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统计基础知识第一节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10.3统计初步1课件PPT.ppt
![最新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10.3统计初步1课件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801c250b1c59eef8c7b4f1.png)
例3 力特公司某生产组10名工人生产汽车零件, 日产量分组资料如下表所示,计算工人的平均 日产量.
日产量(件)xi 工人人数fi xi fi
10 20 30
合计
1
10
2
40
7
210
10 260
10.3.2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
解:根据资料,可以计算该生产组10名工人的 平均日产量为
答:该公司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为26件.
10.3.3 极差、方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
1.极差与平均差 一般地,我们将变量分布中最大值与最小
值之差叫做极差,也叫全距.用符号R表示.
极差(R)= 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
10.3.3 极差、方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
例1 已知某次A组5名学生数学考试成绩为67, 69,70,71,73;B组5名学生数学考试成绩 为:41,68,70,81,90,试求两组学生的 平均成绩,并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的均衡程度. 分析:虽然两个组的平均成绩相同,都是70 分,但是各组成绩离散程度不同.A组学习成绩 比较平衡,平均数的代表性高,而B组成绩差 别大,平均数的代表性低. 解: (略)
10.3.2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例1:已知
10.3.2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想一 想
用求和符号 表示下列各和式
练习1
(1)x2 x3 x4 x5 x6
(2)x12 x22 x32 x42 x52
10.3.2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
1*.求和符号 的性质
性质1
解:
10.3.2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
想一 想
练习3:数据80,84,85,90,90,91,93 中的平均数是多少?
《统计学基础》高职教学PPT课件
![《统计学基础》高职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b20fc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3.png)
1.2.2 统计学的性质
●
统计学究竟是属于方法论科学,还是属于实质性科学?
●
这个问题在理论界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说法,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全面认识这门学科和
为以后的论述铺平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国内有三种观点:
u 第一种,规律派 认为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的,即通过研究在一定时 间地点条件下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来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 律的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于对总体某些假设的检验。从某种意义上说,统计所观察的资
料都是一种样本资料,因而归纳推断法也就广泛地应用于统计
研究的许多领域。
● (3)举例
●
例如,建立统计模型存在模型参数的估计和检验问题,
根据时间序列进行预测也存在原序列的估计和检验问题。因此,
可以说归纳推断法是现代统计学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1.1.2 统计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同的性质。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前提。
● ②大量性。大量性是指总体是由许多总体单位 组成的,只有一个单位的总体是不存在的。当然, 研究目的不同,统计总体就不一样,总体中所包含 的总体单位的数量也就不同,一个总体究竟包含多 少总体单位,最终取决于统计研究的目的。
●
③变异性。简言之,变异就是事物之间的差异
或不同。从统计研究的角度来说,变异性是指构成
1.3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及特点
1.3.1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3.2 统计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1.1.1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 1.大量观察法 ● 2.统计分组法 ● 3.综合指标法 ● 4.统计模型法 ● 5.归纳推断法
1.大量观察法
● (1)含义
●
大量观察法是对所要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事物的全
全国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辅导) PPT课件
![全国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辅导)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e517d5cc175527072208ef.png)
35
四、变异与变量
(一)变异(Variance): 同一总体内的每个个体之间除了具有同质性(称为不
变标志),还具有差异性(称为变异标志)。
变异,是指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这 种差别叫变异。
如考察某企业所有职工这一总体的情况,其中每一位 职工这个个体按照学历(品质)标志,其表现为高中 及以下、大学、研究生,这三个不同的表现。具有差 异性(属于品质变异标志)。
2021/1/10
19
二、“统计”的涵义
1、统计涵义 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
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在实际应用中,常有以下三种涵义: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021/1/10
20
❖ 统计工作(statistical work):利用科学的方法对 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 分析的工作过程。
2021/1/10
34
2、联系 1)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个体的数量标志值汇
总而来的;如,以某一个省份为总体,其总人口指 标的数值是由其总体单位的标志值——所属各城乡 人口数,汇总得出的。
2)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当以某一个城市为总体时,该市人口数就成为 指标数值了。
2021/1/10
23
一、总体与个体
(一)总体(population)
1、定义:又称统计总体
——是指客观存在的,在某种共性基础上由 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2、总体的必要条件及重要特征
共同性——又称同质性,这是形成统计
总体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
2021/1/10
统计总体的一个重要特征。
☺ ☺
☺ ☺☺
☺☺
《统计学基础》PPT课件1
![《统计学基础》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cbc90c1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11.png)
任务二 统计学研究对象和作用
本节的重点: 统计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统计的作用
本节的难点: 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
27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
的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 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就是通过特有的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来表 明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 效益等,揭示现象发展的本质规律。
概率论 (包括分布理论、大数定律
和中心极限定理等)
反映客观 现象的数
据
样本数据
描述统计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
总体数据 理、显示和分析等)
推断统计
(利用样本信息和概率 论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
行估计和检验等)
总体内在的 数量规律性
统计学探索现象数量规律性的过程
理论统计与应用统计
