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
“至善”何以止于“事”——以朱子《大学章句》为中心兼对“以佛释儒”的一个批评
“至善”何以止于“事”——以朱子《大学章句》为中心兼
对“以佛释儒”的一个批评
王进
【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13)003
【摘要】朱子在《大学章句》中,将“止于至善”之“至善”界定为“事理当然之极”,强调“事”的重要性和人“做事”的当然性,从而在本体层面为世间万事提供了形而上的根据和理由,反映了朱子肯定政治社会和人的社会属性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政治哲学意义.佛老及现代思想潜含着将人“抽离”社会、去除人的社会性的危险,从而导致社会秩序的松弛和伦理规范的解体.强调朱子“至善”止于“事”的思想,对于救治现代社会秩序松弛、伦理坍塌的现象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总页数】7页(P68-74)
【作者】王进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4
【相关文献】
1.试析明儒李材的《大学》改本--兼与朱子《大学章句》比较 [J], 赵刚;郑婷;邱忠善
2.教育家办学的典范——兼评张亚群教授新著《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
校长林文庆》 [J], 耿有权
3."明德"与"新民"——以朱子《大学章句》为中心 [J], 王新宇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读张亚群著《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 [J], 谢长法
5.始于至善,止于至善:论艺术伦理批评的理论系统 [J], 陈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_6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导读:本文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远于禽兽。
《语类》中也说:先生问:“‘顾諟天之明命’,如何看?”答云:“天之明命,是天之所以命我,而我之所以为德者也。
然天之所以与我者,虽曰至善,苟不能常提撕省察,使大用全体昭晰无遗,则人欲益滋,天理益昏,而无以有诸己矣。
”曰:“此便是至善。
但今人无事时,又却恁昏昏地;至有事时,则又随事逐物而去,都无一个主宰。
这须是常加省察,真如见一个物事在里,不要昏浊了他,则无事时自然凝定,有事时随理而处,无有不当。
”(卷16第7条,杨道夫录)一个人虽然有心向善,甚至在道理上也明白要明明德而止于至善,但他在现实的生活中就未必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与生俱来的气禀物欲无时无刻地不在左右着他,XXV虽于为善之际,却不时会有不善之根苗萌发:如今人虽欲为善,又被一个不欲为善之意来妨了;虽欲去恶,又被一个尚欲为恶之意来妨了。
盖其知之不切,故为善不是他心肯意肯,去恶亦不是他心肯意肯。
”(《语类》卷16第191条,叶贺孙录)在朱子看来,这是知之不切的缘故,故需要下格物致知的工夫;但尽管知致了,意仍有可能不诚,即人们虽然知道努力下工夫去对治气禀物欲,但在隐微之间,也有可能“照管不着”或“把捉不住”:问意诚。
曰:“表里如一便是。
但所以要得表里如一,却难。
今人当独处时,此心非是不诚,只是不柰何他。
今人在静处非是此心要驰骛,但把捉他不住。
”(卷16第101条,曾祖道录)问:“或言,知至后,煞要着力做工夫。
窃意致知是着力做工夫处。
到知至,则虽不能无工夫,然亦无大段着工夫处。
”曰:“虽不用大段着工夫,但恐其间不能无照管不及处,故须着防闲之,所以说君子慎其独也。
”行夫问:“先生常言知既至后,又可以验自家之意诚不诚。
”先生久之曰:“知至后,意固自然诚。
但其间虽无大段自欺不诚处,然亦有照管不着所在,所以贵于慎其独。
至于有所未诚,依旧是知之未真。
阐释《大学》的二重向度:从朱子与阳明的不同哲学进路看《大学》
命题 以理 性的意 义 , 取 以知 识论 为基本 的哲学 进路 。 采 而
与此相应是的王 阳明基于 怀疑朱熹所 释版本 的基础上 , 归
附于郑玄所注 的古本 , 提升 了《 大学》 思想 中所 蕴含的价值
道 德 理 想 , 进 而 成 为 其 个 人 哲 学 思 想 的 范 导 与 立 足 之 并
德) 与群体认 同( 民) 亲 最终都指 向 至善 。 其侧 重之点 首先 在 于确立至上的价值 目标 , 从而为 主体 的行为提供 一个 总
的价值导向。 在对 三纲的理 解上 , 王 的理论相 对表现 为大 同 。 朱 朱 熹 认 为 :明德 者 , 之 所 得 乎 天 , 虚 灵 不 昧 , “ 人 而 以具 众 理 而 应 万事者也 。 即但 为 气 禀 所 拘 , 欲 所 蔽 , 有 时 而 昏 ; 人 则 然
的 形 式 化 与 知 识 化 的理 路 , 一 步 赋 予 其 中各 主要 概 念 与 进
其本体之明 , 有未尝息 者。 则 故学 者当因其 所发而遂明之 ,
以 复 其 初 也 。 者 , 其 旧之 谓 也 , 既 自 明 其 明 德 , 当 新 革 言 又
推以及人 , 使之 亦有以去其 旧染之污也 。 者 , 止 必至于是而
不 迁 之 意 。 善 , 事 理 当然 之 极 也 。 明 明 德 , 民 , 当 至 则 言 新 皆 至 于 至 善 之 地 而 不迁 。 必 有 以 尽 夫 天 理 之极 , 无 一 毫 盖 而 人 欲 之 私 也 。 ‘ 明 德 ” 就 是 明理 。 明 德 ” 现 实 中不 ” 明 也 “ 在
11 0
“ ,明明德者 , 亲” “ 立其天 地万物一体之体也。 亲民者 , 达其 天地 万物一体 之用也 。 明明德必在 于亲 民 , 亲 民乃所 故 而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_5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导读:本文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定”,乃知止之后“志有定向。
”《语类》中亦云:须是灼然知得物理当止之处,心自会定。
(卷14第162条,刘砥录)知止,只是识得一个去处。
既已识得,即心中便定,更不他求。
如求之彼,又求之此,即是未定。
(卷14第139条,廖德明录)可见,朱子所求者,乃“心”之“定”也,但这似乎与《或问》之说相抵牾。
按《或问》的说法,“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矣”,一般人所注意的,都是“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却忽视了前半句话,即“方寸之间”,所谓“方寸之间”,显然指的是“心”,XXX这句话完整地看,即是说,若知得当止之所,则此心不为事物所动而有一个定之理,如朱子所说的:“有所定,则知其理之确然如是,一定,则不可移易,任是千动万动,也动摇他不得。
