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国美:案例分析(经典版)
![国美:案例分析(经典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c1243387c24028915fc34b.png)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财务战略执行
财务战略执行的管理控制系统 见教材P69表3-7
管 理 控 制 模 式
战略计划型 战略控制型 财务控制型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财务战略执行
财务战略的执行过程
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 Card于1992年是由哈佛大学罗伯 特· 卡普兰教授和复兴方案国际咨询企业总裁戴维· 诺 顿提出的战略管理工具。 BSC 提供了将企业使命和战略转化为可衡量的目标 和方法。 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 成长四个平衡的层面将公司的战略目标转变为特定 的指标和目标,并以此来评价公司的业绩。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 1992
发展史 1990年:研究未来组织的績效 衡量方法,有12家企业共同
第二代 1996
第三代 2000
参与,由哈佛教授Kaplan和
Norton 负责组织研究 1992年:提出BSC 1993年:发表BSC的实践 1996年:出版《平衡计分卡》 2000年:出版《战略执行》
产品出色的功能 新产品 等……
服务
融洽的关系 完整的解决方案 出色的服务 个性化需求满足 等……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顾客方面
• • • • • 市场份额 用户排名调查 新客户的增加 客户保有率 客户满意度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联想集团运作简介
• 客户视角:其目标是解决“顾客如何看待 我们?”这一类问题。通过顾客的眼睛来 看我们公司,从时间(交货周期)、质量、 服务和成本几个方面关注市场份额以及顾 客的需求和满意程度。客户方面体现了公 司对外界变化的反映。客户指标包括送货 准时率、客户满意度、产品退货率、合同 取消数等。
借壳上市以国美为例
![借壳上市以国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96792fa9e31433239689326.png)
京华自动化
更名
北京鹏润亿福 65%
控制 全额 转让
国美电器
中国鹏润
子公司
以代价股和可换 股票据收购
更名
OceanTown
China Eadge
国美电器
六、国美借壳上市成功原因
选择正确的壳公司,以及做出精准稳妥的借壳决策, 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成功原因的一部分。其实,国美电器借 壳上市能够取得圆满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国内家电零售行业的大好总体形势,是这次国美电 器借壳上市成功的基础条件。 第二,国美电器抓住了准确的上市时机。国美电器选择借 壳上市,抢在了苏宁前融得资金,占到先机。 第三,黄光裕成功的避开了香港联交所新修订的《上市规 则》的限制。 第四,国美电器通过定向发行股票和可换股票据,提高集 团公司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比例,且没动用公司现金,而是 将83亿港元的收购带家分成三个部分支付,这大大减轻了 中国鹏润的现金压力。
借壳上市与企业兼并收购的联系和区别
借壳上市 兼并收购 被收购方实力大于收购方,收购方实力大于 收购完成这后,被收购方 被收购方,收购 更改收购方名称,取代收 完成后,收购方 购方的主体地位 的主体地位会保 留 直接目的是上市,根本目 扩张经济实力, 的是筹集资金 抢占市场份额
反向性
区
别 目的
பைடு நூலகம்
联系 借壳上市本质上是企业兼并收购方式的一种
国美借壳上市的原因
• 黄光裕数年来一直运作借壳上市而放弃直接 上市,IPO时间无法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001 年至2006年,正值黄光裕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 是其零售还是地产,都有大量的资金需求,但 2004年8月26日至2005年1月23日和2005年5月25日 至2006年6月2日两次IPO暂停,无疑阻断了其直接 上市之路。而借壳上市完全由企业自己控制着节 奏,借壳方可以根据市场条件自主决定借壳上市 的进程,不受新股发行政策性暂停的影响,因此, 借壳上市这一间接上市方式,也就成了其上市的 必然选择。
国美纷争案例分析报告
![国美纷争案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4fa0de50b1c59eef9c7b45b.png)
国美纷争案例分析报告背景资料:黄光裕十六七岁开始创业,1987年创立第一家国美电器店,正式走上家电零售行业。
紧接着他创办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资本运作。
2004年,黄光裕用市值只有2亿元的上市公司鹏润集团,通过发行可换股票据,收购当时国美94家门店资产65%的股权,实现国美的借壳上市, 2006年7月,国美收购了永乐电器。
永乐创始人兼任董事长陈晓被国美电器的董事会任命为总裁。
2007年12月14日,国美宣布通过第三方机构收购大中电器。
他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电企业的掌舵人。
随着2008年黄光裕因操纵股价罪锒铛入狱,陈晓临危受命出任国美总裁兼任董事会代理主席。
2009年1月,黄光裕正式辞职,陈晓正式出任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兼任总裁。
2008年,国美的现金流出现了严重问题。
陈晓最终与贝恩资本达成协议。
贝恩同意认购国美发行的18亿港元可转股债券,并获得了国美董事会3个非执行董事席位。
国美还向老股东进行了配股,两项共筹得32亿港元,初步化解了现金流危机。
至此国美旧部对陈晓印象大为改观,但是黄光裕以及部分市场人士对陈晓的行为却并不买账。
引入了贝恩资本后,7月份陈晓又用股权激励笼络国美旧部。
2009年7月7日,国美电器通过高管奖励计划,部分董事及上百名高级雇员可认购国美电器发行的亿股新股,行权价格为港元。
其中陈晓2200万股。
黄光裕则坚决反对此项计划,因为自己完全被排除在外。
2010年5月11日,在国美电器的股东大会上,按照协议贝恩投资3人应该进入国美董事会,这无疑将改变董事会投票权的分布。
因此黄光裕坚决反对,利用自己的大股东地位否决了该议案。
而根据协议,如果贝恩投资失去董事席位,国美电器将违约并须赔偿人民币24亿元。
黄光裕宁愿公司赔偿24亿元来达到他个人目的,这让公司管理层彻底失望。
