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第五版

合集下载

机械基础(第五版)习题册【精选文档】

机械基础(第五版)习题册【精选文档】

习题册参考答案绪论一、选择题1、( A )是用来减轻人的劳动,完成做功或者转换能量的装置。

A.机器B.机构C.构件2、下列装置中的,属于机器的是( A )。

A.内燃机B.台虎钳C.自行车3、在内燃机曲柄滑块机构中,连杆是由连杆盖、连杆体、螺栓以及螺母等组成。

其中,连杆属于( C ),连杆体、连杆盖属于( A )。

A.零件B.机构C.构件4、下列机构中的运动副,属于高副的是( A )。

A.火车车轮与铁轨之间的运动副B.螺旋千斤顶中螺杆与螺母之间的运动副C.车床床鞍与导轨之间的运动副5、右图所示为( A )的表示方法。

A.转动副B.高副C.移动副6、( C )是用来变换无聊的机器。

A.电动机B.手机C.缝纫机7、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轴、拖板属于机器的( A )。

A.执行B.传动C.动力8、通常用( C )一词作为机构和机器的总称。

A.机构B.机器C.机械9、电动机属于机器的( C )部分。

A.执行B.传动C.动力10、机构和机器的本质区别在于( A )。

A.是否做功户实现能量转换B.是否有许多构件组合而成C.各构件间是否产生相对运动二、判断题1、(×)机构可以用于做功或转换能量。

2、(√)高副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3、( ×)凸轮与从动杆之间的接触属于低副.4、(√)门与门框之间的连接属于低副。

5、(×)构件都是由若干个零件组成。

6、(√)构件时运功的单元,而零件则是制造的单元。

7、(×)高副比低副的承载能力大。

8、(√)机构就是具有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

9、(×)车床的床鞍与导轨之间组成转动副.10、( √)如果不考虑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只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机构和机器之间是没有区别的.三、填空题1、机械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和液压与气动方面的基础知识。

2、计算机室用来实现变换信息的机器。

3、机器一般由动力部分、执行部分、传动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讲义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讲义

m
1
2
J ∆J
δ ∆δ
Amax
J 2
2 max
2 m in
J 2
max min
2
max min m
2m
Jm2
1) 当 Amax 与 m 一定时,J 与 为等边双曲线的关系。
过分追求机械运转速度的平稳性,将使飞轮过于笨重。
2) 当 J 与 m 一定时,最大盈亏功 Amax 与不均匀系数 成正比。
l’1
l
m1'
l1" l
m1
m1"
l1' l
m1
m3'
பைடு நூலகம்
l3" l
m3
m3"
l3' l
m3
m2'
l2" l
m2
m2"
l2' l
m2
8 回转件的平衡
m’3r3
T' F’2
m’1
m’3 r’b
F’1 m’b
F’3 F’b
m’2r2
l’1
F2 m2
r2 r1
m1 F1 l’3
l’2
l
T”
F”2
r”bm”b
1. 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面内
D
B
适用范围:轴向尺寸较小的盘形转子(D/B≥5),如风 扇叶轮、飞轮、砂轮、齿轮、凸轮等。
特点:若重心不在回转轴线 上,则在静止状态下,无论 其重心初始在何位置,最终 都会落在轴线的铅垂线的下 方,这种不平衡现象在静止 状态下就能表现出来。 如自行车轮
ω ω
ω
8 回转件的平衡
F2
同一回转平面内,但质心在回转

大一第五版机械基础知识点

大一第五版机械基础知识点

大一第五版机械基础知识点机械基础知识是大一学生学习机械工程的基础,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大一机械基础课程的第五版机械基础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1. 机械工程概述机械工程是研究机械运动和能量转换的学科,它涉及到机械设计、制造、控制和维护等领域。

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运用力学、热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知识来解决机械问题。

2. 机械零件和元件2.1 机械零件机械零件是构成机械装置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轴、轴承、齿轮、联轴器等。

