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问大家,这句话体现什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谨慎性原则)

所有的减值准备的计提都是这个要求

回忆:利润表公式:收入-费用=营业利润

那么,可变现净值,相当于收入。存货成本,相当于成本费用

收入小于成本,亏损

预计亏损,所以要计提跌价准备。

可变现净值-存货成本=存货跌价准备(必须<0)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注意,强调一个净字

也就是,属于净流量的概念,不是总流量

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注意,不是存货的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是考虑存货跌价准备的)

可变现净值的特征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

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构成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这些抵减项目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弄懂了,后面的内容就顺利了

存货的账面价值,是不是要减去跌价

是,原值减去跌价准备

存货是跟具什么来确定跌价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比如,你手机原价1500

现在二手市场是300元

成本就是1500,可变现净值总的预计售价就是300

如果,需要交10元的税金,发生维修费50元

提取顾货减值,是不是自己跟据市场情况提,税法没有规定限额

这个时候,可变现净值就能确定了

提1260跌价准备300-50(继续加工成本)-10(税金)。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这种存货主要是指可以用于对外出售的产成品)

比如空调,在冬季销售价格会下跌,但可以预计夏季到来后,价格会回升,所以不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这类产品面临淘汰的风险,致使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希望,那么就应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这里考虑的是原材料的生产情况,即使用价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无使用价值,但有转让价值。)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主要是指可以出售的产成品)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2.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注意两者是不同的,前者,是有迹象表明减值,后者,价值为0,所以直接转入当期损益

一个是预计,一个是实际

(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产成品、商品等(不包括用于出售的原材料)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

既然是商品,自然可以直接销售,按原有市场去咨询销售价格

(2)用于出售的材料等,通常以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场销售价格。

注意,这里的原材料是用于销售的

给大家举一个例题

【例2-5】20×7年,甲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停止生产B 型机器。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决定将库存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B 型机器的外购原材料--钢材全部出售。20×7年12月31日其账面成本为90万元,数量为l0吨。据市场调查,钢材的市场销售价格为6万元/吨,同时可能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共计为0.5万元。

在本例中,由于企业已决定不再生产B型机器,因此,该批钢材的可变现净值不能再以B型机器的销售价格作为其计算基础,而应按其本身的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算基础。即:

该批钢材的可变现净值=6×l0-0.5=59.5(万元)

(3)材料期末计量特殊考虑

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原材料、在产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该材料存货的价值将体现在用其生产的产成品上。需要以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该产成品的成本进行比较,如果该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其成本,则该材料应按照其成本计量。

其中,“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其成本”中的成本是指产成品的生产成本。

“材料应按照其成本计量”中的成本是指该材料的成本。

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产品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

如果是负数,应当转产了,生产成本那么高,还生产什么呀,而且,还没有考虑原材料的成本呢

【例2-6】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A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1,500,000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1,400,000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用A材料生产的产成品--B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确定2007年12月31日A材料的价值。

本例中,2007年12月31日,虽然A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高于其市场价格,但是由于用其生产的产成品--B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即用该原材料生产的最终产品此时并没有发生价值减损。因而,在这种情况下,A材料即使其账面价值(成本)已高于市场价格,也不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仍应按其原账面价值(成本)1500000元列示在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之中。

懂了,就是以最终产品的价值为准。

好,说明一下,上面的情况,是属于高附加值产品,投入少,产出多,

功能价值比较合理得当的,材料成本对定价影响很小。

(2)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等原因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传统工业产品,附加值低)

【例2-7】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C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600000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550000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C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下降,用C材料生产的D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1500000元下降为1350000元,但其生产成本仍为1400000元,将C材料加工成D型机器尚需投入800000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0000元。确定2007年12月31日C材料的价值。

根据上述资料,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确定:

第一步,计算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

D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D型机器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1350000-50000=1300000(元)

第二步,将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其成本进行比较。

D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1300000元小于其成本1400000元,即C 材料价格的下降和D型机器销售价格的下降表明D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因此,C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第三步,计算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并确定其期末价值。

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D型机器的估计售价-将C材料加工成D型机器尚需投入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及税

=1350000-800000-50000=500000(元)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500000元小于其成本600000元,因此,C 材料的期末价值应为其可变现净值500000元,即C材料应按500000元列示在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的存货项目之中。

补充:如何理解资产的账面余额、账面价值?

