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功精神:秦兴亡史的文化阐释.
秦帝国的兴亡ppt7 北师大版课件
咸阳
公元前221 年
秦
秦的统一
二、过程和结果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 并了韩、赵、魏、楚、燕、齐。秦朝建立。
三、秦朝 1、性质(地位):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1年
3、建立者:秦始皇(嬴政) 4、都城:咸阳
秦统一的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 据争战的,将中国历史推进一个崭新的阶段。 ②顺应 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经济发 展。 崭新:中国从此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 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 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 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 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 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 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 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 ,面对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 帮你,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 努力提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 太想改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 纷开始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 的一种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 上,我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 是1000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 一通乱忙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 过我了,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 分是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让我再努力点,对吗?不对!你已经够努力 诉你,你现在就是那个每次砸倒9个瓶子的人。你累倒的原因是因为你同时在几个场馆玩,每一个场馆得分都是90分,而有些人,则是只在一个场馆玩,玩多了,他就 十倍,得分却还是远远超过你。老师讲的第二故事是“挖水井”,一个人选择好一处地基,就在那里一直坚持不懈的挖下去,而另一个人则是到处选地基,这边挖几米 挖出水来了,而另一个人则是直到累死也没有挖出一滴水。首先,你必须承认努力是必须的,只要你比别人努力了那么一点,你确实能超过一些人。只是人的精力也是 最终得到的结果只会是永远装不满水桶的半桶水。和老师通完电话后,我调整了几天,也对自己手头上的事物做一些大改变。将目前摆在面前的计划一一列出来,挑出 ,再以此类推,排完手中所有的计划。对于那些不是很急的,对目前生活和工作不是特别重要的,先果断放弃。我现在最迫切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七月份的转行新媒 是第一位。而新媒体所需学习的技能又有很多,那怎么办呢?先挑自己有点底子的,有点基础的,把巩固持续加强。个人感觉自己写还是有点小基础的,所以就给自己 篇文字,加强文案方面的训练。而另外PS也是做运营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在训练文案的同时,还得练习PS,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天练习PS半小时。还有别的吗?不敢 差不多了。一直很喜欢作家刘瑜的一段话:每当我一天什么也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每当我两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烦躁。每当我三天什么都没干的时 了,我三天什么都没干啊,我寝食难安……这正是我三个月前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一种习惯,绝不让任何一分钟死有余辜:我在堵车的时候听日语,在等 看书,在任意两件事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先秦牧野之战:是周灭商的一次关键性战役,武王继位时,商朝内部矛盾尖锐,武王以周公旦为辅,积极准备推翻商王朝,公元前1046年,武王利用商军主力远征东南的契机,向商发起进攻,他亲了率大军,从孟津渡黄河,杀奔朝歌,在朝歌的南郊牧野展开决战,纣王大败,自焚而死,商亡。
盘庚:阳甲的弟弟,即位后为了改变商王朝困难的局面,决定将都城迁回殷,但遭到一些贵族与大臣的反对一些平民也因习惯了在奄的生活而反对迁都,盘庚坚持自己的主张,在这场较量中取胜,将都城迁到殷。
通过这次斗争的胜利,盘庚加强了商王的权威,巩固了对王朝的统治,迁殷以后,商王朝的国都从此固定下来。
盘庚迁都是商朝由衰走向兴盛的转折。
武丁:武丁在做世子的时候曾久居民间,从事稼樯等生产劳动,与下层百姓有过广泛的接触,了解民间的疾苦。
武丁改革王朝政治的首要举措是提拔出身卑微的傅说为相,随着国力的增长,开始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经过武丁时期的开疆阔土,商王朝的版图获得了空前用扩大,商王朝的国力也发展到了鼎盛,王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历史称为武天中兴。
井田制:井田制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基本地制度,井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亦即属于周王。
周王把土地分封各级贵族,让他们世代享用,但不准转让和自由买卖,因为土地属于周王,井田的基本单位是“一田”田亩之间有沟渠,土地就自然分割为块,因其像井字形状因而得各“井田”。
井田由奴隶集体进行耕种。
在井田制度下,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由公社成员自己耕种,产出的粮食归劳动自己所有;公田亩,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其交出的粮食归占有这一地区的各级贵族所有。
井田制的推行,适应当时发展水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为分封制实行奠定了基础。
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韩国,韩向赵求救,赵派大将廉颇率兵进住长平,廉颇采取固守、以逸待劳的策略,秦军久攻不下,两军相持一年多,公元260年,赵王中了秦的反军计,改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只知纸上谈兵,缺点实践经验,他一到长平,就改守为攻,向秦全面出击,秦将白起佯败后退,另设两支奇兵包括赵军后路,赵括被乱箭射死,赵军40余万被俘,白起将他们全部扼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
