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辛《拉奥孔》与荷马史诗
莱辛_拉奥孔_中的荷马史诗_张辉
· 29·
文艺理论研究 2012 年第 1 期 , 的读者会发现, 莱辛正是通过指出温克尔曼的这个致命的“硬伤 ” 使得后者的整个立论成为空中楼阁 。 在温克尔曼试 莱辛却再次举重若轻地指出二者之间的根本差异 。诗与画的差异, 更重要的是, 两种不 图展现雕刻与诗共同点的地方, 同的古代图景的差异, 两种对理想人性的理解的差异 。 “悲观绝望和哀伤的声音由诗人摹仿出来, , 莱辛说菲罗克忒忒斯的 响彻了整个剧场 ” 这是在描述索福克勒斯悲剧 : “所有这些声音, 的实际情形, 不也同时是在问 温克尔曼, 你听到了吗? ” 莱辛似乎认为在这短短的一个插曲中频繁使用关于声音的词汇还不足以完全表达他的意思, 在这个段落的最后, 他 《菲罗克忒忒斯》 “这第三幕所由组成的那些哀痛的号喊, ‘哎 第三幕的例子, 让人们关注 呻吟, 中途插进来的 又举了一个 , ( 7) 。 呦, 咳咳’ 以及整行的悲痛的呼声所用的顿挫和拖长 ” 一边是无声的克制, 一边是响彻四方的哀号 。一边是雕刻般的静穆, 一边是诗( 悲剧) 的响亮的叫喊。 满纸的呻吟, — —那个温克尔曼意义上静穆的拉奥孔分庭抗议, 满纸的号喊, 莱辛无疑是要用巨大的声音效果与那个雕刻中的拉奥孔 — 用文字制造一种让人不安 、 也让人难忘的氛围。 正是在那一片号喊声中, 荷马史诗出场了。莱辛单刀直入地写道: 号喊是身体苦痛的自然表情, 荷马所写的负伤的战士往往是在号喊中倒在地上的 。女神维纳斯只擦破了 ( 《伊利亚特》 , 卷五第 343 行) , 这不是显示这位欢乐女神的娇弱, 而是让遭受痛苦的自然 一点皮也大声叫起来 ( 本性) 有发泄的权利。就连铁一般的战神在被狄俄墨德斯矛头刺疼时, 也号喊得顶可怕, 仿佛有一万个狂怒 ( 《伊利亚特》 , 的战士同时在号喊一样, 惹得双方军队都胆战心惊起来 卷五第 859 行) 。( 8 ) 在这里, 号喊, 依然是莱辛强调的关键词 。更重要的是, 在莱辛看来, 痛苦的号喊, 非但不是怯懦和卑微的表现, 还恰 恰是出于人的自然表情( natuerliche Ausdruck) 和人的本性 ( menschliche Natur) 。而在荷马史诗中, 这种自然( 本性) 既体 — —欢乐之神和战神身上。而且, 现在负伤倒地的一般战士身上, 也体现在人格化的神— 不但娇弱的维纳斯女神不会因为 “发泄的权利” 行使了 而丧失其神性, 就是铁一般的战神阿瑞斯, 也并不会因为自然情感的流露而变得低贱 。 莱辛认为, 在荷马那里尤其重要的是不违反自然( 本性) , 各按照自身的本然行事 。 一般人是如此, 神是如此, 英雄 : “尽管荷马在其它方面把他的英雄们描写得远远超出一般人性之上, 也不例外。原因很简单 但每逢涉及痛苦和屈辱的 情感时, 每逢要用号喊、 哭泣或咒骂来表现这种情感时, 荷马的英雄们却总是忠实于一般人性的 。 在行动上他们是超凡 ” ( 8) 的人, 在情感上他们是真正的人 。 “超凡的人 ” , “Geschpfe hherer Art ” ,也可直译为 “更高类别的人( creatures of a higher 所谓行动上 莱辛的原文是 kind) ” 。换言之, 这更高类别的人, 之所以属于更高类别而成为超凡的人, 也即成为英雄, 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人的七情 “真正的人( wahre Menschen ) ” 六欲, 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像雕刻中的拉奥孔那样静穆; 而是相反, 他们完全具有所有 所 具有的情感, 但在行事( Tat ) 上却并不会受制于情感 。 对此, 莱辛在《拉奥孔 》 第四章, 用“有人气的英雄( menschlichen Helden) ” 这个说法, 做了如下呼应: 他的哀怨是人的哀怨, 他的行动却是英雄的行动 。二者结合在一起, 才形成一个有人气的英雄 。有人气的 英雄既不软弱, 也不倔强, 但是在服从自然的要求时显得软弱, 在服从原则和职责的要求时就显得倔强 。 这种 人是智慧所能造就的最高产品, 也是艺术所能模仿的最高对象 。( 30 ) “最高产品 ” “最高对象 ” 很明显, 莱辛虽然主张人应该重视并表达自己的自然情感, 但他心目中的 或 却不能停留在这个 较低层次。与其说他试图用自然状态或自然主义来反对温克尔曼意义上的克制与忍受, 不如说这仅仅是他的一种策略 。 也就是说, 莱辛之所以要强调荷马与索福克勒斯所展现出来的人的自然( 本性) , 主要是要纠正温克尔曼对古代人的片 面理解, 而不是要简单否定人性所具有的不同等级, 将一切都降低到本能和欲望的层次, 不分高低贵贱照单接受 。 莱辛提醒我们充分注意, 正是由于有荷马史诗的存在, 我们才看到了古代人的双重性, 那被温克尔曼对雕刻拉奥孔 的描述所掩盖了的双重性 。而事实上, 在伟大的荷马那里, 古代人既有作为真实的人的一面,同时, 更关键的是, 他们还 有英雄的一面。 — —莱辛所谓 “作为更智慧后代的我们文雅欧洲人( wir 而温克尔曼, 甚至不只温克尔曼, 还有大多数现代欧洲人 —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荷马史诗古希腊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并借此表现“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包括《伊利昂纪》(又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相传是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荷马史诗用神话方式表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伊利昂纪》讲述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奥德修纪》讲述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还乡的故事;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两千年来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骑士文学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中世纪文学的一种,体现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主要内容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现骑士精神,反映骑士的生活理想,追求世俗生活的享乐和世俗爱情;(骑士精神:忠君、护教、行侠为信条,尚武,重视荣誉,爱慕崇拜贵妇人,为博取所爱贵妇人的欢心甘愿冒险)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抒情诗发源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以“破晓歌”最为著名,大量骑士抒情诗的出现,成为近代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爱情作品的发端;骑士传奇又称骑士叙事诗,兴旺于法国北方,分为不列颠故事系统、拜占庭系统和古代系统,其浪漫情调、离奇情节爱情故事,对后世浪漫主义文学颇有影响;其情节性为长篇小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独立个人的描写内容,为后世作家所继承人文主义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欧洲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1.