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含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专项练习题11.1.1三角形的边一、能力提升1.如图,在图形中,三角形有()A.4个B.5个C.6个D.7个2.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x,13,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A.2B.3C.5D.133.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8,而第三条边长为奇数,则第三条边长为()A.5或7B.7C.9D.7或94.在△ABC中,若三条边长均为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条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可能取值的最大值是()A.7B.6C.5D.45.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图中以BC 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对.6.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则它的底边长a的取值范围是.7.用7根相同的火柴棒首尾顺次连接摆成一个三角形,能摆成的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cm.(1)若其中一边的长为4cm,求另外两边的长;(2)若其中一边的长为6cm,求另外两边的长.10.若a,b,c是△ABC的三边长,请化简|a-b-c|+|b-c-a|+|c-a-b|.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设腰长为xcm.(1)用含x的式子表示底边长.(2)腰长x能否为5cm,为什么?(3)求x的取值范围.二、创新应用12.在平面内,分别用3根、5根、6根、…小棒首尾依次相接,能搭成什么形状的三角形?通过尝试,形状如表所示.小棒数目3 5 6 ……示意图……形状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1)4根小棒能搭成三角形吗?(2)8根、12根小棒能搭成几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并画出它们的示意图.答案一、能力提升1.B2.B;由题意知2+x>13,且x<13+2,解得11<x<15,因为x为正整数,所以x 可以是12,13,14.故选B.3.D;由题意知第三条边长大于5小于11.因为第三条边长为奇数,所以它的大小为7或9.4.C由题意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2,4,5或3,4,4,所以最长边可能取值的最大值为5.5.3;△BDC与△BEC,△BDC与△BAC,△BEC与△BAC,共3对.6.0<a<12.7.2.8.解:若腰长为3cm,则三边长分别为3cm,3cm,7cm,而3+3<7,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若腰长为7cm,则三边长分别为3cm,7cm,7cm.此时能构成三角形,其周长为3+7+7=17(cm).故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7cm. 9.解:(1)若腰长为4cm,则底边长为16-4-4=8(cm).三边长分别为4cm,4cm,8cm,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所以应该是底边长为4cm.所以腰长为(16-4)÷2=6(cm).三边长分别为4cm,6cm,6cm,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所以另外两边的长都为6cm.(2)若腰长为6cm,则底边长为16-6-6=4(cm).三边长分别为4cm,6cm,6cm,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所以另外两边的长分别为6cm 和4cm.若底边长为6cm,则腰长为(16-6)÷2=5(cm).三边长分别为6cm,5cm,5cm,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所以另外两边的长都为5cm.10.解:因为a,b,c是△ABC的三边长,所以a<b+c,b<c+a,c<a+b,即a-b-c<0,b-c-a<0,c-a-b<0.所以|a-b-c|+|b-c-a|+|c-a-b|=-(a-b-c)-(b-c-a)-(c-a-b)=a+b+c.11.解:(1)底边长为(20-2x)cm.(2)不能.理由如下:若腰长为5cm,则底边长为20-2×5=10(cm).因为5+5=10,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所以腰长不能为5cm.(3)根据题意,得解得0<x<10.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x+x>20-2x,解得x>5.综上所述,x的取值范围是5<x<10.二、创新应用12.解:(1)4根小棒不能搭成三角形.(2)8根小棒能搭成一种三角形,示意图如图甲;12根小棒能搭成三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示意图如图乙.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一、能力提升1.若一个三角形中仅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则该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2.如图,AE⊥BC于点E,BF⊥AC于点F,CD⊥AB于点D.在△ABC中,边AC上的高是线段()A.AEB.CDC.BFD.AF3.如图,线段AE是△ABC的中线,已知EC=6,DE=2,则线段BD的长为()A.2B.3C.4D.64.如图,在△ABC中,∠C=90°,D,E为AC上的两点,且AE=DE,BD平分∠EBC,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线段BC是△ABE的高B.线段BE是△ABD的中线C.线段BD是△EBC的角平分线D.∠ABE=∠EBD=∠DBC5.如图,在△ABC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CEF的面积为2.5,则△ABC的面积为()A.6B.7C.8D.106.如图,BD和CE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且∠DBC=∠ECB=31°,则∠ABC=度,∠ACB=度.7.如图,线段AD,CE分别是△ABC中边BC,AB上的高.若AD=10,CE=9,AB=12,则BC的长是.8.如图,在△ABC中,AB=AC,线段AD是△ABC的中线,△ABC的周长为34cm,△ABD的周长为30cm,求AD的长.9.已知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若腰AC上的中线BD将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分成15和6两部分,求三角形ABC的腰长及底边长.10.如图,AD是△CAB的角平分线,DE∥AB,DF∥AC,EF交AD于点O.请问:DO是△EDF的角平分线吗?如果是,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二、创新应用11.有一块三角形优良品种试验基地,如图,由于引进四个优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需将这块土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请你制定出两种以上的划分方案供选择.(画图即可)答案一、能力提升1.D;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只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2.C3.C4.D5.D;∵F为AC的中点,∴线段EF为△AEC的中线,∴S△AEC=2S△CEF=5.∵E为AB的中点,∴线段CE为△ABC的中线,∴S△ABC=2S△AEC=10.6.62;62.7.10.8;S△ABC=BC·AD=AB·CE,则BC===10.8.8.解:∵线段AD是△ABC的中线,∴BC=2BD.∵AB=AC,△ABC的周长为34cm,∴2AB+2BD=34cm,即AB+BD=17cm.又△ABD的周长为30cm,即AB+BD+AD=30cm,∴AD=13cm.9.解:设AB=AC=2x,则AD=CD=x.当AB+AD=15,BC+CD=6时,有2x+x=15,所以x=5,AB=AC=2x=10,BC=6-5=1.当BC+CD=15,AB+AD=6时,有2x+x=6,所以x=2,AB=AC=2x=4,BC=13.因为4+4<13,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故三角形ABC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10.解:DO是△EDF的角平分线.证明如下:∵AD是△CAB的角平分线,∴∠EAD=∠FAD.∵DE∥AB,DF∥AC,∴∠EDA=∠FAD,∠FDA=∠EAD.∴∠EDA=∠FDA,即DO是△EDF的角平分线.二、创新应用11.解:如图(答案不唯一).11.1.3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能力提升1.如图,桥梁的斜拉钢索是三角形的结构,主要是为了()A.节省材料,节约成本B.保持对称C.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D.美观漂亮2.下列不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是()A.伸缩晾衣架B.三角形房架C.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D.矩形门框的斜拉条3.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4.王师傅用四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如图,要使这个木架不变形,他至少还要再钉上()根木条.A.0B.1C.2D.35.如图,要使四边形木条框架ABCD变“活”(具有不稳定性),应将木条拆除.6.伸缩铁门能自由伸缩,主要是应用了四边形的.7.我们所用的课桌和所坐的凳子,时间长了总是摇摇晃晃的,这是什么原因?要使自己用的桌凳不晃动应该怎么办?如图,如果有六边形木框,要使它不变形,应该怎么办?二、创新应用8.如图,我们知道要使四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钉一根木条.那么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钉几根木条?要使七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钉几根木条?要使n边形木架不变形,又至少要钉多少根木条呢?答案一、能力提升1.C.2.A.3.A;打开的那一扇窗户下边的一部分OB、窗户框下边的一部分OA 及AB组成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知可用AB固定窗户.4.B.5.AC.6.不稳定性.7.解:这是因为课桌和凳子的四个侧面都是四边形木架,当交接处松动后就具有不稳定性.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在每个侧面加上一根木条(或木板),使之成为三角形.要使六边形木框不变形,至少应加3根木条使其划分为三角形.二、创新应用8.解: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钉2根木条;要使七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钉4根木条;要使n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钉(n-3)根木条.11.2.1三角形的内角一、能力提升1.在△ABC中,∠A=55°,∠B比∠C大25°,则∠B的度数为()A.50°B.75°C.100°D.125°2.如图,CD∥AB,∠1=120°,∠2=80°,则∠E等于()A.40°B.60°C.80°D.120°3.(2020·辽宁锦州中考)如图,在△ABC中,∠A=30°,∠B=50°,CD平分∠ACB,则∠ADC的度数是()A.80°B.90°C.100°D.110°4.在△ABC中,若∠A=∠B+∠C,则∠A的度数是.5.如图,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AB,∠ACB=90°.如果∠ECD=36°,那么∠A的度数是.6.如图,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的度数是.7.在△ABC中,若最大角∠A等于最小角∠C的两倍,最大角又比另一个角大20°,则△ABC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8.如图,E是△ABC中边AC上的一点,过点E作ED⊥AB,垂足为D.若∠1=∠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9.如图,在△ABC中,D是BC上一点,F是BA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F交AC于点E,且∠B=42°,∠C=59°,∠DEC=47°,求∠F的度数.二、创新应用10.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1)若∠ABC+∠ACB=110°,则∠BDC=;(2)若∠A=100°,则∠BDC=;(3)若∠A=n°,求∠BDC的度数.答案一、能力提升1.B;设∠C的度数为x°,则∠B的度数为x°+25°,则55°+x°+x°+25°=180°,解得x=50,则∠B=75°.2.A;∵CD∥AB,∠1=120°,∴∠CDB=∠1=120°,∴∠EDC=60°.∵∠2=80°,∴∠E=180°-80°-60°=40°.3.C∵∠A=30°,∠B=50°,∴∠ACB=180°-∠A-∠B=100°.又CD平分∠ACB,∴∠ACD=∠ACB=50°.∴∠ADC=180°-∠A-∠ACD=100°.4.90°.5.54°.6.270°.由三角形三内角之间的关系,得∠3+∠4=90°,所以∠1+∠2=(180°-∠3)+(180°-∠4)=2×180°-(∠3+∠4)=360°-90°=270°.7.解:设∠C=x°,则∠A=2x°,∠B=2x°-2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有2x+(2x-20)+x=180,解得x=40,即∠C=40°.所以2x=80,∠A=80°,2x-20=60,∠B=60°.故△ABC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A=80°,∠B=60°,∠C=40°.8.解:△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ED⊥AB,∴∠ADE=90°,∴∠1+∠A=90°.又∠1=∠2,∴∠2+∠A=90°.∴△ABC是直角三角形.9.解:在△EDC中,∠EDC=180°-(∠C+∠DEC)=180°-(59°+47°)=74°.∴∠FDB=180°-∠EDC=180°-74°=106°.在△BDF中,∠F=180°-(∠B+∠FDB)=180°-(42°+106°)=32°.二、创新应用10.解:(1)125°.(2)140°.(3)∵∠A=n°,∴∠ABC+∠ACB=180°-n°.∵BD平分∠ABC,CD平分∠ACB,∴∠DBC+∠DCB=∠ABC+∠ACB=(∠ABC+∠ACB)=×(180°-n°)=90°-.∴∠BDC=180°-(∠DBC+∠DCB)=180°-=90°+.11.2.2三角形的外角一、能力提升1.一副三角尺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如图叠放在一起,则∠α的度数是()A.165°B.120°C.150°D.135°2.如图,在△ABC中,AD为边BC上的中线,在△ABD中,AE为边BD上的中线,在△ACD中,AF为边DC上的中线,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1>∠2>∠3>∠CB.BE=ED=DF=FCC.∠1>∠4>∠5>∠CD.∠1=∠3+∠4+∠53.如图,若∠A=32°,∠B=45°,∠C=38°,则∠DFE等于()A.120°B.115°C.110°D.105°4.(2020·湖北中考)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摆放,点E在AC上,点D在BC 的延长线上,EF∥BC,∠B=∠EDF=90°,∠A=45°,∠F=60°,则∠CED的度数是()A.15°B.20°C.25°D.30°5.如图,∠ABC的平分线与∠A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若∠A=60°,则∠P等于()A.30°B.40°C.50°D.60°6.(2020·湖北黄冈中考)如图,AB∥EF,∠ABC=75°,∠CDF=135°,则∠BCD=.7.如图,已知在△ABC中,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BE与CD相交于点F,∠A=62°,∠ACD=35°,∠ABE=20°,则∠BDC=,∠BFC=.8.如图,D,E,F分别是△ABC三边延长线上的点,求∠D+∠E+∠F+∠1+∠2+∠3的度数.9.如图,在△ABC中,E是AC延长线上的一点,D是BC上的一点.求证:(1)∠BDE=∠E+∠A+∠B.(2)∠BDE>∠A.10.如图,在△ABC中,D是边BC上一点,∠1=∠2,∠3=∠4,∠BAC=63°,求∠DAC的度数.二、创新应用11.如图①,有一个五角形图案ABCDE,你能说明∠A+∠DBE+∠C+∠D+∠E=180°吗?如果点B向下移动到AC上(如图②)或AC的另一侧(如图③),上述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一、能力提升1.A如图,∵∠2=90°-45°=45°,∴∠1=∠2-30°=15°.∴∠α=180°-∠1=165°.2.C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内角,知∠1>∠2>∠3>∠C,故选项A正确;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知BE=ED=DF=FC,故选项B正确;∠4与∠5的大小不能判定,故选项C错误;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知∠1=∠2+∠4,∠2=∠3+∠5,所以∠1=∠3+∠4+∠5,故选项D正确.3.B4.A5.A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P=∠PCD-∠PBD=(∠ACD-∠ABC)=∠A=30°.6.30°.7.97°;117°.8.解:∵∠D+∠3=∠CAB,∠E+∠1=∠ABC,∠F+∠2=∠ACB,∴∠D+∠E+∠F+∠1+∠2+∠3=∠CAB+∠ABC+∠ACB=180°.9.证明:(1)∵∠BDE,∠DCE分别是△CDE,△ABC的一个外角,∴∠BDE=∠E+∠DCE,∠DCE=∠A+∠B,∴∠BDE=∠E+∠A+∠B.(2)由(1)得∠BDE=∠E+∠A+∠B,∴∠BDE>∠A.10.解:∵∠3是△ABD的外角,∴∠3=∠1+∠2.∵∠1=∠2,∠3=∠4,∴∠4=2∠2.在△ABC中,∵∠2+∠4=180°-∠BAC=180°-63°=117°,∴∠1=∠2=117°÷(1+2)=39°.∴∠DAC=∠BAC-∠1=63°-39°=24°.二、创新应用11.解:在题图①中,∠A+∠C=∠DNM, ①∠DBE+∠E=∠DMN, ②①+②,得∠A+∠DBE+∠C+∠E=∠DNM+∠DMN.∵∠D+∠DNM+∠DMN=180°,∴∠A+∠DBE+∠C+∠D+∠E=180°.在题图②、题图③中,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理由与题图①完全相同.11.3.1多边形一、能力提升1.在下列关于正多边形的特征说法中,错误的是()A.每一条边都相等B.每一个内角都相等C.每一个外角都相等D.所有对角线都相等2.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2017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2017B.2018C.2019D.20203.如果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8个三角形,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8B.9C.10D.114.将一个四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它不可能是()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5.在n边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不包含顶点)与各顶点相连,可得三角形的个数是()A.nB.n-2C.n-1D.n+16.过m边形的一个顶点有7条对角线,n边形没有对角线,则m n=.7.已知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恰好是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所作的对角线的条数的2倍,求此多边形的边数.二、创新应用8.观察下面图形,解答下列问题:(1)在上面第四个图中画出六边形的所有对角线;(2)观察规律,把下表填写完整.边数 3 4 5 6 7 …n对角线条0 2 5 …数答案一、能力提升1.D2.D3.C4.D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少一个角、角的个数不变或多一个角.5.C6.1000;从m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m-3)条对角线,由m-3=7,得m=10. n边形没有对角线,所以n=3.所以m n=103=1000.7.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所作的对角线的条数为n-3.依题意,得n=2(n-3),解得n=6.二、创新应用8.解:(1)(2)边数 3 4 5 6 7 …n对角线条数0 2 5 9 14 …n(n-3)11.3.2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能力提升1.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锐角,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一定不小于()A.3B.4C.5D.62.(2020·山东济宁中考)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9B.8C.7D.63.若一个多边形的边数由5增加到11,则内角和增加的度数是()A.1080°B.720°C.540°D.360°4.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的外角,且∠1=∠2=∠3=∠4=70°,则∠AED的度数是()A.110°B.108°C.105°D.100°5.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一半,那么这个多边形是()A.六边形B.五边形C.四边形D.三角形6.若凸n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则从一个顶点出发引的对角线条数是.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210°,且∠ADC的平分线与∠D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则∠COD的度数是.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和内角和.9.如图,求∠A+∠B+∠OCD+∠ODC+∠E+∠F的度数.二、创新应用10.在一个多边形中,一个内角相邻的外角与其他各内角的和为600°.(1)如果这个多边形是五边形,请求出这个外角的度数;(2)是否存在符合题意的其他多边形?如果存在,请求出边数及这个外角的度数;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一、能力提升1.C每个外角都是锐角,即小于90°,设边数为n,则这些锐角的和一定小于n×90°.而外角和为360°,所以360°<n×90°,n>4,即n不小于5.2.B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1080°,解得n=8.3.A因为每增加一条边,内角和增加180°,所以增加6条边,内角和增加180°×6=1080°.4.D由题意知∠AED的补角为80°,则∠AED=100°.5.D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一半,则内角和是180°,可知此多边形为三角形.6.6因为凸n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所以(n-2)×180°=1260°,得n=9.故从一个顶点出发引的对角线的条数为9-3=6.7.105°∵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A+∠B=210°,∴∠ADC+∠BCD=360°-210°=150°.∵DO,CO分别为∠ADC与∠BCD的平分线,∴∠ODC=∠ADC,∠OCD=∠BCD.∴∠ODC+∠OCD=(∠ADC+∠BCD)=×150°=75°.∴∠COD=180°-75°=105°.8.解:由题意知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360°-180°=900°.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2)×180°=900°,解得n=7.故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7.9.解:如图,连接BE,则在△COD与△BOE中,∠ODC+∠OCD+∠COD=180°,∠OBE+∠OEB+∠BOE=180°.∵∠COD与∠BOE是对顶角,∴∠COD=∠BOE.∵∠ODC+∠OCD=180°-∠COD,∠OBE+∠OEB=180°-∠BOE,∴∠ODC+∠OCD=∠OBE+∠OEB.∴题图中的∠A+∠B+∠OCD+∠ODC+∠E+∠F等于上图中的∠A+∠F+∠ABC+∠DEF+∠OBE+∠OEB=∠A+∠F+∠ABE+∠BEF=360°,即所求六个角的和为360°.二、创新应用10.解:(1)设这个外角的度数是x°,则(5-2)×180-(180-x)+x=600,解得x=120.故这个外角的度数是120°.(2)存在.设边数为n,这个外角的度数是x°,则(n-2)×180-(180-x)+x=600,整理得x=570-90n.因为0<x<180,即0<570-90n<180,并且n为正整数,所以n=5或n=6.故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6,这个外角的度数为30°.。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AC 的中垂线交BC 于E ,20DAE ∠=o ,则BAC ∠的度数为( )A .70oB .80oC .90oD .100o【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B,EA=EC,在由等边对等角,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详解】如图所示:∵DM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DA=DB,B DAB ∠=∠ ,同理可得:C EAC ∠=∠ ,∵ 20DAE ∠=o ,180B DAB C EAC DAE ︒∠+∠+∠+∠+∠=,∴80DAB EAC ︒∠+∠=∴100BAC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 的平分线AG 交BC 于点E ,若BF=6,AB=5,则AE 的长为( )A .4B .8C .6D .1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 解:设AG 与BF 交点为O ,∵AB=AF ,AG 平分∠BAD ,AO=AO ,∴可证△ABO ≌△AFO ,∴BO=FO=3,∠AOB=∠AOF=90º,AB=5,∴AO=4,∵AF ∥BE ,∴可证△AOF ≌△EOB ,AO=EO ,∴AE=2AO=8,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作图原理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如图,OA =OB ,OC =OD ,∠O =50°,∠D =35°,则∠OAC 等于( )A .65°B .95°C .45°D .85°【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OA =OB ,OC =OD 证明△ODB ≌△OCA ,得到∠OAC=∠OBD ,再根据∠O =50°,∠D =35°即可得答案.【详解】解:OA =OB ,OC =OD ,在△ODB 和△OCA 中,OB OA BOD AOC OD OC =⎧⎪∠=∠⎨⎪=⎩∴△ODB ≌△OCA (SAS ),∠OAC=∠OBD=180°-50°-35°=95°,故B 为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AD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点E ,DF ⊥AC 交AC 于点F .S △ABC =7,DE=2,AB=4,则AC 长是( )A .4B .3C .6D .2【答案】B【解析】【分析】 首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DF=DE=2,然后由S △ABC =S △ABD +S △ACD 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结果.【详解】解:AD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EAD=∠FADDE ⊥AB 于点E ,DF ⊥AC 交AC 于点F ,∴DF=DE ,又∵S △ABC =S △ABD +S △ACD ,DE=2,AB=4, 11742222AC ∴=⨯⨯+⨯⨯ ∴AC=3. 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在矩形ABCD 中, 3,4,AB BC ==将其折叠使AB 落在对角线AC 上,得到折痕,AE 那么BE 的长度为( )A .1B .2C .32D .85【答案】C【解析】【分析】由勾股定理求出AC 的长度,由折叠的性质,AF=AB=3,则CF=2,设BE=EF=x ,则CE=4x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x 的值,得到BE 的长度.【详解】解:在矩形ABCD 中,3,4AB BC ==,∴∠B=90°,∴5AC ==,由折叠的性质,得AF=AB=3,BE=EF ,∴CF=5-3=2,在Rt △CEF 中,设BE=EF=x ,则CE=4x -,由勾股定理,得:2222(4)x x +=-, 解得:32x =; ∴32BE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性质,利用勾股定理正确求出BE 的长度.6.△ABC 中,∠A :∠B :∠C =1:2:3,最小边BC =4cm ,则最长边AB 的长为( )cmA .6B .8CD .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三角形中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设∠A =x ,则∠B =2x ,∠C =3x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B+∠C =x+2x+3x =180°,解得x =30°,即∠A =30°,∠C =3×30°=90°,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AB =2BC =2×4=8cm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 2,5B.1,3,3C.3,4,8D.4,5,6【答案】D【解析】【分析】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大于其他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满足此关系的可组成三角形,其实只要最小两边的和大于最大边就可判断前面的三边关系成立.【详解】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A、2+2=4<5,此选项错误;B、1+3<3,此选项错误;C、3+4<8,此选项错误;D、4+5=9>6,能组成三角形,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两条较短的边的和小于最长的边,只要满足这一条就是满足三边关系.8.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使点C落在AB上的点E处,已知BC=24,∠B=30°,则DE的长是()A.12 B.10 C.8 D.6【答案】C【解析】【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C=DE,∠DEA=∠C=90°,在Rt△BED中,∠B=30°,故此BD=2ED,从而得到BC=3BC,于是可求得DE=8.【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C=DE,∠DEA=∠C=90°,∵∠BED+∠DEA=180°,∴∠BED=90°.又∵∠B=30°,∴BD=2DE.∴BC=3ED=24.∴DE=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含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BC=3DE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8,BD=6,点E,F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点P在AC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存在PE+PF的最小值,则这个最小值是()A.3 B.4 C.5 D.6【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其边长,再作E关于AC的对称点E′,连接E′F,则E′F即为PE+PF 的最小值,再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E′F的长度即可.【详解】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6,BD=8,∴2234,作E关于AC的对称点E′,连接E′F,则E′F即为PE+PF的最小值,∵AC是∠DAB的平分线,E是AB的中点,∴E′在AD上,且E′是AD的中点,∵AD=AB,∴AE=AE′,∵F是BC的中点,∴E′F=AB=5.故选C.10.如图,已知△ABD和△ACD关于直线AD对称;在射线AD上取点E,连接BE, CE,如图:在射线AD上取点F连接BF, CF,如图,依此规律,第n个图形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A.n B.2n-1 C.(1)2n nD.3(n+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条件可得图1中△ABD≌△ACD有1对三角形全等;图2中可证出△ABD≌△ACD,△BDE≌△CDE,△ABE≌△ACE有3对全等三角形;图3中有6对全等三角形,根据数据可分析出第n个图形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详解】∵AD是∠BAC的平分线,∴∠BAD=∠CAD.在△ABD与△ACD中,AB=AC,∠BAD=∠CAD,AD=AD,∴△ABD≌△ACD.∴图1中有1对三角形全等;同理图2中,△ABE≌△ACE,∴BE=EC,∵△ABD≌△ACD.∴BD=CD,又DE=DE,∴△BDE≌△CDE,∴图2中有3对三角形全等;同理:图3中有6对三角形全等;由此发现:第n 个图形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12n n +.故选C.【点睛】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找出数字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1.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是( )A .有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B .有一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C .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D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C【解析】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知有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故选项A 不符合;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知有一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故选项B 不符合;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知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选项C 符合;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知斜边和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故选项B 不符合.故本题应选C.12.如图,直线a b ∥,点A 、B 分别在直线a 、b 上,145∠︒=,若点C 在直线b 上,105BAC ∠︒=,且直线a 和b 的距离为3,则线段AC 的长度为( )A .32B .33C .3D .6【答案】D【解析】【分析】 过C 作CD ⊥直线a ,根据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过C 作CD ⊥直线a ,∴∠ADC =90°.∵∠1=45°,∠BAC =105°,∴∠DAC =30°.∵CD =3,∴AC =2CD =6.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间的距离,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O过点B、C,圆心O在等腰直角△ABC的内部,∠BAC=90°,OA=1,BC=6,则⊙O的半径为()A.23B.13C.4 D.32【答案】B【解析】【分析】如下图,作AD⊥BC,设半径为r,则在Rt△OBD中,OD=3-1,OB=r,BD=3,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r.【详解】如图,过A作AD⊥BC,由题意可知AD必过点O,连接OB;∵△B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BC,∴BD=CD=AD=3;∴OD=AD-OA=2;Rt△O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BD OD13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判定点O在AD上.14.将一根 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 15cm,高 8cm 的装满水的无盖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浸没在杯子里面的长度为hcm,则 h 的取值范围是()A .h≤15cmB .h≥8cmC .8cm≤h≤17cmD .7cm≤h≤16cm【答案】C【解析】【分析】 筷子浸没在水中的最短距离为水杯高度,最长距离如下图,是筷子斜卧于杯中时,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详解】当筷子笔直竖立在杯中时,筷子浸没水中距离最短,为杯高=8cmAD 是筷子,AB 长是杯子直径,BC 是杯子高,当筷子如下图斜卧于杯中时,浸没在水中的距离最长由题意得:AB=15cm ,BC=8cm ,△ABC 是直角三角形∴在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AC=17cm∴8cm ≤h ≤17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将题干中生活实例抽象成数学模型,然后再利用相关知识求解.15.如图,四边形ABCD 和EFGH 都是正方形,点E H ,在ADCD ,边上,点F G ,在对角线AC 上,若6AB ,则EFGH 的面积是( )A .6B .8C .9D .12【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DAC =∠ACD =45°,由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推出△AEF 与△DF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得到DE =2EH =2EF ,EF =2AE ,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在正方形ABCD 中,∠D =90°,AD =CD =AB ,∴∠DAC =∠DCA =45°,∵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EH =EF ,∠AFE =∠FEH =90°,∴∠AEF =∠DEH =45°,∴AF =EF ,DE =DH ,∵在Rt △AEF 中,AF 2+EF 2=AE 2,∴AF =EF =2AE ,同理可得:DH =DE EH 又∵EH =EF ,∴DE =2EF =2×2AE =12AE , ∵AD =AB =6,∴DE =2,AE =4,∴EH DE =,∴EFGH 的面积为EH 2=()2=8,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图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如图,在ABC ∆中,AB AC =,分别是以点A ,点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的连线交AC 于点D ,交AB 于点E ,连接BD ,若40A ∠=︒,则DBC ∠=( )A .40︒B .30︒C .20︒D .10︒【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则AD=BD ,40ABD A ==︒∠∠,又AB=AC ,则∠ABC=70°,即可求出DBC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D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AD=BD ,∴40ABD A ==︒∠∠,∵AB AC =, ∴1(18040)702ABC ∠=⨯︒-︒=︒, ∴704030DBC ∠=︒-︒=︒;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性质,正确求出DBC ∠的度数.17.满足下列条件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4BC =,5AC =,6AB =B .13BC =,14AC =,15AB = C .::3:4:5BC AC AB =D .::3:4:5A B C ∠∠∠= 【答案】C【解析】【分析】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先要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详解】A .若BC=4,AC=5,AB=6,则BC 2+AC 2≠AB 2,故△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B.若13BC =,14AC =,15AB =,则AC 2+AB 2≠CB 2,故△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C .若BC :AC :AB=3:4:5,则BC 2+AC 2=AB 2,故△ABC 是直角三角形;D .若∠A :∠B :∠C=3:4:5,则∠C <90°,故△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18.下列几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2,3,4B .3,4,6C .5,12,13D .2,5,5【答案】C【解析】【分析】要验证是否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三边的关系是否满足两边平方是否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即可,分别验证四个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222234+≠,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B. 222346+≠,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C .22251213+=,故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D .222255+≠,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已知AC=FE,BC=DE,点A,D,B,F 在一条直线上,要利用“SSS”证明△ABC ≌△FDE,还可以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A .AD=FBB .DE=BDC .BF=DBD .以上都不对【答案】A【解析】∵AC=FE ,BC=DE , ∴要利用“SSS”证明△ABC ≌△FDE ,需添加条件“AB=DF”或“AD=BF”.故选A.20.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2cm,3cm,5cm B.7cm,4cm,2cm C.3cm,4cm,8cm D.3cm,3cm,4cm 【答案】D【解析】【详解】A.因为2+3=5,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错误;B.因为2+4<6,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错误;C.因为3+4<8,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错误;D.因为3+3>4,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D正确.故选D.。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及答案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及答案
∵AC是∠DAB的平分线,E是AB的中点,
∴E′在AD上,且E′是AD的中点,
∵AD=AB,
∴AE=AE′,
∵F是BC的中点,
∴E′F=AB=5.
故选C.
10.如图,在△ABC中,AC=BC,∠ACB=90°,点D在BC上,BD=3,DC=1,点P是AB上的动点,则PC+PD的最小值为( )
A.4B.5C.6D.7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其边长,再作E关于AC的对称点E′,连接E′F,则E′F即为PE+PF的最小值,再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E′F的长度即可.
【详解】
解:如图
∵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6,BD=8,
∴AB= =5,
作E关于AC的对称点E′,连接E′F,则E′F即为PE+PF的最小值,
A. B.1C. D.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 ,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及面积求解方法得到 , ,故可求解.
【详解】
∵点 为 中点
∴ = 4.5

