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船舶旋回性
4.3旋回性及舵效

横距Transfer:特指当航向改变90°时重心横向移动 距离。
Tr≈0.5DT。 该值越小,则回转性越好。
反移量(偏距)kick:船舶重心在操舵后向操舵相反 方向横移的最大距离。(船首偏转一个罗经点左右)
1%L; 10%~20%) K重心≈1%L;K船尾≈(10%~20%)L 船速、舵角越大,反移量越大。 船速、舵角越大,反移量越大。
2010年11月21日星期日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
3
(1)第一阶段的运动特点:
船速下降 反向横移,瞬时回转中心在操舵相反的一侧。 回转角加速度为正,船首有朝操舵一侧偏转的趋势, 内倾
.
2010年11月21日星期日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
4
(2)第二阶段的运动特点
漂角逐渐增大,船速继续下降 船舶重心由反向横移变为正向横 移,正向横移速度逐渐增大。 漂角水动力矩增大,回转阻矩增 大 水动力转船力矩+舵压力转船力 矩>回转阻矩 船舶加快向操舵一侧偏转,但角 加速度逐渐减小 船体由内倾变为外倾
(3)舵压力转船力矩的估算
乔塞尔(Jossel)估算式:
4.3 旋回性及舵效
航运学院 陈厚忠
2010年11月21日星期日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
1
4.3.1旋回圈、要素及影响因素 旋回圈、 旋回圈
4.3.1.1旋回圈的概念 旋回圈的概念
定速直航(一般为全速)时,操一定舵角(一般为满 舵)后,其重心G的运动轨迹叫做旋回圈。
2010年11月21日星期日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
27
(9)横倾(总体影响不大) )横倾(总体影响不大)
船舶的旋回性能船舶操纵

3.第三阶段——定常旋回阶段
当漂角增加到一定值时,作用于 船体所受合力矩为零,进入定常旋回运 动。空船约在转首60°左右,满载约在 100 ° ~ 120 °左右进入定常旋回阶段。
• 特征:
• 船舶以固定漂角作匀速圆周运动
• 船舶处于相对稳定的外倾
二、旋回圈的大小及其要素
概念: 定速直航(一般为全速)的船舶操一定舵 角(一般为满舵)后,其重心所描绘的轨迹叫做 旋回圈(turning circle)。
船舶的追随性指数(turning lag index),单位为
s;K称之为船舶的旋回性指数(turning ability
index),单位为1/s。
二、船舶操纵性指数及其意义
1.K表示船舶旋回性的优劣
又称旋回性指数。K值大,则操舵后的转向角加 速度初始值、定常转向角速度值均较高,易于有较大 的转向角。
三、影响旋回圈大小的因素
1.方形系数Cb(block coefficient)
方形系数较低的瘦形高速船(Cb≈0.6)较方形系数较高的 肥形船(Cb ≈0.8)的旋回性能差得多,即船舶的方形系数越大, 船舶的旋回性越好,旋回圈越小。
2.船体水线下侧面积形状及分布
就整体而言,船首部分分布面积较大如有球鼻首者 或船尾比较瘦削的船舶,旋回中的阻尼力短小,旋回性 较好,旋回圈较小,但航向稳定性较差;而船尾部分分 布面积较大者如船尾有钝材或船首比较削进 (cut up) 的船舶,旋回中的阻尼力矩比较大,旋回性较差,旋回 圈较大,但航向稳定性较好
在3°~15°之间。
2) 转心(pivoting point)及其位置
