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3《猫》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3《猫》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3《猫》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猫》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读准多音字;2. 学习课文1~5自然段,了解大猫的古怪性格特点,感受猫的可爱;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析词句中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习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1. 学习课文1~5自然段,了解大猫的古怪性格特点,感受猫的可爱;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析词句中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习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图片导入同学坐得可真精神,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小可爱(图片出示),快看,是一只小猫。

看到同学们这么兴奋,谁来说说自家的小猫有什么特点预设: 我家的小猫很懒,总喜欢让我抱着它。

我家的小猫很机警,还会捉老鼠。

我家的小猫很调皮,总喜欢把我的玩具藏起来。

2.介绍作者看来每一只猫都有它自己的脾气,图片上这只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爷爷家的,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爷爷笔下的《猫》去看一看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字词,学写“屏"1.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瞧,出现两组生字,我来考考大家。

男生读第一组:(一)贪玩尽职丰富多腔咕噜咕噜屏息凝视(学习多音字:屏,屏幕、屏息)女生读第二组:(二)淘气开辟跌倒撞疼遭殃枝折花落(学习多音字:折,折纸折本折腾)5、发现了吗?这里有多音字呢,相机学习多音字,重点解释,折本:亏本。

枝折花落:断。

屏息凝视:抑制呼吸6、“屏”是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看看改注意什么?注意竖撇,师书写,生书空。

7、真聪明多音字都学会了,一起来开火车读词语,火车开的真顺!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组词分别对应老舍笔下的大猫和小猫,你能找到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大猫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猫的呢?(大猫1-5或1-4,小猫6),眼睛可真亮!2、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边朗读边思考: 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大猫和小猫的特点。

13《猫》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13《猫》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13《猫》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正确读写“无忧无虑、任凭、贪玩、尽职、温柔可亲、勇猛、凝视、生气勃勃”等词语。

掌握多音字:的、和、折、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总分式的构段方式,体会作者怎样具体生动描述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以及小猫的淘气可爱的性格,并体会作者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生能够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起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PPT课件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是有些古怪。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1、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2、读通句子。

课前活动【你说我猜】猜常见动物1、你说我猜常见动物2、小组学生比动作加语言提示,一个学生站在最前面猜动物成语。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做了一个猜常见动物的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动物是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或可爱,或勇猛,或温驯,我们因为它们的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喜欢它们。

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各种形态猫的图片)认识吗?用刚才游戏的方法,详细描述一下,让别人能够猜出你说的这种动物。

(训练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说出完整的话。

)同学们表达的可真生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猫》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先生。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

他是我国杰出的语言大师,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

老舍先生喜欢动物,喜欢养花种草,他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文章中,来感受一下大师笔下的猫,看看他是如何把猫描述得栩栩如生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1、现在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吧。

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猫》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猫》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谈话)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叫老舍,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

在这篇文章里,老舍先生把猫写活了,这篇文章就叫《猫》。

[板书课题:猫]我也喜欢猫,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猫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看这些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自主讨论)二、作者简介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其作品多取材于下层居民的生活,讲究情节的波澜起伏,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等。

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文学成就是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三、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主识字,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

性(xìnɡ)格(ɡé)凭借(pínɡ)贪心(tān)职位(zhí)稿纸(ɡǎo)梅花(méi)跌倒(diē)开辟(pì)撞击(zhuànɡ)毒蛇(shé)古怪无忧无虑温柔可亲变化多端生气勃勃(2)理解词义。

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开辟:打开通道,开拓、发展。

本课指小猫扩大活动范围,找到了玩耍的好地方。

变化多端:变化多样。

表现猫的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富有变化。

生机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中表现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课时:第一课时主题: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目标:1. 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猫的外貌和行为;3. 学会使用“猫”一词的拼音和词语。

教学重点:1. 正确理解和描述猫的基本特征;2. 认读和书写与“猫”相关的字词;3. 启发学生对猫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猫的图片或玩具猫;2. 与“猫”相关的字词卡片;3. 小黑板或白板,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 1:引入(5分钟)1. 准备与猫有关的图片或玩具猫,激发学生对猫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猫的外貌特征,提问:"大家知道猫长什么样子吗?",并让学生逐一回答。

