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不等式

合集下载

寒假必修五复习二---不等式

寒假必修五复习二---不等式

寒假必修五复习二---不等式1、 不等式的性质:(1) 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异向不等式可以相减:若,则(若,则),但异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加;同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减;(2) 左右同正不等式: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乘,但不能相除;异向不等式可以相除,但不能相乘:若,则(若,则);(3) 左右同正不等式:两边可以同时乘方或开方:若,则或;(4)若,,则;若,,则。

如(1)对于实数中,给出下列命题: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则。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答:;(2)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3)、已知函数,满足,,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3)已知,且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不等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3)分析法;(4)平方法;(5)分子(或分母)有理化;(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7)寻找中间量或放缩法;(8)图象法。

其中比较法(作差、作商)是最基本的方法。

如(1)设,比较的大小2)设,,,试比较的大小(3)比较1+与的大小3. 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相等,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如(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的最小值是2B、的最小值是2C、的最大值是D、的最小值是(2)若,则的最小值是______(答:);(3)正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答:);4. 常用不等式有:(1) (根据目标不等式左右的运算结构选用)(2) (2)a、b、c R,(当且仅当时,取等号);(3) 若,则(糖水的浓度问题)。

如如果正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5、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和放缩法(比较法的步骤是:作差(商)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通分等手段变形判断符号或与1的大小,然后作出结论。

).常用的放缩技巧有:如(1)已知,求证:;(2) 已知,求证:;(3)已知,且,求证:;(4) 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5)若,求证:;(7) 已知,求证:;(8)求证:。

高中数学必修五《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五《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