∴ =睛】
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中线的性质.
13.下列几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6.如图,在 中, ,将 沿直线 翻折,点 落在点 的位置,则 的度数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得到∠D=∠B,再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
【详解】
解:如图,由折叠的性质得:∠D=∠B=33°,
根据外角性质得:∠1=∠3+∠B,∠3=∠2+∠D,
∴∠1=∠2+∠D+∠B=∠2+2∠B=∠2+66°,

解三角形难题及答案

解三角形难题及答案

解三角形难题及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解三角形难题及答案1、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B b A a sin cos =,则=+B A A 2cos cos sin ___D______A 、21-B 、21 C 、-1 D 、1 2、在ABC ∆的三个内角满足13:11:5sin :sin :sin =C B A ,则ABC ∆=_C____A 、一定是锐角三角形B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C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D 、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3、ABC ∆的三内角A 、B 、C 的对边边长分别为a 、b 、c ,若b a 25=,B A 2=,则=B cos ( B )A 、35B 、45C 、55D 、65 4、在ABC ∆中,D 为BC 边上的一点,BC=3BD ,2=AD , 135=∠ADB ,若AC=AB 2,则BD=_52+_______5、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C a A c b cos cos )3(=-,则=A cos ___33___ 6、设A 、B 、C 为三角形的三内角,且方程0)sin (sin )sin (sin )sin (sin 2=-+-+-B C x C A x A B 有等根,那么B ∠=___B_____A 、︒〉60B B 、︒≥60BC 、︒〈60BD 、︒≤60B解析:0)(42222=+---+-ab ac b bc c ac a04)(4)(22=++-+b c a b c a0)2(=-+b c aac b c a 22≥=+123cos 2-=acb B1cos 21≤≤B 7、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C=120°,a c 2=,则()A 、b a 〉B 、b a 〈C 、a=bD 、a 与b 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5、满足A=45°,6=c ,a=2的△ABC 的个数记为m ,则m a 的值为( A )A 、4B 、2C 、1D 、不定3、在三角形ABC中,a=5,b=4,3231)cos(=-B A ,则=cos _81_____4、在△ABC 中,︒=60B ,ac b =2,则三角形的形状为____等边三角形_________1、已知△ABC三内角A、B 、C 满足B C A 2=+,B C A cos 2cos 1cos 1-=+,求2cos C A -的值。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AE平分∠BAD,
∴∠BAE=∠EAD=60°
∴△ABE是等边三角形,
∴AE=AB=BE,∠AEB=60°,
∵AB= BC,
∴AE=BE= BC,
∴AE=CE,故①正确;
∴∠EAC=∠ACE=30°
∴∠BAC=90°,
∴S△ABC= AB•AC,故②错误;
∵BE=EC,
∴E为BC中点,O为AC中点,
(专题精选)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 ,若 , , ,下列结论:① ;② ;③ ;④ 与 互补;⑤ ,其中正确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C∥DE,根据垂直定义得出∠ACB=∠CDB=∠CDA=9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S△ABE=S△ACE=2S△AOE,故③正确;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C=CO,
∵AE=CE,
∴EO⊥AC,
∵∠ACE=30°,
∴EO= EC,
∵EC= AB,
∴OE= BC,故④正确;
故正确的个数为3个,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证得△ABE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15.如图,四边形 和 都是正方形,点 在 边上,点 在对角线 上,若 ,则 的面积是()
A.6B.8C.9D.12【答Βιβλιοθήκη 】B【解析】【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DAC=∠ACD=45°,由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推出△AEF与△DF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得到DE= EH= EF,EF= AE,即可得到结论.