用人权反对神权,主张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七星诗社16世纪法国的人文主义运动中由龙沙、杜贝莱等七人组成的文学团体,代表法国人文主义文学的贵族倾向;肯定生活,歌颂自然与爱情,反对禁欲主义,注重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提出诗歌语言改革和诗歌理论的进步主张,但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艺术上追求典雅风格;杜贝莱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言书,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艺批评论著流浪汉小说产生于16世纪中叶的西班牙(西班牙经济开始衰落,人民群众日益贫困,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沦为无业游民,社会上冒险风气盛行);基本特征:【思想】表现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内容】基本上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结构】以主人公(大多为无业游民)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代表作:无名氏《小癞子》大学才子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大多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代表:1.李利《恩底弥翁》2.马洛——为“新戏剧”奠定了基础,成就最为突出(三部悲剧:《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3.基德《西班牙的悲剧》——复仇悲剧,复仇模式:复仇-亡灵-延宕-疯癫-死亡4.格林——有平民倾向,代表作《僧人培根和僧人邦格》是浪漫喜剧的雏形为莎士比亚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巴罗克文学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在17世纪上半叶达到盛期;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后世把16世纪以富丽繁复、精雕细刻为特点的建筑成为具有巴罗克风格的造型艺术,巴罗克文学的风格与此相仿,因而得名;【意大利】马里诺《阿多尼斯》,形成“马里诺诗体”【西班牙】1.贡戈拉——“夸饰主义”(又称“贡戈拉主义”):比喻新奇,形象奇特,典故冷僻,词汇夸张,句式对偶2.卡尔德隆《人生如梦》【德国】格里美豪森《痴儿西木传》巴罗克文学发展了一种新的美学趣味和倾向,它不满足于固有的价值体系,它的出现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愿望和需要;它的艺术手法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直接作用,对19世纪以来的拉美文学也有深刻影响清教徒文学17世纪英国体现清教徒思想的作品,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这场革命在宗教的外衣下进行,斗争主要在保王的国教与革命的清教之间展开;代表:1.弥尔顿——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和革命文学的代表《失乐园》:取材于《圣经·旧约》,采用无韵诗体,价值在于赞美撒旦的反抗,将撒旦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来刻画,成为世界文学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失乐园》是世界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复乐园》:取材于《圣经·新约》,诗人把耶稣塑造成资产阶级清教徒革命家形象,具有坚贞不渝的气节。
第六章 造型艺术
第六章造型艺术一、单选题1.“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
因此,中国的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是走上艺术美的方向,而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
”这是以下哪位学者的观点?( )A.季羡林B.熊十力C.宗白华D.朱光潜【答案】C【解析】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
因此,中国的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是走上艺术美的方向,而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
这也可说是中国书法的一个特点。
”确实,书法艺术在形式美中蕴藏着意蕴美,体现出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体现出书法家的精神气质和美学追求。
这些抽象的“点、线、笔、画”仿佛成了有机生命体的“筋、骨、血、肉”,一个个汉字仿佛具有了生命,从而使本来只有实用书写价值的书法升华到艺术境界,传达出我们民族的情感和思想。
2.《掷铁饼者》是以下哪位雕塑家的代表作品?( )A.贝尼尼B.米开朗基罗C.菲狄亚斯D.米隆【答案】D【解析】《掷铁饼者》是古希腊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品。
米隆的作品突破了古风时期雕刻的拘谨形式,把希腊雕刻艺术推向新的高峰。
他善于把握人体的准确结构及其在运动中的变化关系,并达到精神和肉体的平衡和谐。
《掷铁饼者》一直保留至今,它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运动员娴熟、优美的投掷姿态。
作者米隆在这一作品中出色地概括了掷铁饼这一运动的整个连续的过程,创造了一个出色的充满活力的运动员形象,表现了一种动态美。
3.造型艺术最佳的一瞬间,应当选取即将到达顶点前的那一顷刻,因为“最能产生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让想象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了,我们愈看下去,就一定在它里面愈能想象出更多的东西来”。
这一观点由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A.尼采B.席勒C.莱辛D.康德【答案】C【解析】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美学家莱辛在他的名著《拉奥孔》中,就是通过比较拉奥孔这个题材在古典诗歌(《荷马史诗》)和古代雕塑中的不同表现手法,来论证了文学与造型艺术在本质特征上的根本区别。
避免描绘激情顶点的顷刻是艺术特有的留白——我读《拉奥孔》
文艺研究避免描绘激情顶点的顷刻是艺术特有的留白——我读《拉奥孔》文/刘明妍摘要:“拉奥孔之死”是西方艺术作品中一个永恒的母题。
不论是小说、戏剧、诗歌、雕塑还是绘画,都曾经对拉奥孔做过这样或那样的描绘。
