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身细部构造

合集下载

墙体一般构造与细部构造及设计

墙体一般构造与细部构造及设计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3.2.3.6 圈梁
圈梁:沿建筑物外墙、内纵墙及部分横墙设 置的连续而封闭的梁。
作用: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及墙体的稳定 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 墙体开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当圈梁被门窗洞口(如楼梯间窗洞口)截断时, 应在洞口上部设置附加圈梁,进行搭接补强。附加 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两梁高差的两倍, 亦不小于1000mm(图3.19)。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 按施工方法分:
叠砌墙:将各种加工好的块材用砂浆按一定的 技术要求砌筑而成的墙体
板筑墙:直接在墙体部位竖立模板,在模板内 夯筑粘土或浇筑混凝土,经振捣密实 而成的墙体
装配式板材墙:将工厂生产的大型板材运至现 场进行机械化安装而成的墙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9度 屋盖处及 每层楼盖 处
屋盖处及 每层楼盖 处;各层 所有的横 墙
4φ12 150mm
圈梁有钢筋砖圈梁和钢筋混凝土圈梁 两种。
钢筋混凝土圈梁宜设置在与楼板或屋 面板同一标高处(称为板平圈梁);或紧贴 板底(称为板底圈梁)(图3.20(a)、(b))。
钢筋砖圈梁(图3.20(c))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如进一步利用混凝土的塑性变形及材料构成特点在墙体构件成型时采取措施使其表面具有装饰性的线型不同的质感并尽可能地改善其色彩效果从而满足立面装饰要求形成装饰混凝土饰面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墙体的一般构造和 细部构造及设计
3 墙体构造
本章提要
本章内容:墙体的一般构造和细部构造;墙体 的保温、隔热及节能构造;隔墙和 墙体装饰装修构造。

墙身细部构造设计要求

墙身细部构造设计要求

墙身细部构造设计要求( 1 )勒脚部位外抹水泥砂浆或外贴石材等防水耐久的材料,高度不小于700 mm。

应与散水、墙身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的防潮系统。

( 2 )散水(明沟):1 )沿建筑物四周,在勒脚与室外地坪相接处,用不透水材料(如C20混凝土、毛石)做地面排水坡(沟),使雨水、室外地面水迅速排走,远离基础。

2 ) 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宜为600〜1000mm;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300mm。

3 )散水的坡度可为3%〜5%。

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30m伺距设置伸缩缝。

4 ) 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缝内应填弹性膨胀防水材料。

( 3 )水平防潮层:在建筑底层内墙脚、外墙勒脚部位设置连续的防潮层隔绝地下水的毛细渗透,避免墙身受潮破坏。

内墙两侧地面有高差时,在墙内两道水平防潮层之间加设垂直防潮层。

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做在墙体内、高于室外地坪、位于室内地层密实材料垫层中部、室内地坪(±0.000)以下60mm处。

( 4 )墙体与窗框连接处必须用弹性材料嵌缝,以防风、水渗透。

窗洞过梁和外窗台要做好滴水,滴水凸出墙身不小于60 mm;在其下端做有效的滴水处理,防止窗下墙的污染。

( 5 )女儿墙:与屋顶交接处必须做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为防止女儿墙外表面的污染,压檐板上表面应向屋顶方向倾斜10%,并出挑不小于60mm。

( 6 )非承重墙的要求: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等。

1 )轻钢龙骨轻质板墙隔撞击声时,应在轻钢龙骨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之间加弹性阻尼材料。

2 ) 轻质材料墙体隔空气声较差,作为分户墙和外墙时厚度应不小于200 mm。

3 ) 轻型砌块墙在高度3m 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交接和转角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沿高度方向每500mm加不少于两根直径6mm、长度不小于1000mm的钢筋。