”(《语类》卷14第153条,黄卓录)因此,作为“至善”之“定理”,乃人心定之理,则至善显然在心而不在物,从事事物物求定理,亦只不过是说,通过格物穷理,使此心得以贞定而止于至善。
从朱子的思路来看,正因为人心在接乎事物无穷之变时,难免会对许多隐微曲折处见得不分明:致知、格物,固是合下工夫,到后亦离这意思不得。
学者要紧在求其放心。
若收拾得此心存在,已自看得七八分了。
如此,则本领处是非善恶,已自分晓。
惟是到那变处方难处,到那里便用子细研究。
(《语类》,卷14第50条,叶贺孙录)所谓“那变处方难处”,朱子举例说:这明德亦不甚昧。
如适来说恻隐、羞恶、辞逊、是非等,此是心中元有此等物。
发而为恻隐,这便是仁;发而为羞恶,这便是义;发而为辞逊、是非,便是礼、智。
看来这个亦不是甚昧,但恐于义理差互处有似是而非者,未能分别耳。
且如冬温夏凊为孝,人能冬温夏凊,这便是孝。
至如子从父之令,本似孝,孔子却以为不孝。
与其得罪于乡闾,不若且谏父之过,使不陷于不义,这处方是孝。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_4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所谓“端绪”、“端倪”,即我们前面所说的吾人明德之发见处,如齐宣王所发之恻隐之心。
格物前须有一端绪,若端倪未见,则只涵养而无格物可言,只有当人心感事而有明德之发见时,才可就此推开穷格。
可见,格物并不是凭空地去找一件什么东西来格,它是在小学成就善的基础上,由此37条)致知,不是知那人不知底道理,只是人面前底。
且如义利两件,昨日虽看义当为然,而却又说未做也无害;见得利不可做,却又说做也无害;这便是物未格,知未至。
今日见得义当为,决为之;利不可做,决定是不做,心下自肯自信得及,这便是物格,便是知得至了。
(《语类》,卷15第78条,潘植录)格物不是为了长我的聪明见识,致知亦非为了知那人不知底道理,则朱子之格物说,不是以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成就至善为目的,也就更加显而易见了。
然而,难者或指出,朱子有许多话头,显然单纯是指向对物理的探究,对此又能作何理解?其实,对朱子来说,并不存在着物之理与人之理的区别。
《格物补传》中说:“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则物之理与人之理并不分离,都是天理之流行,“所谓理也,外而至于人,则人道:XL推至极致,使人心不受一毫私欲之沾染,即“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同时又表现为应事接物之际体察入微,不仅不受事物千变万化所左右而保持吾心之贞定,而且更能将事物之方方面面照管得周匝无遗,无不妥当合理,即“事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
其次,要“止于至善”,工夫上要无所不用其极,一节接一节而止于至善。
而在这一层层递进的工夫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是格物致知论,它是“止于至善”最重要的保证,朱子诠释《大学》之所以以重视格物工夫为特色,应落实在这一点上予以考虑。
第三,与之相应的是,朱子格物的目的不在于博学多闻,而在于实践领域的止于至善,单纯以知识论的立场来看朱子的格物论恐怕有所偏差,陆、王“义外”、“支离”之批评也要重新予以审视。
曾子《大学》读后感
2021《大学》读后感| 稷下智库
2021《大学》读后感
稷下智库
《大学》重点阐释了如何对内生发本性、修养品德,获得教化家庭、治理国家的能力;对外治理家庭,维护国家直至天下的礼法关系,走向礼治社会。
其中,提高个人修养、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具有一致性。
按照朱熹的观点,《大学》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纲领与八条目是《大学》的核心所在,这其中的思想内涵与“内圣外王”的思想相吻合。
内圣是外王的前提。
统治者需要发扬彰显至善而高尚的本性,提高个人道德修养,而后努力使家庭得到教化,维护家庭中的宗族关系。
在这基础上,统治者从治理家庭的宗族关系中习得治理国家的能力,从而更好的维护国家的宗法关系,以礼治国,最后使得天下均在合理有序的礼法统治下。
可以说统治者先需修身明德,继而推之于他人,使他人也能像自己一样发出良好的德性,那么便可实现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也是一种“至善”的境界。
朱熹、王阳明关於《大学》“至善”概念的不同阐释
【曾亦】朱熹、王陽明關於《大學》“至善”概念的不同闡釋 ——以明代“大禮議”為視角作者:曾亦閱讀數:4269發表時間:2015-05-17 09:29:58曾亦作者簡介:曾亦,男,西歷1969年生,湖南新化人。
曾任職於復旦大學社會學系,現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經學研究所所長。
兼任復旦大學儒學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思想史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儒學研究會副會長。
著有:《本體與工夫—湖湘學派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共和與君主—康有為晚期政治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主編《何謂普世?誰之價值?》(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朱熹、王陽明關於《大學》“至善”概念的不同闡釋——以明代“大禮議”為視角作者:曾亦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 發布原載於《國學學刊》第三期,2012.9時間:孔子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年三月廿九日癸巳【摘要】朱子與王陽明之學術異同,歷來學者頗論之,然多從心性學的角度著眼。
本文則立足於嘉靖時期的“大禮議”事件,試圖從經學的角度來重新審視朱子、陽明關於“至善”問題的討論。
由此,我們發現,陽明針對朱學流弊而提出的“致良知”之學,若落實到現實政治層面,卻導致了明世宗壹系列尊崇本生父母的率性之舉,不僅破壞了儒家的基本禮制,而且對晚明的政治生態造成了極為消極的影響。
【關鍵詞】朱熹、王陽明、大學、至善、良知、大禮議《大學》首章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關於“至善”之義,朱子《大學章句》以“事理當然之極”訓之,陽明《大學問》則以“至善之在吾心”以明其義。
蓋朱子在事上言至善,而陽明則在心上言至善,可以說,朱子與陽明學術之差別,實與二人對《大學》“至善”概念的不同理解有關。
然朱子與陽明對“至善”的不同理解,又可溯源於儒家內部對古禮精神之不同把握。
古禮之精神本為“尊尊”,此與西周宗法制結構有關,蓋宗族以“尊祖敬宗”為目的故也。
然自春秋以降,宗法崩壞,社會之基礎遂壹轉而為小家庭,而家庭之基本原則為親親,尤以孝道為親親之主要表現。