黄光裕通过其全资控制的公司要求国美董事会撤销多位高管职位,其中包括董事会主席陈晓及执行董事孙一丁,提名黄光裕胞妹黄燕虹及中关村副董事长邹晓春出任国美电器执行董事,除了取消董事会增发授权得以通过外,其他议案支持率均低于反对率约3个百分点。
国美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国美借壳上市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db86b284868762caaed5d8.png)
old en Mount和中介李祥福等,采取收购、配股方式等,使自己成为“0493京
华 自动化”第一大股东。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代价股:
指西方发达国家全流通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最常用的并购支付方式,即收购某一资 产时,不以现金支付,而以增发的本公司股份支付,该笔股份的价格,原则上以当 时该公司股票市场交易价为准,经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也可以在交易价的基础上溢 价或折让,该笔用于购买资产的股份称之为代价股份。
《上市规则》:
2004年4月1日生效的香港联交所新修订的《上市规则》的实施对借壳上市进行了限 制,主要体现在增设"反收购行动"一项,将进行反收购的上市公司视作新申请人, 必须按照IPO的程序审批。《上市规则》对反收购的界定是:注入资产值达到壳公 司资产的100%,且收购事项发生后,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动;在上市公司控制 权发生变化的24个月内,上市公司向取得控制权的人士收购的资产值达到壳公司资 产的100%。
国美电器借壳上市分析
2010.6
李欣、王小飞、周湘晖、刘柱、于子福、李大为
目录
一、国美电器简介 二、融资方式选择 三、借壳上市步骤 四、影响、条件、意义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2
www.art-com.co.kr
1. 国美电器简介
类金融模式
….
其他
www.art-com.co.kr
2. 融资方式选择
国美电器借壳香港上市技巧分析
![国美电器借壳香港上市技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9b1d6fcaaedd3383c4d32e.png)
2004年6月7日,中国鹏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鹏润,HK0493)在香港联交所的复牌公告称,将斥资83亿港元收购持有国美电器65%股权的Ocean Town全部已发行股份。
此次收购完成后,中国鹏润拟改名为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而国美电器也以借壳方式成功实现了在香港上市的计划。
一、具体案例介绍国美借壳鹏润上市,实际上是其共同的控股人黄光裕旗下的"鹏润系"的一次重大重组。
黄光裕自创业以来先后建立了国美电器和鹏润投资,形成了电器连锁、地产两大主业以及"国美"、"鹏润"两大品牌。
2002年3月,鹏润投资在香港收购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0493),并更名为"中国鹏润",而国美上市的计划也在同年正式展开。
首先,黄光裕将准备上市的资产打包装入"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由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最终控制人为黄光裕)持有其65%的股权,黄光裕直接持有剩余35%。
其次,黄光裕在BVI成立两家境外公司,即Ocean Town和Gome Hodings Limited,并先将北京亿福所持国美电器65%的股权转让给Ocean Town,使国美电器变成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再由Gome Hodings Limited全资拥有OceanTown。
最后,中国鹏润以代价股份和可换股票据支付,出资83亿港元向Gome Hod1/ 8ings Limited收购Ocean Town所持国美电器65%的股权,国美电器最终成功实现借壳在港上市。
二、国美电器的借壳过程国美电器的借壳过程采用了国际通行的途径,先在百慕大或维尔京群岛设立海外离岸公司,通过其购买上市壳公司的股份,不断增大持有比例,主导该上市公司购买黄自有的非上市公司资产,将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壳公司无论从资产结构、主营业务甚至是公司名称都会变化,从而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
国美电器香港借壳上市案例研究
![国美电器香港借壳上市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794b02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3.png)
国美电器香港借壳上市案例研究近年来,香港市场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之地。
作为中国家电零售行业的龙头企业,国美电器也选择了这一途径,通过借壳上市在香港。
本文将对国美电器香港借壳上市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一、借壳上市的背景和意义借壳上市,又称为“反向收购上市”,是指一家未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在上市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从而实现自身在交易所上市的一种方式。
对于未上市公司来说,借壳上市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和高效的途径,既能快速获得上市资格,又能利用已上市公司的品牌、资源和股东基础,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市值。
对于国美电器来说,选择借壳上市的背景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 资本市场需求:国美电器是中国电器零售行业的领先企业,其在国内市场上的表现出色,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加剧,国美电器面临着需要进一步融资扩张的需求。
通过借壳上市在香港市场募集资金,为国美电器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资本平台。