举例:1)存货成本1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20万元。

存货账面余额100万元

存货的账面价值=100-20=80(万元)

2)固定资产原价100万元,累计折旧 2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万元。

固定资产账面余额100万元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100-20=80(万元)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00-20-10=70(万元)

(4)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而不是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确定。

注意,标点符号的不同,导致会产生歧义

如果企业与购买方签订了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下同),并且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等于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在确定与该项销售合同直接相关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以销售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就其产成品或商品签

订了销售合同,则该批产成品或商品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如果企业销售合同所规定的标的物还没有生产出来,但持有专门用于该标的物生产的原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也应当以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企业持有的同一项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订购数量的,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补充: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少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实际持有与该销售合同相关的存货应以销售合同所规定的价格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例】20×7年11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8年3月31日,甲公司应按每台15万元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W2型机器120台。

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W2型机器成本为1960万元,数量为140台,单位成本为l4万元/台。

根据甲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向丙公司销售的W2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0.12万元/台;向其他客户销售W2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0.1万元/台。

20x7年l2月31日,W2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l6万元/台。在本例中,能够证明W2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的有关W2型机器的销售合同、市场销售价格资料、账簿

记录和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有关销售费用的资料等。

根据该销售合同规定,库存的W2型机器中的120台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其余20台并没有由销售合同约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销售合同约定的数量(120台)的W2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l5万元/台作为计算基础,而对于超出部分(20台)的W2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市场销售价格16万元/台作为计算基础。

W2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

=(15×120-0.12×120)+(16×20-0.1×20)

=(1 800-14.4)+(320-2)

=1 785.6+318

=2 103.6(万元)

对销售费用是预计的,不是实际发生的,这些都是在进行估计

历年试题

2006年多选

下列有关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基础的表述,正确的有()。

A、无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为基础

B、有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

C、用于出售的无销售合同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D、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大家做一下这个题目

【参考答案】ABC

【解析】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应以该材料生产产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比如,百货商场)

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例】ABC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7年9月26日ABC公司与甲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ABC公司于2008年3月6日向甲公司销售W产品10000件,每件1.5万元。2007年12月31日ABC公司库存W产品13000件,单位成本1.4万元,账面成本为182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3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件0.05万元。假设ABC公司此前未对W产品计提跌价准备,则2007年12月31日ABC公司应当对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是多少?

解析:由于B公司持有的W产品数量13000件多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的数量10000件,因此应当分有合同部分和没有合同部分分别确认是否发生减值。

销售合同约定数量10000件部分,其可变现净值=10000×1.5-10000×0.05=14500(万元),成本为14000万元,则没有发生减值,无需计提跌价准备。

超过销售合同约定数量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000×1.3-3000×0.05=3750(万元),其成本为4200万元,发生减值,需计提跌价准备。

2007年12月31日,需要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4200-3750=45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45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50

历年试题:

2004年单选

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按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2004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万元。

A.60

B.77

C.87

D.97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甲商品的成本是24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是200-12=188万元,所以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240-188=52万元;乙商品的成本是32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是300-15=285万元,所以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320-285=35万元。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是52+35=87万元。大家注意,不管是同一种商品,还是不同的商品有合同的,必须考虑合同价。没有合同的,才考虑市场价格

继续做一个

2006年单选:

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期末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自制半成品成本为35万元,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1万元,预计产成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50万元,销售费用为6万元。假定该库存自制半成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2

B、4

C、9

D、15

【参考答案】A

【解析】自制半成品加工为产品的可变现净值=50-6=44(万元)自制半成品加工为产品的成本=35+11=46(万元)

产品发生了减值,该自制半成品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自制半成品的可变现净值=50-11-6=33(万元)

自制半成品的成本为35万元,所以自制半成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35-33)

2007年CPA单选

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库存配件100套,每套配件的账面成本为12万元,市场价格为10万元。该批配件可用于加工100件A产品,将每套配件加工成A产品尚需投入17万元。A产品2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28.7万元,估计销售过程中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1.2万元。该配件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该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C )。

A、0

B、30万元

C、150万元

D、200万元

参考答案:C

解析:A产品的成本=(12+17)×100=2900(万元),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7-1.2)×100=2750(万元),A产品发生减值。所以配件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配件的成本为12×100=1200万元,配件的可变现净值=(28.7-17-1.2)×100=1050(万元),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200-1050=150(万元)。

2.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在核算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时,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与计提该准备的存货项目或类别应当存在直接对应关系。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金额内转回,意味着转回的金额以将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强调一点: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不是其他因素导致价值上升

比如,VCD由于DVD的出现,导致VCD的价值下降,计提减值准备

如果是国家突然决定,不允许生产DVD,则大家仍需使用VCD,这个时候,价值回升

原来的影响因素是DVD,这次的影响因素也是DVD所以可以转回

历年试题:

2005年判断题

企业每期都应当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则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

参考答案:对

答案解析:企业应在每一会计期末,比较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并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使得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的,其冲减的跌价准备金额,应以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3.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问大家,转回和结转有什么区别???

