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历史主义视角解读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点评
《麦田里的守望者》点评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深刻反映青少年内心世界和社会
现实的小说。
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通过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经历和思想,生动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荒芜的社会风气。
首先,从文学角度来看,《麦田里的守望者》具有独特的叙
事风格和语言特点。
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让读者能够深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痛苦和迷茫。
同时,小说中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让人深刻感受到主人公的情绪和内心世界。
其次,从主题角度来看,《麦田里的守望者》深刻探讨了青
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挣扎。
霍尔顿作为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挑战,他对学校的虚伪和成人的世界感到不满,但又找不到出路,只能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这种矛盾和挣扎反映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让读者能够深入思考和探讨这些问题。
此外,小说中还涉及了社会现实和人性探索等方面。
作者通
过描绘霍尔顿的经历和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和虚伪,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些方面使得小说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总的来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学价值和主题意义的经典小说。
它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青少年内心世界的痛苦和迷茫,也让我们思考社会现实和人性探索等方面的问题。
无论是从文学、主题还是社会角度来看,这部小说都值得一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全书解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全书解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1年。
这部小说以一个十六岁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发生的故事。
小说通过霍尔顿的内心世界,深刻地探讨了青春期的焦虑、挣扎和反抗。
首先,霍尔顿是一个敏感、好奇、焦躁、不安的青少年形象。
他对成人世界充满疑惑和反感,同时也对周围的人和事持有独特的见解。
霍尔顿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这一阶段年轻人的内心世界。
其次,小说中充满了愤怒与焦虑的主题。
霍尔顿对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进行了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这种反抗和焦虑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使这部小说成为了一部反映青少年成长困境的经典之作。
此外,小说中的语言运用也独具匠心。
塞林格运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
这种语言风格也展现了青少年特有的个性和情感。
最后,小说的结尾寓意深刻。
霍尔顿在麦田里想象着做一个守护者,保护那些纯真无邪的孩子们不让他们掉进深渊。
这个守护者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成长的期望和关爱,同时也体现了每一个个体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综上所述,《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反映青少年成长困境的经典小说。
它通过深入剖析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探讨了青春期的焦虑、挣扎和反抗。
这部小说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年轻人的真实情感,同时也引发了对青少年成长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述评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引言 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 作品主题与思想内涵
作品在文学批评中的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安排
添加章节标题
引言
《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作者:杰罗姆·大 卫·塞林格
出版时间:1951 年
主题:青少年成 长、反叛与孤独
影响:被视为美 国文学经典之一, 对后世文学产生 了深远影响
研究热点与趋势:探讨作品在文学批评中的未来研究方向
存在问题与不足: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
作品主题与意义
作品风格与技巧
作品在文学批评中 的研究现状
作品在当代社会的 影响与价值
研究空白与不足之处
作品主题研究:缺乏对作品主题的深入挖掘和多角度解读 人物形象研究: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 语言风格研究:对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的研究不够充分 文化背景研究:缺乏对作品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的深入研究
作品主题与思想内涵
主题探讨:青春期的困惑与成长
青春期心理:主人 公霍尔顿的内心矛 盾与挣扎
成长与反叛:对成 人世界的反叛与追 求自由的精神
孤独与疏离:青少 年在成长过程中所 面临的孤独与疏离 感
道德观念:作品中 所体现的道德观念 与青少年成长的关 系
思想内涵: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与反思
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揭示了社会的不公、虚伪和冷漠 对成人世界的反叛:通过主人公霍尔顿的成长经历,表达了对成人世界的反感和反抗 对青春成长的思考:通过霍尔顿的内心独白,探讨了青春期的困惑、焦虑和追求 对人性本质的探索: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对文学批评实践的启示意义
麦田里的守望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现代文学经典
麦田里的守望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现代文学经典麦田里的守望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现代文学经典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美国作家,他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视角,描绘了一个思想叛逆的年轻人对社会、成长、孤独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精髓,带您领略这部现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一、人物塑造霍尔顿·考尔菲尔德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反叛、敏感且思想深邃的人物。
他对现实社会的虚伪和冷漠感到愤慨,常常表现出对假象的厌恶。
他与周围的人产生隔阂,独立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
霍尔顿的形象深入人心,引发读者对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二、主题思想《麦田里的守望者》揭示了年轻人内心的困惑与迷茫,探讨了成长、自我认同、孤独等问题。
小说以麦田为象征,守望者的角色象征着保护纯真和浪漫的欲望。
通过霍尔顿的日常经历和对话,塞林格在小说中涵盖了对社会虚伪、冷漠的批判,同时关注并尊重个体的独特性。
三、情感表达小说中的情感表达质朴而真实,充满了对生活的思索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霍尔顿对孩童的关注和热爱,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都表达了对真善美的向往。
作者通过霍尔顿的情感体验,呈现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内心的孤独。
四、叙事风格塞林格的叙事风格直白而流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让读者更加贴近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他用平实的语言,清晰而生动地描写了霍尔顿对现实社会的独特见解和对成长的疑虑。
作者的语言犀利而直接,戳中了读者内心的共鸣。
五、文学价值《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其深度的人物刻画、犀利的批判精神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成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刻画了一代年轻人的心灵轨迹,对于探索人性、思考成长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引发了不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成为了深受触动的代表之作。
