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民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
释义:人在水中可以照见自己的样子,在民众中可以看出政治治理的状况。
(镜子不会说谎,总是忠实地反映出美丑。同样不会说谎的,是群众的眼睛和话语。政策合乎实际、民众安居乐业,人民不会违心批评;反之,民众也不会粉饰。即使能用一些手段“防民之口”,人民依然会用“道路以目”的方式表达抗议。同样,民众最了解政策的好坏。对干部来说,这是警醒,更是鞭策——自己说好不算好,民众说好才是真的好。)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出处::(明)于谦《咏煤炭》
释义:只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又饱又暖和。不辞辛劳不辞苦,走出荒僻山和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出处:(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释义:我躺在衙斋内听到萧萧的竹声,疑心那是民间痛苦的呻吟,作为一个小小的下层地方官,老百姓生活中一枝一叶的细小事情,也都引起了我们的关心。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
释义: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出处:(北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
释义:治理国家不可以随便调整政策,以免多混乱,但有了混乱也不用害怕。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出处:(先秦)《周易•系辞下传》
释义:君子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不忘危险,国家存在的时候要不忘败亡,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要居安思危,有危机意识。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出处:(北宋)苏轼《晁错论》
天下的祸患,最不好办的,是表面上太平无事,但实际上却有无法预料的隐患。坐在那里看着事情在变化,却不想办法去解决,恐怕事情就会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释义: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出处:(宋)吕本中《官箴》
释义: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出处:(唐)李世民《帝范〃崇文第十二》
释义:以上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只能得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因此只能得到下等的效果。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出处:(宋)《二程语录》
释义:当政者是否具有公心,关乎国家兴亡。有了公心,可以使国家兴盛;没有公心,一切从私心出发,就会使国家灭亡。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出处:(北宋)王安石《洪范传》
释义:要先修心治身,充实德行,而后才能从政。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出处:(上古时代)《尚书〃伊训》
释义: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对自己要严格约束唯恐不够。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释义: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为严重的了,过失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了。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释义:学好难如登山,学坏易似山崩。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典故的背景是这样的,东周末年,王子朝叛乱,周敬王被逐于都城,逃到成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诸流亡大臣拟在成周筑城建都。晋国的执政者魏献子赞同,然而卫国大夫彪傒以为不可,并引用了“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谚语以及历朝历代的教训加以劝阻。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篇》
释义:看到善良的行为,就唯恐自己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出处:(上古时代)《尚书〃周书〃周官》
释义:取得伟大的功绩,在于有远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事业,在于勤奋努力工作。
一勤天下无难事。
出处:(清)钱德苍辑《解人颐〃勤懒歌》
释义:只要勤奋,天下就没有难做的事情。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释义: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砌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形象地论证了大事都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出处:《庄子〃养生主》
释义: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
出处:(北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释义: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处: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释义: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出处:宋代词人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释义:人消瘦了,衣带越来越宽松,我始终不曾懊悔,为了思念她,我宁可自己容颜憔悴。
纵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出处:南宋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释义: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释义: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入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