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教胡适散文《我的母亲》有感

母亲,一个多么伟大而又圣洁的字眼!从古到今多少诗文歌颂母亲,唐代诗人孟郊把母亲比作春天温暖的太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代青年雷锋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比作母亲——“唱支山歌给党听,把党来比母亲”。

胡适(1891—1962)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文学革命理论的奠基者,白话新诗的倡导者和实验者,在中国现代史、现代文学史中享有崇高地位,胡适的母亲的崇高人格和严格管教,对胡适少年时代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就像孟子母亲对孟子幼年的教育和影响一样,胡适后来的成绩就都得益于他十四岁以前母亲对他的教育和影响。

胡适在《我的母亲》(义务教育《语言》八年级册)中饱含感恩深情记叙了母亲对自己幼年成长的影响。我在教这篇散文时也感受良多,受益非浅,下面谈几点感想。

(一)”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胡适自年幼失父,23岁就守寡的母亲担任了慈母严父的责任。她首先是慈母,“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我吓住了”。母亲的慈爱,不怒自威。胡适的母亲除了慈爱,还有严格管束,

有一次胡适因为失去父亲说了一句“轻薄的话”,母亲就罚他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母亲气得发抖,不许年幼的胡适上床睡觉,这就是严父。儿子犯了大的过错绝不放过,重重责罚,叫他吸取教训,绝不再犯。我国启蒙教育经典教科书《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胡适的母亲的确既是慈母又是严父,承担了胡适人生第一位老师的责任。

在当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许多家长过分溺爱自己子女,甚至放纵子女的错误言行,以至积小恶成大祸。例如西安电子一中桑浩迪事件。初中学生桑浩迪在课间买食品时不慎踩了一位女同学的脚,当场就道了歉,但这位女生不依不饶,回家向父母告状。父母不但没有批评女儿不知谦让宽容的错误,反而纵容女儿,替女儿报仇,以至打死了桑浩迪,不仅自己成了杀人犯,也造成女儿终生的心灵创伤。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只养不教的家长,他们把教育管束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和老师。我经常听家长来学校投诉:“某娃子一点都不听我的,我真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学校和教师固然有教育管束学生的责任,“教不严、师之惰”嘛,但是家长为人父母,绝不能放弃或推卸人生第一老师的责任。我校一个学生因为从小没有受到家长严格管教,养成恶习,去偷去抢,终于走上了不归之路,这就是“养不教,父之过”。这些不愿管教孩子或管教不严的家长应该向胡适的母亲学习。

(二)“母亲待人最仁慈善,最温和”

胡适的母亲 23岁便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在家中面对的是“从小就是败家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的大哥,“最无能而最不懂事”的大嫂,“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二嫂,还有“无正业的浪人”五叔。他们经常跟胡适的母亲闹气。“我渐渐明白,世间的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卑劣)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从胡适的痛苦诉说中,可以知道他寡母当家的艰难,但是由于胡适母亲的小心谨慎,宽容、忍让和自身高尚的人格,终于维持了家庭的相对和谐。胡适母亲的高尚的人格对我教育很深刻。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从家庭、班级、学校层面上做起,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仁慈宽厚,少一些急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责备,多一些爱心,少一些惩罚,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承担。学习胡适母亲仁慈、宽容、忍让的优秀品德,高尚人格应有的内涵,每个人应该把它溶化在心灵中、落实到行动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

(三)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胡适在文中说:“我14岁就离开她了,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

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这使我认识到,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胡适的优秀品德和高尚人格是她母亲的优秀品德和高尚人格的再现和升化。

在现实中我们不仅强调母亲对子女的责任,也强调子女对母亲的报恩思想。

我要感谢胡适先生写了这么好的一篇文章,描绘了这样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它震撼了我的心灵,激励我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语文教学的营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