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第7章 网络安全与管理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第2版)习题答案作者杜煜姚鸿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分为_局域网_、城域网和__广域网__。
(2)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通信子网和__资源__子网。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单机系统:在单处理机联机网络中,由单用户独占一个系统发展到分时多用户系统,被称为第一代网络。
多机系统:将多个单处理机联机终端网络互相连接起来,以多处理机为中心的网络,并利用通信线路将多台主机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形成了以通信子网为核心的第二代网络,随着分组交换技术的使用,逐渐形成了以遵守网络体系结构的第三代网络。
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典型的实例,该网络的发展也促使新的高速网络技术的不断出现,又提高了网络的发展。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主要功能:1. 数据交换和通信:在计算机之间快速可靠地相互传递数据、程序或文件;2. 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中提供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3.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的备份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4. 分布式网络处理和负载均衡: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上进行,减轻任务负荷过重的单台主机。
(3)计算机网络分为哪些子网?各个子网都包括哪些设备,各有什么特点?答: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的角度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由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主机是资源子网的主要组成单元,为本地用户和网络中远程用户访问网络其他主机设备与资源提供服务。
终端控制器负责终端和主计算机的信息通信。
终端是直接面向用户的交互设备,可以是由键盘和显示器组成的简单的终端,也可以是微型计算机系统。
第 7 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电子教案
第7 章计算机网络基础7.1 计算机网络概述7.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一群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被互联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间资源共享、信息交换或协同工作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两者的迅速发展及相互渗透,形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以数据通讯为主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2)以资源共享为主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3)体系结构标准化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4)以Internet为核心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7.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从物理连接上讲,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系统、通信链路和网络节点组成。
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数据处理,通信链路和网络节点提供通信功能。
从逻辑功能上看,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个子网。
1)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提供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功能,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通信子网是由节点处理机和通信链路组成的一个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
2)资源子网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由主机、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
主机负责本地或全网的数据处理,运行各种应用程序或大型数据库系统,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软硬件资源和网络服务;终端控制器用于把一组终端连入通信子网,并负责控制终端信息的接收和发送。
终端控制器可以不经主机直接和网络节点相连,当然还有一些设备也可以不经主机直接和节点相连,如打印机和大型存储设备等。
7.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之一,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送。
如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进行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传递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
2)资源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共享硬件资源可以避免贵重硬件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硬件设备的利用率;共享软件资源可以避免软件开发的重复劳动与大型软件的重复购置,进而实现分布式计算的目标;共享数据资源可以促进人们相互交流,达到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目的。
信息技术八年级第七章网络安全教学解析
信息技术八年级第七章网络安全教学解析网络安全在当今信息时代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学生来说,他们必须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本文将对八年级第七章网络安全的教学进行解析,讨论如何有效地传授网络安全知识给学生。
一、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干扰等威胁的一门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网络攻击等问题屡见不鲜。
因此,教育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是至关重要的。
二、网络安全的教学目标1. 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3. 掌握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和解决方法。
4. 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态度和行为。
三、网络安全的教学内容1.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a. 计算机网络b.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的关系c.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d. 防范网络安全威胁的基本方法2. 个人信息保护a. 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和危害b. 保护个人隐私的措施和方法c. 妥善管理个人账号和密码3. 网络攻击与防范a. 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b. 防范网络攻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c. 恶意软件的防范与应对4. 网络文化和网络道德a. 正确认识网络b. 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和礼仪c.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四、网络安全的教学方法1. 实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威胁和防范措施。
2. 视频教学法: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网络安全知识和案例。
3. 团体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网络安全相关问题,促进互动和思维碰撞。