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拉奥孔》,乃是德国著名美学家、文学批评家莱辛所著的《拉奥孔》。
在以希腊化时期的著名雕塑作品“拉奥孔”雕塑群为叙述对象的同时,莱辛的该部著作里也详细的提及了与“拉奥孔”这一母题有关的其他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对他们之间的种种联系差异的详细分析,莱辛在这部书中证实了他有关于“造型艺术比诗歌更适宜于表现美”[1]的观点。
而在此部著作的第三章,莱辛详细的叙述了“造型艺术家为什么要避免描绘激情顶点的顷刻”[2]的相关问题。
本文就此问题更深入的探讨了造型艺术家运用此种描绘手法究竟能使作品得到怎样更好的表达和阐释,它对受众群体对造型本身的接纳和理解是否能够提供更为便捷的帮助。
关键词:召唤结构;视域留白;模仿与补充;悲剧意识在拉奥孔的雕像里,父子三人俱被两条巨大的毒蛇缠绕,紧绷的肌肉和瞪大的眼睛昭示着他们的恐惧,因此,于此件作品中所讨论的“激情顶点的顷刻”其实便是“恐惧心理之下的精神崩溃”,通过作品现有的情节所展示出来的画面感,我们不难想到这种崩溃几乎是毫无悬念的,然而造型艺术家们却并没有选择那样的一个“顷刻”来做为他们这幅雕刻作品的蓝本,而是把时间定格在这个“顷刻”之前,这样对于情节的裁剪,这样对于极其强烈的情感的避开,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艺术的“留白”。
“留白”一词,极富于中华传统的美感,且多用于中国的绘画艺术中。
留白一词的关键是“白”,在中国的绘画艺术里,“白可以是天空、是流水、是浮云,是创作者可以想象到的任意景物。
”[3]在三维的造型艺术当中,我们能够通过留白看到的,便不仅仅是作者未表现出的人或物,我们或许能从中看到某些情感,某些情节,甚至是某些信仰。
一、避免描绘激情顶点的顷刻是视域的留白莱辛在第三章里详细的分析了“避免描绘激情顶点的顷刻”的原因。
从《拉奥孔》入手分析古希腊悲剧中蕴含的真正美-美学论文-哲学论文
从《拉奥孔》入手分析古希腊悲剧中蕴含的真正美-美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拉奥孔》是公元前1 世纪中叶,由希腊雕刻家阿格桑德罗斯、波利多罗斯、阿塔诺多罗斯创作的群雕。
雕像表现了特洛伊城的拉奥孔与两个儿子在天神派来的两条巨蛇缠绕下的极度痛苦与挣扎的情景。
开近代西方古典文艺理论研究之风的德国著名学者温克尔曼曾对《拉奥孔》这组群雕作出过一番著名的评论:希腊杰作一般的主要的特征是一种高贵的单纯和一种静穆的伟大,既在姿态上,也在表情里。
此诚为技经肯綮之论。
在《拉奥孔》整件雕塑中,我们注意到这个在突然遭到天神派来的大蛇缠绕的特洛伊,虽身心都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仍然保持着一种相对镇定与静穆的神情,以一种超越常人的平静而严肃的姿态去面对既定的命运。
其实,不仅仅是《拉奥孔》这一件雕塑作品,纵观古希腊时代的一切文艺作品几乎都带有这种庄严与静穆的风格:无论是如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那般伟大的悲剧,还是如盲诗人荷马的《奥德赛》和《伊利亚特》那般令人惊叹的史诗,以及那些充满神秘与浪漫色彩的神话传说它们都在向人们展现着一个又一个英勇顽强地同的命运作、并且最终能够坦然面对命定结局的英雄形象。
高贵的出身和庄严肃穆的神态是这些半神半人或是超越常人的英雄们的共同特征。
而这种极其悲壮的英雄主义精神表现的正是人格的崇高之美。
亚里士多德在其文艺理论专著《诗学》中把古希腊悲剧定义为:描写的是严肃的,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模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地遭到不幸,从而成为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
这里所说的情感的净化指的就是一种单纯之美,一种由于人物内心情感的升华而体现出的神圣与庄严,正如大难临头时的拉奥孔,丝毫没有像普通人预料的那样歇斯底里。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厄运往往会做出种种垂死的挣扎,发出愤怒的咆哮,然而这尊希腊雕像中的拉奥孔却以一种庄严与静穆的力量深深地震撼着世界,以一颗真正高贵而圣洁的灵魂打动着世人。
浅谈莱辛《拉奥孔》诗画观
浅谈莱辛《拉奥孔》诗画观作者:于海峰车京蔚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09期【摘要】《拉奥孔》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辩论诗与画的美学名著,作者莱辛是促进日耳曼启蒙运动的前驱者,其思想更是对后世西方美学与文艺批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此书以古希腊群雕拉奥孔与维吉尔的史诗拉奥孔被咬死的片段为例,从各个方向准确辨别诗与画的界限。
莱辛的诗画观以诗画异质为主,但也辨别地论证了诗画同质,有别于西方传统的单纯追求诗画同一的学者们。
本文从真与美不同追求、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媒介的不同、视觉听觉的不同感知、动态与静态呈现效果的不同四方面分别进行剖析,比较诗与画本质的区别,以此探寻莱辛的诗画观。
【关键词】拉奥孔;美学;雕塑;诗画观【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引言莱辛是德国非常著名的作家和批评家,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奠基人。
拉奥孔缘起于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中最后特洛伊木马计的部分,书中进行比较的是取自于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中拉奥孔被咬死的片段,以及古希腊后期三位雕塑家根据同一题材运用大理石共同雕刻而成的一组群雕。
莱辛以二者作为比较,系统讨论诗画异质与同一性。
《拉奥孔》一书被称为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发展的纪念碑,全书以随笔的形式进行记录,所以,此书条理并非十分清晰,但这依然无法动摇此书在世界美学史上的地位。
一、莱辛的诗画异质观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提到:“莱辛从比较拉奥孔这个题材在古典雕刻和古典诗中的不同的处理,论证诗和造型艺术的区别。
”我们从《拉奥孔》得知莱辛是以论证罗马诗人维吉尔以及古希腊雕塑家共同的选题“拉奥孔”为例来讨论诗与画的关系,进而论证当时德国文学走势。
“在莱辛同时期思想家认同诗画一致观,而莱辛认为那些人将人引入歧途,没有真正意识到诗与画的区别,而莱辛提出诗画异质观就是‘反对这种错误的趣味和这些没有根据的论断。
’(一)真与美的不同追求《拉奥孔》开篇就在讨论“为什么拉奥孔在雕刻里不哀号,而在诗里却哀号?”莱辛解释为,雕像拉奥孔如同诗那般描绘之后而张开大嘴,整体造型并不充满美感,会给人一种不愉悦的情绪出现,所以拉奥孔在雕像中就不在哀号。
拉奥孔
窗体顶端拉奥孔·作者:(俄国)莱辛译者:朱光潜·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79年08月·国际ISBN:9787020067725·十位书号:7020067727·图书编号:10464167·定价:14.00 元·卓越网¥11.70 元【到卓越购买】免费送货更新于:2009-08-19·蔚蓝网¥10.90 元【到蔚蓝购买】更新于:2009-08-19《拉奥孔》读后感:研究戏剧的,对戏剧感兴趣的看看吧。