它们的选择和安装对于机械装置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2.2 机械元件机械元件是机械零件的一部分,是机械装置中的重要部件,如齿轮系、传动带和链条等。

机械元件的设计和选择需要考虑到要求的传动比、承载能力等。

3. 机械运动学机械运动学是研究机械运动的学科,它包括刚体的平动和旋转、机构的运动链、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等内容。

了解机械运动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机械装置的运行原理。

4. 机械力学机械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运动和变形的学科,它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轴承力学等内容。

通过学习机械力学,我们可以了解机械装置受力分析、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5. 机械工艺学机械工艺学是研究机械加工方法的学科,它包括切削加工、焊接、冷冲压等加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学习机械工艺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机械加工的过程和方法。

6. 机械设计原理机械设计原理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等。

学习机械设计原理可以培养我们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7.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技能,它是将机械设计通过图纸和图样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习机械制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交流机械设计的意图和要求。

8. 机械测量和控制机械测量和控制是研究机械运动和参数测量以及运动控制的学科,它包括测量仪器的使用、机械测量方法和控制系统的原理等内容。

了解机械测量和控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机械装置的参数和运行状态。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简介《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是一本系统介绍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教材,适用于机械工程领域的学习和实践。

本书是作者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和实践总结而成,结合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内容概述本书共分为总共分为十二个章节,包括:1.机械设计基础概述2.工程材料3.机械零件的基本参数与尺寸4.轴:设计与选择5.联轴器与联接6.齿轮传动基础7.制动器与离合器8.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9.凸轮机构的设计10.弹簧与密封件的设计11.设计实例与计算方法12.机械设计软件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每个章节都详细介绍了相应的知识点和设计方法,通过理论的讲解、实例分析、计算方法和软件辅助设计等手段,帮助读者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

特点系统性与全面性本书的特点之一是系统性和全面性。

作者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并全面地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机械零件的尺寸参数、轴的设计与选择、齿轮传动、弹簧设计等,都有详细的讲解和实例,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机械设计的各个方面。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既注重理论的讲解,又注重实践的能力培养。

每个章节都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方法的讲解,帮助读者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机械设计中。

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使读者能够更好地应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机械设计。

创新与应用本书还注重介绍一些创新的机械设计方法和应用。

例如,对于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不仅介绍了传统的设计方法,还介绍了一些创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这样的内容使读者能够了解到机械设计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适用对象《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适用于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也适用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

对于初学者来说,本书既可以作为教材,也可以作为自学的参考书。

对于已经有一定机械设计基础的人员来说,本书可以作为进一步提升技能的参考书。

机械基础(第五版)绪论课件

机械基础(第五版)绪论课件
零件与构件
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之间的关系
零件
构件
机构
机器
(制造单元)
(传递、转变运动形式)
(运动单元) 机械
(利用机械能做功 或实现能量转换)
三、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
火车
1.运动副
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形式相 对运动的可动连接。
(1)低副——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
➢ 转动副 ➢ 移动副 ➢ 螺旋副
低副及其应用
(2)高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 滚动轮接触 ➢ 凸轮接触 ➢ 齿轮接触
高副及其应用
2.运动副的应用特点
低副特点:
➢ 单位面积压力较小,较耐用,传力性能好 ➢ 摩擦损失大,效率低 ➢ 不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高副特点:
➢ 单位面积压力较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两构件接触处容易磨损 ➢ 制造和维修困难 ➢ 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常见机器的类型及应用
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它是用来 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
汽油机传动机构
机 器 与 机 构 的 区 别
2.机器的组成
机器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3.零件与构件
零件——机器及各种设备的基本组成单元。 构件——机构(由许多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的构件组 成的)中的运动单元体。
3.低副机构与高副机构
低副机构——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的机构。 高副机构——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运动副是高副的机 构。
四、机械传动的分类
本章小结
1.机器、机构的特征及异同点。 2.构件与零件的概念。 3.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之间的关系。 4.机器的组成。 5.运动副的概念及其分类。 6.高副、低副的应用特点。 7.机械传动的分类。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