下关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历史-答案
下关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历史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B A C C D A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C A D C C A D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A D C D A B C A 【解析】1.据材料“谷壳、稻秆和稻叶”“稻谷”,并结合所学可知,该遗址应为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故选B项;仰韶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处于黄河流域,其主要作物为粟,排除A、C两项;红山文化遗址处于辽河上游,其居民从事渔猎,其主要作物为粟、黍,排除D项。
2.从材料“而商代除了文献史料外,还有甲骨卜辞及田野考古资料”可知,历史考古实物能够证明文献史料记载的准确性,反映出考古实物可以佐证历史,故选D项;结合材料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商代的文明,而非夏代,排除A项;《夏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且材料强调的是商代历史因文献史料和考古实物互证而更明确,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成熟的文字体系,但中国的文字起源远远早于商代,排除C项。
3.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
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
有学者认为,黄河、长江、辽河、珠江都应该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即黄河、长江、辽河、珠江等大河流域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和发展中心,共同孕育了中华文明,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不同地域文明的各自特色,不能得出多样性,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不同地域文明的相似特点和相互融合,不能得出统一性,排除C项;中华文明的开放性更多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故选B项。
4.根据所学,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期更加激烈,为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各国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故选B项;卿大夫掌握诸侯国实权,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的事情;而战国时期的变法是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权力,故A项说法错误;参考答案·第1页(共7页)C项是客观结果,不是主观目的,故排除;各国改革都加强了诸侯国君主的统治,故排除D项。
事功学派名词解释
事功学派名词解释
事功学派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虚构历史小说,由人类学家 Zimmerman 创作。
该小说讲述了人类从石器时代到 21 世纪的故事,并将人类的历史与现代科学和理论相结合。
该小说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被誉为是科幻小说的杰作之一。
事功学派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派别,其创始人是荀子。
该学派认为,人类社会是由各种矛盾和冲突构成的,而且这些矛盾和冲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事功学派强调通过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来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并主张通过不断地改进和进步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事功学派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事功学派被认为是儒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创始人荀子被认为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事功学派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强调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想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功学派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派别,其强调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想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功精神:秦兴亡史的文化阐释.
事功精神:秦兴亡史的文化阐释关键字:事功,精神,兴亡,文化,阐释在秦史探索的漫长历程中,揭示其兴亡的历史奥秘是一个恒久的主题,近年勃兴的秦文化研究为全面审视其内在原因开拓了新的思维空间,人们开始突破单纯的实证传统,努力寻觅和建构文化的阐释,其中对于秦文化精神与秦兴亡间关系的研究便是显例。
迄今学人已先后提出秦人“尚大求多”的功利价值观说、“公利”文化精神说和军国主义精神说等观点①,用来解说影响其兴亡的文化因素,皆能独出机杼,各有胜义。
然而,治史的精义在于不断扬弃成说,邃密新知,秦文化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世界是永远向诠释者开放的,故理解亦未有穷期。
因此,本文尝试提出事功精神的新说,重构秦人兴亡史的文化阐释。
秦人事功精神的渊源和背景学术大师韦伯曾提出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假说,即任何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撑这一事业并维系其成败的无形的文化精神(Ethos)②。
古老的秦人崛起于关陇,不断壮大,终于担当一统华夏的历史伟业,其凭藉的文化内驱力便是以事功为价值核心的文化精神。
事功,是传统文化中习见的语汇和范畴。
《周礼·夏官·司@①》:“事功曰劳。
”《商君书·修权》:“民信其赏则事功成。
”先秦典籍中影响较大的是《左传》的说法:“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所谓“功”即事功,亦即事业和功绩,这是古文献中最早将事功作为人生和社会价值的说法。
在传统文化历程中,事功范畴具有复杂的语义史背景,形成了丰厚的话语支持系统,成为人们致思和践履的价值焦点之一。
因此,我们不妨从事功的视角检视秦人历史文化所展现的内在精神特质。
秦人事功精神源远流长,它建基于秦文化功利主义取向之上,融汇了东周时代思想精华。
秦部族早期游牧狩猎,又地处西陲,濡染戎狄之俗,西周宗法伦理文化的影响较弱。
这些因素均促成秦社会较浓烈的功利主义特质,成为滋育其事功精神的温床。