理论统计
▪ 研究统计学的一般理论 ▪ 研究统计方法的数学原理
23
三、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 数学是统计学的研究工具,统计研究要
运用大量的数学知识,研究理论统计学 的人需要较深的数学功底,使用统计方 法的人要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统计学 与数学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24
三、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关系 一方面,统计学的产生先于数理统计学,从一
12
历史上各国对统计学的译法
法国: Statistique
意大利: Statistica
英国:
Statistics
日本:
政表、政算、国势、形势等
中国: ,,,,,,,,,,统计(钮永建、林卓南于1903译)
13
中职统计基础知识第一节ppt课件
![中职统计基础知识第一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e4374dbd64783e09122baf.png)
10
统计的职能
统计的职能是指统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统计具有 信息、咨询、和监督3大职能。
1.统计信息职能 信息职能是指统计具有信息服务的功能。 2.统计咨询功能 咨询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提供咨询意见和对策建议的 服务功能 。
11
3 .统计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揭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偏
2.总体性
统计研究的是大量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只有这样才能 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正确18 的判断。
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
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 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构 成的整体。例如,我们要研究全国城镇居民的收支情况,就 要以全国城镇居民作为一个总体。
用于对总体数量特征的估计和对总体某些假设的检 验。
14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典统计学时期(17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初期)
(1)国势学派 代表人物:海尔曼•康令 高尔费里德•阿亨华尔
成就:把国势学从法学、史学和地理学等学科中独立出 来 ,从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初步形成了统 计学的体系。 (2)政治算术学派
13
3.综合指标法 将大量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汇总,就可以得到反
映现象总体一般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对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叫综合指标法。常
用的综合指标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4.统计推断法 统计推断法是根据样本资料,按一定的置信度,用样本
数据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推断法广泛
属性变异:品质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具体表现不 同。如企业有国有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等组织形式 上的差别。
统计基础知识精品电子课件完美版
![统计基础知识精品电子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09a513f12d2af90342e610.png)
2018/5/14
1
本课程内容体系:
• • • • • • • • 2018/5/14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总论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指标 时间序列 统计指数 统计报告
2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统计的相关概念 统计的产生、 概念、三种涵义、三者关系
• 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总体与总体单位、指标与标志、变异与变量 • 第三节 统计的过程 统计的过程
• 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 统计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
• 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 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 3、统计工作与统计学: 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
2018/5/14
7
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一、总体与个体(总体单位)(第4页)
• 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的基础上结合 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简 称总体。 例如:我们要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工业 企业的经营状况,则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所有 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
2018/5/14
8
• 个体(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 物称。 例如:上例中如果一个地区的所有工业企 业是一个总体,则该地区的每一个工业企 业就是总体中的个体即总体单位
有限总体----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 单位数是有限的。可全面调查,也可 查一部分 无限总体----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 单位数是无限的。不能进行全面调查
2018/5/14 13
• 昌平区工业 企业是总体 • 其中: 北汽福田、 华都酒业、 三一电气、 得利斯、 …… 都是总体单位
• 要对北汽福田的经营 情况做重点调查则 • 北汽福田是总体 • 北汽福田的下属单位 是总体单位
1
本课程内容体系:
• • • • • • • • 2018/5/14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总论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指标 时间序列 统计指数 统计报告
2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统计的相关概念 统计的产生、 概念、三种涵义、三者关系
• 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总体与总体单位、指标与标志、变异与变量 • 第三节 统计的过程 统计的过程
• 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 统计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
• 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 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 3、统计工作与统计学: 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
2018/5/14
7
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一、总体与个体(总体单位)(第4页)
• 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的基础上结合 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简 称总体。 例如:我们要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工业 企业的经营状况,则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所有 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
2018/5/14
8
• 个体(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 物称。 例如:上例中如果一个地区的所有工业企 业是一个总体,则该地区的每一个工业企 业就是总体中的个体即总体单位
有限总体----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 单位数是有限的。可全面调查,也可 查一部分 无限总体----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 单位数是无限的。不能进行全面调查
2018/5/14 13
• 昌平区工业 企业是总体 • 其中: 北汽福田、 华都酒业、 三一电气、 得利斯、 …… 都是总体单位