§2.2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预备知识∙数与式的基本运算∙数轴重点∙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不等式的解集难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比较式的大小学习要求∙了解不等式的概念,∙熟练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我们先用天平来做两个实验. 实验1:在天平的一端放一个实物(如一只玻璃杯),另一端逐一加1g 的砝码,观察天平平衡的情况.当天平处在平衡状态,说明两端的 重量是相等的;当天平处在不平衡状态, 则两端的重量不等.在实验中你可以观 察到:(1)天平平衡是可能的;(2)天平不平衡状态是经常发生的, 所谓平衡,往往也只能是近似地处于平衡状态.这说明实际生活中,除了等量关系外,更多的是不等量关系. 在数学上,等量关系用等号“=”表示,不等量关系用符号“≠”或“<(≤)”、“>(≥)”表示,依次读作不等于、小于(不大于或小于等于)、大于(不小于或大于等于).不等于关系不能反映大小关系,因此,我们更有兴趣的,是研究以“<(≤)”、“>(≥)”表示的不等量关系.用符号“<(≤)”、“>(≥)”表示量之间不等关系的式子,称为不等式.用x 表示天平右边实物的重量,图2-11(1)的表示x >1,读作x 大于1;图2-11(2)表示x <2,读作x 小于2. 课内练习11.请你用“>(≥)”、“<(≤)”表示你在实验中出现的不等量关系.2.字母a ,b ,c ,d ,e ,f 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用“>(≥)” 、“<(≤)”连接任意两 个字母.实验2:选图2-11中天平一种不平衡态.(1)在天平两端增加或减少相等数量的砝码,天平的不平衡关系并不改变.这表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不等号方向不变.例如⇒ 7+3>5+3(即10>8);⇒ 7+(3⨯3-3)>5+(3⨯3-3)(即13>11); ⇒ 7-9>5-9(即-2>-4).(2)在天平两端以同样倍数增加重量,天平的不平衡关系并不改变.这表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例如7>5 ⇒ 7⨯2>5⨯2 (即14>10);-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d e c f a b∙∙ ∙ ∙ ∙ ∙第2题图7>57>5 ⇒ 7÷2>5÷2 (即3.5>2.5); 7>5 ⇒ 7⨯x >5⨯x , x >0.但是若在一个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情况会怎样呢?请你和我一起验证:7>5 ⇒ 7⨯(-2)<5⨯(-2)(即-14<-10); 5>-7 ⇒ 5⨯(-5)<(-7)⨯(-5)(即-25<35); -3<-2 ⇒ (-3)÷(-4)>(-2)÷(-4)(即43>21). 这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变向. 课内练习2 1. 因为3<5,所以(1)3+2 5+2,根据 ; (2)3+(-2) 5+(-2),根据 . 2. 因为4>2,所以(1)4⨯3 2⨯3,根据 ; (2)4⨯(-3) 2⨯(-3),根据 . 3. 用不等式表示下面的文字意思: (1)x 与3的差大于0; (2)y 与5的和小于1; (3)y 的3倍不小于6. 4. 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填空:(1)不等式x +3>0的两边同减去3后,不等式成为 ; (2)不等式y +6<2y -4的两边同加上4后,不等式成为 ; (3)不等式21x +7<-9的两边同乘以2后,不等式成为 ; (4)不等式9x +18<18x +6的两边同除以9后,不等式成为 ; (5)不等式-21x +7<-9的两边同乘以-2后,不等式成为 ; (6)不等式9x +18<-18x +6的两边同除以-9后,不等式成为 .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1,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 ,b ,有 a <b ⇔ a-b <0; a >b ⇔ a-b >0; a =b ⇔ a-b =0.(这里的记号“⇔”表示可以从左边关系,导出右边的关系,也可从右边关系,导出左边的关系)因此可以用求差法来判断两个数或两个式的大小.例1 比较65和76的大小. 解 因为 65-76=421423635-=-<0, 所以65<76 ▍ 例2 比较x 2+x 和3x -2的大小,其中x 为任意实数.解 因为 (x 2+x )-( 3x -2) =x 2+x -3x +2 =(x 2-2x +1)+1 =(x -1)2+1>0, 所以 (x 2+x )>( 3x -2) ▍应用求差法还可以证明:若a >b ,b >c , 则a >c .这个性质称为不等式的传递性 课内练习31. 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实数的大小:(1)32和43; (2)-3和-4; (3)12.3和3112.2. 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式的大小(式中的x 是任意实数): (1)(x +1)2和2x +1;(2)(x +5)(x +7)和(x +6)2.2. 数集的区间表示法在§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你已经知道它的解是一个数集,称为解集;即将学习的其它类型不等式的解,一般也是数集.此前的数集都是用特征描述法来表示的,为了更方便地表示数集,下面介绍一种新的、更为简单的区间表示法.(1)开区间(a , b ):(a ,b )表示{x a <x <b }, 如图2-12(1); (2)闭区间[a , b ]:[a ,b ]表示{x a ≤x ≤b },如图2-12(2); (3)左开右闭区间(a ,b ]:(a ,b ]表示{x a <x ≤b },如图2-12(3);(4)左闭右开区间[a ,b ):[a ,b )表示{x a ≤x <b },如图2-12(4); (5)左开右无界区间(a ,+∞):(a ,+∞)表示{x x >a },如图2-12(5); (6)左闭右无界区间[a ,+∞):[a ,+∞)表示{x x ≥a },如图2-12(6);(7)左无界右开区间(-∞,b ):(-∞,b )表示{x x <b },如图2-12(7); (8)左无界右闭区间(-∞,b ]:(-∞,b ]表示{x x ≤b },如图2-12(8).图2-12(1)图2-12(2)图2-12(3)图2-12(4)图2-12(5)图2-12(6)例如不等式x +3<6的解集{x ∣x <3}是区间(-∞,3);不等式x +3≥5的解集{x ∣x ≥2}是区间[2,+∞);不等式5x ≤2的解集{x ∣x ≤52}是区间(-∞,52];而不等式2(3+x )>3(3+x )的解集{x ∣x <-3}是区间(-∞,-3). 课内练习41. 以区间法表示下列数集,并在数轴上出来: (1){x ∣x <-1};(2){x ∣x ≤0};(3){x ∣x >21};(4){x ∣x ≥-31}.2. 解下列不等式,以区间法表示其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x +2<3; (2) 1-x >10; (3) 5x +2≤3x -8; (4) 1-x ≥4(x +2).课外习题 A 组1. 用“>”或“<”填空:(1)15+6 13+6; (2)9-4 7-4; (3)6+(-2) 5+(-2); (4)8+x 10+x ; (5)3⨯2 7⨯2; (6)4⨯(-3) 5⨯(-3). 2. 用“>”或“<”表示下列实数的大小关系: (1)21和31; (2)32-和21-; (3)72和115; (4)211-和31. 3. 用不等式表示: (1)x 与b 的和不小于5; (2)y 的21倍小于-1; (3)x 与3的差的2倍大于0;(4)y 与-31的和不大于6.4.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数集:(1){x |x <-2}; (2){x |x ≥3.5}; (3){x |x ≤0}; (4){x |x >-4}. 5.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和以区间形式表示: (1)x +3<5;(2)x 的2倍不大于x 与3的和.B 组1. 用不等式表示: (1)x 与3的和不小于5; (2)两个数的平方和大于0;图2-12(7)图2-12(8)(3)代数式3a +2小于1; (4)代数式4x +8是负数; (5)代数式2a -1不是负数. 2. 解出题1中5个不等式.3. 比较下列两式,求出确定大小的范围:(1)x 2-2x +1与0; (2)(x +2)2与x 2+2; (3)3x +1与2x -5; (4)-2-5x 与8-6x .C 组1. 设a >0, b >0,比较下列两式的大小: (1)b a 与a 1+; (2)a b 与1+a b .2. 证明:若a >b >0,则a 1<b1. 3. 用 “>”,“=”,“<”, “≥”, “≤” 连接: (1)(-1)2 -12; (2)|-21| 21;(3)(-2)3 -2; (4)|a | a .4. 若a >b , c >d ,那么a +c >b +d 成立吗?a -c >b -d 成立吗?若不成立,应作 怎样的修改使之成立? 5.解下列不等式(1)7x +5>8x +6; (2)6x -3≤4x -4; (3)2(2-3x )<3(x -2).。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

