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十二五经验总结及十三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总结(9篇)
十二五规划总结第1篇区残联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_单位总结xxx年以来,区残联紧紧围绕麒麟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曲靖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及各执行年度下达的指标任务,结合残联职能,针对残疾人特点,强化服务意识,真抓实干,扎实工作,进一步开创了全区残疾人工作新局面,促进了全区残疾人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一)残疾人康复事业取得新进展。
残疾人参加城乡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残疾人参加医保的特别扶助政策全面落实,残疾人享有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医疗康复报账水平、医疗救助水平持续提高。
前3年(xx—xx年,下同)培训基层残疾人康复协调员、指导员491人次,后2年(xx—xx年,下同)预计培训500人次;前3年培智残儿童家长180人次,后2年预计培训200人次;前3年救助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1200人次,培训精神病患者监护人1481人次,救助住院治疗精神病患者401人次,后2年预计救助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1200人次,培训监护人1400人次,救助住院治疗精神病患者400人次;前3年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661例,实施肢残儿童少年矫治手术140例,后2年预计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10 0例,肢残儿童少年矫治手术40例;前3年免费救助适配辅助器具1440件,后2年预计14 00件;前3年完成低视力康复530例次、智残儿童康复120例次、聋儿听力助残40例次、适配成人助听器40例、肢残康复训练360例次、适配假肢50例、盲人定向行走训练160例次,后2年预计完成低视力康复400例次、智残儿童康复160例次、聋儿听力助残30例次、适配成人助听器60例、肢残康复训练300例次、适配假肢30例、盲人定向行走训练140人次。
(二)残疾人就业创业取得新成效。
前3年免费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04人、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训120人、盲人按摩培训28人次、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xx人次,发放残疾人创业补贴123人,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50余万元,新增残疾人就业190人,后2年预计完成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120人、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训100人、盲人按摩培训20人次、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200人次,发放创业补贴60人,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80万元,促进残疾人新增就业130人。
【发改规划】丹东市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规划
【发改规划】丹东市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规划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规划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为确保全面完成我市“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任务,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辽政办发〔2014〕49号)要求,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工作目标:2014-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77%、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氨氮排放量下降2.68%、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2.59%、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以上。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积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严格项目管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或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依法依规全面清理违规在建和建成项目。
(二)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9%。
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组织申报国家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
(三)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实行地区煤炭消费目标责任管理,严格控制全市煤炭消费总量,逐步实施新建耗煤项目燃煤等量替代制度。
努力扩大天然气供应能力,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气优先用于居民生活及煤炭有序替代。
(四)强化能评环评约束作用。
严格实施项目能评和环评制度,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效水平和排污强度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钢铁、有色、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
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地区,暂停该地区新建高耗能项目的能评审查和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的环评审批。
丹东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
丹东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2006—2020年)丹东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规划修编背景 (1)第一节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1)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第三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4)第四节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7)第二章规划修编依据与过程 (10)第一节规划修编主要依据 (10)第二节规划修编简要过程 (11)第三节规划修编主要成果 (14)第三章资料来源与数据采用 (16)第一节基础资料来源 (16)第二节基础数据采用 (16)第四章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19)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分析 (19)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 (20)第三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测 (21)第五章规划主要用地规模预测 (23)第一节农用地规模预测 (23)第二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25)第六章耕地和基本农田分析 (29)第一节耕地内部结构与质量 (29)第二节耕地历年变化情况 (30)第三节基本农田质量状况 (30)第七章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32)第一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32)第二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 (33)第八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36)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36)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37)第九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40)第一节土地生态保护分区 (40)第二节环境友好型用地模式 (41)第十章土地利用统筹分区与调控 (43)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及调控 (43)第二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管控 (48)第三节建设用地管制边界与区域 (50)第十一章各项规划控制指标分解 (53)第一节规划指标分解原则 (53)第二节指标分解过程与结果 (53)第十二章中心城区控制与重大工程 (59)第一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59)第二节土地利用重大工程确定 (61)第十三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69)第一节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69)第二节评价的依据与方法 (70)第三节生态环境现状及目标 (71)第四节评价过程及结果 (72)第五节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 (86)第十四章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 (88)第一节与省级规划的协调衔接 (88)第二节与上轮规划的协调衔接 (88)第三节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协调衔接 (89)第四节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 (90)第五节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 (90)附表1:丹东市土地利用结构平衡表(2006—2010年)附表2:丹东市土地利用结构平衡表(2006—2020年)第一章规划修编背景第一节自然社会经济概况一、自然概况(一)位置与范围。
辽宁省石化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辽政办发〔2016〕76号附件8辽宁省石化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一、“十二五”发展回顾(一)产业发展现状。
1.主要经济指标。
“十二五”时期,全省石化工业实现平稳增长。
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年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利税亿元,利润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015年,全省石化行业规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列全国石化行业第五位,占全省工业比重为%;实现税金列全省工业第一位,占比%。
加工能力9050万吨/年,乙烯200万吨/年,对二甲苯(PX)14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PTA)1340万吨/年,轮胎3000万条/年。
全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生产平稳,原油年产量始终保持在1000万吨左右。
“十二五”中前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处于高位,开采业经济效益水平较高;2014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快速大幅下跌,开采业出现大幅亏损。
“十二五”时期全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定,每年原油加工量保持在6300~6600万吨之间,成品油年产量保持在3500~3850万吨之间。
受前期高油价及成品油定价机制等因素影响,我省石油加工业在“十二五”时期持续亏损,累计亏损额达到亿元,在2013年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之后,亏损额大幅下降。
化学工业:“十二五”时期,有机化工原料得到较快发展,乙烯、PTA等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产能已跃居全国前列;精细化工产品门类齐全,精细化率逐年提升,但化工新材料及高端专用化学品发展相对缓慢。
企业1836家,资产总额亿元。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家,石油加工业238家,化学工业1597家。
中央企业:中石油8家企业(7家炼厂和1家油田)、兵器北方华锦集团、沈阳化工集团、中海沥青等11家央企,在我省石化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
民营企业:“十二五”时期,行业新增4家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民营企业,分别是恒力石化、逸盛大化、福佳·大化、盘锦北燃。
黑龙江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通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我国“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成就,科学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结合黑龙江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制定我省“十二五”规划,对于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准确把握战略导向,坚持从省情出发走符合黑龙江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审时度势,精心谋划,确立科学发展主调,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局,制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目标,努力走出一条符合黑龙江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改革发展的巨大压力,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突破1万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6%,跃上1千亿元台阶,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明显提高,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是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的五年。
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等现代交通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的五年。
经济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高水平、宽领域、深层次对外经贸合作格局初步形成,是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的五年。
丹东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在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方案的通知-丹政发
丹东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在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方案的通知-丹政发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丹东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1.08•【字号】丹政发〔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丹东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在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方案的通知丹政发〔202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关于在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丹东市人民政府2024年1月8日关于在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施意见》精神,在实施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丹东实践中奋力实现民生保障新突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努力把丹东建设成为绿色发展、美丽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市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扎实成效,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城市更加美丽文明,幸福宜居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港口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
港口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摘要: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繁荣发展,也使沿海地区的港口城市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出现了“港口经济”这一新兴经济模式。
