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中谈谈学习中医医案

合集下载

彭建中:温病学理论在慢性肾病临床辨治中的应用

彭建中:温病学理论在慢性肾病临床辨治中的应用

彭建中:温病学理论在慢性肾病临床辨治中的应用彭建中1949年出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师从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教授, 1990年正式拜师于著名中医学家、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教授,成为其学术继承人。

提出了“慢性肾病非虚论”等一系列具有较高临床指导价值的新论点,编著《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等。

能有这样一个论坛和大家在一起探讨有关温病的学术问题,我很高兴。

我要谈的题目是“温病学理论在慢性肾病临床辨治中的应用”。

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呢?原因有两点:第一,我的老师赵绍琴教授是著名的中医温病学家,我跟老师十多年,在跟师学习中,发现老师在临床治病中,治疗内科杂病用了很多中医温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肾病治疗方面,效果最好。

所以我想把跟老师学习的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二,如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从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看,应当说,分科发展是一个大趋势,是一个方向。

中医从最初的不分科,到后来明确的分科,到现在分科越来越细,甚至一个病也能独立成科。

这样发展当然有很多好处,即对一个病、一个科的研究可以很专业、很深入。

但是在各科的发展过程中,我认为还是需要互相借鉴,因为各科共同的理论构架只有一个,不管是什么科,都离不开《黄帝内经》中所包含的中医基础理论,所以应当互相借鉴。

那么,内科病能不能用其他科的理论和方法呢?其实,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历史上,我们的伤寒学前贤就指出了“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

所以用六经辨证的方法可以治疗伤寒,也可以治疗杂病。

温病作为和伤寒同等的外感热病的一个分支,我们往往把温病称作是传染病,它的理论,它的方法,同样能够用来辨治内科杂病。

肾病就是非常突出的一个方面。

慢性肾病的范畴我们今天所讲到的慢性肾病,其实是指现代医学的慢性肾病,是肾实质受损害的一种疾病,它包含的范围很广。

当然这个范围是我给它定义的,因为我在临床上治病都是这样的,各种各样的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各类继发性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痛风性肾炎等),以及所有的肾病发展到后期所致的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等。

彭建中教授辨治肾病十八法

彭建中教授辨治肾病十八法

彭建中教授辨治肾病十八法耿贤华1彭越2A彭建中摘要:慢性肾病包括现代医学认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系统的多种疾病,属世界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

彭建中 教授继承了绍琴教授老的学术观点,认为慢性肾病是由伏邪化大导致热郁血分、络脉瘀阻,或由湿热郁结曰久致湿热伤血、络脉瘀 阻,进而蕴积生毒,阻滞三焦。

制定了以凉血化瘀为主大法,以疏风胜湿、疏调三焦、通腑排毒、分消利湿为辅,结合其他肾病治法,配合饮食调摄、运动锻炼的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理想疗效。

对彭建中教授治疗肾病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出十八种治疗法则,临证灵活选用,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慢性肾病;尿毒症;彭建中;中医药疗法doi: 10.3969/j. issn. 1003-8914. 2021.09.019 文章编号:1003-8914(2021) ■09-1420>04慢性肾病包括现代医学认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系统的多种疾病,如各种原因的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m。

可分为原发性、继 发性和遗传性m :前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等;继发性如糖尿病肾病、高 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遗传性如Alport综合征等。

慢性肾病前期多无典型表现,可有神疲、乏力、腰酸、恶 心、纳差、夜尿增多、口中尿味、小便泡沫等症,后期阶段发展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可出现呕吐、大小便不通、动则气急、手足瘈痕甚或抽搐、胸闷、咳喘、心悸、胸 痛、贫血、鼻衄、齿M、皮下出血、严重水肿、肌肤甲错、烦躁狂乱、谵语昏迷等症状。

此类疾病属世界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

吾师彭建中,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人文系原副主任,肾病会诊中心主任,博 士生导师,已故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的关门弟子,已故著名中医学家、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教授的学术继承人,赵绍琴名家研究室负责人,彭建中名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彭教授从事中医临床50多年,学验俱丰,擅长以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各种慢性肾病,疗效显著。