步骤 2:呈现(10分钟)1. 准备与“猫”相关的字词卡片,如“猫”、“爪子”、“尾巴”等,放在小黑板或白板上。

2. 逐个向学生展示字词卡片,并发音,并鼓励学生一起跟读。

3. 关联图片或玩具猫,让学生用描述性的语言讲述猫的外貌特征和习性。

步骤 3:讲解(15分钟)1. 利用图片或玩具猫带领学生观察猫的行为,比如喵喵叫、抓东西等。

2.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猫的行为,例如:"猫会喵喵叫,是它们的语言;猫喜欢抓东西,因为它们的爪子很锋利。

"3. 引导学生讨论猫的吃食习惯,例如:"猫喜欢吃鱼,不爱吃蔬菜;猫每天都要喝水,这样它们才能健康成长。

"步骤 4:巩固(10分钟)1. 将字词卡片分发给学生,鼓励学生与同伴一起练习识读并拼读这些字词。

2. 让学生以小组或独立形式绘制一只猫的图片,并在图片下方书写“猫”字。

3. 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绘制的猫的特征和习性。

步骤 5:家庭作业(5分钟)1. 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人一起观察猫的习性,并用简单的语句描述。

2. 鼓励学生在下节课时与同学们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有趣的猫行为。

课堂延伸: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猫的了解和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宠物店或邀请宠物爱好者来校园分享关于猫的知识和体验。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duàn yǔ,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nüèdài,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甲】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词语。

妄.()冤.枉()duàn yǔ()nüèdài()2.文段甲处应使用的标点符号是。

3.下列有关语法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我心里十分地难过”中的“难过”是动词。

B.“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中的“暴怒”是不带褒贬色彩的中性词。

C.“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中的“补救”是动词,“过失”是名词。

D.“误解”的近义词是“冤枉”。

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蟋蟀陆蠡①小的时候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张图画,题的是“爱护动物”。

图中甲儿拿一根线系住蜻蜓的尾,看它款款地飞。

乙儿摇摇手劝他,说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

②我从来不曾用线系住蝉的细成一条缝似的头颈,让它鼓着薄翅团团转转地飞;我从来不曾用蛛网络缠在竹箍上,来捉夏日停在墙壁上的双双叠在一起的牛虻;也从来不曾捉蚱蜢,去喂给母鸡。

③在动物中,我偏爱蟋蟀。

想起这小小的虫,那曾消磨了我的美丽童年的光阴啊!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细辨在土磡的旁边或石块底下发出的的蟋蟀的声音所来自的方向。

偷偷跑上前去,用衣袋里的麦麸做了记认,次晨在黎明时觅得夜晚的原处,把可爱的虫捉在手里。

露水濡湿了赤脚穿着的鞋,衣襟有时被荆棘抓破,回家来告诉母亲说我去望了田水回来,不等她盘诘,便立刻溜进房中,把捉来的蟋蟀放在瓦盘里,感到醉了般的喜悦,有时连着拖泥带水的鞋子钻进床去,竟倒头睡去了……④我爱蟋蟀,我把它养在瓦盘里,盘里放了在溪中洗净了的清沙,复在其中移植了有芥子园画意的细小的草,草的旁边放了两三洁白的石块,这是我的庭园了。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教案:猫的第一课时1. 教学目标:- 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 学习猫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 培养学生对猫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 教学准备:- 猫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 黑板、粉笔。

- 学生手册。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猫的视频或展示猫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猫的了解的欲望。

步骤二:介绍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使用大屏幕或黑板,向学生展示猫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猫的外貌特征,例如:尖尖的耳朵、敏捷的身体等。

-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猫的生活习性,例如:夜行性、独居习性等。

步骤三:学习猫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向学生介绍猫科动物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属于哺乳动物,是猫科动物的家养动物等。

- 将猫分为家猫和野猫两类,向学生解释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步骤四:展示学生手册并解释使用方法- 向学生介绍学生手册,解释如何使用手册查找猫的资料和图片,鼓励学生主动了解更多有关猫的知识。

步骤五:小组讨论和展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给定的时间内讨论有关猫的问题,并准备一份小组报告。

