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对中国和欧美文学的接受特征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文学对中国和欧美文学的接受特征研究

摘要日本文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日本文化,往往具有一定的二元性,即在接受他国文学特征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抵触。日本文学这种文学特征的形成,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原因,本文试对日本文学对中国和欧美文学的接受特征进行研究。

关键词:日本文学中国文学欧美文学接受特征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日本文学领域乃至日本文化中,到处都将二元结构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我们也发现,在日本文学的二元结构中,看似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却能够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日本文化的另一个表现,如:一方面,肯定并且接受来自国外强有力的文化感染力;另一方面,又强烈地反抗着来自外来文化的同化。对此,法国文学家曾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描述日本的二元结构的文化特征:

按照西欧的理性主义,许多情况具有二者择一的性质,非此即彼,然而,日本竟将两者巧妙地协调一处,超越了它们的对立。

笔者认为,日本文学能够形成这种独特的二元结构,也必然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本文主要探讨日本文学对国外文学的接受特征以及其形成的过程。

一日本文学对中国和欧美文学接受特征的表现

1 超政治性的特征

日本文学具有很强的超政治性。日本文学最早产生于宫廷之中,而进行继承的也都是宫廷、法师、市民等等,其包含了古代的贵族文学、武士文学,以及近代产生的平民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从事文学的学者们几乎很少关心政治,他们都属于政治上的局外人。因此,日本历来的文学中很少见到与政治有关的内容,日本文学是完全超脱于政治并以文学家的精神和思想进行支撑的,这也是日本文学的一个极大特征。

2 南北方的高度融合

日本文学历来都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一方面,对生命怀有无限的敬仰和热爱;另一方面,却又认为死是一种可悲的现象。文学家因此所采取的态度也不同,而这又与他们所处的南北两地的环境有关,即是由南北方的差异而造成的不同。日本很多文化的代表者都与其出生地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两种文化却实现了有机的融合,如北方文化的发现者连歌大师竟然是南方和歌山县人。所以,日本的风土虽然有着南北结构,但其文化却不是单一的,而是南北文化的高度融合。

3 单一性复合性

日本文化是单一性复合文化,其内容非常简单。日本地处中国这一巨大文化圈的边缘,不断从中国吸收大量的先进文化。日本文化也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其本身总是表现出复合性文化这一特点。欧美人称漆器为japan,称陶器为china,然而日本的漆器工艺最初却是由中国引进的。只不过日本将这种复合性文化,逐渐改造成为单一性文化,以至于欧美人将漆器称作japan,并将其视为日本的国粹。追根溯源,日本文化虽属于复合性文化,但经过不断地消化与统一,最终形成了单一性文化。

4 概念性文化汲取

日本近代文学思潮中的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新浪漫主义等,都是来自欧洲的文学概念。在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从法国大革命开始直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统治欧洲约半个世纪之久,后以德国浪漫主义为开端,在英、法形成巨大的浪漫主义浪潮,随之传入俄国、波兰等斯拉夫语民族。1个世纪后,当这股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潮波及到日本时,已是强弩之末,只在大洋彼岸激起了几朵美丽的浪花,出现了如北村透谷、岛崎藤村、谢野晶子等追求自我、向往自由、讴歌青春之美的精神界之战士。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再加上日本

人民族主义和自身素质的影响,日本主要接受了德国感伤型和英国湖畔派的浪漫主义,从而形成了以告白自我、抒发主观情感为特征的日本浪漫主义性格。夏目漱石在《文学论》中认为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并非水火不相容。自然主义作为写实主义发展的极致,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大量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日本,自然主义是浪漫主义的延续日本人不仅将易卜生当作浪漫主义作家接受,而且在接受福楼拜的同时也接受了莫泊桑。从而形成了既重客观描写,又重主观抒发的日本自然主义。

5 变异性与连贯性

日本文化史,就是这样一部多样化的历史,它是在多样化与统性,变化与持续的微妙平衡中发展过来的。在这种融汇中,日本文学传统的民族性并没有因此而消失,相反却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如日本文学具有了一种缩写人生和自然的盆景趣味,而这正是日本文学抒情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有研究者指出,中国文化总的趋势上有阴性特征,因此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性格具有明显的女性偏向。可见,日本文学在与外来文化的对抗中,又表现出相对意义中的融合,也就是说,日本文学为取得抗衡力量,每每从对手的成就中寻找壮大自己的因素。而在对抗中大量摄入精髓、在对抗中实现融合,并最终保持了其连贯性,这又构成了日本文化在接受中国和西方文化过程中的又一特征。

二日本文学接受特征形成的过程

1 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接受形成

虽然日本文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对国外的新鲜文化不断地接受和学习,但大多对日本文学产生深厚影响的国家却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日本攻击的对象。日本对国外文化所秉持的态度是壤夷师夷制夷的逻辑,即从接纳到学习再到超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日本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接受。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日本在其民族形成初期就保持着和中国的友好往来,并且深深为中国文化所折服,中国大陆的水稻种植,就曾给初步发展的日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日本列岛的一些部落国家,开始借助中国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其他的国家。最早的汉字文化毋庸置疑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但日本却并不是完全地照搬将其移入到日本,而是在接受中国汉字的同时又进行了修改,为其注入了日本独特的文化内涵。另外,就是中国佛教的传入。古老的日本是以神道作为宗教信仰的,当佛教被日本所接受时,其本身所具备的哲学细想和洽谈经典思想都为日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并且是十分具有推动作用的影响。可以说,日本由于佛教的传入,才使得原本凌乱无章可循的统治机构,逐渐建立起法典和国家机器,并且由于佛教的引导而不断地完善,这种推动作用一直维持到明治维新以前。在这段漫长的时期内,佛教为日本的文化和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直至现代仍是日本人的精神支柱。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引进了中国的汉字、接受了中国的佛教之后,日本开始进入了近代社会,而这也是中国灾难的开始。在中英鸦片战争之后,美国首先在日本列岛登陆,一种全新的文明呈现在日本面前,他们被高科技的战舰所折服,而美俄也由此而征服了日本人,日本长久以来紧闭的大门被打开。一路走来,日本都是在一种独立的环境中进行发展的,但随着美俄等国家的进入,其帝国主义的扩张行为也被深深地卷入到日本的文化和思想当中。面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日本无力对抗,也别无选择。于是,当时的日本人决定开始改革,而这也正是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此后,日本在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开始向现代化转型,并从骨子里开始散发霸强主义思想:一方面,对中国文化仍然进行吸收;另一方面,对中国的儒家思想表示不满和反对,标榜日本才是亚洲的强国。在清朝鸦片战争之后,日本取而代之成为东亚大国的野心越发强烈,并对中国的文化开始了鄙夷和反对、开始了不断进行摆脱,进而更加深入地吸收西方文化的养分,开始了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