港口城市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港口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地区经济的日益增长。
东北地区港口经济发展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丹东港作为东北东部最便捷的出海口,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利用港口经济辐射城市经济发展,带动东北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对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港口;港口经济;丹东随着海上运输的发展和全球经贸活动的繁荣,港口已经不再是渔民的聚集地或货物的装卸地,而是对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枢纽。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港口为其城市提供了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便捷通道,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港口经济”这一新兴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并推动港口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当前学术界对港口经济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港口经济是在以港口为中心的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港口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外向型经济。
港口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往往决定港口城市经济的性质和走向。
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直接促进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港口能够发挥物流经济的支持作用。
港口产业作为港口经济的主要载体,影响着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
一、丹东市港口经济发展概况(一)港口快速发展丹东港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我国最北端的国际贸易商港,是连接东北亚地区最便捷的物流大通道,也是我国东北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口。
目前,丹东港有大东港区、浪头港区和海洋红港区三个港区,现有生产性泊位50余个,总岸线长8206米,拥有30万吨级专业化散货泊位、5万吨级专业化粮食泊位、专业化集装箱泊位和一流的煤炭、钢材仓储设施及火车装卸系统。
港口拥有120万吨全球最大的粮食仓储能力,货物仓储面积达50平方公里,拥有各类装卸机械1363台,港作船舶17艘,陆上最大起重能力300吨,海上最大起重能力600吨。
丹东新城区的趋势
丹东新城区的趋势
丹东新城区是近年来丹东市新建的城市新区,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水平持续提升。
丹东新城区是丹东市的重点发展区域,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对新城的规划和建设,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丹东新城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逐渐由传统制造业型城市向服务业发展型城市转变,重点发展新兴产业,加强高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3.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丹东新城区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场、体育场馆等,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4.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丹东新城区在城市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园区绿化和建设“生态新城”,建立了完整的生态治理体系,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5.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丹东新城区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吸引了大量人口的流入,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人口基础。
丹东经济发展现状
丹东经济发展现状摘要:丹东作为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其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丹东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主要挑战,并提出丹东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丹东;经济形势;战略举措一、丹东经济发展现状1.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从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看:2004-2005年,丹东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格局;2006-2012年,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格局。
经过九年的发展,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4年的17.4:37.8:44.8调整为2012年的13.8:50.1:36.1。
表现出第一产业比例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例逐年上升、第三产业比例下降的明显态势。
分析其因为是2004年之前,丹东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水平过低、总量过小,导致第三产业比重相对偏高。
而2005-2009年,丹东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营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7.1%, 2010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82%,民营经济已从“半壁江山”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导力量。
此外,丹东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一直较为落后,传统的服务业增长幅度有限,所以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2.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初步形成以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开采及深加工、电力生产四大主导产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86户,2011年896户,实现增加值4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2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011年,以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等重点园区为拉动,形成了超1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11个,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10亿元,增长34%。
3.农业生产稳步推进。
全年粮食总产量95.2万吨,比上年下降4.4%,是历史上的第二个丰收年。
2011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99.6万吨。
2012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7万吨,东港梭子蟹、黄蚬子、杂色蛤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东港草莓产业获全国草莓第一县和省政府“一县一业”认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报送“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度实施情况的函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报送“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度实施情况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6.11.24•【字号】辽环函〔2016〕311号•【施行日期】2016.1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报送“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度实施情况的函省发改委:你委《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落实工作的通知》(辽发改规划﹝2016﹞1161号)收悉。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我厅为责任单位和牵头单位的主要指标、任务的年度实施情况报送如下: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做法1、指标完成情况一是减排指标。