最新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V 中,90C ∠=︒,60CAB ∠=︒,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相交于点P 和Q . ②作直线PQ 交AB 于点D ,交BC 于点E ,连接AE .若4CE =,则AE 的值为( ) A .46B .42C .43D .8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得出PQ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进而得出∠EAB =∠CAE =30°,即可得出AE 的长.【详解】由题意可得出:PQ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AE =BE ,∵在△ABC 中,∠C =90°,∠CAB =60°,∴∠CBA =30°,∴∠EAB =∠CAE =30°, ∴CE =12AE =4, ∴AE =8.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根据已知得出∠EAB =∠CAE =30°是解题关键.2.长度分别为2,7,x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值可以是( )A .4B .5C .6D .9【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判断x 的取值范围,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7-2<x <7+2,即5<x <9.因此,本题的第三边应满足5<x <9,把各项代入不等式符合的即为答案.4,5,9都不符合不等式5<x <9,只有6符合不等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属于基础题型,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在△ABC 中,AC =BC ,D 、E 分别是AB 、AC 上一点,且AD =AE ,连接DE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若DF =BD ,则∠A 的度数为( )A .30B .36C .45D .72【答案】B【解析】【分析】 由CA=CB ,可以设∠A=∠B=x .想办法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CA=CB ,∴∠A=∠B ,设∠A=∠B=x .∵DF=DB ,∴∠B=∠F=x ,∵AD=AE ,∴∠ADE=∠AED=∠B+∠F=2x ,∴x+2x+2x=180°,∴x=36°,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如图,ABCD Y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D BD ⊥,30ABD ∠=︒,若23AD =OC 的长为( )A .3B .3C 21D .6【答案】C【解析】【分析】 先根据勾股定理解Rt ABD △求得6BD =,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得3OD =,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解Rt AOD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得21OC OA ==【详解】解:∵AD BD ⊥∴90ADB ∠=︒∵在Rt ABD △中,30ABD ∠=︒,23AD =∴243AB AD == ∴226BD AB A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132OB OD BD ===,12OA OC AC == ∴在Rt AOD △中,23AD =3OD = ∴2221OA AD OD += ∴21OC OA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B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6,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C .将一次函数y =3x -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D .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0213x m x -≤⎧⎨+>⎩无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1m £ 【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外心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A.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正确,是真命题;B.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6,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或17,错误,是假命题;C. 将一次函数y =3x -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正确,是真命题;D. 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0213x m x -≤⎧⎨+>⎩无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1m £,正确,是真命题;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三角形外心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如图,在ABC V 中,AB AC =,点E 在AC 上,ED BC ⊥于点D ,DE 的延长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E CE =B .12DEC BAC ∠=∠ C .AF AE =D .1902B BAC ∠+∠=︒ 【答案】A【解析】【分析】 由题意中点E 的位置即可对A 项进行判断;过点A 作AG ⊥BC 于点G ,如图,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1=∠2=12BAC ∠,易得ED ∥AG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判断B 项;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判断C 项;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结合∠1=12BAC ∠的结论即可判断D 项,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A 、由于点E 在AC 上,点E 不一定是AC 中点,所以,AE CE 不一定相等,所以本选项结论错误,符合题意;B 、过点A 作AG ⊥BC 于点G ,如图,∵AB =AC ,∴∠1=∠2=12BAC ∠, ∵ED BC ⊥,∴ED ∥AG ,∴122DEC BAC ∠=∠=∠,所以本选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C 、∵ED ∥AG ,∴∠1=∠F ,∠2=∠AEF ,∵∠1=∠2,∴∠F =∠AEF ,∴AF AE =,所以本选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D 、∵AG ⊥BC ,∴∠1+∠B =90°,即1902B BAC ∠+∠=︒,所以本选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已知ABC ∆,若AC BC ⊥,CD AB ⊥,12∠=∠,下列结论:①//AC DE ;②3A ∠=∠;③3EDB ∠=∠;④2∠与3∠互补;⑤1B ∠=∠,其中正确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C∥DE,根据垂直定义得出∠ACB=∠CDB=∠CDA=9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详解】∵∠1=∠2,∴AC∥DE,故①正确;∵AC⊥BC,CD⊥AB,∴∠ACB=∠CDB=90°,∴∠A+∠B=90°,∠3+∠B=90°,∴∠A=∠3,故②正确;∵AC∥DE,AC⊥BC,∴DE⊥BC,∴∠DEC=∠CDB=90°,∴∠3+∠2=90°(∠2和∠3互余),∠2+∠EDB=90°,∴∠3=∠EDB,故③正确,④错误;∵AC⊥BC,CD⊥AB,∴∠ACB=∠CDA=90°,∴∠A+∠B=90°,∠1+∠A=90°,∴∠1=∠B,故⑤正确;即正确的个数是4个,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垂直定义,能综合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M,若CD=8 cm,MB=2 cm,则直径AB的长为()A.9 cm B.10 cm C.11 cm D.12 cm【答案】B【解析】【分析】由CD⊥AB,可得DM=4.设半径OD=Rcm,则可求得OM的长,连接OD,在直角三角形DMO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OD的长,继而求得答案.解:连接OD,设⊙O半径OD为R,∵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M,∴DM=12CD=4cm,OM=R-2,在RT△OMD中,OD²=DM²+OM²即R²=4²+(R-2)²,解得:R=5,∴直径AB的长为:2×5=10c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以及勾股定理.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9.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8,BD=6,点E,F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点P在AC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存在PE+PF的最小值,则这个最小值是()A.3 B.4 C.5 D.6【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其边长,再作E关于AC的对称点E′,连接E′F,则E′F即为PE+PF 的最小值,再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E′F的长度即可.【详解】解: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对角线AC=6,BD=8,∴2234+,作E 关于AC 的对称点E′,连接E′F ,则E′F 即为PE+PF 的最小值,∵AC 是∠DAB 的平分线,E 是AB 的中点,∴E ′在AD 上,且E′是AD 的中点,∵AD=AB ,∴AE=AE ′,∵F 是BC 的中点,∴E ′F=AB=5.故选C .10.下列说法不能得到直角三角形的( )A .三个角度之比为 1:2:3 的三角形B .三个边长之比为 3:4:5 的三角形C .三个边长之比为 8:16:17 的三角形D .三个角度之比为 1:1:2 的三角形 【答案】C【解析】【分析】三角形内角和180°,根据比例判断A 、D 选项中是否有90°的角,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B 、C 选项中边长是否符合直角三角形的关系.【详解】A 中,三个角之比为1:2:3,则这三个角分别为:30°、60°、90°,是直角三角形; D 中,三个角之比为1:1:2,则这三个角分别为:45°、45°、90°,是直角三角形;B 中,三边之比为3:4:5,设这三条边长为:3x 、4x 、5x ,满足:()()()222345x x x +=,是直角三角形;C 中,三边之比为8:16:17,设这三条边长为:8x 、16x 、17x ,()()()22281617x x x +≠,不满足勾股定理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常见方法有2种;(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2)三边长满足勾股定理逆定理.11.等腰三角形有一个是50°,它的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A.25°B.40°C.25°或40°D.50°【答案】C【解析】∵等腰三角形有一个是50°∴有两种可能①是三个角为50°、50°、80°;②是三个角为50°、65°、65°分情况说明如下:①当三个角为50°、50°、80°时,根据图①,可得其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DAB=40°;②当三个角为50°、65°、65°,根据图②,可得其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DAB=25°故故选:C① 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12.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E平分BAD交BC于点E,且∠ADC=60°,AB=12BC,连接OE.下列结论:①AE=CE;②S△ABC=AB•AC;③S△ABE=2S△AOE;④OE=14BC,成立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C=∠ADC=60°,∠BAD=120°,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ABE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推出AE=BE=12BC,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进行推理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ADC=60°,∠BAD=120°,∵AE平分∠BAD,∴∠BAE=∠EAD=60°∴△ABE是等边三角形,∴AE=AB=BE,∠AEB=60°,∵AB=12 BC,∴AE=BE=12 BC,∴AE=CE,故①正确;∴∠EAC=∠ACE=30°∴∠BAC=90°,∴S△ABC=12AB•AC,故②错误;∵BE=EC,∴E为BC中点,O为AC中点,∴S△ABE=S△ACE=2 S△AOE,故③正确;∵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CO,∵AE=CE,∴EO⊥AC,∵∠ACE=30°,∴EO=12 EC,∵EC=12 AB,∴OE=14BC,故④正确;故正确的个数为3个,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证得△ABE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3.如图,△ABC的角平分线CD、BE相交于F,∠A=90°,EG∥BC,且CG⊥EG于G,下列结论:①∠CEG=2∠DCB;②∠ADC=∠GCD;③CA平分∠BCG;④∠DFB=12∠CGE.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垂直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依次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详解】①∵EG∥BC,∴∠CEG=∠ACB,又∵CD是△ABC的角平分线,∴∠CEG=∠ACB=2∠DCB,故正确;②∵∠A=90°,∴∠ADC+∠ACD=90°,∵CD平分∠ACB,∴∠ACD=∠BCD,∴∠ADC+∠BCD=90°.∵EG∥BC,且CG⊥EG,∴∠GCB=90°,即∠GCD+∠BCD=90°,∴∠ADC=∠GCD,故正确;③条件不足,无法证明CA平分∠BCG,故错误;④∵∠EBC+∠ACB=∠AEB,∠DCB+∠ABC=∠ADC,∴∠AEB+∠ADC=90°+12(∠ABC+∠ACB)=135°,∴∠DFE=360°-135°-90°=135°,∴∠DFB=45°=12∠CGE ,,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多边形内角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如图,在ABC ∆中,AB AC =,分别是以点A ,点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的连线交AC 于点D ,交AB 于点E ,连接BD ,若40A ∠=︒,则DBC ∠=( )A .40︒B .30︒C .20︒D .10︒【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则AD=BD ,40ABD A ==︒∠∠,又AB=AC ,则∠ABC=70°,即可求出DBC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D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AD=BD ,∴40ABD A ==︒∠∠,∵AB AC =,∴1(18040)702ABC ∠=⨯︒-︒=︒, ∴704030DBC ∠=︒-︒=︒;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性质,正确求出DBC ∠的度数.1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倍少20度,则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 )A.140o B.20o或80o C.44o或80o D.140o或44o或80o 【答案】D【解析】【分析】设另一个角是x,表示出一个角是2x-20°,然后分①x是顶角,2x-20°是底角,②x是底角,2x-20°是顶角,③x与2x-20°都是底角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另一个角是x,表示出一个角是2x-20°,①x是顶角,2x-20°是底角时,x+2(2x-20°)=180°,解得x=44°,∴顶角是44°;②x是底角,2x-20°是顶角时,2x+(2x-20°)=180°,解得x=50°,∴顶角是2×50°-20°=80°;③x与2x-20°都是底角时,x=2x-20°,解得x=20°,∴顶角是180°-20°×2=140°;综上所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是44°或80°或140°.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特别是这两个角都是底角的情况容易漏掉而导致出错.16.如图,AB是⊙O的直径,AC是⊙O的切线,连接OC交⊙O于点D,连接BD,∠C=40°.则∠ABD的度数是()A.30°B.25°C.20°D.1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C为切线∴∠OAC=90°∵∠C=40°∴∠AOC=50°∵OB=OD ∴∠ABD=∠ODB ∵∠ABD+∠ODB=∠AOC=50°∴∠ABD=∠ODB=25°.考点:圆的基本性质.17.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为一边作△ABP,使之与△ABC全等,从P1,P2,P3,P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则点P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要使△ABP与△ABC全等,必须使点P到AB的距离等于点C到AB的距离,即3个单位长度,所以点P的位置可以是P1,P2,P4三个,故选C.18.△ABC中,AB=AC,∠A=36°,∠ABC和∠ACB的平分线BE、CD交于点F,则共有等腰三角形( )A.7个B.8个C.9个D.10个【答案】B【解析】∵等腰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只要能判断出有两个角相等就行了,将原图各角标上后显示如左下:因此,所有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只要判断出有哪几个三角形就可以了.如右上图,三角形有如下几个:①,②,③;①+②,③+②,①+④,③+④;①+②+③+④;共计8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求得各角的度数,掌握等角对等边与等边对等角定理的应用.19.如图,Rt△ABC中,∠C =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D,若AD =5cm,CD=3cm,则点D到AB的距离DE是()A.5cm B.4cm C.3cm D.2cm【答案】C【解析】∵点D到AB的距离是DE ,∴DE⊥AB,∵BD平分∠ABC,∠C =90°,∴把Rt△BDC沿BD翻折后,点C在线段AB上的点E处,∴DE=CD,∵CD =3cm,∴DE=3cm.故选:C.20.如图,⊙O过点B、C,圆心O在等腰直角△ABC的内部,∠BAC=90°,OA=1,BC=6,则⊙O的半径为()A.23B.13C.4 D.32【答案】B【解析】【分析】如下图,作AD⊥BC,设半径为r,则在Rt△OBD中,OD=3-1,OB=r,BD=3,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r.【详解】如图,过A作AD⊥BC,由题意可知AD必过点O,连接OB;∵△B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BC,∴BD=CD=AD=3;∴OD=AD-OA=2;Rt△O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BD OD13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判定点O在AD上.。

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综合题难题附答案

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综合题难题附答案

八年级三角形综合题难题附答案第1节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一、三角形的边1、如图,点P是△ABC内部的一点.(1)度量线段AB,AC,PB,PC的长度,根据度量结果比较AB+AC与PB+PC的大小;(2)改变点P的位置,上述结论还成立吗?(3)你能说明上述结论为什么正确吗?【答案】(1)如图有:AB+AC>PB+PC;(2)改变点P的位置,上述结论还成立;(3)如图,连接AP,BP,CP,延长BP交于AC于点E,在△ABE中有,AB+AE>BE=BP+PE △在△CEP中有,PE+CE>PC △△+△得,AB+AE+PE+CE>BP+PE+PC,AB+AC+PE>BP+PE+PC,△AB+AC>BP+PC.二、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如图,在△ABC中,AB=AC,BD是腰AC上的中线。

(1)若AB>BC,填空:△AD=_____________;△△ABD的周长与△BEC的周长之差为_________。

(2)若△ABC的周长为20cm,BD将△ABC的周长分成差为4cm的两部分,求△ABC的边长。

【答案】(1)△EC;△AB-BC(2)8cm,8cm,4cm;或16/3cm,16/3cm,28/3cm2、如图,△ABC中,△C=90°,AC=8cm,BC=6cm,AB=10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6秒时,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2)当t=6.5秒时,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3)当t为何值时,△BCP的面积为12cm2?【答案】(1)6;(2)6.5;(3)2或6.53、如图,已知在Rt△ABC中,△ABC=90°,点D沿BC自B向C运动(点D与点B、C不重合),作BE△AD 于E,CF△AD于F,则BE+CF的值()A.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变大再变小【答案】C第2节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一、三角形的内角和1、△ABC中,∠A=50°,有一块直角三角板PMN放置在△ABC上(P点在△ABC内)使三角板PMN的两条直角边PM、PN恰好分别经过点B和C(如图)(1)填空:∠ABC+∠ACB=______°,∠PBC+∠PCB =______°;(2)试问∠ABP与∠ACP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答案】(1)130;90;(2)∠ABP+∠ACP=40°2、如图①,在△ABC中,∠A=50°,有一块直角三角尺PMN放置在△ABC上(点P在△ABC内),使三角尺PMN的两条直角边PM、PN恰好分别经过点B、C.(1)填空:∠ABC+∠ACB=___,∠PBC+∠PCB=___;(2)试问∠ABP与∠ACP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3)如图②,改变直角三角尺PMN的位置(点P在△ABC外),三角尺PMN的两条直角边PM、PN仍然分别经过点B、C,(2)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答案】(1)130;90;(2)∠ABP+∠ACP=40°;(3)发生变化;∠ACP -∠ABP=40°.3、问题情景:如图①,将一块直角三角板PMN放置在△ABC上(点P在△ABC内),使三角尺PMN的两条直角边PM、PN恰好分别经过点B、C.试问∠ABP与∠ACP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1)特殊探究:若∠A=50°,则∠ABC+∠ACB=___,∠PBC+∠PCB=_____,∠ABP+∠ACP=_____;(2)类比探究:请探究∠ABP+∠ACP与∠A的数量关系.(3)类比延伸:如图②如图②,改变直角三角尺PMN 的位置(点P在△ABC外),三角尺PMN的两条直角边PM、PN仍然分别经过点B、C,(2)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不成立,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答案】(1)130°;90°;40°(2)∠ABP+∠ACP=90°-∠A;(3)不成立;∠ACP -∠ABP=90°-∠A.4、动手操作:(1)如图1,将一块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直角三角板ABC上,使三角板DEF的两条直角边DE、DF分别经过点B、C,且BC△EF,已知△A=30°,则△ABD +△ACD=______°;(2)如图2,△BDC与△A、△B、△C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3)灵活应用:请你直接利用以上结论,解决以下列问题:如图3,BE平分△ABD,CE平分△ACD,若△BAC =40°,△BDC=120°,求△BEC的度数。

