规定程序申请复工,或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复工资格的,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复工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
2. 工伤员工复工后,因个人原因造成事故或损害的,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3. 部门负责人未按本制度规定履行职责,导致工伤员工在复工过程中发生事故或损害的,将追究部门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
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
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确认员工工伤:首先,需要确保员工的伤情是由工作引起的。
这通常需要员工提供医生的诊断证明和工伤认定证明,以证明伤情和工作之间的关联性。
2. 申请工伤待遇: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员工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包括工资补偿、医疗费用报销等。
公司应协助员工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待遇申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3. 协助员工康复治疗:员工在康复期间可能需要接受治疗、康复训练等。
公司应积极协助员工进行治疗,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4. 安排适当的岗位:根据员工的康复情况,公司应安排适当的工作岗位。
如果员工不适合原岗位,公司应寻找适合其能力和康复需求的其他岗位。
5. 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和设施:为了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公司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如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
6. 员工返岗前培训:为了确保员工能够安全、有效地返岗工作,公司应进行相应的培训,包括岗位技能培训、安全知识培训等。
7. 监督员工工作状态:公司应监督员工的工作状态,确保员工能够适应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8. 定期复查和评估:公司应定期进行员工的康复评估和复查,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和康复计划。
请注意,不同地区和公司可能会有不同的具体程序和流程,以上仅为一般的处理程序,具体操作时需要根据公司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要求来进行。
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模版(二篇)
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模版一、工伤返岗流程1.工伤确认阶段- 员工在工作中发生事故或因工作原因受伤后,应立即就医并找到公司指定的医院进行诊治。
- 医院将根据员工的伤情做出初步诊断,并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书》。
- 员工将《工伤认定申请书》提交给公司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接收并进行内审。
2.工伤认定阶段- 人力资源部收到员工的《工伤认定申请书》后,将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对员工工伤的事故情况进行核实。
- 相关部门应有效配合,提供相关证据和资料以支持工伤认定的决策。
- 人力资源部将收集到的证据和资料整理成《工伤认定报告书》,并将其提交给公司劳动保障局进行工伤认定。
- 公司劳动保障局会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工伤认定,通常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
- 若劳动保障局认定员工为工伤,将颁发《工伤认定证明书》;若未认定为工伤,则颁发《不是工伤认定证明书》。
3.伤情评级阶段- 若员工获得工伤认定证明书,公司将安排员工前往指定医院进行伤情评级。
- 医院会对员工的伤情进行评级,评定员工的工伤程度,从轻微、一般、严重到特重分为四个等级。
- 伤情评级结果作为员工工伤后的医疗和康复的依据。
4.医疗治疗阶段- 员工根据伤情评级结果接受相应的医疗治疗。
- 公司与员工共同商讨伤情期间的工作安排,如需要安排轻松的工作内容或减少工作时间等。
- 公司将根据员工的伤情提供必要的工伤医疗费用报销和康复辅助服务。
5.康复辅助阶段- 员工获得工伤认定后,公司将与员工共同商讨并制定康复方案。
- 公司将为员工提供康复辅助服务,如康复训练、职业病防护措施、工作适应性检测等。
- 员工应积极配合公司的康复指导,进行相关康复训练和治疗。
6.返岗安排阶段- 当员工的伤情得到有效控制且具备返岗条件时,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制定安排合理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
- 公司将安排相关部门负责员工的返岗工作,如安排轻松的工作内容、适度的工作时间等。
- 公司将定期进行员工的康复评估,确保员工返岗后的身体状况并及时调整工作安排。
工伤职工复工管理制度
工伤职工复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工伤职工的复工管理,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发生的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工伤职工的复工管理。
三、复工标准1. 医疗指标:工伤职工经过医院复查,病情稳定,达到复工指标。
2. 劳动能力:工伤职工劳动能力评定达到应复工标准。
3. 法定资质:工伤职工取得劳动能力鉴定书、职业病诊断书等相关法定资质。
4. 具备资质:具备从事相应劳动的技术资质(特种作业、高空作业等)。
四、复工程序1. 提交申请:工伤职工提出复工申请,附医院出具的病情稳定证明,劳动能力鉴定证明等相关资料。
2. 企业审核:企业应当及时对工伤职工的复工申请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出具复工答复。
3. 复工确认:企业负责对工伤职工的复工申请进行确认,并安排复工的时间和岗位。
4. 备案登记:企业应当将完成复工的工伤职工信息报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备案登记。
五、职工权益1. 工资待遇:工伤职工复工后,享受与同岗位普通员工相同的薪酬待遇。
2. 保险保障:工伤职工复工后,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3. 工作环境:企业应当保障工伤职工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六、企业责任1. 提供培训:企业应当为工伤职工提供必要的操作流程培训,并提供必要的技能提升培训。
2. 安全保障:企业应当加强对工伤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监督,保障工伤职工的人身安全。
3. 人文关怀:企业应当关注工伤职工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七、监督管理1. 固定检查:企业应当建立定期复工检查制度,对复工职工的工作状态和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2. 办公室指导: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应当对企业的工伤职工复工管理制度进行指导和监督,加强对企业的复工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八、处罚措施1. 对违反本制度的企业,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可依法对其进行警告、罚款等处罚。
2. 对违法违规的个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工伤职工回岗规定
工伤职工回岗规定工伤职工回岗规定是指在职工发生工伤后,经过治疗康复后能够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相关规定。