2016年9月,环保部《关于印发2016年各省(区、市)环保约束性指标计划的通知》(环办规财函[2016]1579号),确定我省2016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比例分别为2.7%、1.8%、4.0%和4.0%。
初步测算已完成削减比例分别为2.5%、1.6%、3.5%、3.4%,预计年底可完成国家年度任务。
二是环境空气质量指标。
国家下达的年度指标为2016年细颗粒物同比下降5%,优良天数达到72.5%。
通过全省各市及省直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我省空气质量大幅改善,2016年前10个月PM2.5(细颗粒物)浓度4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2.8%,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79.6%,同比改善了4%。
三是地表水质量指标。
2016年1-10月份,我省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47.7%,完成规划确定的44.2%年度目标。
但是,因为上半年旱情严重、缺少生态水等原因,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为16.3%,未完成规划确定的不高于3.5%的年度目标。
2、主要做法一是超前谋划。
4月份省政府出台《辽宁省2016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确定了1837个重点项目,预计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比例分别为4.5%、5.6%、4.3%和4.2%,目前完成项目1669个,各项指标已完成序时进度。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决定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丹东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13•【字号】丹政发[2012]42号•【施行日期】2012.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决定(丹政发〔2012〕4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奖励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较大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调动我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丹东市哲学社会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评审,市政府决定授予《图说满族风情》等71项成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授予王晓东等36人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
希望全市社会科学工作者以获奖作者和受表彰的个人为榜样,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抓住“一桥两岛”开发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进行理论创新,积极促进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为繁荣发展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为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1.丹东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名单2.丹东市第七届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名单丹东市人民政府2012年12月13日附件1丹东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名单一等奖11项(排名不分先后)包泉万著作《图说满族民俗风情》于一贫研究报告《“十二五”期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及财政政策取向》马永国研究报告《关于构建廉情预警机制的实践与思考》刘江雁研究报告《关于辽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普及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何纪红研究报告《丹东满族音乐与高校音乐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宫春子论文《关于失业调查及保障问题的思考――以丹东为例》沈晓丹论文《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以丹东地区为例》丁庆武论文《辽宁沿海经济带丹东区域税收政策研究》刘岩论文《贸易流量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综述》郑辽吉论文《城镇滨水区游憩管理模式》杨慧艳论文《患者权利立法研究》二等奖24项(排名不分先后)陈利著作《当代大学生成才新论》下卷金顺姐著作《韩国语口语教程》王新鹏著作《老科协理论与实践研究》苑梅研究报告《辽宁收入再分配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研究》赵军研究报告《“十二五”期间财政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迟慧研究报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研究》洪冶研究报告《对丹东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分析研究》张春光研究报告《辽宁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张美华论文《对朝投资动态及我国对朝投资展望》孙鹤论文《人情与公权私化关系的文化学探析》于立军论文《论丹东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康瑞更论文《关于纳税人权利及保护问题的探讨》蔡丽娟论文《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原因剖析》董广伟论文《丹东市城乡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措施研究》刘卫东论文《我国社会保障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谢淑玲论文《东北现代文学的民族风格特征及其审美价值》赵爱华论文《丹东乡村旅游需求管理研究》林竹梅论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旅游英语教学》马崇坤论文《当年高校政治信仰教育的现状调查》周春太论文《论民族体育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运用》韩景军论文《特殊学校需要优质体育教育》宋俊成论文《论生活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卢春宏论文《特殊体育教师的教育特性分析》赵宝红论文《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个人信用不良的原因分析》三等奖36项(排名不分先后)朴艺丹著作《新托业职场英语写作详解》唐龙文著作《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孙光亮译著《英汉汽车工程词典》宋光研究报告《丹东对外贸易发展思路研究》由平研究报告《我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财政政策研究》佟文权研究报告《丹东市近几年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及“十二五”发展的建议》张丽丽研究报告《我国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发展中的问题研究》于华金研究报告《县城视角下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孙耀庆研究报告《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王志华研究报告《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提升自主创意能力》武甲论文《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曲延志论文《行业劳资协商的组织与制度创新》刘晓善论文《港产业园区涉外经济贸易纠纷解决方式研究》何霞论文《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辽宁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