最新初中数学三角形专项训练解析附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三角形专项训练解析附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三角形专项训练解析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90ABC ∠=︒,CA x ⊥轴,点C 在函数()0k y x x =>的图象上,若1AB =,则k 的值为( )A .1B .22C .2D .2【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求得 OA 和 AC 的长,从而可以求得点 C 的坐标,进而求得 k 的值,本题得以解决.【详解】Q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90ABC ∠=︒,CA ⊥x 轴,1AB =,45BAC BAO ︒∴∠=∠=,22OA OB ∴==,2AC =, ∴点C 的坐标为2,22⎛⎫ ⎪ ⎪⎝,Q 点C 在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 2212k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长度分别为2,7,x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值可以是( )A.4B.5C.6D.9【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判断x的取值范围,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7-2<x<7+2,即5<x<9.因此,本题的第三边应满足5<x<9,把各项代入不等式符合的即为答案.4,5,9都不符合不等式5<x<9,只有6符合不等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属于基础题型,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在△ABC中,AC=BC,D、E分别是AB、AC上一点,且AD=AE,连接D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若DF=BD,则∠A的度数为()A.30 B.36 C.45 D.72【答案】B【解析】【分析】由CA=CB,可以设∠A=∠B=x.想办法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CA=CB,∴∠A=∠B,设∠A=∠B=x.∵DF=DB,∴∠B=∠F=x,∵AD=AE,∴∠ADE=∠AED=∠B+∠F=2x,∴x+2x+2x=180°,∴x=3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如图,△ABC中,AB=AC=10,BC=12,D是BC的中点,DE⊥AB于点E,则DE的长为()A.65B.85C.125D.245【答案】D【解析】【分析】连接AD,根据已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C和BD=6,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详解】解:连接AD∵AB=AC,D为BC的中点,BC=12,∴AD⊥BC,BD=DC=6,在Rt△ADB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1068AB BD=+=,∵S△ADB=12×AD×BD=12×AB×DE,∴DE=8624105 AD BDAB⨯⨯==,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能求出AD的长是解此题的关键.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 2,5B.3,3C.3,4,8D.4,5,6【答案】D【解析】【分析】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大于其他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满足此关系的可组成三角形,其实只要最小两边的和大于最大边就可判断前面的三边关系成立.【详解】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A 、2+2=4<5,此选项错误;B 、1+3<3,此选项错误;C 、3+4<8,此选项错误;D 、4+5=9>6,能组成三角形,此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两条较短的边的和小于最长的边,只要满足这一条就是满足三边关系.6.如图,点O 是ABC ∆的内心,M 、N 是AC 上的点,且CM CB =,AN AB =,若100ABC ∠=︒,则MON ∠=( )A .60︒B .70︒C .80︒D .100︒【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连接OA ,OB ,OC ,进而求得BOC MOC ∆≅∆,AOB AON ∆≅∆,即∠CBO =∠CMO ,∠OBA =∠ONA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MON 的度数.【详解】如图,连接OA ,OB ,OC ,∵点O 是ABC ∆的内心,∴BCO MCO ∠=∠,∵CM =CB ,OC =OC ,∴()BOC MOC SAS ∆≅∆,∴CBO CMO ∠=∠,同理可得:AOB AON ∆≅∆,∴ABO ANO ∠=∠,∵100CBA CBO ABO ∠=∠+∠=︒,∴100CMO ANO ∠+∠=︒,∴180()80MON CMO ANO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角度的转换,熟练掌握相关辅助线的画法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5°,则∠2的度数为( )A .115°B .120°C .145°D .135°【答案】D【解析】【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即可求得∠3的度数,又由邻补角定义,求得∠4的度数,然后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2的度数.【详解】在Rt △ABC 中,∠A=90°,∵∠1=45°(已知),∴∠3=90°-∠1=45°(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4=180°-∠3=135°(平角定义),∵EF ∥MN (已知),∴∠2=∠4=13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平行线的性质.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8.如图,在△ABC 中,∠C=90°,∠A=30°,以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的画弧,分别交BA ,BC 于点M 、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BP 交A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BP 是∠ABC 的平分线B .AD=BDC .:1:3CBD ABD S S V V D .CD=12BD 【答案】C【解析】【分析】 A 、由作法得BD 是∠ABC 的平分线,即可判定;B 、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 的度数,再由BP 是∠ABC 的平分线得出∠ABD =30°=∠A,即可判定;C ,D 、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30°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判定.【详解】解:由作法得BD 平分∠ABC ,所以A 选项的结论正确;∵∠C =90°,∠A =30°,∴∠ABC =60°,∴∠ABD =30°=∠A ,∴AD =BD ,所以B 选项的结论正确;∵∠CBD =12∠ABC =30°, ∴BD =2CD ,所以D 选项的结论正确;∴AD =2CD ,∴S △ABD =2S △CBD ,所以C 选项的结论错误.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尺规作图(作角平分线),解题关键在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进行计算.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 的平分线AG 交BC 于点E ,若BF=6,AB=5,则AE 的长为( )A .4B .8C .6D .1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 解:设AG 与BF 交点为O ,∵AB=AF ,AG 平分∠BAD ,AO=AO ,∴可证△ABO ≌△AFO ,∴BO=FO=3,∠AOB=∠AOF=90º,AB=5,∴AO=4,∵AF ∥BE ,∴可证△AOF ≌△EOB ,AO=EO ,∴AE=2AO=8,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作图原理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0.如图,在Rt ABC ∆中,90BCA ∠=︒,CD 是高,BE 平分∠ABC 交CD 于点E ,EF ∥AC 交AB 于点F ,交BC 于点G .在结论:(1) EFD ∠=BCD ∠;(2) AD CD =;(3)CG EG =;(4) BF BC =中,一定成立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CGE=∠BCA=90°,然后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求出∠EFD=∠BCD ;只有△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AD=CD ,CG=EG ;利用“角角边”证明△BCE 和△BFE 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F=BC .【详解】∵EF ∥AC ,∠BCA=90°,∴∠CGE=∠BCA=90°,∴∠BCD+∠CEG=90°,又∵CD 是高,∴∠EFD+∠FED=90°,∵∠CEG=∠FED (对顶角相等),∴∠EFD=∠BCD ,故(1)正确;只有∠A=45°,即△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AD=CD ,CG=EG 而立,故(2)(3)不一定成立,错误;∵BE 平分∠ABC ,∴∠EBC=∠EBF ,在△BCE 和△BFE 中,EFD BCD EBC EBF BE BE ∠∠∠∠⎧⎪⎨⎪⎩===,∴△BCE ≌△BFE (AAS ),∴BF=BC ,故(4)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1)(4)共2个.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综合题,但难度不大,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等腰三角形有一个是50°,它的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A .25°B .40°C .25°或40°D .50°【答案】C【解析】∵等腰三角形有一个是50°∴有两种可能①是三个角为50°、50°、80°;②是三个角为50°、65°、65°分情况说明如下:①当三个角为50°、50°、80°时,根据图①,可得其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DAB=40°;②当三个角为50°、65°、65°,根据图②,可得其一条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DAB=25°故故选:C① 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12.(11·十堰)如图所示为一个污水净化塔内部,污水从上方入口进入后流经形如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净化材料表面,流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每一次水流流经三角形两腰的机会相同,经过四层净化后流入底部的5个出口中的一个。

最新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附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附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 ∆中,AB AC =,分别是以点A ,点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的连线交AC 于点D ,交AB 于点E ,连接BD ,若40A ∠=︒,则DBC ∠=( )A .40︒B .30︒C .20︒D .10︒【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则AD=BD ,40ABD A ==︒∠∠,又AB=AC ,则∠ABC=70°,即可求出DBC ∠.【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DE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AD=BD ,∴40ABD A ==︒∠∠,∵AB AC =,∴1(18040)702ABC ∠=⨯︒-︒=︒, ∴704030DBC ∠=︒-︒=︒;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性质,正确求出DBC ∠的度数.2.把一副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边AB=6,DC=7,把三角板DCE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15°得到△D 1CE 1(如图乙),此时AB 与CD 1交于点O ,则线段AD 1的长度为( )A.32B.5 C.4 D31【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易知:∠CAB=45°,∠ACD=30°,若旋转角度为15°,则∠ACO=30°+15°=45°.∴∠AOC=180°-∠ACO-∠CAO=90°.在等腰Rt△ABC中,AB=6,则AC=BC=32同理可求得:AO=OC=3.在Rt△AOD1中,OA=3,OD1=CD1-OC=4,由勾股定理得:AD1=5.故选B.3.△ABC中,∠A:∠B:∠C=1:2:3,最小边BC=4cm,则最长边AB的长为()cm A.6 B.8 C5D.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三角形中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设∠A=x,则∠B=2x,∠C=3x,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B+∠C=x+2x+3x=180°,解得x=30°,即∠A=30°,∠C=3×30°=90°,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AB=2BC=2×4=8c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在▱ABCD中,E为边AD上的一点,将△DEC沿CE折叠至△D′EC处,若∠B=48°,∠ECD=25°,则∠D′EA的度数为()A.33°B.34°C.35°D.36°【答案】B【解析】【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D=∠B,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D,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DEC,即为∠D'EC,而∠AEC易求,进而可得∠D'EA的度数.【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B=48°,由折叠的性质得:∠D'=∠D=48°,∠D'EC=∠DEC=180°﹣∠D﹣∠ECD=107°,∴∠AEC=180°﹣∠DEC=180°﹣107°=73°,∴∠D'EA=∠D'EC﹣∠AEC=107°﹣73°=3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5.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使点C落在AB上的点E处,已知BC=24,∠B=30°,则DE的长是()A.12 B.10 C.8 D.6【答案】C【解析】【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C=DE,∠DEA=∠C=90°,在Rt△BED中,∠B=30°,故此BD=2ED,从而得到BC=3BC,于是可求得DE=8.【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C=DE,∠DEA=∠C=90°,∵∠BED+∠DEA=180°,∴∠BED=90°.又∵∠B=30°,∴BD=2DE .∴BC=3ED=24.∴DE=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含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BC=3DE 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已知AB ∥CD ,直线AB ,CD 被BC 所截,E 点在BC 上,若∠1=45°,∠2=35°,则∠3=( )A .65°B .70°C .75°D .80°【答案】D【解析】【分析】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C ,在△CDE 中利用三角形外的性质可求得∠3.【详解】解:∵AB ∥CD ,∴∠C =∠1=45°,∵∠3是△CDE 的一个外角,∴∠3=∠C+∠2=45°+35°=80°,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 ∥b ,b ∥c ⇒a ∥c .7.将一个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分割成如图所示的9部分,其中ABE △,BCF V ,CDG V ,DAH V 全等,AEH △,BEF V ,CFG △,DGH V 也全等,中间小正方形EFGH 的面积与ABE △面积相等,且ABE △是以AB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则AEH △的面积为( )A .2B .169C .32D .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解:如图,连结EG 并向两端延长分别交AB 、CD 于点M 、N ,连结HF ,∵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EG FH =,∵ABE △是以AB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AE BE =,则点E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ABE △≌CDG V ,∴CDG V 为等腰三角形,∴CG DG =,则点G 在CD 的垂直平分线上,∵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 的垂直平分线与CD 的垂直平分线重合,∴MN 即为AB 或CD 的垂直平分线,则,EM AB GN CD ^^,EM GN =,∵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即4AB CD AD BC ====,∴4MN =,设EM GN x ==,则42EG FH x ==-,∵正方形EFGH 的面积与ABE △面积相等, 即2114(42)22x x ?-,解得:121,4x x ==, ∵4x =不符合题意,故舍去,∴1x =,则S 正方形EFGH 14122==⨯⨯=V ABE S , ∵ABE △,BCF V ,CDG V ,DAH V 全等,∴2====V V V V ABE BCF CDG DAH S S S S ,∵正方形ABCD 的面积4416=⨯=,AEH △,BEF V ,CFG △,DGH V 也全等, ∴1(4=V AEH S S 正方形ABCD − S 正方形EFGH 134)(16242)42-=⨯--⨯=V ABE S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求得ABE △的面积.8.如图,在ABC ∆中,33B ∠=︒,将ABC ∆沿直线m 翻折,点B 落在点D 的位置,则12∠-∠的度数是( )A .33︒B .56︒C .65︒D .66︒【答案】D【解析】【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得到∠D=∠B ,再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详解】解:如图,由折叠的性质得:∠D=∠B=33°,根据外角性质得:∠1=∠3+∠B ,∠3=∠2+∠D ,∴∠1=∠2+∠D+∠B=∠2+2∠B=∠2+66°,∴∠1-∠2=66°.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9.把一副三角板如图(1)放置,其中∠ACB =∠DEC =90°,∠A =45°,∠D =30°,斜边AB =4,CD =5.把三角板DCE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15°得到△D 1CE 1(如图2),此时AB 与CD 1交于点O ,则线段AD 1的长度为( )A 13B 5C .22D .4【答案】A【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易知:∠CAB=45°,∠ACD=30°.若旋转角度为15°,则∠ACO=30°+15°=45°.∴∠AOC=180°-∠ACO-∠CAO=90°.在等腰Rt △ABC 中,AB=4,则AO=OC=2.在Rt △AOD 1中,OD 1=CD 1-OC=3,由勾股定理得:AD 113故选A.考点: 1.旋转;2.勾股定理.10.如图,在ABC ∆中,90C =o ∠,30B ∠=o ,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AD 是BAC ∠的平分线;②ADC 60∠=o ;③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④:1:3DAC ABC S S ∆∆=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作图方式,可判断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再结合∠B=30°,可推导得到△ABD 是等腰三角形,根据这2个判定可推导题干中的结论.【详解】题干中作图方法是构造角平分线,①正确;∵∠B=30°,∠C=90°,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CAD=∠DAB=30°∴∠ADC=60°,②正确∵∠DAB=∠B=30°∴△ADB 是等腰三角形∴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③正确在Rt △CDA 中,设CD=a ,则AD=2a在△ADB 中,DB=AD=2a ∵1122DAC S CD AC a CD ∆=⨯⨯=⨯,13(CD+DB)22BAC S AC a CD ∆=⨯⨯=⨯ ∴:1:3DAC ABC S S ∆∆=,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画法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角平分线的绘制方法.11.如图,在ABC V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12AB )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点N ,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接CD .已知CDE △的面积比CDB △的面积小4,则ADE V 的面积为( )A .4B .3C .2D .1【答案】A【解析】【分析】 由作图步骤可知直线MN 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可得S △CDA =S △CDB ,根据△CDE 的面积比△CDB 的面积小4即可得答案.【详解】由作图步骤可知直线MN 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CD 为AB 边中线,∴S △CDA =S △CDB ,∵△CDE 的面积比△CDB 的面积小4,∴S △ADE =S △CDA -S △CDE =S △CDB -S △CDE =4.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的画法及三角形中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熟练掌握三角形中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2.如图,D 、E 分别是ABC V 边AB 、BC 上的点,2AD BD =,点E 为BC 中点,设ADF V 的面积为1S ,CEF △的面积为2S ,若ABC S =V 9,则12S S -=( )A .12B .1C .32D .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12S S -=ABE BCD S S -V V ,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及面积求解方法得到ABE S V ,BCD S △,故可求解.【详解】∵点E 为BC 中点∴ABE S V =12ABC S =V 4.5 ∵2AD BD = ∴BCD S △=13ABC S =V 3 ∵ABE BCD S S -V V =()()ADF CEF BEFD BEFD S S S S +-+V V 四边形四边形=ADF CEF S S -V V ∴12S S -=4.5-3=32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中线的性质.13.如图,在□ABCD 中,延长CD 到E ,使DE =CD ,连接BE 交AD 于点F ,交AC 于点G .下列结论中:①DE =DF ;②AG =GF ;③AF =DF ;④BG =GC ;⑤BF =EF ,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 由AAS 证明△ABF ≌△DEF ,得出对应边相等AF=DF ,BF=EF ,即可得出结论,对于①②④不一定正确.【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B=CD ,即AB ∥CE ,∴∠ABF=∠E ,∵DE=CD ,∴AB=DE ,在△ABF 和△DEF 中,∵===ABF E AFB DFE AB DE ∠∠⎧⎪∠∠⎨⎪⎩, ∴△ABF ≌△DEF (AAS ),∴AF=DF ,BF=EF ;可得③⑤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1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三条边的比为2∶3∶4 B.三条边满足关系a2=b2﹣c2C.三条边的比为1∶1∶2D.三个角满足关系∠B+∠C=∠A【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详解】A、三条边的比为2:3:4,22+32≠42,故不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三条边满足关系a2=b2-c2,即a2+c2=b2,故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三条边的比为1:1:2,12+12=(2)2,故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三个角满足关系∠B+∠C=∠A,则∠A为90°,故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若已知角,只要求得一个角为90°即可.15.如图,AD∥BC,∠C =30°,∠ADB:∠BDC= 1:2,则∠DBC的度数是( )A.30°B.36°C.45°D.50°【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DC=150°,∠ADB=∠DBC,进而得出∠ADB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D∥BC,∠C=30°∴∠ADC=150°,∠ADB=∠DBC∵∠ADB:∠DBC=1:2∴∠ADB=13×150°=50°,故选D. 【点睛】 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本题解题的关键.16.如图:AD AB ⊥,AE AC ⊥,AD AB =,AE AC =,连接BE 与DC 交于M ,则:①DAC BAE ∠=∠;②DAC BAE ∆∆≌;③DC BE ⊥;正确的有( )个A .0B .1C .2D .3【答案】D【解析】【分析】 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90DAB EAC ∠=∠=︒,则ADC BAE ∠=∠,于是可对①进行判断;利用“SAS ”可证明DAC BAE ∆≅∆,于是可对②进行判断;利用全等的性质得到ADC ABE ∠=∠,则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和对顶角相等得到90DMB DAB ∠=∠=︒,于是可对③进行判断.【详解】解:AD AB ⊥Q ,AE AC ⊥,90DAB ∴∠=︒,90EAC ∠=︒,DAB BAC EAC BAC ∴∠+=∠+∠,即ADC BAE ∠=∠,所以①正确;在DAC ∆和BAE ∆中,DA AB DAC BAE AC AE =⎧⎪∠=∠⎨⎪=⎩,()DAC BAE SAS ∴∆≅∆,所以②正确;ADC ABE ∴∠=∠,∵∠AFD=∠MFB ,90DMB DAB ∴∠=∠=︒,DC BE ∴⊥,所以③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中,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17.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A.1倍B.2倍C.3倍D.4倍【答案】B【解析】设原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且,则扩大后的三角形的斜边长为,即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故选B.1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钝角,则底角a的范围是()A.0°<a<9 B.30°<a<90° C.0°<a<45° D.45°<a<90°【答案】C【解析】:∵等腰三角形顶角为钝角∴顶角大于90°小于180°∴两个底角之和大于0°小于90°∴每个底角大于0°小于45°故选:C19.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A.30°B.45°C.36°D.72°【答案】A【解析】∵AB=AC,BD=BC=AD,∴∠ABC=∠C=∠BDC,∠A=∠ABD,又∵∠BDC=∠A+∠ABD,∴∠BDC=∠C=∠ABC=2∠A,∵∠A+∠ABC+∠C=180°,∴∠A+2∠A+2∠A=180°,即5∠A=180°,∴∠A=36°.故选A.20.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E平分BAD交BC于点E,且∠ADC=60°,AB=12BC,连接OE.下列结论:①AE=CE;②S△ABC=AB•AC;③S△ABE=2S△AOE;④OE=14BC,成立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C=∠ADC=60°,∠BAD=120°,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ABE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推出AE=BE=12BC,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进行推理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ADC=60°,∠BAD=120°,∵AE平分∠BAD,∴∠BAE=∠EAD=60°∴△ABE是等边三角形,∴AE=AB=BE,∠AEB=60°,∵AB=12 BC,∴AE=BE=12 BC,∴AE=CE,故①正确;∴∠EAC=∠ACE=30°∴∠BAC=90°,∴S△ABC=12AB•AC,故②错误;∵BE=EC,∴E为BC中点,O为AC中点,∴S△ABE=S△ACE=2 S△AOE,故③正确;∵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CO,∵AE=CE,∴EO⊥AC,∵∠ACE=30°,∴EO=12 EC,∵EC=12 AB,∴OE=14BC,故④正确;故正确的个数为3个,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证得△ABE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附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附答案
∵AC⊥BC,CD⊥AB,
∴∠ACB=∠CDB=90°,
∴∠A+∠B=90°,∠3+∠B=90°,
∴∠A=∠3,故②正确;
∵AC∥DE,AC⊥BC,
∴DE⊥BC,
∴∠DEC=∠CDB=90°,
∴∠3+∠2=90°(∠2和∠3互余),∠2+∠EDB=90°,
∴∠3=∠EDB,故③正确,④错误;
∵AC⊥BC,CD⊥AB,
∴∠AEC=180°﹣∠DEC=180°﹣107°=7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A=∠D'EC﹣∠AEC=107°﹣73°=3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
6.如图,已知△ABD和△ACD关于直线AD对称;在射线AD上取点E,连接BE, CE,如图:在射线AD上取点F连接BF, CF,如图,依此规律,第n个图形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AOP=∠COP=30°,
∵CP∥OA,
∴∠AOP=∠CPO,
∴∠COP=∠CPO,
∴OC=CP=2,
∵∠PCE=∠AOB=60°,PE⊥OB,
∴∠CPE=30°,
∴CE= CP=1,
∴PE= ,
∴OP=2PE=2 ,
∵PD⊥OA,点M是OP的中点,
∴DM= OP= .
故选C.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
A.BC = EFB.AC//DFC.∠C =∠FD.∠BAC =∠EDF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逐项判断即可.

