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转向学生自主发现的学习,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探究性认知过程。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改革,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中的体现。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社会和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实施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就成了我们广大教师精心研讨的课题。下面,笔者根据个人的一些学习与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与同仁共享。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探究学习离不开问题。可以这样说,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在探究学习中,提出的问题首先要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和动力。

1.语言描述情境

通过教师语言的生动描绘来创设情境,以故事、谈话等以语言描

述为主的形式创设愉快轻松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认知的活动中去。

2.生活展示情境

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当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并能为生活增添色彩时,学生学习就变得快乐有趣。

3.活动创设情境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源于活动。儿童天性是好动的,要让他们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世界,进行探索,丰富认知结构。鉴于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开展有趣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主动发展。

4.多媒体演示情境

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形象化情境中的问题有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电教媒体的使用,演示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有声有色的形象化情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导入,是通过活泼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来激发学习兴趣的,学生在辨认数学城堡和机器人的组成中,既回顾了旧知,又唤起了参与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

的连贯性,大多数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延伸和发展的。今天的学习内容,既是昨天学习的继续,也客观地为小学生自学讨论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并将其作为教学起点,精选那些学习新知识必备的以及和新知识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作为铺垫,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自学新知识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应用题教学中,由于题中未直接告诉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学生一时会感到困难,不知怎样去思考。如果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出新知识,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三、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有帮助的。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思维是核心,思维能力的活跃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关键是要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而课堂讨论最能促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学中,如果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研究探索,就能发现知识规律,因而也就上升为较高层次的学习。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他们主动研究,主动探索,在相互讨论中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竞争的目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在相互讨论中得到发展提高。通过讨论,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

路,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练习的效果,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解题思路是有价值的,且从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乐趣,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探究空间

探究性学习是渗透于所有活动之中的。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不应只局限在课堂中,不能因为学生没有经验就不去探讨,不能把程度降低到不用思考就能掌握的程度,而应该指向未知的、更开阔的视野。因此,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延伸自主探究的空间。如在学生学完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后,教师可问:“生活中有很多用来装液体的容器都是圆柱形的,这是为什么?”要求学生联系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到实际生活中去探究、去寻找原因所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把课外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来共同探讨,使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延伸自主探索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为探究性学习增添新鲜血液。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积极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学会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