王雪梅论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刘晶论文《论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基层党建的互动关系》李彤彧论文《积极的自我意象助你成功》孙希国论文《关于〈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顾伟论文《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思考我市文化产业定位及品牌培育》张有绪论文《供应链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白以娟论文《丹东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李钢论文《丹东市城市设计研究》孙希武论文《谈古代工艺造物中文美与质美的思想理念》吴凤杰论文《政务公开下如何实现档案开放》陈松论文《数字信息风险管理探析》张雪荣论文《完善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王秋令论文《浅谈人才测评与大学生就业》于晓燕论文《基于人生论美学视角的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走向》林晓翠论文《构筑高职思政教育对学生网游引导的系统工程》苗君论文《大学新生人际消费心理探析》于媛媛论文《从大学生逃课谈“两课”教学改革》王桂华论文《ERP 沙盘模拟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袁国长论文《大学公共体育课篮球俱乐部教学模式》吴静媛论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李树清论文《也说“因材施教”》慈维丽论文《浅谈高校辅导员素质建设》附件2丹东市第七届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晓东王成毅王安民王茜王敏王桂花车文爱尹璐邓君德方晓明吕亚军孙继军朱颖刘向东刘先成那明盛宋月华宋振菊吴远新张羽张志明张所平杨万斌赵旎郝继侯俊山姜岳姜杰姜同斌贾巍徐璐琳郭永杰董晓斌韩峰童丽娟鞠丽娜。
有关教科研工作评价
有关教科研工作评价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我们的教师都得到了新的锻炼,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教科研工作评价,希望大家喜欢!教科研工作评价1本学期我校科研工作紧紧围绕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和要求,在阳光教育理念下,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不断开拓教研思路,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强化校本教研,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取得了必须的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逐步增强,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进取的影响。
一、科研工作目标学校科研工作有特色,教科研有品牌,创立科研工作开展的先进学校。
二、科研工作开展的具体措施(一)加强科研培训,促进专业发展1、本学期继续加强教师业务学习,努力探讨校本培训的多种形式,经过不一样形式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研讨,使指导教师的课程指导和实施水平不断提升,努力实现高效课堂。
2、教师自学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同时学校定期向教师推荐有关教育科研方面的文章,促进教师自我提高。
3、针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邀请相关的专家到校进行科研培训、科研讲座;同时组织教师走出去,进取参加各级各学科的教研活动。
4、经过多种课型,比如推门课、考核课,公开课等鼓励教师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反思,提高教师反思质量,促进教师深层次思考,努力培养出更多的专家型教师。
5、建立科研骨干培养机制,继续培养校级科研骨干教师,以我校小课题科研团队为核心,以点带面,带动全校教师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
(二)加强课题研究,抓好课题管理本学期坚持科研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把教科研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
围绕课题研究,加强我校科研课题管理工作,注重过程材料的积累,健全科研管理档案,对部分小课题做好结题工作。
(三)提炼科研成果,深化优质科研工作本学期我校鼓励发动教师进取撰写课题研究经验,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等,并及时进行评比、交流,认真帮忙及热情鼓励教师向各级教育教学刊物投稿,其中优秀的文章参加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征集和评选活动。
关于教科研工作心得范文10篇
关于教科研工作心得范文10篇教科研工作心得范文(一):学校工作在教育,教育工作在教学,教学工作的好坏也能够从教研教改方面体现出来。
在本学期中,我组遵从教学规律,遵照国家的教学方针,用心致力于教研教改工作,经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圆满的完成了学校安排给我组教研教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此刻总结如下:一、拟好教研教改计划、明确工作任务。
在学校教研室的指导下,开学初制订各项工作计划,写出工作要点,每位教师制订自已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
人人做到心中有教学工作,心中有教研工作,做到从上到下都重视教研工作。
二、加强思想认识,培养工作职责心。
随着教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教法在各个学校都得到了很好的推广运用。
在社会经济的冲击下,每位教师都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交流,大家都在抓教学质量和教研教改工作。
为此,在本学期调整教学思路,加强教育教学工作,使每位教师认识到教学质量对学校生存的重要性,使每个教师都有高度的职责感,都充分认识到新课改新教法的必要性。
在多次的讨论中,各学科培训中每位教师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教育。
经过每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工作职责心得到加强。
三、加强教研教改日常工作的组织管理。
学校由教务处专抓教研教改工作,教师们认真依据各个学科教学特点,制定本学期的各科计划。
制定好教研教改工作计划,教务处根据教研教改计划开展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
学校的教研工作计划的实施及方案的落实实行定期、定项的督导检查与评价。
在本学期中我们进行了常规教研活动10次以上。
在教研活动中我校主张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杜绝走形式不合学校实际状况的活动。
按照教务处要求,抓好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在检查工作中要检查教师的教案、测验、作业批改、作业分析、听课记录、学生对教师上课状况评价等,在检查中务必做到认真检查记录并总结反馈。
年轻教师或者骨干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课后授课教师作了说课,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状况作了全面的评课。
辽宁丹东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变化2000字
辽宁丹东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变化2000字蓦然间,改革开放已走过40个春秋。
说起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居民顾伟家的生活变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每隔十年一换的电视机了。
每一台电视机,都有着令他难忘的回忆。
改革开放之初,电视机是地道的奢侈品。
那时,顾伟正准备成家,买台电视机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可一台丹东生产的12英寸黑白小电视机要290元,顾伟当时每月的工资只有42元。
自己买不起,只能让未婚妻拿了150元。
电视机不仅卖得贵,想买到手更难。
为了买这台12英寸黑白小电视机,顾伟和爱人披星戴月地在商店门口排了半宿队。
商店大门一开,大家就一拥而进,抢着往楼上跑。
不要说挑挑试试,只要售货员搬出一个装电视的箱子,顾客拿起来就跑。
回到家里,顾伟和爱人便迫不及待打开电视机看。
虽只有3个频道——中央电视台、省台和市台,节目非常有限,“但即使这样,我们也是看得如痴如醉,这是我们家里科技含量最高的电器了。
”这样的黑白小电视,顾伟家住的胡同十几家只有3家拥有。
每天晚上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播出时,胡同里居住的五六个小孩儿都会带着小板凳来到他家观看,有时候家长也会过来。
屋里太小,他们有时还将电视机搬到小院中。
那时,为了让黑白电视有色彩感,市场上还卖一种彩色电视膜——透明塑料片,上是天蓝色,中间是粉红色,下面是棕色。
把这个膜放在电视屏幕上,就有了一点彩电的感觉。
电视机给顾伟全家乃至邻居带来了无穷的生活乐趣。