彭建中辨治慢性肾功能不全经验

彭建中辨治慢性肾功能不全经验
慢性肾功能不全为血分热浊之邪郁久,由浊酿毒, 毒无出路则造成如皮肤搔痒、疮疡、恶心、呕吐、水肿、 便难、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等。治疗要保持二便通利, 让毒素经由二便排出,患者不适症状就能减轻,所谓毒 去正复,不用补血药则 血 色 素 随 之 上 升,属《黄 帝 内 经》“去菀陈莝”。用药: 用决明子、生大黄通腑排毒; 恶心呕吐加紫苏叶、灶心土; 皮肤疹痒加白鲜皮、地肤 子、草河车。 4 三焦不畅 - 调畅三焦、泻肺利湿
* 基金项目: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 + 3”工程( No. 2007 - SZ - A - 10 ) ;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彭建中传承工 作室
作者单位: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 北京 100029) ; 2. 九五堂医疗 康复中心针灸科( 加拿大) ; 3.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系( 北 京 100029)
慢性肾功能不全为湿邪与热邪互结。湿有内湿及 外湿,为阴邪,其性质多重浊黏腻不易除去,湿邪易遏 伤阳气,阻碍气机,郁久必生热。热为阳邪,湿热互裹, 不易分解。湿热之邪病多以脾为胃病变中心,脾喜燥 而恶湿,湿热之邪阻碍了脾胃的运化,导致水湿停聚, 升清降浊功能失常,病人出现胸胁及脘腹胀满不舒、纳 差、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舌苔黄厚而腻及脉濡数 等。病程一般较长,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程进展相 同,所以治疗为祛湿和清热。“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 也”,这是较为传统的治疗湿邪的方式之一,而彭教授 另以小剂量风药治湿,因风药除了能胜湿,还具有疏解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疏风胜湿; 彭建中
doi: 10. 3969 / j. issn. 1003-8914. 2019. 03. 013 文章编号: 1003-8914( 2019) -03-0366-03
慢性肾功能不全( 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是现代 医学的病名,与中医的肾病不同,且病情更加复杂难治。 其所指的是各种免疫或非免疫肾脏疾病出现缓慢进行 性的肾功能减退,直到终末肾脏功能衰竭为止[1]。而国 家级名老中医彭建中教授为赵绍琴学术继承人,运用温 病学的理论进行辨证,认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外邪不断 侵袭,慢慢深入血分,病位在肾,属下焦。病因病机为湿 热互结,血络瘀阻,酿化成毒,阻滞三焦,肾元亏损[2]。 有鉴于本病病因病机及症状的复杂性,彭建中教授在治 疗此病时采中西医结合方式,借助现代医学的检验数据 及明确诊断,运用中医的辨证及辨病论治,对慢性肾功 能不全的症状进行本质的辨证,强调审证求因,治病必 求于本,拟定治则归结为疏风胜湿、调畅三焦、解毒化 瘀、利湿消肿、攻积排毒、扶正培元。 1 湿热互结 - 疏风胜湿

对话——彭建中的中医之路

对话——彭建中的中医之路

是 从 书本 上 学 ,剩 下 的 自己去 摸 索 ,然 后 从 临 床 上 回 到理 论 ,经 过 这 样 一 个 过 程 , 通 过理 论 学 习 明 白了一 些 道理 。 随后便 跟 赵 老 学 习。他 有家 传 和师 授 的非 常宝 贵 的
就一 定要参加高考 。
研 究 生 。 经 过 一 段 临 床 之 后 感 觉 到 自 己 的
《 家庭 医 药 》: 在您读 书的那个 时代 , 您 为 什 么 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 医 感 兴 趣 ? 一 直 矢 志 不 渝 去学 习的动力在I 1  ̄ t UL ?
年到 1 9 7 8年 一 直 等 到 高 考 恢 复 ,然 后 又
考 上 了河 南 中 医 学 院。这 1 O年 间 在 农 村
而 且 理论 基础 更 扎 实 了,各 家 的理 论都 有 这 就 需要 在 理论 上 做 出 一些 突破 。或 者是 所 掌 握。学 习一年 后我 又 跟 从赵 绍 琴老 师 总 结 出来 一 些新 的东 西。如 果 不 能够 从理
学 习 ,大 概 从 1 9 8 4年 跟 他 上 临 床 一 直 到
农村 不可 能只 用 中医 的方 法治 疗 疾 病 ,中
西 医都 要 有 ,并 且 都得 掌 握 ,所 以也就 自
学 了西 医。 我还 管 过 一段 病房 ,中西 医 的
习中 医的 热情 ,当时感 觉 自己学 习 中 医还 水 平都 有所 提 高 ,但 是很 多地 方疗 效 仍 旧
挺 自豪 的,因为能帮助病人解 决痛苦。
论上 加以说明 ,就 只能是个别地去传 承。
1 9 9 5年 ,到 第一 批的师带徒 结束 ,大概 1 1
年 的 时 间 。 我 跟 赵 老 学 到 了很 多 宝 贵 的 经 验 , 当然这 是 “ 一 家 ” 的 经 验 , 因 为 我 有

医案分析

医案分析

读王孟英医案之心得体会指导老师:彭建中作者:原文:何氏妇年未四旬,于庚戌冬患腹胀善呕,或云寒凝气滞,宜吸鸦片烟以温运之,及烟瘾既成,而病如故。

或云冷积也,莫妙于蒜罨。

往夏遂以蒜杵如泥遍涂脊骨,名曰水灸。

灸后起疱痛溃,骨蒸减餐,其胀反加,经乃渐渐。

招越医庄某治之,云劳损也,进以温补,病乃日甚。

复邀张凤喈、包次桥、姚孟斋诸人视之,佥云劳损已成,或补阴、或补阳,服至冬令。

便泻不饥,骨立形消,卧床不起。

今春请神方于各乩坛,皆云不治。

其夫因蒲艾田荐于许信臣学使,随任广东,家无主意,束手待毙而已。

蒲闻而怜之,为屈孟英一诊,以决危期之迟速,初无求愈之心也。

切其脉弦细数,循其尺索刺粗,舌绛无津,饮而不食,两腿肿痛,挛不能伸,痰多善怒,腹胀坚高,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昼夜殿屎,愁容黎瘁,小溲短涩而如沸,大便日泻十余行,脉色相参,万分棘手,惟目光炯炯,音朗神清,就是精气神之本实未拨。

病虽造于急中之急,却非虚损之末传也。

殆由木土相凌,为呕为胀,洋烟提涩其气,益令疏泄无权,蒜灸劫耗其阴,更使郁攸内烁,进以温补,徒为壮火竖帜而涸其津,溉以滋填,反致运化无权而酿成泻,固之涩之,煞费苦心。