不等式的大体知识(一)不等式与不等关系一、应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不等式的要紧性质:(1)对称性:a b b a <⇔> (2)传递性:c a c b b a >⇒>>,(3)加法法那么:c b c a b a +>+⇒>;d b c a d c b a +>+⇒>>,(同向可加)(4)乘法法那么:bc ac c b a >⇒>>0,; bc ac c b a <⇒<>0,bd ac d c b a >⇒>>>>0,0(同向同正可乘)(5) 倒数法那么:b a ab b a 110,<⇒>> (6)乘方式那么:)1*(0>∈>⇒>>n N n b a b a n n 且(7)开方式那么:)1*(0>∈>⇒>>n N n b a b a n n 且二、应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作差法(作差——变形——判定符号——结论)3、应用不等式性质证明不等式(二)解不等式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00022≠<++>++a c bx ax c bx ax 或的解集: 设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根为2121x x x x ≤且、,ac b 42-=∆,那么不等式的解的各类情形如下表:0>∆ 0=∆ 0<∆二次函数 c bx ax y ++=2(0>a )的图象c bx ax y ++=2 c bx ax y ++=2 c bx ax y ++=2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002>=++a c bx ax 有两相异实根)(,2121x x x x < 有两相等实根 a b x x 221-== 无实根 的解集)0(02>>++a c bx ax {}21x x x x x ><或 ⎭⎬⎫⎩⎨⎧-≠a b x x 2 R的解集)0(02><++a c bx ax {}21x x x x << ∅ ∅二、标根法:其步骤是:(1)分解成假设干个一次因式的积,并使每一个因式中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2)将每一个一次因式的根标在数轴上,从最大根的右上方依次通过每一点画曲线;并注意奇穿过偶弹回;(3)依照曲线显现()f x 的符号转变规律,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高一必修五不等式的知识点

高一必修五不等式的知识点

高一必修五不等式的知识点不等式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数学关系符号,用于表示两个数或两个算式之间的大小关系。

高中数学中,不等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必修五的学习内容涉及到不等式的基本概念、性质、解法等。

下面将介绍高一必修五不等式的主要知识点。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用不等号表示两个数或两个算式之间的大小关系。

不等式中的不等号可以是小于号(<)、大于号(>)、小于等于号(≤)或大于等于号(≥)。

二、不等式的性质1. 加法性性质: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一个相同的数,不等式的方向不变。

例如,若a > b,则 a + c > b + c。

2. 乘法性性质: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一个正数,不等式的方向不变;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一个负数,不等式的方向改变。

例如,若a > b(a > 0),则 a · c > b · c。

3. 反身性:任何数与自身进行大小比较时都满足等式关系。

例如,a = a。

4. 传递性:若 a > b,b > c,则 a > c。

例如,若a > b,b > c,则 a > c。

5. 两边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对不等式关系不会改变。

例如,若a > b,则 a + c > b + c。

三、不等式的解法1. 图解法:通过在数轴上绘制对应数值的数轴图形,来解读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对于不等式 x > 3,可以在数轴上绘制一个开口向右的箭头,并在箭头右侧标记出无限大的数集。

2. 几何法:利用几何图形,如包含在坐标系上的点、线段、平面等,来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对于不等式 2x + y > 5,可以在坐标系上绘制直线 2x + y = 5,然后根据不等式的要求确定直线上、下两侧的解集。

3. 符号法:通过变量和符号的运算来对不等式进行转化,从而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对于不等式 3x + 2 < 10,可以通过减去2再除以3的方式将不等式转化为 x < 2。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五:基本不等式(共23张PPT)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五:基本不等式(共23张PPT)
基本不等式:
ab

a
b 2
(第一课时)
2019/10/5
一、情境创设 导入课题
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的会标
问题 :你能在这个图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 等关系吗?
二、自主探究 推导公式
问题 1:在正方形 ABCD 中有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角形的
两条直角边长为a,b,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 S ,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
2
又称为基本不等式
4、从数列角度看:

ab 2
看做两个正数a,b 的等差中项,
ab 看做正数a,b的等比中项,
那么上面不等式可以叙述为:
两个正数的等差中项不小于它们的等比 中项。
还有没有其它的证明方法证明均值 不等式呢?
二、自主探究 推导公式 探究:如图,AB 是圆的直径,点 C 是 AB上一点,
显然,④是成立的.当且仅当 a b 时,④中的等号成立.
2019/10/5
析 : a 0,b 0,
a b ab a b 2 ab ( a b)2 0
2
2
2
即 a b ab 2
当且仅当 a b即a b等号成立
上面所证结论通常称为均值不等式
(2)设矩形的长、宽分别为x(m),y(m),
依题意有2(x+y)=36,即x+y=18, 因为x>0,y>0,所以, xy ≤ x y
2
因此 xy ≤9
将这个正值不等式的两边平方,得xy≤81, 当且仅当x=y时,式中等号成立,此时x=y=9,
因此,当这个矩形的长与宽都是9m时,它的 面积最大,最大值是81m2。

高一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

高一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

高一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一、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数学中表示数与数之间大小关系的一种符号体系。

不等式由不等号(<、>、≤ 或≥)构成,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其中“<”表示小于,“>”表示大于,“≤”表示小于等于,“≥”表示大于等于。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ax + b > c(或 < c、≥ c、≤ c),可以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c(或 = c、≠ c)求得解集。

例如,不等式2x - 5 > 1的解集为{x | x > 3}。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1)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相反。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ax^2 + bx + c > 0(或 < 0、≥ 0、≤ 0),可以通过求解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或 = 0)的解集,并结合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不等式x^2 - 4x - 5 > 0的解集为{x | x < -1 或 x > 5}。

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性质(1)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相反。

(4)一元二次不等式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再通过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确定解集。

四、绝对值不等式1.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对于绝对值不等式|ax + b| > c(或 < c、≥ c、≤ c),可通过绝对值的定义进行分类讨论求得解集。