- 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相互交流讨论。

步骤六:总结和讲评- 对学生的报告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 强调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善待动物,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和权益。

4.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他们家中的猫,记录下猫的日常习性和行为特点,并整理成报告。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一教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研读第二大段。

教学流程—、揭示课题,介绍作者:1、板书:猫。

知道猫吗?熟悉猫吗?请熟悉的同学来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2、指名说。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

3、介绍老舍。

可让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板书: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板书),又叫舒舍予,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板书),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猫》第一课时篇1【课文简介】《猫》这篇讲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性情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

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我紧扣本单元的读写重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读中品析、读中感悟。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猫的可爱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教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侯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教养目标:⑴理解文中写得具体的句子。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发展目标: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方法】读式教学法、情景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家有猫吗?你们家的猫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老舍家也有一只猫,他家的猫又是怎样的呢?大家有兴趣去看看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老舍家的猫?板书课题:猫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这只猫有什么特点?板书:古怪课文中哪句话概括说出了它的特点?(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过渡:大花猫到底有多古怪呢?课文分三个自然段给我们作了介绍。

2、精读第一自然段:⑴默读这段,思考:这段写了大花猫的哪些古怪性格?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老实贪玩贪玩尽职⑵再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这段:用不同的线段画出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

⑶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觉,晚上抓老鼠,没事就东奔西跑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老实呀、尽职呀的,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他很喜欢这只猫)那怎样才能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呢?⑷大花猫真逗!你最喜欢它的哪种性格?为什么?学生1:我喜欢它老实,因为我觉得他很乖,睡觉的样子像小孩,很可爱。

《猫》第一课时优秀教案(通用6篇)

《猫》第一课时优秀教案(通用6篇)

《猫》第一课时优秀教案(通用6篇)《猫》第一课时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讨论法、提问法、引导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多媒体展示漂亮可爱的猫的图片)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同学们有没有养过猫的?(学生举手)那么请你给大家讲讲自己和猫之间所发生的故事。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2作者介绍。

多媒体出示作者相关文学常识,教师讲解。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污涩(s)怂恿(sǒngyǒng):鼓动别人去做。

婢女(bì)蜷伏(quán)惩戒(chng)怅然(chàng):不愉快的样子。

诅骂(zǔ)红绫(líng)(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思考__的思想感情,思考多媒体出示的问题1、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2、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格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3、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对于它们不同的结局,“我”的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完成下表,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婶捡来的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浑身黄色,很可爱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伙伴,它们拥有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猫的特点和习性,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关爱意识,本文设计了一堂以“猫”为主题的第一课时教学计划。

一、课程内容1. 猫的基本特征:外貌、体态、五官等;2. 猫的生活习性:食物、行为、生活环境等;3. 猫与人类的关系:猫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与重要性;4. 爱护动物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明白猫与人类的关系及其重要性;(3)掌握爱护动物的意义和方法。

2.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2)激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介绍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理解猫与人类之间的亲密关系。

2.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动物保护的意义,如何更好地保护动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猫的认识和看法,激发学生对猫的兴趣。

2. 学习猫的基本特征(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猫的外貌、体态和五官特征,让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不同种类的猫。

3. 探究猫的生活习性(15分钟)组织学生讨论猫的食物喜好、行为习惯和适宜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了解猫的生活方式。

4. 认识猫与人类的关系(15分钟)介绍猫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猫是人类的好伙伴,需要我们的关爱和保护。

5. 引导学生探讨爱护动物的意义(10分钟)通过故事、视频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讨论如何爱护猫和其他动物。

6.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要点,强调爱护动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学生能够关爱动物,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五、课堂作业1. 面对面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养的宠物,谈谈你对宠物的看法;2. 画一幅描绘猫生活场景的图片,并附上一段文字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猫”展开,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猫的特点和习性,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布课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布课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徐水良【教学目标】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通过交流明白得第一次阅读时无法明白得的词语意思;2.初步了解课文结构,通过反复朗诵,体味老舍语言之美,并能部份积存;3.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培育学生对生活的酷爱。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诵,体味老舍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能紧跟教师思路,快速找出并明白得句子表达的意思或情感。