上世纪80年代末,社会上流行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
买彩电非常困难,需要有特殊的购买券。
1989年,顾伟想尽办法弄到了一张购买券,可以直接到电视机厂仓库中提货,从此,他家告别了黑白电视机,进入了彩色时代。
顾伟的儿子顾然从小办《家庭周报》,丹东电视台为孩子办报拍了一个专题片。
当电视台播放这部专题片时,全家还和邻居小朋友围坐在一起,分享儿子出现在电视中的奇妙情景。
“2001年,我家贷款买了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
原来的18英寸彩电,放在客厅就很不协调了。
丹东的发展趋势
丹东的发展趋势
丹东市是中国辽宁省东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东北三省的交汇处。
根据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丹东市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业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以下是丹东市的发展趋势:
1.经济:丹东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良好的地理位置。
随着中国国家战略的不断调整,丹东市将继续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2.文化:丹东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丹东市将继续加强文化产业的开发和推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促进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
3.旅游:丹东市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如辽东湾、万宝山、锦州湾和营口湾等。
丹东市将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总的来说,丹东市在经济、文化和旅游业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丹东市“十二五”第二批教师小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名单
42
樊金玲
丹东十四中
普通高中历史作业创新的研究
1
43
董文华
丹东十四中
初中语文“学案导学分组联动”教学模式的研究
2
44
李彩凤
丹东十四中
减轻中学生历史课业负担方法研究
2
45
于莉莉
丹东十四中
“后进生”心理问题转化教育的研究
1
46
李 琪
丹东十七中
八年级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3
47
曲文平
丹东十七中
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1
6
康 凯
丹东二中
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的应用研究
2
7
张桂月
丹东二中
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
1
8
车桂萍
丹东二中
高中英语阅读策略提高的研究
3
9
鲍慧敏
丹东二中
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的个案研究
3
10
关 敏
丹东二中
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2
11
李 想
丹东二中
初高中学英语课堂要求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
2
36
徐艳华
丹东十中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活动设置的研究
2
37
李赛北
丹东十三中
沙盘游戏对教师心理问题治疗作用的研究
1
38
张 宏
丹东十三中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小课题研究
2
39
周绍昌
丹东十三中
中学生古诗词赏析方法研究
2
40
李秀霞
丹东十三中
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研究
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丹东市贯彻落实《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丹东市贯彻落实《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5.04•【字号】丹政办发〔2017〕17号•【施行日期】2017.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振兴东北正文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丹东市贯彻落实《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丹政办发〔2017〕1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丹东市贯彻落实〈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5月4日丹东市贯彻落实《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工作任务分工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7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为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辽委发〔2016〕17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辽政发〔2016〕64号)、《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丹东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丹委发〔2016〕21号)及《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丹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丹政发〔2016〕13号),形成以下工作任务分工方案。
一、深化改革,构建振兴发展新体制(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1.深入推进简政放权。
建立健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完善清单动态管理和实施机制。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丹东市行政机关公务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丹东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公务员【发文字号】丹政办发[2012]27号【发布部门】丹东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8.10【实施日期】2012.08.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丹东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丹政办发〔2012〕2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丹东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十二五”规划》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二○一二年八月十日丹东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十二五”规划为全面提升丹东市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能力素质,更好地实现“十二五”期间丹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辽宁省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辽政办发〔2012〕9号),结合我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体系为目标,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不断提升公务员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群众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为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提供有力的行政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要求。
1.围绕大局,突出重点,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
从全市工作的大局来认识、谋划和推进我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和安排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工作,增强培训服务的针对性,进一步提升公务员培训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