土建篇砖墙的细部构造

土建篇砖墙的细部构造

土建篇:砖墙的细部构造1.墙脚墙脚是指基础以上靠近室内、外地面的墙段。

它包括勒脚、踢脚、墙身水平防潮层和散水等部分。

1)勒脚勒脚是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接近的部位。

其作用主要有:保护墙身避免外界雨雪侵蚀而破坏;加固墙身防止受外界机械碰撞而受损;装饰墙身美化立面效果。

勒脚的高度确定主要应考虑使用功能和立面造型等特点。

为保证防潮,并考虑机械碰撞的影响,勒脚至少应高过水平防潮层。

勒脚的构造做法通常有抹灰、贴面或石砌等几种。

2)散水勒脚下端沿外墙四周地面设置的向外倾斜的防水构造,称为散水或护坡。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室外地面水及屋檐滴水对墙基的侵蚀。

散水需有一定的排水坡度,一般为2% ~ 5%。

散水的宽度主要与屋顶排水方式有关。

对于有组织排水,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mm.对于无组织排水,当设有明沟时,檐口滴水中心与明沟竖向对齐;当不设明沟时,散水宽度比屋顶挑檐宽出200mm.散水与明沟的构造做法通常有砖铺、块石、混凝土散水等。

3)防潮层墙身防潮层的作用是阻断毛细水,保持墙身干燥。

防潮层位置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当室内地面垫层采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时,其位置应设在室外地面以上,室内地面垫层高度范围内,一般在室内地面下60mm处;b.当室内地面垫层采用透水材料(如灰土、碎砖)时,其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60mm处;c.当内墙两侧地面出现高差,或外墙是地下室墙时,应在墙身内设置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和一道垂直防潮层。

防潮层做法通常有柔性防潮和刚性防潮两大类。

柔性防潮材料主要选用各种卷材;刚性防潮材料主要选用防水砂浆防潮和细石混凝土防潮。

2.窗台窗台按位置不同分为外窗台和内窗台。

外窗台是用以排除窗外侧流下的雨水,保护墙面;内窗台是用以排除窗内侧的冷凝水,并防止内墙面被撞坏且便于清洗。

窗台按其构造方式不同有悬挑窗台和不悬挑窗台。

悬挑窗台可用于外窗台或内窗台,外窗台的形式常与立面处理相结合,可做成单个窗台、通长窗台、窗套等。

(完整版)墙体的细部构造

(完整版)墙体的细部构造

钢筋砖过梁
度一般为跨度的1/15~1/10,过梁跨度为2~3m。
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是用砖平砌,并在灰缝中加适量钢筋。 钢筋砖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1.5m,砂浆强度等级不宜 低于M5.0。其做法是在第一皮砖下的砂浆层内放置钢 筋,过梁的高度应经计算确定,一般不少于5皮砖,同 时不小于洞口跨度的1/5,钢筋的数量为120mm墙厚不 少于1Φ5,钢筋每边伸入砌体支座内的长度不宜小于 240mm。
图4.11
图4.11 散水构造
(a)砖散水;(b)三合土散水;(c)块石散水; (d)混凝土散水;(e)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散水
明沟
明沟是将雨水集中排入下水道系统中去,属有组织 的排水形式。排水沟的构造做法有混凝土排水沟、砖 砌排水沟和石砌排水沟等。
防潮层
为防止土壤中的水分由于毛细孔作用进入墙内,在墙中 设置的连续防水层称墙身防潮层。防潮层的构造做法有防 水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和油毡防潮层等。防潮 层的位置与地面情况有关。当室内地面为实铺构造时,外 墙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室外地面以上、首层室内地面混凝 土垫层的上下表面之间,一般在室内地面以下60mm处。内 墙两侧地面有高差时,防潮层分别设在两侧地面以下60mm 处,并在两防潮层间墙靠土一侧加设垂直防潮层。
砂浆、水刷石等面层,或贴天然石材。勒脚的高 度一般距室外地坪500mm以上或考虑造型的 要求与窗台平齐
勒脚的构造 (a)抹水泥砂浆或水刷石;(b)加厚墙身并抹灰;(c)镶砌石材;(d)用石材砌筑
实例图
散水
散水是将雨水散开到离房屋较远的室外地面上去, 是自由排水的形式。散水的构造做法有砖散水、 三合土散水、块石散水、混凝土散水、季节性冰 冻地区散水等,散水的宽度一般为600~1000mm, 坡度3%~5%,并应比屋顶檐口宽出100~200mm。

