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的救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PPT课件

。
• (四)留置导管
•
抢救过程中及时留置尿管。留置尿管,观察患者尿液的颜
色、量、性质,了解患者有无泌尿系统损伤、肾功能、有效循
环血量及抗休克效果。疑有空腔脏器损伤的患者应及时留置胃
管并予以胃肠减压,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疑有胸腔脏器
损伤的患者应及时留置胸腔闭式引流,观察引流液的色、质、
量,改善肺通气状况。
应激反应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病情复杂,容易漏诊、误诊
六
处理复杂,常易顾此失彼
大
临
伤后并发症多,感染率高
床
特 点
伤情重,常有严重低氧血症, 休克发生率高
临床特点(三)
• 三大死亡高峰:
1
出现在伤后数分 钟内,为即时死 亡。死亡原因主 要为脑、脑干、 高位脊髓的严重 创伤或心脏主动 脉等大血管撕裂 ,往往来不及抢 救。
结语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交通的日剧发达,超高层
建筑的增多、化工爆炸、煤矿塌方等突发灾难事件的无法预测
性,使得创伤发生率有增无减,并且致伤因素的动能明显加大,
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比例显著增加。创伤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死
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在人口死因构
成中列第4位,而在36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第1位,给社会带
1. 头颅伤:颅骨骨折伴有昏迷的颅内血肿、脑挫伤
2. 颈部伤:颈部外伤伴有大血管损伤、血肿、颈椎损伤
3. 胸部伤: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纵膈、 心脏、大血管 和气管破裂
4. 腹部伤:腹内出血,腹内脏器破裂,腹膜后大血肿 5.泌尿生殖系统损伤:肾破裂,膀胱破裂,子宫破裂,
尿道断裂,阴道破裂
临床特点(四)
《多发伤急救与流程》课件

总结词
紧急处理、快速转运、多科室协同救 治
详细描述
交通事故常常导致骨折、颅脑损伤、 内脏损伤等多种损伤,需要现场紧急 止血、固定、心肺复苏等处理,并快 速转运至医院,多科室协同救治,以 降低死亡率。
案例二:高处坠落致多发伤的急救
总结词
现场评估、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专科治疗
详细描述
高处坠落伤常导致脊柱、骨盆、颅脑等重要部位损伤,现场急救需评估伤情,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如心肺 复苏、止血等,随后转送专科治疗。
案例三:爆炸致群体多发伤的救援
总结词
快速反应、团队协作、高效救治
详细描述
爆炸导致的群体多发伤具有伤情复杂、伤员众多等特点,需要快速反应的团队协作,现场救治需迅速 止血、固定、心肺复苏等,并快速转运至医院进行专科治疗。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特点
多发伤具有伤情严重、复杂多变 、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 需要紧急救治。
常见原因
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是最常见 的原因,包括车祸、撞
车、翻滚等。
工伤事故
如高处坠落、机械挤压 、重物砸伤等。
暴力伤害
如刀砍、枪击、爆炸等 。
自然灾害
如地震、洪水、火灾等 。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休克
由于大量失血或严重创伤引起 的休克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03
多发伤的评估与诊断
初步评估
01
02
03
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脉 搏、血压等指标,判断伤 情严重程度。
出血情况
检查伤口出血情况,判断 是否需要紧急止血。
疼痛评估
询问患者疼痛程度,了解 伤情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骨科多发伤救治PPT课件

中期康复
在伤口愈合和疼痛缓解后, 逐渐增加主动运动的训练, 提高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后期康复