03
机动示意图-不按比例绘制的简图 现摘录了部分GB4460-84机构示意图如下表。
04
作为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的依据。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常用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圆锥齿轮传动
齿轮齿条传动
在机架上的电机
带传动
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
圆柱蜗杆蜗轮传动
链传动
凸轮传动
机构运动简图应满足的条件: 1.构件数目与实际相同
内燃机连杆
套筒
连杆体
螺栓
垫圈
螺母
轴瓦
连杆盖
零件 -独立的制造单元
2.运动副
a)两个构件、b) 直接接触、c) 有相对运动
运动副元素-直接接触的部分(点、线、面) 例如:凸轮、齿轮齿廓、活塞与缸套等。
定义:运动副--两个构件直接接触组成的仍能产生某些相对运动的联接。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运动副的分类: 1)按引入的约束数分有:
解:n=
01
4,
02
PH=0
03
E
04
C
05
虚约束 -对机构的运动实际不起作用的约束。 计算自由度时应去掉虚约束。
∵ FE=AB =CD ,故增加构件4前后E点的轨迹都是圆弧,。 增加的约束不起作用,应去掉构件4。
F=3n - 2PL - PH =3×4 -2×6 =0
A
F
重新计算:n=3, PL=4, PH=0
2
3
②计算五杆铰链机构的自由度
解:活动构件数n=
4
低副数PL=
5
F=3n - 2PL - PH =3×4 - 2×5 =2
高副数PH=
0
1
2
3

机械基础习题册第五版答案

机械基础习题册第五版答案

机械基础习题册第五版答案机械基础习题册第五版答案机械基础是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涵盖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知识。

而习题册则是学习这门学科时的重要辅助工具,通过做习题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机械基础习题册第五版的答案。

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1. 机械基础是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门学科,它研究机械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

2. 机械基础的研究内容包括力学、热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3. 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航空航天、能源等方面。

第二章:力学1.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2.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包括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力的平衡等。

3. 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包括速度、加速度、牛顿定律等。

第三章:热学1. 热学是研究热量和热能转化的学科,包括热力学和热传导学两个方面。

2. 热力学研究热量的传递和转化,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3. 热传导学研究物体内部的热量传递,包括导热方程、传热系数等。

第四章:流体力学1.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力学性质的学科,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2. 静力学研究静止流体的力学性质,包括压力、密度、浮力等。

3. 动力学研究流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包括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

第五章:材料力学1. 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力学行为的学科,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2. 静力学研究材料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包括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等。

3. 动力学研究材料在变形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包括塑性变形、断裂行为等。

通过对机械基础习题册第五版的学习和练习,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机械基础学科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习题册的答案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总之,机械基础习题册第五版的答案对于学习机械基础学科的同学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机械基础(第五版)习题册

机械基础(第五版)习题册

习题册参考答案绪论一、选择题1、( A )是用来减轻人的劳动,完成做功或者转换能量的装置。

A.机器B.机构C.构件2、下列装置中的,属于机器的是( A )。

A.内燃机B.台虎钳C.自行车3、在内燃机曲柄滑块机构中,连杆是由连杆盖、连杆体、螺栓以及螺母等组成。

其中,连杆属于( C ),连杆体、连杆盖属于( A )。

A.零件B.机构C.构件4、下列机构中的运动副,属于高副的是( A )。

A.火车车轮与铁轨之间的运动副B.螺旋千斤顶中螺杆与螺母之间的运动副C.车床床鞍与导轨之间的运动副5、右图所示为( A )的表示方法。

A.转动副B.高副C.移动副6、( C )是用来变换无聊的机器。

A.电动机B.手机C.缝纫机7、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轴、拖板属于机器的( A )。