余谓赖有此泻,尚堪消受许多补剂,纵临证心粗,不询其泻出之热而且腻,岂有肾虚脾败之泻,可以久不安谷而延之至今乎?夫人,气以成形耳,法天行健,本无一息之停,而性主疏泄者肝也,职司敷布者肺也,权衡出纳者胃也,运化精微者脾也,咸以气为用者也。

肝气不疏,则郁而为火;肺气不肃,则津结成痰;胃气不通,则废其容纳;脾气不达,则滞其枢机,一气偶愆,即能成病。

推诸外感,理亦相同,如酷暑严寒,人所共受,而有病有不病者,不尽关乎老小强弱也,以身中之气有愆有不愆也。

愆则邪留著而为病,不愆则气默运而潜消。

调其愆使其不愆,治外感内伤诸病,无余蕴矣。

今气愆其道,津液不行,血无化源,人日枯瘁,率投补药,更阻气机,就是不调其愆而反锢其疾也。

疾日锢而腹愈胀。

气日愆而血愈枯,或以为干血劳,或以为单腹胀,然汛断于腹胀半年之后,就是气愆而致血无以化,非血病而成胀矣。

运用经方诊治疾病体会

运用经方诊治疾病体会

运用经方诊治疾病体会
孙瑞涛
【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
【年(卷),期】2010(027)005
【摘要】何为经方?根据病证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详细观察病情变化,仔细辨析邪正盛衰,确定病变部位,辨明病证性质,依此确定治法,选择运用经方,体现依证立法,依法统方的准则,这是经方特点,亦是收到显著疗效的原由.选用黄连阿胶汤、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治疗失眠、高热不退、胃脘痛取得良好疗效.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孙瑞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2
【相关文献】
1.运用《伤寒论》经方辨治小儿咳喘疾病的临床体会
2.运用方剂辨证方法诊治疾病的体会
3.运用彭建中教授诊治肾病的经验辨治肾系疾病的体会
4.新冠疫情下"火郁发之"在心系疾病诊治中的运用体会
5.李培生运用经方诊治急症的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彭建中:谈谈学习中医医案

彭建中:谈谈学习中医医案

彭建中:谈谈学习中医医案彭建中,教授,1990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拜师于著名中医学家、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教授,成为其学术继承人。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各家学说专业委员会学术秘书、张仲景国医大学客座教授、《国医论坛》杂志编委。

历来学习中医,一般都从学习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金匮》等开始,其次是学习本草、方剂,这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目前从中医院校的正规中医教育,到各种自学辅导,无不采取这种程序。

毋须赘言,重视经典著作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对医案学习,多未予以重视,亦未列入院校的教学大纲,而笔者确实从学习医案中获益匪浅,深感学习医案实为学习中医不可或缺的内容。

中医之有医案,可谓源远而流长。

西汉初期的名医淳于意,凡所诊者,咨有“诊籍”,诊籍即医案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诊籍,这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医案。

隋唐方书如《千全方》、《外台秘要》皆载有医案。

宋代出现了第一部医案专著《伤寒九十论》。

金元时期,诸大家多有医案收入其医著之中。

明清之季,撰辑医案之风最盛,不但医案专著大量刊行,而且出现了类编众家医案和辑评之著,仅明江灌《明医类案》和清·魏之绣《续名医类案》二书所集,即达八千五百余案,可见中医医案数量之巨。

民国时期中医医案著述竟多于综合性医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医案更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数量如此巨大的中医医案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是祖国医学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盖中医医案多系理法方药俱备,每一案例直可视为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的范例,故学习中医医案就是学习前人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

孟子有云“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巧。

”中医之基础理论犹规矩也,临床应用之园机活法犹巧也。

多读医案,可以扩展见闻,启迪思路,大有助于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及应用。

现时初学中医的人中,大部分是对中医怀有浓厚的兴趣,立志毕生从事中医工作,并渴望作出自己的贯献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对中医既不了解也无兴趣,只是在现实还不能完全凭自己的志趣选择朱来职业的条件下,通过高考而步入了学习中医的行列,各中医院校的新生中,属这种情况者为数不少。

术后血精案

术后血精案

2 0 1 1 年 6月 2 8日三诊。服药后血精未作 , 小腹 、 会 阴胀满 已消 , 排尿通 畅, 白天小便 量 2 0 0 0— 2 5 0 0 m L , 色清 , 夜尿 0~ 1 次/ 晚, 精力渐增 , 未见腰部酸痛。 夜寐多梦 , 纳眠可 , 大便稍干。舌尖与舌边红 , 苔薄黄 ,
常, 纳食可 , 舌红苔薄白, 脉沉弱略弦。2 0 1 0年 5月 1 1 日 精液常规( 取精方式 : 取精器) : 精液量 1 . 5 m L , 液化
时间 1 4 m i n , p H值 7 . 6, 精 子存 活 率 8 0 . 9 5 %, 精 子 畸 形率 1 4 . 3 %, 精 液 红 细胞 0, 精 液 白细 胞 +, a级 精 子 百分 率 3 1 . 7 5 %, b级 精 子 百 分率 3 0 . 1 6 % 。上方 减 炒
楂 1 0 g , 焦神 曲 1 0 g , 焦麦芽 1 0 g , 炒薏苡仁 3 0 g 。3 0 剂水 煎服 , 1剂/ d , 分 3次 口服 。 2 0 1 1年 5月 2 0日二 诊 。服 药后 血 精 于 4月 出现
中图分类号 : R 2 4 3 ; R 2 5 6 . 5
会 阴骑跨伤导致会 阴部肿痛 , 行 走 困难 , 尿道外 口渗 血, 排尿困难 , 人院予 以诊断性导尿失败 , 诊断为 : “ 后
尿 道 断裂 ” 。后在 该 院 连续 硬 膜 外 麻 醉下 行 尿 道 会 师
1 次, 之后一直未作 , 乏力 、 畏寒较前大为改善, 小腹 、
会 阴胀 痛 明显 减轻 , 小便阻塞感 , 腰部酸痛, 白天小 便 量2 0 0 0~ 2 5 0 0 mL , 色清 , 夜 尿 0~1次/ 晚, 大 便 正

