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上肌肌腱炎钩针疗法

合集下载

冈上肌肌腱炎

冈上肌肌腱炎

手法治疗
手法:按、揉、滚、一指禅推、摇、扳、拔伸、 搓、擦等手法。
• 肩井
取穴: 肩髃 肩髎 肩贞 肩井 天宗 曲池 手三里 外关 合谷
手法操作
1、患者仰卧 位或坐位,医者 立于患侧,用滚 法或一指禅推法 施于肩内俞处 (结节间沟处) 三角肌前束,同 时做上肢外展活 动和旋内、旋外 运动。
1 双手高举锻炼法 患者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 手沿墙壁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 再缓慢向下回到原处,反复数次,以耐受为度.
2 弯腰摇肩法 弯腰伸臂,作肩关节环转摇 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由慢渐快。
3 体后拉手法 双手后伸,由健侧手拉住患 侧腕部,渐渐向上拉动,反复进行。
4 外旋锻炼法 患者背靠墙而立,双
2.体征(检查)
• (1)压痛。在冈上肌肌腱止点(肱骨大结节处)、肩峰 下滑囊区、三角肌止点处可触及到压痛点和肌腱增粗、变 硬。
• (2)功能障碍。患肩外展30° 内启动困难,在外展60~120° 时疼痛加剧,活动受限,超过此 活动范围则活动不受限。
• (3)肌肉萎缩。病情日久者,患 肩三角肌、冈上肌萎缩。
【功能锻炼】参照“肩周炎”。
• 【按语】冈上肌腱上方与肩峰下滑囊紧密相连,下方与肩关节囊紧密相连, 病变时可相互波及,影响患者肩关节功能,及时推拿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
• 1.外伤劳损冈上肌是肩关节肌群中受力集中的交叉点,易受外伤。肩部外展 60°~120°时,肩峰和肱骨头之间的距离最短,冈上肌腱易受到喙肩韧带和 肩峰的摩擦撞击,肩关节长期反复的外展活动,容易导致冈上肌腱慢性损伤, 出现肌腱充血、水肿、肌纤维断裂等无菌性炎症变化。
• (4)疼痛弧试验阳性,抗阻力外 展试验阳性。
• 3.辅助检查 肩关节X线片检查无异常发现,少数患者可显示 冈上肌肌腱钙化。

【推荐】冈上肌损伤的治疗

【推荐】冈上肌损伤的治疗

【推荐】冈上肌损伤的治疗冈上肌损伤多发于中年体力劳动者,有肩部劳损或外伤史,或感受风寒湿邪病史;肩外侧肱骨大结节处有明显压痛,或肩峰下压痛。

疼痛弧是本病的特点,即在肩外展60º~120º时疼痛加重,不到60º或超过120º以上疼痛消失;慢性损伤者,起病缓慢,但在着凉或外伤后疼痛加剧,疼痛可放射到颈项及臀部;X 光片示部分患者肱骨大结节处可有钙化影。

治疗一、针刀治疗(一)治疗原则对冈上肌起止点粘连进行松解、减张。

(二)操作常规适应于陈旧性冈上肌损伤。

损伤1个月以后,即为陈旧性的,时间越久,治疗效果越明显。

患侧上肢外展90°,选好进针刀点,在冈上肌止点肱骨大结节压痛点处,将刀口线和冈上肌纵轴平行刺入(肱骨大结节位于肩关节外侧缘,后上方),达骨面,针体与上肢呈135°角。

先纵行剥离,再横行剥离。

若病变在冈上窝,患者坐位,稍弯腰,上肢自然下垂放于大腿上,针刀体和背平面呈90°角。

刀口线和冈上肌纤维走向平行刺入,深度达骨面。

先纵行剥离,后横行剥离,若痛点面积较大,刀锋可提至皮下,将针体和背平面呈45°角。

沿肌纤维垂直方向移动0.5cm,再刺至骨面。

先纵行后横行剥离,出针。

压迫针孔片刻,创可贴外敷,无菌纱布覆盖,胶布条粘贴。

(三)注意事项在冈上窝处松解时,针体要与局部皮肤垂直,从肩胛冈上方刺入,深达冈上窝骨面,剥离时针禁向外斜刺防止离开骨面,以防伤及肩胛上神经及肩胛横动脉,或刺入胸腔。

二、手法治疗针刀术后,患者正坐位,在肩关节下垂并稍内收的姿势下,稍外展肩关节,医生一手托肘上部,一手在冈上肌处用大拇指作按压1~2次,并过度内收患侧上肢1次,以牵拉冈上肌。

