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沫《青春之歌》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改造素材为革命成长叙事的途径
A.将革命内容与传统婚爱故事两种文学进行组装
个人奋斗史:从挣扎→革命 恋爱史:从失败→成功 余永泽→卢嘉川→江华 ——用人物身份的不同来使两条线索紧密组合在一起 外层故事:是写林道静革命经历。 内层故事:是写林道静的“情史” 。 (爱情至上 革命+爱情 情归革命) B.赋予主人公革命成长的思想基础、诱因及革命成熟的保证 出身——受压迫阶级,底层佣人的女儿(革命基础) 知识背景——阅读西方经典:马列著作; 接受党的指引与教育——革命加恋爱 参加工农革命实践
《Baidu Nhomakorabea春之歌》
杨沫(1914—
1995),原名杨成业。 出生于北平,祖籍湖 南省湘阴县。
《 青 剧 春 照 之 歌 》
作品分析
1、情节 取材于30年代北平的学生运动。 • (1)逃婚(2)绝处逢生(3)成家(4)除夕晚会(5) 参加游行(6)分手(7)第一次被捕(8)乡下教书(9) 第二次被捕(10)学生运动 • 林道静通过2次出走,2次思想上的决裂,完成了由小资产 阶级向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转变的过程。
2、从除夕茶话会到林道静第二次被捕,是林道静
成长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小说的主干,叙 述林道静成长道路上的转折、发展。
⊕除夕茶话会,认识了一批革命的青年,发现了世界上与 余永泽不同的另一种人,开始感到自己命运的不幸,以 朴素的感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 ⊕卢嘉川被捕,与余永泽决裂。“政治上的分歧,不能是 走一条道路的伴侣”,表明了林道静革命成长的重大转 折→中国革命知识分子与自身弱点的决裂,摆脱了个人 的狭小天地,把个人的反抗同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 ⊕被捕与监狱生活。林道静逐渐认识到了个人英雄主义的 幻想的错误,认识到生与死的真正含义,得到新的改造。 这一阶段与林道静成长相联系的是卢嘉川,他是林道静 革命的引路人,精神英雄。
2、人物 林道静,是30年代从个人反抗走上革命道路的小知识分子的 典型。
(1)写林道静的不幸遭遇和个性反抗的软弱无力 (2)写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的历程。 (3)写林道静入党后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
典型意义:反映了旧中国千千万万个进步知识分子 的成长历程。
其他知识分子形象: 卢嘉川、江华、林红、余永泽、 王晓燕、白莉萍、戴愉。 3、艺术特色 (1)明显的自传色彩 (2)单纯的结构方式
• 3、从出狱到一二· 九运动(小说结束),林道静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
战士。这一阶段江华替代了卢嘉川的位置,培养了林道静的革命性格。

林成长——对封建家庭、封建伦理道德超越——对旧我超越— —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一条不平坦的道路:从反抗封建家庭、要求个性解放到谋求民族 的解放和阶级的解放;从对劳动人民同情到为劳苦大众奋斗;从一 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而这正是 “五四”以后,特别是30年代大多数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共同道 路。 “林道静”走完了五四文学中女性没有走完的道路,完成了把 个性解放的追求纳入民族历史命运道路的历程。
• •


三个男性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即造就一个属于自己的林 道静,要在精神上占有她,但所使用的方式和话语又有所 不同—— 余永泽—西方的人道主义话语,如个性解放、反传统 道德、女性独立; 卢嘉川、江华—马克思主义话语,马克思主义完成了 林道静的成长道路。 《青春之歌》体现的不仅是林道静的成长过程,也是 国家的成长过程,她是一个群体的象征。在中国现代史上, 充满着人道主义与阶级斗争的矛盾,构成中国现代知识分 子基本的冲突。最后,卢嘉川、江华拥有了林道静,意味 着马克思主义拥有了中国。
二、林道静的成长过程【分析人物】
——从个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1、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而出走到九·一八事变 阶段——林道静的成长起点,从个性解放开始。
性格主要特征是仇恨封建的旧家庭,仇恨黑暗与罪 恶的旧社会,同情底层社会,要求个性解放,追寻自由, 带着个人奋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绪和罗曼蒂克的幻想要 改变现实,失败后便以死抗争。
现代知识女性的“情史”
《青春之歌》的复杂性在于多种话语并存, 所以近年来的解构性重读把它拆解得四分五裂。 如果我们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立足于文本的 具体分析,并把文本置于30年现代文学的框架和 流程里加以考察,会发现“一女三男”——林道 静与余永泽、卢嘉川、江华的情爱纠葛,是小说 众多话语当中的元话语,其他话语都是在此基础 之上的繁衍和再生。特别耐人寻味的是,林道静 的“情史”其实浓缩了现代知识女性的“情史”, 从“五四”到30年代再到40年代,爱情至上、革 命+爱情、情归革命的三部曲形态尽在其中。
知识分子革命化的“苦难历程” ——《青春之歌》读解
一、从原始素材到革命叙事的变化 1、原始素材是作者自身的经历 一个反抗旧家庭而走投无路的女性。类似于文 学史上的“子君”、“沙菲”等人物。 2、革命叙事对原始素材的改造 ⑴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林道静表现一个从个 人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 程,表现党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参见杨沫 《我为什么写〈青春之歌〉》)
三部曲之一:爱情至上
►林道静对余永泽说: ‚‘最光荣伟大的职务就是在世界上做一个 人’,为了保持人的尊严,我不愿马马虎虎地活 在世上……假如为了贪图物质享受,我早就去做 姨太太少奶奶,也就不这样颠沛流离了。可是, 那叫什么生活?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这是典型的以反封建和追求个性解放为依托 的“五四”爱情话语。
三、林道静成长中与三个男性的隐喻
实际上,林道静是被动的,在小说中,是处于被爱、 被改造、被男性愿望改造,其成长过程是在被三个男性的 拯救、唤醒、肯定中完成的。 余永泽——骑士英雄兼诗人,拯救了林道静的肉体生 命,唤醒了林道静生命中爱与美的意识→人性、人道主义; 卢嘉川——革命知识分子,精神英雄,是林道静革命 的启蒙者,阶级意识(斗争),精神的拯救; 江华——工人阶级,革命英雄。林道静的并肩战斗者, 在卢嘉川精神拯救的基础上唤醒了林道静的斗争意识和女 性意识。 林道静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在每个阶段都是通过男人 来界定、建构和阐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