【课前预备】PPT【教学进程】一、导题解题,熟悉交流1、课前谈话:介绍教师,提出希望。

2、导入新课:师:咱们这节课一路来学习一篇写动物的课文,请大伙儿看我写的课题,学生读课题。

3、拓展学习:咱们明白猫是一个形声字,你明白哪部份是表意,哪部份表音吗?宋朝陆佃说:善害苗,而猫捕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PPT))。

看了这段资料,再看猫那个字你想说什么?陆佃的这种说法里,寄托着前人对猫的喜爱之情呢。

你看,咱们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啊。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了解有很多作家写了关于猫的文章。

同窗们,咱们来交流看看,预习时你发觉都有哪些作家写过猫呢?(老舍、周而复、夏丐尊)今天就让咱们先来熟悉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板书:老舍)PPT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的笔名,被人尊称语言大师,取得新中国第一批“人民艺术家”称号)2、读通课文:四位同窗接读课文,其余同窗随着默读,教师纠正个别读音。

试探(PPT)(1)一边注意听一边划出你临时不能明白得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明白得;(2)文中有两个两个能归纳课文内容的句子,看你能发觉吗?请用横线划出。

3、学习生字新词。

(PPT出示部份新词)重点讲解多音字“折”的读音4、交流归纳课文要紧内容的两句话。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怪僻”、“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板书:怪僻、可爱)明白得怪僻的意思:难以三、学习课文,感受美文1、请同窗们认真默读课文1—3自然段,看看你都从哪儿体会到了猫性格的怪僻。

在一旁作简要的批注。

2、交流,并指导学生读找出的句子。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篇)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篇)

篇一:《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一、激趣导入1.看视频,激发兴趣生:喜欢师:好,同学们,看完后说一说这些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它们是一群淘气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猫》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谁的作品呢?2.作者简介师:(板书)不能这样说。

他可是中外闻名的大作家,一生发表了近800万字的作品,而且他已经去世40多年了。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同学们,老舍先生一生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课件出示老舍先生简介1.师:请同学们翻开书,预习时读了课文吗?2. 请四名同学接读课文四生接读课文,师纠正读错的字音师:同学们,在他们读的时候注意一边听一边想,看看在老舍先生写了哪两个时期的猫?师:谁来说说?3.生汇报交流师:对。

同学们用波浪线把这句话勾下来。

师:那你能迅速找出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吗?也把它勾下来,读一读。

三、研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大猫的性格古怪“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师:“实在”是什么意思?师:这是很肯定的一种说法。

b.师:这么老实的猫其实也很贪玩,从哪儿能看出来?什么叫“任凭”?课件出示:任凭......也生:不管、无论……师:说说都有谁会呼唤它,会怎样呼唤?师:同学们能用“任凭……也……”的句式来说句话吗?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猫究竟有多尽职?找句子读一读。

师:你读得很认真,同学们,让我们看看这幅画面。

课件出示:图片师:什么样子啊,都来做做生做师:我看你做得很好,你来说说为什么这样做生:非要把老鼠捉住不然不吃饭师:哦你说的是它心里的想法,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生:就是认真的看,生怕老鼠溜掉师:凝视就是认真地看,屏息呢?生答师:轻一点,千万别惊动老鼠,两个小时过去了,它生:屏息凝视师:它就是这样,一连几个小时不动,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猫尽职生:很执着,非要捉住师:课文中哪两个词还能读出它的尽职?生:非,不可师:你体会到了,你能读出它的尽职吗?师:读得好边评价边鼓掌师:这么尽职的猫你们喜欢吗?生:喜欢师:来,一起读读生齐读课件出示:非......不可.......师:“蹭”是摩擦的意思,为什么作者不用摩擦,而用“蹭”?师:同学们,作者写作的稿纸被猫踩了脏脚印,怎么作者还说是印了几多小梅花呢?这又体现了什么?e师:这样极其温柔的猫也有极其冷漠的时候,冷漠到什么程度?师:同学们,猫的性格这样古怪,老舍先生是讨厌还是喜爱它呢?师:对。