必修五基本不等式讲义

必修五基本不等式讲义

3.4 基本不等式ab ba ≥+2一、基本不等式:2ba ab +≤1、重要不等式:a 2+b 2≥2ab(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成立。

注意:(1)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是“a =b ”,如果a 、b 不相等,则“=”不成立;(2)不等式的变形 :①a b ≤222b a + ②a b ≤2)2(b a + ③222b a + ≥2)2(b a +≥ab ④2(a 2+b 2)≥(a +b)22、基本不等式:2b a +≥ab (a 、b ∈R +) 当且仅当“a =b ”时“=”成立。

注意:(1)内容:a >0, b >0,当且仅当“a =b ”时“=”成立;(2)其中2ba +叫做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ab 叫做正数a 、b 的几何平均数,即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例1:求证对于任意实数a ,b ,c ,有a 2+b 2+c 2≥a b +bc +c a ,当且仅当a =b =c 时等号成立。

【证明】:∵ a 2+b 2≥2ab c 2+b 2≥2bc a 2+c 2≥2ac∴ 2(a 2+b 2+c 2) ≥2ab +2bc +2ac ,∴ a 2+b 2+c 2≥ab +bc +ca 当且仅当a =b =c 时等号成立。

变式练习1:若0<a <1,0<b <1,且a ≠b ,则a +b ,2ab ,2a b ,a 2+b 2中最大的一个是( ) A :a 2+b2B :2abC :2a bD :a +b变式练习2:下列不等式:(1)x +x 1≥2;(2)|x +x1|≥2;(3)若0<a <1<b ,则log a b +log b a ≤-2;(4)若0<a <1<b ,log a b +log b a ≥2。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均值不等式推广:ba 112+ ≤ab ≤ 2ba + ≤ 222b a + 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平方平均数 当仅且当“a =b ”时“=”成立。

必修五解三角形 不等式知识点

必修五解三角形 不等式知识点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c3、三角形中的基本关系:sin()sin ,A B C +=cos()cos ,A B C +=-tan()tan ,A B C +=-sincos ,cos sin ,tan cot 222222A B C A B C A B C+++===4、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2sin sin sin a b cR C===A B . 5、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化角为边: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②化边为角:sin 2a R A =,sin 2b R B =,sin 2c C R=; 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④sin 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C C++===A +B +A B .6、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①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②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对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的题型要注意解的情况(一解、两解、三解))7、余弦定理:在C ∆AB 中,有2222cos a b c bc =+-A 等,变形: 222cos 2b c a bc+-A =等,8、余弦定理主要解决的问题:①已知两边和夹角,求其余的量。

②已知三边求角) 9、三角形面积公式:111sin sin sin 222C S bc ab C ac ∆AB =A ==B .=2R 2sinAsinBsinC=R abc 4=2)(c b a r ++=))()((c p b p a p p ---10、如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设a 、b 、c 是C ∆AB 的角A 、B 、C 的对边,则:①若222a b c +=,则90C =;②若222a b c +>,则90C <;③若222a b c +<,则90C >. 11、三角形的四心:垂心——三角形的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相交于一点(重心到顶点距离与到对边距离之比为2:1) 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外心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 12 、三角函数中 诱导公式及辅助角公式(和差角、倍角等) 。

人教版必修五: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经典例题(共22张PPT)

人教版必修五: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经典例题(共22张PPT)

例2:不等式x²-2ax+2≥a当x∈[-1,+∞)时恒成立,求a 的范围。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x22a xa20
令 f( x ) x 2 2 a a x 2 ,x 1 ,
xa f x的图像开口向上,且对称轴为
由题意得:
a1
f 1a30 或
a1
f aa2 a20
所以 3a1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解题原理:
f(a ) fx 下 x 限 D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变量和参数(求谁的范围谁是参数,谁的范 围已知谁是自变量),合理变形(一次二次不等式的标 准形式或变量参数的分离式 )。 (2) 构建函数,注意标明自变量范围。 (3)求函数的最值或限值,利用最值或限值构建关于参 数的不等式求出参数的范围。 注意事项: (1)形式上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要对二次项系数等零不 等零进行讨论。 (2)指对不等式在底数不确定时要对底数进行讨论。 (3)如最值或限值总在定义域的两端点处产生时,不 必讨论。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12021/8/112021/8/11Aug-2111- 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11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2
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2 2,2 2)
2.函数 f(x)log1(x2kx2)的值域为R,
2
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 , 22 ][22 , )
例1:不等式 x2a x40当 x(1,2) 时恒
成立,求a的范围。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最完全精炼总结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最完全精炼总结

