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重点笔记(超强)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考试知识点全景图(学霸笔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考试知识点全景图(学霸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e70cd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1.png)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考试知识点全景图(学霸笔记)一、教育理论与实践1. 教育学基本概念2. 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3. 教育目标与任务4. 教育规律与方法5. 教育评价与改革二、教育心理学1. 儿童与青少年发展心理学2. 学习与教学心理学3. 个体差异与教育4. 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三、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师范教育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4. 教育行政管理法规四、教育经济与管理1. 教育经济学基本概念2. 教育经济学与教育发展3. 教育投入与产出4. 教育资源配置与管理五、教育技术与信息化1. 教育技术基本概念2. 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3.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发展4. 教育技术设施与教学应用六、教育测量与评价1. 教育测量与评价基本概念2. 教育测量与教育教学3. 教育评价与教育改革4. 教育评价方法与技术七、教育统计与研究方法1. 教育统计基本概念2. 教育统计与教育管理3. 教育研究方法与设计4. 教育研究与决策八、教育法规与职业道德1.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伦理2.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3. 教师权利与义务4. 教师法规与法律责任九、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根据所报考学科选择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和复习。
十、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实践1. 教师综合素质要求2. 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3. 教师职业发展与教育教学研究以上是教育综合考试的知识点全景图,详细内容包括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统计与研究方法、教育法规与职业道德、教育学科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提高自己的考试准备水平。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0ca9ef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7.png)
1、教育旳定义广义旳定义:教育涉及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旳定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旳社会规定,根据受教育者旳身心发展规律,有目旳、有筹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盼望旳方向发展变化旳活动。
更狭义旳定义:是指德育。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2、教育旳功能定义:是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旳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旳影响和作用。
(1)按教育功能作用旳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旳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旳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3、教育旳来源(1)神话来源说,代表人物:朱熹。
(2)生物来源说,代表人物:法国旳利托尔诺和英国旳斐西.能。
(3)心理来源说,代表人物:美国旳孟禄。
(4)劳动来源说,代表人物:马克思,马克思觉得教育来源于人类所特有旳生产劳动。
4、现代教育旳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旳基本特性。
(2)教育旳公共性、普及性和多样性日趋突出。
(3)教育旳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5、学习教育学旳意义①有助于树立对旳旳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引教育实践。
②有助于树立对旳旳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③有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④有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旳知识构造,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⑤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6、教育旳政治功能①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旳人才。
②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旳政治经济制度。
③教育增进民主化进程。
7、教育旳经济功能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8、个体身心发展旳动因(1)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
(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共同作用论。
9、影响个体身心发展旳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10、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旳因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旳、有筹划、有组织旳培养人旳活动。
最全面的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概览(学霸笔记)
![最全面的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概览(学霸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084696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e.png)
最全面的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概览(学霸笔记)前言本文档旨在为即将参加教师招聘考试的考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教育综合知识点概览。
通过本文档,考生可以对考试范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本文档内容涵盖了教育综合知识点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实习与实践等。
一、教育学基本原理1. 教育的概念与本质2. 教育的基本要素3. 教育的基本规律4.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5. 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2. 学习理论3. 教学理论4. 学生心理发展5. 教师心理三、教育法律法规1. 我国教育法的体系与结构2. 主要教育法律法规简介3. 教育法律关系4. 教育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5. 教育行政执法四、教育道德规范1.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2.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3.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评价4. 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德育五、教育实习与实践1. 教育实习的目的与意义2. 教育实习的主要内容与要求3. 教育实习的组织与管理4. 教育实习的评价与反馈5. 教育实践的其他形式六、教育改革与发展1. 我国教育改革的历程与特点2.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3. 教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4. 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5. 教育国际化结语本文档为考生提供了一份全面的教育综合知识点概览,希望能对考生的复习备考提供有益的帮助。
请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还需以实际考试大纲为准。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还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重点地进行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教师招聘考试--深度解析教综知识点(学霸笔记)
![教师招聘考试--深度解析教综知识点(学霸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c8e24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d.png)
教师招聘考试--深度解析教综知识点(学霸笔记)一、教综知识点概述教综知识点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深度解析教综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二、教综知识点详解1. 教育学: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思想、教育原理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不同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2. 心理学:主要包括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发展理论、学生心理健康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及相关问题的预防与解决方法。
3. 教育法律法规: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学校管理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掌握学校管理、教育政策的相关知识。
4. 教育统计学:包括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方法及其应用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教育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5. 教育技术学:主要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的应用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掌握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三、备考建议1. 制定研究计划:根据教综知识点的详解,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分配精力。
2. 合理选择研究材料:选择权威、全面的教综知识点教材或复资料,有助于系统研究和深入理解。
3. 多做练题:通过大量的练题,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4. 关注实际问题:结合实际问题,将教综知识点与实际教学、管理相结合,增强应用能力。
四、总结教综知识点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必备的内容,通过深度解析教综知识点,考生可以更好地备考。
制定研究计划、选择合适的研究材料、多做练题以及关注实际问题是备考的关键。
希望本文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完整笔记及复习重点(附答案)
![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完整笔记及复习重点(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d83a3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6.png)
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完整笔记及复习重点(附答案)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完整笔记及复习重点(附答案)教育综合知识是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子领域。