2. 增强国际化形象:借壳上市可以使国美电器进一步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之一,股票交易活跃,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在香港上市,国美电器能够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的关注,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形象。
3. 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借壳上市可以为国美电器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上市公司通常具备较为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经验,并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渠道,能够为借壳公司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有助于国美电器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二、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具体过程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具体过程可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1. 拟借壳公司选择:国美电器首先在香港市场寻找合适的上市公司,最终选择了一家已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作为借壳对象。
在选择过程中,国美电器需要考虑借壳公司的行业背景、财务状况、股东结构等因素,确保两公司业务互补、利益一致。
2. 股权并购:国美电器通过股权收购方式完成对借壳公司的并购。
并购完成后,国美电器将获得借壳公司的控股权,并变更其公司名称和业务定位。
国美香港借壳上市案例
![国美香港借壳上市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12e2129c77da26924c5b085.png)
二、国美电器借壳过程“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
而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借壳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强生集团的“母”借“子”壳。
强生集团由上海出租汽车公司改制而成,拥有较大的优质资产和投资项目,近年来,强生集团充分利用控股的上市子公司—浦东强生的“壳”资源,通过三次配股集资,先后将集团下属的第二和第五分公司注入到浦东强生之中,从而完成了集团借壳上市的目的。
国美电器的借壳过程采用了国际通行的途径,先在百慕大或维尔京群岛设立海外离岸公司,通过其购买上市壳公司的股份,不断增大持有比例,主导该上市公司购买黄自有的非上市公司资产,将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壳公司无论从资产结构、主营业务甚至是公司名称都会变化,从而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
国美电器通过以下七步操作实现了成功借壳上市的全过程:(一)寻找壳公司,锁定香港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2000年6月底,黄光裕通过一家海外离岸公司A,以“独立的机构短期投资者”名义联合另一个中介人,以1920万港元的现金收购了原大股东的小部分股份,开始染指京华自动化(0493)。
一个月后又通过另一家离岸公司B,再次通过供股方式,以现金5600万港元购得原第一大股东的绝大多数股份,从而控制了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这家公司后来成为国美上市的壳公司。
(二)增发公众股,加强对壳公司的实际控制力度2000年9月,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以增加公司运行资金的名义,以全数包销的方式,增发3100万股新股,公司总发行股本增至18800万股。
本次配发的股份数量,折合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9.7%,恰好低于20%,因此,不需要停牌和经过股东大会决议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股权比例,这种财技以后被多次用到。
(三)京华自动化购入地产,悄然转型2000年12月6日,京华自动化(0493),停牌发布公告,理由是公司打算发展收入稳定和不间断的物业租赁业务。
案例分析:国美电器借壳上市
![案例分析:国美电器借壳上市](https://img.taocdn.com/s3/m/2a08c373fad6195f302ba66b.png)
案例分析:国美电器借壳上市(一)背景介绍2000年,黄光裕认识了俗有“金牌壳王”之称的詹培忠,开始运作如何控股京华自动化。
2002年3月,京华自动化向Shinning Crown Holding Inc(黄光裕全资壳公司)定向配售13.5亿股,每股价格0.1港元(此时股价0.29港元、每股净资产0.187港元)。
至此,黄光裕持有京华自动化85.6%股份,成功控股京华自动化。
2002年6月20日,京华自动化更名“中国鹏润”。
2001年国美的销售额已攀升至几十亿元,成为中国家用电器零售业第一品牌,其对资本市场的向往也是顺理成章的。
2004年苏宁电器成功获批,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股票首发权”的家电商。
无论是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竞争对手的压力来看,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公司的上市,都已成为国美集团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国美电器的借壳上市过程(1)2003年初,黄光裕成立北京鹏润亿福公司,并100%持股。
国美集团将北京国美等18家公司股权重组国美电器。
其中,北京鹏润亿福持有65%股份,黄光裕持有35%股份。
(2)2004年4月,北京鹏润亿福将其持有的国美电器65%的股权出售给Ocean Town公司。
协议价格为2.274亿港元。
Ocean Town是一家BVI1公司,黄光裕通过Gome Hodings(国美控股)全资持有。
(3)2004年6月3日中国鹏润收购Ocean Town公司,从而持有国美电器65%股权。
协议价格83亿港元,支付方式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上市公司向黄光裕定向增发2.4亿港元的股份;第二部分是上市公司向黄光裕定向发行第一批价值70.14亿元的可换股票据;第三部分是上市公司向黄光裕定向发行第二批价值10.27亿元的可换股票据。
