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实验报告总结

合集下载

9脊柱与四肢、神经系统检查总结

9脊柱与四肢、神经系统检查总结
后遗症。
神经系统检查


脑神经检查
12对脑神经对颅内病变的定位有 重要意义。(略)


运动功能检查
1.肌力(0-5级) 2.肌张力
肌张力增高(痉挛状态、铅管样强直) 肌张力降低
3.不自主运动 (1)震颤(静止性震颤、意向性震颤)


运动功能检查
(2)舞蹈样运动 (3)手足徐动
4. 共济运动
腹壁反射

浅反射
3. 提睾反射: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股内
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 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髓1~ 2节病损。 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老年人及局部
病变(腹股沟疝 、阴囊水肿、睾丸炎)。

深反射
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通过深部感觉
器完成,故称深部反射。
伸位,然后以拇指迅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由于中指
深屈肌受到牵引而引起其余四指的轻微掌屈反应,称 为阳性,为上肢锥体束征,多见于颈髓病变。
Hoffmann 征

脑膜刺激征
脑膜受刺激的表现,脑炎、脑膜出血、脑脊液压力增
加时可出现的体征:
1.颈项强直:病人仰卧,以手托扶病人枕部作被动屈
颈动作,以测试颈肌抵抗力。 抵抗力增加:颈椎病、骨折也可阳性。
3.开始外展即痛但仍可外展:
—肩关节炎 4.外展60 °-120 °疼痛,超过 (Dugas)征 提示肩关节脱位。
120 °消失:
—冈上肌腱炎
肘关节形态 正常:轻度外翻 携物角:(5-15°)
手形态异常
1.匙状甲 (koilongchia) 又称反甲,特点为 指甲中央凹陷,边缘翘起,指甲变薄、表面 粗糙、干脆有条纹。常为组织缺铁或某些氨 基酸紊乱所致的营养障碍。多见于缺铁性贫 血、高原疾病,偶见于甲癣及风湿热。

脊柱实习报告

脊柱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脊柱是人体重要的骨骼结构,承担着支撑和保护脊髓、神经等重要功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脊柱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相关疾病,我参加了本次脊柱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脊柱的解剖结构,掌握脊柱各部位的特点和功能。

2. 了解脊柱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常见疾病,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

3. 培养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内容1. 脊柱解剖学实习期间,我通过尸体解剖和模型观察,学习了脊柱的解剖结构。

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组成,共有26块椎骨。

脊柱两侧有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

椎间盘位于椎骨之间,具有缓冲、支撑和连接椎骨的作用。

2. 脊柱生理功能脊柱具有支撑、保护、运动和缓冲等多种生理功能。

脊柱的支撑功能保证了人体直立姿势;保护功能保护脊髓、神经和内脏器官;运动功能使人体能够进行各种活动;缓冲功能减少外界冲击对脊髓和神经的损伤。

3. 脊柱常见疾病实习期间,我了解了脊柱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

其中,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颈部疼痛、手麻、头晕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多见于青壮年,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四、实习收获1. 熟悉了脊柱的解剖结构,掌握了脊柱各部位的特点和功能。

2. 了解脊柱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

3. 培养了临床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了基础。

五、实习体会通过本次脊柱实习,我深刻认识到脊柱对人体的重要性。

脊柱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我国脊柱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本次脊柱实习让我对脊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的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国脊柱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脊柱功能评定实验报告(3篇)

脊柱功能评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脊柱功能评定,了解受试者的脊柱健康状况,评估其脊柱功能,为后续的康复训练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健康成年人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10名,女性10名,年龄在20-45岁之间。

2. 实验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

- 通过体格检查法对受试者的脊柱进行初步评估,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的生理弯曲度、活动度等。

- 利用脊柱功能评定量表(如OSW、VAS等)对受试者的脊柱功能进行量化评估。

- 对受试者进行脊柱功能训练,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的伸展、旋转、屈曲等运动,观察其训练效果。

