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堂实录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堂实录新人教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阅读资料一份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地球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真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源源不断地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
然而,一些无情的自然灾害像一个个巨大的黑洞时时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吞噬着我们的家园。
地震便是危害性最强的一种。
现在,就让我们借助一张张图片来走进地震现场:(课件播放地震组图)师:此时此刻,受灾的国家,被废墟掩埋的生命最需要的是什么呢?生: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帮助。
师:是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一支中国国际救援队走进位于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地震重灾区,去聆听一句赞叹:中国救援队,真棒!师:让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多么响亮的名字!(课件展示4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飒爽英姿!师:同学们,通过课前阅读、搜集,你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谁来简要的说一说。
(生发言略)师:是啊,多么年轻的队伍,多么令人称赞的业绩,成立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多次成功完成救援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博得人们一次又一次衷心的赞美——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板书“真棒”)中国国际救援队到底棒在哪里?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目睹他们的出色表现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的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难读的词语,指名朗读、齐读。
3、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正音。
4、师:默读有助于我们思考,请同学们再次带着词语,带着疑问走进课文,看看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尝试抓住文中提供的主要信息来概括。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PPT、优质教学课件
格汇总。 子式书写规
课 用 途。
堂时间宽裕,教师
也可设
总结
律有
一定的难 时介绍我
国乙
度,教师
问:烷烃类物质分
可启发学生 烯年产量
子式书 写的规律是什么?
可对
观察
碳、氢原子 学生进行
爱国
数递增
主义教育。 规 律 去 突
指导学生按学案要 观察、 实 培 养 学 生 悟出检验有 PPT 幻灯
求开展
验、
分析
的
途及
只需
精、甲醇的用途 及
危害划
用途及危 危害,树 立
害。
自
稍作引导。
线。
体验树立 我 保 护 意
防范
识和
意识的重 环保理念。
要性
请学生来对本节 课
所学内
学生作小 培 养 学 生 借助媒体展 PPT 幻灯
结:
对知
示本
片:
容作小结。在学 生
小结的
识 重 难 点 节课的知识 小结。
的归
体系,
基础上播放本节 课
别 2. 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的组成和性
质跟 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研究。 联 无机物和有机物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系
食物中的有机物
二、家中常见的 有机物:
其它:
三、几种简单的有机物
1.甲烷(沼气、天然气):CH4 温室气体
2. 乙烷:C2H6
3. 丙烷:C3H8
4. 丁烷:C4H10
难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食物成分中主要有六大营养素,除水和无机盐外的糖类.脂肪.蛋 白质 .维生素等都是有机物,让我们首先来学习蛋白质。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默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读悟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真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二.教材分析:本文由通讯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富有浓厚的现代气息。
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文章先写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救援队的感激(新闻文体一般要求先介绍最重要的信息),再回溯整个事件的过程。
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
三.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本设计以情感为纽带,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性、注重语文教学的感性,以求达到落实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又顺应世界上国际理解教育的潮流。
本设计还强调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之间人们的相互理解、宽容和尊重与帮助。
四.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课前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介绍地震。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震吗?地震又称地动,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破坏性极大,会造成人员伤亡,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地震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课件2)当发生地震后,人类首先要做的就是救援工作。
2、介绍中国国际救援队。
(课件3)2019年初,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成立了一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这支救援队由地震专家、工程兵部队、医务人员组成,共200多人。
他们配备了一流的设备,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2新人教版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材分析本文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
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
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
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
文章先写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救援队的感激(新闻文体一般要求先介绍最重要的信息),再回溯整个事件的过程。
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二是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冲”、“兴”等多音字的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交口称赞”、“纵横交错”、“闻名遐迩”等词的意思。
2、体会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的写作方法。
感受课文第四段按事情发展顺序组段的方法。
3、通过感情朗读,从人物的动作描写中感受救援队员的当时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对他们的敬仰,并为祖国有这样的救援队感到自豪。
教学重难点从人物的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组段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后教学案例精选学习课文第三段(着重关注人物的动作描写,感受人物的心理)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课文的第三段吧1、默读本段,找找文中最让你为我们队员感到敬佩的是什么地方?2、生读有关语句: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组 28《中国国际救援队 真棒》课堂教学课件3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12/9/2021
12/9/2021
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chéng)“叠饼状”, 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 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着每一条缝隙(xì), 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 压钳,剪断纵(zò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 着压在废(fèi)墟(xū)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 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 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12/9/2021
教材练习答案
默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 受灾国家的帮助?