A.执行B.传动C.动力8、通常用( C )一词作为机构和机器的总称。

A.机构B.机器C.机械9、电动机属于机器的( C )部分。

A.执行B.传动C.动力10、机构和机器的本质区别在于( A )。

A.是否做功户实现能量转换B.是否有许多构件组合而成C.各构件间是否产生相对运动二、判断题1、(×)机构可以用于做功或转换能量。

2、(√)高副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3、(×)凸轮与从动杆之间的接触属于低副。

4、(√)门与门框之间的连接属于低副。

5、(×)构件都是由若干个零件组成。

6、(√)构件时运功的单元,而零件则是制造的单元。

7、(×)高副比低副的承载能力大。

8、(√)机构就是具有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

9、(×)车床的床鞍与导轨之间组成转动副。

10、(√)如果不考虑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只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机构和机器之间是没有区别的。

三、填空题1、机械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和液压与气动方面的基础知识。

2、计算机室用来实现变换信息的机器。

3、机器一般由动力部分、执行部分、传动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

机械基础第5版习题册答案

机械基础第5版习题册答案

机械基础第5版习题册答案
《机械基础第5版习题册答案:学习机械基础知识的利器》
机械基础是工程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机械运动、机械结构、机械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而《机械基础第5版习题册》则是帮助学生巩固
和提高自己的机械基础知识的重要工具。

在这本习题册中,包含了大量的练习
题和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基础知识。

首先,这本习题册的答案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查阅答案,学生可以及时了
解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同时,通
过对答案的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其次,习题册中的练习题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这些练习题既有基础的选择题和
填空题,也有一些较为复杂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巩固和提
高自己的机械基础知识。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
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最后,这本习题册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
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巩固和提高自己
的机械基础知识。

同时,通过查阅答案,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

总之,《机械基础第5版习题册》的答案部分是学习机械基础知识的利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机械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和使用这本习题册,不断提高自己的机械基础知识
水平。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讲义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讲义

1) 磨粒磨损 2) 粘着磨损(胶合磨损) 3) 疲劳磨损(疲劳点蚀)
加工后的零件表面总有一定的粗糙度。摩擦表面受载时,实 际上只有部分峰顶接触,接触处压强很高,能使材料产生塑 性流动。若接触处发生粘着,滑动时会使接触表面材料由一 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这种现象称为粘着磨损(胶合磨损)。 所谓材料转移是指接触表面擦伤和撕脱,严重时摩擦表面能 相互咬死。
9.1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三、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
失 效: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 工作能力:不失效前提下,零件能安全工作的限度。 承载能力:以载荷衡量零件工作能力时,~。
四、常见失效形式及原因
断裂或塑性变形; 过大的弹性变形;强烈的振动; 工作表面过度磨损;摩擦传动的打滑;连接的松弛; 强度、刚度、耐磨性、温度、稳定性
Fn
H
2
1 (1
2
)

Fn E
b
0.418
Fn E
b
ρ1 ρ2
b
对于钢或铸铁取泊松比:
σH σH
上μ1述=μ公2=式μ=称0.为3,赫则兹有(H简·H化er公tz式)公。式
9.3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H 0.418
Fn E
b
Fn
σH ----- 最大接触应力或赫兹应力;
b ----- 接触长度;
具有: 设计(或改进)通用零件或简单传动装置的能力。
9.1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二、机械零件设计的特点
1) 设计不完全依赖于计算
经验设计 部分零件仅根据工艺和结构要求进行设计。 理论设计 只有部分零件可通过计算确定形状和尺寸。 模型实验设计
2) 很多计算的原则、方法、公式没有统一的标准 和形式

机械基础(第五版)第四章

机械基础(第五版)第四章

2013-10-4
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
齿轮上各部分名称
2013-10-4
二、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标准齿轮的齿形角α 齿数 z