墙体细部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
定。为了施工方便,梁高应与砖的皮数相适应,以方便墙体连 续砌筑,故常见梁高为60mm、120mm、180mm、240mm,即60mm
的整倍数。梁宽一般同墙厚,梁两端支承在墙上的长度不少于
240mm,以保证足够的承压面积。 过梁断面形式有矩形和L形。为简化构造,节约材料,可
将过梁与圈梁、悬挑雨篷、窗楣板或遮阳板等结合起来设计。
沉降缝设置举例
3、防震缝 防震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造 成变形和破坏而设置的垂直缝。防震缝应将建筑物分成若干 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1)防震缝的位置 建筑平面体型复杂,有较长的突出部分,应用防震缝将 其分简单规整的独立单元; 建筑物(砌体结构)立面高差超过6m,在高差变化处须 设防震缝; 建筑物毗连部分结构的刚度、重量相差悬殊处; 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须在高度变化处设防 震缝。 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降缝协调布置。 (2)防震缝宽 防震缝宽与结构形式、设防烈度、建筑物高度有关。在 砖混结构中,缝宽一般取50~100mm,多(高)层钢筋混凝土 结构防震缝最小宽度(见下表)。
为了保证墙体的强度,砖砌体的砖缝必须横平竖直,错 缝搭接,避免通缝。同时砖缝砂浆必须饱满,厚薄均匀。常
用的错缝方法是将顶砖和顺砖上下皮交错砌筑。每排列一层
砖称为一皮。常见的砖墙砌式有全顺式(120墙)[如图],一 顺一顶式、三顺一顶式或多顺一顶式、每皮顶顺相间式也叫
十字式(240墙),两平一侧式(180墙)等(砖墙的组砌方
时一般设散水,但应加滴水砖(石)带。散水的做法通常是
在素土夯实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70mm。散 水应设不小于3%的排水坡。散水宽度一般0.6-1.0m。散水与 外墙交接处应设分格缝,分格缝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 下沉时将散水拉裂。散水整体面层纵向距离每隔6-12m做一

墙体的细部构造

墙体的细部构造

墙体的细部构造
图6-14 构造柱
建筑识图与构造
门窗过梁简称过梁,是指设置在门窗洞口上 部的横梁,主要用来承受洞口上部墙体传来的荷 载,并把这些荷载传递给洞口两侧的墙体。过梁 的种类较多,目前常用的有砖拱过梁、钢筋砖过 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三种,其中以钢筋混凝土过 梁最为常见。
墙体的细部构造
1.4 构造柱
构造柱是设在墙体内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柱,主要作用是与 圈梁共同形成空间骨架,以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提高抗震能 力。
墙体的细部构造
常用的踢脚有水泥砂浆踢脚、塑料地板踢脚、水磨石踢脚、大理石(花岗 石)踢脚、硬木踢脚等, 墙裙是踢脚的延伸,高度一般为1 200~1 800 mm。 卫生间、厨房墙裙的作用是防水和便于清洗,常用的墙裙有 水泥砂浆墙裙、乳胶漆墙裙、水磨石墙裙、石质板材墙裙等。 一般居室内墙裙主要做装饰用,常用的有纸面石膏板贴面墙 裙、塑料条形扣板墙裙、胶合板(或实木板)墙裙等。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不单设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以下 500 mm的基础内,或锚固于地圈梁内。构造柱断面尺寸不小 于240 mm×180 mm,主筋不小于412,箍筋为6@250 mm。
墙体的细部构造
墙与柱之间沿墙高每500 mm设26钢筋拉接,每边伸入墙 内不小于1 m。构造柱在施工时,应先砌墙并留马牙槎,随着 墙体的上升,逐段浇筑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混凝土强度 一般为C20。构造柱如图6-14所示。
墙体的细部构造
1.3 门窗洞口构造
1)窗台
窗台是窗洞下部的构造,用来排除窗外侧流 下的雨水和内侧的冷凝水,并起一定的装饰作用。 位于窗外的叫作外窗台,位于室内的叫作内窗台。 当墙很薄,窗框沿墙内缘安装时,可不设内窗台。 窗台的构造如图6-10所示。