初中数学三角形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单选、填空、解答题)一、单选题1.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R,C、D是直径AB的同侧圆周上的两点,AC的度数为100°,BC=2BD,动点P在线段AB上,则PC+PD的最小值为()C D RA.R B2.如图,在⊙ABCD中,连接AC,⊙ABC=⊙CAD=45°,AB=2,则BC的长是()AB.2C.D.43.如图点P是⊙BAC内一点,PE⊙AB于点E,PF⊙AC于点F,PE=PF,则直接得到⊙PEA⊙⊙PFA的理由是()A.HL B.ASA C.AAS D.SAS【答案】A【详解】解:⊙PE⊙AB于点E,PF⊙AC于点F,⊙⊙PEA=⊙PFA=90°,⊙PE=PF,AP=AP,⊙⊙PEA⊙⊙PFA(HL);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顶点A 在y 轴上,已知B(﹣3,0)、C(2,0),则点D 的坐标为( )A .(4,5)B .(5,4)C .(5,3)D .(4,3)5.适合下列条件的ABC ∆中,是直角三角形的共有( )⊙6a =,45A ∠=︒;⊙32A ∠=,58B ∠=︒;⊙2a =,2b =,4c =;⊙7a =,24b =,25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 【分析】根据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条件: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的角为直角,判定即可.【详解】⊙6a =,45A ∠=︒,不能判定ABC ∆中是直角三角形;⊙3258A B ︒︒==∠,∠,A B ∠∠=︒+90,是直角三角形;⊙2222222a b c +=+≠,不能判定ABC ∆中是直角三角形;⊙()()22222272425a b c +=+==,是直角三角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构成直角三角形条件的判定,熟练掌握,即可解题.=,点N在CD上,且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M在BC上,BM CD=与BN交于点P,则:DN CM DM,DM BN=()A2B.C D.27.如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25,且AB比AC大1,BC的长为()A.3B.4C.5D.6【答案】A8.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30ABC ∠=︒,若ABC A B C ''△≌△,且点A '恰好落在AB 上,则ACA ∠'的度数为( )A .30°B .45°C .50°D .60° 【答案】D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 C AC '=,从而得到60AA CA ,即可求解.【详解】解:⊙90ACB ∠=︒,30ABC ∠=︒,⊙⊙A =60°,⊙ABC A B C ''△≌△,⊙A C AC '=,⊙60AA C A ,⊙60ACA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3=∠( )度A .10B .20C .30D .50 【答案】B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2的同位角,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如图:⊙⊙2=50°,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4=⊙2=50°,⊙⊙1=30°,⊙⊙3=⊙4-⊙1=50°-30°=2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在ABC 中,若90A C ∠+∠=︒,则( ).A .BC AB AC =+B .222AC AB BC =+ C .222AB AC BC =+D .222BC AB AC =+【答案】B【分析】由⊙A +⊙C =90°可得⊙B =90°,于是可确定AC 是Rt⊙ABC 的斜边,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得答案.【详解】解:⊙⊙A +⊙C =90°,⊙⊙B =90°,⊙AC 是Rt⊙ABC 的斜边,222【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由题意确定AC 是Rt ⊙ABC 的斜边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直线AB CD ∥,AE CE ⊥于点E ,若140EAB ∠=︒,则ECD ∠的度数是( )A .120°B .130°C .150°D .160° 【答案】B 【分析】延长AE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FC 的度数,再利用外角的性质求出⊙ECF ,从而求出⊙EC D .【详解】解:延长AE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AB ⊙CD ,⊙⊙A +⊙AFC =180°,⊙⊙EAB =140°,⊙⊙AFC =40°,⊙AE ⊙CE ,⊙⊙AEC =90°,而⊙AEC =⊙AFC +⊙ECF ,⊙⊙ECF =⊙AEC -⊙F =50°,⊙⊙ECD =180°-50°=13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外角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和正确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DF AC ⊥,垂足分别是E 、F ,下面给出的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距离相等的点到DE 、DF 的距离也相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D 【分析】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知AD⊙BC ,BD=DC ,得到AD 上的点到B 、C 两点的距离相等,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可知DE=DF ,根据HL 证直角三角形全等,得到AE=AF ,从而得到AD 平分EDF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B 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AD⊙BC ,BD=DC ,⊙AD 上的点到B 、C 两点的距离相等,⊙⊙正确;⊙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DF AC ⊥,⊙DE=DF ,⊙EDA=⊙FDA ,⊙AD 平分⊙EDF ,⊙⊙正确;在直角△AED 和直角△AFD 中,AD AD DE DF=⎧⎨=⎩ ⊙⊙AED⊙⊙AFD ,⊙AE=AF ,⊙AD 平分⊙BAC ,又⊙AD 是BAC ∠的平分线,⊙到AE 、AF 距离相等的点到DE 、DF 的距离也相等,⊙⊙、⊙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和性质,角平分线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对条件的合理利用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BO 、CO 分别平分⊙ABC 、⊙ACB ,OD ⊙BC 于点D ,OD =2,⊙ABC 的周长为28,则⊙ABC 的面积为( )A .28B .14C .21D .7在BOD 和△OEB OBE BO ∠=∠∠==BOD △≌△OE =OD =21122AB OE BC OD AC OF ++ )AB BC AC OD ++ 28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求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关键是根据条件构造适合角平分线性质定理条件的辅助线.14.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E垂直平分CD,垂足为点E,则BAD∠=()A.100°B.120°C.135°D.150°【答案】B【分析】直接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C=AD,再利用菱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答案.【详解】解:⊙AE垂直且平分边CD,⊙AC=AD,⊙四边形ABCD是菱形,⊙AD=DC,⊙ACB=⊙ACD,⊙⊙ACD是等边三角形,⊙⊙ACD=60︒,⊙⊙BCD=120︒.⊙⊙BAD=⊙BCD=120︒,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ACD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5.如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以及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知: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所以A=289﹣225=64.故选D.16.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且满足22-=-,则这个三角形是()()2a b c abA.等边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答案】C【分析】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已知等式,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详解】由22a b c ab-=-得:222()2-+=-,a ab bc ab22即222a b c,+=,,a b 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关键.17.如图,⊙ABC的两边AB和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D,E,若⊙BAC+⊙DAE=150°,则⊙BAC的度数是()A.105B.110C.115D.120【答案】B【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B=⊙DAB,⊙C=⊙EAC.则有⊙B+⊙C+2⊙DAE=150°,即180°-⊙BAC+2⊙DAE=150°,再与⊙BAC+⊙DAE=150°联立解方程组即可.【详解】⊙⊙ABC的两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D,E,⊙DA=DB,EA=EC,⊙⊙B=⊙DAB,⊙C=⊙EAC.⊙⊙BAC+⊙DAE=150°,⊙⊙⊙B+⊙C+2⊙DAE=150°.⊙⊙B+⊙C+⊙BAC=180°,⊙180°-⊙BAC+2⊙DAE=150°,即⊙BAC-2⊙DAE=30°.⊙由⊙⊙组成的方程组150230BAC DAEBAC DAE∠+∠=︒⎧⎨∠-∠=︒⎩,解得⊙BAC=110°.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得到⊙BAC和⊙DAE的数量关系.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4)、P(﹣1,0),B为y轴上的动点,以AB为边构造⊙ABC,使点C在x轴上,⊙BAC=90°,M为BC的中点,则PM 的最小值为()A B C D【答案】C【分析】作AH⊙y轴,CE⊙AH,证明⊙AHB⊙⊙CE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 =2BH,求出点M的坐标,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用x表示出PM,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如图,过点A作AH⊙y轴于H,过点C作CE⊙AH于E,则四边形CEHO是矩形,⊙OH=CE=4,⊙⊙BAC=⊙AHB=⊙AEC=90°,19.如图,在ABC 和ADE 中,36CAB DAE ∠=∠=︒,AB AC =,AD AE =.连接CD ,连接BE 并延长交AC ,AD 于点F ,G .若BE 恰好平分ABC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DC AEB ∠=∠B .//CD ABC .DE GE=D .2BF CF AC =⋅ 【答案】C 【分析】根据SAS 即可证明DAC EAB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结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一一判断【详解】,,36AB AC AD AE CAB DAE ==∠=∠=︒DAC EAB ∴∠=∠AB AC=∴∠=ABCBE平分∴∠=ABEDAC△≌△∴∠ACD∴∠=ACDAD AE=∴∠=ADE∠=DGE∠即ADE∴≠DE GE∠=ABCCFB∴∠=∴=BC BF∴△∽△ABCBF CF∴=AB BC=AB ACBF CF∴=AC BF2=BF CF故答案选:【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20.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是AB边的中点,过D作DE⊙BC于点E,点P是边BC上的一个动点,AP与CD相交于点Q.当AP+PD的值最小时,AQ 与PQ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AQ=52PQ B.AQ=3PQ C.AQ=83PQ D.AQ=4PQ⊙MN =PE ,ND =PC ,在△DNQ 和△CPQ 中,NDQ QCP NQD PQC DN PC ∠=∠⎧⎪∠=∠⎨⎪=⎩,⊙⊙DNQ ⊙⊙CPQ ,⊙NQ =PQ ,⊙AN =NP ,⊙AQ =3PQ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对称找到点P 位置,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解两条线段之和最小(短)类问题,一般是运用轴对称变换将处于直线同侧的点转化为直线异侧的点,从而把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转换,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确定方案,使两条线段之和转化为一条线段.二、填空题21.在Rt⊙ABC 中,⊙C =90°,若a =6,b =8,则c =________.【答案】10【详解】根据勾股定理2223664100c a b =+=+=c 为三角形边长,故c=10.22.在半径为5的圆中,弧所对的圆心角为90°,则弧所对的弦长是________.【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半径和圆心角求弦长,难度不大,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3.在ABC 中,AB AC =,CD 是AB 边上的高,40ACD ∠=︒,则B ∠的度数为______.【答案】65︒或25︒【分析】分两种情况:当D 在线段AB 上时,根据题意,得出90ADC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50A ∠=︒,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B ACB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得出B ∠的度数;当D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根据题意,得出90ADC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50A ∠=︒,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B ACB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出B ∠的度数,综合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当D 在线段AB 上时,⊙CD 是AB 边上的高,⊙90ADC ∠=︒,又⊙40ACD ∠=︒,⊙180904050A ∠=︒-︒-︒=︒,⊙AB AC =,⊙B ACB ∠=∠,⊙218018050130B A ∠=︒-∠=︒-︒=︒,⊙65B ∠=︒;如图,当D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时,⊙CD 是AB 边上的高,⊙90ADC ∠=︒,又⊙40ACD ∠=︒,⊙180904050DAC ∠=︒-︒-︒=︒,⊙AB AC =,⊙B ACB ∠=∠,又⊙2DAC B ACB B ∠=∠+∠=∠,⊙250B ∠=︒,⊙25B ∠=︒,综上所述,B ∠的度数为65︒或25︒.故答案为:65︒或2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边对等角、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在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定理,分类讨论.24.如图,分别以等边三角形的每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在另两个顶点间作一段圆弧,三段圆弧围成的曲边三角形称为勒洛三角形.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则勒洛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25.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的高与它的边长的比值为___________.【详解】解: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26.在Rt⊙ABC中,⊙C=90°,⊙A=30°,BC=2,则AC=_______ .2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90∠=︒,2A==,BC=CD=AD AB∠的度数为________.ABC28.如图,在O 中,弦2BC =,点A 是圆上一点,且30BAC ∠=︒,则O 的半径是________.【答案】2【分析】连接OB ,OC ,先由圆周角定理求出BOC ∠的度数,再由OB OC =判断出BOC 是等边三角形,故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连接OB ,OC ,⊙30BAC ∠=︒,⊙260BOC BAC ∠=∠=︒,⊙OB OC =,⊙BOC 是等边三角形,⊙2OB BC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圆心角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9.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 和10cm ,那么它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_cm .【答案】25【分析】分5cm为腰和10cm为腰,两种情况求解.【详解】解: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和10cm,当腰长为5cm时,三边长分别为5cm,5cm,10cm,+,因为55=10所以三角形不存在;当腰长为10cm时,三边长分别为5cm,10cm,10cm,+>,因为51010所以三角形存在;++=,所以三角形的周长为5101025(cm)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周长的分类计算,正确进行分类和判定三角形的存在性是解题的关键.30.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周长为15,则该三角形的腰长是______.31.如图,⊙O的半径为5cm,△ABC内接于⊙O,BC=5cm,则⊙A的度数为_____°.【答案】3032.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角平分线和高,⊙B =60°,⊙C =70°,则⊙EAD =______.【答案】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可知,⊙B =60°,⊙C =70°,所以18013050A ∠=-=°,所以25BAD ∠=°,在三角形BAE 中,906030BAE ∠=-=°,所以⊙EAD=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属于对角平分线和角度基本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进行变换求解.33.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在边AB、BC 上,且⊙EOF=90°,则S四边形OEBF⊙S正方形ABCD=___.34.图1是一个闭合时的夹子,图2是该夹子的主视示意图,夹子两边为AC,BD (点A与点B重合),点O是夹子转轴位置,O E⊙AC于点E,OF⊙BD于点F,OE=OF=1cm,AC=BD=6cm,CE=DF,CE:AE=2:3.按图示方式用手指按夹子,夹子两边绕点O转动.(1)当E,F两点的距离最大值时,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cm.(2)当夹子的开口最大(点C与点D重合)时,A,B两点的距离为_____cm.35.如图,直线L 1、L 2、L 3分别过正方形ABCD 的三个顶点A 、D 、C ,且相互平行,若L 1、L 2的距离为1,L 2、L 3的距离为2,则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AED DFC ≌,从而可得度.【详解】如图,过D ⊙123////L L L⊙13,EF L EF L ⊥⊥⊙AED DFC ≌1,DE CF AE DF ===22AD AE ED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与平行线的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6.正方形ABCD 中.E 是AD 边中点.连接CE .作⊙BCE 的平分线交AB 于点F .则以下结论:⊙⊙ECD =30°.⊙⊙BCF 的外接圆经过点E ;⊙四边形AFCD 的面积是⊙BCF⊙BF AB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_____.(请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易证BCF GCF ≅37.菱形ABCD中,AD=4,⊙DAB=60°,E、F、G、H分别是AD、AB、BC、CD上的点,且DH=FB,DE=BG,当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时,DH=____.38.已知菱形ABCD中,AC=6cm,BD=4cm.若以BD为边作正方形BDEF,则AF=__cm.⊙如图1,正方形BDEF在点A一侧时,延长CA交EF于点M.39.如图,正方形ABCD中,2AB=,AC,BD交于点O.若E,F分别是边AB,BC上的动点,且OE OF∆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则OEF4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3cm ,BD ,AC ⊙CD ,⊙O 是△ABD 的外接圆,则AB 的弦心距等于_____cm .【答案】116##516【分析】设AC、BD的交点为G,作圆的直径AN,连接BN,过点O作OF⊙AB于点三、解答题41.如图,AD⊙BC,⊙BAC=70°,DE⊙AC于点E,⊙D=20°.(1)求⊙B的度数,并判断⊙ABC的形状;(2)若延长线段DE恰好过点B,试说明DB是⊙ABC的平分线.【答案】(1)⊙ABC是等腰三角形,⊙B=40°;(2)见解析.【详解】分析:(1)、根据Rt⊙ADE的内角和得出⊙DAC=7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70°,从而根据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出答案;(2)、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定理得出DB为顶角的角平分线.详解:解:(1)⊙DE⊙AC于点E,⊙D=20°,⊙⊙CAD=70°,⊙AD⊙BC,⊙⊙C=⊙CAD=70°,又⊙⊙BAC=70°,⊙⊙BAC=⊙C,⊙AB=BC,⊙⊙ABC是等腰三角形,⊙⊙B=180°-⊙BAC-⊙C=180°-70°-70°=40°.(2)⊙延长线段DE恰好过点B,DE⊙AC,⊙BD⊙AC,⊙⊙ABC是等腰三角形,⊙DB是⊙ABC的平分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属于基础题型.明确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定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42.如图,小雪坐着轮船由点A出发沿正东方向AN航行,在点A处望湖中小岛M,测得小岛M在点A的北偏东60°,航行100米到达点B时,此时测得小岛M在点B的北偏东30°,求小岛M到航线AN的距离.Rt BDM 中,12BD MB ==2MD MB =答:小岛M 到航线【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向角问题,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含43.如图,BD 是⊙ABC 的高,AE 是⊙ABC 的角平分线,BD 交AE 于F ,若⊙BAC =44°,⊙C =80°,求⊙BEF 和⊙AFD 的度数.【答案】⊙BEF=102°;⊙AFD=68°【分析】根据BD是⊙ABC的高,A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得⊙ADB=90°,⊙BAE=⊙EAD=2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BEF和⊙AFD的度数.【详解】解:⊙BD是⊙ABC的高,AE是⊙ABC的角平分线,⊙BAC=44°,⊙C=80°,⊙⊙ADB=90°,⊙BAE=⊙EAD=22°,⊙⊙CBA=180°﹣44°﹣80°=56°,⊙⊙BEF=180°﹣22°﹣56°=102°,⊙AFD=180°﹣90°﹣22°=68°.【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掌握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44.(1)如图,90∠=∠=︒,O是AC的中点,求证:OB ODABC ADC=.(2)解方程:2430-+=.x x⊙()()130x x --=,即10,30x x -=-=,解得:121,3x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45.如图,点E 在边长为10的正方形ABCD 内,6AE =,8BE =,请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AEB S =四边形ABCD =10ABCD ⨯AEB S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46.图(a )、图(b )是两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请在图(a )、图(b )中,分别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所画图形各顶点必须与方格纸中的小正方形顶点重合.具体要求如下:(1)画一个底边长为4,面积为8的等腰三角形;(2)画一个面积为1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47.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DC,在四个论断“EA=ED,EF⊙AD,AB=DC,FB=FC”中选择二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真命题(补充已知和求证),并进行证明.已知、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证明、.【答案】见解析【分析】已知:EA=ED ,EF⊙AD ,AB=DC ,求证FB=FC .想办法证明EF 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即可.(答案不唯一)【详解】已知:如图,EA=ED ,EF⊙AD ,AB=DC ,求证FB=FC .理由:延长EF 交BC 于H .⊙EA=ED ,EF⊙AD ,⊙AH=HD ,⊙AB=DC ,⊙BH=CH ,⊙FH⊙BC ,⊙FB=FC .故答案为EA=ED ,EF⊙AD ,AB=DC ;FB=FC ;延长EF 交BC 于H .⊙EA=ED ,EF⊙AD ,⊙AH=HD ,⊙AB=DC ,⊙BH=CH ,⊙FH⊙BC ,⊙FB=FC .【点睛】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开放性题目.48.如图,已知60AOB ∠︒=,OC 平分AOB ∠,CD ⊥OA 于点D .(1)实践与操作:作O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OA于点E;(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连接CE,若DE的长为1,求OC的长.(1)解:如图所示,49.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A(-2,3),B(-3,1),C(-1,2),现将△ABC平移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单位长度.(1)请画出平移后的A B C '''(点B C ''、分别是B 、C 的对应点);(2)写出点A B C '''、、三点的坐标;(3)求A B C '''的面积. 【答案】(1)画图见解析 (2)A '(1,1),B '(0,-1),C '(2,0)(3)1.5【分析】(1)根据所给的平移方式作图即可;(2)根据平移方式即可求出A 、B 、C 对应点A B C '''、、三点的坐标;(3)用A B C '''所在的正方形面积减去周围三个小三角形面积即可得到答案. (1)解:如图所示,A B C '''即为所求;(2)解:⊙A B C '''是△ABC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 (-2,3),B (-3,1),C (-1,2),⊙A '(1,1),B '(0,-1),C '(2,0);(3)50.如图1,Rt⊙ABC中,⊙ABC=90°,P是斜边AC上一个动点,以BP为直径作⊙O交BC于点D,与AC的另一个交点为E(点E在点P右侧),连结DE、BE,已知AB=3,BC=6.(1)求线段BE的长;(2)如图2,若BP平分⊙ABC,求⊙BDE的正切值;(3)是否存在点P,使得⊙BDE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CP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部编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01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01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解析版)含答案