善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
善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朱子是中国儒学思想家朱熹对《大学》的阐释对我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朱子的眼中,他将《大学》视为至善之书,并从君,亲,师,友,臣等角度进行了多层次的阐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朱子认为《大学》内的“上”所指的就是至善,至善即乐利万物,不仅包含了个人的修养与道德的完善,还包含了国家的治理与社会的和谐。
因此,朱子在阐释《大学》时,强调了君子克己复礼的重要性。
他主张个人修养,通过克制自己的私欲,追求道德的完善。
一个人如果不能自律,无法约束自己的欲望,就很难达到至善的境界。
朱子还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亲与师友的关系。
亲是人与人之间最近的关系,父、母、子、弟、夫、妇之间的亲情是至善的表现。
而师则是对学问与道德的教诲,他强调师者备天下之慈、教诲中正之道,师者,诏我恕己,而曰君子也。
朱子认为这些关系都是值得我们珍视与坚守的,他特别注重孝道,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
臣道更是朱子阐释《大学》的一个重要维度。
他提出了君臣之道是至善的关键,认为君王应该用德义来治理国家,与百姓和谐相处。
而百姓则要忠诚尽职,效命于君。
他主张程序正义,以礼治国,注重权责分明。
在这种至善的关系中,朱子认为君臣之道是至高无上的。
朱子还将友谊视为至善。
他相信朋友是相互理解,鼓励和支持彼此的存在。
在《大学》中,朱子认为“友”是以足以相交者,他主张朋友应该以德行相互扶持,通过共同的追求和交流来帮助彼此成长。
他不仅注重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注重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总之,朱子对《大学》的阐释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理解框架,让我们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行时,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他强调了个人的修养,注重了亲与师友的关系,强调君臣之道,以及友谊的重要性。
这些维度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至善之道,让我们在个体修行的同时,也注重了社会关系和个人责任。
朱子的研究影响深远,使《大学》这本经典之作在中国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 提要本文认为,朱子对《大学》阐释最根本的一个向度是《大学》三 纲领中之止于至善。
在朱子看来,至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善,小学的工夫成就的是善, 即使人做一般意义上的好人,而大学则要人止于至善,做一个圣人。
所谓止于至善,它一方面意味着要将人本有的明德推至极致,使人心 不受一毫私欲之沾染;同时又表现为应事接物之际体察入微,不仅不受事 物千变万化所左右而保持吾心之贞定,而且更能将事物之方方面面无不安 排得妥当合理。
同时,要止于至善,工夫上要求无所不用其极,一节接一节而止于至 善。
而在这层层递进的工夫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是格物致知论,它是止于 至善最重要的保证,朱子诠释《大学》之所以以重视格物工夫为特色,应 落实在这一点上予以考虑。
就此而言,朱子格物的目的不在于博学多闻,而在于实践领域的止于 至善, 单纯以知识论的立场来看朱子的格物论恐怕有所偏差, 陆、 王义外、 支离等批评也要重新予以审视。
朱子平生用力最多者,在《大学》一书,其学说之核心内容,特别是 他的工夫理论,即格物致知说,正是在通过对《大学》的阐释过程中,得到了最完整的表达。
然朱子之学,最受后儒诟病者,亦多集中于其《大学》学中,约而言 之,批评的声音来自两个方面其一为经学史家。
或曰强分经传,或曰颠倒旧次,或曰补阙遗文,在他们看来,朱子的 做法未免率情咨意而不可为训,然而,就是对朱子的《大学》学批评相当 严厉的周予同先生,也承认当微言大义之际,托经学以言哲学,自有其宋 学之主观立场。
因此,从哲学解释的立场来看,尽管经学史家的批评可以成立,但我 们也不必囿于传统经学的立场,以整理古籍的要求来看《大学章句》而否 定之。
第二种批评则来自哲学家的阵营。
这一批评主要集中于朱子《大学补传》及其相关的义理内涵,早在与 朱子同时代有陆象山,后则有王阳明。
他们对朱子的格物致知论尤为不满,以朱子之工夫论为支离,又以为 其专务道问学而忽视尊德性,从而有向外求索之病等等,故王阳明又有恢 复古本《大学》之说。
高二语文(人教版+文化经典研读)《大学(节选)》学习任务单牛老师
《大学(节选)》学习任务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大学》中“三纲”、“八目”的内涵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
3.理解文章中的儒家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课前预习任务】一、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如恶恶..色()()此之谓自谦.()..臭()()如好好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身有所忿.()懥.()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悌.( )者,所以事长也一人贪戾.()此谓一言偾.()事尧.()舜.( )帅天下以仁桀.()纣.( )帅天下以暴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二、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翻译重点语句。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5.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6.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7.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8.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9.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4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10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课学习任务】一、知识累1.《大学》原是里的一篇,宋代的将它与、、合编注释,称为“四书”。
