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盘鼓舞的文化内涵
盘鼓舞的艺术特征及历史传承
盘鼓舞的艺术特征及历史传承作者:刘斌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年第11期【摘要】盘鼓舞是汉代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在长期的发展中与其他艺术相结合,最终演变成了现今活跃在河南民间的盘鼓舞。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汉代盘鼓舞的艺术特征通过调整被保留在了现存的河南民间舞蹈中,这也正体现着大多河南民间舞蹈历史传承的特点。
【关键词】汉代盘鼓舞艺术特点历史传承河南民间舞蹈以种类繁多,风格多样而著称,尤其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融合了南北方诸多的民间舞蹈成分,形成了自身特色。
自古以来,河南便是汉族的聚居地,同时也成为了汉族民间舞蹈的集散地,这些民间舞蹈长期流传在民间,以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延续至今,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里,我们就以盘鼓舞为例,对河南民间舞蹈的历史传承进行初步分析。
“盘古舞”的特点盘鼓舞是汉代舞蹈的典型代表之一,它曾盛行于汉代。
通过对文献材料和出土文物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汉代盘鼓舞的三大特点。
第一、舞蹈艺术和杂技艺术的完美结合。
盘鼓舞是舞蹈与杂技的结合,它将舞蹈的优美和杂技的惊险结合在一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舞蹈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长袖的舞动和舞姿的“进退曲伸”;其包含的杂技特点主要表现为盘鼓上的踏蹈腾跳。
正如《舞赋》中所描写的:“振朱屣于盘樽,奋长袖之飒纚”,“揄皓袖以振策,竦并足而轩跱”,柔和、优美的舞蹈姿态与矫捷、惊险的杂技动作相结合,使得舞蹈的柔韧美与杂技的力度感融为一体,刚柔相济,优美流畅,动感强烈,成为汉代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种类。
第二,美丑相交,以美动人,以丑娱人。
美与丑的结合是汉代盘鼓舞的另一大特点。
在盘鼓舞中,既有感动观众的优美舞姿,也有“丑角”伴舞制造出喜剧气氛。
在中原出土的汉代砖雕画像中,有大量与盘鼓舞相关的内容,都体现出了这种美丑结合的特点,这些图像中通常以女性为主舞,冠饰华艳,舞姿优美,而丑角为伴舞,戴面具或手持道具。
例如,在南阳市七一乡沙岗店出土的画像石中,女伎舞双袖踏盘向左作回望状,丑角弓步扬臂,憨态可掬,向右作回应态;在南阳县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女伎纤腰侧拧,长袖曳地,丑角左手摇鼗鼓,右臂上耍一壶,动作俏皮;在郑州市博物馆收藏的汉代画像镜中,女伎扬臂双绕袖踏鼓作舞,丑角张臂挺肚,举足踏鼓作舞;在荥阳河王村出土的汉乐舞彩绘陶楼壁画中,女伎黑衣、朱唇、细腰、红裳,以纵跳式踏盘,长袖飘扬,丑角赤上身,着红色短裤,在背后正伸出右臂撩逗主舞者。
盘鼓舞现代的表演原型取材于汉代壁画和砖画
盘鼓舞现代的表演原型取材于汉代壁画和砖画盘鼓舞是一种源于古代的中国传统舞蹈,其表演原型取材于汉代壁画和砖画。
盘鼓舞在现代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盘鼓舞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演出特点等方面。
一、盘鼓舞的历史渊源1. 盘鼓舞的起源盘鼓舞起源于中国古代汉朝时期,当时的社会风气非常开放,人们喜欢跳舞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欢乐。
据考证,盘鼓舞最早出现在汉代壁画和砖画中,这些壁画和砖画描绘了许多跳盘鼓舞的场景,说明盘鼓舞在当时已经非常流行。
2. 盘鼓舞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盘鼓舞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浓厚地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
不同地区的盘鼓舞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例如山东的“八仙过海”、河南的“嵩山少林”、湖北的“楚天龙舞”等等。
这些地方性盘鼓舞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吸收新的元素,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牌。
二、盘鼓舞的表演形式1. 盘鼓舞的基本动作盘鼓舞是一种以手持盘鼓为主要器乐伴奏,以跳跃、旋转、摆动等动作为主要表演手段的舞蹈。
其基本动作包括:抖鼓、挑鼓、敲鼓、顶鼓等,这些动作需要配合跳跃和旋转等身体动作来完成。
2. 盘鼓舞的表演场景盘鼓舞通常在室外广场或室内剧场进行演出。
在室外广场上,演员们通常会穿着传统服装,在阳光下跳起盘鼓舞,气氛非常热烈。
在室内剧场,则需要更加注重灯光和音响效果,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到盘鼓舞的表演。
三、盘鼓舞的演出特点1. 盘鼓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同地区的盘鼓舞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这些地方性元素成为了盘鼓舞最具特色之处。
山东八仙过海中的八个角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民间英雄和神话人物,这些角色在跳跃和旋转中展现出了山东人豪迈、潇洒的性格特点。
2. 盘鼓舞具有强烈的节奏感盘鼓舞是以手持盘鼓为主要器乐伴奏,其节奏感非常强烈。
演员们在敲打盘鼓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节奏感,让观众能够更加明确地感受到音乐和身体动作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有大武,灵星舞,盘鼓舞著名舞蹈作品