上述广泛存在于秦人精神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意识,已由不少学人的研究予以证实。
秦代刻石对大一统国家的精神认同
秦代刻石对大一统国家的精神认同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一个极具争议的时期。
尽管许多人对秦始皇的强制统一政策表示不满,但由于该朝的政策成果和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秦朝在中国历史上仍被奉为伟大的王朝。
同时,作为石刻时代的重要代表,秦代刻石成为了中国历史中最重要的文化物品之一。
这些刻石叙述了西周以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因此,秦朝的刻石对于我们了解秦代社会、政治、文化和精神认同至关重要。
本文将涵盖秦朝刻石中对大一统国家的精神认同的探讨。
另外,秦代刻石也展示了秦王朝在建立一个大一统国家所付出的努力。
秦代石刻上所记录下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说明了当时的人们为统一国家所付出的努力。
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大一统国家,秦王朝耗费数百万人力财力,建造劳动力强制兵役政策,以及土地措施和收集食物等物资,所有这一切都为确保统一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秦代刻石还描绘了一个多元化和包容型国家的形象。
尽管他们强烈推崇大一统国家,但是对于不同区域、语言和文化的人们,秦王朝合法承认了他们文化、家族和地域的独特性,并且鼓励和支持他们自己的传统和文化风俗。
同时,他们重视文化交流和文化交流在繁荣国家方面的作用。
相比于很多西方文化在强调多元化和包容性时仍有许多的矛盾之处,秦代刻石则展现出一种充满文化包容性、尊重多元文化传统和文化家族的示范意义。
综上,秦代刻石对于大一统国家的精神认同是多方面的,并且在历史层面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秦朝的统一政策虽然当时遭受了不少争议,但是通过秦代刻石的记录,人们也能够认识到这一时期人们对统一国家的热爱和对中国文化、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从而为维护社会稳定所付出的努力。
通过了解这些刻石的内涵,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秦朝的文化》史料集锦史料集锦史料集锦
《秦朝的文化》资源1:在秦日渐强大的历史进程中,秦陇之民还养成一种强烈的事功精神。
从秦穆公到孝公再到昭王、庄襄王及至始皇,从百里奚、商鞅到范雎、李斯,就是这一精神的突出体现者。
秦人的事功精神源远流长,它建立在文化功利主义取向之上,与秦文化的叛逆性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种追求事功的精神,决定了秦人在强国之路上采取法家的主张而绝弃儒学。
同尚武精神一样,秦人的事功精神也有反面因素,那就是非道德主义倾向,即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秦人处理邦交,攻伐时,往往背信弃义,翻云覆雨,如秦对楚怀王的欺骗及造成屈原的悲剧就是明显的例子。
这种行为与道德准则大相径庭,虽然使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如虎添翼,但也使六国人更加痛恨秦的统治。
这就使秦的统一只是国土的统一,而人心反而在一次次的军事与政治胜利中丧失殆尽,并且在统一大业完成后,始皇帝仍不肯收敛事功的程度,大兴土木,强征人民成边长城,严刑苛政,最终使统一帝国的崩溃一发而不可收。
——刘林智:《秦的崛起与秦陇文化的关系》,载《光明日报》,2004-01-02 资源2:简要地讲,秦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异质有三:一是“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也就是一大家子男女老幼住在一间屋子里,无男女长幼,上下尊卑之分。
二是尚贤不分亲疏贵贱。
山东六国也变法,也“选贤与能”,但是,这种“贤能”之士,绝大多数都是和国君有着血缘关系的王室贵族,如齐桓公时的相管仲,虽然也是举于士,但他的祖先是姬姓的后代,与周王室同宗,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
齐国的重要大臣,都与齐国国君有着“亲戚”关系;晋文公的相,狐偃,就是音文公重耳之舅,与晋同祖;楚国的用人制度也是“旧族,爱亲戚”,所以吴起任楚令尹,实行变法,最后不得不身死法废。
而秦国之尚贤,不分亲疏远近,秦国之王室贵族“无军功,虽富贵而不得芬华”。
三是君位继承长期不分庶。
如前所述,秦人首领和国君之继承,始终没有丢掉”择勇猛者而立之”的传统,即便是在吸收了中原文化之后,也没有彻底改变这一君嗣习俗。
“事功”和“有情”
“事功”和“有情”“事功”和“有情”是两个古代哲学观念,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内涵。
事功, 是指关于事物的功能、作用和功用的观念;有情则是指世间众生(包括人、动物、植物等)的生命和情感。
这两个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被提及,并对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事功和有情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两个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我们来看看“事功”的概念。
事功指的是事物的功能、作用和功用。
这一概念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就有提及“事功”的概念,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季氏》)。
这里的“务本”即指的是务实、重视实际的功用和功能。
在儒家的价值观中,强调的是实用性和功利性,并倡导将道德和伦理观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和作为,要求人们注重实际的功效和功能,以实现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的和谐。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事功”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也贯穿于医学、农业、建筑等各个行业。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都注重实际的功能和效益,追求实用性和务实精神。
“事功”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价值观,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我们来探讨“有情”这一概念。
有情指的是一切众生,包括人、动物、植物在内的一切生命体。
这一概念同样也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佛家思想。
在佛教经典中,有关“有情”概念的论述甚多,如“一切有情,各具智慧”(《楞伽经》)。
这里的“有情”指的是一切众生都具有情感、感情和智慧。
在佛家看来,一切众生都是有情的,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和智慧。
有情观念倡导人们对一切生命都要怀有同情和善意,不要伤害、忽视或漠视他人、动物和自然界的存在。
这一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在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上,例如儒家思想强调孝道,要求人们孝敬父母;佛家则提倡慈爱和慈悲,要求人们善待一切有情。