彭建中教授治肾,前列腺肥大,癃闭,小便不利

彭建中教授治肾,前列腺肥大,癃闭,小便不利

彭建中教授治肾,前列腺肥大,癃闭,小便不利去宛陈莝方治疗前列腺肥大——彭建中教授治肾大法的拓展应用曲某某,男,80 岁。

2019 年 10 月 8 日初诊。

小便不畅 5 年,加重 2 个月,伴阴囊潮湿,大便黏滞。

患者小便不畅已经 5 年,平素有时服用“前列康”,近2 个月加重,淋漓不畅、尿分叉,夜尿每晚4 ~ 5 次,一次小便大约 15 min。

服用特拉唑嗪及中药汤剂等无效,今到市医院查彩超示前列腺6. 1 cm × 4. 8 cm × 5. 2 cm,前列腺特异抗原 10. 2 ng /ml,建议手术,患者不愿意手术,来诊。

刻见: 老年男性,神志清楚,思维清晰,行动稍缓,血压 150 /90 mm Hg,心率75 次/min,舌红胖苔薄,脉略滑。

诊断: 前列腺肥大。

中医诊断: 癃闭。

辨证分型: 络瘀湿滞型。

治法: 祛湿化瘀,软坚消肿。

方剂: 去宛陈莝方加减。

处方:荆芥 6 g,防风 6 g,白芷 6 g,独活 6 g,紫苏叶 9 g,生地榆 10 g,赤芍 10 g,丹参 10 g,炒槐花 15 g,大黄 6 g,枳壳 15 g,金银花 10 g,连翘 10 g,萆薢 20 g,土茯苓 50 g,蒲公英 20 g,紫花地丁 10 g,车前子 20 g,杜仲 20 g,黄芪 30 g,牡蛎 30 g,鳖甲 10 g,夏枯草 20 g,金樱子 15 g,王不留行 15 g,萹蓄 10 g,瞿麦 10 g,川楝子 10 g。

14 剂。

嘱: 忌食辛辣,注意保暖,药渣煎汤坐浴。

二诊: 2019 年 10 月 22 日,药后小便有力、略畅、尿线增粗,每夜小便2 次,阴囊潮湿消失,大便通畅,舌红略胖苔薄,脉弱。

效不更方,继守前法增减。

后又来诊 2 次,共服药 56 剂,感觉良好,再查彩超示前列腺3. 8 cm × 3. 9 cm × 4. 9 cm,前列腺特异抗原 6. 1 ng /ml。

经方学堂赵绍琴教授与彭建中治肾病(中)

经方学堂赵绍琴教授与彭建中治肾病(中)

经方学堂赵绍琴教授与彭建中治肾病(中)主持人说? 经方学堂,致力于打造中医精品微课堂。

经方学堂愿与您一起品味中医旨趣,一起学习中医经典,有梦想,不孤单,经方学堂永远与您相伴。

2尿毒症这个尿毒症比较重。

老人77岁,天津人,从天津转到北京医院,先血透,后腹透,因为血透出来晕得不得了,就改腹透了,大约过了3个月,还是不行,每天尿量不到100mL,然后找我看。

找我看时,每天做四五次腹透,肌酐760 mg/dL。

浑身肿得很厉害,少尿,不到200mL,吃不下饭,纳差,视力模糊,神疲乏力。

舌质黯,舌苔白腻垢厚。

脉弦滑有力,按之愈甚。

辨为湿热蕴郁,阻闭三焦,毒壅血分,虽行腹透而不足以祛其邪毒;元气衰败,正不胜邪之候。

根据这种情况,我采取了凉血化瘀、疏风胜湿、宣肺利水、疏利三焦等所有的方法,用的药也比较多,复方大剂。

因为从天津来看一次不容易,所以每两周复诊一次。

同时嘱其合理控制饮食,适度运动锻炼,保持良好心态。

患者服用中药后食欲增进,尿量逐渐增加,水肿减轻,直至完全消失。

精神体力慢慢恢复。

随着肌酐指数的下降,腹透次数得以递减,最终完全停止腹透。

3紫癜肾(函诊)因为我有网站,病人有时候函诊。

这是紫癜型肾炎,他给我来了信,说是镜下血尿,并给我看他原来吃的一些处方,像熟地、太子参之类,以补为主,倒也是一张好方。

这个患者2004年初发病。

近查尿蛋白(+),潜血(++),红细胞24个/高倍视野,因为以血尿为主,还有一些尿蛋白,就给他用了以凉血化瘀为主的方法,乏力明显,稍微加了一点黄芪益气培元。

第一次函诊处方:生地榆、赤芍、丹参、茜草、野菊、公英、地丁、草河车、荆芥炭、炒槐花、小蓟、紫草、卷柏、银花、连翘、生黄芪、生杜仲、红藤。

30剂,水煎服,忌食辛辣海鲜;多喝水;谨防感冒。

患者反馈说吃了药挺好的,指标也逐渐好转,第4次函诊时没有尿蛋白了,只有潜血(++)。

第5次复诊的时候有点问题,发来个检查结果,非常不好的情况,这种变化真是猝不及防,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彭建中教授治肾病之通腑排毒法