至此,黄光裕持有上市公司中国鹏润74.9%股份,如果可转票据转化为股份,则持有97%股份。
至此完成国美电器借壳上市过程。
(三)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操作流程分析在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案例中,已上市壳公司是中国鹏润,非上市母集团公司是国美电器。
国美电器资本运作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资本运作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e658f808a1284ac8504375.png)
国美电器资本运作案例分析学号:201313006800 姓名:王梦玲班级:经济学2班资本运作这一概念在中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一下子流行起来,变得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企业逐渐成了市场的主体,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在这个进程中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借助资本市场获得发展需要的资金,不断发展壮大。
正因为有了资本市场,有了资本运作,商场上优胜劣汰的法则被演绎得更加生动惊险。
国美电器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它抓住了中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契机,经过短短25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行业的领头企业,堪称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获得超常规发展的典范。
一、国美电器通过以下七步操作实现了成功借壳上市的全过程:1、寻找壳公司,锁定香港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2000年6月底,黄光裕通过一家海外离岸公司A,以“独立的机构短期投资者”名义联合另一个中介人,以1920万港元的现金收购了原大股东的小部分股份,开始染指京华自动化(0493)。
一个月后又通过另一家离岸公司B,再次通过供股方式,以现金5600万港元购得原第一大股东的绝大多数股份,从而控制了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这家公司后来成为国美上市的壳公司。
2、增发公众股,加强对壳公司的实际控制力度。
2000年9月,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以增加公司运行资金的名义,以全数包销的方式,增发3100万股新股,公司总发行股本增至18800万股。
3、京华自动化购入地产,悄然转型。
2000年12月6日,京华自动化,停牌发布公告,理由是公司打算发展收入稳定和不间断的物业租赁业务。
实际情况是从黄的手中把其持有的物业购买过来。
4、明减暗增,逢低加注——不断增加股权。
2001年9月京华自动化再次公告,以增加公司运行资本金和等待投资机会的名义,全数包销配售4430万股新股,新股价格为公告停牌前一天的收盘价折让10%,即0.18港元,募集资金797.4万港元。
国美案例分析
![国美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75014658fb770bf78a5598.png)
国美案例分析【篇一:国美案例分析】黄光裕方面称,shinningcrown在7月19日即派出代表,与陈晓商谈重组董事局事宜,双方一直持续商谈到8月4日晚上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后,才向董事局发出了“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函”。
该函提出5项动议,要求撤销公司今年股东周年大会通过的一般授权、撤销陈晓的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局主席职务、撤销孙一丁的公司执行董事的职务(但保留他为公司行政副总裁职务),同时提名邹晓春和黄燕虹(黄光裕二妹)为公司执行董事。
陈晓:结果只会是鱼死网不破按照公司法规定,诸如董事会改组和董事会更换等事项,一般需要超过整个股本50%的股东支持就可以通过该项议案。
在国美已发行的150.55亿股中,约50%由公众股东持有,黄光裕持有33.98%的股份。
“仅仅依靠他(黄光裕)拥有的股份是不可能让这些决议获得通过的。
”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黄光裕时代已经结束了,“但是他却一直没有看清楚,这样的结果绝对是‘鱼会死,网不会破!’”(二)国美之争的五阶段我们至少可以从三条线索——司法战,资本战和舆论战来看国美的股权之争。
资本战是这场战役的焦点,也是双方争夺的核心。
司法战是这场战役的左翼,会不断影响着资本战的进程,而舆论战是这场战役的右翼,但产生的势能却足以影响战局成败。
舆论诉求情理法缺一不可从情上看,黄光裕占据优势,打出的忠诚牌和民族牌如催泪弹一样,赢得了无数网民们的同情,虽然陈晓的回应很坚决,强调国美的身份早已经是一家外资企业,而自己也曾在国美危难时期不惜堵上全身家当来换取投资者对国美的信任,但这些在中国的忠义文化面前不堪一击,陈晓已被大多数网民贴上“窃贼”的标签。
从法上看,黄也不落下风,陈晓的第一张牌就是国美起诉黄光裕并索赔,但二十五天后,黄光裕二审其妻杜鹃改判缓刑当庭释放的结果将压力重新传导到陈晓,给予陈晓阵营有力一击。
尽管二审对杜鹃的改判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可以肯定的是,舆论对企业创始人际遇的同情,并适当给予公平机会的呼声在某种程度上对判决产生了微妙影响。
最新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最新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377907f5335a8102d2207c.png)
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案例分析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案例分析公司融资学国美电器买壳上市案例分析公司融资学摘要2004年黄光裕通过资本运作成功地将国美电器借壳中国鹏润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本文将从国美电器选择在香港借壳上市的历史原因,具体操作过程和其对我们的启示等入手分析其借壳上市的资本运作方式。