2012.3.264.公式: 1.两实数大小的比较⎪⎩⎪⎨⎧<-⇔<=-⇔=>-⇔>0b a b a 0b a b a 0b a b a 一. 不等式(精简版)3.基 本不等式定理⎪⎪⎪⎪⎪⎪⎪⎪⎪⎪⎪⎩⎪⎪⎪⎪⎪⎪⎪⎪⎪⎪⎪⎨⎧⎪⎩⎪⎨⎧-≤+⇒<≥+⇒>≥+⎪⎪⎩⎪⎪⎨⎧+≤+≥+⎪⎪⎪⎪⎪⎩⎪⎪⎪⎪⎪⎨⎧+≤⎪⎭⎫ ⎝⎛+≤+≥+≥+2a 1a 0a 2a 1a 0ab ,a (2b aa b )b a (2b a ab 2b a 2b a ab 2b a ab )b a (21b a ab 2b a 2222222222倒数形式同号)分式形式根式形式整式形式1122a b a b --+≤≤≤+2.不等式的性质:8条性质.3.解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 解流程: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 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 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0a (bx )0a (a bx )0a (b ax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五解集: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3)解分式不等式:高次不等式:(4)解含参数的不等式:(1) (x – 2)(ax – 2)>0(2)x 2 –(a +a 2)x +a 3>0;(3)2x 2 +ax +2 > 0;注:解形如ax 2+bx+c>0的不等式时分类讨论的标准有:1、讨论a 与0的大小;2、讨论⊿与0的大小;3、讨论两根的大小;二、运用的数学思想:1、分类讨论的思想;2、数形结合的思想;3、等与不等的化归思想(4)含参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用图象分离参数后用最值函数、、、321例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在(–2,0)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例2.关于x 的不等式22(3)210x a x a +-+-<)1(log 22++-=ax ax y ⎪⎪⎩⎪⎪⎨⎧⎩⎨⎧≠≤⋅⇔≤>⋅⇔>0)x (g 0)x (g )x (f 0)x (g )x (f 0)x (g )x (f 0)x (g )x (f 0)())((21>---n a x a x a x对所有实数x ∈R 都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5)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方法:依据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从:开口方向、判别式、对称轴、函数值三个角度列出不等式组,总之都是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求解. 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的讨论:20,31xx a x x >≤++恒成立,例3.若对任意则 的取值范围.a()02f kbka>⎧⎪⎪-<⎨⎪∆>⎪⎩1.x1< x2< k()02f kbka>⎧⎪⎪->⎨⎪∆>⎪⎩2.k < x1< x()0f k<3.x1< k < x24.k1 < x1 < x2 < k25.x1 < k1 < k2 < x21212()0()002f k f k b k k a >⎧⎪>⎪⎪⎨∆>⎪⎪<-<⎪⎩12()0()0f k f k >⎧⎨>⎩6.k 1 <x 1 < k 2 < x 2< k 3122()0()0()0f k f k f k >⎧⎪<⎨⎪>⎩ 4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可行域; 第二步:在可行域内找到最优解所对应的点;第三步:解方程的最优解,从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人教版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PPT课件•课程介绍与目标•基本不等式概念及性质•基本不等式证明方法•基本不等式应用举例目录•拓展与提高:含参数的基本不等式问题•课程总结与回顾01课程介绍与目标人教版必修五数学教材基本不等式章节内容概述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教材版本及内容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基本不等式的形式、性质和应用方法,能够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归纳、证明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和严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

本节课共分为引入、新课、巩固练习、小结四个部分。

课程安排时间分配重点与难点引入部分5分钟,新课部分30分钟,巩固练习部分15分钟,小结部分5分钟。

本节课的重点是基本不等式的形式、性质和应用方法;难点是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复杂的最值问题。

030201课程安排与时间02基本不等式概念及性质不等式定义及表示方法不等式的定义用不等号连接两个解析式所组成的数学式子。

不等式的表示方法常见的不等号有“<”、“>”、“≤”、“≥”和“≠”,用于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对称性传递性可加性同向正值可乘性基本不等式性质探讨01020304当a=b 时,a<b,b>a 同时成立,反之亦然。

若a>b 且b>c ,则a>c ;若a<b且b<c ,则a<c 。

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即若a>b 且c>d ,则a+c>b+d 。

若a>b>0且c>d>0,则ac>bd 。

特殊情况下的基本不等式均值不等式对于任意两个正数a和b,有√(ab)≤(a+b)/2,当且仅当a=b 时取等号。

柯西不等式对于任意两组实数a1, a2, …, an和b1, b2, …, bn,有(a1^2+a2^2+...+an^2)(b1^2+b2^2+...+bn^2)≥(a1b1+a2b2+...+anbn)^2,当且仅当ai/bi为常数时取等号。

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如下:1. 一次性解决n个一元一次方程组将所有的方程相加得到等式,将所有的不等式相加得到不等式。

2. 均值不等式设有n个正实数a1、a2、…、an,则有:(1)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a1+a2+…+an)/n >= (a1×a2×…×an)^(1/n)(2)加权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a1*w1+a2*w2+…+an*wn)/(w1+w2+…+wn) >= (a1^w1×a2^w2×…×an^wn)^(1/(w1+w2+…+wn))其中,w1、w2、…、wn是正实数,满足w1+w2+…+wn=1。

3. 广义均值不等式设有n个正实数a1、a2、…、an,m和p同为实数且m < p,则有:(a1^m+a2^m+…+an^m)/n >= (a1^p+a2^p+…+an^p)/n当且仅当a1=a2=…=an时等号成立。

4. 柯西不等式设有n个实数a1、a2、…、an和b1、b2、…、bn,则有:(a1*b1+a2*b2+…+an*bn)^2 <= (a1^2+a2^2+…+an^2)*(b1^2+b2^2+…+bn^2)当且仅当ai/k1=bi/k2时,等号成立。

其中,k1和k2是实数。

5. 阿贝尔不等式设有n个实数a1、a2、…、an和b1、b2、…、bn,满足a1 >= a2 >= … >= an和b1 <= b2 <= … <= bn,则有:a1*b1+a2*b2+…+an*bn >= a1*bk1+a2*bk2+…+an*bkn,其中,k1、k2、…、kn是排列1、2、…、n的一个排序方式。