总结《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品,通过霍尔顿的视角,塑造了一个反叛、敏感、孤独的年轻人形象。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分析二战时期美国青少年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分析二战时期美国青少年作者:李敏怡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12期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的背景是二战时期的美国,人民面临着贫乏的物质生活和空洞的心理状态。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此书主人公——一个16岁的高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也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蛻变。
他曾经说惯脏话,也十分讨厌学习。
然而最后,经过种种身心的磨难,他又决定回到他的家庭,回到这个他所鄙夷的社会,成为一个社会层面上的“人”。
此文将以考尔菲德为典型,分析二战时期美国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以及这本书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麦田里的守望者》(原作名《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之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
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
《纽约时报》的书评写道: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
其后,《麦田里的守望者》直接影响了这一类小说的创作[1]。
此书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最经典的一个作品。
在塞林格的早期创作生涯里,也就是成功出版了短篇小说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塞林格都过着非常隐秘和低调的生活,这种状态长达半个世纪。
最终他结束了他的创作生涯,在1965年出版了最后一部作品,并在1980年进行了他最后一次采访,从此之后,再无作品流出。
这本书,无疑是作者生涯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作品。
接下来,我想就着这本书里的故事情节分析一下以主人公为代表的二战时期的美国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过程。
首先,通过霍尔顿·考尔菲德被学校开除这段期间的荒唐举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青少年对于权威和虚伪的成人行为的厌恶。
《麦田里的守望者》:成长与反叛的主题分析
《麦田里的守望者》:成长与反叛的主题分析引言《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于1951年出版的一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形式描写了青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尔德在纽约度过三天时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
本文将从成长与反叛两个主题出发,对该小说进行深入分析。
成长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正是在这个阶段中,个体开始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扰,并逐渐成长为独立自主、有责任感的成年人。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通过所经历的事件和与各类人物的交流,逐渐认识到现实世界并理解了成长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霍尔顿舍弃传统道德观念:霍尔顿对于虚伪、不真实和冷漠等社会现象表达了强烈的反感。
他追求真实性,希望能够保持内心纯洁和真诚。
他敢于对抗假面具社会,并批判那些虚伪和不诚实的人。
•霍尔顿的责任意识:在小说中,霍尔顿表现出对弱者的关怀和保护欲望,尤其是他强烈地想要保护孩子们免受污染。
通过与妹妹菲尼、纳西姨妈以及海音等角色的互动,他体验了成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感。
反叛青少年时期也是个体开始思考、质疑并挑战传统观念、权威以及社会规范的阶段。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对于既定秩序进行了一系列反叛行为,并逐渐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对学校制度的质疑:霍尔顿对于学校教育和建立在功利主义基础上的常规方式表示不满。
他认为这种制度过于功利化,无法培养出真正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真理追求精神的人。
•对成人世界的拒绝:霍尔顿对成人社会持有怀疑和拒绝态度。
他觉得成人们都过于使用伪装和欺骗,不再关注真实的价值和纯真等品质。
这种对成人世界的反叛使得霍尔顿保持了自己独立而纯洁的内心。
小结《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主人公霍尔顿的经历展示了青少年成长中常见的困惑与挣扎,以及对现实世界和传统社会观念的反思与反抗。
通过分析成长与反叛这两个主题,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并思考自己在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类似问题时应该如何应对。
麦田里的守望者赏析
麦田里的守望者赏析《麦田里的守望者》赏析《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品,首次出版于1951年。
这部小说以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视角展示了一个青少年的反叛与迷茫,深刻揭示了社会对个体的压抑和疏离。
本文将对《麦田里的守望者》进行赏析,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其经典之处。
一、背景与构思《麦田里的守望者》背景设定在二战后的美国社会,时代背景为上世纪50年代。
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霍尔顿的冲动、困惑和对人性的思考,展示了一种独立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叛逆情感。
作者塞林格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读者直接置身于霍尔顿的心理与行动之中。
整个小说呈现出一个孤独、叛逆的男孩挣扎于成长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心态。
二、主题与意义《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对霍尔顿的思想和行为的描写,深刻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约束与压迫,表达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对纯真与自由的追求。
1. 反抗与迷茫小说的主角霍尔顿对现实社会感到十分疏离,为了逃避现实的压迫,他向往纯真与单纯的童年,以及一个没有虚伪和虚假之地。
他对社会规范的抗拒,代表着一种对成人世界的不满和迷茫。
2. 自我救赎与保护霍尔顿一直扮演着“守望者”的角色,试图保护那些他认为纯洁无邪的孩子们,以免他们像他一样失去纯真。
麦田里的守望者象征着对孩童天性的保护,同时也体现了霍尔顿对自我的救赎。
三、主要人物形象分析1. 霍尔顿·考尔菲尔德霍尔顿是小说的主人公,一名反叛又困惑的思想家。
他曾多次被学校开除,对于成人世界和社会文化感到十分反感,一直在寻找真实和纯洁。
2. 菲尼霍尔顿的室友菲尼是一个憨厚热情的少年,为霍尔顿提供了情感的寄托。
他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对霍尔顿具有积极的影响。
3. 小希小希是霍尔顿重要的朋友之一,他们展开了一段短暂而纯真的关系。
小希给霍尔顿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但最终的分别让霍尔顿更加孤独。
四、文学风格与艺术手法1. 阿里说话文学手法小说中的阿里是霍尔顿家的保姆,他的话语简练、直接,刻画了一个善良而富有智慧的人物形象。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74新历史主义视角下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王芳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本文围绕新历史主义之父格林布拉特提出的文学的两大功能——“颠覆”与“抑制”,对作品主人公霍尔顿进行了深刻的人物形象剖析,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霍尔顿和《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新历史主义;“颠覆”;“抑制”J.D.塞林格,美国杰出作家,1951年首次出版了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被视为美国文学中“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品之一。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大多追求物质享乐的生活方式,实利主义的社会风气弥漫全国,加之国外局势动荡不安,国内实行反共高压政策,致使许多人丧失了精神追求,在现实世界中浑浑噩噩地生活着。
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中学生,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虽然年仅16岁,却比同龄孩子们的心智更成熟。