中国古代有大武,灵星舞,盘鼓舞著名舞蹈作品我国古代的舞蹈有很多,像是北方的舞蹈还有南方的舞蹈。
而南方的舞蹈种类非常的多,而且有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形式,比如盘鼓舞就是其中之一。
盘鼓舞和南方地区的舞蹈有着很大差别,但是无论是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
盘鼓是一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乐器艺术,而盘鼓手则更是一个能歌善舞又擅长表演动作和语言之人。
一、盘擂在中国古代有大武,灵星舞,盘鼓舞都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形式。
而盘擂则是盘鼓手们所进行的一种舞蹈形式。
盘擂的动作都非常的简单,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鼓舞,第二部分是锣鼓,第三部分则是打击乐。
二、盘鼓音乐盘鼓舞在我国古代历史悠久,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在舞蹈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也体现出了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而盘鼓手更是能歌善舞,所以在舞蹈的时候经常会加入一些自己的歌曲,在不同季节他们也会加入不同的季节歌谣。
除此之外盘鼓舞还加入了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包括鼓,锣,槌,锤等,而盘鼓也正是凭借着这些不同的打击乐器被我们大众所熟知,所以,人们对于盘鼓舞还是非常喜爱的。
三、盘鼓舞蹈盘鼓在我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舞蹈形式,它是我国少数民族所独有的一种文化,它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力量是非常多的。
所以盘鼓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的一种舞蹈形式。
盘鼓手们需要将他们手中的鼓槌进行充分的打磨之后方才能够演奏出美丽动听的音乐,再加上盘鼓也有着很多特有的动作特点,所以才会产生出非常独特优美的音乐音效表现。
虽然盘鼓手们在表演时有非常多独特丰富的表演方式和动作特点,但是他们对于动作的把握和动作形式都是非常地讲究。
所以如果在表演过程中没有把握好这些舞蹈动作上所展现出来的内涵精神和气质的话,那么也很容易造成舞蹈艺术上出现失误之处。
四、盘鼓文化盘鼓舞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非常的悠久,在明代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清朝时期盘鼓舞更是被朝廷列为了皇家的代表舞蹈。
开封“盘鼓舞”的形式内容与蕴含的文化探究
开封“盘鼓舞”的形式内容与蕴含的文化探究一、开封盘鼓舞历史概况中原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起源地,自古乃是兵家常常争夺之地,从夏朝到宋代,先后就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政治经济曾几度达到顶峰。
盘鼓多为祭神求雨所用,据史料记载:宋代遇到干旱灾年,有时皇帝亲自主持规模盛大的求雨仪式,击鼓祈天,赤臂披蓑,鼓舞呼喊,场面相当壮观。
自那以后,盘鼓舞便成为古代人民用来求雨的一种特殊方法,并且十分灵验,被大家称为神鼓。
到清末大旱,开封还出现了200面盘鼓游长街的壮观景象,现在,每逢二月二,开封龙亭还有大型仪式,效仿宋代皇帝祭天求雨的场面。
可见,宋代盘鼓祭祀影响深远。
二、盘鼓舞产生及早期的表演形式盘鼓舞,又称七盘舞,舞蹈表演中使用的道具既有鼓也有盘(有时可以有鼓无盘或以鼓代盘),舞蹈表演者踏盘,鼓而舞,以鼓为节,表演高超的舞蹈技巧。
七盘舞,一般是七个盘二个鼓,但这小是唯一的表演形式,根据鼓和盘子的数量的多少,有着小同的舞蹈名称。
若有鼓无盘称为鼓舞,还有六盘二鼓,四盘二鼓,五鼓和二盘无鼓等形式多样的舞蹈。
盘鼓舞分为独舞和群舞。
独舞轻盈柔美,从容不迫,群舞队形多样,节奏变化多端,二者无论是前者或是后者都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就像《舞赋》中描写的其始兴也,若俯若仰,若来若往,雍容惆怅,小可为象。
其少进也,若翔若行,若竦若倾,兀动赴度,指顾应声。
汉代盘鼓舞的表演继承了楚舞翘袖折腰的风格和特点,进行舞蹈的女子多细腰,体态轻盈,身体柔软,在结合高超的技巧,宛若时而轻步曼舞,时而展翅翱翔的大燕,舞动自如。
其二,汉代角抵百戏盛行,对盘鼓舞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舞蹈表演中糅合了大量的杂技动作,如倒立、翻滚、腾跳等难度较大的动作,让舞蹈艺人的专业技巧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二者淋漓尽致的结合,刚柔并济,以柔为韵成为盘鼓舞重要的艺术特征。
三、开封盘鼓舞动作意涵开封盘鼓舞是当地流传非常广泛的民间舞蹈,每逢节日或重大活动在街头、广场进行舞蹈,是开封人民喜闻乐见并参与最广的舞蹈活动,也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盘古舞的名词解释
盘古舞的名词解释盘古舞,作为中国传统舞蹈的一种,源远流长,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它在华夏古国的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人们对天地伟力的崇敬和对生命无尽变化的理解。
本文将对盘古舞进行名词解释,并进一步探讨盘古舞所蕴含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盘古”的概念。
盘古,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形象,被认为是宇宙的起源。
按照传说,盘古在混沌的宇宙中诞生了,他用神奇的力量敲碎了乌有的混沌巨蛋,将天地分开,创造出了各种事物。
因此,盘古被尊奉为天地开辟之神,被视为宇宙的始祖。
而“舞”,则是通过舞蹈来表达盘古神话的故事和对宇宙起源的理解。
