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A.氮气B.五氧化二磷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故选A。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河水C.苏打水D.蒸馏水答案:D分析:根据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进行分析。

A、矿泉水中含有矿物质和水等,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河水中含有泥沙、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苏打水中含有碳酸钠和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故选D。

3、实验室用 KMnO4制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KMnO4制O2C.验证O2已集满D.硫在O2中燃烧答案:AA、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A正确;B、高锰酸钾是粉末状的,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故B不正确;C、氧气的验满,带火星的木条要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故C不正确;D、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则硫在O2中燃烧集气瓶底部要加入水,故D不正确。

故选A。

4、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A.稀有气体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答案:B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氮气、稀有气体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稀有气体。

故选B。

小提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及例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及例题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知识点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相对固定成分)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可变成分)【例题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该成分比例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可以理解为每100体积的空气中约有氮气78体积,氧气21体积。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磷燃烧实验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

反应文字表达式:红磷(P)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例题2】在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下列对该试验认识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试验说明氮气难容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知识点三: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氮气等。

(纯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可以用N2来表示,红磷可以用P来表示)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混合物都无法用一种化学符号来表示)【例题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水泥砂浆C、干冰D、汽水知识点四:不同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成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主要用途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支持燃烧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等氮气不活泼,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食品包装用氮气防腐稀有气体很不活泼(惰性气体)无色无味,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保护气,制造低温环境,用于激光技术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例题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气焊B、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C、氮气用于制造化肥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课题2 氧气知识点一:氧气的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归纳第一节空气一、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2口8+02兽=2口8。

和2HgO=^=2Hg+O2幺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原理】4P+5O 2-2P2O5【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弹簧夹关闭。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杳装置的气密性。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放热;③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①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等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注意事项】1.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2.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3.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则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4.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5.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

6. 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7. 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

8. 如果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9. 不要用镁代替红磷!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

三、空气的成分气体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四、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定义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空气与氧气”的必背知识点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空气与氧气”的必背知识点

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与氧气”必背知识点一、空气的成分与性质1. 空气的成分氮气(N₂):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氧气(O₂):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主要包括氦、氖、氩等。

二氧化碳(CO₂):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2. 空气的污染主要污染物:烟尘和有害气体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

污染指数: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污染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

3. 空气的保护措施: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积极植树造林等。

二、氧气的性质与用途1. 物理性质颜色、气味:无色无味。

状态: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不易溶于水 (但有一定溶解性,1L水中大约能溶30ml氧气),在特定条件下可变为淡蓝色液体或固体。

密度:略大于空气。

2. 化学性质活泼性: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反应现象: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等。

3. 用途供给呼吸:用于动植物呼吸、潜水、登山、医疗急救等。

支持燃烧:用于炼钢、气焊、航空航天、化工生产等。

三、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 制取原理高锰酸钾分解:2KMnO₂ → K₂MnO₂ + MnO₂ + O₂↑(加热条件下)。

过氧化氢分解:2H₂O₂ → 2H₂O + O₂↑(二氧化锰催化下)。

2. 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包括固固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3. 操作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入反应物(如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固定装置,点燃热源(或加入催化剂)。

收集气体。

验证气体(如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4. 注意事项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总结单选题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C.CO2属于空气污染物D.空气中的O2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CA、液氮汽化吸收热量,可用作制冷剂,故选项正确;B、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选项正确;故选:C。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河水C.苏打水D.蒸馏水答案:D分析:根据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进行分析。

A、矿泉水中含有矿物质和水等,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河水中含有泥沙、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苏打水中含有碳酸钠和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故选D。

3、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⑤C.②③D.②④答案:A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属于固体混合需加热型,发生装置是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法(装置④)或排水法(装置③)收集,故装置组合正确的是①③或①④,观察选项,只有A选项正确。

故选:A。

4、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答案:BA. 装置②是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正确;B.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a进入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从b排出,错误;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不与其反应的气体,装置④是洗气装置,导气管是长进短出,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正确;D.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对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集气瓶正放,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正确。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大全笔记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大全笔记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大全笔记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放出热量B.产生大量白烟C.火星四射D.生成黑色固体答案: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不会产生大量白烟。