在潘西中学,霍尔顿成绩不合格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因学校的开除信还未送到他父母手中,他不想在信送达之前回家,只好游荡在繁华的纽约城来消磨时间。
在纽约的三天经历使他更加厌恶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一切假模假式的东西,因此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想要逃离这个虚假的世界,但最终仍不免向现实社会妥协,回归现实。
一、霍尔顿的“颠覆”与“抑制”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与文学作品之间具有积极的互动关系,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
“颠覆”与“抑制”是新历史主义之父格林布拉特在《看不见的子弹》中提出的关于权力运作的两个重要概念。
“颠覆”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提出质疑或挑战,而“抑制”就是对这种颠覆力量进行抑制,进而使得人性在“颠覆”与“抑制”中凸显。
基于以上理论,本篇论文将分析作品主人公霍尔顿的“颠覆”与“抑制”。
在小说中,霍尔顿作为一个边缘人物,对主流社会的种种人物或现象都嗤之以鼻,并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对这个主流社会不断地进行着颠覆。
他把潘西中学描述成一个糟糕透顶的地方,他不喜欢学校里虚伪、搞小团体的同学们,不喜欢无聊枯燥的校长和老师们,更不喜欢他们学校内所学的无用课程。
从新历史主义视角解读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2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的文化阐释3 对《最蓝的眼睛》黑人的悲剧命运的分析4 《紫色》中的隐喻语篇功能探索5 论国际商务非礼貌言语行为6 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分析中美价值观7 浅谈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8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9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175 567 12 4810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11 论《紫色》中西莉的精神意识的创建12 英语动物习语的研究及翻译13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14 《愤怒的葡萄》主人公性格分析15 英语学习中语法的功能16 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语义歧义17 孤独的神秘与永恒的自由追求——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18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19 An Analysis of the Leading Character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20 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游戏的积极作用21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商务索赔信函话语分析222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24 英汉被动句语义特征对比分析25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婚姻悲剧26 论英汉习语中的动物文化27 从跨文化角度看电影标题汉译英28 从《大卫科波菲尔》的女性人物塑造看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29 浅析海明威《战地钟声》中的女性形象30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31 功能对等理论在中文菜单翻译中的应用32 Discourse, Immigrants and Identity in In the Skin of a Lion33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34 影视作品中的中英电话礼貌用语对比研究35 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赛珍珠的《大地》36 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37 从寂寞到超然—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中书信体的内心独白38 “家有儿女”VS“成长的烦恼”——对比研究中西方家庭教育39 从人性论分析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40 浅析动植物词汇中的中英文化差异41 从校园官方网站角度对比研究中美校园文化42 论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以朱纯深、张培基英译《匆匆》为例43 浅谈《到灯塔去》的女性意识44 悖论式的唯美主义--论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45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两位灰姑娘——伊利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形象比较46 Eco-Critical Reading of The Call of the Wild47 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广告语中的使用及其语用功能探讨48 论斯嘉丽对南方的背叛49 中英花卉隐喻下的情感叙事对比研究50 从英语演讲的修辞运用看语言性别差异51 论《爱玛》的反讽艺术52 从《纯真年代》的人物塑造看伊迪丝华顿的女性主义意识53 从《傲慢与偏见》两个汉译本看翻译策略的选择54 美国电影中的中华文化运用得与失的研究55 从跨文化角度论谚语中的比喻与翻译56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57 谭恩美《喜福会》中身份协商的研究58 英语报刊中的新词浅析59 《名利场》和《嘉莉妹妹》女主角形象对比60 论《傲骨贤妻》字幕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61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62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63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64 《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形象浅析65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德伯家的苔丝》66 斯佳丽:“旧”时代的“新”女性67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新闻标题研究68 从等效理论视角看汉英外宣翻译69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刍议70 从唯美主义角度分析《莎乐美》中邪恶的灵魂71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72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情感投入的研究73 《愤怒的葡萄》里人性的光辉74 从国外汽车商标翻译看中国品牌国际化75 背诵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作用76 小说《白鲸》中亚哈布船长的人物悲剧解读77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78 论《兔子,跑吧》中兔子逃跑的原因79 人称代词与情态动词在英语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80 浅论广告英语的修辞特色81 A Tentative Comparison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Romanticism82 浅析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的异同--以《功夫熊猫》和《霍元甲》为例83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越狱》字幕翻译的研究84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重生85 外贸合同中介词的用法与翻译86 交替传译中笔记的作用87 电影字幕英汉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88 Growing Pains—An Analysis of J. D. 