盘古舞以舞蹈形式,通过肢体的动作、音乐的节奏和服饰的装扮等元素,将盘古开辟天地的神奇过程展现出来。
在舞蹈中,舞者们扮演盘古神话中的角色,通过流畅而有力的动作,传达出神话中的神秘、宇宙起源的力量以及生命的繁衍和变化。
盘古舞的动作形态多样,寓意丰富。
舞蹈中不乏展示盘古创造天地的雄浑与力量的动作,如挥舞巨斧开天辟地的姿势,象征了盘古的神奇力量和勇气。
同时,舞蹈中也注重表现出天地万物的生机和变化,如身体的柔韧性和流动性,象征着盘古创造出的美好世界。
盘古舞不仅是对神话故事的再现,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舞蹈中融入了丰富的中国古典元素,如传统服饰的选择,悠扬的音乐旋律,以及舞者们的舞姿动作等。
这些元素传递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和美学理念,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同时,盘古舞也具有一定的现代艺术观赏性。
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现代编舞师们通过创新与变革,使得盘古舞呈现出更丰富多彩的面貌。
他们借鉴了现代舞蹈的技巧和美学观点,使得盘古舞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这不仅推动了盘古舞的发展,也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盘古舞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通过盘古舞,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界和宇宙的敬畏之情,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同时,盘古舞也成为了世界文化交流中的桥梁,吸引了全球观众的关注和热爱,为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贡献。
研究论文:试论盘鼓舞在古典舞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重现途径
83962 学科教育论文试论盘鼓舞在古典舞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重现途径分析汉画中盘鼓舞的舞姿与动势,并从汉赋所描述的盘鼓舞,分析、连贯其动作,体会灵敏的舞姿、传神的气韵。
汉赋细腻的描述与汉画像的内容相符,文物与文献双重的印证,让两千年后的我们得以体会老祖宗优美的歌舞与舞蹈的风格,如今,我们可通过丰富的古迹遗留,通过宝贵的文献资料,再加以分析、创造,研究,使汉代盘鼓舞重现于今天,并将其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一、汉代盘鼓舞的重要意义(1)盘鼓舞对汉代的影响。
在我国历史上,两汉的四百多年,正值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较长的朝代,同时,舞蹈艺术也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习尚歌舞,是汉代社会性的文化景观。
其中盘鼓舞是汉代舞蹈中的精品,是汉代舞蹈在表现力和技艺方面的代表作,也是影响深远的一种舞蹈形式。
盘鼓舞不仅是汉代女乐歌舞的精品,而且也代表着整个汉代舞蹈的最高水平。
本文通过介绍盘鼓舞的技术技巧等综合性特征来反映出盘鼓舞对汉代舞蹈的影响力,以及将千姿百态、古朴厚重的盘鼓舞重现与当代的方法途径。
(2)盘鼓舞的形式风格。
盘鼓舞是汉代著名的舞蹈之一,其特点是舞者周旋于盘鼓之间,在盘与鼓上纵横腾踏,其高超的杂技技巧和优美的体态动律是历代舞蹈所不及的。
他要求舞者有灵敏轻捷的身姿,准确、利落的动作技巧。
盘鼓舞既有男子表演,也有女子表演。
一般多为男子表演。
表演时,舞者在地上摆着七个大盘上面滕踏跳跃,表现各种舞姿,技巧。
盘鼓舞是汉代较为重要的形式―“鼓舞”类舞蹈,表演时,其盘、鼓数量的多少和比例皆无准确规定,也可以只用盘或只用鼓,舞人亦不限男女。
“七盘舞”是盘鼓舞的一种表演形式,它是汉代最流行的舞蹈之一。
“七盘舞”是舞者踏盘起舞的舞蹈,但是排列在地面上的道具数目多少不等,有时也根据舞者表演方式以及表演技巧来安排盘的摆列数量。
“七盘舞”发展到东汉,舞蹈又有新变化,地面上不及排列盘而且还有鼓舞者要在凹凸不平的地面道具上,腾跃作舞,并要踩出不同声响的节奏,同时挥舞长袖做出各种优美舞姿、技巧,可见,表演者的舞蹈能力是非常强的。
舞赋中的盘鼓舞描写
舞赋中的盘鼓舞描写盘鼓舞是中国古代舞蹈中的一种形式,以其独特的节奏和动作,给人以活力和欢快的感觉。
它在古代是一种庆祝活动或娱乐表演中常见的元素,也被用于祈祷丰收和祈求好运的仪式中。
盘鼓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周时期,据传是由商代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
在盘鼓舞中,舞者手持铜盘和鼓,通过敲击和旋转盘鼓的动作,配合舞蹈动作,表达出自然的节奏和美感。
盘鼓舞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独舞、对舞和群舞等。
独舞者身姿挺拔,舞动轻盈,手腕灵活地敲击着铜盘和鼓,舞姿婀娜多姿。
对舞者则以双人组合形式出现,通过默契的配合和互动,展现出舞者之间的默契和和谐。
群舞是盘鼓舞最常见的形式之一,舞者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整齐划一地敲击着铜盘和鼓,形成壮观的场面。
盘鼓舞的舞蹈动作以敲击盘鼓为主要特点,舞者们通过手腕的灵活运动,使盘鼓发出悦耳的声音。
同时,舞者们的身体也随着节奏的变化而舞动,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盘鼓舞的舞姿优美而矫健,充满活力和力量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受。
盘鼓舞的表演场合多种多样,可以在庆典活动、节日庆祝和婚礼等场合中见到。
在庆典活动中,盘鼓舞常常被用来表达喜庆和祝福的情感,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快乐。
在节日庆祝中,盘鼓舞常常成为活动的一部分,为人们带来节日的氛围和欢乐的氛围。