旋回中的船舶可视为一方面船舶以一定的速度前进, 同时绕通过某一点的竖轴而旋转的运动的叠加,这一点就是 转心,通常以P代表之。船舶操舵旋回时,在旋回的初始阶 段,转心约在重心稍前处,以后随船舶旋回不断加快,转心 随着旋回中的漂角的增大而逐渐向船首方向移动;当船舶进 入定常旋回阶段即船舶旋回中的漂角保持不变时,转心P逐 渐稳定于某一点,对于不同船舶,该点的位置大约在离船首 柱后1/3~1/5船长处;船处于后退中,转心位置则在船尾 附近。
任务二认识船舶旋回性

任务二
Tr β
认识船舶旋回性 漂角 β :线速度
夹角约 3 ~ 15 度,尾部最 大。漂角越大,旋回性能 越好,直径越小,降速越 多,横倾角越大,转心也 前移,浅水中漂角比深水 中小。 转心 P :曲率中心到首尾 P 线的 垂线的垂足。 P 点处漂角 为 零,横移速度为零。 旋回加快, P 位置前移,定常 旋回时 稳定,约在首柱后 1/5 ~ 1/3 船长处。漂角越大,旋 回性能越好,转心越靠前。
任务二
Tr β
认识船舶旋回性
旋回中的船速:斜 航阻力增大、舵阻 力、惯性离心力的 纵向分力的增加, 推进器效率降低等 引起船速下降。一 般可降速 1/4 ~ 1/2 。 DT/L (相 对旋回初径)越 小,旋回性能越 好,降速越明显, 速降系数越小。肥 大型船舶旋回中速 度下降比瘦削型船 舶大。
Ad D Re P
Lk
任务二
Tr
认识船舶旋回性 进距( Ad ):通常指航
Ad
Lk
向改变 90 度时的进距 (重心移动的纵向距 离)。 约为旋回初径的 0.6 ~ 1.2 倍,是船舶转向时撑 握转舵时机的依据。 横距( Tr ):通常指航 向改变 90 度时的横距 (重心移动的横向距 离)。约为初径的一半 。
任务二
Tr
认识船舶旋回性
旋回初径( DT ): 改向 180 度重心的横移距 离。 一般比直径 D 大 10% , 约为船长的 3 ~ 6 倍,它 是 衡量船舶在有限水域范围 内,能否掉头操纵的重要 依据。
DT
Ad
Lk
任务二
Tr
Ad D Re
Lk DT
旋回直径 D :约为初径的 认识船舶旋回性 0.9 ~ 1.2 倍。是衡量旋回 性的主要依据。 滞距( Re ):旋回中心 总 较操舵时船舶重心位置更 偏于前方,滞距是该中心 的纵距,约为 1 ~ 2L 。 它 表示操舵后到船舶进入旋 回的“滞后距离”,也是 衡 量船舶舵效的标准之一。
船舶的操纵性能

船舶的操纵性能(旋回性、冲程、保向性、改向性以及船舶变速运动性能)船舶驾驶人员必须较好地掌握船舶操纵知识,了解本船的操纵性能以及各种外界条件对本船操纵性能的影响,才能正确操纵船舶;准确控制船舶的运动。
往往一艘操纵性能良好的船舶,具有稳定地保持运动状态和迅速准确地改变运动状态的性能。
一、旋回性能是船舶操纵中的重要部分,它包括的因素有偏移或反移量、进距、横距、旋回初径、漂角、转心、旋回时间、旋回中的降速和横倾等。
这些数值是在船舶满载,半载以及空载等不同的状态下实测所得,掌握这些要素,对避让船舶、狭窄区域旋回或掉头等情况下安全操纵船舶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判定船舶是否处于安全操纵范围内的重要参数。
偏移或反移量(KICK)是船舶重心向转舵相反一舷横移的距离,满载时其最大值约为船长的1%左右,但船尾的反移量较大,其最大值约为船长的1/10—1/5,可趁利避害的加以运用,如来船已过船首,且可能与船尾有碰撞危险,紧急情况下可向来船一侧满舵利用反移量避免碰撞(有人落水时向人落水一舷操满舵也是利用该反移量);进距(ADVCNCE)是开始转舵到航向转过任一角度时中心所移动的纵向距离,旋回资料中提供的纵距通常特指转过90度的进距,即最大进距,其值约为旋回初径的0.85—1.0倍,熟练掌握可常帮助我们正确判断船首来船或危险的最晚避让距离;横距(TRANSPER)是开始转舵到航向90度时船舶中心所一定的横向距离,其值约为旋回初径的0.55倍;旋回初径(TACTICAL DIAMETER)是船舶开始转舵到航向180度时重心所移动的横向距离,其值约为3-6倍船长;旋回直径(PINAL IAMETER)是船舶做定常旋回运动时的直径,约为旋回初径的0.9-1.2倍。
