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争取能背诵。
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③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能有理有据地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随身扩音小喇叭、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由“自古英雄出少年”导入(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曹植作《七步诗》、王冕四岁学画、王羲之七岁通书法)2、出示课题3、出示教学目标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录音朗读课文2、学生齐读课文3、学生自读课文(自读的要求和步骤)(步骤:1、粗读,读准字音。
2、再读,结合注释粗通文意。
3、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4、品读,提疑问,写评注。
要求:1、读书声音要洪亮。
2、不懂的字词要翻检工具书。
3、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
重点实词下加点,重点虚词下画着重号,疑难句子下画线,疑难问题写上评注。
)三、翻译课文1、译读技巧留:人名,地名,物名,职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换:用现代汉语去替换文言词语加:按现代语言习惯加字 , 把单音节词语变成双音节词语.2、老师点出重点字、词、句子(先提问学生,后出示答案)与友期(约定)行期日中(中午时分)太丘舍去(放弃)去后乃至(才)元方时年七岁(当时;年龄)门外戏(嬉戏)“尊君在不”(尊称,您的父亲;“不”通“否”表示疑问)待君(待:等待;君:尊称,“您”)非人哉(语气词,啊)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去:离开)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父亲)则是无信(信用)下车引之(拉)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句子: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7篇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7篇《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1一、说教材《陈太丘与友期》是一篇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的课文。
这篇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见父子情深。
这篇区别于其他几篇之处在于它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陈太丘与友期》是《世说新语》方正门中的,它之所以不被放在夙惠门是因为:这一则记陈纪虽然是记陈纪七岁时的故事,也表现了他的聪敏,但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
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写作目的大旨在借陈纪责客用背面敷粉的方法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陈太丘与友期》虽短小却是文质兼美的。
如果说明礼诚信是内容的体现,那么构思巧妙则是写作上的亮点。
全文围绕一个怒字展开:(一) 太丘怒。
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二) 友人怒,恶语伤人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三) 元方怒。
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友人无信无礼斥责。
2.对下车引之作出入门不顾的反映。
基于以上的.分析设定本篇的教学标有三:A:积累文言词语。
B:培养语感,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C:通过对__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礼诚信很重要,进一步陶冶性情。
培养健全人格。
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目标B和目标C为教学重点,目标C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陈太丘与友期》是叙事性的。
其中有包含着议论的内容。
这也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也就是说靠它来发展学生思维。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方式,确立为诵读讨论诵读从而收到书读白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从而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背诵全文任务。
三、说学法:根据课程材准要求: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1)自主学习方法。
(2)诵读品味法。
(3)圈点评注法。
四、说教学程序:a.设计原则:手段: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不同的心理活动。
依据:通过品味语言,可以感知人物形象因为言为心声。
b.教学环节设置如下几个方面:激发情趣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选点重敲,总结归纳。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杨运珍各位评委,上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陈太丘与友期》。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教学应用五个方面来介绍。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与作用《陈太丘与友期》安排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25课,是本单元最后一篇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的课文。
这篇文章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见父子情深。
这篇文章区别于其他几篇文章之处在于———它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陈太丘与友期》文章虽短小却是文质兼美的。
所以,本文的学习在古文教学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好本文,对于巩固初一学生的古文学习能力和学生未来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2、三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积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A、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明礼诚信的美德。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基本内容2、掌握诵读方法,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古人明礼诚信的美德。
二、说教法教师在课堂上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要善于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特别是要精心设计好导语,好的导语是成功的一半。
二是要引导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多的讲解是有害的。
具体教法如下:1、创设情境法:体现这一教法的有两处:一是引导学生举出几个关于聪颖机智少年儿童的故事,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三、教学方法:朗读、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讨。
四、教学过程:一。
设置情境,激情导入:上个星期,我和一个朋友约好早晨8点出发爬山,可时间到了,他还没来,我该怎么办呢?谁来帮我出出主意?古代有一个叫陈太丘的人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是怎么做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课题:陈太丘与友期二、检查学生预习课文到底讲了什么内容?预习时看懂了吗?请一生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同学仔细听,若有出入,等这个同学讲完后指出。
三、朗读课文,疏通词句。
1、边朗读,边口译全文。
要求:先自由读,易于品味、揣摩(1)联系前几篇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借助下面注释,运用手头的古汉语字典,可运用加字法、换字法;同时,把原文省略的的成分补充上去。
(2)自己无法解决的,前后桌可以相互探讨。
(3)还是无法解决的,圈出来,等会儿集体交流、探讨。
2、疑难字词交流。
补充: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3、请一生口译全文。
其他同学仔细听,用铅笔画出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等会儿交流讨论。
4、自由朗读全文,看是否还有词句上的疑问。
同时根据对句意的理解处理朗读节奏。
5、集体朗读。
6、分角色朗读。