论秦国崛起中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
论秦国崛起中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作者:张宝栋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4期摘要:在大国的崛起进程中,民族精神是其崛起的重要支柱,强国先强“魂”,只有民族精神的复兴和人民信仰的建立,才能激发全民族强烈的归属意识,才能凝聚起全民族磅礴力量,实现全民族的伟大梦想。
关键词:民族精神;信仰;大国崛起1.引言秦从一个西部的边陲部落,不断发展壮大,经历了38代国君,到了秦始皇时代,一扫六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秦朝。
在秦的发展中很少有人提及精神力量对秦国家崛起的重要作用,可没有民族精神的支撑,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柱,恐怕要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并非易事。
2.秦人的精神——秦国崛起秦人的性格中里有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族性。
[1]从秦国发展的历程来看,虽然步履维艰,但从来不改初心,一直本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精神。
从秦的先祖在陕甘扎根之后,刚开始一直是一个称不上国的小部落,但他们的骨子里这一股坚韧不拔的性格,爆发出了惊人的生命力,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小部落,逐渐发展到一个统一中国的大帝国。
无论是一个边陲的部落还是列土分王的诸侯国,无论是替天子守门的边军还是带甲百万的虎狼之师,他们这一股子坚韧不拔的精神从来都没有改变。
秦国在东出之前因在地理上与六国隔绝,且长期与其他西部部落进行战争,促成了秦人尚武的倾向。
商鞅的改革中,就对秦人尚武的精神进行培育,建立军功等级制度,鼓励秦人战场杀敌获取军功。
针对民间私斗成风,提出“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用法律对秦人的民间的私斗现象进行禁止和引导,将民间的尚武精神转化为战斗精神。
秦人的尚武精神在出土的兵马俑中可见一般。
兵马俑中的士兵大都只着简单的盔甲,不着头盔,有的甚至身上连一个甲片都没有,秦从蛮荒边疆发迹,一直就以勇武、坚忍与严谨著称,由弱至强[2],这种尚武的战斗精神对大秦帝国的大一统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在秦人的骨子里,有着一股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不屈的信念。
175-中国文化导论作业1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作业1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C4.D5.D6.B7.B8.D9.B 10.B11.A12.B 13.C 14.B 15.A16.B 17.A二、填空题1.六经2.浑厚3.徐福4.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儒、佛、道三家思想);周边少数民族与汉文化(胡汉文化)5.居士6.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8.学术中心的南移,政治人物的南人化,政治中心的南移9.为现代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异奠定了基础,“天人合一”基础上组成的封建王权文化为后世封建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打下了基础,宋儒穷究天理的治学精神增强了古代哲学的思辨色彩从而成为我国近现代时与西方对话的基础,宋代文人兼济独善之间出处从容的态度浇铸了后代文人的人格特性,宋代的市民文化特色形成了近现代市民文化的雏形10.理藩院11.顾炎武,梁启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2.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文化心态的结构13.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4.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15.继承,现代化三、简答1.简述原典及其对现代的影响。
(参前言)文化原典指的是先秦以来直到明清和近现代的的文学、学术、文化典籍,这些典籍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有继承与总结,也有破坏与压抑。
文化原典对现代的影响,不仅是深远的,而且是入微的。
我们的民族精神,即是由那些文化原典所浇铸。
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原典在现当代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行为方式,体现于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
2.中华文化起源时期有几个区域?P1据学者苏秉琦的研究,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其一,陕豫晋邻境地区:其二,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其三,湖北和邻近地区;其四,长江下游地区;其五,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其六,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
3.龙的形象说明了什么?P2龙的形象说明了中华文化构成的多元性,且这种多元文化在发展中又是向心的,最终走向融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期中检测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老师在讲授《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一课时,展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已学会使用火。
”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据考古发现,河姆渡人已经能够()。
A.种植粟B.使用甲骨文C.铸造司母戊鼎D.建造干栏式房屋3.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是()。
A.北京人狩猎B.山顶洞人捕鱼C.河姆渡人种植水稻D.半坡人制作衣服4.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A.炎帝和黄帝B.尧C.蚩尤D.大禹5.传说“大禹治水”中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6.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产生。
其标志是()。
A.夏朝的建立B.商朝的建立C.周朝的建立D.秦朝的建立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B.禹C.舜D.启8.常言道:故土难离。
曾经将商朝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商汤B.商纣C.盘庚D.周武王9.西周后期,国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