故选:B。

2、测定空气成分含量的实验中,体积分数约占1/5的是A.O2B.N2C.CO2D.H2O答案:A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 78%,氧气体积分数21%,氧气体积分数约占五分之一,故选:A。

3、氧气是人类活动的必需的物质之一,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装置图错误的是A.制取B.干燥C.收集D.验满答案:CA、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且长颈漏斗下端应在液面以下,图中正确,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

洗气应“长进短出”,这样反应比较充分,图中正确,不符合题意;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应“长进短出”,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③或⑤作为收集装置B.检验④中CO2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看木条是否熄灭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D.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②作为发生装置答案:D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可选用④或⑤作为收集装置,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不能伸入集气瓶内,不符合题意;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D、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②,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九年级化学空气知识点公式

九年级化学空气知识点公式

九年级化学空气知识点公式空气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它由许多不同组分组成。

在化学学科中,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化学中与空气有关的知识点和公式。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少量的稀有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的比例最大,约占空气质量的78%左右。

氧气的比例约为21%,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

此外,水蒸气的含量随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而不同,而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二氧化碳等的含量相对较少。

二、空气的性质1. 空气具有质量和体积。

空气是一种物质,它具有质量和占据一定的空间。

当我们在漫长的徒步远足中感到疲惫时,我们可以通过呼吸新鲜空气来感到舒适。

2. 空气具有压力。

由于空气的质量和各个气体分子的运动,空气对物体产生压力。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可以感觉到风的原因,也是鸟类和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原因。

三、焰消火,火中生氧当我们把蜡烛的火焰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时,烛芯上的火焰会逐渐熄灭。

这是因为火焰需要氧气来维持燃烧,而密闭的容器会使氧气耗尽。

这个现象是九年级化学中一种常见的实验现象。

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反应的进行。

当燃料在氧气的存在下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这是一个废气生成的反应,可用以下反应式表示:燃料(如木炭)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四、空气中的氮气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虽然氮气本身不参与燃烧反应,但它在许多其他化学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氮气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氧化物。

这些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它们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空气中的水蒸气空气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它的含量会受到气温和湿度的影响。

水蒸气是大气中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在一系列的大气现象中发挥作用,如云的形成、降水等。

六、空气污染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空气污染是由于工业活动、交通尾气、燃煤、焚烧和化学废料排放等因素引起的。

空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笔记】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1:空气的组成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记忆】氮78,氧21,0.94是稀气,还有两个0.03,二氧化碳和杂气知识点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压强差2.文字表达式:3.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再把水以上的容积部分分成五等份做上记号③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瓶内并塞紧瓶塞④待红磷燃烧停止,温度降低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4.实验现象:①放热、产生大量白烟②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5.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②剩余气体:a.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6.误差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误差分析:小磷少爷沏茶没降温;老大爷手慢没夹紧】(1)小于1/5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2)大于1/5弹簧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受热气体会顺着导管逸出;燃烧匙伸入过慢,使装置内气体受热逸出7.集气瓶中水的作用:(1)为了防止热的燃烧物溅落炸裂集气瓶;(2)为了吸收红磷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3)为了吸收热量,有利于装置冷却。

8.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①改进点燃方式②同时改进点燃和测量方式知识点3:物质分类1.混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不能用化学符号)例:空气、海水、纯净水2.纯净物: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例: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知识点4: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1.氧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液态氧、固态氧均为淡蓝色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助燃性)2.氮气:物理性质:①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途:保护气(焊接金属、食品包装);液氮冷冻麻醉3.稀有气体(惰性气体):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用途:作保护气;作电光源;氦气制造低温环境4.二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化学性质:不可燃、不助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用途:灭火剂、人工降雨、制冷剂、气态肥料(光合作用)、碳酸饮料知识点5:大气污染1.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 空气1、空气成分①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1/5。

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 21% 0.94% 0.03% 0.03%③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水进入集气瓶。

文字表达式: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4)实验注意事项:A、装置不能漏气;B、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C、红磷要过量;D、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5)实验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A、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B、瓶塞未塞紧,是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D、导管内未事先充满水。

②液面上升大于1/5的原因:A、弹簧夹没有加紧;B、红磷升入瓶中的速度太慢。

③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

(6)推论: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

2. 混合物和纯净物点燃(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海水是混合物。

(3)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②混合物: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石、石灰水、所有的溶液····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2、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1)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1)