关键词离岸公司、代价股、股权证股权证、可转换票据、过桥融资1.国美电器选择买壳上市的原因: ......................................................................................- 2 -1.1.国美自身发展的需要..............................................................................................- 2 -1.2.外部同业间的竞争压力..........................................................................................- 2 -1.3.不同的融资方式,不同的规则。
..........................................................................- 2 -2.国美买壳上市的具体操作过程: ......................................................................................- 3 -2.1.国美电器重组..........................................................................................................- 3 -2.2.中国鹏润收购Ocean Town 100%股权 ...................................................................- 3 -3.国美成功融资的启示: ......................................................................................................- 4 -3.1.天时地利人和..........................................................................................................- 4 -3.2.灰色地带..................................................................................................................- 4 -3.3.0493国美控股的上市地位和个人财富 .................................................................- 5 -4.参考资料 ..............................................................................................................................- 5 -1.国美电器选择买壳上市的原因:1.1. 国美自身发展的需要1993年,黄光裕将北京自1987年以来成立的几家门店“国豪”、“亚华”、“恒基”等,统一为“国美”,于是拥有了响当当的品牌,因此为其以后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_借壳上市_过程中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_以国美上市为例
![_借壳上市_过程中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_以国美上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66e6d363968011ca3009166.png)
一、国美借壳上市案例分析黄光裕通过借壳方式将国美在香港上市堪称经典。
黄光裕在“找壳”的过程中相中了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名为京华自动化的公司,与其他中介人合作,通过增发新股,收购黄光裕及其哥哥黄烈俊控制的公司等方式控制了京华自动化,并在2002年7月将其更名为“中国鹏润”。
其后黄光裕又成立了一家名为“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自己拥有100%的股权。
然后,把北京、天津、济南、广州、重庆等地共18家公司的全部股权装入“国美电器”中,由鹏润亿福持有65%股份,黄光裕直接持有国美电器剩余35%股份。
之后黄光裕又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OceanTown,然后通过在该地注册的国美控股100%掌控Ocean Town。
从2004年4月20日起,鹏润亿福将国美电器65%的股权转让给Ocean Town,最后由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鹏润”收购Ocean Town公司,从而持有国美电器65%的股权,并将“中国鹏润”更名为“国美电器”。
实现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目的。
国美电器通过与京华自动化大股东之间的交易达到了上市的目的,并且黄光裕通过套现的方式为自己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但是反观中小投资者在此次上市过程中在股价的大起大落中饱受痛苦。
2000年9月,京华自动化的实际控制人为了加大对公司的控制,京华自动化以全数包销的方式,增发3100万股新股,价格0.4港元/股,募得1190万港元,公司总发行股本增至18800万股。
股价却从6月的1.2港元/股到9月的0.6港元/股,并且此次配股数量为3100万股,折合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9.7%,恰好低于20%,因此,不需要停牌和经过股东大会决议过程。
可见中小股东在这一过程中任人宰割的境地。
2001年9月,京华自动化再次全数包销配售4430万股新股,股价0.18港元,募集资金797.4万港元,同样此次配售新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19.8%依然不需要通过股东大会的决议,但是股价却跌到了0.2港元以下。
国美股权之争案例分析
![国美股权之争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dd080be518964bcf847c80.png)
仁义温厚
黄光裕还是比较讲义气的,有很多人离开国美然后又回来,他不会弃 之不用,可能会提拔到更高的位置上去。他有时处罚人,不是故意让 人很难受,而是为了试探一下心态。如果心态好,又有发展潜质,他 就会刻意去培养。”
国美股权之争
目录