在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和工作能力后,进一步加 强运动训练和职业康复, 使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心理支持与辅导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 持,帮助他们克服恐惧、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 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 和行为习惯,提高应对能 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转运与后续治疗
安全转运
在转运患者时,应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
后续治疗
在患者到达医院后,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康复。
03
骨科多发伤的救治技术
止血技术
止血带止血
压迫止血
止血药止血
使用止血带暂时控制出 血,适用于四肢出血。
通过加压包扎伤口周围, 控制出血,适用于伤口
经过紧张救治,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各部位损伤得到有效控制,成功脱离危险 。
案例二:高处坠落导致的多发伤救治
患者信息
一名青年男性,从高处坠落后导致多发伤,送往医院救 治。
救治过程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部位,进行全面检 查和评估,制定救治方案。
ABCD
伤情描述
患者头部、脊柱、骨盆和四肢等多处受伤,骨折严重, 出血不止。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 进多发伤救治领域的研究和发 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紧急固定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简单 的材料如绷带、木板等进行临
时固定。
搬运和转运技术
轻柔搬运
在搬运伤员时应该轻柔、平稳 ,避免加重伤情。
《多发伤急救》课件

伤情的初步评估
评估意识状态
通过呼唤、拍打等手段判断患者 是否有意识障碍。
检查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等 指标,评估伤情严重程度。
检查伤口出血情况
观察伤口出血是否严重,判断是 否需要紧急止血。
优先处理原则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
如窒息、大出血等,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优先处理开放性伤口
开放性伤口容易引发感染,应优先处理。
急救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颅内压,预防感染,必要 时进行手术治疗。
腹部损伤
腹部损伤的分类
根据腹部损伤的原因,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诊断要点
观察患者是否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腹部压痛、反跳 痛等体征。
急救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预防感染,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脊柱、脊髓损伤
脊柱、脊髓损伤的分类
鼓励和组织志愿者参与急救技能培训,建立急救志愿者队伍,以便在突发事件中迅 速开展急救工作。
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急救技能培训计划,如儿童、老年人、运动员 等特定人群的急救技能培训。
急救设备与设施的完善
在公共场所和交通枢纽等关键 区域设置急救箱、急救站等设 施,提供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 品。
提高救治成功率
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提高救 治成功率。
02
多发伤的识别与评估
如何识别多发伤
观察患者症状
多发伤患者通常会出现意 识障碍、呼吸急促、面色 苍白、脉搏细速等严重症 状,应高度怀疑。
检查伤口情况
多发伤患者通常会有多个 伤口,且伤口位置可能较 为隐蔽,需要仔细检查。
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疾病 或受伤史,有助于判断是 否为多发伤。
多发性创伤急救 ppt课件

多发性创伤急救 ppt课件
14
三个死亡高峰:
第一死亡高峰---伤后数分钟。死亡原因主要为脑(干)、高位 颈髓的严重损伤或心脏大血管的破裂。
第二死亡高峰---伤后6~8小时,死亡原因主要为颅内血肿、血气 胸、实质性脏器破裂等。是抢救的黄金时间。
第三死亡高峰---伤后数天或数周内。死亡原因主要为并发症。
多发性创伤急救
多发性创伤急救 ppt课件
1
主要内容
1
概念
2
临床特点
3
诊断
4
抢救原则
5
抢救程序
36 各部位确定性治疗
多发性创伤急救 ppt课件
2
主要内容
1
概念
2
临床特点
3
诊断
4
抢救原则
5
抢救程序
36 各部位确定性治疗
多发性创伤急救 ppt课件
3
多发性创伤急救 ppt课件