提示: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 着每一条缝隙(xì),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 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 (zò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
12/9/2021
搜寻着压在废(fèi)墟(xū)下的幸存 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 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 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12/9/2021
真棒,不仅表现在这些普通队员的身上, 连搜索犬──一个国际救援队的特殊队员 “超强”,也表现得让人交口称赞。
12/9/2021
5月29日,中国 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 了抢险救援任务 (wù),载(zài) 誉(yù)返回祖国。
12/9/2021
课堂小结
本文讲的是中国国际救援队远赴国外 救助灾难中的人们,不畏艰难,认真负责。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 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 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
12/9/2021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 习了《卖木雕的少年》,从 中学习到了各国人民应该友 好往来,那么如果其他国家 的朋友有难的话,我们是不 是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呢?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1[新人教版]
(2)读一读,看看它有哪些不俗表现?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文字5:“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1)所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读)
2、学生看图片。
3、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学生表述)
4、教师小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你们说是什么?
学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4、听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在歌声中下课!
感悟:
当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的时候,他在想。
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三、品析、感悟课文
1、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小组讨论、交流。2、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文字,理解体会。
文字1: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
感悟:
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体现了救援队员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帮助更多的灾民。
教
学
流
程
主体设计
备注
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灾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1)自由读,看看队员们是怎么做的?
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
2、难点:地震、如何救援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阅读资料,提示课题1、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
激发学生的兴趣。
2、出示课题:中国国际求援队,真棒!(指导学生用骄傲的语气读出来。
)3、师:你们想知道这篇通讯是怎样报道中国派出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吗?就请继续阅读课文吧!(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讨论与交流1、交流自读疑难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1、重点讨论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
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救灾速度快)思考:来到这个受灾最严重的城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其次,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投入工作。
(不怕危险,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
)思考:他们在做哪些救援工作呢?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
(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地方时不属于我国救援队负责的范围的。
如果你是那名小男孩,你会对中国救援队说些什么呢?(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展示: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齐读课文。
(五)综合拓展1、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中国救援队的其他事情吗?(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教师小结。
3、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板书设计】:仔细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不顾疲劳坚持战斗细心搜寻“超强”——“救灾明星”【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7单元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一、谈话引入。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2.再读课文,勾出使自己受感动的地方,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交流,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阅读中的收获。
四、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五、总结:读读课题,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六、读读“资料袋”后多了解一些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事迹。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1、培养默读能力。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1、师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根底上,师提出详细明确的要求。
(1)练习默读课文,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想想这篇课文里有哪些好词好句。
鼓励学生使用跳读的方法。
1、交流自读疑难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生汇报。
2、重点讨论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
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其次,在受灾不行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投入工作(在困难和危险的处境中仍然坚持救灾,表达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
)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不最喜欢的地方。
2、展示: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齐读课文。
1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中国救援队的其他事情吗?(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教师小结。
3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展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28、中国国际救援队速度快不怕危险真棒!援救技术高超在学习本课时,我主要围绕两个问题来展开,第一是: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中国国际救援真棒?在答复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给了学生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提示,学生们很快就概括出了文章的内容。
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候,主要让学生充分的朗读的根底上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2[新人教版]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略)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再读课文,勾出使自己受感动的地方,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交流,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学生讨论、交流阅读中的收获。
1.说说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2.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表现救援队工作情况的词句,说说这些词句说明什么?