4. 游戏化教学法:设计有趣的网络安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网络安全的教学评价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1. 课堂小测验:定期进行网络安全知识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
2. 作业表现:评估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基础教程 第7章 Internet基础
Internet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 ISP),向用户提供Internet服务的公司或机构。 地址,地址是到达文件、文档、对象、网页或者其 他目的地的路径。地址可以是URL(Internet结点 地址,简称网址)或UNC(局域网文件地址)网 络路径。 UNC,它是Universal Naming Convention 的缩写, 意为通用命名约定,它用于局域网络服务器中的目 标文件的地址,常用来表示局域网地址。 URL,它是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的缩写,称 之为“固定资源位置”或“统一资源定位器”。它 是一个指定因特网(Internet)上或内联网 (Intranet)服务器中目标定位位置的标准。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现在是Internet获得长足发展的 时期。 Internet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并立即获得迅速 发展和扩大,主要基于如下一些原因: (1)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信息工 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2) 通过资源共享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成为一 种强大的驱动力量。 (3) Internet在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始终执行开放 的策略,对开发者和用户都不施加不必要的限制。 (4) Internet在为人们提供计算机网络通信设施的同 时,还为用户提供了非常友好的访问手段。 今天,Internet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CHINANET以现代化的中国电信为基础,凡是电 信网(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中国公用交换数据网、 中国公用帧中继宽带业务网和电话网)通达的城市 均可通过CHINANET接入Internet,享用Internet 服务。CHINANET的服务包括: Internet接入服务, 代为用户申请IP地址和域名,出租路由器和配套传 输设备,提供域名备份服务,技术服务和应用培训。 CHINANET与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 (CHINADDN),中国公用交换数据网 (CHINAPAC)、中国公用帧中继宽带业务网 (CHINAFRN)、中国公用电话网(PSTN)联通,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选择入网方式。
2024年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大纲
2024年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2024年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全面了解。
本课程将涵盖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体系结构、网络硬件与软件、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结构,掌握常见的网络协议;3.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硬件与软件技术,包括网络设备、网络编程等;4. 理解和应用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通信方式1.3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2. 计算机网络协议2.1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2.2 常见的网络协议及其功能和特点(如TCP、IP、HTTP、DNS 等)3. 计算机网络硬件与软件技术3.1 网络设备和硬件组成(如路由器、交换机等)3.2 网络编程基础(如Socket编程)3.3 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管理工具4. 网络安全4.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4.2 常见的网络攻击与防范技术4.3 网络安全实践和策略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网络编程的技巧。
3. 综合实训:组织学生参与网络实际应用项目,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 辅助教材:《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王建中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 参考资料:-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六版),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第五版),Douglas E. Comer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1 网络的定义与分类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3 网络的基本组成与功能第二章:网络通信基础2.1 信号与信道2.2 数据传输方式2.3 编码与调制2.4 数字化通信系统2.5 模拟化与数字化通信系统的对比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1 OSI参考模型3.1.1 物理层3.1.2 数据链路层3.1.3 网络层3.1.4 传输层3.1.5 会话层3.1.6 表示层3.1.7 应用层3.2 TCP/IP参考模型3.2.1 网络接口层 3.2.2 网际层3.2.3 传输层3.2.4 应用层第四章:物理层4.1 数据通信4.2 传输介质4.3 基带与宽带传输4.4 信道复用技术4.5 传输介质的调制解调第五章:数据链路层5.1 帧与帧同步5.2 解决信道错误与丢失5.3 链路管理与控制5.4 介质访问控制5.5 局域网与广域网第六章:网络层6.1 数据包的传输与交换6.2 路由选择与转发6.3 网络互联与互联网6.4 IPv4与IPv66.5 网络地质转换(NAT)与端口地质转换(PAT)第七章:传输层7.1 传输层的任务与功能7.2 TCP协议7.3 UDP协议7.4 可靠数据传输与流量控制7.5 拥塞控制8.1 常见应用协议8.1.1 HTTP协议8.1.2 FTP协议8.1.3 SMTP协议8.1.4 DNS协议8.2 网络安全与应用层协议 8.2.1 SSL/TLS协议8.2.2 SSH协议8.2.3 IPsec协议第九章:网络管理与安全9.1 网络管理概述9.2 管理协议9.3 网络故障诊断与管理 9.4 网络性能优化9.5 网络安全基础9.6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10.1 附录A:网络设备常用命令及示例10.2 附录B:常用网络工具介绍10.3 附录C:常用网络术语解释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A: 网络设备常用命令及示例附件B: 常用网络工具介绍附件C: 常用网络术语解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OSI参考模型 -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网络架构,用于指导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和实现。
计算机网络配置和管理教程
计算机网络配置和管理教程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的互联网,它们通过通信链路共享信息和资源。
本章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网络协议等内容。
1.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设备之间连接的方式和组织形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等。
对于小型网络,常使用星型拓扑;而对于大型网络,一般采用树型或混合型拓扑。
1.2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介,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类型。
有线传输介质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无线传输介质则包括无线局域网、蓝牙和卫星通信等。
1.3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通信和数据交换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 TCP/IP 协议、HTTP 协议、FTP 协议等。