漂角(DRIPT AUGTE)是船舶旋回中船首与重心G点处旋回圈切线的方向夹角,其值约在3度—15度之间,漂角约大,其旋回性能越好;转心P是旋回圈的曲率中心O到船舶首尾线所做垂线的垂点,该点处的漂角和横移速度为零,转心P约在船首柱后1/3-1/5船长处,因此,旋回中尾部偏外较船首里为大,操船是应特别注意;旋回时间是旋回360度所需要的时间,它与排水量有密切关系,排水量大,旋回时间增加,比如万吨船快速满舵旋回一周约为6MIN,而超大型船舶旋回时间几乎增加一倍;旋回中的降速系由船体斜航阻力增加,舵阻力以及推进效率降低而造成的,所降部分为航速的1/4-2/4不等;旋回产生的横倾,它是一个应注意的不安全因素,旋回初出现向用舵方向一侧的内倾,倾角较小,时间也较短,不久随着转头角度速度增加,将出现向用舵反侧的外倾,对于GM值较小的集装箱船等,在操纵中应特别注意。
船舶的操纵性能

船舶的操纵性能(旋回性、冲程、保向性、改向性以及船舶变速运动性能)船舶驾驶人员必须较好地掌握船舶操纵知识,了解本船的操纵性能以及各种外界条件对本船操纵性能的影响,才能正确操纵船舶;准确控制船舶的运动。
往往一艘操纵性能良好的船舶,具有稳定地保持运动状态和迅速准确地改变运动状态的性能。
一、旋回性能是船舶操纵中的重要部分,它包括的因素有偏移或反移量、进距、横距、旋回初径、漂角、转心、旋回时间、旋回中的降速和横倾等。
这些数值是在船舶满载,半载以及空载等不同的状态下实测所得,掌握这些要素,对避让船舶、狭窄区域旋回或掉头等情况下安全操纵船舶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判定船舶是否处于安全操纵范围内的重要参数。
偏移或反移量(KICK)是船舶重心向转舵相反一舷横移的距离,满载时其最大值约为船长的1%左右,但船尾的反移量较大,其最大值约为船长的1/10—1/5,可趁利避害的加以运用,如来船已过船首,且可能与船尾有碰撞危险,紧急情况下可向来船一侧满舵利用反移量避免碰撞(有人落水时向人落水一舷操满舵也是利用该反移量);进距(ADVCNCE)是开始转舵到航向转过任一角度时中心所移动的纵向距离,旋回资料中提供的纵距通常特指转过90度的进距,即最大进距,其值约为旋回初径的0.85—1.0倍,熟练掌握可常帮助我们正确判断船首来船或危险的最晚避让距离;横距(TRANSPER)是开始转舵到航向90度时船舶中心所一定的横向距离,其值约为旋回初径的0.55倍;旋回初径(TACTICAL DIAMETER)是船舶开始转舵到航向180度时重心所移动的横向距离,其值约为3-6倍船长;旋回直径(PINAL IAMETER)是船舶做定常旋回运动时的直径,约为旋回初径的0.9-1.2倍。
漂角(DRIPT AUGTE)是船舶旋回中船首与重心G点处旋回圈切线的方向夹角,其值约在3度—15度之间,漂角约大,其旋回性能越好;转心P是旋回圈的曲率中心O到船舶首尾线所做垂线的垂点,该点处的漂角和横移速度为零,转心P约在船首柱后1/3-1/5船长处,因此,旋回中尾部偏外较船首里为大,操船是应特别注意;旋回时间是旋回360度所需要的时间,它与排水量有密切关系,排水量大,旋回时间增加,比如万吨船快速满舵旋回一周约为6MIN,而超大型船舶旋回时间几乎增加一倍;旋回中的降速系由船体斜航阻力增加,舵阻力以及推进效率降低而造成的,所降部分为航速的1/4-2/4不等;旋回产生的横倾,它是一个应注意的不安全因素,旋回初出现向用舵方向一侧的内倾,倾角较小,时间也较短,不久随着转头角度速度增加,将出现向用舵反侧的外倾,对于GM值较小的集装箱船等,在操纵中应特别注意。
船舶的旋回性能-船舶操纵

2、描述船舶旋回运动状态的运动要素