经典之作呀。
【完全阅读本读后感】《拉奥孔》内容简介:第一个对画和诗进行比较的人是一个具有精微感觉的人,他感觉到这两种艺术对他所发生的效果是相同的。
他认识到这两种艺术都向我们把不在目前的东西表现为就像在目前的,把外形表现为现实;它们都产生逼真的幻觉,而这两种逼真的幻觉都是令人愉快的。
另外一个人要设法深入窥探这种快感的内在本质,发见到在画和诗里,这种快感都来自同一个源泉。
美这个概念本来是先从有形体的对象得来的,却具有一些普遍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到许多不同的东西上去,可以运用到形状上去,也可以运用到行为和思想上去。
第三个人就这些规律的价值和运用进行思考,发见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却更多地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
第一个人是艺术爱好者,第二个人是哲学家,第三个人则是艺术批评家。
头两个人都不容易错误地运用他们的感觉或论断,至于艺术批评家的情况却不同。
《拉奥孔》作者简介:莱辛(1729-1781),德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作家和文艺理论家。
主要作品有悲剧《撒拉·萨姆逊小姐》《爱米丽娅·迦洛蒂》,喜剧《明娜·封·巴恩黑尔姆》,诗剧《智者纳旦》,戏剧评论集《汉堡剧评》,美学论著《拉奥孔》以及三卷集的《寓言》。
诗画之辨_浅析莱辛的_拉奥孔_
2009年1月第28卷第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 l ofH e ilongji ang Coll ege of Educati on Jan .2009Vo.l 28No .1收稿日期:2008-11-20作者简介:赵旻(198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诗画之辨)))浅析莱辛的5拉奥孔6赵 旻(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25)摘 要:德国18世纪美学家莱辛的5拉奥孔6是西方文论史上重要的美学著作。
书中以古希腊传说创作的雕像群/拉奥孔0为题,比较了诗与画在表现上的不同,探索了诗与画的界限。
通过对莱辛的5拉奥孔6成因的分析,对其美学思想的梳理,对其意义及局限性的评价,目的在于使人们重视此书的价值,并引发进一步的研究思考。
关键词:5拉奥孔6;诗与画;时空辩证观中图分类号:I0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9)01-0124-02诗与画大约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产生而又流传久远的艺术,关于诗画关系的探索也由来已久。
然而把诗画关系作为专题来研究并形成系统化理论学说的,首先当数德国18世纪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莱辛。
他在其著名美学论著5拉奥孔6中所探索的基本问题,就是诗与画的界限。
一、莱辛5拉奥孔6的成因当时欧洲正处于启蒙运动的高潮,德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法国和英国,不但经济落后,而且政治上四分五裂,所以德国启蒙运动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民族的政治统一。
而德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薄弱,还不具备进行政治革命的条件,于是莱辛等德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们便把希望寄托在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文化上。
莱辛明确地意识到正在形成中的德国民族文学决不能步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后尘,而只有反映新兴市民阶层现实生活和理想愿望的文学才是当时德国所需要的。
所以,在他看来,理想的德国民族文学应该是能够反映现实人生的、富有激情的、富于行动的、具有现实主义性质的文学。
由此,莱辛创作并发表了著名的5拉奥孔6。
拉奥孔
1.《拉奥孔》的内容,并对其中的观点予以评价。
《拉奥孔》德国启蒙运动文学的杰出代表莱辛著。
这本著作的副标题就是《论绘画和诗的界限》。
莱辛从比较“拉奥孔”这个题材在古典雕刻和古典诗中的不同的处理,论证了诗和造形艺术的区别和界限,阐述了各类艺术的共同规律性和特殊性,并批判了温克尔曼“高尚的简朴和静穆的伟大”的古典主义观点。
拉奥孔这个人物和他的故事本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内容,大约公元前一世纪希腊晚期罗底斯派雕刻家曾以这个故事为题材,雕塑了一座大型群雕。
后来出现在罗马诗人维吉尔史诗《伊尼得》,温克尔克,在诗中拉奥孔的哀号,而雕刻里不哀号这样解释:古希腊的艺术杰作追求的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雕刻中的拉奥孔忍受痛苦、不动声色的表情显示了一种战胜痛苦的超人的精神力量,这完全符合希腊人“静穆”的理想。
莱辛不同意这种观点。
在他看来,这种斯多噶主义的静穆实际上是逆来顺受、听命由天、无能为力的表现。
他以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人物描写为例证,证明古希腊人的思想方式,哀号同心灵的伟大并非水火不容,古希腊的英雄也是有些有肉的人,他们也有痛苦和哀伤。
莱辛认为,拉奥孔在雕刻和诗里的表情不同,根本原因在于,诗和画在模仿的对象和方式上各自有自己的范围和特殊的规律。
莱辛在著作中以大量生动的艺术作品为实例,对诗和画做了细致的对比和分析,指出诗和画的的界限主要有三点:1。
媒介不同2。
题材不同3。
感受的途径不同莱辛的《拉奥孔》总的倾向是扬诗抑画。
他认为,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而诗的最高法律则是真实,如果要诗等同于画,只服从美,就会缩小诗的表现力。
他认为,艺术大于美,,艺术不能只表现美,它的范围比美更广大,艺术应当反应社会生活,丑也可以入诗,各种情欲的相互斗争和冲突都可以入诗。
诗虽然描写静态物体美上不如造型艺术,但诗比画更广泛更全面的描绘人生。
因此诗人高于画家。
莱辛在《拉奥孔》中论述了“诗与画的界限”:“在空间中并列的符号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而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符号也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事物” 。
诗画之辩_莱辛_拉奥孔_的启示
28
*收稿日期: 2007-05-10
作者简介:王晓亮,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论、古典艺术思想。的“诗画如一”的时代,与他同时代的德国文艺理论
家文克尔曼正是抱着这种诗画一致说的代表。“有一
点似乎无可否认,绘画可以和诗有同样广阔的界限,
而且也在时间中存在。……因此,绘画也能摹仿动
作,但只能通过物体,用暗示的方式去摹仿动作。另
一方面,动作并非独立的存在,须依存于人或物,
……所以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只能通过动作,用暗