(队员们克服了疲惫,顾不上自己的休息,怀着满腔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刻投入到搜救幸存者的行动中)
3.理解“交口称赞”“闻名遐迩”等词,知道搜索犬“超强”的表现也反映了中国救援队对救灾工作的尽心尽职。
4.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三.总结:
读读课题,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七、读读“资料袋”后多了解一些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事迹。
板书设计:
仔细
不顾疲劳坚持战斗细心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搜寻
“超强”——“救灾明星”。
【精品学习】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3新人教版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3、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新课师:2003年5月21日19 时45分,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发生了里氏6.2级地震,破坏非常严重,相当于16颗原子弹的破坏力,在这危难时刻,阿尔及利亚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生:阿尔及利亚人民最需要帮助。
师:在这危难的时刻,中国政府派出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前往救援。
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齐读课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有关资料,四大秘密武器等。
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吧!二、熟读词语,检查预习腐烂弥漫臭气狂吠不止缝隙倒塌废墟纵横交错范围挣扎任务载誉而返属于搜索探测闻名遐迩阿尔及利亚布迈尔代斯三、教给读书方法边读边想,抓住灵感;关键词句,告诉答案四、初读课文,读准读通,概括主要内容。
2003年当地时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____________ , 造成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迅速赶往灾区现场,展开_____________, 最后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读时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边读边思考概括本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体现出事件的六要素。
五、再读课文,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划出阿尔及利亚的悲惨景象的语句。
〔2、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
1、划出阿尔及利亚的悲惨景象的语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人教新课标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2.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育先生的国际主义情操,为我国救援队的出色表现而自豪。
3. 能运用〝一……就……〞、〝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教学重难点:激起先生关心、协助弱者的情感,培育先生的国际主义情操,为我国救援队的出色表现而自豪。
教学进程:〔一〕导课师: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一个组织,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样的组织吗?抽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师:那么,这支队伍怎样样呢?〔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谁收回的赞赏?他们做了什么,让人收回这样的赞赏呢?让我们翻开书,读一读这篇通讯,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
〔二〕试读课文1. 两两助读,读通课文〔两位同窗一同读,相互协助相互正音〕。
2. 反省朗诵状况〔抽中上同等窗朗诵含有生字词的句子〕。
3. 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4. 说说课文大意。
〔三〕初读课文1. 自读课文,思索:课文哪些语句让你感遭到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用横线画出来并写下自己的体会。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读句子——谈感受——率领本组一起读这个句子〕3. 小组选派人员预备全班展现。
〔四〕品读课文预设一:体会快速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任务。
震后,中国立刻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1. 生先读句子,再谈感受,其他同窗做笔记补充。
2. 语用训练,你能用上〝一……就……〞说一句你做事很迅速的话吗?预设二:体会细致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细心肠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肠捕捉着废墟里收回的声响;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犬牙交织的一根根钢筋,搜索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1. 生先读句子,再谈感受,其他同窗做笔记作补充。
2. 出示相关图片停止语用训练:有的队员〔〕,有的队员〔〕,还有的队员〔〕。
3. 全班同窗有感情地读一读。
预设三:体会不怕苦不怕累房倒屋塌,失掉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朽后分发的臭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阅读资料一份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地球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真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源源不断地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
然而,一些无情的自然灾害像一个个巨大的黑洞时时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吞噬着我们的家园。
地震便是危害性最强的一种。
现在,就让我们借助一张张图片来走进地震现场:(课件播放地震组图)
师:此时此刻,受灾的国家,被废墟掩埋的生命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生: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帮助。
师:是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一支中国国际救援队走进位于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地震重灾区,去聆听一句赞叹:中国救援队,真棒!
师:让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多么响亮的名字!
(课件展示4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飒爽英姿!
师:同学们,通过课前阅读、搜集,你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有了哪些初步的了解?谁来简要的说一说。
(生发言略)
师:是啊,多么年轻的队伍,多么令人称赞的业绩,成立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多次成功完成救援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博得人们一次又一次衷心的赞美——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板书“真棒”)中国国际救援队到底棒在哪里?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目睹他们的出色表现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的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难读的词语,指名朗读、齐读。
3、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正音。
4、师:默读有助于我们思考,请同学们再次带着词语,带着疑问走进课文,看看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尝试抓住文中提供的主要信息来概括。
生:尝试概括课文内容(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
(指名说)
根据学生发言小结:2003年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三、了解地震带来的灾害。
1、教师以播报的形式,边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边朗读第二段。
师:目睹了这一幕幕,此时此刻,你心里在想什么?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地震真是太厉害了,给人类带来这么大的灾难。
生:我在想那里的人们太可怜了,他们怎么生活呀!