TCP/IP 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它分为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第二章:网络配置与管理网络配置和管理是确保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本章将重点介绍网络配置和管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1 IP 地址规划IP 地址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通过 IP 地址可以进行网络通信。
在网络配置中,需要进行 IP 地址规划,确保各设备在同一局域网中,且不冲突。
IP 地址规划应考虑网络规模、子网划分等因素。
2.2 子网划分与路由配置子网划分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 IP 地址资源,而路由配置则是为了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通过合理地划分子网和配置路由表,可以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2.3 DHCP 服务配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是一种自动分配 IP 地址的技术。
通过配置 DHCP 服务,可以实现网络中计算机的自动地址分配,减轻管理员的工作量,并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
2.4 防火墙配置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过滤和监控网络流量,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2024年)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
FTP(文件传输协议)
用于在网络上进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2024/3/26
23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与服务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DNS(域名系统)
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实现网络设备的寻址和定位。
2024/3/26
路由选择的基本原理
路由选择是指网络层根据路由表信息,将数据从源主机传 输到目标主机的过程。路由器根据目标IP地址和路由表信 息,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转发。
常见的路由算法
常见的路由算法包括距离矢量路由算法、链路状态路由算 法等。这些算法用于计算最佳路径,确保数据能够高效、 可靠地传输到目标主机。
18
传输层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传输层的基本概念
传输层是OSI七层模型中的第四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确保数据能够在应用程序之间可靠地传输。
传输层的功能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对数据进行分段和重组,以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等。
2024/3/26
19
TCP协议与UDP协议
TCP协议的基本概 念
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 可靠的传输层协议,提供基于 字节流的通信服务。TCP协议 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确保 数据的可靠传输。
20
2024/3/26
05
应用层
21
应用层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应用层的基本概念
应用层的功能
提供用户界面
处理数据格式
实现应用协议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 系结构中的最高层,负 责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 应用服务。它通过应用 层协议与下层传输层进 行通信,实现数据的传 输和交换。
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第七章-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
Access模式多用于接入层,也称为接入模式。如图 所示,可以将交换机的端口工作模式分别设置为 干道模式和接入模式,PC和交换机之间设置为接 入模式,交换机之间设置为干道模式。
interface range可以对一组端口进行统一配置,如果已知端口是直接与 PC连接的,并且没有接路由器、交换机和集线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spanning-tree portfast命令来设置快速端口,快速端口不再经历生成树 的4个状态,直接进入转发状态,以提高接入速度。
拟局域网。通过该技术,虚拟局域网可以限制广 播范围,并能够形成虚拟工作组,动态管理网络。
划分VLAN的方法
基于端口划分VLAN 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 基于网络层协议划分VLAN 基于IP组播划分VLAN 基于策略划分VLAN 基于用户定义、非用户授权划分VLAN
VLAN拓扑图
Cisco 2950交换机Switch1与4台PC主机相连,4台主 机PC1, PC2, PC3和PC4的IP地址分别是192.168.1.1, 192.168.1.2, 192.168.1.3和192.168.1.4。在没有为交 换机划分VLAN的情况下,4台PC主机可以互相连 通。根据要求,可以为Switch1划分VLAN,即要 求:PC1与PC2划分在一个VLAN中,可以互相连 通;PC3与PC4划分在另一个VLAN中,可以互相 连通;VLAN 2中的主机和VLAN 3中的主机不能 互相连通。
第7章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
路由器和交换机基础 交换机的VLAN配TP配置
7.1 路由器
配置途径
(1) Console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 PC;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_刘四清版
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2.“网络”主要包含连接对象、连接介质、连接控制机制、和连接方式与结构四个方面。
3.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功能是资源共享和通信,除此之外还有负荷均匀与分布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与可靠性能等功能。
4.计算机网络产生与发展可分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和高速互联网络四个阶段。
5.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四部分。
6.计算机通信网络在逻辑上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大部分。
7.最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结构、环形结构、星型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和混合型结构。
8.按照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大小,可以将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9.根据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可以将网络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对点网络。
10.通信线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对应于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11.有线传输的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12.无线传输的主要方式包括无线电传输、地面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红外线和激光通信。
问答:1.例举计算机网络连接的主要对象。
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如何进行负荷均衡与分布处理的?分为三阶段:提供作业文件;对作业进行加工处理;把处理结果输出。
在单机环境:三阶段在本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
在网络环境:将作业分配给其他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高效完成大型应用系统的程序的计算和大型数据库的访问。
3.举例说明计算机网络在商业上的运用。
网络购物、网上银行、网上订票等。
4.简述什么是“通信子网”?什么是“资源子网”?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
由主计算机系统(主机)、终端、中断控制器、联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通信子网主要完成网络数据传输和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CCP)、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
攻击技术
要防守首先要会攻击 实施有效的网络攻击必须掌握相应的知识,选择恰 当的攻击手段,采用合理的方法与步骤,才能取得 预期的效果。
什么是网络攻击? 什么是网络攻击?