专题01 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一.中线分周长(分类讨论)1.如图,已知BD 是△ABC 的中线,AB =5,BC =3,且△ABD 的周长为12,则△BCD 的周长是 10 .试题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AD =CD ,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即可求出结果.答案详解:解:∵BD 是△ABC 的中线,即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AD =CD.实战训练∵AB=5,△ABD的周长为12,∴AB+BD+AD=12,即5+BD+AD=12.解得BD+AD=7.∴BD+CD=7.则△BCD的周长是BC+BD+CD=3+7=10.所以答案是:10.2.已知AD是△ABC的中线,若△ABD与△ACD的周长分别是17和15,△ABC的周长是22,则AD的长为 5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答案详解:解:∵△ABD与△ACD的周长分别是17和15,∴AB+BC+AC+2AD=17+15=32,∵△ABC的周长是22,∴AB+BC+AC=22,∴2AD=32﹣22=10,∴AD=5.所以答案是:5.3.如图所示,AD是△ABC的中线.若AB=7cm,AC=5cm,则△ABD和△ADC的周长的差为 2 cm.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得到BD=CD,求得△ABD和△ACD的周长差=(AB+AD+BD)﹣(AC+AD+CD)=AB﹣AC,于是得到结论.答案详解:解:∵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ABD和△ACD的周长差=(AB+AD+BD)﹣(AC+AD+CD)=AB﹣AC,∵AB=7cm,AC=5cm,∴△ABD和△ACD的周长差=7﹣5=2cm.所以答案是:2.二.中线之等分面积4.如图,已知△ABC 中,点D 、E 分别是边BC 、AB 的中点.若△ABC 的面积等于8,则△BDE 的面积等于( )A .2B .3C .4D .5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答案详解:解:∵点D 是边BC 的中点,△ABC 的面积等于8,∴S △ABD =12S △ABC =4,∵E 是AB 的中点,∴S △BDE =12S △ABD =12×4=2,所以选:A .5.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为BC ,AD ,CE 的中点,且S △ABC =4cm 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 cm 2.试题分析:易得△ABD ,△ACD 为△ABC 面积的一半,同理可得△BEC 的面积等于△ABC 面积的一半,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BEC 的面积的一半.答案详解:解:∵D 为BC 中点,根据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S △ABD =S △ACD =12S △ABC =12×4=2(cm 2),同理S △BDE =S △CDE =12S △BCE =12×2=1(cm 2),∴S △BCE =2(cm 2),∵F 为EC 中点,∴S △BEF =12S △BCE =12×2=1(cm 2).所以答案是1.三.三角形的高的辨别6.如图,△ABC中,AD⊥BC于D,点E在CD上,则图中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 6 个.试题分析:由于AD⊥BC于D,图中共有6个三角形,它们都有一边在直线CB上,由此即可确定以AD为高的三角形的个数.答案详解:解:∵AD⊥BC于D,而图中有一边在直线CB上,且以A为顶点的三角形有6个,∴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6个.所以答案是:6.7.如图,△ABC中,BC边所在直线上的高是线段 AD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解答即可.答案详解:解:△ABC中,BC边所在直线上的高是线段AD,所以答案是:AD四.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8.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这个多边形是 五 边形.试题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边数即可.答案详解:解: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540°,解得n=5,所以答案是:五.9.如图,∠A+∠B+∠C+∠D+∠E+∠F的值是( )A.240°B.360°C.540°D.720°试题分析: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及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即可求解.答案详解:解:如图,AC、DF与BE分别相交于点M、N,在四边形NMCD中,∠MND+∠CMN+∠C+∠D=360°,∵∠CMN=∠A+∠E,∠MND=∠B+∠F,∴∠A+∠B+∠C+∠D+∠E+∠F=360°,所以选:B.1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从它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作对角线的条数是( )A.4B.6C.7D.9试题分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n﹣2)×180°=1260°,然后解方程即可.答案详解: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n﹣2)×180°=1260°,解得n=9,∴这个多边形为九边形;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共有:9﹣3=6(条).所以选:B.五.三角形的内角和11.如图,在△ABC中,D是AC上一点,E是AB上一点,BD,CE相交于点F,∠A=60°,∠ABD=20°,∠ACE=35°,则∠EFD的度数是( )A.115°B.120°C.135°D.105°试题分析:由△ABD的内角和为180°,可以求∠ADB,由△AEC内角和为180°,可以求∠AEC,再根据四边形AEFD内角和为360°,可求∠EFD.答案详解:解:在△AEC中,∠A+∠ACE+∠AEC=180°,∴∠AEC=180°﹣∠A﹣∠ACE=180°﹣60°﹣35°=85°,在△ABD中,∠A+∠ABD+∠ADB=180°,∴∠ADB=180°﹣∠A﹣∠ABD=180°﹣60°﹣20°=100°,在四边形AEFD中,∠A+∠AEC+∠ADB+2∠EFD=360°,∴∠EFD=360°﹣∠A﹣∠AEC﹣∠ADB=360°﹣60°﹣85°﹣100°=115°,所以选:A.12.如图,△ABC中,∠BAC>∠B,∠C=70°,将△ABC折叠,使得点B与点A重合,折痕PD 分别交AB、BC于点D、P,当△APC中有两个角相等时,∠B的度数为( )A.35°或20°B.20°或27.5°C.35°或25°或32.5°D.35°或20°或27.5°试题分析:分三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先求出∠APC的度数,再利用折叠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答案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知:∠BPD=∠APD=12∠BPA,∠BDP=∠ADP=90°.当AP=AC时,∠APC=∠C=70°,∵∠BPD=12(180°﹣∠APC)=55°,∴∠B=90°﹣55°=35°;当AP=PC时,∠PAC=∠C=70°,则∠APC=40°.∵∠BPD=12(180°﹣∠APC)=70°,∴∠B=90°﹣70°=20°;当PC=AC时,∠APC=∠PAC,则∠APC=55°.∵∠BPD=12(180°﹣∠APC)=62.5°,∴∠B=90°﹣62.5°=27.5°.所以选:D.13.如图,∠ABD,∠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若∠A=48°,∠D=10°,则∠P的度数为( )A.19°B.20°C.22°D.25°试题分析:延长PC交BD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2,∠3=∠4,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1=∠P+∠3,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表示出∠5,整理可得∠P=12(∠A﹣∠D),然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答案详解:解:如图,延长PC交BD于E,∵∠ABD,∠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1=∠2,∠3=∠4,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1=∠P+∠3①,在△PBE中,∠5=∠2+∠P,在△DCE中,∠5=∠4﹣∠D,∴∠2+∠P=∠4﹣∠D②,①﹣②得,∠A﹣∠P=∠P+∠D,∴∠P=12(∠A﹣∠D),∵∠A=48°,∠D=10°,∴∠P=12(48°﹣10°)=19°.所以选:A.14.如图,在△ABC中,∠B=28°,将△ABC沿直线m翻折,点B落在点D的位置,则∠1﹣∠2的度数是( )A.42°B.46°C.52°D.56°试题分析:根据折叠得出∠D=∠B=28°,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1=∠B+∠BEF,∠BEF =∠2+∠D,求出∠1=∠B+∠2+∠D即可.答案详解:解:∵∠B=28°,将△ABC沿直线m翻折,点B落在点D的位置,∴∠D=∠B=28°,∵∠1=∠B+∠BEF,∠BEF=∠2+∠D,∴∠1=∠B+∠2+∠D,∴∠1﹣∠2=∠B+∠D=28°+28°=56°,所以选:D.15.如图,将△ABC沿DE、HG、EF翻折,三个顶点均落在点O处,若∠1=131°,则∠2的度数为( )A.49°B.50°C.51°D.52°试题分析:先根据折叠性质得:∠HOG=∠B,∠DOE=∠A,∠EOF=∠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和周角360°求出结论.答案详解:解:由折叠得:∠HOG=∠B,∠DOE=∠A,∠EOF=∠C,∵∠A+∠B+∠C=180°,∴∠HOG+∠DOE+∠EOF=180°,∵∠1+∠2+∠HOG+∠DOE+∠EOF=360°,∴∠1+∠2=180°,∵∠1=131°,∴∠2=180°﹣131°=49°,所以选:A.16.如图,在△ABC中,∠1=100°,∠C=80°,∠2=12∠3,BE平分∠ABC交AD于E,求∠4的度数.试题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得∠3,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得∠2,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ABD,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BE,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得∠4.答案详解:解:∵∠1=∠3+∠C,∠1=100°,∠C=80°,∴∠3=20°,∵∠2=12∠3,∴∠2=10°,∴∠ABC=180°﹣100°﹣10°=70°,∵BE平分∠ABC,∴∠ABE=35°,∵∠4=∠2+∠ABE,∴∠4=45°.17.如果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3倍,那么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等于 22.5 度.试题分析:在直角三角形中,设最小的锐角的度数为x,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则为3x.由“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知,x+3x=90°.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得x的值.答案详解:解:在直角三角形中,设最小的锐角的度数为x,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则为3x.则x+3x=90°,即4x=90°,解得,x=22.5°,即这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等于22.5°.所以答案是:22.5.六.新定义类18.新定义:在△ABC中,若存在最大内角是最小内角度数的n倍(n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称△ABC为“n倍角三角形”.例如,在△ABC中,若∠A=90°,∠B=60°,则∠C=30°,因为∠A最大,∠C最小,且∠A=3∠C,所以△ABC为“3倍角三角形”.(1)在△DEF中,若∠E=40°,∠F=60°,则△DEF为“ 2 倍角三角形”.(2)如图,在△ABC中,∠C=36°,∠BAC、∠ABC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若△ABD为“6倍角三角形”,请求出∠ABD的度数.试题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根据n倍角三角形的定义判断;(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DB,n倍角三角形的定义分情况讨论计算,得到答案.答案详解:解:(1)在△DEF中,∠E=40°,∠F=60°,则∠D=180°﹣∠E﹣∠F=80°,∴∠D=2∠E,∴△DEF为“2倍角三角形”,所以答案是:2;(2)∵∠C=36°,∴∠BAC+∠ABC=180°﹣36°=144°,∵∠BAC、∠ABC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DAB=12∠BAC,∠DBA=12∠ABC,∴∠DAB+∠DBA=12×144°=72°,∴∠ADB=180°﹣72°=108°,∵△ABD为“6倍角三角形”,∴∠ADB=6∠ABD或∠ADB=6∠BAD,当∠ADB=6∠ABD时,∠ABD=18°,当∠ADB=6∠BAD时,∠BAD=18°,则∠ABD=180°﹣108°﹣18°=54°,综上所述,∠ABD的度数为18°或54°.19.在△ABC中,若存在一个内角角度是另外一个内角角度的n倍(n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称△ABC为n倍角三角形.例如,在△ABC中,∠A=80°,∠B=75°,∠C=25°,可知∠B=3∠C,所以△ABC为3倍角三角形.(1)在△ABC中,∠A=80°,∠B=60°,则△ABC为 2 倍角三角形;(2)若锐角三角形MNP是3倍角三角形,且最小内角为α,请直接写出α的取值范围为 22.5°<α<30° .(3)如图,直线MN与直线PQ垂直相交于点O,点A在射线OP上运动(点A不与点O重合),点B在射线OM上运动(点B不与点O重合).延长BA至G,已知∠BAO、∠OAG的角平分线与∠BOQ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分别相交于E、F,若△AEF为4倍角三角形,求∠ABO 的度数.试题分析:(1)由∠A=80°,∠B=60°,可求∠C的度数,发现内角之间的倍数关系,得出答案,(2)△DEF是3倍角三角形,必定有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3倍,然后根据这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分情况进行解答,(3)首先证明∠EAF=90°,分两种情形分别求出即可.答案详解:解:(1)∵∠A=80°,∠B=60°,∴∠C=180°﹣∠A﹣∠B=40°,∴∠A=2∠C,∴△ABC为2倍角三角形,所以答案是:2;(2)∵最小内角为α,∴3倍角为3α,由题意可得:3α<90°,且180°﹣4α<90°,∴最小内角的取值范围是22.5°<α<30°.所以答案是22.5°<α<30°.(3)∵AE平分∠BAO,AF平分∠AOG,∴∠EAB=∠EAO,∠OAF=∠FAG,∴∠EAF=∠EAO+∠OAF=12(∠BAO+∠OAG)=90°,∵△EAF是4倍角三角形,∠F显然大于∠E,∴∠E=14×90°或15×90°,∵AE平分∠BAO,OE平分∠BOQ,∴∠E=12∠ABO,∴∠ABO=2∠E,∴∠ABO=45°或36°.20.在△ABC中,若存在一个内角角度,是另外一个内角角度的n倍(n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称△ABC为n倍角三角形.例如,在△ABC中,∠A=80°,∠B=75°,∠C=25°,可知∠B=3∠C,所以△ABC为3倍角三角形.(1)在△ABC中,∠A=55°,∠B=25°,则△ABC为 4 倍角三角形;(2)若△DEF是3倍角三角形,且其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是另外一个内角的余角的度数的13,求△DEF的最小内角;(3)若△MNP是2倍角三角形,且∠M<∠N<∠P<90°,请直接写出△MNP的最小内角的取值范围.试题分析:(1)由∠A=55°,∠B=25°,可求∠C的度数,发现内角之间的倍数关系,得出答案,(2)△DEF是3倍角三角形,必定有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3倍,然后根据这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分情况进行解答,(3)可设未知数表示2倍角三角形的各个内角,然后列不等式组确定最小内角的取值范围.答案详解:解:(1)∵∠A=55°,∠B=25°,∴∠C=180°﹣∠A﹣∠B=100°,∴∠C=4∠B,所以答案是:4(2)设最小的内角为x°,则3倍角为3x°①当最小的内角的度数是3倍内角的余角的度数的13时,即:x=13(90°﹣3x),解得:x=15°②3倍内角的度数是最小内角的余角的度数的13时,即:3x=13(90°﹣x),解得:x=9°,因此,△DEF的最小内角是9°或15°.(3)设∠M的度数为x,则其它的两个角分别为2x,(180°﹣3x),由∠M<∠N<∠P<90°可得:2x<90°且180°﹣3x<90°且2x≠180°﹣3x∴30°<x<45°且x≠36°.答:△MNP的最小内角的取值范围是30°<x<45°且x≠36°.21.若△ABC中刚好有∠B=2∠C,则称此三角形为“可爱三角形”,并且∠A称作“可爱角”.现有一个“可爱且等腰的三角形”,那么聪明的同学们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可爱角”应该是( )A.45°或36°B.72°或36°C.45°或72°D.45°或36°或72°试题分析:分设三角形底角为α,顶角为2α或设三角形的底角为2α,顶角为α,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得出答案.答案详解:解:①设三角形底角为α,顶角为2α,则α+α+2α=180°,解得:α=45°,②设三角形的底角为2α,顶角为α,则2α+2α+α=180°,解得:α=36°,∴2α=72°,∴三角形的“可爱角”应该是45°或72°,所以选:C.22.若三角形满足一个角α是另一个角β的3倍,则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其中α称为“智慧角”.在有一个角为60°的“智慧三角形”中,“智慧角”是 60或90 度.试题分析:根据“智慧三角形”及“智慧角”的意义,列方程求解即可.答案详解:解:在有一个角为60°的三角形中,①当另两个角分别是100°、20°时,“智慧角”是60°;②α+β=120°且α=3β,∴α=90°.,即“智慧角”是90°.所以答案是:60或90.。