准备这门科目的复习,不仅需要系统学习相关知识,更需要掌握复习的重点和方法。
本文将为广大教师招聘考试的考生提供一份完整的《教育综合知识》笔记及复习重点,并附上答案,以供参考。
一、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规律及其本质的学问,是一门社会科学。
- 教育学可分为普通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等。
2.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目的性原理: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有意识地影响和培养学生的过程。
- 教育因材施教原理: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因材施教,关注个性化发展。
- 教育综合原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协调地发展学生的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
3. 教育学的经典理论- 行为主义教育学:通过刺激与反应的机制来达到教育目的。
-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通过适应与认知冲突来促进认知发展。
- 社会文化理论:学习是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的结果。
二、心理学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主要分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2. 发展心理学- 格罗斯发展阶段理论:按照年龄和发展任务将人的发展分为不同阶段,如婴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等。
- 自我认同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心理发展任务是形成独立自主的自我认同。
3. 认知心理学- 儿童思维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和具体操作期等阶段。
- 元认知能力:指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控制进行监控和调节的能力。
4. 教育心理学- 学习理论:包括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观察学习等。
-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提出了智能多元化的理论,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等。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笔记(超强)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笔记(超强)](https://img.taocdn.com/s3/m/6aa62c22360cba1aa911daca.png)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笔记(超强)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英国斯宾赛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简答:数学教育中应该进行德育吗?(1)教书育人(2)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广义的教育:但凡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开展的活动就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开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开展的过程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或称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播送;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教育的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教育的开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特点有(1)鲜明的阶级性(2)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3)内容主要是人文科学和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轻视生产劳动(4)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考试知识点大全(学霸笔记)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考试知识点大全(学霸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85277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7.png)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考试知识点大全(学霸
笔记)
教育学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 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 学习理论与教学指导
- 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
- 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管理
心理学
-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人的认知与记忆
- 人的情感与情绪
- 人的人格与发展
教育法律法规
-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
-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
- 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
- 教育行政法律法规
- 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师风建设- 学生权益保护法律法规
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 教育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 课程与教学设计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 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
- 教育技术与多媒体教学
- 教材与教辅
教育事业管理与教育改革- 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
-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与管理
- 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
- 教育改革与发展
- 教育国际化与教育交流合作
- 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
教育统计与信息技术
- 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
- 教育统计的分类与方法
- 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 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管理创新
- 教育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以上是教综考试的知识点大全,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教育事业管理与教育改革以及教育统计与信息技术等内容。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准备,以提高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知识点精讲汇总(学霸笔记)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知识点精讲汇总(学霸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04522c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7.png)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知识点精讲汇总(学霸笔记)1. 教综知识点概述教综知识点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包含了多个学科的综合知识。
掌握教综知识点非常关键,可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本文将对教综知识点进行精讲汇总,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教师招聘考试。
2. 语文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是教综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语文教学理论、语文教育心理学、语文教学方法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教学模式。
3. 数学知识点数学知识点是教综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数学基本概念、数学运算、数学问题解决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运算规则,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英语知识点英语知识点是教综中的重点内容,包括英语语法、英语词汇、英语阅读等方面。
考生需要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和词汇量,能够理解和运用英语进行阅读和表达。
5. 教育学知识点教育学知识点是教综中的基础内容,包括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
6. 教综知识点复建议- 制定研究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合理安排教综知识点的复计划,确保每个学科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
- 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教综知识点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 做题巩固:通过做一些教综相关的试题和模拟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 多维度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复,提高对知识点的全面理解和把握。
- 多方面资源利用:除了教材和教辅书籍,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进行教综知识点的研究和复。
7. 总结教综知识点的精讲汇总对于教师招聘考试的备考非常重要。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语文、数学、英语和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点,灵活运用各种复方法,提高备考效果。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对考生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考试知识点大全(学霸笔记)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考试知识点大全(学霸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0a2d0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d.png)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考试知识点大全(学霸笔记)教师招聘考试是选拔优秀教师的重要途径,教综考试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本学霸笔记将为您详细解析教综考试的知识点,助您顺利通过考试。
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
3.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4. 教育的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 教育的发展:原始教育、古代教育、近现代教育、当代教育。
二、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 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成就动机理论。