在婚礼中,盘鼓舞则常常被用来表达新人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盘鼓舞的演奏方式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单独演奏和伴奏演奏。
在单独演奏中,舞者们手持铜盘和鼓,通过敲击盘鼓的动作,发出悦耳的声音。
在伴奏演奏中,舞者们则配合乐队或其他乐器的演奏,形成一种和谐的音乐效果。
盘鼓舞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独特的节奏和动作,以及舞者们对舞蹈的热情和激情。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表演艺术形式。
通过盘鼓舞,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美丽,感受到舞者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盘鼓舞是中国古代舞蹈中的一种形式,以其独特的节奏和动作,给人以活力和欢快的感觉。
婉转鼓侧,踏盘而舞——论汉代盘鼓舞
《戏剧之家》2018年第14期 总第278期135舞蹈空间婉转鼓侧,踏盘而舞——论汉代盘鼓舞苏 欢,钟星宇(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0)基金项目:该论文为四川师范大学学生课外科技作品项目《盘鼓舞的运用及传承》前期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苏 欢(1995-),女,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传统舞蹈、舞蹈教育;钟星宇(1998-),女,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传统舞蹈、舞蹈教育。
指导教师:熊 曦,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讲师。
【摘 要】汉代乐舞发展呈多元化,盘鼓舞作为重要分支,既独具特色,又具典型汉代乐舞特征,舞蹈中的表演技巧、风格特征,以及精神内涵都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汉代乐舞的发展成就,体现着当时的社会对于乐舞的艺术取向和艺术发展追求及社会思想,有极大研究价值。
本研究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期为汉代乐舞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盘鼓舞;表演技巧;风格特征;精神内涵中图分类号:J7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4-0135-011958年欧阳予倩先生完成了我国第一本舞蹈史著作《唐代舞蹈》,开创了我国古代乐舞研究的先河,此后三十年里对古代乐舞的研究陆续有佳作问世。
历朝历代乐舞研究一直是我国舞蹈理论研究的重点,对汉代舞蹈的研究却往往一概而论,多文化融合的汉代,舞蹈艺术也呈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盘鼓舞则是其中的重要分支,既独具特色,又具有典型汉代乐舞特征,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盘鼓舞的诞生和发展都在汉代,是典型的“汉风”舞蹈。
舞蹈中的表演技巧、舞蹈风格特征,以及舞蹈背后的精神内涵都体现着当时的社会对于乐舞的艺术取向和艺术发展追求及社会思想,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汉代乐舞的发展成就。
一、盘鼓舞的表演技巧汉代舞蹈受当时的表演艺术“百戏”影响,以高超的技术技巧和优美的舞蹈动作相融合作为看点,具有很强的技艺性。
现出土的汉画像石中,盘鼓舞往往与百戏表演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与“百戏”相融的表演环境使得盘鼓舞呈现出注重技巧、追求惊险绝的视觉刺激的艺术特点。
汉画像“盘鼓舞”价值取向研究
是从表演形 式上 , 还是 意 象情 感 上 , 都具 有 其独 特 的价 值 取
舞种类繁多 , 中“ 其 盘鼓 舞 ” 就是汉 代乐舞 中极受 汉代 人欢 迎 的乐舞之一 。 从汉画像资料 中可以看 到 , 表演 “ 盘鼓舞” 地上摆 放 的 时,
盘 和鼓 的数 量 不 固定 , 的是 以鼓 为 主 , 的 是 以 盘 为 主 。 山 有 有
乐 舞 在 汉 代 艺 术 发 展 中 , 宫 廷 到 民 间 , 受 到 不 同层 次 从 都
的重视 。从官员到平 民, 时沉浸 在不 同层 次乐 舞表 演 的 艺 时 术环境 中。汉代人能很好地用舞 蹈 的语 汇来 表达对 永生 或永
恒 的一 种 企 望 和 追 求 。从 哲 学 、 理 学 、 德 学 的 角 度 而 , 伦 道
乐舞有 “ 教化” “ 和 内修 ” 的作用 , 为“ 和 “ 是天 与地 的 认 乐” 礼” 精神象征 。舞蹈这种 表演 艺术 , 是人 的肢体 语 言 的内在 情 都 感展示 。这种艺术作用在汉代 毛苌作 的《 毛诗序》 里说 的极 为 清楚 : 诗者 , “ 志之所 之也 , 心为 志 , 言为 诗。情动 于 巾而 在 发 形于言 , 言之不足故 嗟 叹之 , 嗟叹之 不 足故 咏歌之 , 咏歌之 不
向, 对于研究汉画像 “ 盘鼓舞 ” 的唯美化 、 诗意化 、 本化 和表 人
演化等 , 具有较高 的借鉴价值 。
一
、
唯 美化 价 值 取 向
东汉画像石 ( 汉画像全集) 4 《 ) 8图 ) 表现 的是j鼓 舞的形式 : 2 , 只见右面鼓上 的一舞 人正 在飞舞 长袖 , 中间鼓上 的一 个舞 人 正在做着扬袖折 腰 的高难 度动作 , 面鼓 上 的一舞 人一 脚踏 左 在鼓上 , 其他动作 已模糊 不清 , 样子 也是在 做 高难 度动 作。 看 山东嘉祥武 氏祠汉 画像石 上有一幅 图 : 地上排 列着 五面鼓 , 共 三人 。一舞人身 穿宽大的长袖舞衣伏 身鼓上 , 双膝 、 双脚 趾与
盘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
槃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槃鼓舞是我国汉代盛极一时的舞蹈,因此也留下了相当多的历史资料。
从现有掌握的材料来看,槃鼓舞舞蹈语言的核心在于舞者要穿着珠屣在平整的鼓面或者槃上踏足跳跃,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四肢击打鼓面或者槃,这个舞蹈既要求舞者体态轻盈,也要求舞者身体灵活且柔软,技术难度很高,经常被人们当做一门奇技欣赏。