6. 连续不等式设有n个正实数a1、a2、…、an,如果a1 <= a2 <= … <= an,则有:(1)(a1+a2+…+an)^2 <= n*(a1^2+a2^2+…+an^2)(2)(a1+a2+…+an)^2 >= n*a1*a2*…*an其中,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1=a2=…=an。

数学必修五不等式总结

数学必修五不等式总结

数学必修五不等式总结在数学学科中,不等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它是用来描述数值关系的一种数学符号组合。

在必修五这门课程中,学生将深入学习不等式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对数学必修五中的不等式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本概念不等式是数学中用来描述大小关系的一种方式。

与等式不同的是,不等式中的符号可以是大于号(>),小于号(<),大于等于号(≥),小于等于号(≤)等。

例如:2 + 3 > 4,表示“2 + 3的和大于4”。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变量的一次项的不等式。

在必修五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掌握图像法解不等式的方法。

例如:解不等式2x - 3 > 5,先将不等式转化为等式2x - 3 = 5,然后求出这个等式的解集{x|x > 4},最后画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对应的数轴图,可得解集{x|x > 4}。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指含有一个变量的二次项的不等式。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比较复杂,需要通过一些数学技巧和定理来进行求解。

例如:解不等式x² - 3x + 2 ≥ 0,可以先通过求根公式求得方程x² - 3x + 2 = 0的解集{x|1 ≤ x ≤ 2},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凹凸性可以得出方程的解集{x|x ≥ 2} ∪ {x|1 ≤ x ≤ 2}。

四、绝对值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是指绝对值中含有不等号的不等式。

这种不等式的解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简单的解法。

例如:解不等式|2x - 1| > 3,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不等式2x - 1 > 3和2x - 1 < -3,然后分别求解这两个不等式得到解集{x|x > 2} ∪ {x|x < -1}。

五、分式不等式分式不等式是指分式中含有不等号的不等式。

解分式不等式可以通过一些常用的方法,如分式大小关系等等。

例如:解不等式(3x + 1)/(x - 2) ≤ 2,可以通过分式大小关系将不等式转化为等式(3x + 1)/(x - 2) = 2,然后解方程得到一个解集{x|x ≤ 2} ∪ {x|x > 3},最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得到解集{x|x ≤ 2}。

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基本不等式的定义: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a≤b,即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 数轴上的不等式:通过将不等式转化为数轴上的线段表示,可以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3. 加法性质: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如果a≤b,则a+c≤b+c。

4. 减法性质: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如果a≤b,则a-c≤b-c。

5. 乘法性质: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如果a≤b且c≥0,则ac≤bc。

如果a≤b且c ≤0,则ac≥bc。

6. 除法性质: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如果a≤b且c>0,则a/c≤b/c。

如果a≤b且c<0,则a/c≥b/c。

7. 对称性: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如果a≤b,则b≥a,反之亦然。

8. 传递性: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如果a≤b且b≤c,则a≤c。

9. 绝对值不等式:对于任意的实数a,有|a|≥a或|a|≥-a。

10. 三角形不等式:对于任意的三角形的边a、b和c,有a+b>c、a+c>b和b+c>a。

以上就是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的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在高中数学中,不等式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尤其是在必修五的数学课程中更是如此。

不等式是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在必修五中,我们将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如何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等问题。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数学中用于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数学符号。

常见的不等式符号包括小于(<)、大于(>)、小于等于(≤)和大于等于(≥)等。

例如,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我们可以表示如下的不等式:① a < b: 表示a小于b,即a比b更小。

② a > b: 表示a大于b,即a比b更大。

③ a ≤ b: 表示a小于等于b,即a不大于b。

④ a ≥ b: 表示a大于等于b,即a不小于b。

我们可以用不等式来描述很多实际问题,如数轴上的有理数大小关系、函数图像的区间等等。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次的不等式。

例如,下面是一些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例子:① 2x - 3 < 7: 这个不等式表示2x减去3小于7。

② 3x + 5 > -2: 这个不等式表示3x加5大于-2。

③ 4x ≤ 6: 这个不等式表示4x小于等于6。

要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可以使用类似方程的方法,通过变量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来求解未知数的范围。

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方法如下:步骤一:将不等式转化为等价的不等式,即保持不等式的不等性质不变,同时对两边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步骤二:对于含有未知数的项,将它们移到一个侧边,将常数项移到另一个侧边。

步骤三:确定未知数的范围,即使得不等式成立的所有解。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不等式。

例如,下面是一些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例子:① x^2 - 4x + 3 < 0: 这个不等式表示二次函数y = x^2 - 4x + 3的函数值小于0。

数学必修五基本不等式(市公开课一等奖)