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s a Bildungsroman89 目的论视角下的字幕翻译策略—以英剧《神探夏洛克》为例90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Marlin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91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92 论文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以迪斯尼乐园为例93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94 从《所罗门之歌》中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看美国黑人成长95 从许渊冲“三美论”看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不可译和创造性再现96 对鲁滨逊性格特征的分析97 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翻译98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99 诀别武器之缘由——再读《永别了,武器》100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101 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的女性形象分析102 浅析《掘墓人的女儿》所体现的犹太寻根主题103 从异化法和归化法看中式菜单翻译104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的自传性分析105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策略研究106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107 On Emily Bronte's Self-realization Through the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108 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109 约翰•斯坦贝克女性观流变初探110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的词汇差异111 论《宠儿》中的象征意象112 论模糊语言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与运用113 英雄还是魔鬼-论亚哈船长的双重性格114 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II》为例115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初探116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117 从词汇学角度分析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异118 文学课程中的文化导入119 对《老人与海》中突显的生态意识的探讨120 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时间观对比研究121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分析122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123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124 《达洛维夫人》死亡意识解读125 《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的破灭126 浅析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之词汇差异127 从二十世纪英国女装造型看女性主义思想对女性地位的影响128 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时空观差异129 Pursuing a Harmonious Man-Woman Relationship In The Thorn Birds130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歌曲汉译探究131 从《肖申克的救赎》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132 如何激发和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133 《我的安东妮亚》中安东妮亚的成长134 撒旦和孙悟空的形象和文化内涵对比135 公共标识语翻译失误分析136 圣经对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的影响——对《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写作手法及其宗主题的研究137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英汉习语的翻译138 浅析中美两国隐私观的差异139 广告英语的文体特征研究140 华兹华斯自然观浅析141 观电影《刮痧》简析中西文化价值冲突142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矛盾情感143 展会汉英翻译的常见问题和策略分析144 从《暴风雨》看凯特•肖班的自由派女性主义思想145 中西文化差异分析—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146 中英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147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海明威作品解读148 浅析英文爱情诗的特点与翻译方法149 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150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151 从广告分析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152 无尽的欲望致使毁灭153 浅谈商务英语广告的翻译154 英文商务索赔信的人际意义功能分析155 应对写作逻辑乱象的对策156 论英汉翻译过程157 浅析广州-ELEVEN的经营模式及其发展前景158 论中西教育观的差异159 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对比英汉女性称谓语160 论电影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161 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162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163 从麦克尤恩的《黑犬》看家庭冷暴力对儿童的影响164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165 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166 对《德伯家的苔丝》苔丝的悲剧分析167 从语言学角度探析新词168 《宠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169 英汉被动结构对比研究170 《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171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172 《宠儿》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173 中美两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比较174 从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角度比较中英文化差异175 从女性角度分析《喧哗与骚动》中的堕落与升华176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177 艾伦金斯堡及其《嚎叫》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文化的影响178 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179 中美体育报道的比较180 浅析如何通过英语原版电影学习英语181 从奥巴马访华报道看中美媒体报道差异182 口译中的简化与增补183 从认知隐喻角度看英语商标翻译184 狄金森、席慕蓉爱情诗中隐喻现象对比研究185 世纪以来英汉委婉语的语义变迁186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187 论被动句的翻译188 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种方法189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狗”习语的翻译190 论网络英语的特征191 英汉产品简介的对比分析192 解读布莱克的《伦敦》与华兹华斯的《在西敏寺桥上》的诗歌异同193 论《红字》中的博爱精神194 成长于丧失童真与无处不在的死亡威胁——《爱丽丝漫游仙境》之后现代主义解析195 对于高中生英语学习感知风格的调查研究196 A Symbolic Analysis of Paradise Lost197 女性的赞歌—《愤怒的葡萄》中乔德妈和罗撒香两位女性的坚强性格分析198 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瓦尔特•莫雷尔悲剧的成因199 美国梦的破灭——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解析200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中英旅游文本的翻译。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王芳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8期摘要:本文围绕新历史主义之父格林布拉特提出的文学的两大功能——“颠覆”与“抑制”,对作品主人公霍尔顿进行了深刻的人物形象剖析,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霍尔顿和《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新历史主义;“颠覆”;“抑制”J.D.塞林格,美国杰出作家,1951年首次出版了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被视为美国文学中“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品之一。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大多追求物质享乐的生活方式,实利主义的社会风气弥漫全国,加之国外局势动荡不安,国内实行反共高压政策,致使许多人丧失了精神追求,在现实世界中浑浑噩噩地生活着。
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中学生,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虽然年仅16岁,却比同龄孩子们的心智更成熟。
