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目录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1.1生活处处有哲学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1.1生活处处有哲学1](https://img.taocdn.com/s3/m/a9b111ecfc4ffe473268abcb.png)
1、哲学的本义 P6
结论:哲学是一门给 人智慧、使人聪明的
【本义】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 / Philosophia (哲学)
学问
Philein(v.)+ Sophia(n.) = Philosophia
哲学≠智慧 哲学本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ia 爱和追求 + 智慧 = 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英语: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智慧 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B.哲学是追求智慧的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活之中!
球队是个整体,个人单打独斗不可能战胜对手。 A.哲学并非高悬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哲学智慧源于生活与实践 C.哲学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指导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塞翁之马,焉知非福
认识 世界
改造 世界
你和其他人性格一样吗?
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与他 人不一样的“特质” ——矛盾的“特殊性”
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 律——规律的“客观性”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人们的这些哲学思想、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吗?如果 不是,那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1、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产生的本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哲学是追求智慧的科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吸毒、自杀、暴力……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我们考问人生: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人生有何价值?生命有何意义?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目录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7f4aaf5a0242a8956aece40e.png)
☆3.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嘚要求4
z4a83
☆3.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嘚要求5
z4a84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嘚灵魂 教案1
z4a85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嘚灵魂 教案2
z4a86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嘚灵魂 教案3
z4a87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嘚灵魂 教案4
z4a49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案3
z4a50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案4
z4a51
☆2.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案5
z4a52
☆3.7.1世界是普遍联系嘚教案1
z4a53
☆3.7.1世界是普遍联系嘚教案2
z4a54
☆3.7.1世界是普遍联系嘚教案3
z4a55
☆3.7.1世界是普遍联系嘚教案4
z4a95
☆3.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教案2
z4a96
☆3.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教案3
z4a97
☆3.12.3价值嘚创造与实现 教案1
z4a98
☆3.12.3价值嘚创造与实现 教案2
z4a99
☆3.12.3价值嘚创造与实现 教案3
z4a27
☆2.4.1世界嘚物质性 教案2
z4a28
☆2.4.1世界嘚物质性 教案3
z4a29
☆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教案1
z4a30
☆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教案2
z4a31
☆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教案3
z4a32
☆2.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教案4
z4a33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第4—6课)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第4—6课)](https://img.taocdn.com/s3/m/4526c38f763231126fdb116a.png)
《南水北调》(刘铁军摄)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短暂中寻找生命的永恒。
哲学让我们参悟宇宙,体悟人生。
哲学让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
凭借主观能动性,人类在实践中将开启一个意义的世界,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屈原的《天问》已经成为千古绝唱。
世界从哪里来?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能不能认识世界?人在世界中处于什么位置?人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还是可以做世界的主人?这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哲人上下求索。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科学地揭示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科学地揭示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四课探宄世界的本质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在实践和认识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懂得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看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等。
如果用哲学的眼光来考察“世界究竟是什么”,我们就应当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撇开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从中探究其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Array质形态。
只有牢牢掌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进一步领悟: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从大自然中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目录 人教版
![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目录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21cf8576c66137ef061959.png)
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目录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有规律的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与价值观人的价值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11.1社会发展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11.1社会发展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be981f7ad0d233d4b14e69fa.png)
社会存在——物质方面
(如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 最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
社会意识——精神方面
(如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 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古希腊的唯物论者赫拉克利特:只有智慧的人才是高贵的人,他 蔑视群众,说什么:“一个人如果是最优秀、最高贵的人,在 我看来就抵得上一万人。”
这上句层话 建农说筑明一了定夫什要么适的哲合学经道济想理基?础状法况的很规律 可笑,你能从哲学上说明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吗?