数学必修五基本不等式(市公开课一等奖)
详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述
基本不等式通常表示为两个正数的和与积之间的不等关系,或者是两个正数的 平方和与平方积之间的不等关系。这些不等式在数学证明、函数最值求解、几 何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性质
总结词
基本不等式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这些性质决定了它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详细描述
基本不等式具有传递性、对称性、加法可乘性等性质。传递性是指如果a>b和b>c,则一定有a>c;对称性是指 如果a>b,则一定有b<a;加法可乘性是指如果a>b和c>d,则ac>bd。这些性质使得基本不等式在数学证明和 计算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02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CHAPTER
代数证法
代数证法是通过代数运算和代数 恒等式来证明基本不等式的方法。
常用的代数恒等式包括平方差公 式、完全平方公式、算术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不等式等。
代数证法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 变形和化简,最终推导出基本不
等式。
几何证法
几何证法是通过几何图形和几 何性质来证明基本不等式的方 法。
数学必修五基本不等式(市公开 课一等奖)
目录
CONTENTS
• 基本不等式的定义与性质 •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 基本不等式的扩展与推广 • 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基本不等式的定义与性质
CHAPTER
定义
总结词
基本不等式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不等关系,它反映了变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性能和稳定性。
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1 2 3
结构设计
在结构设计中,基本不等式可以用来确定结构的 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不等式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主要用来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必修五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不少与不等式相关的知识点。

下面就我所掌握的知识,对必修五不等式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

1.数轴与不等式:在学习不等式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数轴的概念。

数轴是一条直线,用来表示实数的位置。

有了数轴,我们可以很直观地表示不等关系。

对于不等式x<a,我们可以把数轴上小于a的所有数标出来。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具有一些基本的性质,可以通过这些性质来进行不等式的推导和运算。

这些性质包括:-两边相等的不等式,若左边大于右边,则右边小于左边。

-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3.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指形如 ax^2 + bx + c > 0(或 < 0)的不等式。

其中 a、b、c 是给定的实数,a ≠ 0。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键是找到不等式左边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和零点,并结合一次项 b 的正负情况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4.绝对值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是指形如x-a,>b(或<b)的不等式。

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是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对不等式进行拆分,从而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5.一次不等式与二次不等式的综合:在实际问题中,经常会同时用到一次不等式和二次不等式。

这时,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不等式知识,用代数方法来解决问题。

6.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在数学以及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中,不等式常用于解析几何、实数范围的确定等方面;在实际生活中,不等式用于描述其中一种数量的上限和下限,如商品折扣、房租优惠等。

7.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证明是数学证明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运用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我们可以对不等式进行严谨的证明,从而得到数学上的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七讲 不等式不等式与不等关系 题型一:不等式的性质1. 对于实数c b a ,,中,给出下列命题:①22,bc ac b a >>则若; ②b a bc ac >>则若,22; ③22,0b ab a b a >><<则若; ④ba b a 11,0<<<则若; ⑤baa b b a ><<则若,0; ⑥b a b a ><<则若,0; ⑦b c b a c a b a c ->->>>则若,0; ⑧11,a b a b>>若,则0,0a b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题型二:比较大小(作差法、函数单调性、中间量比较,基本不等式)2. 设2a >,12p a a =+-,2422-+-=a a q ,试比较q p ,的大小3. 比较1+3log x 与)10(2log 2≠>x x x 且的大小4. 若)2lg(),lg (lg 21,lg lg ,1ba Rb a Q b a P b a +=+=⋅=>>,则R Q P ,,的大小关系是 .(一) 解不等式 题型三:解不等式5. 解不等式6. 解不等式2(1)(2)0x x -+≥。

7. 解不等式25123xx x -<---8. 不等式2120ax bx ++>的解集为{x|-1<x <2},则a =_____, b=_______9. 关于x 的不等式0>-b ax 的解集为),1(+∞,则关于x 的不等式02>-+x bax 的解集为10. 解关于x 的不等式2(1)10ax a x -++<题型四:恒成立问题11. 关于x 的不等式a x 2+ a x +1>0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12. 若不等式22210x mx m -++>对01x ≤≤的所有实数x 都成立,求m 的取值范围.13. 已知0,0x y >>且191x y+=,求使不等式x y m +≥恒成立的实数m 的取值范围。

(三)基本不等式2a bab +≤题型五:求最值14. (直接用)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3x 2+12x 2 (2)y =x +1x15. (配凑项与系数)(1)已知54x <,求函数14245y x x =-+-的最大值。

(2)当时,求(82)y x x =-的最大值。

16. (耐克函数型)求2710(1)1x x y x x ++=>-+的值域。

注意: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若遇等号取不到的情况,应结合函数()af x x x=+的单调性。

17. (用耐克函数单调性)求函数2254x y x +=+的值域。

18. (条件不等式)(1) 若实数满足2=+b a ,则b a 33+的最小值是 .(2) 已知0,0x y >>,且191x y+=,求x y +的最小值。

(3) 已知x ,y 为正实数,且x 2+y 22=1,求x 1+y 2 的最大值.(4) 已知a ,b 为正实数,2b +ab +a =30,求函数y =1ab 的最小值.题型六: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19. 已知c b a ,,为两两不相等的实数,求证:ca bc ab c b a++>++22220. 正数a ,b ,c 满足a +b +c =1,求证:(1-a )(1-b )(1-c )≥8abc21. 已知a 、b 、c R +∈,且1a b c ++=。

求证:1111118a b c ⎛⎫⎛⎫⎛⎫---≥ ⎪⎪⎪⎝⎭⎝⎭⎝⎭题型七:均值定理实际应用问题:22. 某工厂拟建一座平面图形为矩形且面积为200m 2的三级污水处理池(平面图如图),如果池外圈周壁建造单价为每米400元,中间两条隔墙建筑单价为每米248元,池底建造单价为每平方米80元,池壁的厚度忽略不计,试设计污水池的长和宽,使总造价最低,并求出最低造价。