模数 m
齿顶高系数 ha*

顶隙系数 c*
2013-10-4
1.标准齿轮的齿形角α
2013-10-4
齿形角——在端平面上,过端面齿廓上任意点K的径


2013-10-4
3.斜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
端面:垂直于齿轮轴线的平面,用 t 作标记 法面:与轮齿齿线垂直的平面,用 n 作标记。
β:斜齿圆柱齿轮螺 旋角
2013-10-4
判别方法:将齿轮轴线垂直放置,轮齿自左至右上升
者为右旋,反之为左旋。
2013-10-4
4.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提高齿面硬度。
2013-10-4
二、齿面胶合
高速和低速重载的齿轮传动,容易发生齿面胶合。
2013-10-4
引起原因 低速重载、齿面压力过大。 避免措施 减小载荷,减少启动频率。

2013-10-4
三、齿面磨损
齿面磨损是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2013-10-4

引起原因
触表面间有较大的相对滑对,产生滑动摩擦 。
§4-2 渐开线齿廓
一、齿轮传动对齿廓曲线的基本要求 二、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 三、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2013-10-4
一、齿轮传动对齿廓曲线的基本要求

传动平稳 承载能力强
2013-10-4
二、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
动直线沿着一固定的 圆作纯滚动时,此动直线 上任一点K的运动轨迹CK 称为渐开线,该圆称为渐 开线的基圆,其半径以rb

机械基础(第五版)第一章

机械基础(第五版)第一章

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使用维护 方便,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传动平稳,噪声低,有缓冲吸振作用 在过载时,传动带在带轮上打滑,可以防止薄弱 零件的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
缺点:

不能保证的准确的传动比 外廓尺寸大,传动效率低
四、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
1.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同步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同步带轮
同步带传动
2.同步带的结构
*同步带是以钢丝为抗拉体,外包聚氨脂或橡胶。
3. 同步带传动的组成
1—同步带轮(主动轮) 2—同步带轮(从动轮) 3—传动带
4.同步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同步带传动是利用中间挠性件(带),靠摩擦力(或啮合) 在主、从动轴间传递旋转运动和动力。
二、同步带传动的特点
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同步带传动
普通V带传动 窄V带传动 多楔带传动
§1-2 V带传动
一、V带及带轮
二、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
三、普通V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 四、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
一、V带及带轮
V带传动——由一条或数条V带和V带带轮组 成的摩擦传动。
V带
V带带轮
二、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
1.普通V带的截面尺寸
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2.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1-3 同步带传动
一、同步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
二、同步带传动的特点
三、同步带的类型 四、同步带的参数
五、同步带的应用
一、同步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
1.同步带及同步带轮
同步带传动 靠同步带齿与同步带轮齿之间的啮合实现 传动,两者无相对滑动,而使圆周速度同步的传动。

机械基础(第五版)习题册

机械基础(第五版)习题册

机械基础(第五版)习题册机械基础(第五版)习题册第四章齿轮传动§4-1 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4-2 渐开线齿廓1、齿轮传动是利用主动轮、从动轮之间轮齿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2、齿轮传动与带传动、链传动、摩擦传动相比,具有功率范围宽,传动效率高,传动比恒定,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特点,所以应用广泛。

3、齿轮传动的传动比是指主动轮与从动轮转速之比,与齿数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i12=n1/n2=z2/z1 。

4、齿轮传动获得广泛应用的原因是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工作可靠性高,传递运动准确等。

5、按轮齿的方向分类,齿轮可分为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和认字齿圆柱齿轮传动。

6、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7、形成渐开线的圆称为基圆。

8、一对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时,两轮啮合点的运动轨迹线称为啮合线。

9、以两齿轮传动中心为圆心,通过节点所作的圆称为节圆。

10、在机械传动中,为保证齿轮传动平稳,齿轮齿廓通常采用渐开线。

11、以同一基圆上产生的两条反向渐开线作齿廓的齿轮称为渐开线齿轮。

12、在一对齿轮传动中,两齿轮中心距稍有变化,其瞬时传动比仍能保持不变,这种性质称为传动的可分离性。

§4-3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1、齿数相同的齿轮,模数越大,齿轮尺寸越大,轮齿承载能力越强。