4
一、概述 概念:
多发性创伤急救 ppt课件
多发性创伤急救 ppt课件
22
呼吸障碍或换气不足常是严重胸部伤的特有 征象,在有严重颅脑创伤或休克、高位截瘫以 及膈下脏器破裂积液或膈肌破裂脏器移位等可 引起类似胸部伤的表现,形成所谓的“错位性 征象”。
多发性创伤急救 ppt课件
23
合并有胸腰椎损伤血肿、骨盆性腹膜后血 肿及膈肌破裂等损伤时可产生类似于腹腔脏器 损伤的临床征象,常引起“误诊性诊断”。
多发性创伤急救 ppt课件
15
Lacerations: 裂伤:
• Brain
•脑
• Brainstem •脑干
• Aorta
•主动脉
• Spinal Cord •ribution of Trauma Deaths
《多发伤的急救》课件

1 意识改变
如昏迷、混乱、意识丧失 等
2 强烈疼痛
无法缓解的疼痛感
3 持续出血
大量出血或无法止住的出 血
现场急救步骤
1
确保安全
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伤者,警示其他人
评估伤情
2
参与急救
了解伤者的状况,判断是否有生命危险
3
实施急救措施
控制出血、固定伤骨、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院内急救和转运注意事项
专业医护团队
协同工作,根据伤情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
合理转运
根据伤者状况选择最合适的转运方式和目的地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等指标
及时沟通
与急诊科、ICU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
多发伤急救的常见错误
1 漏诊伤情
未能及时发现和评估伤者的严重情况
3 忽视细节
对细节注意不够,导致后续问题
2 无规律的处理
缺乏标准化的急救流程和操作规范
《多发伤的急救》PPT课 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多发伤的定义、常见类型、急救原则、危险信号、现场急救 步骤、院内急救和转运注意事项以及多发伤急救常见错误。
多发伤的定义
多发伤是指一个或多个系统或部位的损伤,通常涉及到骨骼、器官、血管和 神经等,常常同时发生在身体的多个部位。
常见的多发伤类型
1 骨折
其中包括肋骨骨折、股骨骨折、骨盆骨折等
2 内脏损、静脉穿刺等
4 神经损伤
如脊髓损伤、椎间盘突出等
多发伤的急救原则
稳定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大出血、维护循环和呼吸
尽早送医
迅速调动急救资源,医院目标时间内完成评估和治疗
积极止痛
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止痛药物,减轻疼痛和不适
多发伤的危险信号
多发伤的急救教学课件ppt

提高安全意识
1
了解常见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如交通安全、火 灾、地震等,提高对这些风险的警觉性。
2
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安全防范措施,如佩戴安全 带、不乱扔烟蒂、合理规划出行路线等。
3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高风险活动,如 攀爬、潜水等。
注意交通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包括红灯停、直行左转、慢行让 行等规则。
可利用物品进行固定。
固定注意事项
固定要牢固、稳定,同时要注 意保护伤口和避免压迫神经、
血管等重要组织。
搬运
01
就地抢救
在搬运前要对伤员进行必要的急救处 理,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02
担架搬运
使用担架将伤员搬运出危险区域或送 往医院救治。
03
徒手搬运
在缺乏器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徒手 搬运的方式将伤员送往安全区域或医 院救治。但需要注意支撑点和用力方 向,避免加重伤情。
2023
多发伤的急救教学课件ppt
目录
• 什么是多发伤 • 多发伤的急救原则 • 多发伤的急救措施 • 多发伤的预防 • 多发伤急救教学总结
01
什么是多发伤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 部位或脏器的损伤
特点
涉及部位多、损伤严重、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
如开放性胸腹损伤、脑疝、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创伤,需优先处理。
实施急救处理
根据伤情,采取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急救处理措施。
建立静脉通道
为伤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便及时用药和补充血容量。
全面检查与治疗
全面检查伤情
01