在潘西中学,霍尔顿成绩不合格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因学校的开除信还未送到他父母手中,他不想在信送达之前回家,只好游荡在繁华的纽约城来消磨时间。
在纽约的三天经历使他更加厌恶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一切假模假式的东西,因此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想要逃离这个虚假的世界,但最终仍不免向现实社会妥协,回归现实。
一、霍尔顿的“颠覆”与“抑制”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与文学作品之间具有积极的互动关系,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
“颠覆”与“抑制”是新历史主义之父格林布拉特在《看不见的子弹》中提出的关于权力运作的两个重要概念。
“颠覆”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主流社會的意识形态提出质疑或挑战,而“抑制”就是对这种颠覆力量进行抑制,进而使得人性在“颠覆”与“抑制”中凸显。
基于以上理论,本篇论文将分析作品主人公霍尔顿的“颠覆”与“抑制”。
在小说中,霍尔顿作为一个边缘人物,对主流社会的种种人物或现象都嗤之以鼻,并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对这个主流社会不断地进行着颠覆。
他把潘西中学描述成一个糟糕透顶的地方,他不喜欢学校里虚伪、搞小团体的同学们,不喜欢无聊枯燥的校长和老师们,更不喜欢他们学校内所学的无用课程。
现实主义的审视:《麦田里的守望者》社会背景剖析
现实主义的审视:《麦田里的守望者》社会背景剖析引言《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于1951年出版的小说,被誉为现代文学经典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该小说背后所揭示的社会背景,并分析其在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文化与价值观的转变20世纪中叶,美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迅速从战争经济转向了和平时期,这种转变带来了重大的文化和价值观上的改变。
我们将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商业化社会在二战后,消费主义开始兴起,经济繁荣成为人们追求幸福感和满足需求的关键。
商业广告、娱乐产业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对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秩序带来了冲击。
2. 学术压力与竞争教育体系日益重视竞争与成绩导向,在这种竞争压力下,学生们不得不面临严格的学业要求和高强度的应试教育。
这种现象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通过主人公霍尔顿的经历得到了体现。
3. 青少年成长困惑二战后的社会变革使许多年轻人感到迷茫和困惑,他们渴望找到意义和目标。
小说中,霍尔顿对社会伪善、虚伪与冷漠感到愤怒,并试图寻找真实性与纯净感。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地位与影响《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视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一,它通过表现普通人物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以及对社会现象进行剖析来展示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特征。
1. 描写生活细节塞林格以细腻入微而又平淡无奇的方式描绘了霍尔顿在校园、家庭和城市等环境中所经历的琐事与挣扎。
这种描写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当时美国社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2. 批判社会问题小说通过霍尔顿对虚伪、伪善和冷漠等社会问题的批判,揭示了现实中存在的不公正和道德缺失。
这种批判性思考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反思和警示作用。
3. 对个人内心探索与成长的关注《麦田里的守望者》将主要关注点放在了主人公霍尔顿的内心世界上,他对自己、对社会以及自我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这种关注让读者更容易从中找到共鸣,并引发他们对自身成长与发展的思考。
结论《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通过审视当时美国社会背景和价值观转变来展现现实主义文学特点的重要作品。
2024年《麦田守望者》读书心得体会(二篇)
2024年《麦田守望者》读书心得体会在二战后的美国文学领域,有两部作品历经三十多年的岁月洗礼,被公认为“现代经典”,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便是其中之一。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的青少年视角,深入剖析了一位青少年的内心深处,其核心主题围绕着愤怒与焦虑展开。
塞林格以其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细腻而生动地勾勒出一个男孩在困惑与迷茫中的精神世界,真实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精神文明的本质。
这部作品虽篇幅不长,且为作者的唯一长篇小说,但其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引发了深远影响。
读者和评论家常从各自的角度给予截然不同的评价。
一种观点高度赞扬,将其捧为经典,认为它能增进成人对青少年的理解,帮助年轻人深化对生活的洞察,激发他们对不美好的现实保持警惕,并选择自我尊重的生活方式。
相反的观点则严厉批判,将主人公描绘为满口粗鄙、学业懈怠、沉溺于不良习惯的青少年,指责其内容“猥亵”、“渎神”。
有些家长甚至呼吁学校限制学生接触此类作品。
经过时间的验证,大多数中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已将本书纳入必读的课外文献。
2024年《麦田守望者》读书心得体会(二)《麦田守望者》是塞林格的美国文学经典,其主人公,一位____岁的中学生霍尔顿,展现出的敏感、好奇、冲动和不安,与我们身边许多人的特质相呼应,他的行为反映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愿望,但又受限于社会的规范。
此书揭示了教育应遵循个体天性的本质,强调引导而非强迫,正如常言道:“唯有自我意愿,方能学有所成,他人的压力无济于事。
”书中,孩子们在麦田中自由玩耍的情景,象征着一个释放童真、激发个性的环境,这是教育应当追求的理想状态。
在最近的语文月考中,我们遇到了一道与该主题相关的题目,引导我们理解知识的获取不应仅依赖于被动接受。
而在大约一个月前的一场语文讲座中,也曾探讨过类似议题,提出了精炼的结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即‘教是为了不教’。
”这使我们深思,目前的学习不应仅限于积累知识,更应注重培养良好的品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麦田里的守望者书评
麦田里的守望者书评麦田里的守望者书评(一)《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
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
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
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
家长们和文学界也对这本书展开厂争论。
有认为它能使青少年增加对生活的认识,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促使他们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成年人通过这本书也可增进对青少年的理解。
可是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坏书,主人公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搞女人,满口粗活,张口就“他妈的”,因此应该禁止。
经过30多年来时间的考验,证明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
现在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它“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
本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
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
霍尔顿是个性洛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
他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
他对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对校长的虚伪势利非常厌恶,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便愤愤擦去,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就慷慨解囊。
他对妹妹菲芘真诚爱护,百般照顾。
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还渴望终生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发出“救救孩子”般的呼声。
可是,愤世嫉俗思想引起的消极反抗,还有那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发泄、易冲动的青春期心理,又使得他不肯读书,不求上进,追求刺激,玩世不恭;他抽烟、酗酒、打架、调情,甚至找妓女玩。
他觉得老师、父母要他读书上进,无非是要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
从新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焦虑困境