2、渐开线齿廓上各点的齿形角不相等,离基圆越远的齿形角越大,基圆上的齿形角等于零度。

3、国家标准规定,渐开线圆柱齿轮分度圆上的齿形角等于200。

4、国家标准规定,正常齿的齿顶高系数ha*=1 。

5、模数已经标准化,在标准模数系列表中选取模数时,应优先采用第一系列的模数。

6、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模数必须相等;两齿轮分度圆上的齿轮角必须相等。

7、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连续性,必须在前一对轮齿尚未结束啮合时,使后继的一对轮齿已进入啮合状态。

§4-4 其他齿轮传动简介1、斜齿圆柱齿轮比直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强,传动平稳性好,工作寿命长。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201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201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李兴华,男,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曾获同济大学教学成果二 等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二等奖、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容闳科技教育奖等荣誉 。
感谢观看
1、每章节增加内容提要,使读者更易掌握课程重点。
2、更正了第四版文字、插图与计算中的一些疏漏和错误。
3、参考新标准更新了附录内容。
4、增加了与该书配套的电子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由同济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所高校相关教师共同修订。 参加该版修订工作的有奚鹰、李兴华、虞红根、朱美华、李小江、赵乃素、路永明,由奚鹰、李兴华担任主编。 同济大学徐宝富教授审阅了全稿,提出了许多的修改意见 。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 (201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
版的图书)
201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学资源 05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材特色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是由奚鹰、李兴华主编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7年3月2日出版的“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非机类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 程技术第五版)》配套建设有机械设计基础(第5版)数字课程,数字课程包括电子教案,电子教 案每章的开头都有章节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等引导性内容。课件还包含机构分析软件,利用该软件可以创建不 同机构,并进行力、速度、加速度分析 。
教材特色
相比第四版,《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原则以继承为主,在着重保持简明、少而精等特点的同时,还适 当拓宽了知识面 。
作者简介
奚鹰,男,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华东地区高校机械设计教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高校机械设 计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机械基础课程资源建设委员会委员,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设 计制造及自动化分委员会委员。曾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工作者、 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 。

《机械基础》第五版题库一到六

《机械基础》第五版题库一到六

——《机械基础》第五版第一到第六章题库题目部分(要求:1.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等不用写,只需理解和记背;2.计算题必须亲自在练习本上再做一遍)绪论一、填空1、机器是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制造的一种①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②、③与④,从而⑤人类的脑力和体力劳动。

2、机器的组成通常包括①、②、③和④。

3、低副是两构件作①接触的运动副。

按两构件的之间的相对运动特征可分为②、③和④。

4、高副是两构件之间作①接触的运动副。

按接触形式不同,高副通常分为②接触、③接触和④接触。

二、选择题1、下列可动联接中,其中哪一个是高副()。

A、螺旋千斤顶中螺杆与螺母之间的运动副B、火车车轮与铁轨的运动副C、车床床鞍和导轨之间的运动副2、右图所示为()的表示方法A 、转动副B 、移动副C高副3、通常用()一词作为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A 、机构B 、机器C、机械4、电动机属于机器的( )部分。

A 、执行B 、动力C、转动5、机器和机构的本质区别在于()。

A 、是否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B 、是否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C、各构件间是否产生相对运动三、判断题()1、构件是运动的单元,而零件则是制造的单元。

()2、门与门框之间的连接属于低副。

()3、如果不考虑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只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看,机构和机器之间是没有区别的。

()4、高副的承载能力比低副大。

四、名词解释及问答1、机构2、机械传动装置3、构件第一章带传动一、填空题1、带传动一般由①、②和③组成;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带传动可分为④型带传动和⑤型带传动两大类。

2、V带传动过载时,传动带会在带轮上①,可以防止②,起③作用。

3、V带按其截面尺寸大小共分①、②、③、④、⑤、⑥、⑦七种型号,其中⑧型传递载荷最大,⑨型传递载荷最小。

4、安装V带带轮时,两个带轮的轴线应相互①,两个带轮的轮槽的对称平面应②。

5、带传动常见的张紧方法有①和②。

6、V带是一种①接头的环形带,其横截面为②,工作面是与轮槽相接触的③,带与轮槽底面不接触。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答案