这一事件史称()。
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10.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①夏桀②商纣王③周幽王④周平王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下列不属于周朝贵族的是()。
A.诸侯B.卿大夫C.士兵D.士12.《周礼集说》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金文的形成和发展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13.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导学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1.知道秦朝建立的基本史实,秦朝统一的措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阅读史料,分析秦统一的意义,掌握材料分析的方法,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不可逆;(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认识杰出历史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
(家国情怀)自主学习任务一.秦朝的建立设问1:秦为什么能灭六国?怎样灭六国的?秦朝统一有何历史意义?1.秦灭六国的原因(条件):⑴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⑵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⑶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⑴时间:公元前—公元前221年;⑵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齐3.秦朝建立:①时间:公元前221年②建立者:秦王③都城:咸阳4.秦统一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秦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各民族和发展。
自主学习任务二、中央集权制度设问2:什么是中央集权制?秦朝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1.原因:①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
②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2.中央集权制度:秦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①皇帝制度: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特点: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别掌管行政、军事、监察百官。
3.影响:①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安定。
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自主学习任务三、巩固统一的措施设问3:为了适应全国统一的需要,秦始皇采取了那些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②统一度量衡;·共同作用: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
19
4、忠孝传家,勤俭持家
所谓的忠孝之人就是对自己的国家忠心耿 耿,对自己的长辈是恭敬从命。
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一等人忠臣孝 子,两件事耕田读书。虽在草野,不忘诗 书。贫不废读,富则兴学。
忠贞的官员始终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背刺“尽忠报国”四字, 昭示爱国心迹,历来为人称道。
29
南宋钟相、杨么起义:等贵贱,均贫富。钟
相杨么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等 贵贱”的口号。这个口号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还对政治地位问题提出了目标国历史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均田免粮”
的口号已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当 时农民起义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意谓:天道运行刚劲雄健,相应于此,君子 应力求进步,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 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9
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他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孟子讲“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孟子·梁惠王》)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25
传统的民为邦本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有两 个走向:一是表现于以封建帝王为代表的统 治阶级,他们将民众看做政权的基础,要 “保民而王”,利用民众力量为其统治效劳, 民众只是封建国家赋税兵役的来源,是工具, 是手段。二是表现于进步思想家,往往利用 民为邦本的口号,针砭时弊,劝诫统治者轻 徭薄赋,与民休息,甚而作为反对暴君苛政 的一种口号。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归根结 底,民为邦本的思想不是民主思想。民主思 想是在近代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产生、以法制 为基础的意识。
松有风骨雪难摧, 人有气节最可贵。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1)学习目标:1.知道秦暴政的主要表现。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了解楚汉之争。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大泽乡起义,秦朝灭亡的原因。
学习难点:秦的暴政与农民起义的关系;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一、秦的暴政1.理解:秦朝的灭亡是因为2.表现:二.秦末农民大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2.项羽、刘邦起义(1)巨鹿之战:(2)秦朝灭亡:三.楚汉之争1.性质:2.交战双方:3.结果:1.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陈胜、吴广起义反抗秦的暴政,属于农民战争;楚汉之争为争夺帝位,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探究一: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及认识探究二:评价秦始皇探究三:秦朝灭亡前后,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知识拓展】项羽、刘邦1)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为推翻秦朝统治做出了杰出贡献。