课题1 空气1、空气成分①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1/5。

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 21% 0.94% 0.03% 0.03%③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水进入集气瓶。

文字表达式: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4)实验注意事项:A、装置不能漏气;B、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C、红磷要过量;D、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5)实验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A、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B、瓶塞未塞紧,是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D、导管内未事先充满水。

②液面上升大于1/5的原因:A、弹簧夹没有加紧;B、红磷升入瓶中的速度太慢。

③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

(6)推论: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

2. 混合物和纯净物点燃(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海水是混合物。

(3)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②混合物: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石、石灰水、所有的溶液····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2、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空气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空气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空气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空气在九年级化学上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空气的知识。

空气是地球上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由氧气、氮气和其他少量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本文将围绕空气的组成、性质以及对生命和环境的影响展开论述。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氧气(O2)和氮气(N2)组成。

氧气占空气体积的约20%,是我们呼吸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气体。

氮气占空气体积的约78%,它在自然界中起到稀释和稳定空气的作用。

此外,空气中还有一小部分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CO2)、氩气(Ar)等。

二、空气的性质1. 空气是透明的:我们通常看不见空气,因为它是透明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只能看见空气中的物体或者感受到它的存在,而无法直接观察到空气本身。

2. 空气是轻质的:相较于水和其他液体,空气是非常轻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轻松地呼吸和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3. 空气是可压缩的:空气具有可压缩性,这意味着它的体积可以根据压强的变化而改变。

这一性质在气体状态变化、气体储存以及气体传输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空气的作用1. 呼吸作用:空气中的氧气是动植物呼吸所必需的。

动物通过呼吸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维持了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2. 燃烧作用:氧气是燃烧的必需品。

当物质燃烧时,它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火焰和燃烧的热能。

这也是为什么火灾通常需要氧气的原因。

3. 环境调节作用:空气对于维持环境平衡和生物生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风的吹拂,空气能够调节地球上的温度、湿度和气候。

同时,空气还承载着气溶胶、尘埃等微细颗粒物质,对环境污染和净化起着一定的作用。

总结: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由氧气、氮气和少量其他气体组成。

空气的特性使其在呼吸、燃烧和环境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地保护和利用空气资源。

初三上化学空气笔记手写

初三上化学空气笔记手写

初三上化学空气笔记手写化学空气是指大气中的气体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下面是我为你手写的初三化学空气笔记:化学空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气体组成。

它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的稀有气体、水蒸气等组成。

1. 氮气(N2)是化学空气的主要成分,占据大约78%的体积。

氮气是一种稳定的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它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构成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部分。

2. 氧气(O2)是化学空气的第二大成分,占据大约21%的体积。

氧气对于维持生命至关重要,它是呼吸过程中必需的气体,用于细胞呼吸和能量产生。

氧气还支持燃烧过程,是许多化学反应的氧化剂。

3. 二氧化碳(CO2)是化学空气的重要成分之一,占据大约0.04%的体积。

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同时也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地球气候变暖。

4. 稀有气体包括氩气、氦气、氖气、氪气、氙气和氡气等,它们在化学空气中的含量非常稀少,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氦气广泛用于气球和潜水装置中,氩气用于保护焊接过程中的金属。

5. 水蒸气是化学空气中的变化成分,它的含量会随着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水蒸气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总之,化学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气等组成的。

它们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和比例对于维持生命和地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了解化学空气的组成和特性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的大气环境以及生物和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
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
250mL )中的水的
体积为 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B .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9.6%
C.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 不足

例题 3 下面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
Ⅰ.实验小组按 A 装置进行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
3
先膨胀,
后变瘪 ,实验结束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总体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
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
夹 。(任写一种)
Ⅱ.实验 A 测得结果不够准确,实验小组进行反思。
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
D .不必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就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答案: D
例题 2
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 探究内容。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
他们选择了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 为
2பைடு நூலகம்
( 1)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
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选定白磷在如图
B 所示装置中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
功,实验前,检察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打开弹簧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若气球膨
胀,说明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