(注意二人前后语气的变化)四、课堂讨论:1、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友人和元方,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们?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1)陈太丘:“太丘舍去”——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2)友人:“去后乃至”“尊君在不?”“怒”、“非人哉!”“惭,下车引之”——无信无礼,缺乏修养,然知错能改(3)元方:“(家君)待君久不至”“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入门不顾”(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守信识礼,(聪明机灵)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陈太丘与友期》一、说教材《陈太丘与友期》是一篇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的课文。
这篇文章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见父子情深。
这篇文章区别于其他几篇文章之处在于———它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陈太丘与友期》是《世说新语》“方正”门中的,它之所以不被放在“夙惠”门是因为:这一则记陈纪虽然是记陈纪七岁时的故事,也表现了他的聪敏,但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
“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写作目的大旨在借“陈纪责客”用背面敷粉的方法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陈太丘与友期》文章虽短小却是文质兼美的。
如果说明礼诚信是内容的体现,那么构思巧妙则是写作上的亮点。
全文围绕一个“怒”字展开:(一) 太丘怒。
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二) 友人怒,恶语伤人“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三) 元方怒。
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友人“无信”“无礼斥责。
2.对“下车引之”“作出”入门不顾“的反映。
这时,学生对科学家的合理想象,严谨思考产生佩服之情,教师播放松脂球形成的动画,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再来朗读这个被推测出来的小故事,情感会自然流露。
让学生自己在读中学,学中读,如“横贯江面、山崩地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浩浩荡荡”读得顿挫有力,语气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读出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
通过教师导读,学生试读、领读、自由朗读、齐读、对学生进行了读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中读,读中品,品中悟,最后实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基于以上的分析设定本篇文章的教学标有三:A:积累文言词语。
1〉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生讨论,师生明确:元方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
“无信”、“无礼”句可以显见。
B:培养语感,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C:通过对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礼诚信很重要,进一步陶冶性情。
培养健全人格。
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目标B和目标C为教学重点,目标C为教学难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及内容介绍《世说新语》两则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其中,《咏雪》一文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
这篇课文看似浅显,但若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领会,自会翻出新意。
《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章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见父子情深。
这篇文章区别于其他几篇文章之处在于———它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本文的内容、文体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借助注释和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3.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二、说教学方法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呵护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是课堂教学的主题,针对这些,我选择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基本方法,是引起学生与作者共鸣的最佳途径,学生读中积累,读中拓展思维想象的空间。
2.讨论法,小组讨论,为学生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使信息呈立体交叉式传递,也更能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和“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新理念。
3.问答式教学法,一位教育家说,教育即对话,可以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
可以从多方面设计学生乐于讨论的话题。
4.学法: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和平学校《陈太丘与友期》word说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word说课稿一、说教材《陈太丘与友期》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文言文,出自《世说新语》。
本文通过讲述陈太丘与朋友相约的故事,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诚信的重视和友情的真挚。
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寓意深刻,对于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友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经典段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诵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古代人对诚信的重视和友情的真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友情感,学会尊重他人,珍惜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背诵部分经典段落。
2.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寓意,理解诚信和友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友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与诚信、友情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文主题。
2.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阅字典、讨论等方式解决。
4. 精讲点拨:针对学生的疑惑,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寓意和重点字词。
5. 诵读背诵:让学生跟读课文,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节奏;背诵部分经典段落,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6. 情感升华: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古代人对诚信、友情的重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说板书设计1. 陈太丘与友期2. 诚信3. 友情4. 重视5. 珍惜六、说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知识、收获成长。
《陈太丘与友期》word说课稿一、说教材《陈太丘与友期》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文言文,出自《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5篇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5篇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灵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才智、诚恳、守信,敬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资料。
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三、教学方法:朗读、同学自主沟通,合作探讨。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活力导入:上个星期,我和一个伴侣约好早晨8点动身爬山,可时间到了,他还没来,我该怎样办呢谁来帮我出出办法古代有一个叫陈太丘的人也遇到了这样的情景,他是怎样做的,今日让我们一齐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课题:陈太丘与友期二、检查同学预习课文究竟讲了什么资料预习时看懂了吗请一生复述课文资料,其他同学认真听,若有出入,等这个同学讲完后指出。
三、朗读课文,疏通词句。
1.边朗读,边口译全文。