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 2-15 中位置
(极限情况取等号) ; (极限情况取等号) 。
综合这二者,要求 ( 2 )当 。 在位置 在位置 时,从线段 时,因为导杆
为周转副时,要求
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见图 2-15 中位置

来看,要能绕过
点要求:
(极限情况取等号) ;
是无限长的,故没有过多条件限制。
, ,顶角 ,
;并确定比例尺 。

的外接圆,则圆周上任一点都可能成为曲柄中心。 相距 , ,交圆周于 。解得 : 点。
( 4 )作一水平线,于 ( 5 )由图量得 曲柄长度:
连杆长度: 题 2-8 解 : 见图 2.20 ,作图步骤如下:
( 1 ) ( 2 )取 ,选定 。 ( 3 )定另一机架位置: 分线, 。
图 3-15 题 3-4 解图 3-5 解 : ( 1)计算从动件的位移并对凸轮转角求导 当凸轮转角 可 得: 在 0≤ ≤ 过程中,从动件按简谐运动规律上升 h=30mm。根据教材(3-7)式
0≤

0≤

当凸轮转角 S 2 =50



过程中,从动件远休。 ≤ ≤


当凸轮转角 教材(3-5)式 可得:
转 / 分钟
解 : ( 1 )由题意踏板
在水平位置上下摆动
,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极限位置,此时 和 (见图
曲柄与连杆处于两次共线位置。取适当比例 图 尺,作出两次极限位置 2.17 ) 。由图量得: 解得 : , 。
由已知和上步求解可知: , , , 和 代入公式( 2-3 )
( 2 ) 因最小传动角位于曲柄与机架两次共线位置,因此取 计算可得: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上向直垂向 方� �为度速的 3 件构�示所图如心瞬部全的构机切正该 解 41-1 �为比速角的 3、1 件构�示所图如心瞬部全的构机杆导该 解 31-1
5- 2 题 钟分 / 转 �为速转其此因

为度角的过转
� �
时用程行回空柄曲为因� 2 � 间时需所程行回空此因
�有程方列据数知已入带并�
式公由� 1 � : 解 4-2 题
解 2 1- 1
解 11-1
解 0 1- 1
解 9- 1
解 8- 1
解 7- 1
解 6- 1
解 5- 1 图解 4-1 题 41.1 图 图解 3-1 题 31.1 图
图解 2-1 题 21.1 图
图解 1-1 题 11.1 图
。示所图下如图简动运构机 解 4-1 至 1-1
社版出育教 等高
编主生仲李 、蕴光程、竺 可杨
� 2 s/mm � 度速加 132.35239.63 531.72 °021 )s/mm( 度速 )mm( 移位 角转总
� 2 s/mm � 度速加 797.56 0 0 °0 )s/mm( 度速 )mm( 移位 角转总
�下如值度速加及以度速、移位的点分各算计 。
设�度速加和度速件动从算计了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021≤


以�
度长杆连取� 2 �



出作
据根�
为度长杆架连设�心中为
以� 1 � : 解 11-2 题


�到得�度长的杆各取量中图从。
置位个一了出画中图。点
于交

线垂中的
作�

接连后然。点

《机械基础》第五版题库一到六

《机械基础》第五版题库一到六

——《机械基础》第五版第一到第六章题库题目部分(要求:1.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等不用写,只需理解和记背;2.计算题必须亲自在练习本上再做一遍)绪论一、填空1、机器是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制造的一种①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②、③与④,从而⑤人类的脑力和体力劳动。