墙体细部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
表3.2
圈梁设置要求及配筋
设 计 烈 度
圈梁设置及配筋 沿外墙及内 纵墙
6、7度
屋盖处必须设置, 楼盖处隔层设置; 屋盖处必须设置, 楼盖处隔层设置; 屋盖处间距不大于 7m;楼盖处间距不 大于15m;构造柱对 应部位 4φ 8 250mm
8度
9度

梁 设 置 沿内横墙
屋盖处及 屋盖处及每层楼 每层楼盖 盖处 处 屋盖处及每层楼 盖处;屋盖处间 距不大于7m;楼 盖处间距不大于 7m;构造柱对应 部位 4φ 10 200mm 屋盖处及 每层楼盖 处;各层 所有的横 墙 4φ 12 150mm
2、沉降缝
• 为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造成危害,在建 筑物某些部位设置从基础到屋面全部断开的垂直 缝称为沉降缝。 • (1)沉降缝的设置原则是: ①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转角处; ②地基不均匀,难以保证建筑物各部分沉降量一 致; ③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高度或荷载相差很大,或 结构形式不同; ④建筑物的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 毗连处。 • (2)沉降缝的缝宽 • 沉降缝的缝宽与地基情况和建筑物高度有关,其 沉降缝宽度一般为30~70mm,在软弱地基上其 缝宽应适当增加。
3、防震缝
• 防震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造成变形和破坏而设 置的垂直缝。 • (1)防震缝的位置 • 建筑平面体型复杂,有较长的突出部分,应用防震缝将其分简单规整的独 立单元; • 建筑物(砌体结构)立面高差超过6m,在高差变化处须设防震缝; • 建筑物毗连部分结构的刚度、重量相差悬殊处; • 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须在高度变化处设防震缝。 • 防震缝应沿建筑物全高设置,基础可不断开。 • 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降缝协调布置。地震区需设伸缩缝和沉降缝时,须 按防震缝构造要求处理。 • 防震缝封盖作法与伸缩缝相同,但不应做错缝和企口缝。由于防震缝的宽 度比较大,构造上更应注意做好盖缝防护构造。

非常实用的建筑构造知识,墙身细部构造,外墙周围排水处理等

非常实用的建筑构造知识,墙身细部构造,外墙周围排水处理等

非常实用的建筑构造知识,墙身细部构造,外墙周围排水处理等一、墙身细部构造(一)防潮层防潮层的做法(1)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3%----5%防水剂,厚度为20mm----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

此种做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2)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3)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

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油毡沿长度铺设,搭接长度≥100mm。

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宜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二)勒脚勒脚做法如下:(1)勒脚表面抹灰可采用8mm----15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12mm厚1:2水泥白石子浆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

此法多用于一般建筑。

(2)勒脚贴面可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贴面,如花岗石、水磨石板等。

贴面勒脚耐久性强、装饰效果好,用于高标准建筑。

(三)外墙周围排水处理散水的做法应满足以下要求:(1)散水的做法通常是在夯实素土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mm~70mm。

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为600mm~1000mm;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mm~300mm(2)散水的坡度可为3%~5%。

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m~30m间距设置伸缩缝,散水与外墙交接处应设分隔缝,分隔缝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下沉时将散水拉裂,缝宽可为20mm~30mm,缝内应填沥青类材料。

(3)明沟可用砖砌、石砌、混凝土现浇,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0.5%~1%,坡向排水井。