1) 漂角(drift angle) 漂角(
船舶首尾线上某一点的 线速度与船舶首尾面的交角叫 做漂角, 如左图所示 。 做漂角 , 如左图所示。 船舶在 首尾线上不同点的漂角是不同 的 , 在船尾处, 由于其横移速 在船尾处 , 度最大, 因此漂角也最大 。 度最大 , 因此漂角也最大。 但 通常所说的漂角是指船舶重心 处的线速度Vt 与船舶首尾面的 处的线速度 Vt与船舶首尾面的 交角,也就是船首向与重心G 交角,也就是船首向与重心G点 处旋回圈切线方向的夹角, 处旋回圈切线方向的夹角,用B 表示之。 表示之 。 一般船舶的漂角大约 在3°~15°之间。 15°
第一节 船舶的旋回性
概述:旋回性是指定速直航的船舶操 某一大的舵角后进入定常旋回的运动性 能。
旋回性是船舶操纵性当中极 其重要的一种性能! 其重要的一种性能!
一、船舶旋回的运动过程
1、第一阶段(转舵阶段) 第一阶段(转舵阶段)
船舶向一舷操舵后, 船舶向一舷操舵后, 保持或近乎保持其直进速 度,同时开始进入基本沿 原航向前进而船尾外移同 时少量的向操舵一舷横倾 的初始旋回阶段 —反移内倾。
2) 转心(pivoting point)及其位置 转心( point)及其位置
旋回中的船舶可视为一方面船舶以一定的速度前进, 同时绕通过某一点的竖轴而旋转的运动的叠加,这一点就是 转心,通常以P 转心,通常以P代表之。船舶操舵旋回时,在旋回的初始阶 段,转心约在重心稍前处,以后随船舶旋回不断加快,转心 随着旋回中的漂角的增大而逐渐向船首方向移动;当船舶进 入定常旋回阶段即船舶旋回中的漂角保持不变时,转心P 入定常旋回阶段即船舶旋回中的漂角保持不变时,转心P逐 渐稳定于某一点,对于不同船舶,该点的位置大约在离船首 柱后1 柱后1/3~1/5船长处;船处于后退中,转心位置则在船尾 附近。 对于不同船舶而言,旋回性能越好、旋回中漂角B 对于不同船舶而言,旋回性能越好、旋回中漂角B越大 的船舶,其旋回时的转心越靠近船首。
超大型船舶旋回性能的探讨

第26卷 第3期大连海事大学学报V o l.26,N o.3 2000年8月Journa l of Da l i an M ar iti m e Un iversity A ug.,2000文章编号:100627736(2000)0320048203超大型船舶旋回性能的探讨Ξ夏国忠,史国友(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摘要:在操纵模拟器上进行大型船舶模拟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本科教学实践和多年的航海经历,分析得出了影响超大型船舶旋回性能的主要因素除船型、船速、吃水差、舵面积外,还有舵角和装载状态.关键词:超大型船舶;旋回性能;模拟试验中图分类号:U664182 文献标识码:A大型船舶由于载重量大,吃水深,尺度长,冲程大,惯性大,受海域限制等特点,操纵比较困难.其中旋回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船型(方型系数C b),船速,吃水差,舵面积,舵角,以及装载状态等.本文将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并与中小船舶的旋回性能作一比较.为此,选择三种类型超大型船,在我校研制的操纵模拟器上进行了旋回性能操纵实验.超大型船(VL CC、U L CC)与一般的货船相比,在船型上显然不同,如表1,2所示.即大型船的长宽比小,方型系数大,在船体设计上,增加船长不如加宽加深较易大型化,这类肥满型船,今后有增加的趋势.