三、实验内容1. 问卷调查:- 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

2. 体格检查:- 观察受试者的站立姿势、坐姿,评估脊柱的生理弯曲度。

- 检查受试者的颈椎、胸椎、腰椎的活动度,包括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

3. 脊柱功能评定:- 使用脊柱功能评定量表对受试者的脊柱功能进行量化评估,包括疼痛程度、活动度、功能受限等方面。

4. 脊柱功能训练:- 根据受试者的脊柱功能评定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脊柱功能训练方案。

- 对受试者进行为期4周的脊柱功能训练,每周3次,每次30分钟。

四、实验结果1. 问卷调查结果:- 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如下:平均年龄为30岁,男性10名,女性10名,职业分布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教师、销售人员等。

2. 体格检查结果:- 受试者的脊柱生理弯曲度基本正常,颈椎、胸椎、腰椎的活动度在正常范围内。

3. 脊柱功能评定结果:- 受试者的脊柱功能评定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试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和活动度受限,其中颈椎疼痛率为60%,腰椎疼痛率为50%。

4. 脊柱功能训练效果:- 经过4周的脊柱功能训练后,受试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颈椎疼痛率降至40%,腰椎疼痛率降至30%。

同时,受试者的脊柱活动度有所提高,功能受限情况得到改善。

脊柱 四肢实验报告

脊柱 四肢实验报告

脊柱四肢实验报告
《脊柱四肢实验报告》
在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课程中,脊柱和四肢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通过实验观察
和测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为医学和健康科学的发展
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首先,我们对脊柱进行了实验观察。

脊柱是人体的支撑结构,由多个椎骨组成,它不仅支撑着身体的重量,还保护着脊髓。

在实验中,我们测量了脊柱的长度、曲度和韧度,通过观察脊柱的解剖结构和运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脊柱
的功能和运动机制。

其次,我们对四肢进行了实验观察。

四肢是人体的运动器官,包括上肢和下肢,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对人体的运动和姿势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测量
了四肢的长度、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通过观察四肢的解剖结构和运动方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四肢的运动机制和协调能力。

通过这些实验观察,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为医学和健康
科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同时,这些实验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
考和探索方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脊柱评估实验报告

脊柱评估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多种评估方法,对参与者的脊柱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静态评估、动态评估以及借助智能姿势与脊柱评估系统(LTM)的辅助评估。

通过实验,了解参与者的脊柱形态、活动度、侧弯情况以及相关肌肉力量,为预防和治疗脊柱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10名,女性10名。

2. 实验方法(1)静态评估静态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观察参与者的站立姿势,记录高低肩、脊柱侧弯、足内外翻等情况;- 通过触诊法,评估参与者的肌肉力量、肌肉紧张度以及关节活动度;- 使用脊柱姿态评估分析系统,对参与者的脊柱形态进行三维重建,分析脊柱的曲度、扭转度等三维空间变形情况。

(2)动态评估动态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让参与者进行三个平面的运动,观察脊柱是否逐节运动,活动幅度是否理想,两侧运动幅度是否对称;- 进行前屈试验检查,观察脊柱侧凸的情况;- 使用智能姿势与脊柱评估系统(LTM),从正面、侧面、背面对参与者的站姿、脊柱侧弯情况、OX腿型、足内外翻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3)智能姿势与脊柱评估系统(LTM)辅助评估使用LTM系统,对参与者的肌肉波纹、动作评估、脊柱分析、Q角分析、前后对比分析等进行详细评估。

1. 静态评估结果- 10名志愿者存在高低肩现象,其中男性6名,女性4名;- 8名志愿者存在脊柱侧弯现象,其中男性4名,女性4名;- 5名志愿者存在足内外翻现象,其中男性2名,女性3名;- 12名志愿者肌肉力量不足,其中男性7名,女性5名;- 14名志愿者关节活动度受限,其中男性8名,女性6名。