要求:先自由读,易于品尝、揣摩(1)联系前几篇学过的文言文学问,借助下头解释,运用手头的古汉语字典,可运用加字法、换字法;同时,把原文省略的的成分补充上去。
(2)自我无法解决的,前后桌能够相互探讨。
(3)还是无法解决的,圈出来,等会儿团体沟通、探讨。
2.疑难字词沟通。
补充: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一样3.请一生口译全文。
其他同学认真听,用铅笔画出自我认为有问题的地方,等会儿沟通争论。
4.自由朗读全文,看是否还有词句上的疑问。
同时依据对句意的理解处理朗读节奏。
5.团体朗读。
6.分主角朗读。
(留意二人前后语气的变化)四、课堂争论:1.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友人和元方,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们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1)陈太丘:“太丘舍去”——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担当后果(2)友人:“去后乃至”“尊君在不”“怒”、“非人哉!”“惭,下车引之”——无信无礼,缺乏修养,然知错能改(3)元方:“(家君)待君久不至”“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入门不顾”(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担当后果) ——守信识礼,(聪慧机智)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初中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范文
初中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范文一、引言本篇文章是针对初中语文课程中的一篇古文阅读材料——《陈太丘与友期》的一份说课稿范文。
本篇文章旨在帮助初中语文老师更好地掌握这一篇古文,提高教学质量。
二、选文背景《陈太丘与友期》是明代名士陈继儒(陈太丘)写的一篇散文,反映了士人在困难面前的坚强和乐观精神。
本文反复强调,面对人生中的苦难,只有不屈不挠,才能获得胜利。
三、教材分析1. 教学目标•了解《陈太丘与友期》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并掌握写作手法。
•分析文章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重点•理解《陈太丘与友期》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掌握古文阅读技巧,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培养学生对古文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四、教学设计1. 教学方法•讲授法:在讲解文章背景、人物形象、情节和写作手法等方面,以讲授为主。
•问答法:采用问答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文章中的深层意义。
•课堂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及流程•第一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中遭遇困难时,你会怎么做?•第二节:讲授篇目背景介绍《陈太丘与友期》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以及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
•第三节:讲授篇目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陈太丘与友期》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了解作者通过人物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第四节:问答互动采用问答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掌握文章中的深层含义。
例如:•作者为什么用“天外音”来形容元旦晨曦?•陈太丘为什么说“我死有余辜”?•陈太丘和友期都遭遇了什么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的?•第五节:课堂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问题,并提取文章中的精华,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第六节:总结通过本篇文章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具有自我发现和自我认识的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陈太丘与友期》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古代诗文。
这篇诗文以描写陈太丘和友期在山间相遇的故事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友情的真挚和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友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课文导读: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课文赏析:分析诗文的语言特点、形象描写和修辞手法。
3.情感体验: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反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情的意义。
4.拓展阅读:介绍一些相关的文学作品或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友情的表达与体验。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友情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通过诗文理解友情的含义和价值。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情的含义和意义。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0分钟)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友情案例或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对友情主题的思考和讨论,导入本课的主题。
2. 课文导读(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陈太丘与友期》的作者、背景和写作意图,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并根据问题小组讨论和互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赏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并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并感受其中情感的转变和展现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友情在诗文中的表达,并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4. 情感体验(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友情故事或对友情的理解与感受。
通过思考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情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系和培养友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合集3篇金品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第1篇】【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陈太丘与友期》处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第25课,语文第一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语文素养这一宏观的全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素养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
本课作为古文阅读在第一册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
情感与态度:学习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难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对象分析】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
__是学生接触的第四篇古文,由于我班学生基础差,如何教学,促进学生学好__,培养学生懂礼守信的好品质,是老师思考的重点。
【说课型定位】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古文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注意语言品味,语感的形成,情感熏陶的基础上突出文体色彩,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突出探究性。
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说教法】阅读法:读时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情感。
探究法:交流读时的感受,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评价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评价。
【说学法】朗读法: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熟读背诵。
合作法:交流自己对这篇课文所探究的点,进而形成开放式话题。