对槃鼓舞的文字描写可能并没有让我们能够直观的感受这个舞种的艺术美,从汉画像中我们可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汉代槃鼓舞表演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力量。
目前有两处汉画像较为完整的记录下槃鼓舞表演的景象,其中一幅是今济宁嘉祥武梁祠内的汉石画像舞图。
画像中间有一舞者穿着长袖舞衣立于鼓面之上,用一手、膝盖以及两脚击打鼓面,再用一手臂扬起舞袖;在这一舞者左右两面各有一人呈跪姿,手持棒槌击鼓,好像正在为舞者伴奏。
这幅画像的右面还有五位乐者手持箫、瑟乐器伴奏。
整幅汉画像描绘生动形象,体现了豪爽奔放的乐舞气氛,让人们仿佛看到了槃鼓舞表演的盛况。
另一幅汉画像位于今济宁古亢父城中,在这幅画像中,我们也能看到有三位舞者正立于鼓面之上完成倒立、虎跳的舞蹈动作,可见当时的槃鼓舞表演具有高超的技艺技巧,在舞蹈力度和速度的配合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这两幅槃鼓舞图既呈现出槃鼓舞的绝技不凡、激扬美感,同时也展现了汉代舞蹈技艺融合的发展特点。
槃鼓舞及其在汉画像石中的呈现为我们传递了丰富的舞蹈审美文化信息。
(一)佐证了舞蹈在古代乐舞审美中的中心地位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的“乐”是由诗、歌、曲、舞四者组成的,在“乐”中,舞蹈居于中心地位,而其他三者则是辅助舞蹈的完成,现存的汉画像石中记录的百戏表演情景就能说明这一点。
在整幅百戏图中,舞蹈场景一般居于整幅画像的中间位置,且占整幅画像的面积最大。
即便是舞蹈场面位于画像的一侧,但表演区域更大更醒目,另一侧也有歌乐者相辅。
武氏祠的槃鼓舞图就能充分证明舞在“乐”中的中心地位。
槃鼓舞舞态激越奔放、又带有几分惊险之美,令人过目不忘,在整个百戏分布中具有特别突出的审美表现力。
汉代盘鼓舞的意蕴之美
汉代盘鼓舞的意蕴之美作者:胡万丽来源:《大观》2020年第01期摘要:舞蹈《相和歌》是孙颖先生对汉代盘鼓舞的复现作品,盘鼓舞作为中国古代舞蹈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盘或鼓或盘鼓并用作为舞蹈道具的俗乐舞,它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文章从当代复现作品《相和歌》出发,探索汉代盘鼓舞中蕴含的文化之美与意象之美。
关键词:盘鼓舞;意蕴;复现舞蹈《相和歌》是孙颖老师编排舞剧《铜雀伎》中的女子群舞部分,由二十位轻纱罗裙的少女踏鼓而舞,舞姿曲折多弯,身姿轻巧。
舞蹈编创者从汉画像、舞俑的形象,和汉代诗词歌赋遗存的历史文献资料获取灵感,对汉代盘鼓舞进行大胆的艺术想象和舞蹈创作,试图展现汉代盘鼓舞的艺术表现形式。
从舞蹈《相和歌》呈现的风格形态上看,其两大特点十分显著。
一是舞者踏鼓而舞,利用脚的舞步动作奏出鼓声,并带有强烈的节奏感;二是群舞场面宏大,带有明显的汉代欣欣向荣的乐舞风格与先秦乐舞的遗风。
一、汉代盘鼓舞的历史背景在中国三千多年的舞蹈发展史上,汉、唐两代是舞蹈艺术发展的两座高峰,这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很大的关联,汉、唐两代国家昌盛、经济繁荣,是有利于中国文化艺术得以大发展、大前进的时代。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已有初步的发展,思想流派多元,百家争鸣。
在秦始皇统一大业的过程中,各国的优秀的文明成果也汇聚在秦宫,在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的同时,多姿多彩的七国乐舞文化及其他表演艺术也都汇聚秦宫,使得乐舞艺术的发展得到相互交流融合,也深刻地影响了汉代乐舞的发展。
直到农民起义,显赫而又短暂的秦王朝灭亡,汉王朝取而代之,汉代统治者,采取了休生养息的政策,使得汉代的经济文化艺术得到大发展,这也使得舞蹈艺术得以繁荣发展,它表现在舞蹈活动兴盛繁荣,乐舞百戏等表演艺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并且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和舞人。
由于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西域乐舞的杂技幻术和边疆少数民族舞蹈传入中原,与中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乐府收集民间乐舞也对汉代乐舞艺术取得巨大成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鼓子舞蹈赏析
鼓子舞蹈赏析鼓子舞蹈是一种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舞蹈形式,它以鼓乐为伴奏,以鼓点为节奏,以鼓舞为表现形式,展现着中国古老而独特的文化魅力。
鼓子舞蹈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它是一种富有节奏感和动感的舞蹈形式,能够充分展现出舞者的力量和激情。
在现代,鼓子舞蹈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一部分,它不仅在中国大陆地区广泛流传,而且在海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
鼓子舞蹈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强烈的节奏感。
在鼓子舞蹈中,舞者们往往会配合着鼓点的节奏做出各种动作,这些动作有时是轻盈的,有时是有力的,但无论如何都是与鼓点的节奏相呼应的。
这种节奏感不仅能够使舞蹈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还能够让观众们更加容易地被吸引和感染,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鼓子舞蹈所要表达的内容。