2. 动态评估结果- 15名志愿者在运动过程中脊柱逐节运动,活动幅度理想,两侧运动幅度对称;- 5名志愿者在运动过程中脊柱逐节运动不佳,活动幅度不理想,两侧运动幅度不对称;- 10名志愿者存在脊柱侧凸现象,其中男性5名,女性5名;- 7名志愿者前屈试验检查结果异常,其中男性4名,女性3名。

脊柱、四肢、神经实训记录

脊柱、四肢、神经实训记录

【实训作业】
某病人自诉腰部疼痛,通过哪些身体评估来确定是肾脏疾病,还是腰椎骨关节病,或是腰肌劳损。

脊柱、四肢检查实验实训报告
被检查者:
脊柱弯曲度,活动度,压痛、叩击痛。

四肢手指,手腕,肩部,膝关节,踝关节;关节运动。

神经反射检查实验实训报告
被检查者:
1.生理反射
浅反射
角膜反射左右
腹壁反射
左上左中左下
右上右中右下
提睾反射左右
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左右;肱三头肌反射左右;
膝腱反射左右;跟腱反射左右;
2.病理反射
Babinski征左右;Chaddock征左右;
Gordon征左右;
Hoffmann征左右;踝阵挛左右;
髌阵挛左右。

3.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左右;Kerning征左右;
Brudzinski征左右。

签名:
日期:。

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实验报告总结

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实验报告总结

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实验报告总结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脊柱和四肢的体格检查,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脊柱是人体骨骼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由33个椎骨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上肢由肩胛带、上臂、前臂和手部组成,下肢由髋关节、大腿、小腿和足部组成。

通过对脊柱和四肢进行体格检查,可以了解其生理结构特点,并发现异常情况。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 脊柱检查(1)站立姿势:让被检查者直立站立,观察其身体是否垂直于地面。

(2)前屈姿势:让被检查者双手自然垂放,向前弯腰尽量触碰地面。

(3)后伸姿势:让被检查者双手自然垂放,向后弯腰尽量向后伸展。

(4)侧屈姿势:让被检查者双手自然垂放,向一侧弯腰尽量触碰地面。

结果:被检查者的脊柱无明显异常,各个部位的弯曲度正常。

2. 四肢检查(1)上肢检查:观察被检查者的肩胛带、上臂、前臂和手部是否对称,有无畸形或肌肉萎缩等异常情况。

(2)下肢检查:观察被检查者的髋关节、大腿、小腿和足部是否对称,有无畸形或肌肉萎缩等异常情况。

结果:被检查者的四肢结构正常,各个部位对称度良好。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认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正确的体格检查方法和技巧。

2. 实验时应注意保护被检查者的隐私权和人身安全。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细节,如正确站立姿势、手部放置位置等。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人体骨骼系统中重要的部分——脊柱和四肢的结构和功能,并掌握了正确的体格检查方法和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被检查者的脊柱和四肢结构正常,各个部位对称度良好。

学校脊柱健康活动总结报告

学校脊柱健康活动总结报告

学校脊柱健康活动总结报告一、活动目的和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长时间坐姿、低头玩手机、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问题愈发严重,因此脊柱健康问题也成为了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议题。

而学校作为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学生脊柱健康的关注和促进也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对脊柱健康的重视程度以及增强脊柱健康知识的普及,学校决定举办一场脊柱健康活动。

此次活动不仅旨在加强学生的脊柱健康意识,又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和健身运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脊柱健康水平,并且为学生未来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

二、活动的内容和流程为了有效地推进脊柱健康活动,学校策划了一系列的内容和流程:1. 健康教育讲座首先,为了加强学生对脊柱健康的重视程度以及增强脊柱健康知识的普及,学校邀请了专业的脊柱健康医生来进行一场关于脊柱健康的知识讲座。

医生结合生活中的常见脊柱健康问题进行讲解,向学生们传授正确的保护脊柱健康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脊柱健康的重要性。

2. 健康检测和咨询其次,学校还组织了一次脊柱健康检测活动。

通过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腰围和进行脊柱的拍片检测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脊柱健康状况。

在检测活动结束后,学校还安排了一场个人脊柱健康咨询的环节,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健康方案,以及提出相关的健康建议。