另一法:患者正坐位,医生立于患者患侧与患者并排,面向前。

医生以左手前臂自后侧插于患者腋下,右手持患者手腕,两手做对抗牵引。

针灸推拿学课件冈上肌腱炎

针灸推拿学课件冈上肌腱炎
• 操作: 患者取坐位,术者稍外展患者肩关节,一手托住肘上部, 一手在冈上肌处用大拇指弹拨手法以舒筋通络,剥离粘连;术者 于患侧肩部外侧施以揉法,同时配合肩关节外展运动;于阿是穴、 肩髃、肩髎、天宗等穴施以按揉法;使患肩外展30°,于阿是穴 及其周围施以弹拨法;最后于肩井穴和肩关节周围施以拿法,肩 关节施以摇法结束治疗。重点于肩部痛点施以擦法,以透热为度。
冈上肌腱炎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调养生命活力,焕发心灵阳光。 棒棒的身体养出来,美丽的身材调出来。从内而外的调理,做健康活力的自己。 食疗养生:养于内,华于外。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冈上肌腱炎是指冈上肌肌腱与肩峰、肱骨大结节的摩擦损伤,或 肩部外展时过度用力而直接损伤该肌腱所引发的局部慢性无菌性 炎症,以局限性疼痛和肩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病久者可呈缺血 性肌腱炎致肌腱钙化,因加重冈上肌肌腱与肩峰的摩擦,常使炎 性疼痛更甚。
感谢观看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调养生命活力,焕发心灵阳光。 棒棒的身体养出来,美丽的身材调出来。从内而外的调理,做健康活力的自己。 食疗养生:养于内,华于外。
•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因劳损和外力损伤导致局部经筋脉络失和、 瘀滞不通而引起,属“伤筋”范畴。

【辨证要点】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主症
内修于心,外塑于行,永葆青春不再是秘密。
• 肩部疼痛。一般局限于外侧的肩峰下和肱骨大结节上端,有时牵 涉颈、肩、上臂及肘部疼痛。当肩外展超过60°时导致疼痛而活 动受限,外展超过120°时则疼痛消失,即疼痛弧现象。冈上肌肌 腱止点及肱骨大结节点处大多存在压痛,并可随肱骨头旋转而 移动。
• 方义: 本病病位在经筋,“在筋守筋”,故取局部阿是穴及局部 经穴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刃针结合四指推法治疗冈上肌肌腱炎50例

刃针结合四指推法治疗冈上肌肌腱炎50例
月。
刃 针 结合 四指 推 法 治 疗 冈上 肌 肌腱 炎疗 效 显 著 。
4 讨 论
王 和
中医 学 认 为 冈 上 肌 肌 腱 炎 多 因外 伤 、 劳 损 及 风 寒 湿 邪 侵 袭所致 , 引起冈上肌腱 退行性 改变 , 产生无菌性 炎症 , 钙化 ,

1 . 2 诊 断标 准
参 照《 中 医病 证 诊 断
临床 上 以 肩 部 疼 痛 , 肩关节运 动障碍为 主要表现 ,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的生 活质 量 , 病情迁延 , 可致 患 肢 发 生 肌 肉 萎 缩 现 象 口 。 目前 中 医 治 疗 多 以 针 灸 推 拿 等 为 主 , 疗效 多优于西 医 , 然 此
等疗法往往治疗频繁 , 操作时间及疗程长 , 增 加 患 者 痛 苦 。为 了改 善 和 治 愈 病 症 , 减轻患者痛苦 。 笔 者 所 在 的 江 苏 省 中 医 院 针 灸 康 复科 采 用 刃 针 结 合 四 指 推 法 治 疗 本 病 , 取 得 了 较 为 满
意 的疗 效 。
肌 肌腱 钙 化 存 在 可 行 x线 摄 片 明 确
愈: 肩部 疼痛及压 痛消失 . 肩 关 节 活 动 功 能恢 复 ; 好转 : 肩 部
5 0例 均 为 2 0 1 2年 7 疼痛减轻 . 功能改善 : 未愈 : 症状无改善。 3 . 2 治 疗 结 果 经 过 4周 治 疗 . 5 0例 患 者 中 治 愈 3 0例 , 好 转 1 7例 , 无效 3 例 , 治愈率 6 0 . 0 0 %, 总有 效 率 9 4 . 0 0 %。表 明
近年 来 ,笔 者 采 用 刃 针 结 合 四指
推 法 治 疗 冈 上肌 肌 腱 炎 5 0例 , 取 得 较 好 的疗 效 。 现报告如下。

看中医如何论治冈上肌肌腱炎

看中医如何论治冈上肌肌腱炎

看中医如何论治冈上肌肌腱炎
*导读:冈上肌起于肩胛骨冈上窝,肌腱在喙突肩峰韧带和肩峰下滑囊下面、肩关节囊上面通过,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方。