34
网络攻击定义
网络攻击: 网络攻击:网络攻击者利用目前网络通信协议(如 TCP/IP协议)自身存在的或因配置不当而产生的安 全漏洞、用户使用的操作系统内在缺陷或者用户使 用的程序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安全隐患等,通过使用 网络命令、从Internet上下载的专用软件或者攻击 者自己编写的软件,非法进入本地或远程用户主机 系统,非法获得、修改、删除用户系统的信息以及 在用户系统上添加垃圾、色情或者有害信息(如特 洛伊木马)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称。
阻塞类攻击(2/2)
DoS攻击的后果: 使目标系统死机; 使端口处于停顿状态; 在计算机屏幕上发出杂乱信息、改变文件名称、删除关 键的程序文件; 扭曲系统的资源状态,使系统的处理速度降低。
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
① 阻塞类攻击
② 控制类攻击
③ 探测类攻击 ④ 欺骗类攻击 ⑤ 漏洞类攻击 ⑥ 破坏类攻击 注意: 注意:在一次网络攻击中,并非只使用上述六种攻击手段中 的某一种,而是多种攻击手段相综合,取长补短,发挥各自 不同的作用。
23
4
可信计算概述
产生安全事故的技术原因:
自身缺陷+开放性+ 自身缺陷+开放性+黑客攻击
24
4
可信计算概述
为了解决计算机和网络结构上的不安全,从根本 上提高其安全性,必须从芯片、硬件结构和操作 系统等方面综合采取措施。 由此产生出可信计算的基本思想,可信计算主要 关注的是硬件的安全性和软件安全性的协作。
25
4
可信计算概述
可信是指“一个实体在实现给定目标时其行为总 是如同预期一样的结果”。强调行为的结果可预 测和可控制。 可信计算指一个可信的组件,操作或过程的行为 可信计算 在任意操作条件下是可预测的,并能很好地抵抗 不良代码和一定的物理干扰造成的破坏。 可信计算是安全的基础,从可信根出发,解决PC 机结构所引起的安全问题。
第七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⑤调制解调器
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把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模 拟信号,称为“调制”;把模拟信号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 的数字信号,称为“解调”。
15
7.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按组成部件:计算机网络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软件主要包括:
• (1)操作系统: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 2012 Server、UNIX、Linux等。 • (2)网络协议 • (3)通信软件
25
局域网的分类
②令牌总线网 ③令牌环网 ④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⑤异步传输模式
26
2.拓扑结构
27
7.2.2 组建局域网
3.所需设备及工具 • 组建星型拓扑结构的有线以太网一般需要:交 换机、网卡、双绞线等网络设备 。 ①交换机
28
②网卡
29
③双绞线
30
③双绞线
31
③双绞线
• 直通线:异种设备互联。 • 交叉线:同种设备互联。 排线顺序
3
第7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7.1 7.2 7.3 计算机网络概述 组建简单局域网 Internet
4
7.1 基本概念
7.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定义
• 美苏争霸 • ARPANET •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就是将多台具有独立 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设备和 相关软件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 的计算机系统。
21
7.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TCP/IP模型与OSI模型的比较
22
7.2 组建简单局域网
7.2.1 问题及解决方案
23
7.2 组建简单局域网
7.2.2 组建局域网
1.局域网的分类 • 按传输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可分为:以太网、令 牌总线网、令牌环网、FDDI、ATM等;今天的 局域网几乎都是以太网。按有线和无线可分为 有线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ppt课件
典型广域网技术介绍
电路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技术
通过建立和释放物理电路连接来实现数据传 输,包括时分多路复用(TDM)和频分多路 复用(FDM)等方式。
将待传输数据分割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 独立选择传输路径,实现动态分配传输带宽, 包括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方式。
ATM技术
帧中继技术
基于信元的交换和传输技术,支持多种业务 类型,具有高速、低延迟、面向连接等特点。
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如电 子邮件、文件传输等。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确 保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
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 等工作,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 据能够正确传输。
TCP/IP四层模型
网络接口层
对应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负责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传输层
以太网应用
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建设,支持多种传输 介质(如双绞线、光纤等)和多种速率 (如10Mbps、100Mbps、1Gbps 等)。
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应用
无线局域网技术
基于IEEE 802.11标准,通过无线方式构建局域网,实现移动设备的无线接入。
无线局域网应用
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场景,提供无线互联网接入服务。同时,也 支持多种安全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输安全。
对应OSI的传输层,提供可靠的 传输服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 顺序性。主要协议有TCP和UDP。
01 02 03 04
网络层
对应OSI的网络层,负责数据包 的路由和转发。
应用层
对应OSI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 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 如HTTP、FTP、DNS等。