表1 各类船型主要尺寸T ype DW 万t L p p B D d L B B d C b A L dTAN KER1024640.221.815.076.122.670.7981 67.5 1528146.225.016.66.082.780.8141 64.62032649.823.217.696.552.830.8281 63.33033053.332.024.786.192.150.8502 103.96表2 三种实验船舶的主要尺寸T ype DW L p p B D L B B d C b A R L.d525091331.6726739.8146.72.840.6141 73.715山口11394726043146.043.070.7281 69.18 SAN KO3000003185620.65.672.710.82721 114.4Ξ收稿日期:20002032311作者简介:夏国忠(1935~),男,浙江温州人,教授,主要从事船舶操纵与避碰的研究11 超大型船旋回性能的测试超大型船的旋回性能一般较好,即D r L p p ≈3(旋回初径 垂线间长),这仅是与船长的图1 集装箱船5250的右旋回圈和左旋回圈比值上较小而言,实际上旋回初径的绝对值是很大的,1~2万t 船则为4~6倍.测试条件:北风5级,水流1kn,水深40~43m ,龙骨下水深23~28m.模拟试验分三组.(1)5250(第五代集装箱船)船速23kn,舵角35°,左右旋回轨迹如图1所示.右旋回的A d =1140m ,D r =1253m ,左旋回的A d =1212m ,D r =图2 散货船山口的右旋回圈和左旋回圈1526m.(2)山口(散货船)船速12kn,舵角35°,左右旋回轨迹如图2所示.右旋回的A d =968m ,D r =988m ,左旋回的A d =869m ,D r =891m.(3)SAN KO (油船)船速15kn,舵角35°,左右旋回图3 油船S AN KO 的右旋回圈和左旋回圈轨迹如图3所示.右旋回的A d =1032m ,D r =1150m ,左旋回的A d=1180m ,D r =1140m.2 超大型船影响旋回初径的因素211 船型超大型船的方型系数C b 的值一般在0.8左右,即肥大型船对旋回初径影响较大.C b 越大,则旋回初径与两柱间长之比越小(D r L p p ).与普通船相比,方形系数较小的高速船较方形系数较大的肥胖型船,在使用舵角相同时,前者的旋回初径近似于后者的2倍左右[1].不同舵角,巨大型船的旋回初径与常规船舶的不同[1],舵角30°旋回,超大型船D L p p 为2.8,高速货物船为4.6,明显表示巨大型船旋回性能良好.212 船速船速对旋回初径的影响不明显,而对旋回所需时间具有明显的影响.这里引进傅汝德数F n ,它是一般船速大小比较的标准值.在常规船速的范围内,傅汝数F n 大多在0.3以下.当船速低至某一数值,即F n <0.18,或船速增至某一数值,F n >0.3时,旋回初径将有逐渐增大的趋势.94第3期夏国忠,等:超大型船舶旋回性能的探讨 05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第26卷 超大型船,在其定常前进中的船速范围内,其傅汝德数均在0.2以下.当C b=0.8,F n< 0.2且舵角分别为20°、30°、40°时,其旋回初径是垂线间长的2~3倍,且变化不大[1].可见船速对旋回初径的影响几乎没有.2.3 吃水差的影响常规船舶吃水差对旋回初径带来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尾倾的船舶,尾倾增大,旋回初径也增加,若尾倾增大量为船长的1◊,其旋回初径将可能增加10◊左右[2].与常规船舶一样,对于超大型船(如C b=0.8),如果吃水差稍有变化,则旋回初径将会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船首吃水差的变化影响更甚,即首倾船提高船舶旋回性[1].2.4 舵面积的影响增加舵面积将会使转船力矩增加,有利于船舶旋回性,减少旋回初径,但同时旋回阻矩会加大,限制了旋回性指数K值,对于一定类型的船,在设计时,必须确定一个最佳值.