冈上肌有协同外展肩关节的作用。

临床上以冈上肌腱炎较常见。

……
论治
1.理筋手法先用拿捏法拿捏冈上部、肩部、上臂部,自上而下,疏松筋络。

然后以冈上及肩部为重点,自上而下揉摩,以舒筋活血。

再拨动并点按冈上及肩部,以理顺筋络。

最后采用旋转摇晃法将肩部摇转并尽量外展。

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及喙肱冲击症理筋手法大致相似,但揉摩部位各有侧重。

2.药物治疗
急性期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用活血舒筋汤加减,慢性期可服小活络丸、大活络丸。

气血虚弱者可内服独活寄生汤加减。

,急性期可外敷消瘀止痛膏或三色敷药。

后期风寒砂热熨患处。

3.针炎治疗
取天宗、肩盂、肩撩、臂闹、曲池等穴,用泻法。

4.固定和练功活动
急性期肿痛难忍者可作短期三角巾悬吊制动,肿痛缓解后进行功能锻炼,以恢复肩臂活动功能。

冈上肌肌腱炎

冈上肌肌腱炎

冈上肌肌腱炎冈上肌肌腱炎冈上肌肌腱炎为慢性劳损或损伤所致无菌性炎症。

以局限性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

易继发冈上肌肌腱钙化,好发于40岁左右的中年人。

冈上肌肌腱炎属于中医“伤筋”范畴。

【病因病机】本病是因频繁的外展肩部,造成冈上肌肌腱在肩峰与大结节摩擦损伤或肩部外展起动时用力过度直接损伤该肌腱。

肌腱无菌性炎症在肩外展时疼痛尤为明显。

若长期缺血性肌腱炎,导致病变纤维组织上钙盐沉积,发生肌腱钙化,加重肌腱与肩峰的摩擦,炎性疼痛反应更甚。

中医认为其由劳损和外力损伤,局部经络失和,气滞血瘀引起。

【辨证】肩部外侧肩峰下和肱骨大结节顶端局限性疼痛,时有向颈、肩、肱骨外上髁牵涉。

当上臂外展超过60°时导致疼痛而活动受限,再向上超过120°时疼痛消失,表现为“疼痛弧”。

其痛的定位大多局限于冈上肌肌腱止点大结节顶点,可随肱骨头旋转而移动。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针灸治疗】(一)刺灸处方肩前肩髃肩髎肩贞肩井阿是穴刺灸方法针用泻法,或加灸,或温针灸等方义本病以局部取穴为主,舒筋通络止痛(二)穴位注射可使用当归注射液或威灵仙注射液等作局部压痛点的注射治疗。

(三)拔罐法在患部用火罐或抽气罐(注意:较难吸定,易脱落)。

【推拿治疗】取穴阿是穴为主,其他基本同针灸处方。

手法衮、按、揉、拿、弹拨、擦、摇搓抖等。

操作患者取坐位。

医者在患肩及肩外侧用衮法治疗,手法宜轻柔缓和,同时配合患肩的外展活动。

其次按揉阿是穴和肩井、肩髃、肩贞、肩髎等穴,拿肩井和肩关节周围肌肉。

患肩外展30°状态下,再在阿是穴及其周围施于弹拨和按揉法交替治疗,搓揉患肩并在其局部施于擦法,以透热为度。

最后摇、搓、抖患肩及上肢。

可加用中药热敷。

【按语】1.本病推拿、针灸治疗疗效肯定。

2.本病急性期手法宜柔和,患肩活动适当控制;慢性期手法宜深沉;使用弹拨法不宜过分剧烈;要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

3.患肩注意保暖。

【每日一例】小针刀治疗冈上肌损伤

【每日一例】小针刀治疗冈上肌损伤

【每日一例】小针刀治疗冈上肌损伤概述“此肌常易损伤。

摔跤、抬重物,或其它体力劳动,均易损伤,损伤的部位大多在此肌起点。

有在肌腱处也有在肌腹部位的,损伤在止点肱骨大结节处,三角肌深面,常被误诊为肩周炎。

损伤在肌腹,常被笼统诊断为肩痛,中医也常用袪风散寒药来治疗.损伤在冈上窝起点时,常被诊为背痛,冈上肌的神经供给为肩甲上神经。

肩甲上神经是来自臂丛神经的锁骨上支,受颈5、6脊神经支配。

所以颈5、6脊神经受压迫,也可导致冈上肌疼痛不适.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冈上肌损伤这一疾病诊断上的混乱, 当然也就谈不上正确的治疗了,即使有明确的诊断,由于结疤粘连较重,一般的治疗方法也很难见效。

局部解剖“ 冈上肌起自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作用使臂外展。

(见图四十四、和四十五)病因病理“ 冈上肌损伤大多由于上肢突然猛力外展造成。

严重者有的造成冈上肌断裂。

損伤之后,日久损伤处结疤粘连,上肢的外展活动,都使结疤处受到牵拉,而引起急性发作。

诊断“ 病员主诉肩部疼痛,不能梳头,严重者肩关节的任何活动都被限制.穿衣都感极端困难有的疼痛夜间加重,辗转不能入睡,肩关节周围有压痛&尤以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的附着点喙突处,冈上肌抵止端,肩峰卩,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压痛明显。