3. 健康运动竞赛除了健康教育和健康检测外,学校还组织了一场脊柱健康运动竞赛。

这次运动竞赛既包含了一些基础的运动项目,又设置了一些专业的脊柱健康项目。

希望通过这次运动竞赛,学生们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并更加深入地了解脊柱健康的相关知识。

4. 健康知识宣传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的脊柱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借助学校的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电子屏等宣传渠道,向全校师生宣传脊柱健康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脊柱健康意识。

5. 活动总结和交流最后,为了将脊柱健康活动进行一个总结和交流,学校组织了一场脊柱健康活动总结座谈会。

脊柱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脊柱实验报告结果分析

一、实验背景脊柱是人体的重要支撑结构,由椎骨、椎间盘、关节、韧带和肌肉等组成。

脊柱的稳定性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为了研究脊柱的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脊柱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二、实验目的1. 研究脊柱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力学响应;2. 分析脊柱各组成部分对整体稳定性的影响;3. 探讨脊柱损伤后的恢复机制。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选取新鲜猪脊柱作为实验材料,确保其生理结构完整;2. 实验设备:力学测试系统、切片机、显微镜等;3. 实验步骤:(1)将猪脊柱沿纵向切开,去除软组织,保留椎骨、椎间盘、关节、韧带和肌肉等结构;(2)将脊柱固定在力学测试系统上,进行不同载荷条件下的拉伸、压缩和扭转实验;(3)利用切片机将脊柱各组成部分进行切片,观察其微观结构;(4)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脊柱的力学特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脊柱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力学响应(1)拉伸实验:在拉伸实验中,脊柱的最大载荷为1000N,此时脊柱的变形量为10mm。

结果表明,脊柱在拉伸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弹性,但变形量较小,说明脊柱具有较好的抗拉伸性能。

(2)压缩实验:在压缩实验中,脊柱的最大载荷为2000N,此时脊柱的变形量为20mm。

结果表明,脊柱在压缩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变形量较大,说明脊柱在承受较大压力时容易发生形变。

(3)扭转实验:在扭转实验中,脊柱的最大扭矩为200N·m,此时脊柱的变形量为15°。

结果表明,脊柱在扭转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抗扭性能,但变形量较大,说明脊柱在承受较大扭矩时容易发生扭转。

2. 脊柱各组成部分对整体稳定性的影响(1)椎骨:椎骨是脊柱的主要支撑结构,其强度和刚度对脊柱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实验结果表明,椎骨的强度和刚度较高,对脊柱的稳定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2)椎间盘:椎间盘是脊柱的重要缓冲结构,其厚度和弹性对脊柱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椎间盘的厚度和弹性适中,对脊柱的稳定性起到了缓冲作用。

幼儿脊柱检测实验报告

幼儿脊柱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脊柱是人体重要的支撑结构,对维持身体姿势、保护内脏器官以及参与身体运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脊柱的发育状况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幼儿脊柱的发育状况,本实验对幼儿进行了脊柱检测。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幼儿脊柱的发育状况;2. 评估幼儿脊柱是否存在异常;3. 为幼儿的脊柱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50名年龄在3-6岁的幼儿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25名,女性25名。

2. 实验仪器:脊柱检测仪、身高计、体重秤等。

3. 实验步骤:(1)测量身高、体重:使用身高计和体重秤分别测量幼儿的身高和体重。

(2)脊柱检测:使用脊柱检测仪对幼儿的脊柱进行检测,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的弯曲度、侧弯度等指标。

(3)数据分析:将实验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1. 幼儿脊柱弯曲度:实验结果显示,50名幼儿的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的弯曲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幼儿脊柱的发育状况良好。

2. 幼儿脊柱侧弯度:实验结果显示,50名幼儿中有5名幼儿存在脊柱侧弯现象,侧弯度在5度以内,属于轻度侧弯。

3. 幼儿身高、体重:实验结果显示,50名幼儿的身高和体重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幼儿的骨骼发育状况良好。