在现行的劳动法规定中,对于工伤职工的回岗规定已经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首先,工伤职工回岗需经过医疗康复期的治疗。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申报审批规定》,工伤职工康复期满后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其是否适合返回原岗位或者其他适宜的工作岗位。
康复期的治疗由职工所在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期限由具体的康复计划和治疗效果决定。
其次,工伤职工回岗需经过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协商。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工伤职工治疗康复期满后,与职工协商确定是否回归工作岗位。
如果工伤职工康复后适宜返回原岗位,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岗位需要,安排其工作;如果工伤职工治疗康复后不适宜返回原岗位,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其其他适宜的工作岗位。
再次,工伤职工回岗需经过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认定。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伤职工回岗需经过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认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根据工伤职工的身体状况、职业技能、工作经验等因素进行评估,以确定工伤职工适宜从事何种工作。
劳动能力鉴定由专业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进行,并由劳动保障部门认定。
最后,工伤职工回岗需保障其劳动权益。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伤职工回岗后,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其劳动权益,包括工资待遇、劳动条件、工作环境等。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履行对工伤职工的权益保护,工伤职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之,工伤职工回岗规定是为了保障工伤职工的权益,通过相应的康复治疗和劳动能力鉴定,使其能够重新适应工作,并保障其在工作中的权益。
用人单位应当积极协助工伤职工的康复治疗和劳动能力鉴定,并提供适宜的工作岗位,保障工伤职工的劳动权益。
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
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随着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给员工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然而,尽管企业已经尽力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措施,但工伤事故仍然会发生。
一旦员工在工作中受伤,企业不仅要负责治疗和赔偿伤害,还需要安排员工返岗工作和调整工作岗位,以保证员工的健康和工作能力。
这篇文档将介绍员工工伤返岗处理程序。
第一步:员工报告工伤当员工在工作中受伤,他们应该及时向主管或HR报告该事件。
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因为这将会触发企业开展一系列的工伤返岗处理程序。
第二步:治疗伤势员工受伤后,企业应该及时将其送去医院进行治疗。
医院将会对伤势进行评估,并提供治疗方案和休息时间。
在治疗期间,企业需要给员工提供休假并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第三步:评估工作能力在员工治疗期结束时,企业应该安排专业医生对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其能否再次回归工作,并确定合适的岗位。
第四步:调整工作岗位当员工的工作能力被评估后,企业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以适应其新的能力和身体状况。
如果员工不能回到原来的岗位上,企业需要为其安排其他适合的岗位。
第五步:改善工作环境为了防止工伤事件再次发生,企业需要对员工的工作环境进行改善。
例如,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安全性和增加工作保护措施等。
这些措施不仅能保护员工的健康,而且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第六步:返岗当所有的工伤返岗处理程序完成后,员工便可以重新上岗工作了。
企业需要确保员工逐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交流,以确保其在新岗位上的工作顺利。
总结员工工伤事件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影响员工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因此,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处理员工工伤事件。
工伤返岗处理程序的目的是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并确保他们能够适应新工作环境。
根据员工不同的伤情和能力,企业需要为其安排适合的岗位,并改善工作环境。
只有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企业才能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士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率。
工伤处理及返岗程序
**有限公司
工伤处理程序
一、目的
为保障公司职工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障工厂的生产可持续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
此程序适用于全厂
三、运作程序
3.1 工伤是指进入公司在上班时间因工作原因而导致身体受伤者。
3.2 在公司内所发生的其它意外事故致使受伤。
3.3 各部门各层级及委员会相关人员职责和工伤返工运作细则如下:
3.3.1轻微工伤者:
a) 通知就近的急救员处理伤口
b) 上报部门负责人、行政部;
c) 填写工伤记录;
d) 急救员、受伤本人伤势签订;
e) 返岗工作。
3.3.2重大工伤事故者:
a) 立即通知就近的急救员陪同或简单急救,并拨打120急救;
b) 通报安委会主任、行政部报告伤情;
c) 医院开出书面证明或健康返岗工作建议;
d) 返岗上班或调换、减少工作量(需通过返岗培训);
e) 对于出院后不能返岗或经调换岗位仍不能继续工作者,将按《中华人民
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条例执行。
3.3.3对于重大工伤事故,车间需协同安委会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作出改正措施,以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返岗人员劳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返岗人员的管理,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返岗人员,包括正式员工、合同工、临时工等。
第三条返岗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及本制度,服从企业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第二章返岗手续第四条返岗人员需向企业提交以下材料:1. 个人身份证、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等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2. 健康证明、健康码、行程码等疫情防控相关材料;3. 近期体检报告;4. 其他企业要求提供的材料。
第五条返岗人员应按照企业规定的时间、地点报到,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章工作时间与休息第六条返岗人员应按照企业规定的工时制度执行,遵守工作时间规定。
第七条返岗人员享有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年休假等休息时间。
第八条企业应保障返岗人员的休息时间,不得安排加班。