2.《大学》与相对而言,讲的是、、、的大道理。
二、解读文本1.《大学》的宗旨是什么?“三纲”之间是什么系?2.“三纲”与“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3.从原文对八条目的陈述来看,“格物”是最先的,应该是基础,可是为什么后面说“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三、探究解惑,如何理解下面几句话?1.“故君子必慎其独也”2.“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_2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导读:本文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347页;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三册,第384-406页;陈来:《朱子哲学研究》,第267-314页。
XXXV参见钱穆:《朱子新学案》,第91、715页。
XXXVI如果建立在这样理解朱子的前提下,王阳明必不能反对朱子。
其实这正也体现了朱子与阳明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即工夫只能在心上做。
但阳明之不契于朱子者,还是在于阳明认为工夫做到心无有不善即可,而朱子则除了这一考虑之外,还追求“事”之圆满。
从某种意义上说,阳明尚没有认识到朱子所谓“善”与“至善”的区别,钱宾四先生举例说,阳明只求“成色”,而忽视于“分两”,故称阳明之良知学,尚只是一种小学。
钱先生此说,见地极高,盖阳明忽于至善之工夫故也。
参见氏着:《朱子新学案》,第715页;《湖上闲思录》,第30-31页。
XXXVII冯友兰先生早就甚有见地地指出:“朱子所说格物,实为修养方法,其目的在于明吾心之全体大用,即陆王一派之道学家批评朱子此说,亦视之为一修养方法而批评之。
若以此为朱子之科学精神,以为此乃专为求知识者,则诬朱子矣。
”参见氏着:《中国哲学史》下册,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简体横排版,第269页。
XXXVIII黄俊杰先生虽然总体上亦认为朱子析心与理为二,心的功能以认知为主,但同时又提醒学者注意,心、理二分只是关系的一面,“另一方面则是‘心’透过‘知’的作用而与‘事’中之‘理’取得连系,使‘心’对‘理’产生贯通的效果”,因而“心”与“理”是既分离又结合的关系,即所谓“不即不离”的关系。
参见氏着:《孟子思想史论》,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年,第221-223页。
XXXIX《语类》载:问:“格物则恐有外驰之病?”曰:“若合做,则虽治国平天下之事,亦是己事。
‘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朱子训诂《大学》文字的特点
字[ 】 贝 0 要 少。可见朱子注解 《 大学》 ,相对于唐人 的疏来 说,字
数 是 很 正 常 的 。[ 4 ] 而从 《 大 学章 句 》注 释 的 内容 中 ,我 们可 以发
朱子训诂 《 大学》文 字的特点
周 之 翔
( 湖南科技 大学 人 文学院历 史 系 湖 南 湘潭 4 1 1 2 0 1 )
摘 要 :朱子对 大学》的解释 , 十分重视汉唐训诂学 的成果 , 在 《 大学章句》中多有采纳 但 因为时代 的变化 ,朱子对 《 大 学》 的训释 又有 自己的侧重点 ,如更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更注意发掘字词的深层含义 ,以及在本文 中与上 下文 的逻辑 与义理 关联等 。 关键词 :朱熹; 大学章 句》 ;训诂
按照朱子划分 的章句 ,《 大学》经的部分计 有 2 0 5字 ,传 的 部分 1 5 4 6字,总计经传是 1 7 5 1字【 l 】 。朱子 的 《 大学章句》包括 正文则共计 6 8 0 4字,其中,《 大学章句序》8 4 2字 ,注文 4 2 1 1 字 ,相对于郑玄的注 1 3 8 9字为 ,而相对于孔颖达 的疏 8 0 7 5 与行为准则 。也就是说 ,人 的身份是 随时间、地 点和相处 的人 的 不 同而不 同的,也就是所止之处是动态 的,会变化 的,因而也应 相应动态地止于各所止之 处之 善 。第二 ,朱子进而指 出,“ 止于 至善 ”实际上也是一个指 导个人立身处世 的思想方法与原则 , 可 以类推到 自己生活 中各个具体 的生活情境之 中,如人站、坐等 时 的身体姿态 ,古人都有要求。这样,朱子 以与 “ 止 ”相对 的 “ 迁” 的消极面 “ 不迁 ”来释 “ 止” ,深刻 、全面而 微妙 的诠释 了君子 在变动不居的人生中修行 的 “ 止 ”与 “ 迁 ”的辩证关 系。 其 次 ,朱 子 以 “ 不迁 ”诠 释 “ 止” ,加 强 了 “ 止 ” 的语 气 , 表 现 得 更 为 坚 定 不 移 与 斩 钉 截 铁 ,表 示 在 追 求 儒 家 圣 贤 之 路 上 , 是不容有苟且之时、含糊之处 的,是进进 不止 ,已进不退,已展 不缩【 7 ] 体 会 。 最后 ,朱子 在 “ 不迁 ”之前 ,还加 上 了 “ 必至 于是 ”四字 ,将 “ 止 于 至 善 ”与 “ 明 明德 ” 、“ 新 民” ,联 系起 来 ,揭 示儒 家 明德 、 新 民之路 是 一个 动态 的流程 , 需要 不 断努 力 、 不 断前进 才 能 到达 “ 至 善”这个动态 的终点。朱予 向学 生解释这个注释道 :“ 未至其地, 则求其至;既至其地,则不当迁动而之它也 。 , , 【 8 ] 的确 ,从朱子的释 义和朱子 的身上 ,我们可 以看到,儒家君子践行 明德之道,是不能 松懈与停顿,是贯穿其的生命历程,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的。 显然 ,朱子的解释己远非停留在 “ 止”的字面含义上,甚至也 不是仅仅停留在 《 大学》本文的意蕴上,而是将 《 大学》置于儒家 思想的深广背景之下,经过全方位的审视后所揭示出的奥义。也就 是说,由字、词、句、章组成 的 《 大学》作为一个思想文本 ,其整 体是一个拥有不同意义层次的立方体,而相应 的组成这个立方体的 章 、句、词、字其意蕴也是立体的。类似 的字还有 “ 止于至善 ”之 “ 至” ,“ 虑而后能得 ”之 “ 虑”等,我们在这里不一一枚举。 第三 、朱子对 《 大学》中通假字 的考释采用文本 内证法 。我 们 知道 ,厘定古代 文献 中的文字 ,是一件 极为不容易的工作 , 汉 儒 以郑 玄为代表 的学者们做 了许多工作, 才使 这些经典能为后人 读懂 。然 而,他们 的工作并 未完成 ,他们 的结论也还有 待商榷之 处 。朱子对 《 大学 》的文字的厘定,也是大有功绩 的。第一是采 用二程 之说 ,释 “ 亲 民”之亲 为 “ 新” ,并加 以义理 的分析与演 绎, 将汉唐诸儒渗透在 《 大学》 意蕴 中的谶纬神学思想扫荡净尽 。 