诊断“①有外伤史。

②在同上肌两头肌腱或肌腹处有压痛点。

③患者自主外展患侧上肢,引起压痛点处疼痛加剧。

鉴别诊断“ 用由于冈上肌损伤,易被误诊,鉴别是很有必要的① 与冈上肌肌炎的鉴别。

a. 冈上肌肌炎的疼痛和压痛虽都在冈上肌上,但无外伤史,且常有受寒受湿历史。

b. 自主外展患侧上肢疼痛在同上肌部位较弥散。

不象冈上肌掼伤,痛点明确.根据以上两点可以鉴别。

② 和肩周炎的鉴别。

a.肩周炎的发病年龄一般均在50岁左右,而冈上肌损伤没有这个规律,可以发生于成人的任何年龄。

b.肩周炎多无外伤史。

c.肩周炎在肩部痛点多不止一个,而冈上肌损伤在肩部的痛点只有肱骨大结节处一个。

d.肩周炎关节本身活动多少有些受限。

针刀治疗冈上肌损伤

针刀治疗冈上肌损伤

针刀治疗冈上肌损伤冈上肌损伤十分常见,一些病人因肩痛、背痛而就医,一般疗法又难以奏效。

损伤一个月后即为慢性(陈旧法)。

病程愈长,其治疗效果愈明显。

冈上肌是肩袖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斜方肌的深层,相当厚,呈圆锥形;起于肩胛骨冈上窝内侧2/3的骨面,肌束向外通过肩峰下和喙肩韧带的下方,跨越肩关节,移行为短而扁平的肌腱,止于肱骨大结节最上的小面;该肌肌腱表面与肩峰深面之间有肩峰下滑囊;冈上肌损伤又称冈上肌肌腱炎、肩痛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

在中医学上属“肩凝风”。

相关解剖冈上肌:在日本语中成为“棘上筋”,在台湾教材中一般称作“棘上肌”位置:“冈”是指肩胛骨的“冈上窝”,还记得阿妹唱的那首“站在高岗上”吗?冈上肌就坐落于肩胛骨的冈上窝之上。

附着点: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起止点的叫法,因为肌肉的运动起止点是可以变化的,所以剖哥特别喜欢称为“附着点”。

冈上肌一端附着于:冈上窝。

一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上部。

神经支配:冈上肌被肩胛上神经支配(黑色箭头)功能:肩关节外展活动开始15°的发动者,在上臂整个外展及屈曲动作中,能协助三角肌发挥作用,将肱骨头稳定在关节盂内,在上臂外展时,并能使其外旋,是上臂外展的起动肌;上臂外展90°以后的上举动作则由肩胛骨的旋转来完成。

上臂在整个外展过程中,必须由冈上肌将肱骨头固定于肩胛骨关节盂,三角肌收缩才能完成外展动作。

冈上肌受肩胛上神经(颈5-6)支配;肩胛上神经是臂丛上干的分支,行向后外侧,在肩胛横韧带下方经过肩胛切迹入冈上窝,再绕肩胛颈下方至冈下窝,支配冈上肌和冈下肌。

其神经末梢的分布则紧贴骨面,故当冈上肌或冈下肌损伤粘连时,压迫了肩胛上神经的末梢而产生剧烈疼痛。

病因病理:冈上肌常因摔跤,抬举重物或其他体力劳动,上肢突然猛烈外展而损伤或撕裂。

冈上肌受肩胛上神经支配,该神经来自C5—6节段,当颈椎损伤,颈椎病波及该节段时,则会引起冈上肌的放射性疼痛、酸麻胀感等症状。

针刺后溪加手法治疗冈上肌腱钙化症52例

针刺后溪加手法治疗冈上肌腱钙化症52例

针刺后溪加手法治疗冈上肌腱钙化症52例笔者以针刺后溪加弹拨手法治疗冈上肌腱钙化症5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35~4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年。