对伤者的头、颈、胸、腹、骨盆等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并
1
了解常见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如交通安全、火 灾、地震等,提高对这些风险的警觉性。
2
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安全防范措施,如佩戴安全 带、不乱扔烟蒂、合理规划出行路线等。
3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高风险活动,如 攀爬、潜水等。
注意交通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包括红灯停、直行左转、慢行让 行等规则。
可利用物品进行固定。
固定注意事项
固定要牢固、稳定,同时要注 意保护伤口和避免压迫神经、
血管等重要组织。
搬运
01
就地抢救
在搬运前要对伤员进行必要的急救处 理,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02
担架搬运
使用担架将伤员搬运出危险区域或送 往医院救治。
03
徒手搬运
在缺乏器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徒手 搬运的方式将伤员送往安全区域或医 院救治。但需要注意支撑点和用力方 向,避免加重伤情。
2023
多发伤的急救教学课件ppt
目录
• 什么是多发伤 • 多发伤的急救原则 • 多发伤的急救措施 • 多发伤的预防 • 多发伤急救教学总结
01
什么是多发伤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 部位或脏器的损伤
特点
涉及部位多、损伤严重、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
如开放性胸腹损伤、脑疝、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创伤,需优先处理。
实施急救处理
根据伤情,采取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急救处理措施。
建立静脉通道
为伤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便及时用药和补充血容量。
全面检查与治疗
全面检查伤情
01
对伤者的头、颈、胸、腹、骨盆等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并
多发伤急救ppt课件

27
打开气道方法:压额抬颌法
双手举颏法
托颈压额法
颈部损伤者禁用
28
生命支持:心肺复苏
• ABC→CAB
• 开胸心脏挤压:伴有胸骨骨折、多发肋骨 骨折、血气胸、心脏填塞、心脏破裂等
29
生命支持:心肺复苏
30
生命支持:抗休克治疗
• 多发伤者大多伴有低血容量休克
• 根据血压、脉搏、肤温、面色判断休克程 度 • 及时控制外出血 • 输液输血
53
胸腹联合伤
54
胸腹联合伤、多发伤
55
胫骨下段、胫骨平台、股骨颈骨折
伤者系汽车驾驶员
56
5、损伤控制外科● (damage control surgery , DCS)
• 概念 针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阶段性修复的外 科策略,旨在避免由于严重创伤患者生理 潜能的耗竭,避免死亡三联征的出现、损 伤因素相互促进而成为不可逆的病理过程。 • 目的 有效降低严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
10
临床特征和诊断
• 不耽误必要的抢救时机 • 简便的诊断方法
• 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脑、胸、腹是否存在致 命性损伤
11
临床特征和诊断
1、简要询问病史,了解伤情 2、监测生命体征,了解有无致命伤 3、“CRASH PLAN ”顺序检查法
12
多发性损伤检查诊断顺序
“CRASH PLAN” ●
C: cardiac R: respiratory A :abdomen S :spine H: head P: L: A: N:
8
多发伤特点★
6、并发症 组织器官广泛损伤和破坏,失血量大, 全身生理紊乱严重,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机体免疫和防御系统功能下降,易导致严 重感染和脓毒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多发伤诊断策略
一看二摸三穿刺
看 面部及结膜颜色、瞳孔大小、
呼吸情况、损伤部位。
摸 皮肤、脉搏、气管、压痛、反
跳痛、异常活动。
穿刺 胸腹腔多部位穿刺
25
多发伤救治策略
创伤救治体系 EMIS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三环模式
院前急救
院内急救
ICU急救
26
多发伤的救治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变 化,创伤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问 题。 在我国的“死因顺位”中,创伤已从 1957年的第9位逐年上升。因此,创伤已被 公认为“世界第一公害”。