其 二是释 “ 修身齐家章 ”中之 “ 辟 ”为 “ 僻 ”【 9 J ,使此 章主 旨粲 然 复明,义理条贯。其 他如 “ 正心修身章 ” ,“ 身有所忿健则 不得 其正 ”之 “ 身” ,采用程子之说认为 当作 “ 心” ,应为定论 。而朱 子 厘 定 这 些 文 字 的方 法 ,可 以称 之 为 文 本 内证 法 ,即 只 在 本 文 之 中从义理和 训诂两个 方面订正有 疑义 的文 字 ,而不 牵扯别 的文 献 。朱子在 《 大学或 问》中对这个方法进行 了阐述【 ,可 以概括为 两点:其一 、以上下文文意考释本字和假字哪个更符合语境,即朱 子所说的 “ 以类例文意求之 , , 【 “ 】 。其次,在文本全文语脉与意蕴 中 进行推敲 ,如 “ 新 ”字考释 了后面 的传文 ,而 “ 辟 ”字在 “ 治国 平天下章 ”“ 辟则为天下修矣 ”一句 中,也是通 “ 僻 ”的【 l 。当 然, 经文文字是不能轻改 的, 所 以朱子严 守“ 汉儒不得 以之变例 ” , 只 在 注 文 中指 出 “ 某 当作 某 ” 以传 疑 。u 第四, 朱子重视揭示虚词在 《 大学》中的作用 。古代文献没有标 点,文句的语气、结构乃至文章结构的提示, 基本上由虚词来承担 , 所以虚词对理解文本的意义也是不可或缺 的。对 《 大学》中的虚词 的重视,始于孔颖达,周祖谟先生已经注意到这一点 , 他指出: “ 孔 颖达 的 《 五经正义》不仅解释经文,而且解释注文,对语言 中的虚 词和文法也有不少解说 ,这是 以前古书注释 中少见 的。 ”【 】 4 J 时代报告 2 0 " 1 5 . 7 1 5 3
朱熹的大学集注读后感
朱熹的大学集注读后感篇一朱熹的大学集注读后感读了朱熹的《大学集注》,我这心里啊,就跟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那些之乎者也的文言文,简直就像一道道谜题,把我绕得晕头转向。
我就在想,朱熹这老爷子,咋就不能说得简单点呢?可慢慢地,我好像摸着了点门道。
朱熹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注释,让我开始思考啥是真正的“善”。
也许在他眼里,善就是要不断地完善自己,还要去帮助别人变得更好。
可我又觉得,这善是不是也得因人而异呢?比如说,有人觉得捐钱就是善,可有人觉得陪伴家人也是善。
这可咋整?再看他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我就忍不住问自己:我真的能做到认真探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吗?可能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懂了,可实际上只是一知半解。
比如说做数学题,看着答案觉得懂了,下次换个类似的又不会了,这能算格物致知了吗?读着读着,我又有点佩服朱熹了。
他能想得这么深,这么透,不愧是大思想家啊!但我也在想,他的这些想法放在今天,是不是全都适用呢?也许有些东西已经过时了,可有些说不定还能给咱点启发。
总之,读朱熹的《大学集注》,让我时而困惑,时而佩服,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
这一路读下来,还真挺有意思的!篇二朱熹的大学集注读后感哎呀妈呀,朱熹的《大学集注》可把我给“折磨”惨了!刚翻开这本书,我就像走进了一个迷宫,到处都是弯弯绕绕的字句,搞得我晕乎乎的。
我就不禁想问:朱熹大人,您就不能写得直白点吗?不过呢,静下心来仔细琢磨,好像又能品出点滋味来。
比如说他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就在想,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到底意味着啥?难道就是要先把自己修炼好,才能去照顾好家庭,然后再去为社会做贡献?可现在的社会这么复杂,哪有那么容易做到啊!还有那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不是说不管你是大人物还是小老百姓,都得先学会做人呢?我觉得吧,可能是这个理儿。
但有时候又觉得,现实中好像不是这样啊,有权有势的人不修身也能过得挺好,这咋解释呢?读着读着,我一会儿觉得朱熹说得太对了,一会儿又觉得不太靠谱。
《大学》朱子本读后感
《大学》朱子本读后感《《大学》朱子本读后感》篇一《大学》朱子本,就像一位古老而智慧的长者,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诉说着为人处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初读时,感觉就像是在茂密的丛林中摸索前行,满是迷茫,又充满好奇。
朱子对《大学》的注释,让这本经典更添厚重感。
我感觉“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像是三把闪闪发光的钥匙。
明明德,那是不是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明灯,只是被尘世的污垢遮住了光芒呢?也许就像我小时候,原本有着一颗纯真善良的心,看到路边的小虫子都会小心翼翼不去伤害。
可是随着长大,经历了一些竞争、挫折,心中那点善意有时候就被嫉妒或者自私掩盖了。
这时候就需要“明明德”,把那盏善良、正义的灯重新擦亮。
亲民,这可有点争议。
我一开始想,这亲民不就是亲近人民嘛,感觉很简单。
但后来仔细琢磨,也许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亲近。
比如说,我在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时候,就发现要真正做到亲民不是那么容易的。
有些居民对我们的活动不理解,甚至冷言冷语。
我当时就有点想打退堂鼓,这时候我才明白,亲民是要克服重重困难,真心实意地去关爱他人,去融入大众,而不是做做表面功夫。
至于止于至善,我觉得这就像是远方那座最高的山峰,我们只能不断地朝着它攀登,却可能永远也无法真正到达顶点。
就像我想成为一个完美的朋友,可有时候还是会说错话、做错事。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朝着至善的方向努力。
在“八条目”里,格物致知是基础。
可我有时候就很困惑,这格物到底要怎么个格法呢?是像科学家一样对事物进行深入研究吗?我记得我曾经试图去格我养的一盆花,每天观察它的生长,记录它的变化,可感觉也没得出什么高深的道理啊。
也许格物并不是这么机械的过程,而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
诚意正心,这让我想起自己在考试的时候。
有时候会有一点小作弊的念头,比如偷看一眼旁边同学的答案。
这时候就说明我的诚意不够,心也不正。
我得不断地提醒自己,要诚实对待自己的学业,不能有这种歪心思。
大学精读:《大学》精义
大学精读:《大学》精义《大学》精义网络转载源自孔门之学2017-12-28《大学》第1讲: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学”为孔门第一义,“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朱子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