彭建中教授治肾病之通腑排毒法

・2666・光明中医2020年9月第35卷第17期CJGMCM September2020.Vol35.17疗效。

参考文献[1]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2.[2]程士德•程士德.中医学基础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1.[3]王俊锋,邢仪霞•失眠治疗经验拾零[J]•光明中医,2013,28(2):361-362.[4]王绵之•王锦之.方剂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88.[5]吕景山•施今墨对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81.(本文校对:陈小清收稿日期:2020-03-16)彭建中教授治肾病之通腑排毒法耿贤华'彭越'彭建中琢摘要:慢性肾病属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给人们带来身心痛苦。

彭建中教授认为慢性肾病的病机为热郁血分、络脉瘀阻,或湿热伤血、络脉瘀阻,应以凉血化瘀、疏风胜湿为主要治法,以疏调三焦、通腑排毒、分消水湿、益气培元为辅治法,结合饮食调控和运动锻炼取得了良好疗效。

本文重点介绍彭建中教授运用通腑排毒法治疗慢性肾病的经验。

关键词:慢性肾病;彭建中;通腑排毒;中医药疗法doi:10.3969/j.issn.1003-8914.2020.17.017文章编号:1003-8914(2020)-17-2666-03慢性肾病⑴包括现代医学所认为的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损害性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

此类疾病属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

彭建中教授深得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先生之真传,从事中医临床40多年,学验俱丰,擅长以中医药治疗各种慢性肾病,疗效显著。

彭教授认为慢性肾病的病机为热郁血分、络脉瘀阻,或湿热伤血、络脉瘀阻,并确立以凉血化瘀为主,以疏风胜湿、疏调三焦、通腑排毒、分消水湿、益气培元为辅,以大法指导下的随证治之法为佐,结合饮食调控和运动锻炼的全方位综合治疗之法,取得了良好疗效。

彭建中运用清热解毒法治肾病

彭建中运用清热解毒法治肾病

彭建中运用清热解毒法治肾病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彭建中在治疗肾病方面继承了著名中医学家赵绍琴的学术观点,认为慢性肾病是由热郁血分或由湿热伤血致络脉瘀阻,进而蕴积生毒、阻滞三焦而发病。

慢性肾病的病情复杂,病程缠绵,其毒的形成也是多样化,有热毒、湿毒、浊毒、瘀毒等,尤以热毒最多见。

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兼以疏风胜湿、疏调三焦、通腑排毒、分消利湿等,临床疗效显著。

治肾病为何要清热解毒“毒”是肾脏病形成的产物,其又继发损伤肾络及全身各脏器,形成恶性循环。

“毒”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肾病初期只是“小毒”,随着蓄积增多,毒性逐渐加大成为“大毒”,或遇到感染、感冒等诱发而成为“大毒”。

“毒”在肾病过程中始终存在,是诸多症状形成和加重的元凶。

机体在“毒”的作用下,常出现咽红且痛、心烦急躁、夜不能寐、水肿、乏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中尿味、皮下出血、血尿、抽搐、惊厥、幻觉等症状。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此病机十九条中,属于火热的病机有九条,肾功能衰竭时的表现占其中七条,足证尿毒症之“毒”属热性。

这与彭建中“慢性肾脏病是邪热致病”的观点吻合。

慢性肾病的病机为热郁血分或湿热伤血致络脉瘀阻,邪热深入血分,炙血灼络,蕴郁化腐生毒,热毒肆虐三焦,壅塞不通,正气不得升降。

在治疗邪恶及络脉瘀阻的同时,热毒的清除也极为重要,清除热毒最常用的治法就是清热解毒法。

慢性肾病在病情进程中毒素不断增加,整个治疗过程要时时注意毒的变化,正确使用清热解毒法。

清热解毒法如何运用贫血与出血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它们的形成与热毒有直接关系;热毒伤血,热耗则血贫,血沸络伤则溢出;在凉血化瘀的同时,合以清热解毒之法则事半功倍。

五子涤痰汤运用心得

五子涤痰汤运用心得

• 132•光明中医2021年1月第36卷第1期CJGMCM January 2021. Vol 36. 1五子涤痰汤运用心得耿贤华1彭越2彭建中m摘要:五子涤痰汤由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教授所创,全方由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冬瓜子、皂角子组成,具涤痰通络之功,能涤除关节经络之留痰浊饮,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高脂血症等。

临证中我们经过合理配伍,将之运用于痰、热、气互阻所致之鼻咽 炎,痰浊瘀阻于血脉、肝脏之脂肪肝,痰瘀阻于气道之鼾眠,痰瘀阻滞经络之眩晕、肢体麻木,痰浊阻于关节之膝痹等均取得了良好 疗效。

关键词:五子涤痰汤;赵绍琴;痰浊瘀阻;中医药疗法doi: 10. 3969/j.issn.1003-8914. 2021.01.050 文章编号:1003-8914(2021) 41冶13243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已故赵绍琴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