五、实验结论1. 幼儿脊柱的发育状况良好,弯曲度在正常范围内;2. 幼儿脊柱侧弯现象较为普遍,但多为轻度侧弯,需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3. 幼儿的身高和体重均在正常范围内,骨骼发育状况良好。

六、实验建议1. 加强幼儿脊柱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和教师对脊柱健康的认识;2. 定期对幼儿进行脊柱检测,及时发现并纠正脊柱侧弯等问题;3. 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预防脊柱侧弯;4. 家长和教师应关注幼儿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减少脊柱负担。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对幼儿脊柱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幼儿脊柱的发育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脊柱侧弯现象。

脊柱与四肢检查

脊柱与四肢检查

脊柱与四肢检查
脊柱与四肢检查
一、实验目的
掌握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
二、内容
(一)脊柱
1.视诊:观察脊柱生理弯曲是否存在,有无明显的前后突及侧突。

2.触诊:(1)脊柱弯曲度(2)棘突及椎旁肌肉压痛
3.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4.脊柱活动度
(二)四肢
1.上肢检查顺序:从远心端到近心端。

⑴.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的检查⑵腕关节⑶肘关节⑷肩
关节
2.下肢检查顺序:从近心端到远心端。

⑴.髋关节⑵.膝关节⑶.踝关节⑷.趾间关节⑸.下肢有
无凹陷性水肿
三、实验报告
病例格式书写脊柱与四肢检查。

脊柱 四肢实验报告

脊柱 四肢实验报告

脊柱四肢实验报告脊柱四肢实验报告引言:脊柱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撑结构之一,它不仅连接着头部和四肢,还保护着脊髓这一神经中枢。

四肢则是人体运动的关键部位,它们的发育与脊柱的健康密切相关。

本实验旨在探索脊柱与四肢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它们进行相关实验的结果。

实验一:脊柱的灵活性与运动能力为了研究脊柱的灵活性与运动能力,我们进行了一项简单的实验。

首先,我们选取了十名年轻男性作为实验对象,让他们分别进行脊柱的柔韧性测试和运动能力测试。

在柔韧性测试中,实验对象需进行一系列的伸展运动,如前屈、后仰、左右旋转等。

通过测量他们的运动幅度和灵活性,我们可以评估脊柱的柔韧性。

结果显示,脊柱的柔韧性与个体的年龄、身体素质和运动经验密切相关。

年轻人和体育锻炼者的脊柱更具灵活性,而老年人和久坐不动的人则较为僵硬。

在运动能力测试中,我们要求实验对象进行一些常见的运动,如深蹲、跳跃、俯卧撑等。

通过观察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和力量表现,我们可以评估脊柱对四肢运动的支撑能力。

结果显示,脊柱的健康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

脊柱问题会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而脊柱健康的人则能更好地支撑和发挥四肢的运动潜力。

实验二:四肢的力量与协调性为了研究四肢的力量与协调性,我们进行了一项力量测试和协调性测试。

在力量测试中,我们选取了十名男女性实验对象,让他们进行一些常见的力量训练动作,如举重、深蹲、推举等。

通过测量他们的力量表现,我们可以评估四肢的力量水平。

结果显示,男性的力量普遍高于女性,而经过长期锻炼的人力量更强。

此外,我们还发现,四肢的力量分布不均匀,上肢力量通常高于下肢。

在协调性测试中,我们要求实验对象进行一些需要身体协调的动作,如跳绳、平衡木行走等。

通过观察他们的动作协调性,我们可以评估四肢的协调能力。

结果显示,协调能力与个体的年龄、运动经验和身体素质密切相关。

年轻人和体育锻炼者的协调能力更强,而老年人和缺乏运动的人则表现较差。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脊柱的灵活性与运动能力与个体的年龄、身体素质和运动经验密切相关。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报告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报告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报告
委托单位:XXX医院
被检者:XXX
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检查人员:XXX医师
一、主诉
XXX患者在就诊时主要体现为腰痛,四肢乏力等不适症状。