4.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5.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三、教育法规基本概念1. 教育法的定义:教育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教育公平原则、尊重学生人格原则、教育主权原则。
3. 教育法的体系:宪法中的教育条款、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
4. 教育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5. 教育法律救济:行政救济、司法救济、校内救济。
四、教育道德基本概念1. 教育道德的定义:教育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
2. 教育道德的原则:忠诚于教育事业原则、尊重学生原则、为人师表原则。
3. 教育道德的内容: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同事、教师与自身的关系。
4. 教育道德的培养:教育道德教育、教育道德修养、教育道德评价。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全解析(学霸笔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全解析(学霸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a84764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1.png)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全解析(学
霸笔记)
一、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涉及了教育和心理学的交叉领域,主要研究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其核心内容包括研究理论、教学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
二、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是针对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的学科。
重点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等。
三、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是指与教育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文件,包括宪法、教育法、教师法等。
教师在招聘考试中需要熟悉和遵守这些法律法规。
四、教育行政管理
教育行政管理是指对教育机构和教育事务进行管理和组织的活动。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更好地履行教学工作。
五、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指对学生研究成果和教学质量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便进行科学的评估工作。
六、教育统计与研究方法
教育统计与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研究中使用的统计学和研究方法。
教师需要了解基本的统计学概念和研究方法,以便进行教育研究和数据分析。
以上是教育综合知识点的全解析,希望对您的教师招聘考试有所帮助。
---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以官方发布为准。
请自行核实和准备。
*。
最全面的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概览(学霸笔记)
![最全面的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概览(学霸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1abbe5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6.png)
最全面的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点概览(学霸笔记)1. 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学- 教育理论:包括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如记忆、思维、情感等。
2. 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等与教育相关的法规。
3.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以及教育资源的配置等。
4.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化作用等。
5. 教育管理学- 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教育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巧等。
6.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学-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学:研究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和工具,以及教育测量的原理和技术等。
7.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研究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教育媒体的设计与使用等。
8. 教育史- 教育史:研究教育的历史背景、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发展等。
9.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如记忆、思维、情感等。
10. 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等与教育相关的法规。
11. 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以及教育资源的配置等。
12.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社会化作用等。
13. 教育管理学- 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组织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教育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巧等。
14.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学-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学:研究评价教育质量的方法和工具,以及教育测量的原理和技术等。
15.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研究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教育媒体的设计与使用等。
这份文档为教师招聘考试的教育综合知识点概览,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学、教育技术学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精华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58870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4.png)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精华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精华版)一、概述教育综合知识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旨在总结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的重点内容,并提供一份精华版的笔记。
二、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学科,其基本特点包括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2.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其中,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3. 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教育目标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
教育评价应注重综合评价和个性发展。
4.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应因材施教,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法等。
教学手段应多样化,如多媒体教具、信息技术等。
三、心理学1. 心理学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
2. 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等。
了解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对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3. 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测量与评估可通过测验、观察等方式获取信息。
应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和方法,并遵循专业伦理。
四、教育法律法规1. 中小学教师法律法规概述中小学教师法律法规包括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教育法》等。
教师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和义务。
2. 学校管理法律法规学校管理法律法规包括《学校安全工作规定》、《学校违纪处分规定》等。
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意识,维护学校秩序与安全。
3. 学生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学生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教师应关注学生权益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精华版笔记:1. 教育学的特点:科学性、实践性、可操作性。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知识点一网打尽(学霸笔记)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知识点一网打尽(学霸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ed5cb4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1.png)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知识点一网打尽(学霸
笔记)
1. 教综知识点概述
教综(教育综合)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本文旨在为考生提供一份全面的教综知识点总结,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 教育学知识点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 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 教育评价和教育改革
3. 心理学知识点
-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心理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 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成人发展心理学
- 研究理论和教育心理学
4.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
-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相关法规
- 学校管理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学生权益保护和校园安全管理
5. 备考建议
- 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合理安排复时间
- 注重重点知识点的掌握,厘清重点与难点
- 多做真题和模拟试卷,提高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 考前适当调整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体力
以上是对教师招聘考试中教综知识点的一份简要总结,希望能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请考生在复过程中,重点理解并牢记每个知
识点的核心内容,加强练,提高解题能力。
祝您考试顺利,取得好成绩!
[参考资料]
- 张三. (2020).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精讲. 北京出版社.
- 李四. (2019). 教育学原理. 上海教育出版社.