2
据统计, 大城市创伤人数占总急诊人数的 40%左右,其中交通事故伤占50%以上,严重 多发性创伤占创伤总数的1%~1.8%。创伤 的严重性及对社会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高 度重视,并已成为急诊医学和创伤医学的重 要课题。
29
多发伤总体治疗原则—VIPCO原则
I(Infusion)输液、输血扩充血容 量及细胞外液
多发伤休克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有效血容量不足,微循 环障碍。因此,在抢救严重多发伤伤员时恢复血容量 的重要性不次于纠正缺氧, 目前主张延迟(限制性)体 液复苏的概念, 特别是活动性出血病人,不主张快速给 予大量的液体复苏,而主张手术彻底止血前,应给予少 量平衡盐液,维持机体基本需要,手术止血之后再进行 大量复苏。不要过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抗休克 裤、大量平衡盐液或高渗盐液提升血压。
伤后数分钟
颅内血肿 血气胸 肝脾破裂
伤后48小时以内
严重感染 器官功能衰竭
伤后数天或数周
13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高
由于伤情重、休克时间长使机体防 御机能下降,广泛软组织损伤、坏 死、内脏破裂、手术切口、检测及 治疗的各种管道的应用,感染率 10%-22%。
14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多发伤致命性大出血生理功能耗 竭死亡三角(死亡三联症)。
5
解剖部位
头颅和脑
面部
颈部
AIS-90版
胸部 腹部和骨盆
脊柱
上肢
下肢
体表和其他
6
复合伤
由两种以上不同致伤因素作 用于机体造成损伤,解剖部 位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 多部位、多脏器。
7
多处伤
同一致伤因素引起同一 解剖部位两处以上脏器 损伤,如小肠破裂伴脾 破裂。
8
多发伤的致伤机制
穿透伤: 火器伤,锐器伤
由于失血、体液复苏,体腔暴露,热量丢失 增加,产热功能损害,严重创伤患者中心温度 往往降低。患者低体温预后严重,低体温会 使心律失常,心搏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增 加,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氧释放减少。
低体温
18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非机械性出血,低体温引起凝血酶、血小板 量减少和功能损害,部分促凝血酶原激活时 间(PTT)、凝血酶原时间(PT)增加,出血时间 (BT)延长;凝血因子Ⅴ、Ⅷ减少;血小板功能 损害, 纤溶系统活化,纤维蛋白原裂解产物 (FDP)增加。
氧
呼吸困难型 缺氧症状明显,易发现。
血 症 发 生 率
隐藏型 临床缺氧症状不明显,仅 有烦躁不安表现,如不注意低氧血 症强镇静、镇痛,患者很快会呼吸 停止。
高
11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死亡率高
12
第一死亡高峰 第二死亡高峰
第三死亡高峰
脑、脑干、心 脏严重创伤 纵隔大血管、颈 部大血管、主 动脉等损伤
凝血机制紊 乱
19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外科医师面对生理潜能耗竭状态的严重多发伤, 若对其严重性缺乏充分认识,进行Ⅰ期广泛手术 无疑给患者残存生理潜能“雪上加霜”; 延长
ICU/ 住院时间,最终患者仍将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征(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因此,实施 应急性急救手术才是明智的对策。
30
多发伤总体治疗原则—VIPCO原则
P (Pulsation)对心泵功能的监测
伴有胸部外伤的多发伤,可因心肌挫伤、心脏压塞、心肌梗死 或冠状动脉气栓而致心泵衰竭。有些时候低血容量性休克和 心源性休克可同时存在。在严重多发伤抢救中要监测心电图 及必要的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如中心静脉压(CVP)和平均动脉 压(MAP)。当伤员有休克体征,但静脉怒张,中心静脉压升高,血 压又低,则为心源性休克。对心源性休克应查其原因,行针对性 的治疗。
3
概念
机体在单一机械致伤因素作用 下,造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 部位的创伤,至少有一处损伤 威胁生命。它不是各部位创伤 的简单相加组合,而是一种伤情 既彼此掩盖又相互作用的创伤 症候群。
4
解剖部位
ISS评分系统
头、颈部 面部 胸部(包括胸椎、膈肌和肋 骨) 腹部(包括腰椎、盆腔脏器) 四肢或骨盆 体表
钝性伤: 交通伤,坠落伤,冲击伤
9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休克发生率高
严重多发伤伤情重,损伤范 围广,失血量大,休克发 生率50包填塞、心肌 挫伤、创伤性心肌梗死所 致)并存。