先生乃三代御医之后,家学渊源甚深,又得名师传授,学术上自成一家,见解精深。

其省病诊疾,每先明证,法因证立,遣方用 药随法而出,以《赵绍琴临证400法》传于后世。

赵老 所立方剂甚少,五子涤痰汤就是其治疗经络、关节之痰 浊的名方。

五子涤痰汤出自《赵绍琴验案精选》,分别 出现在“赵绍琴从痰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及“眩晕7”二文,讲述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肿大从痰浊论治的机理、五子涤痰汤的组成、五子涤痰汤治疗经络无 形痰浊、治疗关节肿大之有形之痰浊及治疗痰浊阻滞经络之眩晕的经验。

笔者认真学习,谨慎运用,获神奇 疗效,用之既久,略有心得,扩展治疗其他痰浊病症,亦 获佳效。

今将运用五子涤痰汤的案例简述如下。

1医案举隅1.1案1王某某,男,38岁,鼻咽炎。

一诊:2019年10月11日。

咽部痰堵不适2个月,加重10 d。

伴鼻 塞、喷嚏、流涕、痰多,有时咽部疼痛,并时有膈气。

患 者有鼻炎史3年,每于冬季加重,近日饭局应酬较多过 食辛辣而加重,经五官科检査诊断为鼻咽炎。

运用彭建中教授诊治肾病的经验辨治肾系疾病的体会

运用彭建中教授诊治肾病的经验辨治肾系疾病的体会

率及致死率㊂4㊀调心理㊀节饮食王兴山教授在为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比较重视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并在现代医学教育法为基础上与祖国医学养生理论相结合为患者开展综合教育,其指出:①饮食应有规律,有节制,起居应有常规,不可混乱;②保持良好的心情;③合理运动训练,不妄劳作㊂同时强调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清补脾胃,避免摄入肥甘厚腻的食物,同时按照患者的个人身体情况,适当的使用白术㊁山药㊁白术等益气健脾之品,或食用红豆㊁薏苡仁等清热祛湿的食品㊂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若是脾患病,则会出现肌肉萎缩不用,患者可通过合理的运动增益脾胃,促使胃肠功能恢复症状,最终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㊂5㊀验案举隅刘某某,女,64岁㊂2018年10月初诊㊂患2型糖尿病8年,口服二甲双胍㊁格列喹酮治疗,空腹血糖7mmol /L 左右㊂近一月出现头晕㊁乏力㊁双下肢麻木,空腹血糖9mmol /L 以上,口服降糖药加量血糖控制仍欠佳,因拒绝应用胰岛素,为求助中医来诊㊂刻下:身体较胖,神疲乏力,口干喜饮,纳可眠差,二便调,舌暗苔白有齿痕,脉弦细㊂中医诊断为:脾虚湿困;治以健脾除湿㊂方用调脾降糖饮加减进行治疗(黄芪㊁炒薏苡仁㊁党参各30g ,陈皮㊁石膏㊁白术各15g ,升麻㊁柴胡㊁当归㊁木瓜㊁天麻㊁甘草各10g ,苍术㊁山药各20g ,黄连6g ),共7剂,一天1剂,水煎300ml ,2次分服㊂再诊患者诸症减轻,上方加减共服药20余剂,诸症消失,已停服任何西药,多次测空腹血糖在7mmol /L 以下,改为丸药继服一月,并叮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清淡饮食,适当运动,随访半年,血糖均在正常范围㊂6㊀小结2型糖尿病属于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多未能及时治疗而引起糖尿病肾病㊁糖尿病足病等并发症,所以患者在患病后应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才能对疾病进行有效控制㊂综上,王兴山教授以脾作为出发点,脾肾同调,在为患者治疗疾病中通过予 调脾降糖饮 加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同时加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㊂参考文献[1]㊀CHEN L,MAGLIANO DJ,ZIMMET PZ.The worldwide epidemiologyoftype 2diabetes mellitus present and futur eperspectives [J ].NatRev Endocrinol,2012,8(4):228-236.[2]㊀董怡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其眼部并发症[J].实用防盲术,2016,11(3):93-95.[3]㊀BIANCHI L,ZULIANI G,VOLPATO S.Physical disability in the elder-ly with diabetes:epidemiology and mechanisms[J].Curr Diab Rep,2013,13(6):824-830.