从新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焦虑困境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在美国当代文坛占有独特的地位,备受学术界的关注。
其成名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一直是西方评论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也越来越重视塞林格作为美国战后重要作家的地位和影响。
国外的评论与研究相当丰富,主要是从小说主题、社会与政治和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
在国外,精神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很少有人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去解读主人公的焦虑情结。
相较于国外,国内关于新精神分析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新精神分析是美国上世纪四十年代从精神分析运动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流派,是对古典精神分析的继承和发展。
从继承上来看,新精神分析是以古典精神分析为基础,延续了一些概念和观点,如"潜意识"、人格结构的三段论、在人格发展问题上划分不同阶段进行研究、重视早期经验等。
从发展上来看,新精神分析更注重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弱化了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如阿德勒提出"自卑感及补偿"作为人格的动力;人格结构上新精神分析学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不是依附于本我;新精神分析学派还赋予人性更多积极的特征,认为性本善;另外,新精神分析学派不把儿童的早期经验作为人格的决定性因素,认为人格是持续发展的.本文以新精神分析为理论框架,重点解读塞林格的著名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焦虑情结。
运用霍妮新精神分析中的基本焦虑观点分析主人公从青少年过渡到成年过程中的迷茫与焦虑,旨在说明不论是霍尔顿在纽约的三天游荡还是最后做出的回家的选择,都反映了其内心的冲突与矛盾,这些矛盾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后果即基本焦虑。
其次,霍妮认为导致这些内心冲突与矛盾的基础是现存社会文化的矛盾。
第三,为了减轻基本焦虑,人就产生了一些潜意识的驱动力量即心理需要,不同的人偏执于不同的心理需要,就形成了不同的性格。
霍妮将其归类为以下三种性格:顺从型、攻击型和退缩型。
从超验主义的角度解读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从超验主义的角度解读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摘要]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同的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书作出不同的评价,有的持否定态度,也有的颂扬此书。
从超验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该小说,从而拓宽阅读的视野。
[关键词]超验主义自由大自然美国当代小说家塞林格于1951年完成了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
小说出版后引起了不同的回响:一种意见严厉批评此书,认为内容“猥亵”,视其为“坏书”,某些图书馆将它列为禁书;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它是20世纪的经典之作,某些学校指定本书为必修读物。
此书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深远,它在当代美国文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深受文学评论界的重视,人们从多角度来解读此小说,不断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尤其关注其现实主义元素。
本文则侧重超验主义,从这一视角来分析,以拓宽人们阅读的视野。
超验主义是19世纪美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思想解放运动,追求人的自由、独立,提高人的地位,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它蔑视外部的权威与传统,打破教条的束缚,用自然界的启示代替了神对人的启示,主张人回归大自然,从中寻找生活的意义,它鲜明地突出“了个人主义”,推崇精神至上,否定物质主义,拜金主义。
超验主义鄙视以物质为中心,强调精神,认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会腐蚀人的心灵,给精神带来空虚。
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出身于一个富裕中产阶级的家庭,他在美国公认的最好的贵族化学校里读书,但学校里都是些见钱眼开的伪君子,就连大部分的老师也不例外,大人们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将来可以功成利就,他对学校的一切充满腻烦反感,自然不肯用功念书,以致曾几次被学校开除。
在霍尔顿即将再次被踢出校门时,他不敢回家,在纽约街头流荡了一天两夜。
这段时间里他的经历使他看到了社会的种种丑恶:在旅馆里为了“5元钱” 事件遭妓女等人的暗算和毒打,约会的女友庸俗不堪,老同学路斯也是“假模假式”中的一员……这周围的一切令霍尔顿感到痛苦孤独,这一刻霍尔顿想起了心爱的妹妹菲比,于是半夜潜回家看望妹妹,他的妹妹仿佛是他的照明灯,在他阴郁生活里点起了光亮,她的天真无邪使他的心灵死灰重燃。
对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两种不同解读
对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两种不同解读杰洛姆·大卫·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自问世以来引发了评论家的许多争议,褒贬不一,但其销售量却长久不衰。
这一现象足以证实进一步研究该小说的必要性。
由于许多评论家的争论焦点都集中在该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是否安全渡过精神危机这一问题上,笔者拟通过详细解读作品为此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答案。
本论文通过对小说细节的深入分析,证明该小说有两条结构平行却导致对立结论的线索主线。
顺着第一条主线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该小说反映的是少年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困惑,以及他由迷惘到醒悟的“入世”(initiation)过程。
然而,按照第二条主线所提供的线索进行逻辑推理,该小说反映的却是一个现代人在充满荒诞现象的社会中如何陷入无助和迷惘的困境,精神一步步走向崩溃,最终彻底迷失自我的过程。
从第一条主线的角度来看,主人公的入世过程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他对爱情、对死亡以及对自我等问题的认识过程。
对作品结构的深入分析显示,这三个过程的发展模式极其相似。
霍尔顿的自闭造成了爱情危机,生活中的变故和死亡无时不在困扰着他的情感世界,而他寻找麦田守望者的愿望又屡屡受挫。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造成他的沉沦。
在他妹妹菲比的帮助下,一系列的顿悟使他最终悬崖勒马,摆脱危机,走向成熟,回归社会。
从第二条主线的角度来看,霍尔顿对爱情、对死亡以及对自我等问题的态度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并不是向融入社会的方向发展,恰恰相反,荒诞冷漠的社会使他越来越痛苦地被幻灭感包围,以至不可自拔,直至精神彻底崩溃。
不难看出,针对这部作品所做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诠释有力地印证了法国文艺理论家罗朗·巴特的后结构主义观点,即文本是多元的,对其结构的分析可以从任一点延伸、发展、深化,并由此归纳出多种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主题意义。
《麦田里的守望者》观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观后感《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1 年。
这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他被学校开除后,在社会上游荡了三天两夜。
在这期间,他经历了许多事情,遇到了许多人,也思考了许多问题。
他对社会的虚伪和不公感到愤怒,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霍尔顿是一个敏感而又孤独的少年,他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爱,但又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
他对社会的虚伪和不公感到愤怒,但又无力改变现状。
他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但又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这本书的语言简洁明了,情节紧凑,读起来令人兴奋和感动。
塞林格通过对主人公霍尔顿情感和心理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让读者不禁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同情和难过。
总之,《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它让我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
这本书值得一读,它会让你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024年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心得摘要样本(3篇)