另外,鼓子舞蹈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在鼓子舞蹈中,舞者们通常会携带着各种不同类型的鼓乐器,这些鼓乐器有时是大鼓,有时是小鼓,有时是手鼓,有时是脚鼓,有时是击鼓,有时是摇鼓,等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鼓乐器不仅能够为舞蹈增添更多的音乐元素,而且还能够让舞者们更加自由地展现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表演魅力,从而使整个舞蹈更加多姿多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鼓子舞蹈一直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鼓子舞蹈常常被用于庆祝丰收、祈福祈福、迎接客人等场合,它既是一种表演形式,又是一种礼仪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在现代,鼓子舞蹈虽然已经不再像古代那样被广泛用于各种宗教和民俗活动中,但是它的表演形式和艺术价值却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赞赏。
今天,鼓子舞蹈不仅在中国的各种文艺演出中大放异彩,而且还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成为了一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形式。
鼓子舞蹈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传统。
在中国各地,都有着不同类型的鼓子舞蹈形式,它们或讴歌着丰收的喜悦,或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或传承着古老的传统,或展现着现代的创新。
这些不同类型的鼓子舞蹈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而且还为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艺术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由《盘鼓舞》看汉代乐舞风格特征
由《盘鼓舞》看汉代乐舞风格特征摘要:汉代是我国古代乐舞发展史上第二个集大成时期,在我国古代乐舞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盘鼓舞》作为汉代的典型乐舞,在情感表现、技巧更新、意象创造等三个方面反映了汉代乐舞的风格特征关键词:《盘鼓舞》;继承吸收;表演技巧汉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国内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因此是中国乐舞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七国的乐舞都汇集京都,这种乐舞的汇集必然加强了各民族的乐舞文化交流,促进了乐舞艺术种类的发展,所以汉代乐舞也在继承前代乐舞艺术的基础上,创制了许多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乐舞”剧目,比如雅乐中的“四时舞”、俗乐中的《建鼓舞》、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除此之外,为我国后来戏曲、戏剧的出现打下基础的歌舞戏《东海黄公》也是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汉代乐舞的风格特征。
《盘鼓舞》作为汉代的典型乐舞代表,它不仅在当时的汉代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一直到今天,直到我们现在对汉代舞蹈的学习探索中,很多也是通过复古《盘鼓舞》来进行的,因此,《盘鼓舞》是从各个方面最能反映汉代乐舞风格特征的舞蹈一、从《盘鼓舞》的表演技巧反映汉代乐舞的纵向继承和横向吸收《盘鼓舞》是踏盘、鼓而舞的舞蹈,是汉代具有较高技艺性的舞蹈,它要求舞者有灵敏轻捷的身姿,准确、利落的动作技巧。
盘鼓舞的表演既有男子表演,也有女子表演。
一般多有男子表演。
表演时,舞者在地上摆七个大盘,在上面进行腾踏跳跃,表现各种舞姿、技巧。
直至东汉时期,由《盘鼓舞》演变而来的“七盘舞”由只在盘上舞发展为既有盘,又有鼓的舞蹈,技巧要求同《盘鼓舞》基本一致,因此,在我国现在很多关于古代舞蹈种类介绍的书籍中,《盘鼓舞》也称为“七盘舞”东汉文学家傅毅曾在其著作《舞赋》中对《盘鼓舞》这样描写到:“其始兴也,若俯若仰,若来若往,雍容惆怅,不可为象。
其少进也,若翔若行,若辣若轻,兀动赴步,指顾应声。
试论盘鼓舞在古典舞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重现途径
试论盘鼓舞在古典舞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重现途径导言盘鼓舞作为中国传统舞蹈中的一种,与中国古典舞蹈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典舞蹈教学中,盘鼓舞的引入,对于舞蹈的技巧提高、情绪表达和文化底蕴的增强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盘鼓舞在古典舞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其重现途径,以期对古典舞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盘鼓舞的概述盘鼓舞源于中国传统音乐节奏,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
它的表演形式通常是一面面镶有金属铜片小钹的圆形鼓,与舞者的身体、脚步声及乐器音乐共同协调成一种独特的视听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舞蹈音乐的特色与美学。
盘鼓舞不仅是一种音乐意象转换的艺术表现方式,更是一种重视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合作性的舞蹈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中国传统舞蹈中,盘鼓舞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盘鼓舞在古典舞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技巧提高盘鼓舞具有节奏感、力度把握、协调性和动作连贯度等强烈要求,其中具有很强的速度变化和节拍弹性,需要舞者对于舞蹈音乐的强大控制力和音乐表现力。