(四)线性规划题型八:目标函数求最值23. 满足不等式组⎪⎩⎪⎨⎧>≤-+≤-+0,087032y x y x y x ,求目标函数y x k +=3的最大值24.已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1)10x a x a b +++++=的两个实根为1x 、2x ,并且102x <<,22x >.则1ba -的取值范围是25. 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03440x x y y ≥⎧⎪+≥⎨⎪≥⎩ ,则222x y x ++的最小值是26. 已知变量230,330.10x y x y x y y +-≤⎧⎪+-≥⎨⎪-≤⎩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z ax y =+(其中a>0)仅在点(3,0)处取得最大值,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27. 已知实数x y ,满足121y y x x y m ≥⎧⎪≤-⎨⎪+≤⎩,,.如果目标函数z x y =-的最小值为1-,则实数m 等于( )题型九:实际问题28. 某饼店制作的豆沙月饼每个成本35元,售价50元;凤梨月饼每个成本20元,售价30元。

现在要将这两种月饼装成一盒,个数不超过10个,售价不超过350元,问豆沙月饼与凤梨月饼各放几个,可使利润最大?又利润最大为多少?复习――不等式的基本知识参考答案高中数学必修内容练习---不等式1. ②③⑥⑦⑧;2. p q >;3.当01x <<或43x >时,1+3log x >2log 2x ;当413x <<时,1+3log x <2log 2x ;当43x =时,1+3log x =2log 2x4.∵1>>b a∴0lg ,0lg >>b a 21=Q (p b a b a =⋅>+lg lg )lg lg Q ab ab b a R ==>+=lg 21lg )2lg( ∴R >Q >P 。

5.6. {|1x x ≥或2}x =-;7. (1,1)(2,3)-); 8. 不等式2120axbx ++>的解集为{x|-1<x <2},则a =___-6____, b=__6_____9.),2()1,(+∞--∞ ).10. 解:当a =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x x >; 2分当a ≠0时,a (x -a1)(x -1)<0;当a <0时,原不等式等价于(x -a 1)(x -1)>0不等式的解集为11x x x a ⎧⎫><⎨⎬⎩⎭或; ............................................................................... 6分当0<a <1时,1<a 1,不等式的解集为11x x a ⎧⎫<<⎨⎬⎩⎭; ............................................. 8分当a >1时,a 1<1,不等式的解集为11x x a ⎧⎫<<⎨⎬⎩⎭; .................................................. 10分当a =1时,不等式的解为φ. ............................................................................................ 12分11. _____0≤x <4________ 12. 12m >-) 13.(],16m ∈-∞14. 解:(1)y =3x 2+12x 2≥23x 2·12x2 = 6 ∴值域为[ 6 ,+∞)(2)当x >0时,y =x +1x ≥2x ·1x=2;当x <0时, y =x +1x = -(- x -1x )≤-2x ·1x=-2∴值域为(-∞,-2]∪[2,+∞)15. (1)解5,5404x x <∴->,11425434554y x x x x ⎛⎫∴=-+=--++ ⎪--⎝⎭231≤-+=当且仅当15454x x-=-,即1x =时,上式等号成立,故当1x =时,max 1y =。

(2)当,即x =2时取等号 当x =2时,(82)y x x =-的最大值为8。

16. 解析一:当,即时,421)591y x x ≥+⨯+=+((当且仅当x =1时取“=”号)。

解析二:本题看似无法运用基本不等式,可先换元,令t =x +1,化简原式在分离求最值。

22(1)7(1+10544=5t t t t y t t t t-+-++==++)当,即t =时,459y t t≥⨯=(当t =2即x =1时取“=”号)。

17. 24(2)x t t +=≥,则224y x +2214(2)4x t t t x =+=+≥+因10,1tt t >⋅=,但1t t =解得1t =±不在区间[)2,+∞,故等号不成立,考虑单调性。

因为1y t t =+在区间[)1,+∞单调递增,所以在其子区间[)2,+∞为单调递增函数,故52y ≥。

所以,所求函数的值域为5,2⎡⎫+∞⎪⎢⎣⎭。

18. (条件不等式) (1)解: b a33和都是正数,b a 33+≥632332==⋅+b a b a当b a33=时等号成立,由2=+b a 及b a 33=得1==b a 即当1==b a 时,b a 33+的最小值是6.(2)解:190,0,1x y x y >>+=,()1991061016y x x y x y x y x y ⎛⎫∴+=++=++≥+= ⎪⎝⎭当且仅当9y xx y=时,上式等号成立,又191x y +=,可得4,12x y ==时,()min 16x y += (3)解:x1+y 2=x2·1+y 22= 2 x ·12 +y 22下面将x ,12 +y 22 分别看成两个因式: x ·12 +y 22≤x 2+(12 +y 22 )22 =x 2+y 22 +12 2 =34即x 1+y 2 = 2 ·x12 +y 22 ≤ 342(4)解:法一:a =30-2b b +1 , ab =30-2b b +1 ·b =-2 b 2+30bb +1由a >0得,0<b <15 令t =b +1,1<t <16,ab =-2t 2+34t -31t =-2(t +16t )+34∵t +16t≥2t ·16t=8 ∴ ab ≤18 ∴ y ≥ 118 当且仅当t =4,即b =3,a =6时,等号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