二、体格检查
脊柱检查:
1. 脊柱自然直立,未见异常侧弯等异常情况。

2. 手指按压椎间盘未见压痛,叩诊未见异常音响。

3. 脊髓神经根压痛试验: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坐位直腿抬高试
验阴性。

四肢检查:
1. 左右肩关节肌肉力度分别为4级和5级,尺侧与桡侧手腕伸
侧屈功能完全。

2. 左右髋部肌肉力度分别为4级和5级,股神经牵伸试验时未
见异常情况。

3. 左右膝关节肌肉力度分别为4级和5级,踝伸、屈功能正常。

三、结论
综合上述脊柱和四肢检查结果,XXX患者脊柱和四肢功能无明显异常,但肌肉力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减弱。

建议患者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

检查医师:XXX
盖章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
正常人肩峰位于肱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节连线的内侧。 说明该髋关节有屈曲挛缩畸形,并记录其屈曲畸形角度。
将拇指握于掌心 患者仰卧位,医生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患侧腘窝部,使髋关节稍屈曲,将大腿纵向上下推拉,若患肢有上下移动感即为阳性征。
足内、外翻试验 将踝关节内翻引起外侧疼痛,表示外侧副韧带损伤;
内.然后使腕关节 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屈曲45-60°,由髂前上棘至坐骨结节划一联线,正常时此线通过大粗隆顶部。
冈上肌腱断裂试验
在肩外展30°--60° 范围内时,三角肌用 力收缩,但不能外展 举起上臂,越外展用 力,肩越高耸。但被 动外展到此范围以上, 患者能主动举起上臂。 最初主动外展障碍为 阳性征,提示冈上肌 腱断裂。
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屈曲45-60°,由髂前上棘至坐骨结节划一联线,正常时此线通过大粗隆顶部。
患者仰卧位,自髂前上棘与床面作一垂线,自大粗隆顶点与垂直线作一水平线,再自髂前上棘与大租隆顶点之间连一直线,构成一直 角三角形。 反之,以同样的方法检查外侧副韧带。 又称阿波来(APler)征。 若一侧大粗隆上移.则延长线相交于脐下且偏离中线。
肘部特殊检查
肘三角 腕伸肌紧张试验
肘三角
正常的肘关节在完全 伸直时,肱骨外上髁、 内上髁和尺骨鹰嘴在 一条直线上。肘关节 屈曲90°时,三个骨 突形成一个等腰三角 形,称为肘三角。肘 关节脱位时,此三角 点关系改变。用于肘 关节脱位的检查,和 肘关节脱位与肱骨髁 上骨折的鉴别。
先让患者健侧下肢单腿独立,患侧腿抬起,患侧臀邹襞(骨盆)上升为阴性。 患者仰卧位,自髂前上棘与床面作一垂线,自大粗隆顶点与垂直线作一水平线,再自髂前上棘与大租隆顶点之间连一直线,构成一直
(Finkeisten)征。 角三角形。

脊柱专科查体个人总结版

脊柱专科查体个人总结版
少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 D 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且平面以下至少
一半的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E 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注:当一个患者被分级为C或D级时,必须在骶段S4-S5有感觉或运动功
能存留。此外,该患者必须具备以下2 点之一: ①肛门括约肌有自 主收缩; ②运动平面以下有3个节段以上有运动功能保留。
常见检查内容
神经系统检查
— 感觉 — 运动 — 深、浅反射 — 病理反射 — 植物神经
周围血管检查:肢端颜色、温度、脉搏、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检查顺序及内容
视诊 -姿势、步态、畸形、窦道、瘢痕、肿块、色泽
触诊(叩诊) -压痛点、活动时痛
动诊(听) -主动、被动、疼痛弧
量诊 -长度、周径、轴线、角度 -正常范围、记录
肛门括约肌自主收缩:存在或缺失
C5 屈肘肌
3级 0-2级
4-5级
C6 伸腕肌
3级
0-2级 4-5级
0-1级
C7 伸肘肌
2级
3级
4-5级
C8 中指 屈指肌
0-2级
3级 4-5级
0-2级
T1 小指外展肌
3级
4-5级
0-1级
2级
L2 屈髋肌
3级
4-5级
0-1级
2级
L3
伸 膝 3级 肌
4-5级
0-1级
2级
L4
踝 背 伸 肌
3级
4-5级Leabharlann L5 趾长伸肌0-1级
2级
3级
4-5级
0-2级
3级
S1 踝跖屈肌
4-5级
运动评分和运动平面
运动评分: 即将两侧肌节运动评分相加得到总的运动评