单侧发病较双侧为多。

1.2诊断要点①局部慢性疼痛,反复发作,突然疼痛加重,伴颈部僵硬感。

②按压一侧或两侧痛点可触及条索状硬物。

③X线片示锁骨下方、肱骨大结节附近可见不同类型的钙化阴影。

2治疗方法患者骑坐在带靠背的椅子上,肩部放松,双手放置椅背上,常规消毒后溪穴,用1寸半毫针直刺(双颈肩痛重时针刺双手后溪穴)。

要求进针快,大力度捻转、提插,同时嘱患者做颈部活动,留针5分钟。

起针后施以推拿手法,用拇指弹拨冈上肌腱钙化处,同时嘱患者做肩关节外展、内旋等运动10分钟。

隔日治疗1次。

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治愈:颈肩部活动正常或基本正常,疼痛消失。

显效:颈肩部活动轻度受限,疼痛明显缓解。

无效:颈肩部活动改善不明显,仍有疼痛。

3.2治疗结果经1~2次治疗,治愈7例,显效4例,无效41例。

无效41例中经3~6次治疗,治愈9例,显效23例,无效9例。

有效率为82.7%。

4典型病例崔×,男,37岁,电工。

1998年5月9日就诊。

晨起后,颈部不能转动,同时右肩活动受限,有僵硬感。

查体:颈部活动度15°25°25°15°,冈上肌按压有疼痛感并可触及一条索状硬物。

X线检查:颈椎骨质无异常改变,右锁骨下方有点状密度增高影。

诊断:冈上肌腱钙化症。

针刺右手后溪穴,手法弹拨条索状物,同时嘱患者做颈肩部活动。

10分钟后治疗结束,颈部活动达到45°45°45°45°。

1次治愈,随访2年未复发。

5体会冈上肌位于肩峰及喙肩韧带之下,移行为短而扁平的肌腱止于肱骨大结节上。

40岁以后冈上肌腱常发生退行性改变,可能是因肌腱过度使用而逐渐脆弱或者肌腱供血不足所致。

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封闭治疗与针刀治疗效果观察

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封闭治疗与针刀治疗效果观察

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封闭治疗与针刀治疗效果观察摘要: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calcified supraspinatus tendonitis)是一种比较常见肌腱变性疾病,又称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

病因不清,目前大多数观点是认为冈上肌腱的退行性变,导致钙盐非正常代谢及堆积,形成该病。

Hughes等[1]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将钙化性肌腱炎分为4期;(1)钙化前期 (2)钙化物形成期 (3)钙化物重吸收期 (4)钙化后期。

通过X线及MRI检查,可大致判断钙化灶大小、形态、部位等。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多发于 30~50 岁的运动人群,有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是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多发人群,右侧肩关节较左侧多发(约为 6∶1 )【2】。

自2016年9月-2017年12月,共收治20例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作者用局部封闭治疗与小针刀治疗共20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冈上肌肌腱炎;封闭治疗;针刀治疗;效果观察一、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封闭治疗组10例患者中,男3例,女7例,左肩3例,右肩7例:发病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0岁;针刀治疗组10例患者中,男4例,女6例,左肩1例,右肩9例:发病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4岁;两者患者发病年龄及发病部位无显著差异,具有一定可比性。

1.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肩关节外侧疼痛活动受限,患者主诉疼痛部位大部分集中在肩关节肩峰侧(16例),少部分疼痛集中在冈上肌中段(4例),绝大部分为钝性疼痛,部分放射至三角肌前缘及上臂中段,临床表现一般在关节外展上举时疼痛明显,局部皮肤无明显红肿表现。

1.3诊断标准(1)肩中外侧疼痛,多为钝痛,有时疼痛可放射到三角肌止点。

(2)肩关节活动受限,主要为肩关节外展上举受限。

(3)肩峰或冈上肌中外处压痛阳性。

(4)x线肩关节正位片可见冈上肌肌腱走形处有不规则钙化阴影。

(5)血常规,血糖,风湿因子均显示正常,排除类风湿关节疾病1.4药品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商品名:仙琚50mg/5ml),浙江仙琚制药公司,生产批号:160932;盐酸利多卡因(商品名:光辉100mg/5ml),上海朝晖药业公司,生产批号:1702T01;罗哌卡因(商品名:卓坦75mg/10ml)齐鲁制药公司,生产批号:7G0222C35。

穴位注射联合刃针治疗冈上肌肌腱炎25例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联合刃针治疗冈上肌肌腱炎25例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联合刃针治疗冈上肌肌腱炎25例临床观察张焕强;王和生【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3页(P1682-1683,1700)【关键词】肌腱病;注射剂;穴位疗法;小刀针【作者】张焕强;王和生【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江苏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33;R246;R685.02刃针是在传统九针基础上结合针刀疗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慢性颈肩腰腿痛的独特方法,以切刺和牵拉为主要治疗手段。

穴位注射可以疏经通络,并发挥药物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

冈上肌肌腱炎又称冈上肌损伤、肩痛症、冈上肌综合征、肩外展综合征,是针灸康复科常见疾病,在肩袖疾病中发病率较高。

2012-05—2013-06,我们应用穴位注射联合刃针治疗冈上肌肌腱炎25例,并与单纯穴位注射治疗2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全部50例均为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8岁,平均(41.64±9.92)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2个月,平均(18.64±9.23)个月。