2024年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心得摘要样本《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一书名激起了人们美好的憧憬与期待。
该书作为美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自二战结束至今,历经三十余年的沉淀与考验,已逐步被公认为现代经典之一。
书中,作者J.D.塞林格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青少年特有的口吻,深刻地描绘了一个青少年复杂的内心世界。
全书围绕愤怒与焦虑两大主题展开,通过对现实主义的深刻运用,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个男孩在精神层面的苦闷与彷徨,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深层面貌。
尽管书籍篇幅不长,但作者除此外仅有的短篇小说作品,并未影响其在美国社会及文学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
不同的青年群体、家长及评论家,皆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本书赋予了多元化的解读与评价。
本书引发的两种极端观点鲜明对立:一种观点高度赞誉本书,认为成年人阅读此书能够增进对青少年的理解,而青少年则可通过本书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对现实的警觉,并激励自己选择一条自我爱护的道路。
另一种观点则对本书持严厉批评态度,认为书中主人公言行粗鲁,学业荒废,生活习惯不良,更有甚者将其视为“猥亵”、“渎神”之作,部分家长甚至呼吁学校禁止该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中学与高校已将本书列为课外必读之列,证明了其文学价值与教育意义。
2024年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心得摘要样本(二)在重温经典文学作品《麦田的守望者》时,我深切感受到其对我的精神震撼与激励,依旧如同初次阅读时般强烈。
此次重读,相较于以往,我体会到了更深层的精神共鸣。
回顾20世纪____年代的美国,那是战争创伤与冷战氛围交织的时代。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但社会精神面貌却显得迷茫与颓废。
在这种背景下,“垮掉的一代”应运而生,霍尔顿作为其中的代表,尽管他沉溺于烟草与酒精,迷失于颓废之中,但他的内心深处仍怀揣着一种崇高而纯洁的理想——成为一名守护麦田的人。
当前,我们的国家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革,与那个时代的美国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在国家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亦随之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2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的文化阐释3 对《最蓝的眼睛》黑人的悲剧命运的分析4 《紫色》中的隐喻语篇功能探索5 论国际商务非礼貌言语行为6 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分析中美价值观7 浅谈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8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9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175 567 12 4810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11 论《紫色》中西莉的精神意识的创建12 英语动物习语的研究及翻译13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14 《愤怒的葡萄》主人公性格分析15 英语学习中语法的功能16 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语义歧义17 孤独的神秘与永恒的自由追求——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18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19 An Analysis of the Leading Character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20 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游戏的积极作用21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商务索赔信函话语分析222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24 英汉被动句语义特征对比分析25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婚姻悲剧26 论英汉习语中的动物文化27 从跨文化角度看电影标题汉译英28 从《大卫科波菲尔》的女性人物塑造看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29 浅析海明威《战地钟声》中的女性形象30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31 功能对等理论在中文菜单翻译中的应用32 Discourse, Immigrants and Identity in In the Skin of a Lion33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34 影视作品中的中英电话礼貌用语对比研究35 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赛珍珠的《大地》36 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37 从寂寞到超然—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中书信体的内心独白38 “家有儿女”VS“成长的烦恼”——对比研究中西方家庭教育39 从人性论分析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40 浅析动植物词汇中的中英文化差异41 从校园官方网站角度对比研究中美校园文化42 论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以朱纯深、张培基英译《匆匆》为例43 浅谈《到灯塔去》的女性意识44 悖论式的唯美主义--论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45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两位灰姑娘——伊利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形象比较46 Eco-Critical Reading of The Call of the Wild47 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广告语中的使用及其语用功能探讨48 论斯嘉丽对南方的背叛49 中英花卉隐喻下的情感叙事对比研究50 从英语演讲的修辞运用看语言性别差异51 论《爱玛》的反讽艺术52 从《纯真年代》的人物塑造看伊迪丝华顿的女性主义意识53 从《傲慢与偏见》两个汉译本看翻译策略的选择54 美国电影中的中华文化运用得与失的研究55 从跨文化角度论谚语中的比喻与翻译56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57 谭恩美《喜福会》中身份协商的研究58 英语报刊中的新词浅析59 《名利场》和《嘉莉妹妹》女主角形象对比60 论《傲骨贤妻》字幕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61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62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63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64 《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形象浅析65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德伯家的苔丝》66 斯佳丽:“旧”时代的“新”女性67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新闻标题研究68 从等效理论视角看汉英外宣翻译69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刍议70 从唯美主义角度分析《莎乐美》中邪恶的灵魂71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72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情感投入的研究73 《愤怒的葡萄》里人性的光辉74 从国外汽车商标翻译看中国品牌国际化75 背诵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作用76 小说《白鲸》中亚哈布船长的人物悲剧解读77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78 论《兔子,跑吧》中兔子逃跑的原因79 人称代词与情态动词在英语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80 浅论广告英语的修辞特色81 A Tentative Comparison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Romanticism82 浅析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的异同--以《功夫熊猫》和《霍元甲》为例83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越狱》字幕翻译的研究84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重生85 外贸合同中介词的用法与翻译86 交替传译中笔记的作用87 电影字幕英汉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88 Growing Pains—An Analysis of J. D. 