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doc
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必修4).doc
![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必修4).doc](https://img.taocdn.com/s3/m/7ee3bb7455270722182ef74f.png)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学习要求(一眼便知)
二、自主学习(双手协作)
哲学源于
哲学与生活
哲学是指导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是的世界观
哲学的含义
,又有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
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哲学则是
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具体科学的进步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
是问题
一是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划分的唯一标准)
二是的问题
为什么:
哲学是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都是哲学与时代
哲学是的先导:
是和
阶级基础:
产生自然科学基础:
直接理论来源:
第一次实现了与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与的有机统一
实现了基础上的与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重大理论成果
地位: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
生的,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功能,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
识和改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
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使我
们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
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三、合作探究(三思而明)
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
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
高中政治必修四笔记
![高中政治必修四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d2bcf6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4.png)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马克思——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 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 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的含义: ①本义: 爱智慧与追求智慧。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既是世界观, 也是方法论, 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 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人们对整个世界以与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就是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2.哲学的对象: 整个世界3.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 吧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4、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 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 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5、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用世界观作为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就成了方法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2、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 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3、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超详细整理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超详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5713abccbff121dc368384.png)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的智慧来自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从哲学本义上看,哲学是爱智慧,追求智慧的。
b.从哲学的功能上看,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4、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依赖于实践,哲学产生于实践。
(2)实践需要哲学。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的含义:世界观用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①世界观人人有,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而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
★(2)联系: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
(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做哲学学说。
②反对把哲学神秘化。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5、具体知识分类(1)自然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2)社会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3)思维科学知识: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6、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区别(研究范围和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7c64144a7302768e9939a0.png)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的产生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二、哲学是什么(一)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智慧)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3.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世界观(看法想法)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做法)体现世界观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1.具体科学的分类2.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个性、个别、具体)②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生活,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共性、一般、抽象)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可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易错句:哲学是科学的时间观和方法论(×)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内容(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①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为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为唯心主义(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①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②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2.唯物主义基本形态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三、两个对子1.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2.辩证法&形而上学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科学的哲学)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二、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三、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3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③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①毛泽东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世界是物质的(一)什么是物质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客观性),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高二政治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Word版)
![高二政治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106af1192e45361166f50e.png)
高二政治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什么是世界观和方*?两者的关系如何?(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3)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也不存在脱离方*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9、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最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高中新课标政治必修第4模块知识要点
![高中新课标政治必修第4模块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4026110f18583d049645933.png)
高中新课标政治必修第4模块知识要点《生活与哲学》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的任务是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认识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知识的内容: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一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多方面的: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阀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阿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023年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2023年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8c15c9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c.png)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哲学是什么?1.哲学与世界观和措施论(1)哲学与生活1)、哲学旳智慧产生于人类旳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旳追问和思索。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旳艺术。
Ⅰ、作用: 使人聪颖, 给人智慧。
Ⅱ、意义: a、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旳指导。
b、指导人们对旳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Ⅲ、任务: 寻找光明, 在人类生活旳路途上点起前行旳明灯, 指导人们对旳地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Ⅳ、哲学就是智慧之学, 或追求智慧之学, 即爱智之学。
是现世旳智慧, 是文化活旳灵魂。
(2)世界观与措施论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旳总旳见解和主线观点。
哲学是有关世界观旳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旳世界观。
(3)世界观与措施论旳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措施论旳统一。
①、世界观决定措施论, 措施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旳世界观就有什么样旳措施论。
②、不存在脱离世界观旳措施论, 也不存在脱离措施论旳世界观2.哲学与其他科学旳关系(1)其他科学:①、内容: a、自然科学知识b、社会科学知识c、思维科学知识②、特点:哲学对某一详细领域旳概括和升华, 从中抽象出最一般旳本质与最普遍旳规律。
(2)详细科学与哲学旳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旳关系)1).详细科学是哲学旳基础, 详细科学旳进步推进哲学旳发展。
2).哲学为详细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措施论旳指导。
3.时代与哲学旳关系: 时代决定哲学, 哲学反作用于时代。
1)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旳精神生活旳构成部分, 是一定社会和时代旳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旳反应。
②真正旳哲学之因此是时代旳精髓, 是由于它们在不一样程度上反应了时代旳任务和规定, 把握了时代旳脉搏, 总结概括了时代旳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批判功能:①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旳批判, 更新人旳观念, 解放人旳思想。
②塑造引导: 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旳前进方向, 提出社会发展旳理想目旳, 指导人们追求美好旳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 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旳巨大旳物质力量。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a7b356f46527d3240ce06a.png)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概论)核心提示:哲学の产生哲学の起源哲学の作用哲学の本义哲学の任务哲学の内涵哲学の基本问题哲学の基本派别哲学の两个对子哲学与时代の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课美好の生活导向1课1框生活处处有哲学P41.哲学の产生:P4哲学の智慧产生于人类の实践活动。
2.哲学の起源:P5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の追问和对世界の思考。
3.哲学の作用:P5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の艺术。
4.哲学の本义:P6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の学问。