常见网络协议及功能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第7-8章
大多数时候服务器是网 络的核心
386以上档次的电脑都 可作为组网的工作站。
常
文件服务器
用
域名服务器
服
打印服务器
务
通信服务器
器
数据库服务器
2. 网络接入设备
网络适配器(网卡)
➢网卡通过总线与计算机设备接口相连,另一方面又通过电缆接口 与网络传输媒介相连。 ➢在PC机中主要使用PCI总线结构的网卡和 USB接口的网卡 ➢安装网卡后,还要进行协议的配置。例如,TCP/IP协议。
环型拓扑结构
优点:
▪ 传输速率高,传输距 离远。
▪ 各节点地位和作用相 同,容易实现分布式 控制
▪ 便于实现实时控制
缺点:
▪ 一个站点的故障会引 起全网的崩溃。
树型拓扑结构
优点:
▪ 信息交换在上、下结 点之间进行;
▪ 通信线路连接简单, 网络管理软件不复杂, 维护方便。
缺点:
▪ 资源共享能力差,可 A 靠性低。
7.1.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从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 将网络中的计算机等设备抽象成点,将传输介 质抽象为线,则计算机网络就形成了由点和线 组成的几何图形,从而可以采用拓扑学方法来 描述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称为网 络的拓扑结构。
➢ 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星形、总线型、环形、树 形、网状。
星型拓扑结构
SAGE的缺点:
➢ 线路利用率低 ➢ 网络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较低
7.1.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 分组交换网
2 网络结构的变化
➢1967年提出,核心思想是 “存储-转发”模式 ➢把要发送的数据分成分组, 分组中携带目标节点和源节点 的地址信息,独立的在网络中 传输,两台设备间通信没有必 要独占线路,提高通信效率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前言:《计算机网络基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面向电子商务专业新生开设,课程总学时为68学时,依据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岗位的实际需求,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的说明: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当今计算机界公认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作为信息类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知识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原理等基础上,对网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尤其是TCP/IP协议簇和IEEE 802系列,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充分运用并掌握科学的现代化网络管理方法和手段,为本专业服务,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服务,为Internet开发与管理和局域网的组建、规划和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材学习本课程需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并可以为后续课程——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组建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等积累相应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教学总时数为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54学时,实验学时为8学时,参观2学时),另外自学4学时,共分10章。
附课内总学时讲授主要知识点及课内学时分配表:二、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新技术的新发展,从网络层次结构模型的应用层到物理层来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进行描述,掌握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所采用的技术,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学会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设计方法,对典型计算机网络(Internet)的特点和具体实现有基本印象,初步培养在TCP/IP协议工程和L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为后续各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初级-网络-《网络管理员教程》目录
内容简介本书按照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要求编写,内容紧扣《网络管理员考试大纲》。
全书共分8章,分别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互联网及其应用、局域网技术与综合布线、网络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配置、Web网站建设、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进行了系统讲解。
本书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反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既可作为网络管理员资格考试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网络与通信技术基础培训的教材。
目录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1.1数据通信基础1.1.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1.2数据传输1.1.3数据编码1.1.4多路复用技术1.1.5数据交换技术1.2计算机网络简介1.2.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1.2.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2.3计算机网络的构成1.3计算机网络硬件1.3.1计算机网络传输媒体1.3.2计算机网络互连设备1.3.3计算机网络接入技术1.4计算机网络协议1.4.1OSI体系结构1.4.2TCP/IP协议1.4.3IP地址1.4.4域名地址1.4.5IPv6简介第2章 互联网及其应用2.1互联网入门2.1.1互联网简介2.1.2我国的互联网2.1.3接入互联网的方法2.2WWW基本应用2.2.1WWW的概念2.2.2利用IE浏览Web网页2.2.3WWW搜索引擎2.2.4利用WWW服务下载文件2.2.5设置IE的WWW浏览环境2.3电子邮件2.3.1电子邮件系统的基本概念2.3.2在线收发电子邮件2.3.3利用Outlook Express处理电子邮件 2.4文件传输2.4.1FTP基本概念2.4.2FTP客户程序浏览器2.4.3FTP客户程序FTP.exe2.4.4FTP客户程序Cute FTP2.5其他互联网应用2.5.1BBS2.5.2网络新闻组2.5.3IP Phone2.5.4网络娱乐2.5.5虚拟现实2.5.6电子商务2.5.7电子政务第3章 局域网技术与综合布线3.1局域网基础3.1.1局域网参考模型3.1.2局域网拓扑结构3.1.3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方法3.1.4无线局域网简介3.2以太网3.2.1以太网简介3.2.2以太网综述3.2.3以太网技术基础3.2.4以太网交换机的部署3.3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配置3.3.