【说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活动目的导入导语引人。
展示课题。
渲染气氛,促使学生思考。
整体感知范读,引导学生勾画重点词语。
1、听朗读。
2、自主学习课文。
3、朗读。
4、掌握重点字词。
5、初步疏通文意。
6、复述课文。
7、表演课文。
1、出示教学目标。
2、多媒体显示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教学难点
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智和良好的家庭教养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同 时,重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让他们知道自己 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 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 圣洁,从而到达教学目的。
5、整体感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期行”,相约同行。由标题可知,谁和谁相约同行?他们约定在什 么时候?一起出行了吗? 【交流点拨】陈太丘和朋友、日中、(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陈太丘的儿子元方是如何评价友人的? 【交流点拨】 无信、无礼(直接指责)
B. 无礼:友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元方没必要再为难友 人,这种行 为很不大度宽容,也是无礼的表现。 C. 元方毕竟只是个孩子,这也许只是孩子式的骄傲。
6、让学生根据原文中友人态度变化的词语来分析友人形象。 7、从元方的处事方法的角度分析元方的性情特点。 8、讨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开展小组辩论赛) 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学会怎 么评价一个人,理解课文所要讲的道理。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 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 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 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 流看法。根据课标要求与学生情况,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文言 知识,发掘其文化内涵,并努力创造氛围,让学生逼真感受“咏雪”的 情境,鼓励学生去想象。
(二)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的刘义庆和他的门客 所作。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 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 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 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本来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
25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陈太丘与友期》, 是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陈太丘与友期》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本单元以“人间亲情”为主题,浓浓亲情,动人心弦。
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
情感与态度:学习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难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二、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因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阅读法:读时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情感。
探究法:交流读时的感受,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评价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评价。
三、说学法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的读书法。
朗读法: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熟读背诵。
合作法:交流自己对这篇课文所探究的点,进而形成开放式话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孔融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渲染气氛,促使学生思考,揭示课题)。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导入课文之后,我便请学生根据课文注释介绍作者及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作者生平的主要方面(生辰字号、所处的时代、文学地位以及代表作品等)进行识记。
(三)朗读感知我们知道,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其特点是简洁典雅。
文言文的学习侧重于朗读,为此,我主要采用先听课文的范读,然后再师生竞赛朗读法落实课文的字音,把握节奏与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 中学语文说课稿(最新)
《陈太丘与友期》中学语文说课稿一、说教材《陈太丘与友期》是一篇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的课文。
这篇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见父子情深。
这篇区别于其他几篇之处在于它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陈太丘与友期》是《世说新语》方正门中的,它之所以不被放在夙惠门是因为:这一则记陈纪虽然是记陈纪七岁时的故事,也表现了他的聪敏,但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
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写作目的大旨在借陈纪责客用背面敷粉的方法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陈太丘与友期》虽短小却是文质兼美的。
如果说明礼诚信是内容的体现,那么构思巧妙则是写作上的亮点。
全文围绕一个怒字展开:(一) 太丘怒。
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二) 友人怒,恶语伤人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三) 元方怒。
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友人无信无礼斥责。
2.对下车引之作出入门不顾的反映。
基于以上的分析设定本篇的教学标有三:A:积累文言词语。
B:培养语感,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C:通过对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礼诚信很重要,进一步陶冶性情。
培养健全人格。
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目标B和目标C为教学重点,目标C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陈太丘与友期》是叙事性的。
其中有包含着议论的.内容。
这也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也就是说靠它来发展学生思维。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方式,确立为诵读讨论诵读从而收到书读白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从而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背诵全文任务。
三、说学法:根据课程材准要求: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1)自主学习方法。
(2)诵读品味法。
(3)圈点评注法。
四、说教学程序:a.设计原则:手段: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不同的心理活动。
依据:通过品味语言,可以感知人物形象因为言为心声。
b.教学环节设置如下几个方面:激发情趣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选点重敲,总结归纳。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说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教材内容分析这篇文章情节简单,主要围绕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出行,友人迟到,还对子骂父,陈元方据理反驳展开。
文字简洁明了,但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古人的交友之道、家庭伦理观念以及儿童教育等。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同时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的精炼与典雅。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文言文有了初步的接触,像一些简单的文言词汇和基本的语法结构他们已经有所了解,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