5.哲学の任务:P6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课2框关于世界观の学说P7①从本质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の学说。
②从特点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の统一。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の概括和总结。
④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の学问。
哲学の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第二课百舸争流の思想2 课1框哲学の基本问题P101.哲学の基本派别:P12◇附表:唯心主义の两种基本形态:P13第三课时代精神の精华3课1框真正の哲学都是自己时代の精神上の精华P16 1.哲学与时代の关系:P163课2框哲学史上の伟大变革P18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辨证唯物论)核心提示:物质运动规律意识认识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の本质4课1框世界の物质性P283.人类社会の物质性:P304课2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P31 一.运动:1.运动の含义:P31哲学上所讲の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の变化和过程。
2.运动与物质の关系:P313.运动の特点:P32运动是无条件の、永恒の和绝对の。
静止の特点:静止是有条件の,暂时の和相对の二.规律:注意:人们可以认识、发现、利用规律。
但是不能创造、改造、改变、消灭规律。
第五课把握思维の奥妙5课1框意识の本质P351.意识の含义:p35物质决定意识。
5课2框意识の(能动)作用P382.意识の作用:P38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必修四 第1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篇)
![必修四 第1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1a776de009581b6bd9ebe0.png)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
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 用。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的物质形态
质的属性
物质体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 根本方向,本质上 是正确的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 义;机械性、形而上学 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 义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 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 器
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 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
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代表人物 及观点
联系
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
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理”;
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
②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
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对精神”的外化;
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③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
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世界观与方法论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
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 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
观点
本方法
联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两者统 一于哲学
[提醒] (1)哲学不等于世界观,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主要看它是否系统化、理论化、体系化。
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政治必修4).doc
![哲学与生活知识点(政治必修4).doc](https://img.taocdn.com/s3/m/11941acf0b4c2e3f56276380.png)
必修4的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前言1.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应该是哲学的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哲学上讲的世界包括三部分,一是自然界,二是人类社会,三是人的意识。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又称为物质世界或客观世界;意识又称为精神世界或主观世界。
3.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 )哲学源于生活。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 )哲学指导生活。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1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联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则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1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c5a63890c69ec3d5bb75b0.png)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第1页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要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
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
史唯物主义
2 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3 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两种形态
基本观点
唯
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的本源,认为整个客观
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
心
主观唯心主义
主
把客观精神夸大为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整个现实
客观唯心主义
世界就是这种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1.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在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 住了时代脉搏,正确的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提和要求。 5、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结合起来;(2)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 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6、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7、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要点汇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要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4c28f6c52d380eb63946d22.png)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要点汇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的含义1.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特别提示: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特别提示:世界观哲学都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阐述科学的世界观。
3.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与其他具体科学的关系1.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与反思;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迚步推动着哲学的収展;3.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特别提示: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一般与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不能将哲学与具体科学等同起来,将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是将哲学凌驾于其他具体科学之上,是错误的。
三哲学的作用: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单元综合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总结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单元综合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点总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9ec12ea8114431b90dd8c2.png)
一二三四五
二、哲学的内涵 全面理解哲学的内涵,应把握以下几点 (1)从本义看,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之学,是一门给人智慧、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单元整合
一二三四五
一、正确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哲学源于生活 (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实践中逐步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并不神秘,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 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 作和生活。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
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它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成为 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3)任何反映时代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 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一二三四五
四、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一二三四五
五、哲学与时代精神
1.真正的哲学
含 是对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是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把握,是自己 义 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原 因
第一,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 的脉搏。第二,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 果
高中政治必修4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4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考试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719dce4bb68a98270fefad1.png)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理解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世界观;②哲学是世界观与办法论统一;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概括和总结2、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体当前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对的结识存在问题(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4、哲学与时代关系真正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精华哲学对社会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先导):①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批判,更新人观念,解放人思想。
②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迈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抱负目的,指引人们追求美好将来,同步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巨大物质力量。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基本:阶级基本: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本:最具代表性: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重要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6、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性: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统一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辨证自然观与唯物辨证历史观有机统一③第一次实现了在实践基本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第二单元摸索世界和追求真理唯物论(四、五课)、结识论(第六课)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备能动作用。
对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增进作用,错误意识则会起到阻碍作用。
办法论:规定咱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对的思想意识,发挥人主观能动性。
【意识对物质具备能动作用涉及:①人可以能动地结识世界。
(意识具备目性、筹划性、积极创造性和自觉选取性特点)②人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
其一,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备指引作用。
对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增进作用,错误意识则会起到阻碍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
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3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从“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①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
②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