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含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含答案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大于其他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满足此关系的可组成三角形,其实只要最小两边的和大于最大边就可判断前面的三边关系成立.
【详解】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A、2+2=4<5,此选项错误;
Rt△O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OB=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判定点O在AD上.
9.如图,△ABC中,AB=AC=10,BC=12,D是BC的中点,DE⊥AB于点E,则DE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A.∠A=∠DB.BC=EFC.∠ACB=∠FD.AC=DF
【答案】D
【解析】
解:∵∠B=∠DEF,AB=DE,∴添加∠A=∠D,利用ASA可得△ABC≌△DEF;
∴添加BC=EF,利用SAS可得△ABC≌△DEF;
∴添加∠ACB=∠F,利用AAS可得△ABC≌△DEF;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ASA、SAS、AAS和HL是解题的关键.
(3)分别以点D和点E为圆心,大于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F.
(4)作直线CF.
则直线CF就是所求作的垂线.根据以上尺规作图过程,若将这些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其中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的为()
A.△CDFB.△CDKC.△CDED.△DEF
【答案】A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本题的关键.

相似三角形难题集锦(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难题集锦(含答案)

一、相似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过点B作射线BB1∥AC.动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C沿射线AC 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作DH⊥AB于H,过点E作EF⊥AC交射线BB1于F,G是EF中点,连接DG.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AD=AB,并求出此时DE的长度;(2)当△DEG与△ACB相似时,求t的值.2.如图,在△ABC 中,ABC=90°,AB=6m,BC=8m,动点P以2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AC向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以1m/s的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向点B移动.当其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秒.(1)①当t=2.5s时,求△CPQ的面积;②求△CPQ的面积S(平方米)关于时间t(秒)的函数解析式;(2)在P,Q移动的过程中,当△CP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t的值.3.如图1,在Rt△ABC 中,ACB=90°,AC=6,BC=8,点D在边AB上运动,DE 平分CDB交边BC于点E,EM⊥BD,垂足为M,EN⊥CD,垂足为N.(1)当AD=CD时,求证:DE∥AC;(2)探究:AD为何值时,△BME与△CNE相似?4.如图所示,在△ABC中,BA=BC=20cm,AC=30cm,点P从A点出发,沿着AB以每秒4cm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CA以每秒3cm的速度向A点运动,当P点到达B点时,Q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1)当x为何值时,PQ∥BC?(2)△APQ与△CQB能否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说明理由.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P沿AB边从A开始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0<t<6)。

三角形重难点题型汇编(七大题型)(原卷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浙教版)

三角形重难点题型汇编(七大题型)(原卷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浙教版)

三角形重难点题型汇编(七大题型)【题型0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题型02:三角形中线与面积问题】【题型03:三角形中线与周长问题】【题型04: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化简】【题型0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角平分线、高的综合运算】【题型0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折叠问题综合】【题型0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新定义问题综合】【题型0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8cm,8cm,16cm B.5cm,5cm,5cmC.5cm,5cm,11cm D.6cm,7cm,14cm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此三角形周长可能是( )A.13cm B.14cm C.15cm D.20cm3.如图,为了估计一池塘岸边两点A,B之间的距离,小丽同学在池塘一侧选取了一点P,测得PA=6m,PB=4m,那么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A.6m B.7.5m C.8.5m D.10.5m4.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和6cm,第三边长是偶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cm.5.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5,且其周长是偶数,那么第三边的长是.6.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边的长,化简|a―b+c|―|a―c―b|的结果为.【题型02:三角形中线与面积问题】7.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CE 是△ADC 的边AD 上的中线,若△ABD 的面积为16cm 2,则△CDE 的面积为( )A . 32cm 2B . 16cm 2C . 8cm 2D . 4cm 28.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为边BC ,AD ,CE 的中点,且S △ABC =8cm 2,则S 阴影=( )A .4cm 2B .3cm 2C .2cm 2D .1cm 29.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DE 是AC 边上的中线,若△ADE 面积等于4,则△ABC 的面积是( )A .4B .8C .12D .1610.如图,△ABC 的面积是1,AD 是△ABC 的中线,AF =12FD ,CE =12EF ,则△DEF 的面积为 .11.如图,把面积为a 的正三角形ABC 的各边依次循环延长一倍,顺次连接这三条线段的外端点,这样操作后,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正三角形DEF;对新三角形重复上述过程,经过2016次操作后,所得正三角形的面积是.【题型03:三角形中线与周长问题】12.如图,在△ABC中,点D是BC边上的中点,若△ABD和△ACD的周长分别为16和11,则AB―AC的值为()A.5B.11C.16D.2713.如图,CM是△ABC的中线,BC=8cm,若△BCM的周长比△ACM的周长大2cm,则AC的长为cm.14.如图,在△ABC中,点E是BC的中点,AB=7,AC=10,△ACE的周长是25,则△ABE 的周长是.15.如图,E是边BC的中点,若AB=4,△ACE的周长比△AEB的周长多1,则AC=.16.如图,在△ABC中,AB=9,AC=7,AD是中线.若△ABD的周长为19,则△ACD 的周长为.【题型04: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化简】17.已知△ABC三边分别是a、b、c,化简|a+b―c|―|c―a+b|+|b―a―c|= 18.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a―b―c|―|b―a―c|=.19.已知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1)若a=3,b=5,则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2)试化简:|b+c―a|+|b―c―a|+|c―a―b|.20.已知△ABC的三边长是a,b,c.(1)若a=6,b=8,且三角形的周长是小于22的偶数,求c的值;(2)化简|a+b―c|+|c―a―b|.21.已知a,b,c是△ABC三边的长.(1)若a,b,c满足|a―b|+|b―c|=0,试判断△ABC的形状;(2)化简|a+b―c|+|a―b―c|+|c―a―b|+|b―a―c|.【题型0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角平分线、高的综合运算】22.如图,在△ABC中,∠B=46°,∠C=80°,AD⊥BC于点D,AE平分∠BAC交BC于点E,DF⊥AE于点F.(1)求∠BAE的度数;(2)求∠ADF的度数.23.如图,△ABC中,∠B<∠C,AD⊥BC于D,AE平分∠BAC交BC于E,(1)当∠B=30°,∠C=50°时,求∠DAE的度数;(2)猜想:∠DAE与∠B、∠C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24.△ABC中,∠C>∠B,AD是高,AE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1)当∠B=24°,∠C=68°时,求∠DAE的度数;(2)根据第(1)问得到的启示,∠C―∠B与∠DAE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5.如图所示,在△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BAC= 60°,∠C=70°.(1)求∠EAD的度数;(2)求∠BOA的度数【题型0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折叠问题综合】26.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C的对应点为点E,BE交AD于点O.若∠CBD=31°,则∠BOD的度数为()A.118°B.111°C.101°D.62°27.如图,把三角形纸片ABC折叠,使得点B,点C都与点A重合,折痕分别为DE,MN,若∠BAC=110°,则∠DAM的度数为()A.40°B.60°C.70°D.80°28.如图,△ABC是一张纸片,把∠C沿DE折叠,点C落在点C′的位置,若∠C=30°,则α+β的度数是()A.30°B.40°C.50°D.60°29.如图,将△ABC沿DE折叠,点A落在点F处,已知∠1+∠2=100°,则∠F=度.30.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在B边上,将△CBD沿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2°,则∠CDE度数为.31.如图甲所示三角形纸片ABC中,∠B=∠C,将纸片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C落到AB 边上的E点处,折痕为BD(如图乙).再将纸片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点A恰好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如图丙),则∠ABC的大小为°.32.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折痕EF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点A落在点G处,∠DFG=70°,则∠BEF的度数为.33.如图,△ABC中,∠ACB=90°,点D在AB上,连接CD,将△BDC沿CD对折得到△EDC,点E恰好在AC上,若∠ADE=20°,则∠B=.【题型0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新定义问题综合】34.新定义:在△ABC中,若存在最大内角是最小内角度数的n倍(n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称△ABC为“n倍角三角形”. 例如,在△ABC中,若∠A=90°,∠B=60°,则∠C=30°,因为∠A最大,∠C最小,且∠A=3∠C,所以△ABC为“3倍角三角形”.(1)在△DEF中,若∠E=40°,∠F=60°,则△DEF为“_______倍角三角形”.(2)如图,在△ABC中,∠C=36°,∠BAC、∠ABC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若△ABD为“6倍角三角形”,请求出∠ABD的度数.35.定义: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1,我们称这两个角互为“友爱角”,2这个三角形叫作“友爱三角形”.例如:在△ABC中,如果∠A=80°,∠B=40°,那么∠A与∠B互为“友爱角”,△ABC为“友爱三角形”(1)如图1,△ABC是“友爱三角形”,且∠A与∠B互为“友爱角”(∠A>∠B),∠ACB=90°.①求∠A、∠B的度数.②若CD是△ABC中AB边上的高,则△ACD、△BCD都是“友爱三角形”吗?为什么?(2)如图2,在△ABC中,∠ACB=70°,∠A=66°,D是边AB上一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CD,若△ACD是“友爱三角形”,直接写出∠ACD的度数.36.【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差为30°,就称这两个角互为“伙伴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伙伴角”.例如:α=50°,β=20°,α―β=30°,即α是β的“伙伴角”,β也是α的“伙伴角”.(1)已知∠1和∠2互为“伙伴角”,且∠1+∠2=90°,则∠1=.(2)如图1所示,在△ABC中,∠ACB=90°,过点C作AB的平行线CM,∠ABC的平分线BD 分别交AC,CM于D、E两点①若∠A>∠BEC,且∠A和∠BEC互为“伙伴角”,求∠A的度数;②如图2所示,∠ACM的平分线CF交BE于点F,当∠A和∠BFC互为“伙伴角”时,∠A的度数为多少11。