对照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9岁,平均(43.12±9.84)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2.5个月,平均(17.60±8.61)个月。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排除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冈上肌肌腱炎的诊断标准。

多由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好发于中老年人,多数呈缓慢发病;肩部外侧渐进性疼痛,活动受限;肱骨大结节处或肩峰下有明显压痛,肩关节外展60°~120°出现“疼痛弧”;部分病例有冈上肌肌腱钙化存在,可行X线摄片明确诊断。

手法、中药、小针刀联合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体会

手法、中药、小针刀联合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体会

手法、中药、小针刀联合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体会缪滋光;田春荣【摘要】目的:总结联合运用中医治疗方法对冈上肌肌腱炎治疗的效果.方法:急性期应用中药治疗以活血止痛、温经通络;手法以舒筋通络,剥离粘连;小针刀直接松解剥离,改善局部症状.结果:中医方法联合应用,可快速缓解症状,疗效显著,经对照(P<0.01).结论:中药、手法、小针刀联合治疗有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等优势.【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1(039)005【总页数】2页(P116-117)【关键词】冈上肌肌腱炎;手法中药小针刀联合治疗;体会【作者】缪滋光;田春荣【作者单位】临泽县中医院,甘肃临泽734200;临泽县人民医院,甘肃临泽73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31;R686.1冈上肌肌腱炎又称冈上肌综合征,外展综合征。

是指劳损和轻微外伤或受寒后逐渐引起的肌腱退行性改变,属无菌性炎症,以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1]。

好发于中青年及以上体力劳动者、家庭主妇、运动员。

摔跤、抬重物,或其他体力劳动均可成为病因。

冈上肌起于肩胛冈上窝,肌腱在喙肩韧带及肩峰下滑囊之下、肩关节囊之上通过,止于肱骨大结节。

冈上肌被斜方肌和三角肌覆盖,其肌腱与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共同组成肩袖。

冈上肌位于肩袖的顶部,有固定肱骨于肩胛盂中的作用,并与三角肌协同动作,使上肢外展。

冈上肌腱上方与肩峰下滑囊,下方与肩关节囊紧密相连,病变时可互相波及。

损伤的部位大多在此肌起点,也有在肌腱处和肌腹部的。

若损伤在止点肱骨大结节处,三角肌深面,常被误诊为肩周炎;若损伤在肌腹,常被笼统诊断为肩痛;若损伤在冈上窝起点时,常被诊断为背痛[1]。

所以正确的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资料积累,严格掌握检查和诊断标准,充分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及手法和小针刀治疗,对该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61例,均为2007年1月~2010年1月门诊患者,年龄在20~70岁,中医辨证为风寒湿痹血瘀型。

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冈上肌腱炎临床观察

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冈上肌腱炎临床观察

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冈上肌腱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5例冈上肌腱炎病例随机分为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治疗组和传统针灸推拿组。

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组运用宣蛰人强刺激推拿手法对冈上肌特定部位软组织损害压痛点进行强刺激推拿,强刺激后对痛点进行浮针扫散治疗;传统推拿针灸组运用传统手法对肩周主要穴位针刺后进行传统推拿治疗。

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作比较。

结果: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组总好转率95.6%,传统针灸推拿组总好转率87.5%%,两组总好转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学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诊断:①多由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②好发于中老年人,多数呈缓慢发病。

③肩部外侧渐进性疼痛,活动受限。

④肱骨大结节处或肩峰下有明显压痛,肩关节外展60°~120°出现“疼痛”。

部分病例有冈上肌肌腱钙化存在,应摄x片明确诊断。

1.3排除标准。

①严重冈上肌腱炎出现肌力明显下降具有手术指针者。

②急性损伤而引起肌腱断裂者。

③肩锁关节错逢。

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疾病危及生命,以及意识不清者。

⑤妇女妊娠期。

⑥有肩周炎但冈上肌腱炎不明显者。

2治疗方法2.1治疗组。

采用强刺激推拿结合浮针疗法治疗。

第一步:患者取坐位选取肱骨大结节上端压痛点(冈上肌肌腱炎的发病部位)和冈上窝压痛点(冈上肌起点损伤部位),一般只有2~3个压痛点,医生用右手拇指指腹对压痛点深层肌肉进行强刺激的滑动按压,每个痛点按压2分钟,直到各个痛点较刺激推拿前有所减轻为止。

第二步:用碘伏对各个压痛点打上标记,再用消毒酒精对痛点局部体表皮肤进行消毒,右手持浮针针柄,针尖直对痛点,进针部位不能距离痛点太远,一般在10厘米之内,随体表肌肉解剖走向斜皮肤夹角15°~25°进针,快速破皮进针后手持针柄进行皮下扫散,每个进针点扫撒2分钟,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同时令患者活动肩关节,直到治疗结束。