2)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
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被封为武安侯。
先项羽入关,攻克咸阳。
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一、选择题1.丞相李斯认为搞“私学”的人“不师今而学古”,“以古非今者”应灭族。
秦始皇为了统一舆论,维护中央集权,接受了此建议而采取的措施是()A.尊崇儒术B.焚书坑儒C.八股取士D.崇文抑武2.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实行了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但是,他的统治也有一些缺点,下列图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繁重的徭役②沉重的赋税③残酷的刑罚④急于求成和暴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2022~2023年初一上半年期中历史考题(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联考)
选择题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火C.会种植水稻D.会制造彩陶【答案】B【解析】据题干“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灰烬、烧石和烧骨等”可知,北京人会使用火,B符合题意。
北京人不会建造房屋,A不符合题意。
北京人不会种植农作物,C不符合题意。
北京人不会制造彩陶,D不符合题意。
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选择题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如文物反映了当时A.采集狩猎B.聚族而居C.原始农业D.贫富分化【答案】C【解析】题干中图片展示的是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半坡出土的钻孔石斧。
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粟的原始居民,他们用骨耜或钻孔石斧开垦耕地,种植、收获庄稼。
据此分析可知题干文物反映的是原始农业初兴,C符合题意。
ABD项图片文物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选择题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A【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夏朝到东周时期政权更替的情况。
上图年代尺中,①约公元前2070年是禹建立夏朝的时间,②给公元前1600年是汤灭亡夏朝,建立商朝的时间,③公元前1046年是武王代纣,建立西周的时间,④公元前770年是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的时间。
故答案选A。
选择题他治水造福于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而名垂青史。
“他”是()A. 黄帝B. 禹C. 舜D. 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大禹治水有功,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禹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故选B。
选择题常言道:故土难离,曾经将商朝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A.商汤B.商纣C.盘庚D.周武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C符合题意。
秦代刻石对大一统国家的精神认同
秦代刻石对大一统国家的精神认同
秦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由始皇帝秦始皇建立。
在秦代的刻石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大一统国家的精神认同。
这种认同主要表现在对统一中央集权的追求、对皇权的维护以及对社会规范的强化等方面。
秦代刻石中体现了对统一中央集权的追求。
始皇帝为了实现中国的统一,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例如将各地方行政机构改为郡县制、划分为秦郡和州等。
这种统一措施在刻石文献中得到体现,如秦代隋阳洞的刻石记载着始皇帝下令“详定郡邑之名,各有律司”,而且在各地都留下了大量的法令、文书,用以统一统治。
秦代刻石中表现了对皇权的维护。
秦始皇称帝后,追求极端的个人权力,称帝后改称始皇帝,废黜诸侯王,强调皇帝的权威性,推行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
秦代刻石中经常出现“皇帝制”和“ 王权的權威性”,让人们对皇权深感敬畏,使人们更加明白自己在中央集权国家中的地位。
秦代刻石中强调了对社会规范的强化。
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规范社会秩序,秦始皇在各地刻石上刻下了法令、政令等重要文书。
殷墟西南角的秦简出土刻石记载,规定了一系列的禁令和官员的职责。
这些刻石中明确规定了人民在社会中的行为准则,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统一国家。
秦代刻石也体现了对历史记载和文化传播的重视。
秦始皇建立统一国家后,下令焚书坑儒,统一文字系统,为了加强对历史和文化的控制,开始兴建大量的墓葬、宫殿、陵园等建筑物,并在上面刻写大量刻石,文献记载了历史事件和思想文化,从中可以看出秦始皇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重视。
秦代刻石对大一统国家的精神认同
秦代刻石对大一统国家的精神认同秦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最大贡献是完成了统一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从而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秦朝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其中,刻石也是秦代的一大特点。
刻石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状况,而且表现了秦代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淀,也是对大一统国家的精神认同的集中展现。
秦代刻石在内容上多以政治纪事为主,其次是经济事务和法律事件,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风尚。
秦代刻石强调了国家的权威和国王的至高无上地位,如《昭陵六骏》刻石中的含义十分明显,它并不仅仅是一件陵墓的装饰,更是表现国王至高无上、建立了千秋万代的伟大功绩。
另外,秦代刻石表达了统一六国建国之初人民对大一统国家的热烈期望、赞颂和赞扬,从而增强了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秦代刻石的艺术风格上,历经数百年的书法、篆刻、铭文文化之后,秦代刻石已经到了相当高的艺术造诣和起到重要的美化作用。