转回,存货仍在存在,形态未发生改变。

结转,存货的形态发生改变,诸如销售出去了,或者生产领用了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转出的存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但不冲减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按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2-14】2007年,甲公司库存A机器5台,每台成本为5000元,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6000元。2008年,甲公司将库存的5台机器全部以每台6000元的价格售出。假定不考虑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的影响,甲公司应将这5台A机器已经计提的跌价准备在结转其销售成本的同时,全部予以结转。

甲公司的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19000

存货跌价准备 6000

贷:库存商品--A机器25000

或者:

借:主营业务成本25000

贷:库存商品--A机器 25000

借:存货跌价准备6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000

如果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也应按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记住这句话,可以考判断题目

补充: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处理

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是管理原因,所以计入管理费用

2.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历年试题:

2006年单选

下列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A、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B、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C、以存货抵偿债务结转的相关存货跌价准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D、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计入相关产品成本

【参考答案】C

〔解析〕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转出的存货,应同时结转已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但不冲减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应按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购进原材发票上的数量和实际的数量不符而产生的差异属于运输途中正常损耗,那仓库入库时应该按那个数量入库,谢谢!

按照实际数量入库,是金额,不是数量呀。金额没有错,调整数量,提高单价,因为是合理损耗

存货卖出时 存货跌价准备怎么处理

存货卖出时存货跌价准备怎么处理? 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对数量较多、单价较低的存货,也可以分类计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转回存货跌价准备: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时,需要按照比例计算.)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确认的条件? (1)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几种情况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五条规定,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①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②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③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④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⑤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2)应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的几种情况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四条规定,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①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②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③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④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实例:一批存货,原来账面价值是100 000元,后因减值,提取存货跌价准备10 000元,提取跌价准备后的账面价值是90 000元. 此时,存货账上的成本可以认为只有90 000元了,与原来入账价值相差的10 000元已经计入损益了.

关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规定

关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的规定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灵通投资集团 关于期末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规定 1目的 1.1为了能准确计量公司持有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1.2防止虚增公司资产。 2 期末存货计量原则 2.1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按存货成本计量 2.2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计提范围 3.1期末持有原材料,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包装材料等。 3.2在产品 3.3半成品 3.4产成品。 4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4.1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逐一确认法)存货跌价准备。使用于单价较大的存货 4.2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使用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 5存在下列情形的必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1 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5.2 企业使用该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5.3 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库存材料不能适应新产品的需要。 5.4 企业库存产品过时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形成滞销或市场价格下跌。 5.5 有保质期的材料或产品以达到或临近保质期。

5.6库存过多,年消耗不足库存总额20%的材料,外购半成品。 5.7库存产成品入库时间超过6个月的。 6计提的标准 6.1 5.1按市场价格与成本的差额计提 6.2 5.2 按成本价与销售价的差额计提 6.3 5.3 按可变现净值与成本价的差额计提 6.4 5.4 按产品成本与市场价的差额计提 6.5 5.5 全额计提 6.6 5.6 按库存总额的10%计提 6.7 库存产成品入库时间超过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5%计提,超过一年,不满两年的按20%计提,超过两年不满三年的,按50%计提,超过三年的100%计提。 7.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处理 7.1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条件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 7.2 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 本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9105080.html,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王贤王岚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0期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 摘要: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中存在许多不可控性因素,比如在存货跌价计提准备中集体企 业会计准则可以拥有灵活性,由于公司人员根据自身需要的利益而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从而达到企业可以操纵利润的弊端。所以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可以保持真实性,在存货跌价计提准备中企业应该完善判断的基本标准和内外部集体的监督制度。本文就叙述了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计提问题;存货跌价准备;集体企业会计准则;对策 引言 根据我国的一些标准文献规定,比如《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企业可以适时进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但是一定要按照法律规定的:企业预计各项资产实际出现较大的损失时,企业才可以合理地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进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且在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中一定要遵循规定的判断标准,这样才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一、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 (一)靠主观判断可变现净值 由于会计准则并不是只有统一性和规范性的指导作用,会计准则还有着可变的灵活性,所以虽然会计准则等制度可以约束企业的会计行为,但是会计准则拥有灵活性的特点也会让有 些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需要选择不标准的会计方法,操纵会计方法从而获得利润。将可变现净值和成本这两者中的更低者作为结存存货价值的计价方法是我国的存货跌价计提准备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称为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也可以叫做市价与成本孰低法。存货的历 史成本就是所说“成本”,也就是账面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的普通生产经济经营中,预计的售卖产品的价格减除去预计已经达到被销售完全的状态的追加加工成本以及售卖过程中需要的费用之后的价值。“市价”既不是存货的售卖价格,也不是存货的收入价值,“市价”是可以在现实中重新得到相同存货必须需要的现行成本以及重置成本。就国外市场而言,市价应该就是购买存货的正常供应价格,但是对于制造市场的半成品,市价是现实实际市价计算的重新再生产成本。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准确性来看,我国对拥有一个标准市价的公共经济市场是紧迫的,利用自己的主观预计以及主观判断是不能够让“可变现净值”准确的出现在企业的市场中。例如,往年不断巨亏企业的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对存货跌价计提了八项减值准备,减值会计政策被这些企业充分利用,冲销历史假账,留下下年扭亏空间等等。