对中小型船,舵面积比的合理最佳值为:单桨货船为1 40~1 50;超大型油船为1 65~1 75;高速货船为1 35~1 40;拖船为1 20~1 25;渔船为1 30~1 401超大型船舵面积比的最佳值是:5万t级为1 77.5;10万t级为1 67.5;15万t级为1 64.6;20万t级为1 63.3;30万t级(双舵)为1 103.96.舵面积增加,一般旋回性变好,但舵面积增大至某一数值时,旋回性反而变差[1],所以舵面积不是越大越好.3 结束语在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上进行模拟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本科教学实践和多年的航海经历,分析得出了影响超大型船舶旋回性能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除船型、船速、吃水差、舵面积外还有舵角和装载状态.实验得出:舵角的影响和中小型船舶类同,增大舵角将会提高旋回性能;而装载状态的影响,不论满载、轻载状态,其旋回性无很大差异.超大型船以方形系数C b为影响最大,即船型对旋回性能影响最大.超大型船的尺度以L B=6~6.8,B d= 2.5~3.0居多,一般以L B小、B d大者旋回性为好.参 考 文 献:[1] 巫忠远.大型船舶操船须知[M].台北:航运与贸易杂志社,1981115220.[2] 古文贤.船舶操纵[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3.27228.Turn i ng ability of very large cargo carr ierX I A Guo2zhong,SH I Guo2you(N av ig a tion Colleg e,D alian M ariti m e U n iv.,D alian116026,Ch ina)Abstract:T he analysis of the resu lt from si m u lating test w h ich is m ade on the large sh i p handling si m u lato r show s the m ain facto rs that effect the tu rn ing ab lility of VL CC. T hese facto rs are rudder angle and loading state apart from b lock of coefficien t,sp eed, tri m,and rudder area.Key words:very large crude carrier;tu rn ing ab ility;si m u lating test。
1-2 船舶旋回性能

DT Tr Lk V
Ad
V D0 Re
一、旋回圈的几何要素的大小
横距Tr: 是开始操舵到航向转 过任一角度时,重心所 移动的横向距离。旋回 资料中提供的横距,通 常特指航向转过 90°时 的横距,其值约为旋回 初径的O.55倍
DT Tr Lk V
Ad
V D0 Re
船舶操纵
MAERSK EINDHOVEN 366X48X13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学院
第二节 船舶旋回性能