这些石刻反映了秦代社会繁荣,也表现了秦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不仅如此,这些石刻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更是深刻,从中可以看到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秦代刻石中的文字和铭文大多是正式、简洁、朴素的,凸显了秦人的刚毅和简朴的品质,表现了一种以实现大一统为前提的政治精神。
例如,《铭牌》的文字清晰而整齐,排版匀称,朴素大方,字体工整,对那个时期的刻石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体现了制度化的政治思维。
总之,秦代刻石是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它承载了秦代人民对于大一统国家的精神认同和政治视野,也展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文明成就。
秦代刻石一方面是秦代建国的重要符号和标志,另一方面也是秦文化的重要传承和表现。
这些刻石铭文,为后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功”和“有情”
“事功”和“有情”事功和有情,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反映了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和文化水平。
事功主要表现为重视行动,追求实际效果,不言而喻,结果至上。
事功者,不问过程,唯效利是。
在中国古代社会,事功是被广泛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
因为中国古代历史的特殊性,许多社会因素均促成了事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传承。
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非常严格,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极其分明,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展示自己的实际效益,才能在社会上获得高位和大财。
此外,中国古代社会倡导“忠、恕、礼、义”等伦理道德,在官场、商业等各种场合也需要人们表现出具有事功特质的能力和风范。
而有情,则强调情感和关系,追求亲情、友情、爱情等人情关怀。
有情者,重视在行动中体现爱、体现情感,注重感性与情感体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情是被广泛弘扬的一种价值观念,因为中国文化中有很多比较重要的伦理思想,例如“仁者爱人,非怨而亲”、“义以比礼,情以同感”等,在道德规范中都带有浓郁的情感和人伦的色彩。
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很高的重视,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情、友情、爱情等人情关怀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事功和有情并不是两种完全分立的价值观念,事功和有情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相互转化和补充。
在现代社会,事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但是,在事业成功之后,人们更多地需要更多的情感满足,因此有情这种价值观念也变得更为重要。
总结起来,事功和有情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不同价值观念,二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相互转化和补充。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同时注重事功和有情,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功精神:秦兴亡史的文化阐释关键字:事功,精神,兴亡,文化,阐释在秦史探索的漫长历程中,揭示其兴亡的历史奥秘是一个恒久的主题,近年勃兴的秦文化研究为全面审视其内在原因开拓了新的思维空间,人们开始突破单纯的实证传统,努力寻觅和建构文化的阐释,其中对于秦文化精神与秦兴亡间关系的研究便是显例。
迄今学人已先后提出秦人“尚大求多”的功利价值观说、“公利”文化精神说和军国主义精神说等观点①,用来解说影响其兴亡的文化因素,皆能独出机杼,各有胜义。
然而,治史的精义在于不断扬弃成说,邃密新知,秦文化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世界是永远向诠释者开放的,故理解亦未有穷期。
因此,本文尝试提出事功精神的新说,重构秦人兴亡史的文化阐释。
秦人事功精神的渊源和背景学术大师韦伯曾提出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假说,即任何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撑这一事业并维系其成败的无形的文化精神(Ethos)②。
古老的秦人崛起于关陇,不断壮大,终于担当一统华夏的历史伟业,其凭藉的文化内驱力便是以事功为价值核心的文化精神。
事功,是传统文化中习见的语汇和范畴。
《周礼·夏官·司@①》:“事功曰劳。
”《商君书·修权》:“民信其赏则事功成。
”先秦典籍中影响较大的是《左传》的说法:“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所谓“功”即事功,亦即事业和功绩,这是古文献中最早将事功作为人生和社会价值的说法。
在传统文化历程中,事功范畴具有复杂的语义史背景,形成了丰厚的话语支持系统,成为人们致思和践履的价值焦点之一。
因此,我们不妨从事功的视角检视秦人历史文化所展现的内在精神特质。
秦人事功精神源远流长,它建基于秦文化功利主义取向之上,融汇了东周时代思想精华。
秦部族早期游牧狩猎,又地处西陲,濡染戎狄之俗,西周宗法伦理文化的影响较弱。
这些因素均促成秦社会较浓烈的功利主义特质,成为滋育其事功精神的温床。
上述广泛存在于秦人精神和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意识,已由不少学人的研究予以证实。
比如,从出土的秦《日书》中足以揭示秦人观念中强烈的逐利、慕财和求富贵心理;先秦至汉晋文献中亦不乏秦社会风俗重功利轻伦理的直接记载。
另一方面,时代背景的因素亦同样不可忽视。
如所周知,东周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剧变时期,新兴社会阶层和政治势力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扬弃旧制度,创建新秩序,带来权力的重组和思想的解放,引发文化的突破和事功的张扬。
因此,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事功精神普遍高涨的年代。
从历史践履方面看,迭起的五霸、兼并的君主和变法的能臣无不发扬蹈厉,将事功的追求推举到邦政的前台。
从思想学术层面看,争鸣的诸子相反而相成,尽管在意蕴和重视程度上有差异③,但儒、墨、法等家均讲事功,尤其是法家形成了事功立国、尽力务功的系统事功思想,并给予大量接纳法家思想的秦文化以深刻的洗礼。
事功与功利概念有差异,应作细化分析。
事功侧重在主体对建功立业的追求。
相比之下功利的内涵比事功广,它在某种程度上包容事功意识,但其重点落在利欲、利益的“利”字上,所以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事功。
显而易见,如学者曾习称的秦人不敬祀祖先而滥求祀鬼之利的功利态度,秦社会中儿媳不礼敬公姑的世俗势利举止,均与事功精神有很大差异。
然而,后者又构成前者的观念基础,功利主义取向泛化及于人生作为层面,则引发功业追求的事功意识。