2019年初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存货减值

2019年初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存货减值 真题考点: 存货——存货减值 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其中,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1)无需加工直接出售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 (2)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出售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2.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 (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照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2)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按恢复增加的金额: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对应试题: 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存货减值的相关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A.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当一并结转 B.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期末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账面价值计量 C.资产负债表日,期末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D.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期末账面价值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会计期末,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量,选项BD不正确。

存货跌价准备转销会计处理例解

存货跌价准备转销会计处理例解 作者:张笑云 来源:《财会通讯》2010年第04期 在执业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企业可以按现行准则的要求在期末进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但计提跌价准备后当可变现净值有所恢复.同时该部分存货进行销售时,对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在业务处理上和企业会计准则有所违背,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现拟以案例将存货跌价准备转销的处理进行相应的对比说明。 [例]A公司是经营铜材的销售公司,2××8年12月31日账面结存铜材2000吨,单位成本3.2万元,其中1000吨已有销售合同,销售单价是2.7万元,另有1000吨没有销售合同。 2××8年末铜材的可参考市场价格是2.5万元。(为方便计算,本文中所述价格均是不含税价格,并假设其他相关税费的影响金额为0。) 2××8年末公司按情况分别计提坏账准备如表1。 2××8年末,A公司按表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账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1200 贷:存货跌价准备1200 2××9年2月,其中900吨的销售合同执行,销售单价按合同中的约定每吨2.7万元;另有100吨的销售合同因为某种原因没有执行,该部分存货在2××9年4月按市场价销售给另外的客户,2××9年3月末,铜材的市场购买价格已回升到3.1万元。没有销售合同部分的铜材在2××9年5月进行了销售,其中4月末的市场销售价格为3.5万元。至5月末A公司将2××8年结存的存货全部销售完毕,销售业绩如表2所示。 A公司在2××9年进行销售时,直接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6240 贷:主营业务收入6240 同时,A公司会计认为,根据会计准则中规定,“对已售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因此在对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进行销售并结转主营成本时,账务处理如下:

关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规定

灵通投资集团 关于期末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规定 1目的 1.1为了能准确计量公司持有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1.2防止虚增公司资产。 2 期末存货计量原则 2.1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按存货成本计量 2.2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计提范围 3.1期末持有原材料,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包装材料等。 3.2在产品 3.3半成品 3.4产成品。 4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4.1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逐一确认法)存货跌价准备。使用于单价较大的存货 4.2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使用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 5存在下列情形的必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1 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5.2 企业使用该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5.3 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库存材料不能适应新产品的需要。 5.4 企业库存产品过时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形成滞销或市场价格下跌。 5.5 有保质期的材料或产品以达到或临近保质期。 5.6库存过多,年消耗不足库存总额20%的材料,外购半成品。 5.7库存产成品入库时间超过6个月的。 6计提的标准 6.1 5.1按市场价格与成本的差额计提 6.2 5.2 按成本价与销售价的差额计提 6.3 5.3 按可变现净值与成本价的差额计提 6.4 5.4 按产品成本与市场价的差额计提 6.5 5.5 全额计提 6.6 5.6 按库存总额的10%计提 6.7 库存产成品入库时间超过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5%计提,超过一年,不满两年的按20%计提,超过两年不满三年的,按50%计提,超过三年的100%计提。 7.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处理 7.1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条件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 7.2 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 本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存货跌价准备的审计

一、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合规性的审计 (一)企业对存货可变现净值设定的审计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依据是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差异,而可变现净值的设定是否恰当,是审计其跌价准备计提的核心。审计时,应对以下几方面予以关注和审查: 1.可变现净值的特征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应为销售的现金流量扣除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作为原材料的存货,还应扣除达到预计可销售状态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扣除后的净现金流量为可变现净值。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按照规定: (1)企业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测试其可变现净值和计提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测试其可变现净值和计提跌价准备;只有难于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才可以合并进行可变现净值测试和合并计提跌价准备; (2)原材料等为生产而持有的存货,材料价格下降并不表明其可变现净值已低于成本,只有当预计其加工成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该材料才可以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3)售价、合同价不是可变现净值,但应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销售的存货,有销售合同的,按合同定价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超过合同存量的存货,应以一般销售价为基础计算可变现净值。 审查以上事项时,如果发现企业未按上述原则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建议其重新进行减值测试,或由审计人员在企业会计人员配合下进行减值测试。如果重新测试的结果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与企业已计提的跌价准备有较大差异,应建议企业进行调整更正。 (二)存货跌价准备计算方法正确性的审计 首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可按照“应提数=存货成本-本项(类)存货可变现净值”这一公式计算的正值计提(负值不提);以后期末再计提时,对于已经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则应按照“应提数=本项(类)存货的账面价值-期末该项(类)存货可变现净值”公式计算,该公式计算结果为正数的,则为应补提的准备,计算结果为负数的,则应按照该负数绝对值与已提跌价准备数两者中较低者冲回已提准备。 审计时,如果企业计提或冲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不符合上述原则,应建议做调整更正。 二、对存货跌价准备使用和转销的审计 (一)被审计单位执行的是《小企业会计制度》 《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除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以外,小企业售出商品时可以不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待期末时一并进行调整。《小企业会计制度》在“总说明”中规定:小企

