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

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1.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晤谈、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分析资料,以便对人格进行全面确定和准确地定性描述,进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人格的方法。

1.相关研究(高尔顿创):是指运用测量和统计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查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1.实验研究:是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其导致另一个变量或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结论的方法。

1.人格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生的本能:它包括生

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

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

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

的力量。

2.死的本能使有机体返

回先前无机状态的趋向,

它是一种破坏力。当它指

向个人内部,则表现为自

责、自杀或者受虐狂等的

行为;当它指向外部,就

会产生憎恨、攻击、侵犯

和施虐狂等行为。

2.本我:即原我,是指原

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

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

力。

2.停滞:心理障碍可以

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

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

停滞。

2、人格的特征:整体性、

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2.倒退:由于早期阶段

发展停滞是某些早期的特

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

当个人面临危机和挫折

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

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

倒退。

2. 压抑:自我防止引起

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

领域的一种方法

2. 否认:否认使人逃离

现实,是消极的对待问题。

难以相信亲人的逝世

2.投射:不承认自己身

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

感情,而把这些投射给别

人。

3.个体潜意识:是潜意

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

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

及被压抑的经验。

3.集体潜意识:指在漫

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

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

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

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

传倾向。

3.生活风格:阿德勒把

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

成为“生活风格”,这是一

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

式。

3. 创伤范式:佛洛伊德

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

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如

果病人把内心的“创伤”

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

这就是创伤范式。

3.生活风格:一切人都

具有共同的最终目标------

力求优越,但是,如何追

求优越就取决于个人独特

的条件。每个独特的个人

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

3. 社会兴趣:指的是社

会某一领域对人才的感兴

趣及需求,所以,现金社

会择业人员应结合个人兴

趣和社会兴趣来选择职业

3. 创伤范式:佛洛伊德

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

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如

果病人把内心的“创伤”

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

这就是创伤范式。

3.内驱力范式:佛洛伊

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本我、

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

论,其中内驱力与本我对

应,内驱力是人格发展的

动力。

3.自我范式:把自我看

成是人格结构,当中相对

独立的部分。

3.没有冲突的自我领

域:是一套心理机能,这

些机能是在既定的时间内

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外发

挥作用,

3.人格化:指一般标志

和特征带有人的行为,使

事物赋予人类或人的品

质。

3.社会性格:是社会成

员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相

近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形

成的为大多数人所共有的

性格特征。

4.特质:是一种概括化

了的行为方式,具有个体

特征,并且人际之间有很

大差异,它是一种实在的

和具有决定意义的神经心

理结构。

4.机能自主性:是指一

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

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

为的那些原因。

4.表面特质:表面特质

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是

从外部行为就可以直接观

察到的特质。

4.共同特质:一个社区

或一个集团成员所共同具

有的特质。

4. 16PF :16种人格因

素问卷是美国伊利诺州立

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

所卡特尔教授编制的用于

人格检测的一种问卷。

4.EPQ: 汉斯·艾森克和S.B.G.艾森克设计的一种有关人格维度研究的测定方法。

5.正强化:呈现正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5.负强化:撤去负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5.行为的消退:即如果操作性条件反射被一种随后出现的强化物所强化,那么,将该强化物撤除,此操作性反应就会随之消退,直到恢复到最初未被强化时的水平。

5. 挫折: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

5. 强化的效价:表示的是某一物品或结果对于某个特定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价值,而不是它的实际价值。

5.替代强化:榜样的行为是否受到强化,受到什么样的强化,并不一定影响模仿者的行为学习,这时候的强化对于榜样而言,则是一种间接强化,又称替代强化。

5.自我效能感: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5.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5.连续强化:组织行为

学中强化程序的一种,指

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

都给予强化,可以快速学

习新行为,但习得行为也

会快速消失,例如表扬和

恭维。

5.间歇强化:也叫部

分强化在对刺激发生反应

时,不一定每次都给以强

化(或补强)的强化法。

5.强化物:多拉德和米

勒认为强化也就是内驱力

的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

驱力降低的刺激就是强化

物。

5.习得性无助:本来可

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

待痛苦的来临。

6.约拿情节:是对成长

的恐惧,是一种机遇面前

自我逃避、退后畏缩的心

理,是一种情绪状态,并

导致我们不敢去做自己能

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

发掘自己的潜力。

6.存在性需求:又叫超

越性需求,是一种高级层

次的需求。

6.自我概念:代表对自

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

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

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

验。

6.移情:从另一个人的观

点对他的问题进行理解,

从那个人的内部参考模式

出发。

6.高峰体验:人们会产生

某些基本的认识与感受,

如爱的体验、审美感知、

创造等,这些认识与感受

以及所有其他最高程度创

造和成就的时刻,称之为

高峰体验。

6.马斯洛:美国社会心

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

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

者。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

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

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

7.场依存—场独立性:

主要依据视野线索来做出

判定的倾向称为场依存

性;主要依据身体经验线

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场

独立性。

7.自我——非我的分

7.原型:就是某类事物

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

象。

7.图式:是帮助我们感

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

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

构。

8.人格测量:指通过一

定的方法,对在人的行为

中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心

理特质和行为倾向进行定

量分析,以便进一步预测

个人未来的行为。

8.投射:是个人把自己

的思想、态度、愿望、情

绪、性格等心理特征无意

识地反应在对事物的解释

中的心理倾向。

8.投射测验:指采用某

种方法绕过受访者的心理

防御,在他们不防备的情

况下探测其真实想法。

8.主体统觉测验:即

TAT,是一种窥探受测者

的主要需要、动机、情绪

和人格特征的方法。

9.人格障碍:亦称变态

人格,是一种人格异常,

由于其人格的异常而妨碍

其人际关系,甚至给社会

造成危害,或给本人带来

痛苦。

9.自由联想法:弗洛伊

德进行精神分析的主要方

法之一。联想方面归纳出

诊断该病的主要标准,后

人亦称谓“联想心理学”。

9.行为疗法:是运用行

为主义学派根据实验得出

的学习原理,治疗心理疾

病和障碍的技术。

9.认知疗法:是根据人

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

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

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

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

正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

疗方法。

9.人格教育:是一种发

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

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

9.素质:指人发展的水

平和质量,是个体在遗传

体质与先天条件的基础

上,在社会环境影响、教

育以及个人实践中形成起

来的那些稳定的、基础性

的身心特点的综合。

9.心理健康:是指在身

体上,智能以及情感上与

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

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

展成最佳的状态。

9.心理治疗: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已经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调节,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

9.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9.行为改变法:其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强化的学习理论,根据这种理论,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可以建立某种新的良好行为,或者消除某种不良行为。

9.个性化: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增加独特、另类、拥有自己特质的需要,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的一种说法。打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

9.社会化: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9.心理治疗: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已经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调节,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

9.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9.行为改变法:其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强化的学习理论,根据这种理论,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可以建立某种新的良好行为,或者消除某种不良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