沟中心应正对屋檐滴水位置,外墙与明沟之间应做散水。

(四)门窗洞口1.过梁为承受门窗洞口上部的荷载,并把它传到门窗两侧的墙上,所以在其上部要加设过梁。

过梁的断面不大,梁内配筋也较小。

过梁一般可分为钢筋混凝土过梁、砖砌平拱、钢筋砖过梁等几种。

墙体细部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

(一)墙身的细部构造为了保证墙体的耐久性和墙体与其他构件的连接,应在相应的位置进行构造处理。

墙身的细部构造包括墙脚、门窗洞口、墙身加固措施、变形缝构造以及其他构造等。

1、墙脚构造墙脚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内外墙都有墙脚,外墙的墙脚又称为勒脚。

由于墙脚位于地下,砌体本身存在很多微孔,常受到地表水和土壤中水的侵袭,致使墙身受潮、饰面层脱落、影响室内外环境。

因此,必须做好墙脚的防潮、增强勒脚的坚固及耐久性、排除房屋四周地面的水。

吸水率较大、对干湿交替作用敏感的砖和砌块不能用于墙脚部位,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a)墙身防潮墙身防潮的方法是在墙脚铺设防潮层,防治土壤和地面水渗入砖墙体。

1)防潮层的位置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面60mm处,同时还应至少室外地坪150mm,防止雨水溅湿墙面。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如炉渣、碎石等),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处。

当内墙两侧地面出现高差时,还应设竖向防潮层。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如图3—2所示。

图3—2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2)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如图3—3、3--4所示)墙身水平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第一,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水泥用量3%~5%防水剂,厚度为20~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

此种做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

第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φ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第三,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应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如果墙脚采用不透水的材料(如条石或混凝土等),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时,可以不设防潮层。

图3—3 水平防潮层的做法(a)油毡防潮层(b)防水砂浆防潮层(c)防水砂浆砌砖(d)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图3—4 垂直防潮层的做法b)勒脚构造勒脚是外墙的墙脚,和内墙脚一样,受土壤中水分的侵蚀,应作相同的防潮层。

砌体墙的细部构造

砌体墙的细部构造
墙脚细部构造主要包括墙身防潮、勒脚、 散水或明沟与踢脚等。
1、墙身防潮
墙体底部接 近土壤部分易 受土壤中水分 的影响而受潮, 从而影响墙身, 故设防潮层, 一般有水平防 潮层和垂直防 潮层。
1)水平防潮层
水平防潮层是在建筑物内外墙体室内地 面附近设水平方向的防潮层,以隔绝地下 潮气等对墙身的影响。
2、圈梁
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闭合 的梁。
(1)作用:是配合楼板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 体性,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 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对抗震设防区,设置圈梁与 构造柱形成骨架以提高墙身抗震能力。
(2)位置:圈梁应设置在楼(层)盖之间的同一标高 处,或紧靠板底的位置及基础顶面和房屋的檐口处 。
4、空心砌块墙墙芯柱
当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时,应在外墙转角 处、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 墙交接处、隔12m或单元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 楼梯间及电梯间四角设置墙芯柱,以保证墙体的 整体刚度和稳定性。砌块排列时应将空心砌块的 空洞上下对齐,在孔中插入2φ12通长钢筋,采 用细石混凝土填入砌块孔中。
过梁断面形式有矩形和L形。为简化构造, 节约材料,可将过梁与圈梁、悬挑雨篷、窗楣板 或遮阳板等结合起来设计。如在南方炎热多雨地 区,常从过梁上挑出300~500mm宽的窗楣板,既 保护窗户不淋雨,又可遮挡部分直射太阳光。
平拱砖过梁
半圆砖拱
钢筋砖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
1.3 墙身加固措施
多层砖混结构承重墙,由于砖 本身为脆性材料,其承载能力有限, 为了提高抗震和承载能力,需对墙身 采取加固措施,如增设门垛、壁柱( 墙墩、扶壁)、圈梁、构造柱等,以 提高墙身的强度和稳定性,来满足设 计要求。