《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勾画重要语句,学做摘录。

(2)学习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勾画重要语句,学做摘录。

【教学难点】发现文章的重要语句。

【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继续学习默读——勾画重要语句,学做摘录。

教学重点:勾画重要语句,学做摘录。

教学难点:发现文章的重要语句。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明确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投影展示:继续学习默读,勾画重要语句,学习做摘录。

(说明:在这个环节提示学生默读勾画“重要语句”与前面单元不同,前面两个单元勾画的是与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有关的“关键语句”,今天是勾画的与中心有关的“重要语句”。

)二、继续学习默读。

(一)检查预习。

1.把握段落大意。

我们要来的第一只猫死了,内心有一缕心酸。

我们要来的第二只猫丢了,内心怅然、愤恨,好久不养猫。

我误断第三只猫杀鸟,打了它,它不能申辩,死掉了。

真相大白之后,我愧疚难过,永不养猫了。

2.交流梳理的“我”思想、情感的前后变化的语句。

(说明:这是完成前两单元的巩固,把握基本内容,勾画重要语句,理清“我”的情感变化。

)(二)学习做摘录1.完成99页“思考探究一”的任务,发现学生摘录存在的问题,补充纠正。

(说明:这与预习勾画的内容互为补充,帮助学生了解三只猫的命运,了解家人对三只猫的态度。

)2. 引领学生自己设计摘录的内容。

(1)“我”妄断了吗?依据文本做摘录。

(说明:“我”的愧疚源于“妄断”,“妄断”是作者着力表现的内容,先引领学生依据问题,发现重要语句。

)预设:“芙蓉鸟命案”的断案过程其实是文章的重要语句,是值得我们品味的语句,作者是在“表现”他们的“妄下断语”。

(2)文章有两句话近乎相同:“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证实“亡失”妄断了吗?自己设计表格比对一下。

预设:两次证实结论比对表又会……也会更有趣、更活泼浑身黄色第三只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明确:“我”对第三只猫的表述用的都是转折句“但”,意在强化它的缺点,强化对它的不喜欢之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一课时教案

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猫》,使学生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猫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猫》的大意。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语句。

2.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猫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课文《猫》的课文板书。

2.课文录音机或电子设备。

3.图片资料或小动画,展示猫的生活习性。

4.相关词汇卡片,帮助学生记忆生词。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引入话题:你家养过猫吗?你知道猫的生活习性吗?•准备好课件和相关资料,为学生呈现更直观的世界。

2. 学习课文《猫》1.让学生朗读课文,并画出课文中关键词。

2.学生理解课文,讨论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辅导学生理解生词和生词搭配。

3. 活动展示1.展示猫的生活习性的图片或小动画,让学生更直观了解猫的特点。

2.学生根据展示内容口头描述猫的生活习性。

4. 课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猫相关的习题,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复习课文重点。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作业,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自主搜索有关猫的资料,并写一篇有关猫的短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猫》的学习,让学生对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图片和动画的展示,增加了学生对猫的印象。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在理解课文时有些困难,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解释。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方案,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猫》这篇课文,增加对猫的了解和兴趣。

猫教案第一课时

猫教案第一课时

猫教案第一课时猫教案第一课时: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一、教学目标:1. 了解猫的基本外貌特征;2. 了解猫的常见习性;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猫的基本外貌特征的了解;2. 猫的常见习性的了解。

三、教学准备:图片资料、音频设备、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猫的叫声音频,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动物的声音。

导入讨论并引入猫的话题。

2. 新知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猫的基本外貌特征,如头部、眼睛、耳朵、毛色等。

同时讲解每个特征的功能和猫的适应环境。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10分钟)教师给学生播放猫的可爱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告诉学生猫是人类的朋友,应该友善对待。

4. 复习与梳理(10分钟)教师巩固学生对猫的基本外貌特征的理解,让学生自己用笔和纸简单画出一只猫,并标注出猫的几个重要特征。

5. 新知铺垫(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开展讨论:你见过猫咪吗?你觉得猫咪都有什么特点呢?6. 新的认识与形成(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和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猫的常见习性,如爱干净、性情独立、敏捷的动作等。

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提出问题和猜测。

7. 新知定语化(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猫爱清洁呢?猫的敏捷动作有何作用呢?通过问题讨论和学生演示,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猫的习性与其适应环境有关。