“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汇报文秘“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汇报根据会议安排,简要汇报三个内容,一是“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情况,二是目前“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及下步打算,三是“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框架。
下面依次汇报。
一、“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保持了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围绕主题主线的转型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事业有了较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
五年来,我市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预计我市地区达到XX.41 亿元,比2010 年近翻了一番,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2%。
财政收入取得重大突破。
预计达到14 亿元,是2010 年的3 倍,年均增长25%,比《纲要》预期目标高5 个百分点,提前两年实现了12 亿元的规划目标;预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XXX.56 亿元,是2010 年的3.3 倍,年均增长XX%,将超额完成223 亿元的规划目标;预计外贸出口达到XXX 万美元,是2010 年的2.5 倍,年均增长20%,提前一年完成5450 万美元的规划目标。
五年来,我市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农业在全省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农产品加工强县、畜牧强县、生态林业示范县等荣誉称号不断涌现,粮食生产能力增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长足发展。
规模工业继续壮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达到120 家左右,比2010 年(59 家)翻了一番,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XX.09 亿元,是2010 年的2.5 倍,年均增长20%。
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被列入全省90 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服务业较快发展。
五年间,“李白故里、银杏之乡”的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银杏节和国际李白文化节,完成了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东市“十二五”经验总结及“十三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运行稳中趋缓,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7.3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十二五”前三年年均增长11.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206元。
三次产业比重为13.4:49.4:37.2。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一)农业经济扎实稳步发展。
“十二五”以来,我市加大了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
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7.8亿元,比上年增长5%。
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0.47万公顷。
粮食总产量95.9万吨,连续三年喜获丰收。
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80户。
三湾水利枢纽及输水工程、大洋河应急供水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
鸭绿江国土防护工程累计完成百年一遇防洪堤11.6公里、护岸工程29.4公里。
完成2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治理中小河流河道55公里。
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2.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以解决。
(二)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58.1亿元,比上年增长9.5%。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钢铁等材料、电子信息及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工业的54.4%,全市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前两年,全口径工业投入累计875.5亿元,年均增长18.3%。
帕斯特谷物大豆深加工、本钢丹东不锈钢冷轧、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金山热电联产、首钢翁泉沟硼铁综合利用等一批工业大项目陆续竣工投产,东港卓恒机械、凤城博斯亚糖业、宽甸恒通石墨深加工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制造及纺织服装三个优势产业发展迅速。
目前,全市共有仪器仪表企业146户,相关配套行业企业103户,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已成为国内重要的仪器仪表产业集聚地。
(三)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交通运输业。
“十二五”以来,继续加快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业增长较快。
丹东至沈阳客运专线、丹东至大连快速铁路建设进展顺利,丹东至海城高速公路、丹东至通化高速公路、东北东部铁路通化至灌水段工程竣工通车。
大东港20万吨矿石泊位、大孤山海洋红港区陆域基础设施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中朝鸭绿江界河大桥主体已完工。
丹东港港口集疏能力增强,粮食、矿石等专业化泊位陆续建成使用。
2013年港口吞吐量1.2亿吨,比上年增长24.9%。
商贸流通和城区经济。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丹东(振兴)中央商贸服务业集聚区、东港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被纳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万达广场、鹏欣水游城、凤城亿丰商场、宽甸兴隆大家庭等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
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金山工业园区、汤池综合工业园、五龙背工业园区等一批城区工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
旅游业。
虎山、河口、凤凰山、天桥沟等景区景点综合改造全面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水平逐年提高,特色旅游优势显现。
2013年旅游业总收入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四)对内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坚持对外开放主战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引进了大宇造船重工、佳兆业房地产等一批项目。
拓展对外贸易渠道,重点扶持外贸出口骨干企业发展,东港水产品出口基地、丹东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建材深加工出口基地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出口基地。
中朝两国合作开发朝鲜黄金坪正式启动,黄金坪、威化岛经济区规划纲要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黄金坪经济区管委会办公楼开工建设。
东北东部区域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东北东部经济带发展规划》初稿完成,丹东港在牡丹江、通化、吉林等地建设的“陆港”已经投入使用,丹东港到长春、佳木斯、牡丹江等8条海铁联运专线先后启动。
(五)各项社会事业积极推进。
就业再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截止2013年,全地区累计实现就业16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10年的4.1%降至2013年2.78%。
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达到290元。
农村困难家庭常年病人托管工程全面启动。
市中心医院新建3.5万平方米外科病房楼主体工程完工,市第三医院病房楼改扩建工程投入使用。
千人拥有病床6.01张,年均增长7.2%。