1.背景----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现状 2.路线还是权利---国美股权之争始末 3.问题与思考 4.幕后旗手---贝恩资本背景 5.最成功的失败者---陈晓的结局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国美电器(GOME,以下简称国美)是中国 的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2009年入选中国世 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 电器控股有限公司2004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成功 借壳“京华自动”上市,公司注册地为百慕大。 香港地区的公司治理结构受英国公司法律体系影 响,根据联交所《企业管治常规守则》的要求, 国美的公司治理结构采用英美模式的单层委员制, 即由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不设监事会,由其管 理公司财产、选聘经营管理层,负责公司的各种 日常经营的重大决策并对股东大会负责。
在不同的人嘴里,黄光裕的性格呈现出多样性。其秘书对他的评价是: 为人仁厚,没有架子。据说他下班时经常和大厦里的保安、清洁工人 亲切地打招呼。
采访过他的媒体记者也觉得,黄光裕为人直率质朴。但对于与他合作 的供应商来说,黄光裕是一个让他们“爱恨交加”的人。
陈晓
坚毅理性
出生于1959年的陈晓,比黄光裕大了整整10岁, 经历也更为坎坷。陈晓1岁多便患上了小儿麻痹症, 至今脚部残疾。10岁那年,作为家中顶梁柱的父 亲不幸过世,30岁的母亲便带着陈晓及弟弟妹妹 开始艰难的生活。更不幸的是,34岁那年,陈晓 的妻子因病去世了,他只好独自带着十多岁的女 儿生活。不幸的经历造就了陈晓隐忍、坚毅、理 性的性格。
国美香港借壳上市资本运作
![国美香港借壳上市资本运作](https://img.taocdn.com/s3/m/f2102ed049649b6648d74790.png)
国美香港借壳上市资本运作目录详解国美借壳融资高明财技:左手倒右手的借壳 (1)郎咸平解剖黄光裕“国美电器”资本运作 (6)详解国美借壳融资高明财技:左手倒右手的借壳中国鹏润(HK0493)以8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国美电器65%的股份,国美电器因而成功借壳中国鹏润,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黄光裕也因这场巨额并购,一跃成为2004年中国首富。
这出资本运作大戏中,最抢眼的一幕是国美如何借壳和套现,在纷繁复杂的一系列动作背后,展现了资本运作的魅力和技巧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左手倒右手的借壳上市艺术黄光裕的借壳过程采用了国际通行的途径,先在百慕大或维尔京群岛设立海外离岸公司,通过其购买上市壳公司的股份,不断增大持有比例,主导该上市公司购买黄自有的非上市公司资产,将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壳公司无论从资产结构、主营业务甚至是公司名称都会变化,从而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
让我们来透析国美电器的借壳过程:第一步:寻找壳公司,锁定香港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2000年6月底,黄光裕通过一家海外离岸公司A,以“独立的机构短期投资者”名义联合另一个中介人,以1920万港元的现金收购了原大股东的小部分股份,开始染指京华自动化(0493)。
一个月后又通过另一家离岸公司B,再次通过供股方式1,以现金5600万港元购得原第一大股东的绝大多数股份,从而控制了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这家公司后来成为国美上市的壳公司。
第二步:增发“公众股”,加强对壳公司的实际控制力度2000年9月,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以增加公司运行资金的名义,以全数包销的方式,增发3100万股新股,公司总发行股本增至18800万股。
本次配发的股份数量,折合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9.7%,恰好低于20%,因此,不需要停牌和经过股东大会决议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股权比例,这种财技以后被多次用到。
第三步:京华自动化购入地产,悄然转型2000年12月6日,京华自动化(0493),停牌发布公告,理由是公司打算发展收入稳定和不间断的物业租赁业务。
国美香港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国美香港借壳上市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948cef551810a6f52486a5.png)
国美香港借壳上市案例分析国美香港借壳上市图一、国美香港借壳上市图(见上图) 二、国美香港借壳上市过程 过程时间事件目的、结果说明密谋2000年初国美开始将目光转向环境比较宽松的香港证券市场,黄与詹培忠接触。
黄开始了其在香港资本市场的博弈,其财技也在这里逐步学成詹培忠当时正处于香港证监会诉其于坐庄“德智发展(0070)”中串谋伪造股份证明罪名成立和侵害公众投资者一案“和解协议”执行过程中。
铺 垫2000年6月底 德智发展(0070)下属的Jumbo Profit 以“独立的机构短期投资者”名义联合中介人李祥福,以1920万港元的现金收购了原大股东的小部分股份。
开始染指京华自动化(0493)三、借壳上市过程分析:1、国美上市策略2001年国美的销售额已攀升至几十亿元,成为中国家用电器零售业第一品牌,其对资本市场的向往也是顺理成章的。
国美可通过至少三种途径进入资本市场。
上策是,引入国际顶尖投资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借助后者强大的综合优势,将国美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商家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以IPO方式上市;中策是,利用香港资本市场相对宽松的条件,选择一个总资产20亿港元左右的上市公司,由其以代价股收购国美部分股权,快捷完成控制权的取得及核心业务的装入—当年香港监管机构对借壳、反向收购的限制远没有2004年4月1日起实施的“新政”严格—然后以优异的业绩成长为卖点融资,为国美大举扩张提供动力;黄光裕借壳京华自动化(00493.HK,后更名为中国鹏润、现名为国美电器)属于下策:以现金认购股票只取得了控股权,而没有同步装入资产。
2、借壳上市原因2004年苏宁电器(17.35,-0.23,-1.31%)成功获批,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股票首发权”的家电商。
上海永乐,也从高层传出消息计划在2005年实现海外上市。
实力更为雄厚的外资巨舰更早已等在门外。
从操作程序来看,要从头走完IPO的全部审批程序,在非常理想、没有任何反复的情况下也至少需要9个月的时间。
国美上市分析ppt