8.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回顾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但本节课缺少实践环节,下节课可以考虑安排学生亲自观察和接触猫,并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特点•学习猫的分类和品种•掌握猫的基本饲养知识和养护方法•培养学生对猫的爱护意识和责任感2. 教学准备•幻灯片或黑板•猫的图片和视频资源•黑板笔或白板笔•制作好的问题和答案•教学辅助材料3.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黑板上展示一些有关猫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他们对猫的了解和意见。

步骤2: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特点(15分钟)•介绍猫的基本特征,如体型、眼睛、耳朵等。

•简要讲解猫的生态特点,如夜行性、捕猎能力等。

•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源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猫的特点。

步骤3:猫的分类和品种(20分钟)•介绍猫的分类,包括野猫和家猫两大类别。

•详细讲解家猫的品种,如波斯猫、暹罗猫等。

•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源展示各种品种的猫,让学生对猫的分类和品种有更深入的了解。

步骤4:猫的基本饲养知识和养护方法(20分钟)•介绍猫的饲养知识,包括饲养环境、食物选择、定期接种疫苗等。

•讲解猫的基本养护方法,如定期梳毛、洗澡、修剪爪子等。

•强调猫的健康和幸福需要我们的关爱和照顾。

步骤5:巩固与拓展(15分钟)•准备一些与猫相关的问题,并分发给学生进行答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学习和了解回答问题。

•收集学生的答案,进行讨论和解答。

4.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猫的特点、分类和品种以及饲养养护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鼓励学生热爱动物,尤其是猫,培养对猫的爱护意识和责任感。

5.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和了解家中养的宠物猫的行为特点和喜好,并做简单记录。

•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品种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下节课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研究结果。

以上是《猫》第一课时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课时主要围绕猫展开,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猫的基本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种类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本
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猫的生活场景,引起学生对猫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知道猫的特点和习性吗?请和同桌交流一下。

二、展示猫的外貌特征
1. 老师简要介绍猫的外貌特征,如毛色、眼睛等。

2. 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猫的图片,描述猫的外貌特征。

三、了解猫的习性
1. 老师讲解猫的基本习性,如爱梳理毛发、喜欢抓东西等。

2. 学生分组自行设计小实验,观察猫的某一种习性,记录下观察结
果并展示。

四、探讨不同种类的猫
1. 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展示不同种类的猫,如虎斑猫、波斯猫等。

2. 学生结合所了解的知识,分组讨论并展示各自喜欢的猫的品种及
原因。

五、猫与人类的关系
1. 老师介绍猫与人类的关系,如猫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等。

2. 学生就自己家中是否养过猫、猫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等话题展开小组讨论。

六、小结
1. 老师对本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2. 学生表达今天的收获和感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猫的相关知识,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对环境的尊重,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希望学生在这堂课中能够体会到知识的乐趣,激发对动物保护的兴趣和意识。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掌握“污涩”“怂恿”“怅然”等生字词。

了解作者笔下三只猫的不同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分析三只猫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猫的图片或视频,引出课文。

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学习生字词
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学生用生字词描述猫的特点。

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三只猫的段落。

概括每只猫的特点。

课堂小结
总结三只猫的不同之处。

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预习课文后半部分。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重点:会认15个生字。

学习默读课文。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15个生字。

能力目标: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情感目标: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2、有个小女孩,板书:卡罗尔;非常喜欢小猫,板书小猫;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呢?板书:和她的。

学生齐读课题。

3、今天老师给大家上一节自习课,我们要像大哥哥,大姐姐们自己学习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也就是说自己默读学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学法指导: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2、默读标注:标出自然段。

标出生字、新词。

3、师生交流自学情况:(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去拼音读,不认识的字可向周围的同学请教。

(3)交流自己画出的美词。

(4)教学多音字:dāi 待在jiān 黑白相间待{ 间{dài 等待jiàn 中间、心间、房间三、朗读感悟。

1、再次默读:思考:你认为哪些地方有趣?画出来。

交流:学生畅所欲言2、你能对课文提出哪些问题考考同学们?小组合作,提几个认为比较关键、有意义的问题。

3、小组派代表上来考学生:例如:我们组的问题是卡罗尔的小猫是从哪来的?请你们回答!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所得4、卡罗尔和小猫的关系好吗?怎么好?再读读课文。