- 王五. (2018). 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精华版)
![教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fe32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6.png)
教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
以及重点(精华版)
教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笔记以及重点(精华版)
这份文档旨在为教授招聘考试提供《教育综合知识》的全书笔
记以及重点的精华版。
以下是800字以上的内容:
一、教育综合知识的范围
教育综合知识是一门关于教育事务的综合性学科,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领域。
在考试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
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1. 教育学概论: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主要理
论流派。
2. 教育心理学: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研究理论、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评价等内容。
3. 教育法律法规:熟悉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了解教育管理
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二、书籍笔记
以下是必读书籍的笔记要点:
1. 《教育学原理》
-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 才能培养论:知识、能力、情感和品德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任务。
2. 《教育心理学》
- 儿童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弗洛伊德和维果茨基的理论。
- 研究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文化理论。
三、重点内容
考试中,以下内容需要重点关注:
1. 国内外教育体制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果。
2.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师德师风及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
以上为《教育综合知识》全书的笔记要点以及重点精华版,希望对教授招聘考试的准备有所帮助!。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宗总知识点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宗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644dd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5.png)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具体知识点(珍藏复习版)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旳一门科学。
.2、国内春秋木年旳《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旳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旳《论演况家旳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旳重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旳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旳教学规律)。
12、国内一般中学旳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旳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重与小学教育旳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一般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入旳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旳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旳界线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助于国际交流。
13、国内全面发展教育旳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旳科学文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旳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旳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旳旳基本途径。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是学校旳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旳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旳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旳主导作用不是包办替代。
30、课程是学校教育旳核心,是学校培养将来人才旳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原则和教材应遵循旳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旳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旳水平。
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注重能力培养旳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注重知识传授旳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旳。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旳规律。
34、教学过程旳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重点
笔记(超强)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
教育与教育学
1.中外教育名言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说文解字》
教育是发展健全的个性。
”——捷克教育学家夸XXX
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
”——XXX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德国思想家XXX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
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为利托尔诺,观点为教育起源归于本能。
不足之处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为XXX,观点为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不足之处在于否认了人是有意识的。
劳动起源论:XXX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5.学校教育的产生
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经考证,我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殷朝。
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
周朝的乡学分为塾、痒序、校。
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
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
欧洲封建社会教育内容包括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术、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书(《论语》、《孟子》、
《大学》和《中庸》)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6.学校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社会劳动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
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研究的学生。
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
内容。
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7.奴隶社会教育的出现条件表现为。
①经济上,由于铁质工具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②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③文化上,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8.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为。
①教育的非独立性。
②教育的原始性。
③教育的平等性和普及型。
9.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为。
①教育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学校轻视体力劳动和生产经验的传授。
②学校教育为奴隶主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学校是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③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10.现代教育的特点为。
①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②教育的日趋普及型和多样性。
③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0世纪中叶以后的教育特点为。
①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益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
②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教育网络逐步建立,学校教育教学时空得到根本性改变。
③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生产性、政治性、文化性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用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④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趋势同时彰显。
⑤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阶级性教育向终身化教育转变。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及其著作。
①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XXX的《理想国》、XXX的《政治学》、XXX的《雄辩术原理》和《论演说家的教育》、XXX的《四书集注》、XXX的《师说》。
②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英国哲学家XXX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定下来,XXX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③科学教育学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XXX 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
④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实验教育学,XXX和XXX倡导通过科学意义的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和构建教育学的理论和体系。
儿童中心主义——XXX倡导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是教育学分化和拓展的阶段之一,从20世纪中期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学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研究苏联的教育学(1949-1957),教育学中国化(1958-1965),教育学语录化(1966-1976),以及教育学的逐步发展(1977至今)。
教育学科的特点包括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和平凡性、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和学科路径的多样化、以及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包括问题领域不断扩大、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以及教育研究和实践改革日益密切。
教育学的价值体现在它作为科学认识形式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验、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能够有效解释教育问题、以及作
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教育学的“中介”作用通过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提高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传播教育理念、改善全社会的教育舆论环境和教育观念,从而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教师研究教育学应该把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把专业理论和交流讨论、专业阅读和背景写作结合起来。
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同时教育也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教育的发展和变化是由社会经济和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目的、学校课程与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教育在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它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4.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有着制约作用。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教育的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5.教育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
它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通过舆论和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同时,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制度。
6.社会文化对教育也有着制约作用。
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重传统和重权威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过程和师生关系,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的价值观和质量观。
此外,社会文化还影响着教育内容,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7.教育具有文化功能,包括文化传承、文化选择、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等方面。
8.人口对教育也有着制约作用。
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人口结构则影响着教育结构,人口质量则影响着教育质量。
9.教育有优化人口的功能,包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
质量和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等方面。
10.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
它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和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11.认识教育独立性的意义在于,促使我们在分析和研究
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还必须从教育的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去考察。
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品格,对社会有批判性,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
12.教育与个体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
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