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s a Bildungsroman89 目的论视角下的字幕翻译策略—以英剧《神探夏洛克》为例90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Marlin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91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92 论文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以迪斯尼乐园为例93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94 从《所罗门之歌》中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看美国黑人成长95 从许渊冲“三美论”看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不可译和创造性再现96 对鲁滨逊性格特征的分析97 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翻译98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99 诀别武器之缘由——再读《永别了,武器》100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101 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的女性形象分析102 浅析《掘墓人的女儿》所体现的犹太寻根主题103 从异化法和归化法看中式菜单翻译104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的自传性分析105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策略研究106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107 On Emily Bronte's Self-realization Through the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108 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109 约翰•斯坦贝克女性观流变初探110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中的词汇差异111 论《宠儿》中的象征意象112 论模糊语言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与运用113 英雄还是魔鬼-论亚哈船长的双重性格114 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II》为例115 《简爱》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初探116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117 从词汇学角度分析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异118 文学课程中的文化导入119 对《老人与海》中突显的生态意识的探讨120 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时间观对比研究121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分析122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123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124 《达洛维夫人》死亡意识解读125 《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的破灭126 浅析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之词汇差异127 从二十世纪英国女装造型看女性主义思想对女性地位的影响128 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时空观差异129 Pursuing a Harmonious Man-Woman Relationship In The Thorn Birds130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歌曲汉译探究131 从《肖申克的救赎》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132 如何激发和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133 《我的安东妮亚》中安东妮亚的成长134 撒旦和孙悟空的形象和文化内涵对比135 公共标识语翻译失误分析136 圣经对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的影响——对《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写作手法及其宗主题的研究137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英汉习语的翻译138 浅析中美两国隐私观的差异139 广告英语的文体特征研究140 华兹华斯自然观浅析141 观电影《刮痧》简析中西文化价值冲突142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矛盾情感143 展会汉英翻译的常见问题和策略分析144 从《暴风雨》看凯特•肖班的自由派女性主义思想145 中西文化差异分析—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146 中英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147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海明威作品解读148 浅析英文爱情诗的特点与翻译方法149 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150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151 从广告分析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152 无尽的欲望致使毁灭153 浅谈商务英语广告的翻译154 英文商务索赔信的人际意义功能分析155 应对写作逻辑乱象的对策156 论英汉翻译过程157 浅析广州-ELEVEN的经营模式及其发展前景158 论中西教育观的差异159 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对比英汉女性称谓语160 论电影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161 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162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163 从麦克尤恩的《黑犬》看家庭冷暴力对儿童的影响164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165 凝视与对抗:《屋顶丽人》中的两性战争166 对《德伯家的苔丝》苔丝的悲剧分析167 从语言学角度探析新词168 《宠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169 英汉被动结构对比研究170 《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171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172 《宠儿》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173 中美两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比较174 从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角度比较中英文化差异175 从女性角度分析《喧哗与骚动》中的堕落与升华176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177 艾伦金斯堡及其《嚎叫》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文化的影响178 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179 中美体育报道的比较180 浅析如何通过英语原版电影学习英语181 从奥巴马访华报道看中美媒体报道差异182 口译中的简化与增补183 从认知隐喻角度看英语商标翻译184 狄金森、席慕蓉爱情诗中隐喻现象对比研究185 世纪以来英汉委婉语的语义变迁186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187 论被动句的翻译188 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种方法189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狗”习语的翻译190 论网络英语的特征191 英汉产品简介的对比分析192 解读布莱克的《伦敦》与华兹华斯的《在西敏寺桥上》的诗歌异同193 论《红字》中的博爱精神194 成长于丧失童真与无处不在的死亡威胁——《爱丽丝漫游仙境》之后现代主义解析195 对于高中生英语学习感知风格的调查研究196 A Symbolic Analysis of Paradise Lost197 女性的赞歌—《愤怒的葡萄》中乔德妈和罗撒香两位女性的坚强性格分析198 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瓦尔特•莫雷尔悲剧的成因199 美国梦的破灭——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解析200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中英旅游文本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