2、机器的组成通常包括①、②、③和④。

3、低副是两构件作①接触的运动副。

按两构件的之间的相对运动特征可分为②、③和④。

4、高副是两构件之间作①接触的运动副。

按接触形式不同,高副通常分为②接触、③接触和④接触。

二、选择题1、下列可动联接中,其中哪一个是高副()。

A、螺旋千斤顶中螺杆与螺母之间的运动副B、火车车轮与铁轨的运动副C、车床床鞍和导轨之间的运动副2、右图所示为()的表示方法A 、转动副B 、移动副 C高副3、通常用()一词作为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A 、机构B 、机器 C、机械4、电动机属于机器的( )部分。

A 、执行B 、动力 C、转动5、机器和机构的本质区别在于()。

A 、是否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B 、是否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 C、各构件间是否产生相对运动三、判断题()1、构件是运动的单元,而零件则是制造的单元。

()2、门与门框之间的连接属于低副。

()3、如果不考虑做功或实现能量转换,只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看,机构和机器之间是没有区别的。

()4、高副的承载能力比低副大。

四、名词解释及问答1、机构2、机械传动装置3、构件第一章带传动一、填空题1、带传动一般由①、②和③组成;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带传动可分为④型带传动和⑤型带传动两大类。

2、V带传动过载时,传动带会在带轮上①,可以防止②,起③作用。

3、V带按其截面尺寸大小共分①、②、③、④、⑤、⑥、⑦七种型号,其中⑧型传递载荷最大,⑨型传递载荷最小。

4、安装V带带轮时,两个带轮的轴线应相互①,两个带轮的轮槽的11对称平面应②。

5、带传动常见的张紧方法有①和②。

6、V带是一种①接头的环形带,其横截面为②,工作面是与轮槽相接触的③,带与轮槽底面不接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凸轮 2-从动件 3-机架
凸轮机构示意
6
§8-2 凸轮机构的分类与特点
一、凸轮机构的分类 二、凸轮机构的常用结构 三、凸轮机构的应用特点
7
一、凸轮机构的分类
按凸轮形状分
盘形凸轮 移动凸轮 圆柱凸轮
按从动件端部 形状和运动形
式分
尖顶从动件 滚子从动件 平底从动件
8
? 盘形凸轮
尖顶移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 尖顶摆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
从动件在行程中先作等加速运动,后作等减速运动。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18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位移曲线画法
19
本章小结
1.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其应用特点。 2.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工作特点。
20
优点: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设计适当 的凸轮轮廓曲线,可使从动件获得任意预期的运 动规律。
缺点:凸轮与从动件(杆或滚子)之间以点 或线接触,不便于润滑,易磨损。
应用 :多用于传力不大的场合,如自动机械、 仪表、控制机构和调节机构中。
14
§8-3 凸轮机构工作过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
一、凸轮机构工作过程 二、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
滚子移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 滚子摆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
平底移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 平底摆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
9
? 移动凸轮
移动从动杆移动凸轮机构 摆动从动杆移动凸轮机构
10
? 圆柱凸轮
圆柱凸轮机构 自动车床走刀机构
11
12
二、凸轮机构的常用结构
凸轮轴
整体式凸轮
镶块式凸轮
组合式凸轮
13
三、凸轮机构的应用特点
15
一、凸轮机构工作过程
凸轮机构中最常用的运动形式为凸轮作等速 回转运动,从动件作往复移动
凸轮回转时,从动件作“升 →停→降→停” 的运动循环。
凸轮机构工作过程
16
二、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
位移线图
17
1.等速运动规律(以推程为例)
从动件上升(或下降)的速度为一常数。
等速运动规律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以推程为例)
第八章 凸轮机构
§8-1 凸轮机构概述 §8-2 凸轮机构的分类与特点 §8-3 凸轮机构工作过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
1
凸轮机构应用举例
2
§8-1 凸轮机构概述
内燃机的配气机构
内燃机配气机构
3
自动车床走刀机构
自动车床走刀机构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靠模车削机构
靠模车削机构
5
凸轮机构 ——依靠凸轮轮廓直接与从动件接触, 迫使从动件作有规律的直线往复运动(直动)或摆 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