第四章岗位职责与培训第九条返岗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按照岗位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第十条企业应定期对返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安全培训等,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第十一条返岗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五章工资与福利第十二条返岗人员工资按企业相关规定执行,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等。
第十三条企业为返岗人员提供以下福利:1. 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2. 住房公积金;3.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4. 企业内部福利(如生日礼物、节日慰问等)。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第十四条返岗人员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可给予奖励。
第十五条返岗人员违反企业规章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企业将依法给予处罚。
第十六条返岗人员有权对处罚决定提出申诉。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由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九条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伤返岗制度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工伤返岗制度
为了确保工伤返岗鉴定过程符合国家法规规定,保障因工伤残或者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
根据《劳动法》第2条第2款,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根据《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2条,此处的劳动者排除了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
1.目的:
在接受治疗后完成能力与职业病鉴定并获得相应的工作机会或经济补偿,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工伤返岗鉴定过程,特别是非管理层工人。
3.定义:
3.1?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第2条第2款,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根据《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2条,此处的劳动者排除了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
3.2?工伤劳动者因工伤残或者职业病伤害。
根据《江苏省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条件如下:
第九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④患职业病的;
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四十八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②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③因工作环境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在用人单位食堂就餐造成急性中毒而住院抢救治疗,并经县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验证的;
④由用人单位指派前往国家宣布的疫区工作而感染疫病的;
⑤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①②③④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⑤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一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①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②醉酒导致伤亡的;
③自残或者自杀的。
3.3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等级根据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及洗漱、自我移动五项条件确定。
五项条件均需要护理者为一级,五项中四项需要护理者为二级,五项中三项需要护理
者为三级,五项中一至二项需要护理者为四级。
4.职责:
4.1环工课负责不断完善本程序的制定。
4.2?环工课应全力协助劳动部门调查与鉴定并给当事人安排适合的工作岗位。
5.工作程序:
5.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本公司有协助工伤调查和提供证据的义务。
5.2?劳动能力的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医疗终结期满(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接受劳动能力鉴定。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应当在职工医疗终结期满三十日内向本统筹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医疗终结期需延长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批准。
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依据《工伤处理条例》26条重新申请鉴定。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5.3?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
根据卫生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十条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劳动者的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原鉴定机构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
5.4鉴定后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①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②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③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
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本公司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五级至六级伤残?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①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②保留与本公司的劳动关系,由本公司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本公司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本公司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本公司按相关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在职工能满足岗位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安排职工正常返岗并享受以下待遇:
①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
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②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本公司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