从个体进退荣辱之私利的微观事功,到关涉民族邦国之福祉公利的宏观事功,无不起步于斯,秦人事功精神的价值基础正是建立在全社会功利主义取向之上的。
总之,由于文化渊源和历史机缘,最早标榜为姜齐之立国宗旨的尚功精神,失之东隅而收之桑榆,秦人成为光大华夏民族事功精神的担当者。
秦人事功精神的内涵及其泛化秦人重事功,首先集中体现在秦立国以来有为君主对霸业之事功目标的恒定取向,及其顺时应变向帝业目标的提升。
自襄公开基建国伊始,即初见僭端。
其时秦虽属蕞尔小邦,却规摹弘远,志在天下,这从其奉祀制度中已可窥见④。
至穆公创霸,吞灭西戎,雄视东夏,将秦人事功推向一个新阶段。
战国中期,孝公变法强秦,谋求东制诸侯之帝业⑤,角逐帝业的事功追求从此贯穿了秦以后的百年史。
继而惠王构想并吞天下、独治海内之帝业⑥,使秦人事功目标递进到新层次。
后有昭王“业帝”,奠基一统基石,使秦人空前地逼近了统一的事功目标。
至始皇完成一统伟业,实现了秦人数百年的事功梦想。
始皇又创制拓边,追求传业万世之功,将秦人事功推向顶峰。
秦人重事功,还表现为秦历代有为君主对于事功目标的韧性追求和专注精神。
早在春秋时代穆公创霸,属意东进,但在崤之役受阻后,遂及时调整战略,“西击戎狄,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⑦。
战国中叶,孝公不甘居落后,毅然颁诏求贤,奋起变法强秦。
秦有为君主不仅对于外部挫折采取积极应战态度,在对内强化君权的权力斗争中,亦能协调内外事功相辅相成的关系,既成就尊君抑臣、权归中央的施政意图,又不因权力角逐而遮蔽或偏离创霸业帝的既定事功目标。
如惠文王加害商鞅,但诛其人而仍行其法⑧。
包容兼综百家、震铄古今的政治智慧和应形无穷的军事韬略,是秦人事功精神的另一大特色。
见诸秦君主事功践履之荦荦大者,有任贤、纳谏、任法等开明之政略。
尤其是在诸侯兼并天下争于战功的历史环境中,秦人以战立国,因此注重军事外交谋略,讲求战争艺术,成为秦人事功精神重要特色。
这从惠文王推行连横之策到范睢实施远交近攻战略均有淋漓尽致的发挥,而秦王政统一六国的战略,更体现了“战胜不复,应形于无穷”⑨的高超战争艺术。
秦人事功精神经历了一度向周文化趋同再转而法家化的历时性变迁。
春秋时秦穆公赫赫事功中,曾不乏践形周政的业绩。
如他“身举五授之以政”⑩的破格任贤,赐酒而赦盗食宫廷善马之野人的“含淳德以遇其下”(11),袭郑伐滑遭惨败后穆公的纡尊救过和作誓罪己,上述尚贤宽下、树德罪己等事功思想,大都契合于周政和儒家理想,即以德义为手段佐助事功之诉求,如穆公所谓“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故尔获得孔子“行中正”,“虽王可矣”(12)的首肯。
以商鞅变法为起点,秦人事功追求的非道德主义倾向渐趋鲜明,他们漠视政治和军事伦理传统的约束,不惜采用诈伪、酷烈之手段。
秦所尚首功制度,在列国军功制中亦最具血腥性,秦较普世诈伪悖德风气确实走得更远。
事功精神还以话语形式积淀为独到的理论形态,即商鞅和韩非颇具系统的事功思想。
《商君书》中“功”字的使用计53次,《韩非子》达260次。
先秦诸子中唯独使用事功一词的,恰是高扬事功精神的商鞅学派(13)。
韩非率先提出了以实际功效作为判断一切事物的检验准则,折射了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甚至蕴含了当代“猫论”的理念基因。
商、韩以君主为本位,以公利公功为核心,提出了从治、富、强、王到“兼天下”的最高事功目标,迎合了秦政的事功诉求,亦顺应了时代潮流。
商、韩将事功提升为课吏的尺度和刑赏的标准,通过导制臣民行为取向,将朝野心智功力凝聚起来,收尊主强国致霸之效(14)。
秦人渊源有自的事功精神,自战国以降进一步得到制度、政策和意识形态的引导、激励与强化。
商鞅变法,奠定秦的治国方针和立国精神,所奉行的法家政治以任法耕战为本,二十级军功爵制为用,以事程功,功立赏随,把事功精神落实到了实处,使君主之利、国家之利与臣民之利找到了有效的结合点。
所谓秦臣民之功,约为治功、军功和农功三途。
治功即官吏在其职任上治民治事之功,如商鞅以变法有功而封君,甘罗使赵有功封上卿等。
秦法中的上计制、考课制即是对在职官吏勤劳本职治功的考核,如出土秦简中直接保存了县级政权对下属官吏的考课法律文本(15)。
军功,指各级将士在战场上的“斩首捕虏”之功,在《商君书》中保存了计首授功的原始规定。
农功,指农民戮力务农,“公作必疾而私作不荒”(16)。
农功亦有奖掖,如所谓“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可理解为大量输纳粟帛而被授与高爵,作为其结果,可被免除徭役”(17)。
在功立赏随的秦制度中,军功爵制作用最著。
战国时六国也存在各种功爵制,“但在发达严整程度上,与军功结合紧密程度等方面,秦之爵制远远超过了它们”。
军功爵制“把全国臣民上下人等都吸纳到战争的轨道,而且以此吸引每个人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18)。
在意识形态的教化层面,为了整齐统一社会思想取向,秦统治集团对不同学说流派的取舍尊黜时,同样贯彻了事功的价值标准。
法家思想“尊君卑臣”,“一断于法”,“谋治强之道”,“致霸王之功”,契合秦君主政治的事功诉求和现实需要,因而被接纳为秦主流统治思想并在其百余年的洗礼陶冶下浸以成俗,史称秦国“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19),“管商之法者家有之”(20),这反过来又强化了秦人功利取向和事功意识。
墨家思想之所以能够在秦获一席之地,学人曾作过许多解说(21),其实根本原因乃在于墨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上功用”思想与秦人事功精神的相通。
墨家尚力,认为利益和功业生于力,“赖其力者生”(22);推重事功,追求“济世成功,垂名后世”(23);主张论功行赏罚,“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24)。
墨家以国强、国治为施政目标,认为国家“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25);倡导自强的事功态度,主张庶人、士和将军大夫“竭力从事”,“三公诸侯竭力听治”,以求“谋事得,举事成”(26)。
显然,这种“强力疾作”的事功精神是可以激起秦人共鸣的。
同理,兵家、农家等学派得以在秦传播发展,乃因这些实用之学适应秦人事功的需要。
相比之下,尽管秦人从局部上吸纳了一些儒家说教,但从整体上是持排斥态度的,其深层根源在于儒家以道德规范事功诉求的伦理精神与法家以事功压倒伦理的取向形成尖锐的冲突,无助于东周兼并时代的事功追求。
上述制度导向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性,进一步塑造了秦社会各阶层不同层次的事功意识,执着进取的事功精神漾溢于朝廷庙堂之上,播散于都邑乡里之间。
从人主卿相谋臣到将士农人贩夫走卒,无不“慕业务功”,“尽智竭力”,“并心进取”。
秦君臣致力于“日月之名”、“太山之功”(27)的非常之事,百姓则角逐“斩首捕虏”、“粟爵粟任”的世俗之功,这无疑构成了秦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历史图景。
秦素有开放的用人传统,东周时代秦政治舞台上的精英人物多为外来士人,仅史书知名见纪的就有五六十人之多。
与东方诸国士人“不治而议论”的文化批判建树相比,他们几乎都不是以“立言”名世,而是积极参与秦政运作,不仅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功业,也展现了进取的事功精神风貌。
孝公时商鞅相秦变法,“处实而效力”,力倡“崇利而简义,高力而尚功”[28],在“成秦国之业”的同时,商鞅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29)昭王时羁旅入秦的范睢,由游说远交近攻之策而取客卿,谋兵事进固威之谏再拜相封应侯。
后来蔡泽称赞范睢云:“今君相秦……使天下皆畏秦,秦之欲得矣,君之功极矣。
”(30)战国末世李斯师荀子习帝王术,怀不凡抱负,欲“为建功者”,遂西入秦,以“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万世大功为说辞悟秦王而取客卿之位,后又冒死上《谏逐客书》,力陈历代客卿兴秦之功,“秦王卒用其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