• 要对北汽福田的经营 情况做重点调查则 • 北汽福田是总体 • 北汽福田的下属单位 是总体单位
《统计基础知识》课件
![《统计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3f8e6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8.png)
客观性
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客观地分析和解读 数据。
可读性
确保报告的清晰易懂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 或复杂的术语。
及时性
及时更新和发布数据 报告,以便决策者和 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和 利用。
06
统计误区的识别与避免
常见的统计误区
样本偏差
由于样本选取不当,导致对总体特征的估 计出现偏差。
回归问题
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的预测受到自变量 之外其他因素的影响。
04
数据可视化
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将数据呈现出 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的特 征和趋势。
06
结果报告
将数据分析结果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报告出来, 包括数据解读、结论和建议等,以便决策者和 相关人员参考和应用。
解读与报告数据的注意事项
准确性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避免误导和 错误解读。
完整性
全面收集和呈现数据 ,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
03
02
了解基本概念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 够识别常见的误区。
实践检验
将统计结论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 验证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04
如何避免统计误区
数据全面分析
强化变量控制
在实验或调查中,对变量进行严 格控制,避免混淆因果关系。
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不只关注 部分数据或成功案例。
正确解读数据
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避 免片面或错误的结论。
文献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数据,适用于历史数 据和二手数据的收集。
数据收集的步骤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
设计数据收集方案
明确研究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数据 收集提供方向。
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收 集方法、工具和样本。
中职统计基础(主编徐彩虹、李晓晋+北理工版)课件:第1章+概述0120145140155147411
![中职统计基础(主编徐彩虹、李晓晋+北理工版)课件:第1章+概述0120145140155147411](https://img.taocdn.com/s3/m/2351ee63f242336c1eb95e8c.png)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统计的起源、产生和发展
在国外,古代埃及和希腊、罗马的历史中,在有关国情国力 的调查研究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记载。 到了封建社会,社会经济统计已略具规模。据《商君书》记 载,我国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前,在商秧的调查研究思想中, 已经有了全国规模的人口调查登记制度和人口的按年龄、按 职业的分组,还有了国民经济调查研究中的各种数量对比分 析,把掌握反映基本国情国力的“十三数”定为富国强兵的 重要手段。到17世纪中叶,随着社会经济统计的发展,“统 计”一词在《清文献通考》中已有明文记载。
第一章 概述
本章概述 教学目标 第一节 统计的起源、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统计研究的对象与作用 第三节 统计中常用基本概念概述 第四节 统计工作的一般过程及统计的研究 方法
本章概述
当今世界,人类已步入信息社会,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信 息的海洋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迫切 需要大量的经济信息,其中,统计信息作为社会经济信息的 主体,被广泛用于社会、科技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 行业,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统计”二字在日常生 活、经济工作和科学研究中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 在现实生活中,统计研究的范围相当广泛,既有社会经济现 象,也有自然科学技术问题,还涉及人类思维领域。本书主 要侧重于社会经济现象,阐述统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统计的起源、产生和发展
2.近代统计学时期 统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一百多年来,又形成了各种不同 的学派,主要有数理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等。 (1)数理统计学派 该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创始人是比 利时的生物学家、数学家和统计学家阿道夫· 凯特(1796— 1874)。他是比利时国家统计工作的领导人,是国际统计学 术会议的倡导人和组织者。他写过许多有关社会学和统计学 的著作,在统计学的发展中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
第一节 统计的起源、产生和发展
在国外,古代埃及和希腊、罗马的历史中,在有关国情国力 的调查研究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记载。 到了封建社会,社会经济统计已略具规模。据《商君书》记 载,我国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前,在商秧的调查研究思想中, 已经有了全国规模的人口调查登记制度和人口的按年龄、按 职业的分组,还有了国民经济调查研究中的各种数量对比分 析,把掌握反映基本国情国力的“十三数”定为富国强兵的 重要手段。到17世纪中叶,随着社会经济统计的发展,“统 计”一词在《清文献通考》中已有明文记载。
第一章 概述
本章概述 教学目标 第一节 统计的起源、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统计研究的对象与作用 第三节 统计中常用基本概念概述 第四节 统计工作的一般过程及统计的研究 方法
本章概述
当今世界,人类已步入信息社会,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信 息的海洋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迫切 需要大量的经济信息,其中,统计信息作为社会经济信息的 主体,被广泛用于社会、科技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 行业,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统计”二字在日常生 活、经济工作和科学研究中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 在现实生活中,统计研究的范围相当广泛,既有社会经济现 象,也有自然科学技术问题,还涉及人类思维领域。本书主 要侧重于社会经济现象,阐述统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统计的起源、产生和发展
2.近代统计学时期 统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一百多年来,又形成了各种不同 的学派,主要有数理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等。 (1)数理统计学派 该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中叶,创始人是比 利时的生物学家、数学家和统计学家阿道夫· 凯特(1796— 1874)。他是比利时国家统计工作的领导人,是国际统计学 术会议的倡导人和组织者。他写过许多有关社会学和统计学 的著作,在统计学的发展中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表人物:凯特勒 成就:将概率论引入统计学。 (2)社会统计学派 代表人物:乔治•梅尔 成就:初步建立了社会统计的学科体系。 3.现代统计学时期(20世纪初到现在) (1)欧美数理统计学 代表人物:戈赛特 费暄 尼曼 瓦尔德 成就: t分布理论 F分布理论 假设检验理论及置信区 间估计 多元分布理论等 。 17
2.总体性
统计研究的是大量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只有这样才能 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正确18 的判断。
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