示的方式去描绘物体。”[2](p246-247)莱辛并未因为诗画
各有表现的长处和短处而把他们规定于一点,而是全
都有大量的想象空间可以长期玩味。而诗格中虽然把
拉奥孔受难时的痛苦哀号不遗余力的表现出来,但在
前文读者已经了解到拉奥孔是位明智的爱国志士和慈
祥的父亲,这种先入为主会使人忽略他在遭受痛苦时
表现出的有违美的规律的哀号,而专注于他的痛苦和
对他的同情。莱辛指出,诗和画虽然表现不同却起到
了相同的艺术效果“谁不会宁愿承认:艺术家不让拉
第16卷第3期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 16 No. 3
2007年9月 Journal ofLincangTeachers'College Sep. 2007
诗画之辩
———莱辛《拉奥孔》的启示*
是特洛伊国日神庙的司祭,在特洛伊人把木马搬入城
时,他曾极力劝阻。他的举动激怒了偏爱希腊人的海
神,海神于是派两条大蛇把他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绞
死。雕像拉奥孔所选用的就是这个题材。
拉奥孔的创作背景是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之战吗
拉奥孔的创作背景是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之战吗
是的。
《拉奥孔》是古希腊晚期的作品,《拉奥孔》又名《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TheLaocoonandhisSons),该雕塑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特洛伊之战的故事。
该雕塑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特洛伊之战的故事,因拉奥孔告诫特洛伊人勿将木马拖入特洛伊,而遭到希腊保护神派出的巨蛇咬死,该群像传达出的人与神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使它富有了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因拉奥孔告诫特洛伊人勿将木马拖入特洛伊,而遭到希腊保护神派出的巨蛇咬死,该群像传达出的人与神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使它富有了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莱辛拉奥孔
浅析莱辛《拉奥孔》———诗与画的界限摘要:莱辛在《拉奥孔》里就拉奥孔的“哀号”探讨了诗与画的界限,包括美的标准、构思与表达及题材的运用等。
莱辛就《荷马史诗》的叙事及一些戏剧主张诗与画是不同的,然而从中国的诗画艺术及创造情感与风貌上来说,诗与画又似乎是同源的。
诗与画之间有具体的界限,但同时又有着不可分离的美学视角。
对两者的态度皆为个人从不同角度的思考。
关键词:界限;诗画;美学视角莱辛的《拉奥孔》,又名为《论画与诗的界限》,共有二十九章。
除去五至七章关于“谁模仿谁”的独创性问题,以及二十六与二十七章是对《拉奥孔》雕像群的创作年限考,其他皆为对“诗”与“画”(包括绘画和雕像)界限与交互的探讨。
也可认为是文学样式(以诗为代表)和造型艺术(绘画与雕塑)之间的转换问题。
总结来说,美的标准、构思与表达、题材的运用都是文学与造型艺术之间的界限。
一、“美的标准”的不同莱辛在第二章中说到“希腊艺术家所描绘的只限于美”。
由此,艺术家在题材的选择上、构思及表达上都要考虑“美”的问题。
诗也有自身关于美得限定。
而诗人运用文字展现情思,在于情感的表达,在于意境的描绘,无论是美还是丑,只要是真实的自然的表达就是一种美。
在这两者美得不同标准之下,我们就《拉奥孔》谈一下人物感情、表情的要求。
古代艺术家认为“有一些激情和激情的深浅程度如果表现在面孔上,就要通过对原形进行极丑陋的歪曲,使整个身体处在一种非常激动的姿态,因而失去了原来在平静状态中所有的那些美得线条。
”所以,古代艺术家在创作时避免激情、狂怒和绝望产生的表情,而选择冲淡,以致雕塑和绘画呈现出一种静穆的美。
而同样的避免哀伤,转为愁惨。
在感情上就会避免激情顶点的顷刻,使画或者画中的情节留下想象的空白。
而诗在表达情思时候,可以变换各种情感,至于表情则留给读者去想象,诗人不可能在诗中仔细地描绘表情,那还不如一副画或者一座雕塑更值得观赏。
而且诗人对于任何一种情感都可以有激情,也可以有悲伤的情调及绝望的控诉。
拉奥孔
论诗与画的界限灰小丫摘要:莱辛在《拉奥孔》里就拉奥孔的“哀号”探讨了诗与画的界限,包括美的标准、构思与表达及题材的运用等。
莱辛就《荷马史诗》的叙事及一些戏剧主张诗与画是不同的,然而从中国的诗画艺术及创造情感与风貌上来说,诗与画又似乎是同源的。
诗与画之间有具体的界限,但同时又有着不可分离的美学视角。
对两者的态度皆为个人从不同角度的思考。
关键词:界限;中国艺术;同源;美学视角莱辛的《拉奥孔》,又名为《论画与诗的界限》,共有二十九章。
除去五至七章关于“谁模仿谁”的独创性问题,以及二十六与二十七章是对《拉奥孔》雕像群的创作年限考,其他皆为对“诗”与“画”(包括绘画和雕像)界限与交互的探讨。
也可认为是文学样式(以诗为代表)和造型艺术(绘画与雕塑)之间的转换问题。
总结来说,美的标准、构思与表达、题材的运用都是文学与造型艺术之间的界限。
一、“美的标准”的不同莱辛在第二章中说到“希腊艺术家所描绘的只限于美”。
由此,艺术家在题材的选择上、构思及表达上都要考虑“美”的问题。
诗也有自身关于美得限定。
而诗人运用文字展现情思,在于情感的表达,在于意境的描绘,无论是美还是丑,只要是真实的自然的表达就是一种美。
在这两者美得不同标准之下,我们就《拉奥孔》谈一下人物感情、表情的要求。
古代艺术家认为“有一些激情和激情的深浅程度如果表现在面孔上,就要通过对原形进行极丑陋的歪曲,使整个身体处在一种非常激动的姿态,因而失去了原来在平静状态中所有的那些美得线条。
”1所以,古代艺术家在创作时避免激情、狂怒和绝望产生的表情,而选择冲淡,以致雕塑和绘画呈现出一种静穆的美。
而同样的避免哀伤,转为愁惨。
在感情上就会避免激情顶点的顷刻,使画或者画中的情节留下想象的空白。
而诗在表达情思时候,可以变换各种情感,至于表情则留给读者去想象,诗人不可能在诗中仔细地描绘表情,那还不如一副画或者一座雕塑更值得观赏。
而且诗人对于任何一种情感都可以有激情,也可以有悲伤的情调及绝望的控诉。
萊辛《拉奧孔》WORD
萊辛《拉奧孔》WORD莱辛《拉奥孔》第一章为什么拉奥空在雕刻里不哀号,而在诗里却哀号?1.温克尔曼先生认为希腊绘画雕刻杰作的优异的特征一般在于无论在姿势上还是在表情上,他们都显示出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他说:“正如大海的深处经常是静止的,不管海面上波涛多么汹涌,希腊人所造的形体在表情上也都显出在一切激情之下他们仍表现出一种伟大而沉静的心灵。
2.这里的基本论点是:拉奥孔面部所表现的痛苦并不如人们根据这痛苦的强度所应期待的表情那么激烈。
这个论点是完全正确的。
另一个论点也是无可非议的:在上述这一点上,一个只有一知半解的鉴赏家会认为艺术家抵不上自然,没有能充分表达出那种痛苦的真正激烈情绪。
3.尽管喝骂在其他方面把他的英雄们描写得远远超出一般人性之上,但每逢设计痛苦和屈辱得情感时,每逢要用号喊,哭泣或者咒骂来表现这种情感时,喝骂的英雄们却总是忠实于一般人性的。
在行动上他们是超凡的人,在情感上他们是真正的人。
4.希腊人却不如此。
他既动情感,也感受到畏惧,而且要让他的痛苦和哀伤表现出来。
他并不以人类弱点为耻,只是不让这些弱点防止他走向光荣,或者是阻碍他尽他的职责。
第二章美就是古代艺术家的法律;他们在表现痛苦中避免丑1.因为绘画作为在平面上模仿物体的艺术,现在所运用的题材虽然无限宽广,而明智的希腊人却把它局限在远较窄狭的范围里,使它只模仿美的物体。