![国美上市分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fde6a606bed5b9f3f80f1c07.png)
黄光裕及其联系人 74.9% 100% Ocean town 35% 65% 母集团 国美电器 100% 25.1%
公众股
中国鹏润
C、可换股票据全部执行后的公司股东持股结构 、
黄光裕及其联系人 97.2% 100% Ocean town 35% 65% 母集团 国美电器 2.8% 100%
公众股
中国鹏润
(三)、国美收购前后股权结构的分布图的分析 )、国美收购前后股权结构的分布图的分析
a、收购前股权结构图 、来自黄光裕及其联系人 66.9% 100% 100% Ocean town 35% 65% 母集团 国美电器 33.1%
公众股
中国鹏润
b、代价股份执行后,可换股票据执行前股权结构图 、代价股份执行后,
对象 控制权的取 得
六、启示与思考
由股权结构图可以看出,黄光裕及其控制 公司始终掌握着对国美的控制权,通过代价股和 可换股票据支付的方式,以及大胆的定价,巧妙 的股份控制与配售,始终保持者上市公司的要求, 免遭退市风险。国美电器通过借壳成功实现红筹 股上市,在国美电器此次借壳上市的操作中,产 生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国美电器及中国鹏润 的控股股东黄光裕在此次资本营运中得到的收益 最大。这个过程也体现了股票这一强大的的金融 工具在民营企业融资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步(借壳):国美电器借壳上市 第二步(借壳):国美电器借壳上市 ):
黄光裕、 黄光裕、黄俊烈
CS
京华自动化
SC AD
100%
北京鹏润亿福
35% Ocean Town
国美电器
65%
中国鹏润
更名
收购
Gome hoding
China Eadge
国美电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成功之处
采叏定向収行的模式。定向収行方式,减轻了控股公司的现金压力, 并且可以提高集团公司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比例。此次中国鹏润通过增
収股份和可换股票据支付,没有劢用公司一分钱现金,而是将83亿
港元的收购代价分三个部分支付。
谢谢观赏
第三步: 京华自动化购入地产,悄然转型 2000年12月6日,京华自动化(0493),停牌发布公告, 理由是公司打算发展收入稳定和不间断的物业租赁业务。实 际情况是从黄的手中把其持有的物业购买过来。支付的方式 是:现金支付1200万港元,余下的1368万港元以向卖方发行 代价股的形式支付,每股价格定为停牌公告此事前一天的收 盘价略微溢价后的0.38港元。
至此,黄通过先后把左手的三间办公室和物业,倒到右手的上市公司里, 套现上市公司现金,使现金链条得以回笼,同时增持股份,白得了一个“净 壳”。2002年7月,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正式更名为“中国鹏润”,并在地产、 物业等优质资产的带动下开始扭亏。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七步:重组电器零售业务,买入国美的控股公司,国美电 器正式借壳上市——1 2003年初,黄开始重组“国美电器”。将“北京国美” 的经营性资产、负债和天津、济南、广州、重庆等地共18家 子公司94家门店全部股权装入“国美电器”,由鹏润亿福持 有65%股份,黄光裕直接持有国美电器剩余35%股份。此时 就可以看出,黄在香港市场通过将地产装入壳中淘到第一桶 金后,打算将其核心业务——电器零售,再如法炮制一番。
第六步:一箭双雕,既实现地产借壳上市,又得到大笔回笼 资金,壳公司更名为中国鹏润
2002年4月10日,京华自动化出资现金加代价股合计1.95亿港元,收购了一 家注册在百慕大的公司D(由黄光裕持有),黄光裕拥有北京朝阳区一处物业权 益的39.2%。黄通过上市公司购买自身控制的内地物业资产,得以将上市公司 账面的几乎全部现金1.2亿元转入自己的账户,顺利解除收购“净壳”支付的大 笔现金的资金链压力,加上26日减持套现的7650万港元,一个月内其现金流入, 即约2亿港元。
如果要走完复杂而漫长的IPO过程,至少需要9个月,而如果审核过程中出现了什举问题,
国美上市将被拕得更丽。面对苏宁的扩张势头,国美的収展计划对资金的需求尤为迫切。 因此选择借壳上市,抢在苏宁前面融得资金、掌握先机,是国美变更初衷的重要原因。
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成功之处
成功绕过《上市规则》的限制。香港联交所新修订的《上市规则》的实施对借 壳上市迚行了限制。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 增设“反收购3行劢”一项,其将迚 行反收购的上市公司视作新申请人,必须按照 IPO 的程序审批。由于国美和中 国鹏润的控制权实际上都掌握在黄光裕手中,而黄光裕叏得中国鹏润也已超出 24个月的时限,敀这次实际上的反向收购成功得绕过了《上市规则》的限制。
国美电器借壳上市过程分析
第一步:寻找壳公司,锁定香港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 2000年6月底,黄光裕通过一家海外离岸公司A,以“独 立的机构短期投资者”名义联合另一个中介人,以1920万港 元的现金收购了原大股东的小部分股份,开始染指京华自动 化(0493)。一个月后又通过另一家离岸公司B,再次通过 供股方式以现金5600万港元购得原第一大股东的绝大多数股 份,从而控制了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这家公司后来成为 国美上市的壳公司。
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成功之处
上市时机恰到好处 。按照 WTO 市场开放协议规定,2004 年底,到中国的零售业将全面 对外开放,此时Ocean Town可以100%控股“国美电器”,那举Ocean Town 的总市值 会增加35%。国美电器面临着良好的収展前景。从黄光裕将国美资产打包装入“国美电器 有限公司” 到 Ocean Town接手北京亿福所持,国美电器 65%的股权,国美一直在走香 港H股IPO的路线。但是随着国美的竞争对手苏宁电器在中小板块上市的计划出台,国美
第五步:权衡利弊,先将地产装入壳中——1
2002年2月5日,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增发1.35亿股新股,每股 0.1元,全部由黄光裕独资的BVI公司C以现金认购。这标志着黄已决心 将其旗下的实业业务装入此壳中。他选择了先装入地产,国美电器是他 最值钱的核心业务,当时他正在全力以赴收购内地A股市场的*ST宁窖 (600159),而且进展顺利,是否把核心资产拿到香港,他还要权衡两 地优劣,选择更好的时机。 而买壳的现金支出1.35亿港元,全部进入上市公司发展地产业务, 逐步收购内地地产行业的优质资产,京华自动化的公众股价格在这轮利 好消息的刺激下连翻了四倍。
借壳上市原因——自身发展