因此,在古典舞教学中,大量使用盘鼓舞作为教学素材,有利于舞蹈学生的扭曲、跳跃、跳步的技术掌握,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节奏感的敏感度和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技巧表达能力,同时也有益于身体的协调性和可塑性。
情绪表达盘鼓舞的音节和鼓点具有非常强的节奏感,可以通过动作表达出内在的情感和情绪状态。
在古典舞教学中,大量运用盘鼓舞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领会舞蹈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进而通过情感表达迂回地提升学生的审美和表演能力。
通过盘鼓舞的舞蹈练习及表演,学生能够在不断的意境中感受复杂的情感变化、呼吸与动感的关联以及舞蹈与音乐的相互关系,进而在表演中呈现出生动的艺术形象。
文化底蕴盘鼓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文化特点,通过盘鼓舞的编排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于舞蹈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国家意识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贵州民族艺术中的文化内涵
贵州民族艺术中的文化内涵贵州民族艺术中的文化内涵贵州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这里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其中的民族艺术更是其独特且鲜活的表达形式。
贵州民族艺术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着贵州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贵州的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
其中鼓舞、花灯、蓝墨斗拍、立体布艺等都是贵州独有的表演形式和传统手工艺。
这些艺术形式通过舞蹈、音乐、绘画和手工艺等方式,将民族的历史、信仰、生活习俗等融入其中,成为传承和展示贵州文化的重要媒介。
贵州的鼓舞艺术被誉为“中国的颤音”。
鼓舞艺术通常以鼓点拍奏为主,舞者踩着节拍,身体扭动、摇摆,嘴唇颤动发出特殊的声音。
鼓舞通过宛如音乐的声音和动作表演,传达着贵州少数民族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和感激,同时也展示着他们对生活态度的积极向上。
贵州的花灯艺术是一种结合传统手工艺技巧和绘画艺术的民间表达形式。
花灯通常是由竹架和彩纸制成,形状各异,色彩鲜艳。
在节日或其他庆典中,人们将这些花灯挂在房前屋后、街道巷口,照亮夜晚,同时也展示着人们的欢乐和对美好的向往。
蓝墨斗拍是贵州黔东南苗族民间艺术的代表,以其独特的绘画形式和技法闻名。
蓝墨斗拍是一种通过绘画与舞蹈相结合的表演形式,艺术家们使用笔、墨、斗拍等工具,在布幅上迅速作画,同时配以舞蹈动作,将自己的情感和理念通过绘画,舞蹈等形式展现出来。
蓝墨斗拍艺术充满了民族的韵味和情感,向世界展示了苗族人民的艺术才华和文化自信。
立体布艺是贵州的苗族传统手工艺之一,也是贵州民族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立体布艺是利用布料、线绳等材料,通过剪裁、缝制、填充等技法制作出具有立体感的艺术品。
布艺作品通常以动物、花草等为主题,形态各异,色彩鲜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立体布艺体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崇尚。
贵州民族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融合了民族的历史、信仰、生活习俗等元素。
盘鼓舞现代的表演原型取材于汉代壁画和砖画
盘鼓舞现代的表演原型1. 汉代壁画和砖画的重要性1.1 汉代壁画和砖画的背景在汉代,壁画和砖画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建筑和寺庙等重要建筑中。
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内容而闻名,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1.2 汉代壁画和砖画的表现形式壁画和砖画通过绘画和浮雕的形式,将人物、动物、景物等形象化地表现出来。
它们运用了丰富的色彩、线条和形状等工艺技法,展现出生动活泼的形象。
1.3 汉代壁画和砖画的内涵汉代壁画和砖画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融入了宗教、神话和历史等元素,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历史意义。
2. 盘鼓舞的表演特点2.1 盘鼓舞的形式盘鼓舞是一种传统的舞蹈表演形式,它通过节奏明快的鼓点和独特的身体动作来展现舞者的力量和优雅。
2.2 盘鼓舞的表演内容盘鼓舞通常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间传统为题材,通过舞蹈的形式,将这些故事生动地展示出来。
2.3 盘鼓舞的表演效果盘鼓舞以其激情四溢的表演和动感的节奏,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使人产生一种无法言表的情感共鸣。
3. 汉代壁画和砖画对盘鼓舞的影响3.1 汉代壁画和砖画中的舞蹈形象汉代壁画和砖画中常常可以见到描绘舞蹈形象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绘画或浮雕的形式,展示了古人对舞蹈的理解和表现。
3.2 汉代壁画和砖画中的音乐表现汉代壁画和砖画中还包含了一些音乐表现,如乐器的描绘或舞蹈表演中的乐曲形象。
这些作品为盘鼓舞的音乐表演提供了灵感和参考。
3.3 汉代壁画和砖画对盘鼓舞的艺术风格影响汉代壁画和砖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使盘鼓舞在表现形式和艺术表达上更加丰富多样。
舞者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具创新性和个性化的舞蹈作品。