校园脊柱监测活动总结

校园脊柱监测活动总结

校园脊柱监测活动总结
校园脊柱监测活动总结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活动目的:简述本次活动的目的,如为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等。

2. 活动内容:详细描述本次活动的内容,包括宣传教育、普查、筛查、健康指导等,以及各个内容的实施时间和方式。

3. 活动成果:统计本次活动的成果,如参与人数、发现多少脊柱问题学生、提供了多少健康指导等。

4. 活动评价:对本次活动进行客观评价,如活动效果如何、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等。

5. 经验教训:总结本次活动的经验教训,如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些方面需要注意等。

6. 建议和展望:根据本次活动的经验和教训,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如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筛查机制、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指导等。

需要注意的是,校园脊柱监测活动总结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撰写,以客观、真实地反映本次活动的成果和不足,同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展望,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

幼儿脊柱健康活动总结(精选5篇)

幼儿脊柱健康活动总结(精选5篇)

幼儿脊柱健康活动总结(精选5篇)幼儿脊柱健康活动总结第1篇20XX年10月26日20XX年5月28日,疾控中心组织了16名专业医技人员,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体检内容主要包括:1、病史询问:询问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2、体检项目:(1)、内科常规检查(心、肺、肝、脾)(2)、眼科检查:视力、沙眼、结膜炎(3)、口腔检查:牙齿、牙周(4)、外科检查:头部、颈部、胸部、脊柱、四肢、皮肤、淋巴(5)、形态指标:体重、身高(6)、生理功能检查:血压(7)、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胆红素)、结核菌素试验经过我中心体检工作人员与县教育局的共同努力,共体检中小学校119所,体检学生40797人,其中PPD实验9345人,住校学生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化验2209人。

体检结束后,我中心按照县教育局和各学校的要求,以每个体检学校为单位,对体检结果进行了录入、统计、分析、评价,并及时将体检结果反馈到各县教育局、各乡镇中心校、各体检学校以及学生(家长)。

幼儿脊柱健康活动总结第2篇学校的环境清洁卫生工作实行包干制和考核奖惩制,把提高学生维护环境的主观意识和执行卫生打扫制度这两方面作为工作重点,共同创造一个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

1.提高卫生意识。

学校制订一系列保护环境、清洁卫生的各项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学生维护卫生的自觉性,重点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大小便,不损坏绿化,对不良的卫生行为敢于指出。

2.任务责任到人。

清洁卫生工作实行包干制,食堂由后勤人员负责,教室由班主任和学生负责,办公室由值日教师负责,专用教室由上课教师负责,操场、走廊、厕所、楼梯等由清洁员负责,绿化聘请专业绿化园林公司人员进行养护,做到职责明确,落实到位,谁负责,谁保洁,时时刻刻保持环境的整洁干净。

3.强化督查考核。

班级里,卫生委员负责督查,作为学生的平时表现成绩;红领巾卫生监督岗,对各班进行检查打分,及时公布,颁发流动红旗;学校行政成立督查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检查结果与评优考核奖惩挂钩。

脊柱实习报告

脊柱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医院实习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2月实习内容:脊柱疾病诊疗及手术操作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脊柱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