四、小结: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诚地关爱我们。

试着写写以关爱为主体的公益广告词五、作业朗读课文第2篇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卡”等15个生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认识14个字。

认识8个偏旁“讠、、纟、火、、日、辶、。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

教学难点认识8个带有偏旁的字。

教学准备挂图;几个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偏旁与另一部分)的卡片;《我的好妈妈》的录音带;贴有苹果卡片的小黑板等。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本事可大的小妹妹,她把自己的家都搬来了。

小朋友们想到她家去玩玩吗?(生答)那好,现在就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玩玩吧。

(出示课文挂图)。

二、指导看图1、指一生上台指认图上画的都有什么物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文中8个不注音的词语。

三、学习词语及其中的8个生字和5个偏旁1、你认识哪些词语或生字?(指名认读不注音词语)你是怎么认住这些字的?(让学生了解识字方法)2、学生借助文中拼音认读词语。

(然后小组内汇报自学情况)3、指名认读书中8个注音词语。

4、出示词语中的生字,学生先自读,再指名认读。

5、认识染红色的5个偏旁(先找会认的同学教认,然后再齐读5个带有红色偏旁的生字)四、学习句子及其中的6个生字和3个偏旁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认识“晚”、“上“两个生字)都有谁,在做什么?(出示课文中3个句子)2、学习句子中染红色的其他4个生字(随句子认识)。

3、认识偏旁“日、辶、竹”。

4、谁能把这几句话有感情地读一读?(指3名学生读,并让学生评出“朗读星”)五、巩固生字1、把本课14个生字放在一起,学生自认。

2、找一个学习伙伴,把你认识的字读给同伴听。

3、“找朋友”(学生动手拼合体字:沙、报、纸、视、晚)4、打乱生字顺序,先让学生自认,然后男、女生比赛认,评出本节课的“识字大王”。

5、学生认记文中生字表中的生字,并自选其中2~3个字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6、游戏:摘苹果。

(如果学生认对了苹果卡片后的生字,这个苹果就送给他。

)六、听音乐,进行思想教育1、说说自己在家里做些什么?2、听儿歌《我的好妈妈》,然后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3、教师对学生进行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七、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棒。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多识字,多做家务,做一个既爱学习,又爱劳动的好孩子。

点评《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识字教学更要体现学生自主识字,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王珺老师完全领会了《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把握了识字课的特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主动”、“兴趣”、“探究”上。

无论是教学流程,还是教学设计,都理顺了自主和示范的关系,自主和合作的关系。

识字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基础,教师适时示范一些易读错的字。

学生在自主基础上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发展自主意识。

本课时生字的呈现形式采用了分散呈现和集中呈现相结合,识记的方法多样化,采用变换词序,变换字序,游戏活动等方式巩固识字,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本节课还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达到了“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不过,本课教学如果能更加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就会更好地体现识字课的特点。

比如让学生在家里搜集电视、电话、台灯、挂钟等物品的包装盒以及一些旧报纸等,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交流,这样更能激发起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愿望。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抵御、推辞。

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

(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

)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

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板书:景阳冈)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⑴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⑵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⑴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⑵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六、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一、掌握本课生字、生词,弄清“枝折花落”和“屏息凝视”两词中多音字的正确读法。

二、阅读课文,了解猫长大后和满月时的特点,并运用朗读与想像相结合的方法深入体会满月时小猫的天真可爱。

三、借助课外阅读,品读课文内容,感受老舍先生的爱猫情怀,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和勇于创新的激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铺设情感。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麻雀》,让我们感受到动物身上那种和我们人类同样伟大的母爱;学习《雪猴》《鸟情》,我们又感受到人与动物朝夕相处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们依然要走进一个由“情”编织的世界,去读读老舍先生笔下的“猫”。