君子为学,修己治人,成己成物,最终要成就大人之德行与功业。
阳明先生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
君子志于道而学,去其私欲之蔽,以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东汉郑玄注解《大学》,认为:“'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郑玄把“大学”理解为“博学”,“学”落在见闻之知上,是舍本逐末。
有为己之学,有为人之学;有德性之知,有见闻之知。
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又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门之学乃为己之学,不在于博学多识,而在积善成德,成就自家德性,故孔子以博学多识为“知之次也”。
见闻之知,与口耳之学对应。
阳明先生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指出:“然世之讲学者有二,有讲之以身心者,有讲之以口耳者。
讲之以口耳,揣摸测度,求之影响者也;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知此则知孔门之学矣”。
子贡只知在博学多识上用功夫,孔子点拨子贡:“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又开示曾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著《大学》,此学唯有做到“一以贯之”,才能成其大,三纲领八条目都是围绕“学”字而展开。
孔子不言“性”与“天道”,只以“学”来接引门下弟子。
孔门之“学”落在德性修养上,反求诸己,求其放心,功夫连绵不断、内外打成一片,故“学”有深造自得、持存恒久之义。
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领会“学”之内涵。
其一,“大人之学”即“一贯之道”。
孔子分别对曾子与子贡说“吾道一以贯之”“予一以贯之”,前者是道之一贯,后者是学之一贯。
博雅笃行文化理念创意
博雅笃行、明礼乐群—---关口学校文化建设创意说明博雅,释义:学识渊博,品行端正。
【出处】:《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
”又《明史·李默传》:“默博雅有才辨,以气自豪。
"《中庸·第二十章》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讲的是儒家增进学业,修养人格的功夫。
意思是:做事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析,最后要切实地去实行。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说的就是为学的若干个层次,或者说是求学的若干个递进式阶段。
“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
如果学习兴趣没了,为学的欲望也消失了,博学就成为不可能之事。
“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
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
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
何谓“慎思”?问过之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综上所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意思是做事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最后要切实的去实行。
“至善”一词,出自《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试论《大学》的精神立场定位
试论《大学》的精神立场定位一.止于至善的精神立场“止于至善”是《大学》的第三个纲领。
“止”是一个关键词。
一般来说,止是停止、终止。
但在这里,对“知止”的理解有其难度。
只有当一个人有很高教养之后才能做到“知止”。
“止”是终止,同时还是“诗意栖居”的意思。
“止”告诉我们,有些事是不能做的,到此为止,那是个底线,最后我们才可能心定,心定就是目标坚定,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就叫“无欲则刚”(林则徐),最后才会得。
人们喜欢说两个字“舍得”,只有舍才能得,只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知止”是对自己的很高要求——知道进退、知悉厉害、去掉杂欲、有所不能而有所能。
这个“止”的意思是说人的目的是达到最高的善,抵达人生最完善之境,不达到极为高妙的境界就不能停止追求,即使达到好的境界也还要精益求精。
可以说,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在于其所成就的人不仅仅在于一般的“善”,而是在于要最终达到“最高的善”——将人性本有的“明德”展示出来而使人心远离私欲污染,对事物体察入微并葆有心灵知止之定,这标示着作为大学最高境界的“止于至善”,要求人超越一般之善的自我而成为至善之圣人。
显然这是一项很难做到的大事业,其难在两个方面,只要解决了这两个方面,并循序渐进,就能达到至善。
首先,要知道什么不能做,这就是那些不善的事情。
第二,要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就是去做那些善的事情。
这看似简单其实很难,人们总是在最简单的道理面前犯错误。
要避免那些不好的,要去做那些好的,就是强调自己清醒的判断力和坚定的意志力。
正是因为有了清醒的判断力,人才会有所不为而有所为,有了坚定的意志力,才能达到至善完美。
可以说,至善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做事业的要求,它弥漫在整个社会当中,成为人们内在的尺度。
止于至善说明,看上去容易的事,做起来却很难,但并不意味着没人能做到。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
’”孔子发感慨说,对于“止”,就是居在一个善良、美好的地方,对自己栖息之地有自足感,就是说不能盲目地扩展,不能无所顾忌地占有别人的领地,然后自己一个人独享,而是说只住到我应该住到的地方。
善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
善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摘要】朱子对《大学》的阐释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指导。
他通过解读《大学》中关于善和至善的观点,揭示了善的内涵及意义,以及至善的概念和涵义。