冈上肌肌腱炎鉴别诊断和治疗

冈上肌肌腱炎鉴别诊断和治疗

冈上肌肌腱炎鉴别诊断和治疗冈上肌肌腱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对自己的肌肉健康构成危害,所以这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很多患者为了能尽快的让自己的冈上肌肌腱炎,通过治疗尽快的改善,就想全面了解一下鉴别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为了你能尽快了解,就来一同全面认识一下。

鉴别诊断1、肩关节周围炎疼痛弧不仅限于中间范围,而且从开始活动到整个运动幅度内均有疼痛及局部压痛。

2、粘连性肩关节滑囊炎活动开始时不同,外展70°以上出现疼痛,超外展则疼痛明显加重。

3、肩袖断裂多因投掷运动等外商所致,肩前方疼痛伴大结节近侧或肩峰下区域压痛,主动外展困难,将患肢被动地外展上举到水平位后,不能主动地维持此种肢位。

或外展60°~120°阳性疼痛弧征。

治疗1、手法治疗①拿法先用拿法拿捏颈项部、肩部、上臂部,自上而下,疏松筋结。

然后以颈项及肩部为重点,自上而下揉魔,以达舒筋活络的功效。

②滚法肩外于肩后施于滚法(柔和),配合肩关节的外展、内收与内旋活动。

③摇法患者坐位,术者立于患侧,握住腕由前--上--后--下划圈,范围由小变大,适量。

大摇摆过程中,外展尽量在90°—120°之间,轻度上举。

④牵抖法患者坐位,术者双手握腕之两侧,松臂,在向下牵引动作同时,以臂用力均匀颤动3—5次。

2、痛点靶向治疗痛点在中医又叫阿是穴、天应穴、不定穴、敏感点等。

凡无固定的位置和名称,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治疗的方法就统称为痛点靶向疗法或阿是穴靶向疗法。

阿是穴的主治病症为痛症,其作用以近治作用为主,从古至今阿是穴应用广泛,其镇痛作用的主要机理是对痛点疏通瘀滞、调理气血,经络气血通畅,通则不痛。

该类穴在调理气血方面弥补了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的不足。

根据阿是穴特点制成的磁可贴由位于贴膏的中央钕铁硼生物永磁体产生更强扩张血管的作用配合膏贴内的有效药物成分渗入穴位,围绕磁体中央产生效果。

3、中医治疗。

因外感风湿、肺受风热、强力负重,跌仆损伤等原因,伤及手三阳所致。

冈上肌损伤,冈上肌肌腱炎,冈上肌综合症的自我检查与推拿疗法

冈上肌损伤,冈上肌肌腱炎,冈上肌综合症的自我检查与推拿疗法

冈上肌损伤,冈上肌肌腱炎,冈上肌综合症的自我检查与推拿疗法欢迎阅读滕州妙手徐长芳新一期的健康科普文章,继续分享与软组织损伤(肩痛)有关的推拿疗法。

冈上肌损伤也叫冈上肌肌腱炎、冈上肌综合症、肩关节外展综合症等名称,是引起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冈上肌损伤也是引起肩袖损伤的其中其中一个因素,冈上肌损伤久治不愈诱发肩关节黏连,继发为肩周炎。

引起冈上肌损伤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外伤,另一类是劳损。

(这是肩关节软组织损伤的万金油)冈上肌损伤疼痛的部位在肩峰大结节处为主,疼痛明显可向颈部、肩部、上肢放射。

肩关节外展至60-120度时有疼痛弧的出现。

肩关节的体格检查(空罐试验、压痛点、疼痛弧)与磁共振成像对于冈上肌损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其中磁共振的检查容易出现症状与影像不统一的现象,症状重、影像轻;症状轻、影像重。

好处是可以排除肩关节其他疾病(比如肿瘤)。

自我完成的肩关节空罐试验肩关节外展90度,肘关节伸直,前臂内旋,用健康一侧的手按住患侧的前臂向下压,患侧的肩关节继续外展进行对抗,这一组动作就是自我完成的“空罐试验”。

“空罐试验”阳性会出现肩关节的疼痛及无力,提示冈上肌肌腱病变。

冈上肌损伤的治疗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手术疗法,适用于冈上肌完全撕裂(进行手术缝合)另一类是保守疗法,适用于手术后的康复、冈上肌部分撕裂、冈上肌的慢性损伤以及继发肩周炎的治疗。

保守方法种类很多,本篇文章仅介绍推拿方法。

冈上肌损伤的推拿治疗方法推拿前手法按压检查压痛点:冈上肌损伤在冈上肌肌束的止点处(肩峰大结节上1/3处)必然有压痛点或肿胀、肌肉痉挛的现象。

推拿手法一、用轻手法按压、弹拨、轻柔痛点,3-5分钟即可。

用于松解肌肉的痉挛,缓解疼痛。

推拿手法二、然后一手按压住痛点,另一手抓住患侧的肘关节做被动的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的运动(主要动作以外展、内收为主)。