二、用心读文,整体感知。

1.读文解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把难读的字找出来。

(通过,结合语境,重点弄清“枝折花落”“屏息凝视”中“折sh锓屏bǐng”的读音。

)2.初识内容:你觉得老舍先生家里养的是怎样的猫?(学生各抒己见,将猫的各种性格一一谈出,暗含“性格矛盾”之处,利于老师进一步启发。

)3.理清脉络:老舍先生到底写了几只猫,出示两幅挂图。

文中哪部分写了长大后的猫?哪部分写了满月时的小猫?(学生从文到图再到文,自然理清了__脉络。

)三、情趣激发,自选内容。

两部分中,同学们想先学哪部分?(自由选择,统一想法——学习“小猫”部分。

)四、品读想像,情感共融。

1.读读想想,小猫满月时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从文中感受到什么?2.遇到印象深的或感受深的句子,不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一下。

(学生或读中体会感情或在书上点注或想像文中片断。

)3.小组交流。

4.品读想像,激发学生爱猫之情。

①小猫玩鸡毛、玩线团的情景。

②小猫抱着花枝打秋千的情景。

5.欣赏“养花”片断,体会老舍爱猫的情怀。

①出示“养花”片断,谈谈感受。

“养花”片断——我得天天照管他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心他们。

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

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②对课文此部分中哪些句子有感触?(读一读)(从“爱花”之感深到“爱猫”之情切。

)③想像表演,体会至深:试想一下,老舍先生面对他钟爱的花,又面对破坏了花的那么天真可爱的小猫,会是什么样子?6.师生共读此段。

7.感悟写法:为什么读着老舍先生的__,我们的心理涌出了这么多的情感?为什么读着老舍先生的__,我们的脑海中涌现了如此丰富的画面?为什么老舍先生将大家熟知的小猫写得这么生动有趣?(学生小结:仔细观察,充满爱心。

)五、欣赏精品,激励共鸣。

1.现代大作家冯骥才也曾写过一篇类似__《珍珠鸟》,和老舍先生的《猫》有异曲同工之妙,想欣赏一下吗?2.其实,不论是大作家,还是我们普通人,都有过与小动物朝夕相处或亲密接触的经历,只要我们像老舍先生那样仔细观察,充满爱心,我们也一定能写出同大作家一样精彩的__。

3.课后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教材解读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内容。

本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主要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情形,体现了夏天的美好快乐。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夏天这一优美的情境中。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力量,鼓励主动学习,勇于创造。

教学要求1、认识“蝴、蝶”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字,会写“蚂、蚁”这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认识并了解夏天一些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好奇,愿意观察了解大自然。

4、能仿照课文编编儿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教材、小动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多媒体播放青蛙和知了的叫声。

2、交流。

二、初读儿歌1、自由读儿歌。

2、认读带有虫字旁的词语。

3、再读儿歌:看看小动物们在忙什么。

4、检查初读情况。

三、读悟儿歌1、伙伴自由交流最喜欢的小动物,读读相关句子。

2、集体交流:集体交流有关小动物的知识,相机指导朗读儿歌。

3、齐读儿歌。

四、仿编儿歌1、多媒体播放蜗牛、蜜蜂的录像。

2、小组合作仿编儿歌。

五、指导写字(蚂、蚁)1、出示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说说发现了什么?2、学写两个虫字旁的字:蚂、蚁。

六、布置作业观察小动物是怎么生活的,或者搜集一些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11个带虫字旁的生字和“网”字,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会正确、规范地书写“蚂、蚁”两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4、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猜谜语。

2、随机教学“网”字。

二、看图读儿歌,识生字1、看图说话: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学生自由读儿歌。

3、合作读儿歌。

4、在儿歌中用横线画出这些小动物的名字。

5、检查交流。

三、学习生字1、齐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打乱顺序读一读。

5、游戏:猜猜我是谁。

四、感悟方法,培养能力1、引导发现。

2、课外拓展识字。

五、指导书写(蚂蚁)1、课件出示三个“蚂”字:请看这三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最漂亮,为什么?2、范书,讲解要:在写这个字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把两部分写紧凑。

学生书空。

六、学习儿歌1、自由读。

2、表演读。

3、续编儿歌。

七、课堂总结,课外延伸《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蜻、蜓”等11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和“展、运、网”3个生字;正确、整齐、规范书写“蚂、蚁”2个字。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