不过呢,他们毕竟还是刚刚踏入文言文学习的大门,在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方面还比较欠缺。
我就记得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他在刚开始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一看到那些古里古怪的字词就头疼,总是抱怨说文言文太难了,就像看天书一样。
这就反映出七年级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普遍问题,那就是对文言字词的理解和记忆存在困难,对文言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难以准确把握。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特别强,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而且思维活跃,非常喜欢讨论和表现自己。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激发他们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要能够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像“期”“舍”“去”“乃”“尊君”“家君”等,并且能够准确地理解和翻译课文。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比如如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文意等。
(2)通过对文中人物对话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领悟文中所传达的诚信、礼貌等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礼仪和品德修养的特点,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一、说教材: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第25课的《陈太丘与友期》,这是本单元最后一篇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的课文。
这篇课文写的是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见父子情深。
而本文区别于本单元其他几篇文章之处在于——它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章虽短小却文质兼美,如果说明礼诚信是内容的体现,那么构思巧妙则是写作上的亮点。
全文围绕一个“怒”字展开:首先是太丘怒,表现为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其次是友人怒,表现为恶语伤人“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最后是元方怒,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友人“无信”、“无礼”的斥责,二是对“下车引之”作出“入门不顾”的反映。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设定本文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变换形式诵读,学习翻译文言文的方法;2、培养语感,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礼诚信的重要性,进一步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格。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诵读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本文教学的难点是:一、积累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二、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礼诚信的重要性,进一步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格。
二、说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陈太丘与友期》是叙事性的小短文,但其中又包含着议论的内容,这也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而利用好其中议论的内容,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方式确立为“诵读—讨论—诵读”,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可以收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背诵全文的任务。
在教学手段上运用了多媒体、板书,其作用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系统的掌握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太丘与友期行》说课稿
沙湖中学罗玲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陈太丘与友期》,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陈太丘与友期》是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
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素养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
本课作为古文阅读在此册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陈太丘与友期》是《世说新语》“方正”门中的,主要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懂礼识仪。
文中“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借“陈元方责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古文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注意语言品味,语感的形成,情感熏陶的基础上突出文体色彩,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突出探究性。
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学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注释,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导学生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讨论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三、说教法:
1、诵读法。
这是学生接触的第四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电教手段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四、说学法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材准要求,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促进学生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哲理。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二)、简介作者作品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课文,让学生明白朗读应该注意的问题: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重音。
2、请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重音,并用笔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
3、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此环节是让学生理解积累文言字词句。
)
4、演读课文。
(让学生品味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作用)
(四)、合作探究。
1、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发现元方义正词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错误,什么错误?(从原文中找出词语)
“无信”、“无礼”(找出文章的核心)
2、让学生根据原文中友人态度变化的词语来分析友人形象。
3、从元方的处事方法的角度分析元方的性格特点。
4、讨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开展小组辩论赛)
(五)、体验反思
1、议一议:假如你是元方、友人或者陈太丘,遇到文中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了这个故事,你在为人处事上受到哪些启发呢?
(六)、课堂小结
本文主要记述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
对话以责备客人“无信、无礼”为核心,既表现了陈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又从反而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
(七)、布置作业:
围绕课文内容,任选一个角度(如从诚信、懂礼识仪、知错能改……方面),写一篇读后感。
结束此节课的学习。
我的这堂课希望能尽量地围绕新课标所倡导的要求来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使文言文教学扎实有效,使学生更乐于接受传统经典文化。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的理解与认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