10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低
早期低氧血症发生率高达90%
多发伤救治策略
院前急救
保持呼吸道畅通 及时止血、防止休克发生或加重 防止加重损伤 快速转运
27
多发伤总体治疗原则—VIPCO原则
保持呼吸道
通畅
C
V
控制出血
扩充血容 量
I P
心泵功能监测
O 急诊手术
28
多发伤总体治疗原则—VIPCO原则
V(Ventilation)—通气
要求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通气供氧。在 处理多发伤伤员,特别是头、颈、胸部伤伤 员时,首先应维特呼吸道畅。对颅脑外伤,及 时清除口腔血块、呕吐物,痰及分泌物,即刻 作气管内插管,必要时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 气。对颌面外伤、颈椎外伤、喉部外伤,应 早期作环甲膜切开或气管切开术。
20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早期漏、误诊率高
21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早 期 救 治 复 杂
22
多发伤诊断策略
CRASH
检CP=诊心cLaA内脏rdNi容ac
骨 盆
23
P=pelvis
多发伤诊断策略
CRASH PLAN只能作为检查时防 止漏诊的参考,而不能完全按此顺 序进行,因为头部伤(H)常重于脊柱 伤(S),却后于脊柱伤检查;大血管伤 (A)应优先检查,却放在四肢伤(L)之 后。
酸中毒
低体温
死亡
凝血紊乱
15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持续低灌流细胞能量代谢由需氧代 谢转换为乏氧代谢,导致体内乳酸堆 积,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 中毒
16
根据相关报道:严重创伤患者生存 率与体内乳酸廓清有关, 24 h内乳酸 廓清患者100%生存率;48 h乳酸廓清 患者仅14%生存率。
17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多发伤诊断策略
一看二摸三穿刺
看 面部及结膜颜色、瞳孔大小、
呼吸情况、损伤部位。
摸 皮肤、脉搏、气管、压痛、反
跳痛、异常活动。
穿刺 胸腹腔多部位穿刺
25
多发伤救治策略
创伤救治体系 EMIS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三环模式
院前急救
院内急救
ICU急救
26
多发伤的救治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变 化,创伤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问 题。 在我国的“死因顺位”中,创伤已从 1957年的第9位逐年上升。因此,创伤已被 公认为“世界第一公害”。
2
据统计, 大城市创伤人数占总急诊人数的 40%左右,其中交通事故伤占50%以上,严重 多发性创伤占创伤总数的1%~1.8%。创伤 的严重性及对社会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高 度重视,并已成为急诊医学和创伤医学的重 要课题。
29
多发伤总体治疗原则—VIPCO原则
I(Infusion)输液、输血扩充血容 量及细胞外液
多发伤休克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有效血容量不足,微循 环障碍。因此,在抢救严重多发伤伤员时恢复血容量 的重要性不次于纠正缺氧, 目前主张延迟(限制性)体 液复苏的概念, 特别是活动性出血病人,不主张快速给 予大量的液体复苏,而主张手术彻底止血前,应给予少 量平衡盐液,维持机体基本需要,手术止血之后再进行 大量复苏。不要过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抗休克 裤、大量平衡盐液或高渗盐液提升血压。
伤后数分钟
颅内血肿 血气胸 肝脾破裂
伤后48小时以内
严重感染 器官功能衰竭
伤后数天或数周
13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高
由于伤情重、休克时间长使机体防 御机能下降,广泛软组织损伤、坏 死、内脏破裂、手术切口、检测及 治疗的各种管道的应用,感染率 10%-22%。
14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多发伤致命性大出血生理功能耗 竭死亡三角(死亡三联症)。
5
解剖部位
头颅和脑
面部
颈部
AIS-90版
胸部 腹部和骨盆
脊柱
上肢
下肢
体表和其他
6
复合伤
由两种以上不同致伤因素作 用于机体造成损伤,解剖部 位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 多部位、多脏器。
7
多处伤
同一致伤因素引起同一 解剖部位两处以上脏器 损伤,如小肠破裂伴脾 破裂。
8
多发伤的致伤机制
穿透伤: 火器伤,锐器伤