[4]㊀李佳川,孟宪丽,范昕建,等.黄连改善胰岛素抵抗药效物质基础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4):1855-1858.[5]㊀黄慧,张玉修,张敏敏.药膳干预糖尿病前期气虚质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8):105-106.(本文校对:王兴山㊀收稿日期:2019-09-27)运用彭建中教授诊治肾病的经验辨治肾系疾病的体会耿贤华1㊀彭建中2җ㊀作者单位:1.德城耿贤华中西医诊所中西医结合科(山东德州253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人文系(北京100029)㊀通讯方式:E-mail:187****5585@ ㊀җ指导老师㊀㊀摘要:慢性肾病属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给人们带来身心痛苦㊂彭建中教授认为慢性肾病的病机为热郁血分㊁络脉瘀阻,或湿热伤血㊁络脉瘀阻,并以凉血化瘀㊁疏风胜湿㊁疏调三焦㊁通腑排毒㊁利水消肿㊁益气培元为治法,结合饮食调控和运动锻炼取得了良好疗效㊂文章介绍通过运用彭师传授经验诊治慢性肾病和肾系病症的案例,详细解析彭师治疗慢性肾病的方法,以及自己的诊治体会㊂㊀㊀关键词:慢性肾病;彭建中;凉血化瘀;中医药疗法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20.06.014㊀㊀文章编号:1003-8914(2020)-06-0833-03㊀㊀慢性肾病包括现代医学所认为的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损害性疾病,如:慢性肾炎㊁肾病综合征㊁肾功能不全㊁肾功能衰竭㊁尿毒症等㊂此类疾病属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㊂彭建中教授传承赵绍琴先生治疗慢性肾病的学术思想,不断完善,有所发挥㊂彭教授认为慢性肾病的病机为热郁血分㊁络脉瘀阻,或湿热伤血㊁络脉瘀阻,并确立以凉血化瘀为大法,以疏风胜湿㊁疏调三焦㊁通腑排毒㊁利水消肿㊁益气培元为辅,以大法指导下的随证治之法为佐,结合饮㊃338㊃光明中医2020年3月第35卷第6期㊀㊀CJGMCM㊀March 2020.Vol 35.6食调控和运动锻炼的全方位综合治疗之法,取得了良好疗效㊂吾何等有幸,位列恩师门墙,随师侍诊,聆听恩师教诲,收获颇丰㊂临证运用彭师传授经验诊治疾病常获佳效,对于慢性肾病诊治的体会尤为深刻,今将运用彭师经验诊治肾系疾病的案例4则分析如下㊂1㊀腰病杨某某,男,32岁㊂2019年4月19日一诊㊂腰痛7天,伴两小腿略肿㊂腰部酸胀痛,弯腰则加重,查血肾功尿酸457.4μmol/L,同型半胱氨酸19μmol/L,舌红胖苔薄白,脉滑㊂诊断:腰痛㊂证属热郁血分,络脉不畅㊂治疗疏风胜湿,凉血通络之法㊂处方:荆芥6g,防风6g,白芷6g,独活6g,生地榆10g,槐花10g,丹参10g,茜草10g,槟榔10g,大腹皮10g,大黄6g,枳壳10g,竹茹6g,水红花子9g,鸡内金10g,焦三仙各10g,桑枝30g,丝瓜络10g㊂水煎温服,每日1剂,10剂㊂嘱:忌食高蛋白㊁高脂㊁高糖食物,适当锻炼㊂二诊:2019年5月6日,服用前方10剂,现腰己不痛,小腿肿胀消失㊂今查尿酸402.8μmol/L,同型半胱氨酸13μmol/L,舌淡胖苔薄白,脉细㊂化验结果尿酸已经正常,舌淡胖示热淸过半,湿去大部,络脉通畅㊂脉细乃湿热刚去,气血未复之兆,于上方加紫苏叶6g,以助升阳散邪,续服10剂㊂按: 腰者,肾之腑[1] ,此患者因腰痛而就诊,检查时发现两小腿略肿,嘱其查肾功能和尿常规,发现尿酸略高㊂既往无肾病史,无高尿酸史,其他肾功指标无异常,诊为高尿酸血证待查,中医诊断为腰痛㊂尿酸增高与肾的排泄减少有关,舌红胖脉滑示热入血分之征,是为体质欠佳,失于锻炼,饮食不节,脾虚生湿,湿郁生热,伤及血分,络脉瘀阻,不通则痛㊂故宗彭老师治肾之法,予以凉血通络㊁疏风胜湿之法㊂药后佳效,说明诊断明确,用药合拍,亦说明从肾辨治高尿酸血症的可行性㊂2㊀肾病综合征李某某,男,61岁㊂2019年3月11日一诊㊂两下肢水肿2个月,伴阴囊水肿,肤痒,小便不畅,仅上午面部浮肿㊂该患者已患肾病综合征5年,有家族史,最近2年,间歇服用中药治疗较有效,此次因感冒诱发,生活不能自理,于医院输液㊁口服中药效效果不佳,经人介绍来诊㊂刻见:患者形体消瘦,行动困难,面色灰暗无光泽,神疲,目光略有神,大腹膨隆有振水声,双下肢肿胀明显,小腿更甚,凹陷性水肿久久不能恢复,稍动则胸闷心慌㊂化验检查:尿蛋白+++,血尿素9.6mmol/L,血肌酐140μmol/L,血红蛋白96g/L㊂舌暗胖苔白厚根部尤甚,脉细无力㊂诊断:肾病综合征㊂证属湿热郁阻,三焦不畅,水湿停聚,湿热伤血,络脉瘀阻㊂此时治疗急当凉血化瘀㊁分消水湿㊂处方如下:荆芥6g,防风6g,白芷6g,独活6g,生地榆10g,赤芍10g,丹参10g,炒槐花10,茜草10g,金银花15g,大黄6g,萆薢60g,土茯苓80g,葶苈子60g,冬瓜皮30g,抽葫芦30g,生