希腊艺术家所描绘的只限于美,而且就连寻常的美,较低级的美,也只是一种偶尔一用的题材,一种练习或消遣。
在他的作品里引人入胜的东西必须是题材本身的完美。
2.这个论点既然建立了,必然的结论就是:凡事为造形艺术所能追求的其他东西,如果和美不相容,就必须让路给美;如果和美相容,也至少须服从美。
3.现在我要来谈一下表情。
有一些激情和激情的深浅程度如果表现在面孔上,就要通过对原形进行极丑陋的歪曲,使整个身体处在一种非常激动的姿态,因而失去原来在平静状态中所有的那些美的线条。
所以古代艺术家对于这种激情或者完全避免,或者冲淡到多少还可以现出一定程度的美。
古今之争中的莱辛及其《拉奥孔》1阶段完
第一章德国古今之争“古今之争”是西方现代性话题中的一个经典话题,其不仅涉及到了哲学领域也与美学有关,首先“古今之争”这个概念的提出表明,人们认识到“古”与“今”的区别,也就是说“现代”要求进行自我确证。
那么,这个过程何时开始呢?哈贝马斯认为,“现代首先是在审美批判领域力求确证自身的”。
①在基督教时代,人类自身是没有历史的,有的只是圣经中记载的历史。
16世纪左右,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文艺复兴以及宗教改革等事件的发生,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水岭逐渐形成。
那时,人们还没有发展出一种自觉的时间意识。
17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希腊、罗马与法国、英国之间可以进行平行比较,维吉尔和荷马也被人们当作同时代人来讨论,时代之间的鸿沟很少为人们所熟知。
“古今之争”这场论争起始于法国,逐渐影响到德国,使德国发生了高特雪特派新古典主义与瑞士派(主要代表人物为波特默和布莱丁格)的论争。
德国的论争虽然继承了法国古今之争的核心问题,但是和法国古今之争相比,德国古今之争在论争立场、问题取向以及论争领域等方面都有所进步。
莱辛出生于德国的启蒙时代,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古典语文教育,因此他熟读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学作品,这对他在后来偏爱古典文学、崇古的文学倾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在他的作品——《拉奥孔》一书中,莱辛不仅讨论了古希腊人的对于画和诗的艺术关系问题,指出了现代人的审美趣味缺乏节制,他认为应该通过标题的方式来重新让人们理解古典艺术。
因此下文我们主要以《拉奥孔》文本的标题为解读的重点,并分析他和温克尔曼的潜在对话,逐步进入古今之争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莱辛美学思想的幽深之处。
1.1从法国到德国18世纪德国文艺界的古今之争是在法国古今之争的影响下发生的,它虽然继承了法国古今之争的核心问题,但是其在论争立场、论争领域等方面都有所进步。
17世纪末法国文艺界发生了古今之争,之后这一场论争传播到英国、德国。
古今之争在法国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致从1687年到1694年,以夏尔·佩罗、圣埃弗蒙、丰特奈尔为代表的“厚今派”和以布瓦洛、拉·封丹、拉布吕耶尔、拉辛为代表的“崇古派”之间展开激烈的争论,其核心问题是古人与①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3.今人孰高孰低,今人要不要模仿古人,是否要以古人为绝对权威。
试从《拉奥孔》看莱辛的美学观.kdh
第12卷·第2期2009年4月宿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Vol.12,No.2Apr .2009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1729-1781)于1766年发表的美学名著《拉奥孔》的题材来源于1506年意大利佛列底斯发掘的埋藏在地下的拉奥孔父子三人的一座雕像群。
雕像表现的是特洛伊城的祭司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在被两条巨蛇缠身时的痛苦挣扎。
根据古希腊的传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借出使希腊之机,拐走了希腊美人海伦王后。
希腊人组织了联军远征攻打特洛伊,打了九年不下,第十年,希腊将领俄狄修斯使用了木马计将特洛伊攻下。
阿波罗的特洛伊祭司拉奥孔看出了大木马是希腊人设的圈套,但特洛伊国王充耳不闻。
暗中站在希腊人一边的海神波塞冬深恐计划泄露,就派了两条大毒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活活咬死。
雕像拉奥孔所选用的就是这个题材。
拉奥孔的故事,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里没有提到,希腊著名悲剧家索福克勒斯曾写过一出同名悲剧但未能流传下来,大概在罗马诗人维吉尔的长诗《伊尼特》那里最终确立下来。
当拉奥孔被毒蛇缠绕时,维吉尔在其诗中描写到:“这时他向着天发出可怕的哀号,正象一头公牛受了伤,要逃开祭坛,挣脱颈上的利斧,放生狂叫。
”[1]而在拉奥孔群雕里,虽他处于极端的痛苦之中,“全身上每一条筋肉都现出痛感,人们用不着看他的面孔或其他部分,只消看一看那痛得抽搐的腹部,就会感到自己也在亲临身受到这种痛感。
但是这种痛感并没有在面容和全身姿势上表现成痛得要发狂的样子”[2](P5)而是双唇微微开阖,发出轻轻的叹息。
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处理引起了莱辛的不同思考,于是发表了《拉奥孔》以批评温克尔曼所谓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希腊艺术风格为切入点,广泛分析和引证了古希腊史诗、悲剧、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深入地阐发了他关于不同艺术样式(主要是诗歌艺术和造型艺术)的表现手段的界限和特点的思想,结合德国艺术和现实生活关系,创立了现实主义美学理论,从而摒弃了古典主义那种死气沉沉的形式主义作风,为德国新兴文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空气。
莱辛与拉奥孔
莱辛与《拉奥孔》★主要内容★对莱辛的评论★莱辛其人★拉奥孔雕像★拉奥孔雕像的历史背景★温克尔曼对拉奥孔雕像的评论★莱辛对温克尔曼评论的解释★《拉奥孔》的主要观点★《拉奥孔》的意义★对莱辛的评论“从莱辛到席勒的德国文学最重要方面,就是它对德国民族历史生活的影响。
……莱辛是历史必然律令为了使他的祖国活跃起来所召唤来的活动家中第一代的主要人物。
他是德国新文学之父。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于深受歧视、认定不会有欣赏能力和优雅风格的国家来说,听说各国都有民族趣味、都有天生的优雅,听说文学的荣誉可以通过不同道路获得,真是喜出望外的事情!莱辛作品提供了新的动力:人们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敢于自称为德国人了,确立了创造独特风格的权利,代替了循规蹈矩造成的束缚。
——德·斯太尔“人是生而为行动的,不是为空想的。
”——莱辛★莱辛其人莱辛(1729——1781)18世纪最富有革命性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启蒙运动学者,德国古典文学的奠基者,歌德和席勒的直接先驱。
莱辛少年家庭相当困苦,他凭自己的努力学会了希腊文、拉丁文、希伯莱文等古代语言。