【查阅资料】白磷着火燃烧的温度为 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空气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空气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PM2.5:即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
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措施:(1)使用清洁燃料;(2)控制煤炭燃烧后烟尘和二氧化
硫的排放;(3)控制机动车辆尾气排放;(4)使用无氟冰箱;
(5)限制化工厂气体排放;(6)改造陈旧的化学工艺,推广应
与作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氧气
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是指氧气具有助
燃性或氧化性,还能支持呼吸,它是
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氧气的作用:医疗急救时需要用纯氧、
燃料燃烧、炼钢、气焊、宇宙航行、
潜水作业。
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且这些物
质之间没有反应,各自性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讨论:
集气瓶中除了要放水外,还需要做什么?
水的作用又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燃烧匙中的红磷是过量的还是不过量的?
为什么?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讨论:
集气瓶中除了放水外,在集气瓶上还应标
上刻度线,最好是五等分,这样有利于较
直观地看到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变化。
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
4
5
体积的气体中,
结果所得气体与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拉瓦锡的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
1
总体积的 。
5
空气的组成
思考: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坚信空气中只含有氧气和氮气,但
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发
现还有许多其他气体,那么究竟是什么气体呢?
空气的成分:空气主要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氦气、氘气、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曲颈瓶
玻璃钟罩 汞槽
探究新知
拉瓦锡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空气,发现这部分 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认为 这部分气体全部都是氮气。
拉瓦锡又把汞表面所收集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 放在一个较小的容器内加热,得到汞和氧气,而 且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余4/5体积的空 气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探究新知 知识点 3 保护空气 空气污染的原因
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 硫的氧化物及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和烟尘对空气造成 了污染。
探究新知 空气被污染的危害
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温 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形成酸雨(世界三大环境问题)等。
探究新知
空气污染的防治
人体各组织均不能承受过多的氧,这是因为氧 本身不靠酶催化就能与不饱和脂肪酸反应,并能破 坏贮存这些酸的磷脂,而磷脂又是构成细胞生物膜 的主要成分,从而造成细胞死亡,这个过程叫做脂 质过氧化。此外,氧对细胞的破坏还在于它可产生 自由基,诱发癌症。实验证明,毁灭细胞培养物的 办法就是将它置于过饱和的氧的环境中。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CO2)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探究新知
混合物与纯净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其中各成分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如:空气, 海水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用专门的化 学符号来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二 氧化碳(CO2)等。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知识点
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为大家整理了空气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知识点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
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
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②装置漏气
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课后练习
1.(山东泰安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稀硫酸除锈
C.液氮作致冷剂
D.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作保护气
2.山西云冈石窟有很多佛像雕塑,原本栩栩如生的雕像现如今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还出现了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酸雨,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O2 B.CO C.N2
D.SO2
3.下列气体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小白鼠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存活了一段时间
__________。

(2)酥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逐渐变软
__________。

(3)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__________。

(4)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__________。

4.目前,我国按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不包括( )
A.二氧化硫(SO2)
B.二氧化碳
(CO2)
C.二氧化氮(NO2)
D.总悬浮颗粒物(TSP)
5.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焚烧落叶
B.增加绿地面积
C.减少用煤作燃料
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参考答案
1.思路解析:氧气用于炼钢利用的是氧气可以助燃的性质,是化学性质;稀硫酸除锈利用的是硫酸和铁锈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也是化学性质;液氮作致冷剂利用的是液氮升华吸热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作保护气利用的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化学性质。

答案:C
2.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污染气体的了解。

常见污染气体有:SO2、CO及氮氧化物等,其中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答案:D
3.思路解析:题目考查的是空气中各成分的主要作用及有关的化学反应,题目(1)考查氧气对人及动物的呼吸支持作用,题(2)考查空气中的水蒸气易使某些物质吸湿变潮,题(3)考
查氮气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题(4)考查二氧化碳的特性。

答案:(1)氧气 (2)水蒸气 (3)氮气二氧化碳
4.思路解析:由于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所以一般不包括二氧化碳。

答案:B
5.思路解析:这是一道有关空气污染的考题。

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增加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少用煤作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汽车改用清洁燃料,可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焚烧落叶,会产生大量烟污染空气。

答案:A
空气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大家关注初三化学知识点栏目,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