墙体细部构造

墙体细部构造

构造柱不设独立基础
24
构造柱必须与圈梁及墙体紧密连 对整个建筑物形成空间骨架, 接。对整个建筑物形成空间骨架, 从而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 从而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 墙体的应变能力, 墙体的应变能力,使墙体由脆性变 为延性较好的结构,做到裂而不倒。 为延性较好的结构,做到裂而不倒。
构造柱与砖墙拉结
圈梁与构造柱整浇
脱 模 后 的 圈 梁 、 构 造 柱
25
构造做法:
主筋一般采用4φ12或4φ14,箍筋采用φ6, 主筋一般采用4φ12或4φ14,箍筋采用φ6,间距不大于 4φ12 φ6 250mm, 250mm, 墙与柱之间应沿墙高每500mm 2φ6钢筋拉结 500mm设 钢筋拉结, 墙与柱之间应沿墙高每500mm设2φ6钢筋拉结,每边伸入墙 内不少于1000mm 1000mm。 内不少于1000mm。 施工时先砌墙,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柱。 施工时先砌墙,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柱。
26
16
2.设置圈梁
圈梁又称腰箍, 圈梁又称腰箍 , 是沿外 墙四周及部分内隔墙 设置的连结闭合的梁。 设置的连结闭合的梁 。 作 用 --- 圈 梁 配 合 楼 板 的作用可提高建筑的 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 增强墙体的稳定性, 增强墙体的稳定性 , 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 沉降而引起的开裂。 沉降而引起的开裂 。 对抗震设防地区, 对抗震设防地区 , 利 用圈梁加固墙身尤为 重要。 重要。
6.2.4 块材墙的细部构造 .2.4 块材墙的细部构造
1
一、墙脚
包括 :勒脚、
墙身防潮、 散水及明沟
2
1.勒脚
勒脚及其构造设计要求:防碰撞、防潮
勒脚处理 水平防潮层
3
砌体墙勒脚部分易受潮

砖墙的细部构造

砖墙的细部构造

三、垃圾道 (1)定义: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 为了排除垃圾,有时需设垃圾 道。垃圾道一般布置在楼梯间 靠外墙附近,或在走道的尽端, 有砌砖垃圾道和混凝土垃圾道 两种。 (2)构造:由孔道、垃圾进口及垃 圾斗、通风孔和垃圾出口组成。 一般每层都应设垃圾进口,垃 圾出口与底层外侧的垃圾箱或 垃圾间相连。通气孔位于垃圾 道上部,与室外连通。
四.窗台
—— 窗洞下边缘构造处理。
(1)作用:排除窗上流下的雨水, 美化房屋立面。
(2)形式:
外窗台——砖平砌挑出;砖侧砌 挑出;预制混凝土窗台板。
内窗台——木窗台板。 (3)构造:挑出60mm,两端比洞口 长120mm,可连成腰线,表面做排 水坡度,底边做滴水。
内窗台
砌 体 结 构
五.过梁
圈梁位置
4.圈梁的构造做法 —— 钢筋砖圈梁、钢筋混凝土圈梁。
钢筋砖圈梁
钢筋混凝土圈梁
圈梁遇到洞口时的处理
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 附加圈梁,其配筋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不变(如图)。
附加圈梁
(二)构造柱
设在墙体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立柱。 1.构造柱的作用
—— 约束墙体,防止墙体开裂散塌, 提高墙体整体性和刚度。
八.烟道、通风道、垃圾道
一、烟道 (1)定义:在设有燃煤炉灶的建筑中, 为了排除炉灶内的烟煤,常在墙内 设置烟道。 (2)构造:在寒冷地区,烟道一般应设 在内墙中,若必须设在外墙内时, 烟道边缘与墙外缘的距离不宜小于 370mm。 (3)做法:砖砌、预制 在多层建筑中,很难做到每个炉灶都 有独立的烟道,通常把烟道设置成 子母烟道,以免相互窜烟。 烟道应砌筑密实 ,并随砌随用砂浆将 内墙抹平。
防潮层
定义:墙体底部接近土壤部分易受土壤中水份的影响而受潮, 为隔绝土壤中水份对墙身的影响,在靠近室内地面处设防 潮层。 1)水平防潮层:在建筑物内外墙体室内地面附近设水平方 向的防潮层,以隔绝地下潮气等对墙身的影响。比室内地 面低60mm(位于刚性垫层厚度之间)或比室内地面高60mm (柔性垫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