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3.3.2配置和管理VLAN3.3.3路由器3.3.4路由器的配置3.3.5配置路由协议3.4综合布线3.4.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3.4.2综合布线系统设计3.4.3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指标及测试 第4章 网络操作系统4.1网络操作系统概述4.1.1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4.1.2网络操作系统的结构4.1.3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4.2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与配置4.2.1Windows Server 2003及其特点4.2.2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4.2.3Windows Server 2003的基本配置4.2.4终端服务配置4.2.5远程管理4.3Red Flag Server 4.04.3.1红旗Linux简介4.3.2Red Flag Server 4.0的安装的使用4.3.3Red Flag Server 4.0第5章 Windows Server 2003应用服务器的配置 5.1IIS服务器的配置5.1.1IIS服务器的基本概念5.1.2安装IIS服务5.1.3Web服务器的配置5.1.4FTP服务器的配置5.2DNS服务器的配置5.2.1DNS服务器基础5.2.2安装DNS服务器5.2.3创建区域5.2.4配置区域属性5.2.5添加资源记录5.2.6配置0NS客户端5.3DHCP服务器的配置5.3.1DHCP简介5.3.2安装DHCP服务5.3.3创建DHCP作用域5.3.4设置DHCP客户端5.3.5备份、还原DHCP服务器配置信息 5.4活动目录和管理域概论5.4.1Active Directory5.4.2安装活动目录的备份5.4.3Active Directory5.5电子邮件服务器的配置5.5.1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安装5.5.2邮箱存储位置设置5.5.3域管理5.5.4邮箱管理5.6代理服务器第6章 Web网站建设6.1使用HTML制作网页6.1.1HTML简介6.1.2HTML常用元素6.2网页制作工具6.2.1Flash简介6.2.2Fireworks简介6.2.3Dreamweaver简介6.2.4Photoshop简介6.3动态网页的制作6.3.1ASP6.3.2ISP6.3.3PHP6.3.4AD0数据库编程6.4XML简介6.5Web网站创建与维护6.5.1Web网站的创建6.5.2Web网站的维护6.6使用HTML与ASP编程实例6.6.1实例一6.6.2实例二第7章 网络安全7.1网络安全基础7.1.1网络安全基本概念7.1.2黑客的攻击手段7.1.3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 7.2防火墙7.2.1防火墙简介7.2.2防火墙基本分类及实现原理7.2.3防火墙系统安装、配置基础7.2.4防火墙系统安装、配置实例 7.3入侵检测7.3.1入侵检测系统简介7.3.2入侵检测系统基本原理7.3.3入侵防护系统7.4漏洞扫描7.4.1漏洞扫描系统简介7.4.2漏洞扫描系统基本原理7.4.3漏洞处理策略7.5网络防病毒系统7.5.1计算机病毒简介7.5.2网络病毒简介7.5.3基于网络的防病毒系统7.6其他网络安全措施7.6.1物理安全7.6.2电磁泄密及防护7.6.3容灾系统建设7.6.4CA认证中心建设第8章 网络管理8.1网络管理简介8.1.1网络管理概述8.1.2网络管理的模型8.1.3网络管理功能8.1.4网络管理标准8.2简单网络管理协议8.2.1SNMP概述8.2.2管理信息库8.2.3SNMP操作8.3网络管理工具8.3.1Cisco Works for Windows8.3.2HP Open View8.3.3IBM Tivoli Ne Wiew8.3.4Sun Net Manager8.4基于Windows的网络管理8.4.1Microsoft SNMP服务8.4.2SNMP服务执行8.4.3Windows下SNMP服务的安装与配置 8.4.4测试Windows SNMP服务8.5网络管理技术的新发展8.5.1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8.5.2基于Web的网络管理8.5.3基于CORBA技术的网络管理8.5.4基于主动网的网络管理8.5.5TMN网络管理体系的发展8.5.6智能化的网络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章节一:网络基础概念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作用1.2 网络体系结构1.3 网络协议与标准1.4 OSI参考模型1.5 TCP/IP协议族章节二:物理层2.1 信号与噪声2.2 传输介质2.3 传输介质的特性和分类2.4 调制与解调技术2.5 数字传输技术章节三: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特点3.2 帧的结构和帧的同步3.3 面向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3.4 CSMA/CD和以太网3.5 虚拟局域网(VLAN)章节四:网络层4.1 网络层的功能和特点4.2 数据包的传输与路由4.3 网际协议(IP)4.4 网络地址转换(NAT)4.5 路由器与路由算法章节五:传输层5.1 传输层的功能和特点5.2 传输层协议的选择5.3 传输层连接管理5.4 TCP协议和UDP协议5.5 网络地址转换(NAT)章节六:应用层6.1 应用层的功能和特点6.2 常见应用层协议6.3 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6.4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6.5 网络安全与应用层协议章节七:局域网和广域网7.1 局域网的特点和分类7.2 以太网的搭建与管理7.3 VLAN的配置与管理7.4 广域网的特点和分类7.5 光纤通信和载波通信章节八:无线网络技术8.1 无线网络的特点和分类8.2 WLAN和WPAN8.3 Wi-Fi和蓝牙技术8.4 移动通信和移动网络8.5 无线传感器网络附件:附件一:网络设备配置示例附件二:常用网络命令手册附件三:网络拓扑图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负责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公司或组织。
2. NAT:网络地址转换,一种网络协议技术,用于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
3. VLAN:虚拟局域网,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的技术,实现逻辑隔离和安全控制。