这说明个人的社会意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3)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 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带有阶级性
对于穷人来说:木材只有作为燃料和贩卖获取食物的作 用; 对于富人来说:木材可以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品等诸多的 生活享受工具。 对于贩卖木材的商人:只看到木材的商业价值,而看不 到木材的美; 植物学家:它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画家:多 美的姿态和色彩,你就是一幅画卷;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矛盾运动
(1)含义:
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军队、警察、法庭、 监狱、包括政府部门 在内的国家机关等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 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
社会经济关系
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最重要) ②人们在生产中地位和相互关系 ③产品的分配关系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 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共34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f98cd9561252d380eb6ec6.png)
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这句话主要强调(
C)
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C、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 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
• 2.下面两幅漫画告诉我们( )
• ①哲学思想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 ②孩子的追问 中蕴含着哲学智慧 ③人的哲学思想是与生俱来 的 ④孩子的问题中不自觉地涉及了哲学问题
久,他2就、找由到泰了勒一个斯反的击故的事机告会诉。有我一们年哲,学由于天气不好,橄 榄歉收的,来许多源做是橄什榄么生?意的商人都有些心灰意冷。但泰勒斯经
过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天象,认定来年会风调雨顺,橄榄将大获 丰收。于是他用自己仅有的一点钱,把当地全部橄榄榨油机都 租用过来,由于没有人跟他竞争,因而租金很低。第二年,橄 榄果然获得大丰收,需要很多榨油机,人们纷纷向泰勒斯租用, 泰勒斯趁机抬高价格,从中赚了一大笔。这是,泰勒斯对那些 认为哲学无用的人说:“这回你们知道了吧,哲学家们只要愿 意,是很容易发财致富的。不过,我的雄心不是发财,而是研 究科学罢了。”
于哲 仰学 望开 天始 穹
2、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智慧是在生活实践中,人们 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 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 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因此,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在实 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注意:
哲学上 讲的世界
客观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这两幅漫画揭示的是哲学的来源,从孩子的追问中,我们可以看出哲学的产生 源于不自觉地对世界的思考,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表述错误。故选D项。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959424110508763230121207.png)
什么是世界观?
——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提醒1: 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 一般的问题。它不是对世界某个事物或特定领域的思考与回答, 而是对整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的本质和特征的把握。
提醒2: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每个人都会思考周围的人和事, 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因此,世界观人人都有。
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哲学的一般知识
辩证唯物论:第4、5课
(第二单元 )
马 克 思
辩证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6课
主
义
(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7、8、9、10课
哲
学 历史唯物主义: (第四单元)
社会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11、12课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 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根本观点
看法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 原则和根本方法
做法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 样的方法论;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③世界观与方 法论是相互不可脱离的。
温馨提示:为更好地满足您的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Thank you for
小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整个世界
某一具体领域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 揭示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
的一般规律
规律。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概括和升华(总结)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④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698a1e7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6.png)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模块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正确指导。
哲学反作用于具体科学。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和联系:①区别:对象②联系: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
三、世界观和哲学的区别和联系。
1、世界观:人人都有,自发形成的,零散的。
2、哲学:并非人人都懂,自觉形成,系统化理论化3、哲学和世界观都是研究整个世界的。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B、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教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教材 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df62b5ca856a561252d36f6d.png)
目录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精神1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2生活处处有哲学 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5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9哲学的基本问题 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1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5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5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7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2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7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28世界的物质性 28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30第五课求索真理的历程35意识的本质 35意识的作用 38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42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42在实践中追求发展真理 46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50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53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5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54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57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60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60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3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6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67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72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75树立创新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75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78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81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85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86社会发展的规律 86主会历史的主体 93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96价值与价值观 96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99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02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107结构图追寻生活的智慧《文苑图》周文矩(南唐)@§画卷描绘了四位文士绕松静思的情景。
尽管他们姿态各异,但却流露出同样的沉思。
世事万物因为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哲学就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和思想智慧,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共27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1.1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ae18d2ddccda38366baf3a.png)
历
真理与谬误
史
唯 社会历史观(第11课)
物 主
价值观(第12课)
义 人生观(综合探究)
第11-12课
2
学习目标
1、哲学在哪里? 2、哲学从何而来? 3、为什么要学哲学?
1、你能说出一些你所了解的哲学家吗? 对于这些哲学家,你了解他们的思想吗?
2、对于“哲学”,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能否用一些关键词描述一下?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 个学生一个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 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
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满满地塞了一屋子。 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
另一个学生买了一支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 明。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方 法。”
哲学家与船夫
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 学家。在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哲学吗?” 船夫摇摇头,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 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 又摇摇头,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 命。”正当哲学家与渔夫继续交谈时,一阵大风将小船 掀翻,哲学家和船夫都被抛进河里。这时,船夫说: “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在水中挣扎着回答道:“不 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你的整个生命。”
“如果你能驯服一匹烈马,那么其 他马又有何难驾驭的呢?我能忍受 这样凶的人,天下人谁不能做我的 朋友呢?”
相形见绌 长期生活于富丽堂皇王宫中的伊
丽莎白女王忽然心血来潮,亲临英国 大哲学家培根的家,她没有想到大哲 学家的住宅会是这样简朴,惊叹道: “你的住宅太小了啊!”
“陛下,这是因为您光临寒 舍,才使它显得小了。” 培根耸耸肩膀,平静地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目录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有规律的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辩证否定观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创新推动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与价值观
人的价值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