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造任务如期完成。
普及全民健身活动,新城区体育馆、“百公里健身步道”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入使用。
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3‰。
二、“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十二五”规划目标无法全面完成。
我市“十二五”规划是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大环境下编制的,当时国家投入4万亿拉动经济增长,对经济发展预期较高,又值我市面临着沿海开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双重机遇。
为了使我市经济能够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较快的飞跃,根据当时的经济环境,我市制定了较高的经济预期目标。
从“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看,部分主要指标前三年增速低于规划预期目标,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低于规划目标8.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低于规划目标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9.2%,低于规划目标8.8个百分点。
2、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对我市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从国际看,“十二五”以来,全球经济正在深度调整,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增势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对我国经济都产生了复杂影响。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运行处在低速增长周期,结构性矛盾突出,运行风险加大。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从保增长转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着力推进转型升级,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从我市看,朝鲜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也使我市的开放进程受到一定影响。
3、我市经济运行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受宏观环境影响,我市部分大项目未能按时开工建设或建设速度放缓,沈丹客专和丹大快速铁路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计划2013年竣工,从目前进展情况看,要在2015年才能交付使用,未能在“十二五”时期发挥作用。
新区建设也未达到预期目标,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乏力,增值税等税收收入下滑明显;工业主导产业仍不突出,产业集聚不明显,特别是缺少工业大项目,难以对全市经济形成较强牵动力。
以上这些因素制约了我市“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发展。
三、“十三五”规划初步思路 “十二五”以来,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市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的下行压力不断加大。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虽然很艰巨,但随着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将使我市的经济承载力大幅提升;临港产业园区、大孤山等新开发区域将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一批工业项目投产达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速建设等将增强全市经济发展后劲。
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创新为动力,以结构升级为主线,努力做好“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突出改革创新,远近结合,更加注重以解决长远问题的办法来应对当前挑战,既要以五年为主,衔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又要考虑更长时期的远景发展。
以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为主题,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空间布局优化,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确保实现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二)功能定位 以设立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为契机,大力推进以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为代表的港口、铁路、公路、机场、边境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丹东新区、沿江经济区域、沿海经济区域和重点园区,形成多点带动、全域开放的发展格局。
将丹东市打造成为生态宜居港口旅游城市,东北东部出海新通道、区域性物流中心、临港产业基地,中国与朝鲜半岛开放合作的战略先导区。
(三)主要目标 1、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全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年均增长7%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
2、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
新兴产业比重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普遍升级,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48:45,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3、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城市化水平超过70%,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速向农村延伸覆盖,大力推进城乡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和垃圾处理一体化,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4、城市功能显著增强。
形成完善的海陆空交通运输新格局,形成新的出海通道,新老城区连为一体,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全市人口达到248万人,中心城区人口接近150万,地区城市化率达到70%。
5、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卫生医疗体系;生活更加宽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十三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
6、社会环境保持和谐稳定。
初步建立公共服务型现代政府与先进的社会治理结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备,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基层民主政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更加良好,刑事犯罪率、事故发生率、非正常死亡率明显下降。
(四)空间布局 强化与大连和沈阳经济区的联系,加强与东北东部城市的经济合作,大力提升丹东核心地位,形成“一核两翼多点两大板块”的总体布局框架:“一核”即丹东新区;“两翼”即沿江经济区域和沿海经济区域;“多点”即加快建设凤城通远堡、二龙,宽甸青椅山、城南,振兴区汤池,元宝区金山,振安区五龙等重点园区;“两大板块”即以沈丹高速公路为轴的凤城经济板块和以丹通高速公路为轴的宽甸经济板块。
(五)重点任务 1、加快沿江沿海经济带建设,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
一是继续推进重点经济区道路、公共交通、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吸引投资者和城乡居民投资创业和居住生活。
二是积极发展临港工业,扩大新材料、大豆加工、再生资源等产业生产规模,大力推进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丹东高新区、视光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国际会展中心、口岸物流园区、海洋红港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步伐;重点抓好渤海石化、化纤公司异地迁建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