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 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构 成的整体。例如,我们要研究全国城镇居民的收支情况,就 要以全国城镇居民作为一个总体。
差,促使社会经济运行不偏离正常轨道的功能。 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3大职能是相互作用、
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统计的整体功能。
12
统计工作的研究方法
1.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指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过 程中,要从总体上加以考察,就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的 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并加以综合研究,以达到对现象总体数
统计基础知识 讲义
1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统计的含义和特点
一、统计和统计学 现代统计的涵义包括3个方面:统计工作(统计活
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1.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以及自然 现象的总体数量特征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2.统计资料
2
统计资料又称统计信息,是指通过统计工作而得到的各 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信息的总称,是统计工作的成 果。 3.统计学
(2)东方社会经济统计学
成就:以物质产品为核算范围,建立了物质产品平衡表 核算体系。
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表述为: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 量特征及其规律性、统计认识活动过程本身和认识方法。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主要特点有:
1.数量性
指从数量上说明社会经济现象,这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首 要特点。
量特征及其规律性的认识。例如,普查、统计报表、 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 。
2.统计分组法
根据现象总体的特点及统计研究的目的,把总体按一 定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即不同的组),把不同 性质的单位分开,而各组内部各单位的性质基本相同,这
就是统计分组法。例如,要考察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及 亏损额,可以选择“盈亏状况”为标准进行分组, 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 分析和解释统计资料的科学,是我们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 方法论科学。
三者关系:统计工作是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统计资料 是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反过来又指导统计工作。
3
统计的概念
统计是指人们正确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采集 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 论的实际操作过程,是人们从数据上对客观 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和结果。
1.数量性 指从数量上说明社会经济现象,这是社会经
济统计的首要特点。 2.总体性 统计研究的是大量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只
有这样才能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正确的 判断。
7
4.具体性 统计所研究的数量,都是客观现象在一定时间、地
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不是抽象的量。 5. 社会性
指统计所研究的数量是社会经济现象的量,统计认识 的客体是社会经济现象,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科技等。
8
统计的工作过程
1.统计设计 统计设计是根据统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对统计工作的
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通盘考虑和计划安排。 2.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设计方案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 对所要调查的对象进行有计划地、系统地收集资料的过程。 3.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的目的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资 料进行科学分组、加工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
13
3.综合指标法 将大量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汇总,就可以得到反
映现象总体一般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对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叫综合指标法。常
用的综合指标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4.统计推断法 统计推断法是根据样本资料,按一定的置信度,用样本
数据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推断法广泛
10
统计的职能
统计的职能是指统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统计具有 信息、咨询、和监督3大职能。
1.统计信息职能 信息职能是指统计具有信息服务的功能。 2.统计咨询功能 咨询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提供咨询意见和对策建议的 服务功能 。
11
3 .统计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揭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偏
9
4.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对经过系统化和条理化的统计资料
进行分析研究,计算各项综合指标,并利用各种分
析方法,揭示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内在联系,阐明现
象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并根据分析做出科学合理
的结论的过程。
5. 统计数据提供与管理
统计数据提供与管理是指将统计整理和分析所得 到的统计资料系统化,建立统计数据和信息网络, 以各种方式向社会各界提供信息和咨询。
代表人物:威廉•配第 约翰•格朗特 成就:创造了分组法、比较法、推算法、图表法等统计 方法,成为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基本方法。
15
(3)古典概率论的应用 代表人物:拉普拉斯 成就:总结了古典概率论研究成果,初
步奠定了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
16
2.近代统计学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 (1)数理统计学派
4
统计学的概念
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 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 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 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5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去认识客观事物的 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理论与方法。
6
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
用于对总体数量特征的估计和对总体某些假设的检 验。
14
Hale Waihona Puke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典统计学时期(17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初期)
(1)国势学派 代表人物:海尔曼•康令 高尔费里德•阿亨华尔
成就:把国势学从法学、史学和地理学等学科中独立出 来 ,从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初步形成了统 计学的体系。 (2)政治算术学派
2.总体性
统计研究的是大量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只有这样才能 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正确18 的判断。