朱子认为,善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而至善则是达到完美境界的最高目标。
他强调善和至善的紧密关系,认为通过追求至善可以实现真正的道德修养。
朱子的阐释不仅对于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启示,而且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研究朱子对《大学》的阐释不仅有助于理解传统儒家思想,也能为当代社会提供宝贵的道德指导。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更深入地探讨朱子的思想对于当代伦理道德建设的启示,并寻找更多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例证来验证其观点的实用性。
【关键词】关键词:朱子,大学,善,至善,道德修养,阐释,启示,现实意义,研究方向。
希望对你的文章有所帮助!祝写作顺利!如果有任何其他需要,请随时告诉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部经典。
朱熹作为宋代儒学家的代表人物,对《大学》的阐释被誉为是中国儒学思想的经典之一。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详细解读了《大学》,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见解,深刻揭示了《大学》所包含的道德修养之道。
朱子对《大学》的解读不仅在儒家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更是与道德修养息息相关。
了解朱子对《大学》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儒家思想中的善与至善,从而指导我们的实际行为,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水平。
本文旨在对朱子对《大学》的阐释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善与至善的内涵和涵义,探讨朱子对善和至善的关系以及对道德修养的启示。
通过研究朱子对《大学》的解读,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为我们的道德修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研究朱子对《大学》的阐释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朱子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对《大学》的解读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朱子思想的内涵和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朱子本读后感
大学朱子本读后感篇一大学朱子本读后感读了大学朱子本,我这心里啊,那叫一个五味杂陈!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一本书嘛,能有这么大的动静?嘿,您还别不信!开篇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一句,我反复琢磨,啥叫明明德?啥叫至善?我觉得吧,可能就是要让自己心里那盏明灯亮堂堂的,做个善良到骨子里的人。
可转念一想,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保持那份初心,不被诱惑带偏,也许真的需要点定力和勇气。
书里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理想够宏大的!我就寻思,我自己这修身都还没修好呢,整天毛毛躁躁的,咋去齐家?更别提治国平天下了,这不是痴人说梦嘛!但又一想,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说不定从今天开始,我改改自己的臭毛病,一步一个脚印,还真能有点出息。
读着读着,我发现这里面好多道理,就像生活中的那些长辈们唠唠叨叨说的话。
有时候觉得烦,可仔细一琢磨,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
比如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不就是让咱别总停在原地,得不断进步嘛。
可我有时候就懒啊,想着今天先这样,明天再说,结果明日复明日,一事无成。
哎呀,想想都觉得自己没出息!不过,读完这大学朱子本,我也在想,古人的智慧是没得说,可放到现在这个时代,是不是有些地方得变通变通?毕竟社会变化这么快,那些老一套的东西能完全适用吗?也许这就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总之,读这本书,让我又爱又恨。
爱的是里面的智慧闪闪发光,恨的是自己领悟得太慢,实践得更差。
但不管咋说,这一路读下来,收获还是有的,就看我能不能真正把这些道理用起来啦!篇二大学朱子本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这大学朱子本,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知识的海洋里扑腾了一番,累得够呛,但也爽得不行!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这能看懂吗?密密麻麻的字,深奥的道理,感觉头都大了。
可硬着头皮读下去,嘿,还真有点意思!比如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
提要:本文认为,朱子对《大学》阐释最根本的一个向度是《大学》“三纲领”中之“止于至善”。
在朱子看来,“至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善”,小学的工夫成就的是“善”,即使人做一般意义上的好人,而大学则要人“止于至善”,做一个圣人。
所谓“止于至善”,它一方面意味着要将人本有的明德推至极致,使人心不受一毫私欲之沾染;同时又表现为应事接物之际体察入微,不仅不受事物千变万化所左右而保持吾心之贞定,而且更能将事物之方方面面无不安排得妥当合理。
同时,要“止于至善”,工夫上要求无所不用其极,一节接一节而止于至善。
而在这层层递进的工夫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是格物致知论,它是“止于至善”最重要的保证,朱子诠释《大学》之所以以重视格物工夫为特色,应落实在这一点上予以考虑。
就此而言,朱子格物的目的不在于博学多闻,而在于实践领域的止于至善,单纯以知识论的立场来看朱子的格物论恐怕有所偏差,陆、王“义外”、“支离”等批评也要重新予以审视。
朱子平生用力最多者,在《大学》一书,I 其学说之核心内容,特别是他的工夫理论,即格物致知说,正是在通过对《大学》的阐释过程中,得到了最完整的表达。