可以帮助消除疼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以及发现是否存在其他新的痛点。

冈上肌损伤小针刀疗法

冈上肌损伤小针刀疗法

冈上肌损伤小针刀疗法冈上肌常易损伤。

摔跤、抬重物或其他体力劳动均可成为其病因。

损伤的部位大多在此肌起点,也有在肌腱处和肌腹部的。

若损伤在止点肱骨大结节处,三角肌深面,常被误诊为肩周炎;若损伤在肌腹,常被笼统诊断为肩痛;若损伤在冈上窝起点时,常被诊为背痛。

冈上肌受肩胛上神经支配,肩胛上神经来自臂丛神经的锁骨上支,受颈5、颈6脊神经支配。

所以颈5、颈6脊神经受压迫,也可导致冈上肌疼痛不适。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冈上肌损伤这一疾病在诊断上出现混乱,因此也就没有正确的治疗方法。

即使有明确的诊断,由于瘢痕粘连较重,一般的治疗方法也很难奏效。

此病好发于中年以上的体力劳动者、家庭妇女或运动员。

针刀对此病有良好的治中医认为,中年以后,由于气血渐衰,易使冈上肌失去濡养而发生劳损。

加上肩关节的频繁活动及感受风寒湿邪等,更易使冈上肌腿产生损伤。

冈上肌损伤小针刀疗法一针刀定点:肱骨大结节压痛点、冈上肌的起止点。

操作规程:主要适应于陈旧性冈上肌损伤。

损伤1个月以后即为陈旧性损伤。

患侧上肢外展90°,使针体与皮肤垂直,刀口线与冈上肌纵轴平行,在冈七肌止点肱骨大结节压痛点处将针刀刺入(肱骨大结节位于肩关节外侧缘后上方),达骨面,使针体与上肢呈135°斜角。

采用纵向疏通,横向剥离手法。

针刀术后,给予相应的手法治疗。

患者正坐位,在肩关节下垂并稍内收的姿势下稍外展肩关节,医生一手托肘上部,一手在冈上肌处用大拇指按压1~2次,并过度内收患侧上肢1次,以牵拉冈上肌。

操作间隔:每周一次,直至疾病痊愈。

冈上肌损伤小针刀疗法二针刀定点:冈上窝、肱骨大结节压痛点。

操作规程:主要适应于陈旧性冈上肌损伤。

损伤l个月以后即为陈旧性损伤。

松解冈上窝粘连点患者坐位,稍弯腰,上肢自然下垂放于大腿上,针刀体和背平面呈90°角。

沿刀口线和冈上肌纤维走向平行刺入,深度达骨面。

先纵行疏通,后横行剥离,若痛点面积较大,刀刃可提至皮下,将针体和背平面呈45°斜角。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疗效观察
高扬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2008(027)002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推拿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冈上肌肌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推拿,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高扬
【作者单位】扬州市中医院,江苏,22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2
【相关文献】
1.针刺配合竹圈盐灸治疗冈上肌肌腱炎32例临床观察 [J], 吴峰;黄漫为;郑锦清;黄志华
2.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冈上肌腱炎33例 [J], 黄谦
3.温经通络散瘀膏外敷配点穴推拿治疗冈上肌腱炎 [J], 曾仁昌
4.中药蜡疗配合推拿治疗冈上肌腱炎 [J], 王野;白一辰
5.动态定位推拿治疗冈上肌腱炎55例 [J], 胡军飞;张海芬;郑胜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冈上肌肌腱炎钩针疗法
冈上肌肌腱炎又称冈上肌综合征、外展综合征,是指劳损和轻微外伤或受寒后逐渐引起的肌腱退行性改变,属无菌性炎症,以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好发于中青年及以上体力劳动者、家庭主妇、运动员。

单纯冈上肌肌腺炎发病缓慢,肩部外侧渐进性疼痛,上臂外展60°~120°(疼痛弧)时肩部疼痛剧烈。

冈上肌健钙化时,X线片可见局部有钙化影。

部位:肩髎、天髎、阿是穴。

取阿是穴时患者上肢外展90°,冈上肌上大结节处选准压痛点,此即为进针点。

操作规程:局部给以常规消毒后,医者右手拇、示、中指紧压针身,留出刺入长度,左手示、中指紧压痛点上下,露出治疗部位,迅速将锋钩针刺入皮下组织后,再加压进针直达病所。

先在钩割的组织内轻轻弹拨,然后再有节律地进行牵拉纤维,上下钩割3~4次,以局部酸胀、发热、松快感为度。

钩割完后出针,针眼处用消毒棉球按压片刻。

操作间隔:每周2次,5次为1个疗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