1、可以为企业収展提供充足的资金。由于香港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 高,融资敁率高,再融资灵活性强,加上其对国内企业的讣知度和讣 可度较高,在港上市可以融的企业下一步収展所需的资金。 2、有利于扩展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结构。上市融资可以扩展企业的融 资渠道,改变目前以债务为主的融资结构,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信度,有 利于企业的迚一步扩张。
借壳上市原因——外部因素
3、优化鹏润资产,实现双赢。国美电器借由鹏润香港上市实质上是由其共同 控股人黄光裕倒手买卖的,即把自己的国美股权卖给自己控股的中国鹏润。首 先国美电器被鹏润收购有利于扩大国美电器的版图,其次鹏润可借国美电器良 好的盈利改善财务状况,为自身的盈利能力提供保障,同时也是公司迚军中国 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业务的良机。 4、有利于规避监管。在香港借壳上市,可以规避国内大部分的监管及审批程序。 而且企业借壳上市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也没有直接上市要求严格。
第二步:增发“公众股”,加强对壳公司的实际控制力度 2000年9月,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以增加公司运行资 金的名义,以全数包销(证券交易中的包销(Underwrite) 包销意味着对其提供保险。在证券的例子中,包销意味着有 责任未来按照担保的价格购买证券 )的方式,增发3100万股 新股,公司总发行股本增至18800万股。本次配发的股份数 量,折合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9.7%,恰好低于20%,因此, 不需要停牌和经过股东大会决议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不知不 觉中增加了股权比例,这种财技以后被多次用到。
第七步:重组电器零售业务,买入国美的控股公司,国美电 器正式借壳上市——2
2003年11月国美电器在香港九龙岛最繁华的旺角开设了第一家香港分店, 占地达2.5万平方英尺,在当地属于超大型卖场。2004年5月国美在香港每周开 一店、连开三店,加速了扩张的步伐,国美在香港已经有5家分店,配合媒体宣 传造势,国美品牌的其知名度在香港得以大大提高;同时他对全香港电器零售 业有很大的影响,连香港电器零售商大哥丰泽电器也倍感压力。至此国美电器 不仅在国内,同时在香港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为国美电器成功借壳鹏润打下 了很好的伏笔。 2004年6月,中国鹏润(0493)公告宣布以83亿港元的代价,买下拥有65% 国美股权的Ocean Town而成为了“国美电器”的第一大股东。国美正式装入壳 中,并正式更名为“国美电器”。
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借壳上市背景分析
背景介绍
(1)2000年,黄光裕讣识了俗 有“金牌壳王”之称的詹培忠, 开始运作如何控股京华自劢化。 2002年3月,京华自劢化向 Shinning Crown Holding Inc(黄 光裕全资壳公司)定向配售13.5 亿股,每股价格0.1港元。至此, 黄光裕持有京华自劢化85.6%股 份,成功控股京华自劢化。2002 年6月20日,京华自劢化更名 “中国鹏润”。 • (2)2001年国美的销售额已攀 升至几十亿元,成为中国家用电 器零售业第一品牌,其对资本市 场的向往也是顺理成章的。2004 年苏宁电器成功获批,成为国内 第一家获得“股票首収权”的家 电商。无论是从自身収展的角度, 还是从竞争对手的压力来看,迚 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公司的 上市,都已成为国美集团亟待解 决的重大问题。
借壳上市原因——自身发展
3、有利于扩大企业影响力,提升企业品牌。国美电器借壳鹏润上市 后,将中国鹏润更名为国美电器。此丼主要考虑到上市对企业具有持 续的广告作用,尤其在香港上市,面向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引入国际 战略合作伙伴对国美电器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品牌价值具有巨大的作 用。 4、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实施期权激励。在香港借壳上市,股票可以 实现全流通,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实施对高管的股 权激励计划。
第五步:权衡利弊,先将地产装入壳中——2 至此,黄光裕和其独资的A公司合计持有85.6%的股份, 根据联交所收购守则,触发无条件收购。即要么全部收购剩 余的14.4%的公众股份退市,要么为了维持上市地位,必须 转让到个人持股比例75%以下。2002年4月26日,黄转让 11.1%的股份给机构投资者,做价0.425港元/股,共得 7650万港元现金,使其个人的持股比例降低到74.5%。
借壳上市原因——外部因素
1、竞争对手的威胁。2004 年苏宁电器成功获批,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股票 首収权”的家电商。上海永乐,也从高层传出消息计划在 2005 年实现海外上 市。而在2003—2004 年度,苏宁电器的销售额增长率以 82%拔得头筹。面对 同行业的竞争,国美的収展计划对资金的需求和市场的占有尤为迫切。因此选 择借壳上市,以便缩短国美上市的时间,占领优势。 2、规避国内资本市场低靡、降低企业风险。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持续低靡,国 内资本市场有日逾边缘化的趋势。更为主要的 是国内资本市场政策变劢频繁, 特别是全流通的改革方案迟迟未决,给市场带来很大的丌确定风险。
借壳上市原因——自身发展
5、有利于风险资本退出。在香港借壳上市,股票可以实现全流通,有 利于控股股东的资本退出。 6、在政府心目中的地位得到提高,提高信任度。 7、有利于国际融资。香港资本市场开放性和国际化程度高,可以吸引 来自世界知名的机构投资者,有利于国美电器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加强 自身实力,获得更多的国际融资。
第四步:明减暗增,逢低加注——不断增加股权 2001年9月京华自动化再次公告,以增加公司运行资本 金和等待投资机会的名义,全数包销配售4430万股新股,新 股价格为公告停牌前一天的收盘价折让10%,即0.18港元, 募集资金797.4万港元。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配发的股份数 量折合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9.8%,因此,也不需要停牌和 经过股东大会决议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