为了提高对本专业疾病的认识,加强临床操作技能,我选择了脊柱疾病诊疗及手术操作作为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脊柱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掌握脊柱手术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二、实习过程及收获1. 临床诊疗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脊柱疾病的日常诊疗工作,了解了脊柱疾病患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观察导师的诊断过程,我深刻理解了脊柱疾病诊断的重要性,掌握了询问病史、查体、阅读影像学资料等临床技能。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2. 手术操作在脊柱手术实习中,我参加了多台脊柱手术,包括颈椎手术、腰椎手术等。

在手术过程中,我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学习了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手术步骤及术后护理等方面内容。

通过观察导师的手术操作,我掌握了脊柱手术的基本技巧,了解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手术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

3. 学术讨论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医院组织的多次学术讨论活动,学习了脊柱疾病最新研究进展及治疗方法。

通过与导师、同行们的交流,我拓宽了学术视野,提高了学术素养。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实习单位的科研工作,协助导师开展脊柱疾病相关研究。

三、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脊柱疾病诊疗及手术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临床诊疗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生的职责,积极参与各项工作。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身在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学习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脊柱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实验报告总结
一、引言
脊柱与四肢的体格检查是医学领域中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对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脊柱与四肢的体格检查,了解检查方法与技巧,并总结实验结果,为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脊柱体格检查
2.1 脊柱的解剖结构
脊柱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撑结构之一,由多个脊椎骨组成。

脊椎骨的主要部分包括椎体、椎弓和椎间盘等。

不同部位的脊椎骨具有不同特征,颈椎、胸椎和腰椎各具特点。

2.2 脊柱体格检查的步骤与方法
脊柱体格检查应包括观察、触摸和功能检查等多个方面。

具体步骤如下:
1.观察:患者站立或坐着,从背后观察脊柱的曲度、对称性和突出情况。


意观察是否有脊柱侧凸或后凸的畸形。

2.触摸:用手掌沿着脊柱自上而下轻轻触摸,检查患者是否有肌肉紧张、肿
胀或疼痛感。

3.功能检查:让患者进行一系列脊柱活动,如前屈、后伸、旋转等,评估其
脊柱活动度和灵活性。

2.3 实验结果
经过对多位患者的脊柱体格检查,我们得出以下实验结果:
1.脊柱曲度:大部分患者的脊柱呈现正常的生理曲度,颈椎、胸椎和腰椎的
曲度均正常。

2.脊柱对称性:大部分患者的脊柱在观察时具有对称性,未发现明显的偏曲
或侧凸。

3.脊柱活动度:大部分患者的脊柱活动度良好,前屈、后伸、旋转等动作完
成自如。

三、四肢体格检查
3.1 四肢的解剖结构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器官。

上肢包括肩、臂、肘、腕和手,下肢包括髋、大腿、膝、踝和足等。

3.2 四肢体格检查的步骤与方法
四肢的体格检查应包括观察、触摸和功能检查等方面。

具体步骤如下:
1.观察:患者放松肢体,观察肢体的对称性、形态和畸形情况。

注意观察是
否有肿胀、疼痛或皮肤变化。

2.触摸:用手掌轻轻触摸肢体表面,检查是否有异常的感觉,如肌肉紧张、
肿胀或温度异常。

3.功能检查:让患者进行一系列肢体活动,如屈伸、旋转等,评估其运动能
力和关节灵活性。

3.3 实验结果
经过对多位患者的四肢体格检查,我们得出以下实验结果:
1.上肢:大部分患者的上肢对称、无明显畸形,肌肉紧张度适中,关节活动
良好。

2.下肢:大部分患者的下肢对称、无明显畸形,肌肉紧张度适中,关节活动
灵活。

3.肢体感觉:大部分患者的肢体感觉正常,没有明显的触觉异常。

四、结论
通过脊柱与四肢体格检查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脊柱与四肢的解剖结构、检查方法与技巧,并得出了一些有关脊柱与四肢的体格特征和功能情况的实验结果。

这些结果为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还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和患者病史综合评估,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五、参考文献
1.Smith J, et al. Spinal anatomy. Ann Phys Med. 2018;3(2):78-8
2.
2.Jones A, et al. Limb examin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J Clin Med.
2020;6(4):412-4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