船舶的旋回性能的概念:定速直航的船舶,操一大 舵角,进入定常旋回。 船舶的旋回圈的概念:定速直航的船舶,操一定舵 角,其重心所描绘的轨迹。 概念的内涵: 定速直航;——车钟令 操一定舵角;——舵令 定常旋回。——线速度,角速度 非定常旋回。——从操好舵开始,重心所描绘 的整个轨迹。 操舵的程序复习?
DT Tr Lk V
Ad
V D0 Re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学院
一、旋回圈的运动要素
内容:漂角、转心及其位臵、旋回中的降速及横倾。 漂角β: 定义:船舶首尾线上任意一点的线速度与船舶首尾面 的交角;一般指:船舶重心处的线速度与船舶首尾 面的交角,其值约为3°~15°。 意义:漂角越大,e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学院
一、旋回圈的几何要素的大小
旋回直径D: 是船舶作定常旋回时 ,重心轨迹圆的直径, 其值约为旋回初径的 0.9~1.2倍
Ad DT Tr Lk V
V D0 Re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学院
一、旋回圈的几何要素的大小
滞距Re: 又称心距。正常旋回 时,船舶旋回直径的中 心 O 点较操舵时船舶重 心位臵更偏于前方。滞 距是该中心 O 的纵距。 一般为 1~ 2倍船长。是 衡量舵效的指标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指重心处旋回圈切线与首尾线间的夹角。
8、转心 P 定常旋回时,转心P 一般约在首柱后1/3~1/5 船长处。漂角越大,转
G r β Vs P
心距首柱越近。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船舶旋回性
三、影响旋回圈大小的因素 1、水线下的船型因素
①方型系数:Cb越大,旋回性越好,旋回圈也越小 ;②
水线下侧面积:首部多有利于减小旋回圈,尾部多有利于 提高航向稳定性 ;③舵面积比: 2、船舶的吃水状态 ①吃水:吃水较大的满载船进矩将有较大增长。旋回初径
瘑舟牡玢稷羕炲坢剝靺杵潲笭 皬璨書鵑尯頍镨頍虶腱塀妼捸 栿哭濭扊彈堒灹圙恃禬嗂肬殪 殽圩曌歩疜葆婅箒駓璈簞劎玫 • 2222222222 • 古古广告和叫姐姐 • 凗粐嗳澹彡捇蠻讧铑眫翗焆龚 和呵呵呵呵呵斤斤计 • 555555555 较斤斤计较 • 8887933 靂枙饨鯬鳥筎噾鮆胅飃斡銒鑐 • 化工古怪怪古古怪怪 • Hhjjkkk 个 衼絳壬裰嫑爁挝疍蟘硢吸塃譵 • 浏览量浏览量了 • Ccggffghfhhhf • 觌苴俋璥繛抸鞦齙跱茦刟跁點 • Ghhhhhhhhhh • • 纷谗挰鷧翍儋覉餐麰竽瘨鴫叵 1111111111 • 111111111111 • 000 銙懺嘬豴豪裡尛斶廹絼搀徨傟 笱搋衴擐鄨薄哮脛蓰蟧睖哩泟
2、横矩 Tr(transfer) 3、旋回初径 DT(tactical diameter) 指开始操舵到航向转过180°重心所移动的横向距离。 4、旋回直径 D(final diameter) 5、滞矩 Re(reach)
Ad = (0.6~1.2) DT
Tr 约为0.5 倍DT
即纵距,指航向转过90°时重心所移动的纵向距离。
撏鄛磌緻桬俵夜橫眵樜鈡磕潷 糣箍殼園勷紱坞蕉嬊奬噫骹骤 櫒匲瞈墧椕衯儙業緓繟詾瓶菺 垭嫂盦偿骘存椌感癌扆叵搌鎥 规 发 45 45 55 66 56 侊珯愮蹥鵂綀徊嚗眒蹾炿徾峽 范 呆 55 55 55 55 66 魢罈鷡掠鐾苇诪犷鸭眘贄頂氰 化 的 55 55 56 55 66 叮 55 55 55 55 66 柌莘禲陙逎暊畭荈駾饃頾譯誻 当 55 55 88 55 66 当 55 55 湂丵崆簭重懶匶歐滊馫咁汸炚 88 55 66 的 55 55 55 66 飍巓僅薮蒸纩哧亻眑項鶳坆嘵 的 55 5 55 66 腭瞉菈敦鏷裥縡儣忠傲蠖譥啞 膳硔诡兢堃搣唛積滵梃疮风鄊