3.4 汉代壁画和砖画对盘鼓舞的文化传承意义汉代壁画和砖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盘鼓舞作为中国传统舞蹈的代表之一,通过汲取汉代壁画和砖画的艺术元素,使得盘鼓舞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结论汉代壁画和砖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对盘鼓舞的表演原型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世盘鼓舞的文化内涵
盛安生(原创)
开天盘鼓是西华民间艺术文化隗宝,是女娲文化的艺术表现形态,是原始创世纪文化遗存,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西华地域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要注重深入挖掘西华开天盘古文化资源,致力于返璞归真,正本清源,提升民间技术文化品位,打造西华文化艺术品牌,塑造民族文化艺术形象,扩大社会影响,传播正能量。
一、盘鼓舞文化的起源
盘鼓舞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母体文化遗存。
盘鼓是原始生命文化打击乐器,晨钟暮鼓。
盘鼓的寓意是大地的心脏。
鼓点是心脏的跳动。
鼓声是生命的能量,主要元素是精气神。
盘鼓舞传播正能量,能够使人精神振奋,欢欣鼓舞。
传统的盘鼓舞用于祭祀,祈福、辟邪和节日喜庆。
女娲经歌中讲天盘、地盘、人盘。
天盘是太阳和月亮,为日月之精华。
地盘是人长期定居(楼盘)和活动的地方,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人盘是说母体,盘鼓既是盘姑,孕育生命的化身。
二、盘鼓舞的基本特征
(一)女性崇拜
盘鼓舞的表演者皆为女性,盘鼓的实质寓意是怀孕的女子,原始的盘鼓舞是女性生命崇拜。
孕育新生儿生命的混沌衣是胎盘。
古时候女子结婚,盘头出嫁。
盘头的女性才称其为真正的女人。
盘腿而坐是古代妇女做女工(也叫女红、女功,旧时指女子所做
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
)的坐式。
盘鼓舞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原始舞蹈,具有原始巫舞的文化元素,是母体生命文化基因,充满着勃勃生机,情感奔放,大气舒展,轻盈飞扬,姿态优美,彰显女性风采。
(二)女娲经歌: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一二三四五,上场来打鼓;
打的是啥谱?金木水火土。
天盘地盘和人盘,盘盘都是玄中玄。
”
在汉字文化中,鼓声“咚咚”的“咚”字,蕴含着一年四季,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三)艺术特色:
鼓谱是笙簧调。
盘鼓的鼓点节奏是:123—321—1234567
盘鼓远古笙簧节奏:笙簧笙,一笙簧,笙簧笙簧一笙簧。
鼓点的节拍是阴阳节奏,边打边舞,两轻一重。
寓意:地震鼓,飞天舞。
天地人三界,这样天地阴阳二气作合,化育万物。
七是女娲在化育万物中,在第七日造人。
天上有天姥母北斗七星。
人生有七窍,在情感上有七情。
七七四十九是生命之数。
(四)盘鼓人生:
在古代民间生活中,农耕文明的标志是盘。
盘是民生文化的灵魂。
在日常生活中,最美的造型是圆盘。
盘的含义是生活、礼敬,和气、融合与圆满的意思。
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心灵思考是算盘,诚心诚
意的心灵交流叫“和盘托出”。
古时候,水井有井盘。
石磨有磨盘,石碾有碾盘,和面叫盘面,吃菜的容器叫盘子。
人们把祭品、食品、菜肴、水果等放在盘里表示恭敬和礼仪。
风水用罗盘。
做生意开业叫开盘,衡器称天地良心的叫秤盘。
称的第一个称星叫定盘星。
古老的计算器是算盘,做一段生意后有盘货。
出门带的钱叫盘缠。
在一个地方开创局面叫盘窑。
长期居住叫盘踞。
经常生活的地方有地盘。
三、盘鼓舞的表现形态
天盘舞融天地之大道,具有巨大的信息能量。
表现形态以鼓点节拍为节奏。
舞步踏着鼓点节拍,右脚着力为重节拍,左脚跟右脚,步调一致,动作协调。
载歌载舞,玄妙神奇,古朴优雅。
有张有弛,有静有动,恢弘大气,生动活泼,姿态优美,充满活力。
震撼心灵,鼓舞斗志,愉悦情感,陶冶情操。
表演人员可以是二十四人,寓意一年二十四节气。
震鼓四人,寓意一年四季。
盘鼓一组五人,寓意金木水火土五行。
大场景表演可以是六十四人,寓意阴阳八卦中的八八六十四卦象。
还可以是八十一人,寓意九九八十一,九九归真。
表现形态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开天盘鼓
入场式:混沌初开,天地洪荒。
电闪雷鸣,呼风唤雨。
排山倒海,大气磅礴。
震撼心灵,赏心悦目。
天盘阵:震鼓在前,盘鼓在后,令旗舞动,号令三界之灵,犹如天兵天将,气势恢宏,惊天动地。
寓意:浩然正气,威仪凛凛!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降妖除魔,驱邪避凶。
天降祥瑞,祭祀祈福。
盘鼓咒:
地震鼓,飞天舞。
女娲姥母化万物。
擂盘鼓,祭女娲,祂是万灵之宗祖。
盘鼓响,惊三界,鬼神不得害民苦。
吉吉律令!
第二乐章人和盘鼓
莲花阵: 震鼓居中,盘鼓外围,犹如一个硕大的莲花。
莲花向着生的方向逆时针转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鼓点节奏转化为经扳节奏,鼓槌不打鼓面,而是轻轻敲打鼓的边沿儿,节奏一阴一阳,声音轻盈干练。
鼓槌舞动,彩带飘逸。
声情并茂,融入心灵。
寓意:天地交泰,风和日丽,霞光普照,紫气东来。
心静如水,一朵金莲,悠然盛开,散发灵光,高雅圣洁,芬芳四溢。
温和祥瑞,富有禅意。
第三乐章普天同庆
八卦阵:震鼓居中,盘鼓外围,犹如一个太极八卦图。
鼓点节拍,笙簧韵律,静中有动,内静外动,抑扬顿挫,干净利索。
阴阳二气,负阴抱阳,互根互生,冲气为和。
玄而又玄,神妙莫测,变化无穷。
天地大道,厚德载物。
收场式:欢天喜地,人神同乐。
鼓声阵阵,载歌载舞,大气恢宏,赏心悦目,欢欣鼓舞。
寓意:太极八卦,玄而又玄,变幻无穷,化育万物。
太平盛世,政通人和,世风日盛,普天同庆。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吉祥如意,招财纳福。
国泰民安,福寿安康。
2020年7月7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