《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3G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总学时数:72实验(实训)或上机学时:18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硬件基础》、《数据结构》后续课程《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与维护》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是为信息工程(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计算机管理(专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力的一门必修课,是学习其它网络及信息安全类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原理,提高分析和解决网络问题的能力能起到重要作用,是一门对学生网络能力培养起到关键、基础作用的课程。
2.教学目标及意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为学习其他课程以及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开发、管理和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介质访问控制;以太网的原理及扩展;IPv4协议的工作原理;路由器及IP数据转发原理;RIP协议原理;OSPF协议原理;TCP与UDP协议原理;DNS、HTTP、SMTP、POP3、DHCP、Telnet、FTP协议及原理;网络安全基本知识;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原理;无线网络基本原理;下一代因特网协议;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常用网络故障诊断工具;常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及使用方法;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应能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的发展;(2)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分类及结构;(3)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层和工作原理;(4)熟悉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技术;(5)掌握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及传输层的协议及工作原理;(6)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各层的硬件设备、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7)熟悉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及扩展方法;(8)掌握应用层协议和因特网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熟悉网络管理的含义和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原理;(9)了解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了解网络安全的相关概念;了解无线网络原理;了解IPv6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包括设臵口令锁定服务器控制台,设定 登录时间限制、非法访问者检测和关闭的时间间隔等。
14
7.1.3 网络安全措施
6 7
8
网络检测和锁定控制:网络管理员对网络实施监控,服务器应 记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对于非法访问应报警。
TCSEC安全体系
10
7.1.2 网络安全的评价标准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相继提出了新 的安全评测准则。1991年,殴共体发布了“信息技术安全评测 准则”;1993年,加拿大发布了“加拿大可信计算机产品评 测准则”;1993年6月,上述国家共同起草了一份通用准则,并 将CC推广为国际标准。国际安全评测标准的发展如图7-3所示 。 1993年加拿大可
网络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网络服务器端口使用自动回呼设 备、静默调制解调器加以保护,并以加密形式识别节点的身份。 防火墙控制:防火墙成为是互连网络上的首要安全技术,是设 臵在网络与外部之间的一道屏障。
3、网络通信安全措施 ⑴ 建立物理安全的传输媒介 ⑵ 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保密数据在进行数据通信时应 加密,包括链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
1
问题 原由
教学 重点
能力 要求
本章内容
§7.1 网络安全技术 §7.2 数据加密与数字认证 §7.3 防火墙技术
§7.4 虚拟专用网技术
§7.5 网络病毒防治技术 §7.6 网络管理技术
2
知识结构
网络安全技术 数据加密概念 传统加密方法 数据加密与数字认证 现代加密方法 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防火墙的基本功能 防火墙的基本类型 防火墙的基本结构 VPN的基本概念 虚拟专用网 VPN的实现技术 防火墙的安全标准与产 品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网络安全的评价标准
15
7.1.3 网络安全措施
4、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除了技术措施外,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制定相关配套 的规章制度、确定安全管 理等级、明确安全管理范 围、采取系统维护方法和 应急措施等,对网络安全、 安全设计 可靠地运行,将起到很重 安全策略 要的作用。实际上,网络 安全需求 设备配臵 安全结构 安全策略是一个综合, 要 安全漏洞 从可用性、实用性、完整 安全评估 分析 性、可靠性和保密性等方 安全评估 面综合考虑,才能得到有 安全评估 效的安全策略。
13
7.1.3 网络安全措施
1 2
3 4 5
入网访问控制:控制哪些用户能够登录并获取网络资源,控制 准许用户入网的时间和入网的范围。
网络的权限控制:是针对网络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种安全保护 措施,用户和用户组被授予一定的权限。 目录级安全控制:系统管理权限、读权限、写权限、创建权限、 删除权限、修改权限、文件查找权限和存取控制权限8种。
18
7.2.1 数据加密概念
2、加密和解密 密码技术包括数据加密和解密两部分。加密是把需要加密 的报文按照以密码钥匙(简称密钥)为参数的函数进行转换, 产生密码文件;解密是按照密钥参数进行解密,还原成原文件。 数据加密和解密过程是在信源发出与进入通信之间进行加密, 经过信道传输,到信宿接收时进行解密,以实现数据通信保密。 数据加密和解密过程如图7-4所示。
保密性
完整性
可用性
身份认证
不可抵 赖性
5
授权和访 问控制