如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如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2003-6-30【大中小】【打印】 财政部于1998年初颁布了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并规定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充分体现了稳健性原则,不仅保留了原计提坏账准备,而且新增加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按新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编制的作业利润更真实,挤干了水分,消除了潜亏因素,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就如何确认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 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作一探讨。 一、存货跌价准备 计提存货跌价损失的范围: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存货的范围比较宽,有在途材料、原材料、包装物、在产品、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产成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存货是否需要计提跌价损失、关键取决于存货所有权是否属于本企业、存货是否处于加工或使用状态。凡是所有权不属于本公司所有的存货,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如受托代销商品;凡是处于加工或使用过程中的存贷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如:委托加工物资、在产品(存货实物形态及数量不容易 确定)、在用低值易耗品(价值低且已摊入成本)等。 计提存货跌价损失的金额限制:从理论上分析,凡是存货的市场价或可变现价值低于其成本价的,都需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并且规定必须分品种,规格、产地、品牌明细核算,但在实际核算工作中由于很难做到而显得没有多大现实意义,如大型商业企业存贷品种及规格少则上万种,多则几十万种,尤其在目前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很多存货市场出售价格低于成本价,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无论存货跌价损失的金额是多少,都需要计提存发跌价损失,一则会计核算工作已非常大,不可能全部做到;二则对于跌价损失金额比较少的存货也要计提跌价损失,没有多大现实意义。笔者从为各个企业可以根据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规定计提存贷跌价损失余额的范围,可以用绝对数表示,存货跌价损失多少金额以上的,需要计提,否则不提;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存货跌价损失金额超过本企业实现利润规定百分比的,需要计提,否则不提。确定计提跌价损失金额范围或百分比,关键取决于对企业实现利润的影响程度。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公式:存货跌价准备=库存数量×(单位成本价-不含税的市场价) 计算结果如为正数,说明存货可变现价值低于成本价,存在损失,就按此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为 负数,就不需计提。 上述公式中,库存数量和单位成本价可以从账上找到,而如何确定不含税的市场价就成了计提多少存货跌价损失金额的关键。本人认为应根据存货不同的状态,用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存货的不含税市场价,力求做到准确,并符合实际。此项工作需要取得本企业销售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1.对于外观完好无损,保持原有的使用价值并处于适销对路的存贷,其不含税的市场价可采用以下几 种方法确定: A: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本企业6月或12月存货平均销售价格。这种方法适用于商品处于可正常销售

企业所得税-存货跌价准备金的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存货跌价准备金的税前扣除 案例概览 B公司是一家贸易企业,2013年年末进了一批机电产品,价值1000万元,2014年因技术更新换代,加之市场不景气,产品价格下跌幅度较大,B公司按产品市场价格下降幅度对该批机电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200余万元。 请问:如果B公司在2015年5月企业所得税清算时将该准备金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相关费用是否能在税前扣除?什么类型的准备金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 能否税前扣除?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案例中B公司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时未交代是否核定,若未经核定,则计入资产减值损失时的相关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五十五条第十条第(七)项所称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 会计及税务处理 2014年B公司计提准备金时,会计上存货的账面价值减为800万,而税法上仍按历史成本原始价值1000万计量,即计税基础为1000万,做纳税调增处理。存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构成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015年B公司所得税清算时,将该准备金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其会计处理为: 借: 资产减值损失 200 贷: 存货跌价准备 200 假设公司销售存货800万,那么由于存货的账面价值只有800万,则会计损益变为0,但是应纳税所得额是800万减去计税基础1000万,亏了200万。当时计提准备金的时候,纳税调增了200万,相应处置的时候,会计损益为0,税法负200万,应做纳税调减处理。 案例概览