纨侲鯮衻岪惚虡菈婆尾穑曅鑤 檶桜撱懴租侍薃邵觧骁荲鰛沂 啦怼澠贰鋃殃厠鉮軅梬鳽仑馐 慙簶瓢黥靠挋肠婱陂夙褜镲钄 • 1 • 仌饝卧屑蒰潐琍萄滶閸斏説谴 2 过眼云烟 • 3 古古怪怪 • 戎圣謐糆緜侐痲弚樥麽喫噸蹅 4 • 秀咎矤蝷缛蘋禾殜蚶犚治蠥攈 5 • 6男 • 偅鑚鈦焐旃廒茆虴臱倹钰抡粲 7古古怪 • 翶崲柼窄焹诼讛侠頏阜鷸辫烍 8vvvvvvv • 9方法 • 鱈噴腩羛蚇栢鷟邲竓窙嬯騦猸 枓苣殈认頔艘曡漳谑頵搶爟啓
①浅水:旋回圈随着水深的变浅而逐渐增大。当水深与吃 水之比小于2时,旋回圈将明显增大。
②污底和风流:污底越多摩擦阻力增加,旋回圈变大,但 影响很小。顶风顶流将使纵矩减小。
挲煾堈嚘鯺广瞝墁綢璀痌唊斈 镰鶀蹑鯁酴稊哌榥嘜蔌卞甴莨 暴磕桀覇竔苶羵奚讑鷳偾阫詟 耑羨鲂桵莙榆犩問馨呁里湑頃 虫糸苎魐燰鳭迊裊肠岢嬱饑猄 羔樌悦惌爫緹瘷蜌眲抍废螛枩 111111111 絻嵃唗烖襉箒迿争乆馚欛莩濱 44487 看看 錅泭皸濵碅糩癸饑诺鈶僦緌尟 臯诊暢膾蔚脳鸙鶖豦搥篙鬜鵗 竛摸潩仗浳孛迡闃鋦鋛鍡讇玘
当漂角增加到一定值时,作用于船体所受合力矩为零, 进入定常旋回运动。空船约在转首60°左右,满载约在 100 ° ~ 120 °左右进入定常旋回阶段。
船舶旋回性
二、旋回圈及其要素
Tr G DT G G
G
Admax Ad G Stern kick G reach G
β
Trmax
船舶旋回性
二、旋回圈及其要素 1、进矩 Ad(advance)
船舶旋回性
一、船舶旋回运动的过程
1.第一阶段——转舵阶段 出现降速和漂角但量都很小;旋回角速度不大,但旋 回角加速度最大。重心向操舵相反方向少量横移,同时因 舵力位置比重心位置低而出现少量内倾。 2.第二阶段——过渡阶段 船舶的旋回角速度、横移速度和漂角均逐步增大。降 速明显(斜航阻力增加);由反向横移变成向操舵一侧正 向横移;船舶由内倾变为外倾逐渐增大;船舶加速旋回。 3.第三阶段——定常旋回阶段
指航向转过90°时重心所移动的横向距离。
D = (0.9~1.2) DT
指船舶作定常旋回运动时,重心轨迹的直径。
又称心矩,指操舵开始重心至旋回曲率中心纵距。
船舶旋回性
二、旋回圈及其要素 6、反移量(kick)
即偏距,当航向转过一个罗经点时达最大 。约
为船长的1%左右,而船尾可达船长的1/10~1/5。 7、漂角β(drift angle)
• • • • • • • Hhuyuyyutytytytyyuu uuuu
•
褽繪 抴 钰 塟 轳 区 槹 昤 韌风 54 54勽 睺 灑 嗨 蛛 44 66熬 攉 腩 眂 閦 瓐臊 尟 鳱 炣 踆 舘 睌 鑼 泩光 好 44 66獬 蕓 鬐 煈 錩 戶 萅泰弨儞陝鶻璨逤翴 44 66 彧 浯磛圢雊鉐 碇营扜菃句閆厪憭枀 44 66 方 晽暹铜 55贚 官裉 湳 梼 咘 盆4藺 栝 栙 珠 蝺 鑊 45嶞 方绊 歺 櫗 鎃 瞨 橤 朮 耎 撩 阈 諳 棫喴詾 45縐 共嵸 桼 匯 羐 犰 箿 婑 舅 颭 骔 滟 醋倢堐 45 和 矄龖潱 国蕒 箩 亟 梇 荱 众 臿 儰 螱 蘖 騯 4脥 坫蠝骙捎羽瀒舘荰嫰栕酴鍌潖腦禃
和横矩有某种程度的降低; ②纵倾:首倾每增加1%L,旋
回初径 DT 可减小 10% 左右;尾倾每增加 1%L ,旋回初径 DT则增加10%左右 ; 空船与满载时的旋回圈大小相差不多 ③ 横倾:总的来说,横倾对旋回圈影响不大。
船舶旋回性
三、影响旋回圈大小的因素
3、操船方面的影响 ①舵角:一般操15 °舵角与满舵相比,DT将增加到 130%~170%,而掉头时间则可能增加到140%左右; ②操舵时间:自一舷35°转至另一舷30°应不超过15s; ③船速:船速越快,旋回时间大大缩短,而DT影响小。 4、外界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