最新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在菱形ABCD 中,点A 在x 轴上,点B 的坐标轴为()4,1, 点D 的坐标为()0,1, 则菱形ABCD 的周长等于( )A .5B .43C .45D .20【答案】C【解析】【分析】 如下图,先求得点A 的坐标,然后根据点A 、D 的坐标刻碟AD 的长,进而得出菱形ABCD 的周长.【详解】如下图,连接AC 、BD ,交于点E∵四边形ABCD 是菱形,∴DB ⊥AC ,且DE=EB 又∵B ()4,1,D ()0,1∴E(2,1)∴A(2,0)∴()()2220015-+-=∴菱形ABCD 的周长为:5故选:C【点睛】本题在直角坐标系中考查菱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菱形的性质得出点A 的坐标,从而求得菱形周长.2.如图,在△ABC中,AC=BC,D、E分别是AB、AC上一点,且AD=AE,连接D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若DF=BD,则∠A的度数为()A.30 B.36 C.45 D.72【答案】B【解析】【分析】由CA=CB,可以设∠A=∠B=x.想办法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CA=CB,∴∠A=∠B,设∠A=∠B=x.∵DF=DB,∴∠B=∠F=x,∵AD=AE,∴∠ADE=∠AED=∠B+∠F=2x,∴x+2x+2x=180°,∴x=3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 5cm 和 11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16cm B.21cm 或 27cm C.21cm D.27cm【答案】D【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当5是腰时或当11是腰时,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分析求解即可.【详解】解:当5是腰时,则5+5<11,不能组成三角形,应舍去;当11是腰时,5+11>11,能组成三角形,则三角形的周长是5+11×2=27cm.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在ABC V 中,AB AC =,30A ∠=︒,直线a b ∥,顶点C 在直线b 上,直线a 交AB 于点D ,交AC 与点E ,若1145∠=︒,则2∠的度数是( )A .30°B .35°C .40°D .45°【答案】C【解析】【分析】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可得ACB ∠度数,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ED ∠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2∠.【详解】∵AB AC =,且30A ∠=︒, ∴18030752ACB ∠︒-︒==︒, 在ADE ∆中,∵1145A AED ∠∠∠=+=︒,∴14514530115AED A ∠∠=︒-=︒-︒=︒,∵//a b ,∴2AED ACB ∠∠∠=+,即21157540∠=︒-︒=︒,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综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直线的性质等知识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如图11-3-1,在四边形ABCD 中,∠A=∠B=∠C ,点E 在边AB 上,∠AED=60°,则一定有( )A .∠ADE=20°B .∠ADE=30°C .∠ADE=12∠ADCD .∠ADE=13∠ADC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 设∠ADE=x ,∠ADC=y ,由题意可得,∠ADE+∠AED+∠A=180°,∠A+∠B+∠C+∠ADC=360°,即x+60+∠A=180①,3∠A+y=360②,由①×3-②可得3x-y=0,所以13x y =,即∠ADE=13∠ADC . 故答案选D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内角和定理.6.如图,直线a b ∥,点A 、B 分别在直线a 、b 上,145∠︒=,若点C 在直线b 上,105BAC ∠︒=,且直线a 和b 的距离为3,则线段AC 的长度为( )A .32B .33C .3D .6【答案】D【解析】【分析】 过C 作CD ⊥直线a ,根据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过C 作CD ⊥直线a ,∴∠ADC =90°.∵∠1=45°,∠BAC =105°,∴∠DAC =30°.∵CD =3,∴AC =2CD =6.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间的距离,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5,10AD BC ABC AB BC ∠=︒==P ,连接,AC BD ,以BD 为直径的圆交AC 于点E .若3DE =,则AD 的长为( )A .55B .45C .35D .25【答案】D【解析】【分析】先判断出△ABC 与△DBE 相似,求出BD ,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1,在Rt △ABC 中,AB=5,BC=10, ∴AC=55,连接BE ,∵BD 是圆的直径,∴∠BED=90°=∠CBA ,∵∠BAC=∠EDB ,∴△ABC ∽△DEB ,∴AB AC DE DB= , ∴5355DB= , ∴DB=35在Rt △ABD 中,AD=2225BD AB -=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说法不能得到直角三角形的( )A .三个角度之比为 1:2:3 的三角形B .三个边长之比为 3:4:5 的三角形C .三个边长之比为 8:16:17 的三角形D .三个角度之比为 1:1:2 的三角形【答案】C【解析】【分析】三角形内角和180°,根据比例判断A 、D 选项中是否有90°的角,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B 、C 选项中边长是否符合直角三角形的关系.【详解】A 中,三个角之比为1:2:3,则这三个角分别为:30°、60°、90°,是直角三角形; D 中,三个角之比为1:1:2,则这三个角分别为:45°、45°、90°,是直角三角形;B 中,三边之比为3:4:5,设这三条边长为:3x 、4x 、5x ,满足:()()()222345x x x +=,是直角三角形;C 中,三边之比为8:16:17,设这三条边长为:8x 、16x 、17x ,()()()22281617x x x +≠,不满足勾股定理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常见方法有2种;(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2)三边长满足勾股定理逆定理.9.如图,已知OP 平分∠AOB ,∠AOB =60°,CP =2,CP ∥OA ,PD ⊥OA 于点D ,PE ⊥OB 于点E .如果点M 是OP 的中点,则DM 的长是( )A .2B 2C 3D .3【答案】C【解析】由OP 平分∠AOB ,∠AOB=60°,CP=2,CP ∥OA ,易得△OCP 是等腰三角形,∠COP=30°,又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PE 的值,继而求得OP 的长,然后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DM 的长.【详解】解:∵OP 平分∠AOB ,∠AOB=60°,∴∠AOP=∠COP=30°,∵CP ∥OA ,∴∠AOP=∠CPO ,∴∠COP=∠CPO ,∴OC=CP=2,∵∠PCE=∠AOB=60°,PE ⊥OB ,∴∠CPE=30°,∴CE=12CP=1, ∴PE=22CP CE 3-=, ∴OP=2PE=23,∵PD ⊥OA ,点M 是OP 的中点,∴DM=12OP=3. 故选C .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10.如图,四边形ABCD 和EFGH 都是正方形,点E H ,在ADCD ,边上,点F G ,在对角线AC 上,若6AB =,则EFGH 的面积是( )A .6B .8C .9D .12【答案】B【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DAC=∠ACD=45°,由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推出△AEF与△DF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得到DE=22EH=22EF,EF=22AE,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在正方形ABCD中,∠D=90°,AD=CD=AB,∴∠DAC=∠DCA=45°,∵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EH=EF,∠AFE=∠FEH=90°,∴∠AEF=∠DEH=45°,∴AF=EF,DE=DH,∵在Rt△AEF中,AF2+EF2=AE2,∴AF=EF=22AE,同理可得:DH=DE=22EH又∵EH=EF,∴DE=22EF=22×22AE=12AE,∵AD=AB=6,∴DE=2,AE=4,∴EH=2DE=22,∴EFGH的面积为EH2=(22)2=8,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图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如图,△ABC≌△A E D,∠C=40°,∠E AC=30°,∠B=30°,则∠E AD=();A.30°B.70°C.40°D.110°【答案】D【解析】【详解】∵△ABC ≌△AED ,∴∠D=∠C=40°,∠C=∠B=30°,∴∠E AD=180°-∠D -∠E =110°,故选D.12.如图,在菱形ABCD 中,60BCD ∠=︒,BC 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 于点F ,垂足为E ,连接BF 、DF ,则DFC ∠的度数是( )A .130︒B .120︒C .110︒D .100︒【答案】A【解析】【分析】 首先求出∠CFB=130°,再根据对称性可知∠CFD=∠CFB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D =∠ACB =12∠BCD=25°, ∵EF 垂直平分线段BC ,∴FB=FC ,∴∠FBC=∠FCB=25°,∴∠CFB=180°-25°-25°=130°,根据对称性可知:∠CFD=∠CFB=130°,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3.如图,在□ABCD 中,延长CD 到E ,使DE =CD ,连接BE 交AD 于点F ,交AC 于点G .下列结论中:①DE =DF ;②AG =GF ;③AF =DF ;④BG =GC ;⑤BF =EF ,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 由AAS 证明△ABF ≌△DEF ,得出对应边相等AF=DF ,BF=EF ,即可得出结论,对于①②④不一定正确.【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B=CD ,即AB ∥CE ,∴∠ABF=∠E ,∵DE=CD ,∴AB=DE ,在△ABF 和△DEF 中,∵===ABF E AFB DFE AB DE ∠∠⎧⎪∠∠⎨⎪⎩, ∴△ABF ≌△DEF (AAS ),∴AF=DF ,BF=EF ;可得③⑤正确,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90ACB ∠=︒,AC CD =,过D 作AB 的垂线,交AB 的延长线于E ,若2AB DE =,则BAC ∠的度数为( )A .45°B .30°C .22.5°D .15° 【答案】C【分析】连接AD ,延长AC 、DE 交于M ,求出∠CAB=∠CDM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ACB ≌△DCM ,求出AB=DM ,求出AD=AM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可.【详解】解:连接AD ,延长AC 、DE 交于M ,∵∠ACB=90°,AC=CD ,∴∠DAC=∠ADC=45°,∵∠ACB=90°,DE ⊥AB ,∴∠DEB=90°=∠ACB=∠DCM ,∵∠ABC=∠DBE ,∴∠CAB=∠CDM ,在△ACB 和△DCM 中CAB CDM AC CDACB DCM ∠=∠⎧⎪=⎨⎪∠=∠⎩∴△ACB ≌△DCM (ASA ),∴AB=DM ,∵AB=2DE ,∴DM=2DE ,∴DE=EM ,∵DE ⊥AB ,∴AD=AM ,114522.522BAC DAE DAC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能根据全等求出AB=DM 是解此题的关键.15.下列几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2,3,4B .3,4,6C .5,12,13D .2,5,5【答案】C【分析】要验证是否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三边的关系是否满足两边平方是否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即可,分别验证四个选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A .222234+≠,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B. 222346+≠,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C .22251213+=,故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D .222255+≠,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已知AE=AD ,AB=AC ,EC=DB ,下列结论:①∠C=∠B ;②∠D=∠E ;③∠EAD=∠BAC ;④∠B=∠E ;其中错误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只有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解:因为AE =AD ,AB =AC ,EC =DB ;所以△ABD ≌△ACE(SSS);所以∠C =∠B ,∠D =∠E ,∠EAC=∠DAB ;所以 ∠EAC-∠DAC=∠DAB-∠DAC ;得∠EAD=∠CAB .所以错误的结论是④,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根据已知条件利用SSS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17.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C 上,且BD =BC =AD ,则∠A 的度数为( )A.30°B.45°C.36°D.72°【答案】A【解析】∵AB=AC,BD=BC=AD,∴∠ABC=∠C=∠BDC,∠A=∠ABD,又∵∠BDC=∠A+∠ABD,∴∠BDC=∠C=∠ABC=2∠A,∵∠A+∠ABC+∠C=180°,∴∠A+2∠A+2∠A=180°,即5∠A=180°,∴∠A=36°.故选A.18.如图,在△ABC和△DEF中,∠B=∠DEF,AB=DE,若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证明△ABC≌△DEF,则这个条件是()A.∠A=∠D B.BC=EF C.∠ACB=∠F D.AC=DF【答案】D【解析】解:∵∠B=∠DEF,AB=DE,∴添加∠A=∠D,利用ASA可得△ABC≌△DEF;∴添加BC=EF,利用SAS可得△ABC≌△DEF;∴添加∠ACB=∠F,利用AAS可得△ABC≌△DEF;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ASA、SAS、AAS 和HL是解题的关键.19.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D=CD,AB=CB,詹姆斯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①AC⊥BD;②AO=CO=12AC;③△ABD≌△CBD,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D【解析】 试题解析:在△ABD 与△CBD 中,{AD CDAB BC DB DB===,∴△ABD ≌△CBD (SSS ),故③正确;∴∠ADB=∠CDB ,在△AOD 与△COD 中,{AD CDADB CDB OD OD=∠=∠=,∴△AOD ≌△COD (SAS ),∴∠AOD=∠COD=90°,AO=OC ,∴AC ⊥DB ,故①②③正确;故选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0.如图,△ABC 中,AB=4,AC=3,AD 、AE 分别是其角平分线和中线,过点C 作CG ⊥AD 于F ,交AB 于G ,连接EF ,则线段EF 的长为( )A .1B .34C .23D .12【答案】D【解析】【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知△AG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F为GC中点,再由已知条件可得EF为△CBG的中位线,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即可求出线段EF的长.【详解】∵AD是△ABC角平分线,CG⊥AD于F,∴△AGC是等腰三角形,∴AG=AC=3,GF=CF,∵AB=4,AC=3,∴BG=1,∵AE是△ABC中线,∴BE=CE,∴EF为△CBG的中位线,∴EF=12BG=12,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定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如图,在△ABC中,∠C=90°,∠A=30°,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的画弧,分别交BA,BC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 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BP交A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P是∠ABC的平分线B.AD=BDC. D.CD= BD
【答案】C
∴AB=△ABC的周长-△ACE的周长=19-13=6,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13.如图,在 中, , ,点 在 上, , ,则 的长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 ,可得∠B=∠DAB,即 ,在Rt△AD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C=1,则BC=BD+DC= .
C.一个图形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不全等,故错误,符合题意;
D.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全等图形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通过旋转、轴对称、平移等都可以得到与原图形全等的图形,而通过放大或缩小只能得到与原图形形状一样的图形,得不到全等图形.
A.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
B.一个图形经过中心对称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
C.一个图形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
D.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
【答案】C
【解析】
A.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个图形经过中心对称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求得OA和AC的长,从而可以求得点C的坐标,进而求得k的
值,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等腰直角三角形 的顶点 、 分别在 轴、 轴的正半轴上, ,CA⊥x轴, ,

, ,
点 的坐标为 ,
点 在函数 的图象上,

故选: .
【点睛】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本题的关键
【分析】
根据“AAS”证明ΔABD≌ΔEBD.得到AD=DE,AB=B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求其周长.
【详解】
∵BD是∠ABC的平分线,
∴∠ABD=∠EBD.
又∵∠A=∠DEB=90°,BD是公共边,
∴△ABD≌△EBD(,
∴AD=ED,AB=BE,
∴△DEC的周长是DE+EC+DC
【详解】
解:如图,延长AB交CF于E,
∵∠ACB=90°,∠A=30°,
∠ABC=60°,
∵∠1=38°,
∴∠AEC=∠ABC-∠1=22°,
∵GH∥EF,
∴∠2=∠AEC=2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性质,平行线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11.对于图形的全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10.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A=30°)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1=38°,则∠2的度数()
A.28°B.22°C.32°D.38°
【答案】B
【解析】
【分析】
延长AB交CF于E,求出∠ABC,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EC,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2=∠AEC,代入求出即可.
=AD+DC+EC
=AC+EC=AB+EC
=BE+EC=BC
=10 cm.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在菱形ABCD中,AB=10,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若OB=6,则菱形面积是( )
A.60B.48C.24D.96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C⊥BD,AO=CO,BO=DO=6,由勾股定理可求AO的长,即可求解.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AO=CO,BO=DO=6,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将题干中生活实例抽象成数学模型,然后再利用相关知识求解.
9.如图,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BD是∠ABC的平分线,DE⊥BC于E,若BC=10cm,则△DEC的周长为()
A.8cmB.10cmC.12cmD.14cm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设网格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
由勾股定理(两直角边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可知,
的三边分别是:AB= ,AC= ,BC= ;
由于 ,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 是直角三角形;
的三边分别是: = , = , = ;
由于 ,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 不是直角三角形;
的三边分别是: = , = , =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要验证是否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三边的关系是否满足两边平方是否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即可,分别验证四个选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A. ,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B. ,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C. ,故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
D. ,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C.
∵四边形ABCD是菱形,∴DB⊥AC,且DE=EB
又∵B ,D
∴E(2,1)
∴A(2,0)
∴AD=
∴菱形ABCD的周长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在直角坐标系中考查菱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菱形的性质得出点A的坐标,从而求得菱形周长.
2.长度分别为 , ,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的值可以是()
A. B. C. D.
【详解】
当筷子笔直竖立在杯中时,筷子浸没水中距离最短,为杯高=8cm
AD是筷子,AB长是杯子直径,BC是杯子高,当筷子如下图斜卧于杯中时,浸没在水中的距离最长
由题意得:AB=15cm,BC=8cm,△ABC是直角三角形
∴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AC=17cm
∴8cm≤h≤17cm
故选:C
【点睛】
3.如图,在▱ABCD中,E为边AD上的一点,将△DEC沿CE折叠至△D′EC处,若∠B=48°,∠ECD=25°,则∠D′EA的度数为( )
A.33°B.34°C.35°D.36°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D=∠B,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D,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DEC,即为∠D'EC,而∠AEC易求,进而可得∠D'EA的度数.
最新初中数学三角形难题汇编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菱形 中,点 在 轴上,点 的坐标轴为 ,点 的坐标为 ,则菱形 的周长等于()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如下图,先求得点A的坐标,然后根据点A、D的坐标刻碟AD的长,进而得出菱形ABCD的周长.
【详解】
如下图,连接AC、BD,交于点E
∵∠C=90°,∠A=30°,
∴∠ABC=60°,
∴∠ABD=30°=∠A,
∴AD=BD,所以B选项的结论正确;
∵∠CBD= ∠ABC=30°,
∴BD=2CD,所以D选项的结论正确;
∴AD=2CD,
∴S△ABD=2S△CBD,所以C选项的结论错误.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尺规作图(作角平分线),解题关键在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进行计算.
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8.将一根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高8cm的装满水的无盖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浸没在杯子里面的长度为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
A.h≤15cmB.h≥8cmC.8cm≤h≤17cmD.7cm≤h≤16cm
【答案】C
【解析】
【分析】
筷子浸没在水中的最短距离为水杯高度,最长距离如下图,是筷子斜卧于杯中时,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
【解析】
【分析】
A、由作法得BD是∠ABC的平分线,即可判定;
B、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的度数,再由BP是∠ABC的平分线得出∠ABD=30°=∠A,即可判定;
C,D、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30°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判定.
【详解】
解:由作法得BD平分∠ABC,所以A选项的结论正确;
【详解】
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C=DE,∠DEA=∠C=90°,
∵∠BED+∠DEA=180°,
∴∠BED=90°.
又∵∠B=30°,
∴BD=2DE.
∴BC=3ED=24.
∴DE=8.
故答案为8.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含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BC=3DE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
4.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使点C落在AB上的点E处,已知BC=24,∠B=30°,则DE的长是()
A.12B.10C.8D.6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C=DE,∠DEA=∠C=90°,在Rt△BED中,∠B=30°,故此BD=2ED,从而得到BC=3BC,于是可求得DE=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