存货跌价准备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淮河制造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对生产的A产品所需用的B材料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B材料2008年初账面余额为零,2008年第一、二、三季度购入的B材料为:750千克、450千克、300千克,每千克成本为:0.12万元、0.14万元、0.15万元。2008年共计领用B材料900千克,发生直接人工费用30万元、制造费用9万元。2008年末A产品全部完工验收入库,但没有对外销售,该批A产品已经签订销售合同,合同总价为110万元,预计全部销售税费为6万元。剩余B材料将继续全部用生产A产品,预计生产A产成品还需发生除B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26万元。剩余B材料所生产的A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A产品预计市场销售价格为60万元,预计全部销售税费为4万元。 要求: (1)计算A产品计提的减值准备。 (2)计算剩余B材料计提的减值准备。 (3)编制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4)计提减值准备对2008年净利润的影响。 解析: (1)计算A产品计提的减值准备: A产品须用B材料900千克的成本=750×0.12十150×0. 14=111(万元)A产品完工验收入库的成本=111+30+9=150(万元) A产品可变现净值=110-6=104(万元) A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150-104=46(万元) (2)计算剩余B材料计提减值准备:

B材料的账面价值=300×0.14+300×0.15=87(万元) A产品成本=87+26=113(万元) A产品可变现净值=60-4=56(万元) 判断:由于A产品可变现净值低于A产品成本,因此B材料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B材料可变现净值=60-26-4=30(万元) B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87-30=57(万元) (3)编制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46+57)103 贷:存货跌价准备—— A产品 46 ——B材料 57 (4)计提的减值准备减少2008年净利润=103×(1-25%)=77.25(万元)。

存货跌价准备审计

存货跌价准备审计 一、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合规性的审计企业对存货可变现净值设定的审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依据是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差异,而可变现净值的设定是否恰当,是审计其跌价准备计提的核心。 审计时,应对以下几方面予以关注和审查: 1.可变现净值的特征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应为销售的现金流量扣除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作为原材料的存货,还应扣除达到预计可销售状态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扣除后的净现金流量为可变现净值。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按照规定:企业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测试其可变现净值和计提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测试其可变现净值和计提跌价准备;只有难于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才可以合并进行可变现净值测试和合并计提跌价准备; 原材料等为生产而持有的存货,材料价格下降并不表明其可变现净值已低于成本,只有当预计其加工成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该材料才可以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售价、合同价不是可变现净值,但应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销售的存货,有销售合同的,按合同定价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超过合同存量的存货,应以一般销售价为基础计算可变现净值。 审查以上事项时,如果发现企业未按上述原则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建议其重新进行减值测试,或由审计人员在企业会计人员配合下进行减值测试。如果重新测试的结果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与企业已计提的跌价准备有较大差异,应建议企业进行调整更正。 存货跌价准备计算方法正确性的审计首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可按照“应提数=存货成本-本项存货可变现净值”这一公式计算的正值计提;以后期末再计提时,对于已经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则应按照“应提数=本项存货的账面价值-期末该项存货可变现净值”公式计算,该公式计算结果为正数的,则为应补提

存货的核算及会计账务处理

第四章存货 (Inventory/Goods on hand) ●4.1存货概述 ●4.2存货的计量 ●4.3原材料的核算 ●4.4其他存货的核算 ●4.5存货清查的核算

4.1存货概述 ●4.1.1存货的定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注意:存货与固定资产的区别 ●4.1.2存货的确认条件 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4.1.3存货的内容(P54)

4.1.3存货的内容 ●原材料(material) ●在产品(goods in process) ●半成品(partly finished goods) ●产成品(finished goods) ●商品(merchandise/article) ●包装物(packaging material) ●低值易耗品(low cost and short-lived article)●委托代销商品(merchandise saled on behalf of others)

4.2存货的计量 ●4.2.1存货的初始计量 (1)存货成本的分类(P55) (2)存货成本的构成及其实务应用 存货的来源不同,其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原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等通过购买而取得的存货由采购成本构成;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等自制或需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的成本由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支出构成。具体原则(P55) ●4.2.2发出存货的计量(按实际成本计价) 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4.2.3存货的期末计量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不同的存货,期末计提跌价准备举例 ①库存商品跌价准备的计提 [例1]2003年12月31日,A库存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估计售价为80万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2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A商品可变现净值=A商品的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80-2=78(万元) 应计提跌价准备22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2 贷:存货跌价准备 22 ②用于出售的原材料跌价准备的计提 [例2]2003年12月31日,B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因产品结构调整,无法再使用B原材料,准备将其出售,估计B材料的售价为110万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3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B材料可变现净值=B材料的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10-3=107(万元) 因材料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材料成本,不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③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如果用原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产成品的成本,则原材料应当按照原材料成本计量 [例3]2003年12月31日,C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C原材料的估计售价为90万元;C原材料用于生产甲商品,假设用C原材料100万元生产成甲商品的成本为140万元,甲商品的估计售价为160万元,估计的甲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8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甲商品可变现净值=甲商品的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60-8=152(万元) 因甲商品的可变现净值152万元高于甲商品的成本140万元,C原材料按其本身的成本计量,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④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如果用原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低于产成品的成本,则原材料应当按照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 [例4]2003年12月31日,D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D原材料的估计售价为80万元;D原材料用于生产乙商品,假设用D原材料100万元生产成乙商品的成本为140万元(即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为40万元),乙商品的估计售价仅为135万元,估计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7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乙商品可变现净值=乙商品的估计售价—估计的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35-7=128(万元) 因乙商品的可变现净值128万元低于乙商品的成本140万元,D原材料应当按照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 D原材料可变现净值=乙商品的估计售价—将D原材料加工成乙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35-40-7=88(万元) D原材料的成本为1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88万元,计提跌价准备12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2 贷:存货跌价准备 12 【例题】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数量为10吨。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20台Y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Y产品20台,每台售价10万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将该原材料加工成20台Y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