然朱子之学,最受后儒诟病者,亦多集中于其《大学》学中,约而言之,批评的声音来自两个方面:其一为经学史家。
或曰强分经传,或曰颠倒旧次,或曰补阙遗文,II 在他们看来,朱子的做法未免“率情咨意”而“不可为训”,III 然而,就是对朱子的《大学》学批评相当严厉的周予同先生,也承认“当微言大义之际,托经学以言哲学,自有其宋学之主观立场。
”IV因此,从哲学解释的立场来看,尽管经学史家的批评可以成立,但我们也不必囿于传统经学的立场,以整理古籍的要求来看《大学章句》而否定之。
V 第二种批评则来自哲学家的阵营。
这一批评主要集中于朱子《大学补传》及其相关的义理内涵,早在与朱子同时代有陆象山,后则有王阳明。
他们对朱子的格物致知论尤为不满,以朱子之工夫论为“支离”,又以为其专务“道问学”而忽视“尊德性”,从而有向外求索之病等等,故王阳明又有恢复古本《大学》之说。
沿续陆、王之思路,现代学者中也有许多人以朱子的格致说近似于西方哲学意义上的知识论,如? 沧谌壬湍恐胺喝现饕濉薄
毋庸置疑,朱子诠释《大学》的关键在于格物致知说,而其引起的争论亦多由之而起。
本文的意图不在于判定孰是孰非,亦不讨论朱子之说是否真正符合古本《大学》的原义,就象现在风行一时的诠释学来说,也有所谓“诠释与过
度诠释”之争,VII 但这不是我们要关心的问题。
然而,正如伽达默尔所说的,“作为历史对象的整个流传物并不是像单个文本对于语文学家那种意义上的文本。
”VIII 从哲学诠释学的立场来看,“解释者必须恢复和发现的,不是作者的个性与世界观,而是支配着文本的基本关注点――亦即文本力图回答并不断向它的解释者提出的问题。
假如这种把握住由文本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仅仅被想象为科学地提取出‘本来的’问题,那它就不会导致一种真正的对话,只有当解释者被主题推动着,在主题所指示的方向上作进一步的询问时,才会出现真正的对话。
”IX 因此,如果要对朱子对《大学》的诠释作进一步的研究的话,我们与其讨论朱子的诠释是否符合古义,毋宁去探究一下,在朱子心目中,《大学》文本力图回答并不断向后世的诠释者们提出的问题为何? 空馐导噬弦簿褪撬担汀洞笱А芬皇槔此担熳哟又蟹⑾植⒍灾刈⒌奈侍馕危恳坏┪颐腔卮鹆苏庖晃侍猓簿筒荒牙斫庵熳游裁椿崽岢銎涠谰咭桓竦亩浴洞笱А凡偷睦砺哿恕?P>
一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似乎可以先从一个更为简单一点的问题入手,这即是:在朱子心目中,《大学》的意义究竟何在?在朱子看来,《大学》所讲的是“大人之学”,实相对“小子之学”而言。
《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至十五岁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十五岁成人之后,才“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是为大学。
虽然朱子在《大学章句》之卷首引用了伊川称《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的评价,但这可能只是某种推尊前贤之意,我们大可不必深究。
事实上,在朱子心目中,一个人的教养必须分成两步走,在大学之前要有一个小学教育的阶段,小学才真正担负着入德初阶的任务。
在《大学或问》中,朱子进一步阐明了小学与大学之关系:
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
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
及其长也,不进于大学,则无以察夫义理,措诸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
在《答胡广仲》一书中,朱子说得就更加明白:
盖古人由小学而进于大学。
其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固已久矣。
是以大学之序,特因小学已成之功而以格物致知为始。
今人未尝一日从事于小学,而必曰先致其知然后敬有所施,则未知其何为主而格物以致其知也。
此外,在《语类》中也大段地讨论了小学与大学的关系。
X 大体上说,朱子认为小学实际上为大学之根本,若缺了小学之工夫,也就很难能够成就大学之功业。
XI 在朱子看来,小学工夫主要是持敬涵养、躬行践履,一方面
使心思不放逸、不走作,所谓“收其放心,养其德性”,XII 同时又能知道事为之当然,诸如“出必告反必面”之类。
XIII 这也就是说,经过小学所下之工夫,一个人应该基本上能够成为一个“善”的人,XIV 他的行为能够符合社会的基本规范与道德要求,同时也可说是“涵养践履之者略已小成”。
XV 然而在朱子看来,一个人只成就小学的工夫还是不够的。
特别是作为大学教育的对象,所谓“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亦即社会精英之候补阶层,并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善人,而必须将小学阶段所明之善推往极致,即通过“察夫义理,措诸事业”而“止于至善”,是为大学之工夫。
同时,面对许多人生的具体问题,在小学阶段尚不能体察入微,就更需要加以大学工夫,如《朱子语类》载:
致知、格物,大学中所说,
不过“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之类。
古人小学时都曾理会来。
不成小学全不曾知得。
然而虽是“止于仁,止于敬”,其间却有多少事。
如仁必有所以为仁者,敬必有所以为敬者,故又来大学致知、格物上穷究教尽。
由此我们可以初步看出:第一、小学与大学构成朱子工夫论中最重要的两大次第,小学明乎“善”,要求人成为一个好人,这是做为一个人起码的要求;而大学则在小学工夫的基础上,要人止于“至善”,成就一个圣人。
XVI 第二、从朱子工夫论的整体上看,小学与大学虽然有次第上的区别,但不可将二者割裂看待,所谓“其为道则一而已”。
因此,我们在研究朱子大学工夫时,不但不可以忽视朱子小学之工夫论,而且我们应该牢牢记住,在大学任何一个工夫次第中,始终有一个小学工夫的前提存在,XVII 否则的话,极有可能误读朱子之工夫论。
第三、小学与大学既然有次第之别,则大学之功必非小学所能成,在某种意义上说,小学与大学之区别,也就是成就“善”与成就“至善”的区别,也正是有这一区别,大学工夫对于朱子来说才能得以成立。
二
上述所谓“至善”一词,取之于《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在《大学章句》中,朱子将之称为《大学》的“三纲领”。
既称之为纲领,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可以认为,朱子对三纲领的诠释,就是对《大学》总体精神的把握,至于所谓的“八条目”,不过是“三纲领”的具体推衍而已。
XVIII
我们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三纲领”的三者之间并非平列之事,朱子也承认,从工夫之大节目上看,只有“明明德”、“新民”两事,“止于至善”说的只是二者之规模。
XIX 虽然《大学》总的目标是明明德与新民,在朱子看来[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