由于失血、体液复苏,体腔暴露,热量丢失 增加,产热功能损害,严重创伤患者中心温度 往往降低。患者低体温预后严重,低体温会 使心律失常,心搏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增 加,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氧释放减少。
低体温
18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非机械性出血,低体温引起凝血酶、血小板 量减少和功能损害,部分促凝血酶原激活时 间(PTT)、凝血酶原时间(PT)增加,出血时间 (BT)延长;凝血因子Ⅴ、Ⅷ减少;血小板功能 损害, 纤溶系统活化,纤维蛋白原裂解产物 (FDP)增加。
氧
呼吸困难型 缺氧症状明显,易发现。
血 症 发 生 率
隐藏型 临床缺氧症状不明显,仅 有烦躁不安表现,如不注意低氧血 症强镇静、镇痛,患者很快会呼吸 停止。
高
11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死亡率高
12
第一死亡高峰 第二死亡高峰
第三死亡高峰
脑、脑干、心 脏严重创伤 纵隔大血管、颈 部大血管、主 动脉等损伤
凝血机制紊 乱
19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外科医师面对生理潜能耗竭状态的严重多发伤, 若对其严重性缺乏充分认识,进行Ⅰ期广泛手术 无疑给患者残存生理潜能“雪上加霜”; 延长
ICU/ 住院时间,最终患者仍将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征(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因此,实施 应急性急救手术才是明智的对策。
30
多发伤总体治疗原则—VIPCO原则
P (Pulsation)对心泵功能的监测
伴有胸部外伤的多发伤,可因心肌挫伤、心脏压塞、心肌梗死 或冠状动脉气栓而致心泵衰竭。有些时候低血容量性休克和 心源性休克可同时存在。在严重多发伤抢救中要监测心电图 及必要的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如中心静脉压(CVP)和平均动脉 压(MAP)。当伤员有休克体征,但静脉怒张,中心静脉压升高,血 压又低,则为心源性休克。对心源性休克应查其原因,行针对性 的治疗。
3
概念
机体在单一机械致伤因素作用 下,造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 部位的创伤,至少有一处损伤 威胁生命。它不是各部位创伤 的简单相加组合,而是一种伤情 既彼此掩盖又相互作用的创伤 症候群。
4
解剖部位
ISS评分系统
头、颈部 面部 胸部(包括胸椎、膈肌和肋 骨) 腹部(包括腰椎、盆腔脏器) 四肢或骨盆 体表
钝性伤: 交通伤,坠落伤,冲击伤
9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休克发生率高
严重多发伤伤情重,损伤范 围广,失血量大,休克发 生率50包填塞、心肌 挫伤、创伤性心肌梗死所 致)并存。
10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低
早期低氧血症发生率高达90%
多发伤救治策略
院前急救
保持呼吸道畅通 及时止血、防止休克发生或加重 防止加重损伤 快速转运
27
多发伤总体治疗原则—VIPCO原则
保持呼吸道
通畅
C
V
控制出血
扩充血容 量
I P
心泵功能监测
O 急诊手术
28
多发伤总体治疗原则—VIPCO原则
V(Ventilation)—通气
要求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通气供氧。在 处理多发伤伤员,特别是头、颈、胸部伤伤 员时,首先应维特呼吸道畅。对颅脑外伤,及 时清除口腔血块、呕吐物,痰及分泌物,即刻 作气管内插管,必要时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 气。对颌面外伤、颈椎外伤、喉部外伤,应 早期作环甲膜切开或气管切开术。
20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早期漏、误诊率高
21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早 期 救 治 复 杂
22
多发伤诊断策略
CRASH
检CP=诊心cLaA内脏rdNi容ac
骨 盆
23
P=pelvis
多发伤诊断策略
CRASH PLAN只能作为检查时防 止漏诊的参考,而不能完全按此顺 序进行,因为头部伤(H)常重于脊柱 伤(S),却后于脊柱伤检查;大血管伤 (A)应优先检查,却放在四肢伤(L)之 后。
酸中毒
低体温
死亡
凝血紊乱
15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持续低灌流细胞能量代谢由需氧代 谢转换为乏氧代谢,导致体内乳酸堆 积,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 中毒
16
根据相关报道:严重创伤患者生存 率与体内乳酸廓清有关, 24 h内乳酸 廓清患者100%生存率;48 h乳酸廓清 患者仅14%生存率。
17
多发伤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