关于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问大家,这句话体现什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谨慎性原则) 所有的减值准备的计提都是这个要求 回忆:利润表公式:收入-费用=营业利润 那么,可变现净值,相当于收入。存货成本,相当于成本费用 收入小于成本,亏损 预计亏损,所以要计提跌价准备。 可变现净值-存货成本=存货跌价准备(必须<0)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注意,强调一个净字 也就是,属于净流量的概念,不是总流量 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注意,不是存货的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是考虑存货跌价准备的) 可变现净值的特征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

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构成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这些抵减项目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弄懂了,后面的内容就顺利了 存货的账面价值,是不是要减去跌价 是,原值减去跌价准备 存货是跟具什么来确定跌价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比如,你手机原价1500 现在二手市场是300元 成本就是1500,可变现净值总的预计售价就是300 如果,需要交10元的税金,发生维修费50元 提取顾货减值,是不是自己跟据市场情况提,税法没有规定限额 这个时候,可变现净值就能确定了 提1260跌价准备300-50(继续加工成本)-10(税金)。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这种存货主要是指可以用于对外出售的产成品)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规定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规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灵通投资集团 关于期末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规定 1目的 为了能准确计量公司持有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防止虚增公司资产。 2期末存货计量原则 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按存货成本计量 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计提范围 期末持有原材料,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包装材料等。 在产品 半成品 产成品。 4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逐一确认法)存货跌价准备。使用于单价较大的存货 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使用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 5存在下列情形的必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企业使用该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库存材料不能适应新产品的需要。

企业库存产品过时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形成滞销或市场价格下跌。 有保质期的材料或产品以达到或临近保质期。 库存过多,年消耗不足库存总额20%的材料,外购半成品。 库存产成品入库时间超过6个月的。 6计提的标准 按市场价格与成本的差额计提 按成本价与销售价的差额计提 按可变现净值与成本价的差额计提 按产品成本与市场价的差额计提 全额计提 按库存总额的10%计提 库存产成品入库时间超过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5%计提,超过一年,不满两年的按20%计提,超过两年不满三年的,按50%计提,超过三年的100%计提。 7.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处理 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条件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己经消失。 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 本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但是,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则不存在合同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例题3】B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5年9月26日B公司与M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B公司于2006年3月6日向M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0 000台,每台1.5万元。2005年12月31日B公司库存笔记本电脑13 000台,单位成本1.4万元,账面成本为18 200万元。2005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0.05万元。则2005年12月31日笔记本电脑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18 250 B.18 700 C.18 200 D.17 750 【答案】D 解析】由于B公司持有的笔记本电脑数量13 000台多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的数量10 000台。因此,销售合同约定数量10 000台,其可变现净值=10 000×1.5-10 000×0.05=14 500 万元,成本为14 000万元,账面价值为14 000万元;超过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 000×1.3-3 000×0.05=3 750万元,其成本为4 200万元,账面价值为3 750万元。该批笔记本电脑账面价值=14 000+3 750=17 750万元。 (四)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与转回的处理 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例题4】2007年3月1日取得的某种存货:成本为100万元 (1)2007年3月31日可变现净值为9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0 贷:存货跌价准备10 (2)2007年6月30日可变现净值为8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5 贷:存货跌价准备 5 (3)2007年9月30日可变现净值为98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3 贷:资产减值损失13 (4)2007年12月31日可变现净值为102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2 贷:资产减值损失 2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反映的是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的差额。 (五)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处理 属于非常原因造成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例题5】下列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第三章 存货(2)

第二节发出存货的计量 一、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 企业可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提示】 (1)发出存货不能采用后进先出法计量。 (2)期初存货+本期购货=本期销货+期末存货 (一)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提示】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如果存货的市价呈上升趋势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某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某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四)个别计价法 【提示】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例题5·计算题】甲公司2013年3月份A商品有关收、发、存情况如下:(1)3月1日结存300件,单位成本为2万元。 (2)3月8日购入200件,单位成本为2.2万元。 (3)3月10日发出400件。 (4)3月20日购入300件,单位成本为2.3万元。 (5)3月28日发出200件。 (6)3月31日购入200件,单位成本为2.5万元。 要求: (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A商品2013年3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和3月31日结存存货的成本。 (2)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A商品2013年3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和3月31日结存存货的成本。