生:我想说要是能预防地震那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2、师:看,你们说的多好啊!那么,我们的国际救援队在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很棒呢?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多读读,再用心体会体会吧。
四、细读探究,交流悟情。
1、(尝试以记者的身份进行播报)
师:让我们也来当回记者跟随中国国际救援队员到达阿尔及利亚地震现场去看看吧!谁来现场报道一下此时最想告诉大家的消息。
(指名“报道”,实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朗读)
2、体会救援队的“真棒”。
(一)、体会救援队的真棒
(1)、速度快。
(2)、不顾危险,不怕困难
(3)工作细致
师:同学们知道抢险救灾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生有些为难,师提醒学生去看看可后的资料袋,生恍然大悟)
生:要快速投入。
师:对,时间就是生命,刻不容缓呀。
师:作为现场报道的记者,你从这些救援队员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救援队员的速度非常快。
师:请你说说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生1: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生2: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尔代斯。
生3: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句子:(他们一下飞机……就……一下车,就……)
指名读,齐读。
师:明知道自己所面临的是危险和灾难,为什么救援队员们的行动还这么快呢?从这几句话你还能体会出什么?
生:这也可看出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危险。
小结板书:不怕困难,速度快。
师:老师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接着谈谈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出了什么?
生:我还从课文的这几句话体会出了当时的情况十分糟糕,救援队员面临的困难很大。
(生读句子:)
师: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齐读)
师:此时,你还有哪些新的感受?
生:我从(散发的臭气,“叠饼状”,余震还在不断发生)感觉到危险可能随时再次发生。
(课件出示句子)
师: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如此危险的情况,我们的救援队员并没退缩,他们紧接着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有的……有的……)
师:当你看到这一切,你心里怎么想?
生:我想救援队员们当时一定很着急,想尽快搜救。
生:我看出他们搜救时很仔细。
生:我体会到他们责任感很强。
让我们再细读这几句话,想想他们这样做时心里在想什么?
课件出示:(当……当……)
生:当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的时候,他们在想: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搜救,不放过每个角落。
生:当队员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的时候,他们可能在想: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全力以赴。
生:我们一定要努力,力争能搜救出几个幸存者。
师:你们的想法真是深刻,我想这一定能代表救援队员此时的心声。
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当时的精彩瞬间吧!
(出示救援图片,感受救援的场面)
师:是啊,救援队员是多么的认真负责呀!作为现场记者,你还有哪些新的信息要报道?生:观众朋友,你们知道吗?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课件出示这段话)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可亲可敬的队员说些什么?
生:救援队的叔叔阿姨们,你们真是好样儿的!
生:救援队员们,你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你们真了不起!
生:我为你们自豪!
生1:你们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因你们而自豪!
生2:真棒!
生3:中国因你们而精彩。
生4:中国为你们而喝彩。
生5:我们将来也要像你们一样为国争光!
师: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指读课题)
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来读读这段话,再次感受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吧!齐读第三自然段。
(二)感受“搜索犬”的棒
师:真棒!不仅表现在这些普通队员的身上,连搜索犬——一个国际救援队的特殊队员超强也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
1、请自由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想它有哪些不俗表现?
生默读,划相关的句子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搜索犬“超强”的杰出表现?从它的身上体会到什么?
师:“超强”之所以能有这么超强的本领,与救援队平时对它严格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3、课件出示搜索犬图: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特殊的队员吧!
五、感受成功的喜悦。
师:让我们一同感受中国国际救援队成功的喜悦吧!
大声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师:难怪,阿尔及利亚人民这样说(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也难怪,联合国的官员这样评价(课件展示)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中国国际救援队不仅帮助了阿尔及利亚,并载誉归来,此后,多次参加国际救援任务,深受好评。
请看——
实物投影出示搜集的关于救援队的其他感人事迹。
师:现在,你又有哪些新的感受或想法,想对救援队员们说说吗?
(生发言略)
师总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的赞叹——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课后反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一篇通讯报道,也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认真、忘我的救援经过。
这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