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
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 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构 成的整体。例如,我们要研究全国城镇居民的收支情况,就 要以全国城镇居民作为一个总体。
差,促使社会经济运行不偏离正常轨道的功能。 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3大职能是相互作用、
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统计的整体功能。
12
统计工作的研究方法
1.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指统计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过 程中,要从总体上加以考察,就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的 单位进行调查观察并加以综合研究,以达到对现象总体数
统计基础知识 讲义
1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统计的含义和特点
一、统计和统计学 现代统计的涵义包括3个方面:统计工作(统计活
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1.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经济以及自然 现象的总体数量特征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2.统计资料
2
统计资料又称统计信息,是指通过统计工作而得到的各 项数字资料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信息的总称,是统计工作的成 果。 3.统计学
(2)东方社会经济统计学
成就:以物质产品为核算范围,建立了物质产品平衡表 核算体系。
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表述为: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 量特征及其规律性、统计认识活动过程本身和认识方法。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主要特点有:
1.数量性
指从数量上说明社会经济现象,这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首 要特点。
量特征及其规律性的认识。例如,普查、统计报表、 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 。
2.统计分组法
根据现象总体的特点及统计研究的目的,把总体按一 定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即不同的组),把不同 性质的单位分开,而各组内部各单位的性质基本相同,这
就是统计分组法。例如,要考察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及 亏损额,可以选择“盈亏状况”为标准进行分组, 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 分析和解释统计资料的科学,是我们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 方法论科学。
三者关系:统计工作是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统计资料 是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反过来又指导统计工作。
3
统计的概念
统计是指人们正确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采集 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 论的实际操作过程,是人们从数据上对客观 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和结果。
1.数量性 指从数量上说明社会经济现象,这是社会经
济统计的首要特点。 2.总体性 统计研究的是大量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只
有这样才能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正确的 判断。
7
4.具体性 统计所研究的数量,都是客观现象在一定时间、地
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不是抽象的量。 5. 社会性
指统计所研究的数量是社会经济现象的量,统计认识 的客体是社会经济现象,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科技等。
8
统计的工作过程
1.统计设计 统计设计是根据统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对统计工作的
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通盘考虑和计划安排。 2.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设计方案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 对所要调查的对象进行有计划地、系统地收集资料的过程。 3.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的目的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资 料进行科学分组、加工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
13
3.综合指标法 将大量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汇总,就可以得到反
映现象总体一般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对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叫综合指标法。常
用的综合指标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4.统计推断法 统计推断法是根据样本资料,按一定的置信度,用样本
数据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推断法广泛
10
统计的职能
统计的职能是指统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统计具有 信息、咨询、和监督3大职能。
1.统计信息职能 信息职能是指统计具有信息服务的功能。 2.统计咨询功能 咨询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提供咨询意见和对策建议的 服务功能 。
11
3 .统计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揭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偏
9
4.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对经过系统化和条理化的统计资料
进行分析研究,计算各项综合指标,并利用各种分
析方法,揭示现象的数量特征和内在联系,阐明现
象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并根据分析做出科学合理
的结论的过程。
5. 统计数据提供与管理
统计数据提供与管理是指将统计整理和分析所得 到的统计资料系统化,建立统计数据和信息网络, 以各种方式向社会各界提供信息和咨询。
代表人物:威廉•配第 约翰•格朗特 成就:创造了分组法、比较法、推算法、图表法等统计 方法,成为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基本方法。
15
(3)古典概率论的应用 代表人物:拉普拉斯 成就:总结了古典概率论研究成果,初
步奠定了数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
16
2.近代统计学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 (1)数理统计学派
4
统计学的概念
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 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 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 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5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去认识客观事物的 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理论与方法。
6
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
用于对总体数量特征的估计和对总体某些假设的检 验。
14
Hale Waihona Puke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典统计学时期(17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初期)
(1)国势学派 代表人物:海尔曼•康令 高尔费里德•阿亨华尔
成就:把国势学从法学、史学和地理学等学科中独立出 来 ,从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初步形成了统 计学的体系。 (2)政治算术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