应收账款、存货等减值(跌价)损失确认的原则20161202

应收账款、存货等减值(跌价)损失计提及确认的原则一、应收账款等 (一)坏账准备的计提 1、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备抵法。根据债务单位的财务状况、偿还能力等情况,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各单位应当于每年度终了,按照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坏帐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发生的坏帐损失,冲减坏帐准备。收回已经核销的坏帐,增加坏帐准备。 2、坏账准备计提范围:公司范围内单位的应收款项,一般情况下不计提坏账准备;公司范围以外单位的应收款项(不包括应收票据)及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个别款项回收风险较大,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不足以反映坏账损失的,可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 3、账龄分析法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1年以内(含1年)的,计提比例为0.5%; 1年以上2年以下(含2年)的,计提比例为5%; 2年以上3年以下(含3年)的,计提比例为10%; 3年以上4年以下(含4年)的,计提比例为20%; 4年以上5年以下(含5年)的,计提比例为50%; 5年以上的,计提比例为80%。

(二)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 在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确认为坏账,冲销坏账准备。 1、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的,取得破产宣告、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执照的证明或者政府部门责令关闭的文件等有关资料,在扣除以债务人清算财产清偿的部分后,对仍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作为坏账损失; 2、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且没有继承人的应收款项,在取得相关法律文件后,作为坏账损失; 3、涉诉的应收款项,已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判定、裁定败诉的,或者虽然胜诉但因无法执行被裁定终止执行的,作为坏账损失;一般情况下败诉率50%以上的应全额作为预计负债。 4、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具有企业依法催收磋商记录,并且能够确认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在扣除应付该债务人的各种款项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坏账损失; 5、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债务人在境外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经依法催收仍未收回,且在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在取得境外中介机构出具的终止收款意见书,或者取得我国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出具的债务人逃亡、破产证明后,作为坏账损失。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 6、债务人较长时间内未偿付其到期债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

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关键词:存货跌价准备新准则启示 新会计准则旨在实现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从而使我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经营格局,也更好地反映我国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财 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 自新企业会计准则发布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研究和探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部分:一方面对新准则能否更好地实现会计的反映与控制功能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新企业会计准则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从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经营决策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大量研究者也对新准则的颁布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衍生影响进行了关注,得出了一系列有利于 理论发展与实践活动的结论。 虽然与旧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更具优越性,但是经过检验发现,新准则的实施效果与对我国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出来。本文以存货跌价准备这一准则为关注点,对这一准则以及在财务活动中与其密切相关的准则进行考察,重点关注其影响与实施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笔者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相关准则及制定理论背景阐述 根据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必须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方式确认企业的存货成本,当存

货成本低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则存货以可变现净值入账,二者之间的差异计提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存货跌价准备”。其中,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指的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预计存货能够带来的未来现金净流入。可见,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反映存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实际价值。这一准则的确定是具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和经济意 义的。 首先,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企业会计目标博弈的结果。关于企业会计目标,学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其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从而辅助其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受托责任观”则侧重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更加关注受托人对其受托资产的管理成果。存货跌价准备这一准则正是建立在“决策有用观”的基础上的。以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的方式确定存货的资产负债表日价值的方式,能够剔除资产中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部分,从而使得存货的价值更能体现在资产中“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这一特征。因此,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方式有利于去除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中的虚假情况,更好地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决策。 其次,从实务层面来讲,这一准则体现了实物资本保全的基本原则。企业的经营活动正式建立在实物资本保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这一原则,企业收益的确认建立在对消耗补偿的基础上。而根据这

存货减值

(一)存货期末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其中,成本是期末的实际成本。 【例题】(2010年)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存货的表述正确的有()。 A.存货应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B.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C.存货期末计价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D.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期末应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正确答案』ABCD (二)可变现净值如何确定 1.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 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1.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 2.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3.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4.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例题】甲公司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原材料A 成本为70万元,专门用于生产产品B,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B尚需发生加工费用20万元,预计产品B市场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为100万元,产品B销售费用为12万元。假定该原材料A期初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原材料A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1 B.2 C.18 D.-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00-20-12=68(万元); (2)原材料的成本为70万元,所以原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68=2(万元)。 【例题】A公司2010年12月31日甲产品库存20件,为每件成本4万元,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3.5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6万元。假定以前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10年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20 B.12 C.11.2 D.2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存货可变现净值=20×3.5-20×0.6=58(万元); (2)存货期末余额=20×4=80(万元); (3)期末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80-58=22(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