初在莱比锡大学学习神学,后醉心于哲学、自然科学、语文学等,掌握了渊博的古代文学艺术的知识。
莱辛是戏剧家、文学批评家。
他对德国文学的主要贡献是在美学和文艺理论方面。
代表作有《当代文学书简》(1759)、《拉奥孔》(1765)、《汉堡剧评》(1767)。
别林斯基说,德国“文学上的变革不是通过伟大诗人,而是通过智慧刚毅的批评家——莱辛完成的。
”莱辛把德国文学从古典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给它指出了民族和现实主义的新方向。
了解莱辛可参见:梅林:《莱辛传说》、车尔尼雪夫斯基:《莱辛、他的时代、他的一生与活动》★拉奥孔雕像★拉奥孔雕像的历史背景拉奥孔雕像于1506年在罗马挖掘出来,描绘的是司祭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被两条大蛇缠绞住时痛苦挣扎的情形。
在希腊传说中,拉奥孔是特洛伊国日神庙司祭。
特洛伊国王巴里斯访问希腊,带着希腊着名美人海伦王后私奔回国。
从“ 拉奥孔”论温克尔曼与莱辛的审美理想
从“ 拉奥孔”论温克尔曼与莱辛的审美理想作者:毕子晨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2019年第3期毕子晨(扬州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摘要:康德的“美的理想”作为美的最高范本,是形式与内容的内外契合,其本质是个体道德要求的体现。
“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与“有人气的英雄”分别作为温克尔曼与莱辛的美的理想,其中暗含着道德上的指向性。
温克尔曼与莱辛同为启蒙时期的美学家,二者对古希腊精神有着不同程度的强调,即对“人”的关注与理性的回归。
同时二者也存在分歧,这种分歧尤其体现在对雕像拉奥孔的解读上,是时代、审美趣味、性格等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温克尔曼;莱辛;审美理想;拉奥孔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3-0017-03在审美过程中,“美的理想”是审美的最高原则,但由于审美主体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等多方影响,“美的理想”因此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文化特征。
这里的“美的理想”也就是审美理想、艺术理想。
温克尔曼与莱辛皆为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美学家,二者的审美理想却大相径庭。
“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和“有人气的英雄”分别作为二者的审美理想在对雕像拉奥孔的审美判断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
1 美的理想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这样解释“美的理想”:“最高的范本,鉴赏的原型……这必须每人在自己的内心里产生出来,而一切鉴赏的对象、一切鉴赏判断范例、以及每个人的鉴赏,都必须依照着它来评定的。
观念本来意味着一个理性概念,而理想本来意味着一个符合观念的个体的表象。
因此那鉴赏的原型……更适宜于被称为美的理想。
”[1]康德认为:理想美以个体为基础,并与主观情感相联系,同时美不是固有属性,而是个体判断,表象必须通过想象表现自己、通过理性的观点确定自己。
在康德眼里,“美的理想”是人独具的,并通过感性想象与理性形式进行确定。
由于评判美的客观标准并不存在,所以无法规定美,也正是因为美的不可规定性,美的观念并不诉诸于客观存在的本来面目,而是在满足个体需求的前提下,借助概念的确定性形式进行表现,审美主体在这种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莱辛《拉奥孔》中的荷马史诗张辉【内容提要】莱辛在《拉奥孔》“前言”中曾发人深省地指出,该书的出发点仅仅“仿佛”是拉奥孔;而其全书三分之一以上篇幅则主要关注荷马史诗特别是《伊利亚特》。
本文从上述重要事实出发,首先细致分析了温克尔曼意义上的静穆与莱辛所倡导之荷马意义的号喊所形成的对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较全面考察了莱辛在《拉奥孔》中讲述荷马故事的独特方式。
论文认为,莱辛的启发意义在于,在温克尔曼所代表的雕刻般地面对苦难与荣光的方式之外,我们至少还应该有另外一种选择的可能,那就是荷马的即诗的方式,也就是古代的方式。
这后一种方式,乃是“更高的类别的人”的方式,与野蛮人相区别,更与文明的现代人不可同日而语。
【关键词】莱辛《拉奥孔》荷马史诗古今之争一、引子:一个明知故犯的错误莱辛的《拉奥孔》(1766)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经典,却也是一部矛盾重重的作品。
尤其令人诧异的是,这部书的书名与中心内容有非常值得注意的错位。
通读全书,细心的读者很快会发现,在这部以传说中的古希腊祭司“拉奥孔”命名的不朽之作中,拉奥孔不仅远非全书支配性的重心,甚至只能算个引子。
粗读起来,《拉奥孔》一书的确以批判温克尔曼关于拉奥孔雕像的权威观点为开篇(第一章),该书也的确讨论了“雕刻拉奥孔摹仿了诗的拉奥孔”还是“诗的拉奥孔摹仿了雕刻拉奥孔”(第五—七章)等问题,甚至确定拉奥孔雕像群的年代也构成其中的一个论题(第二十七章)。
但是,我们却不能不看到,这部按书名本该更多涉及拉奥孔的书,全书所关注的中心却反而更偏向荷马史诗,特别是《伊利亚特》。
莱辛不会不知道,《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从没正面出现有关拉奥孔的具体情节,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里,主人公埃涅阿斯才向迦太基王后狄多追述了那段悲剧性的往事。
但是,即使如此,他还是在书中用了大量篇幅(大约11章,约占全书三分之一,即第一章;第十二、十三章;第十五、十六章;第十八至二十三章)用于引述和分析荷马史诗。
这貌似文不对题的做法,究竟为什么?不可能是低级的逻辑错误。
在《拉奥孔》“前言”中,莱辛早有所暗示,拉奥孔确实不是他所关注的中心,他的“出发点”只“仿佛是拉奥孔”1——是“仿佛(gleichs a m)”,而并不是真正。
既然如此,出现一点错位和刻意为之的修辞,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何况,莱辛还曾坦白承认,他难免说出“简短的节外生枝的话(kleine Ausschweifungen)”(第4页)?问题是,一本“仿佛”从拉奥孔出发的书,到底在何种意义上关注了荷马?二者之间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关联?莱辛是如何讲述荷马故事的?犯一个明知故犯的“错误”,作者到底有什么意图?二、拉奥孔与《伊利亚特》中的号喊不过,话还得先说回来。
莱辛显然并未马上讲述荷马的故事,荷马之所以出现,事实上正是因为要回答雕刻的拉奥孔和诗的拉奥孔所引出的一系列问题。
正因为此,尽管我们不该忽略莱辛在《前言》中所给出的那个既轻描淡写又举重若轻的“仿佛”,但却同时必须注意到,古代雕刻拉奥孔与维吉尔诗中的拉奥孔的不同,乃是整部书的起点。
莱辛以引述温克尔曼《论希腊绘画和雕塑作品的摹仿》(1755)中一段与拉奥孔有关的话引起全书。
在温克尔曼看来,希腊绘画和雕刻杰作的优异特征——无论在姿势上还是在表情上,都显示出一种“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正像大海的深处经常是静止的,希腊人所造的形体也都显现出在一切激情之下的伟大而沉静的心灵。