7.1.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2、网络安全威胁 一般认为,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和拒绝服务攻击等3个 方面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受到的主要威胁。 黑客攻击 黑客使用专用工具和采取各种入侵手段非 法进入网络、攻击网络,并非法使用网络 资源。 计算机病毒侵入网络,对网络资源进行破 坏,使网络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整个 网络的瘫痪。 攻击者在短时间内发送大量的访问请求, 而导致目标服务器资源枯竭,不能提供正 常的服务。
SSL安全 论证网关
Internet
加密数据流
供应商
17
采购单位
7.2.1 数据加密概念
1、密码学与密码技术 计算机密码学是研究计算机信息加密、解密及其变换的新 兴科学,密码技术是密码学的具体实现, 它包括4个方面:保密 (机密)、消息验证、消息完整和不可否认性。 1 2 3 4
保密(privacy):在通信中消息发送方与接收方都希望保密, 只有消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才能理解消息的内容。 验证(authentication):安全通信仅仅靠消息的机密性是不 够的,必须加以验证,即接收者需要确定消息发送者的身份。 完整(integrity):保密与认证只是安全通信中的两个基本要 素,还必须保持消息的完整, 即消息在传送过程中不发生改变。 不可否认(nonrepudiation):安全通信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 不可否认性,防止发送者抵赖(否定)。
6
计的基本概念
3、网路安全漏洞 网络安全漏洞实际上是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的“通道 ”,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方面。 网络的漏洞 包括网络传输时对协议的信任以及网络传 输漏洞,比如IP欺骗和信息腐蚀就是利用 网络传输时对IP和DNS的信任。 利用服务进程的bug和配臵错误,任何向外 提供服务的主机都有可能被攻击。这些漏 洞常被用来获取对系统的访问权。 Windows和UNIX操作系统都存在许多安全 漏洞,如Internet蠕虫事件就是由UNIX的 安全漏洞引发的。
7
服务器的漏洞
操作系统的漏洞
7.1.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4、网络安全攻击 要保证运行在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防止网络被攻击。根据Steve Kent提出的方法,网络安 全攻击可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两大类,如图7-1所示。
被动攻击 截获(秘密) 分析信息内容 通信量分析 图 7-1 拒绝 篡改 (可用性) (完整性) 网络安全攻击分类 伪造 重放 (真实性) (时效性)
破密方法
网 络 安 全 与 管 理
数字认证 防火墙技术
VPN的安全协议
VPN的基本类型 网络病毒防治技术
网络管理的逻辑结构
ISO网络管理功能域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常用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性能管理与优化
网络病毒的特点
网络病毒的类型 网络病毒的防治
网络管理技术
3
§7.1 网络安全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各 层用户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网络能够更加可靠 地运行,不受外来入侵者的干扰和破坏,所以解决好网络的安全 性和可靠性,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密钥 报文 信源 明文 密文传输 明文
加密
解密
解密单元
原报文
信宿
加密单元 图 7-4
加密解密模型
19
7.2.1 数据加密概念
3、密钥体系
加密和解密是通过密钥来实现的。如果把密钥作为加密体 系标准,则可将密码系统分为单钥密码(又称对称密码或私钥 密码)体系和双钥密码(又称非对称密码或公钥密码)体系。 在单钥密码体制下,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一样的。在这 种情况下,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密钥(密钥经密钥信道传 给对方),所以密码体制的安全完全取决于密钥的安全。 双钥密码体制是1976年W.Diffie和M.E.Heilinan 提出的一 种新型密码体制。1977年Rivest,Shamir和Adleman提出RSA密 码体制。在双钥密码体制下,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不同的,它 不需要安全信道来传送密钥,可以公开加密密钥,仅需保密解 密密钥。
9
4
7.1.2 网络安全的评价标准
1、国际评价标准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等级由低到高顺序:D;C1 C2;B1 B2 B3;A。如图7-2所示。
A类
A1:验证设计 B3:安全域
B类
B2:结构安全保护 B1:标志安全保护
可信计算机系统 评测准则
C类 D类 图 7-2
C2:受控访问保护
C1:自主安全保护 D1:最小保护
主动攻击
被动攻击不修改信息内容,所以非常难以检测,因此防护 方法重点是加密。主动攻击是对数据流进行破坏、篡改或产生 一个虚假的数据流。
8
7.1.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5、网络安全破坏 网络安全破坏的技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了解最通常的 破坏手段,有利于加强技术防患。 1 2 3
中断(Interruption):中断是对可利用性的威胁。例如破坏 信息存储硬件、切断通信线路、侵犯文件管理系统等。 窃取(Interception):入侵者窃取信息资源是对保密性的威 胁。入侵者窃取线路上传送的数据,或非法拷贝文件和程序等。 篡改(Modification):篡改是对数据完整性的威胁。例如改 变文件中的数据,改变程序功能,修改网上传送的报文等。 假冒(Fabrication):入侵者在系统中加入伪造的内容,如像 网络用户发送虚假的消息、在文件中插入伪造的记录等。
Internet
Info Gate
防火墙
安全 垃圾邮 内容 审计 件网关 过滤
应用服务器群
IIS服务Web服务 DMZ区
教工区
学生区
数据库服务器群
4
7.1.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1、网络安全要求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 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者恶意的攻击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 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会中断。
16
§7.2 数据加密与数字认证
数据加密和数字认证是 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 其中,数据加密是保护数据 免遭攻击的一种主要方法; 数字认证是解决网络通信过 程中双方身份的认可,以防 止各种敌手对信息进行篡改 的一种重要技术。 数据加密和数字认证的 联合使用,是确保信息安全 的有效措施。
Web服务器
结构化保护级:在继承前面功能基础上,将安全保护机制划分 为关键部分和非关键部分,从而加强系统的抗渗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