拉奥孔雕刻,正是这种伟大而沉静的心灵的突出代表。
与维吉尔《埃涅阿斯纪》诗中的拉奥孔形成鲜明对照,雕刻的拉奥孔,忍受着最激烈的痛苦,但这种痛感却没有在面容和全身姿势上表现成发狂的样子。
正相反,他的哀号在雕刻中似乎是不允许的,他所发出的毋宁是一种节制性的焦急的叹息。
身体的苦痛和灵魂的伟大仿佛都经过衡量,以同等的强度均衡地表现在雕像的全部结构上(第5-6页)。
莱辛部分同意温克尔曼的结论。
首先,莱辛承认,拉奥孔雕刻的面部所表现的苦痛的确并不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强烈,而毫无疑问充满了节制、忍耐乃至某种均衡的力量。
其次,1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4页。
本论文谨依朱译本,以下仅随文注页码,必要时对照《莱辛全集》(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Werke und Brief in zwölf Bänden, Band 5-2, Herausgebeben von Wilfried Barner et al , Frankfurt am Main: Deutscher Klassiker Verlag, 1985-2003,《拉奥孔》全书见《全集》该卷第7-206页)标出德语原文或加简单注解。
莱辛也看到,这种艺术与自然的反差,恰恰体现了造型艺术家的智慧。
换言之,艺术在这里并不简单地摹写人自然情感的外在情态,恰恰是造型艺术的应有品质。
看不到这一点,只能是一知半解的鉴赏家。
但这仅仅是莱辛对温克尔曼艺术观念的局部认同,在更根本的问题上,莱辛与后者有极其重大的分歧。
正是这些分歧,使荷马的出场成为必要。
分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莱辛反对温克尔曼将得之于造型艺术的观察结果推演为“普遍规律(Allgemeinheit der Regel)”。
在莱辛看来,拉奥孔在雕刻里所表现出的克制,仅仅是由于造型艺术的特点所决定的,换成另外的艺术形式——比如诗,这种克制就并非是必须的。
进一步说,在诗的艺术之中,这种克制有时非但没有必要,甚至需要避免。
这主要基于另外一个实质性分歧。
其二,莱辛认为,如果说在符号美学与艺术哲学层面,温克尔曼将拉奥孔在雕刻中的个例推演为普遍规律是一个以偏概全的错误;那么,温克尔曼将雕刻中的拉奥孔所表现出的“被动忍受”推演为希腊人的高贵人性,将之作为古希腊人“伟大而沉静的心灵”的典型表达则是一个更大、更严重的错误。
温克尔曼在拉奥孔雕刻中果然找到了这种自己心目中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但在莱辛看来,这与其说是对拉奥孔所代表的古代人——特别是古希腊人——的高贵与伟大、单纯或静穆所作的创造性揭示,不如说,这是一种误解。
双重的误解。
首先,将拉奥孔雕刻中为合乎造型艺术的规律所呈现出的“最富孕育性的顷刻”误解为事情的全过程;其次,将被压制、被扭曲的人性误解为人性的最高形式。
而实际上,至少在古希腊就已经存在着与雕刻拉奥孔完全不同的表达痛苦、展示人性的方式。
那是索福克勒斯的方式,也是荷马的方式,而从根本上说,是荷马的方式。
因为,正如莱辛后文所呈现的那样,荷马乃是“典范中的典范(das Muster aller Muster)”(第二十章)。
正是因为此,正是因为荷马无可争议的重要性以及荷马史诗与拉奥孔雕刻形成的对照关系,莱辛在引述并简要评论温克尔曼与拉奥孔有关的论述后不久,马上就转入了对荷马的细致讨论。
对荷马的讨论,直接将我们带入第一章的主体部分,同时它也是全书的关节点。
不过,有意思的是,“剧作家”莱辛一上来却并未马上直接邀请荷马出场。
在荷马出场前,他又安排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从这个有意的延宕,既可以看出莱辛的思致之细密,也在很大程度上制造了荷马出场的氛围,增加了荷马出场的份量。
索福克勒斯在这里甚至成为一个配角、一个引子或铺垫。
表面上看,这里莱辛是在质疑温克尔曼的一个判断。
温非常肯定地说“拉奥孔像索福克勒斯所写的菲罗克忒忒斯那样忍受痛苦”,但莱辛却告诉我们,与雕刻中的拉奥孔完全不同,悲剧(诗)中菲罗克忒忒斯“由痛苦而发出的哀怨声,号喊声和粗野的咒骂声响彻了整个希腊军营,搅乱了一切祭祀和宗教典礼,以致人们把他抛弃在那个荒岛上。
”(第7页)而细致的读者会发现,莱辛正是通过指出温克尔曼的这个致命的“硬伤”,使得后者的整个立论成为空中楼阁。
在温克尔曼试图展现雕刻与诗共同点的地方,莱辛却再次举重若轻地指出二者之间的根本差异。
诗与画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两种不同的古代图景的差异,两种对理想人性的理解的差异。
莱辛说菲罗克忒忒斯的“悲观绝望和哀伤的声音由诗人摹仿出来,响彻了整个剧场”,这是在描述索福克勒斯悲剧的实际情形,不也同时是在问:“所有这些声音,温克尔曼,你听到了吗?”莱辛似乎认为在这短短的一个插曲中频繁使用关于声音的词汇还不足以完全表达他的意思,在这个段落的最后,他又举了一个《菲罗克忒忒斯》第三幕的例子,让人们关注“这第三幕所由组成的那些哀痛的号喊,呻吟,中途插进来的‘哎呦,咳咳’,以及整行的悲痛的呼声所用的顿挫和拖长”。
(第7页)一边是无声的克制,一边是响彻四方的哀号。
一边是雕刻般的静穆,一边是诗(悲剧)的响亮的叫喊。
满纸的呻吟,满纸的号喊,莱辛无疑是要用巨大的声音效果与那个雕刻中的拉奥孔——那个温克尔曼意义上静穆的拉奥孔分庭抗议,用文字制造一种让人不安、也让人难忘的氛围。
正是在那一片号喊声中,荷马史诗出场了。
莱辛单刀直入地写道:号喊是身体苦痛的自然表情,荷马所写的负伤的战士往往是在好喊中倒在地上的。
女神维纳斯只擦破了一点皮也大声叫起来(《伊利亚特》,卷五第343行),这不是显示这位欢乐女神的娇弱,而是让遭受痛苦的自然(本性)有发泄的权利。
就连铁一般的战神在被狄俄墨德斯矛头刺疼时,也号喊得顶可怕,仿佛有一万个狂怒的战士同时在号喊一样,惹得双方军队都胆战心惊起来(《伊利亚特》,卷五第859行)。
(第8页)在这里,号喊,依然是莱辛强调的关键词。
更重要的是,在莱辛看来,痛苦的号喊,非但不是怯懦和卑微的表现,还恰恰是出于人的自然表情(natuerliche Ausdruck)和人的本性 (menschliche Natur)。
而在荷马史诗中,这种自然(本性)既体现在负伤倒地的一般战士身上,也体现在人格化的神——欢乐之神和战神身上。
而且,不但娇弱的维纳斯女神不会因为行使了“发泄的权利”而丧失其神性,就是铁一般的战神阿瑞斯,也并不会因为自然情感的流露而变得低贱。
莱辛认为,在荷马那里尤其重要的是不违反自然(本性),各按照自身的本然行事。
一般人是如此,神是如此,英雄也不例外。
原因很简单:“尽管荷马在其它方面把他的英雄们描写得远远超出一般人性之上,但每逢涉及痛苦和屈辱的情感时,每逢要用号喊、哭泣或咒骂来表现这种情感时,荷马的英雄们却总是忠实于一般人性的。
在行动上他们是超凡的人,在情感上他们是真正的人。
”(第8页)所谓行动上“超凡的人”,莱辛的原文是“Geschöpfe höherer Art”, 也可直译为“更高类别的人(creatures of a higher kind)”。
换言之,这更高类别的人,之所以属于更高类别而成为超凡的人,也即成为英雄,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人的七情六欲,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像雕刻中的拉奥孔那样静穆;而是相反,他们完全具有所有“真正的人(wahre Menschen)”所具有的情感,但在行事(Tat)上却并不会受制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