黄芪30g,生杜仲30g,地肤子30g,白鲜皮30g,草河车30g,车前草30g㊂水煎温服,每日1剂,20剂㊂嘱:低盐饮食,忌食高蛋白食物,坚持散步锻炼㊂二诊:4月1日,患者服上方后,小便增多,仅10天两下肢㊁阴囊水肿即消大半,现仅两小腿轻度凹陷性水肿,面目已不水肿,皮肤已不觉痒,能正常活动,惟大量活动时胸闷心慌,能从事正常活动,舌暗胖苔白略厚,脉细无力㊂前进凉血化瘀㊁疏风胜湿及大量利水消肿之品,水肿已消大半,气血畅通故行动如常,既已显效仍宗前法㊂前方去白鲜皮㊁地肤子加红景天10g,薤白10g,全瓜蒌30g㊂后以基本方调理3个月余㊂水肿未再作㊂按:该患者是一名患肾病综合征5年的患者,因2个月前感冒后加重,经输液及服中药,或略消而复肿,或根本不消,故来诊㊂观前方皆治利水健脾益肾之法㊂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的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水肿顽固不易消除㊂历来多认为慢性肾病为肾虚及低蛋白血症,往往以滋补类药物㊁食品,结果加重肾脏负担,使肾病进一步加重㊂赵绍琴先生提出 慢性肾病非肾虚论[2] 慢性肾病忌食高蛋白论 等新理论,丰富了肾病的中医理论,确立了以活血化瘀为主大法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高疗效㊂彭师继承发扬了赵老观点,并以赵老治疗方案为基础方,对确有虚的肾病案例,辅助益气培元的治法,对慢性肾病的疗效又提高了一个台阶,进一步完善了赵老诊治肾病体系的内容㊂此例患者即是典型的湿热伤血㊁络脉瘀阻所致㊂湿热阻滞,三焦不畅,气化不能,小便不利,水液潴留,水肿乃作,聚于腹部振之水声,湿性趋下,故下肢肿甚;络脉瘀阻,气血不畅,神疲乏力,复加湿郁,则面色灰暗;湿热郁阻,络脉损伤,久则化毒,泛溢肌肤,故见肤痒;水湿之邪上阻心肺气机,复加久病气虚肾虚,故动则胸闷心慌;舌脉亦显血瘀气滞㊁湿热壅阻之象㊂故宗彭师治肾病之法,予凉血化瘀㊁分消水湿之剂,所幸收效甚快,后仍按师传经验调理3个月,收到理想疗效㊂3㊀慢性肾炎王某,男,37岁㊂一诊:2019年3月15日,腰部酸痛3个月,伴两小腿略肿,夜尿多㊂有高血压病史3年,有慢性鼻炎史,体检时查BP150/110mmHg,查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1+,小便有沫㊂舌淡红胖苔薄白根部黄厚,脉滑数㊂诊断:慢性肾炎㊂证属热郁血分,络脉瘀阻,湿郁不化㊂先以凉血化瘀,疏风胜湿㊃438㊃光明中医2020年3月第35卷第6期㊀㊀CJGMCM㊀March2020.Vol35.6法㊂处方:荆芥6g,白芷6g,独活6g,防风6g,生地榆10g,槐花10g,丹参10g,茜草10g,桑枝30g,丝瓜络10g,决明子30g,土茯苓60g,萆薢30g,槟榔10g,大腹皮10g,大黄6g,金银花10g,连翘10g㊂水煎温服,每日1剂,20剂㊂嘱:忌食高蛋白食物,坚持散步锻炼㊂二诊:2019年4月10日,腰已不痛,腿肿消失, BP140/95mmHg,尿蛋白+,每于劳累则腰酸胀,夜尿多,舌淡胖苔薄白,脉滑㊂处方:荆芥6g,防风10g,紫苏叶9g,白芷6g,生地榆10g,赤芍10g,丹参10g,茜草10g,土茯苓60g,萆薢40g,蒲公英30g,生黄芪30g,杜仲20g,桑寄生30g,金樱子20g,茅根10g,芦根10g,冬瓜皮30g㊂水煎温服,每日1剂,20剂㊂三诊:2019年5月4日,尿常规检查无异常,腰已不痛脉弱,予二诊方继服10剂㊂嘱饮食控制,适当锻炼等㊂按:本例患者正值青壮之年,由于作息不规律,饮食辛辣高热㊁高脂,工作压力大等原因,致脾肾不足,湿邪内生㊂又有长期鼻炎史,属伏邪为患,柳宝诒说: 邪伏少阴,随气而动,流行于诸经,或乘经气虚而发,或挟新感而发㊂ [3]邪伏少阴,久郁生热,伤于血分,络脉瘀阻,则血压升高;腰为肾府,不通则痛;邪热伤络,故尿中见蛋白及红细胞;伏邪化热内郁,脉见滑数㊂其治疗之法先以凉血化瘀,疏风胜湿㊂热减湿退,再辅以益气培元之法,补肾益元,促进慢性肾炎恢复㊂4㊀水肿满某某,女,45岁㊂2019年5月20日一诊㊂两小腿浮肿20天,脚面尤甚,按之凹陷久久不能恢复,右侧略重㊂BP120/80mmHg,余无不适㊂舌淡红略胖边尖瘀点,苔白厚,脉弱㊂诊断:水肿㊂证属湿热伤血,络脉瘀阻㊂治法:凉血化瘀,疏风胜湿,疏调三焦㊂处方:荆芥6g,白芷6g,独活6g,防风6g,生地榆10g,赤芍10g,丹参10g,茜草10g,槟榔10g,大腹皮10g,大黄6g,枳壳10g,竹茹6g,水红花子9g,鸡内金10g,焦三仙各10g,藿香6g,佩兰6㊂水煎温服,每日1剂,7剂㊂嘱:低盐饮食,忌食辛辣㊁寒凉㊁高蛋白食物,适量运动㊂二诊:2019年5月28日,左下肢已经正常,右脚略肿,余无不适㊂舌淡红略胖边尖瘀点,苔白,脉弱㊂前进凉血化瘀㊁疏风散热之剂,湿化热消,络脉已畅,故下肢浮肿消退,效不更方,继进原方7剂㊂药尽后,电话告知完全不肿,不再来诊㊂按:经云: 肾者水藏,主津液 肾者胃之关也 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㊂ [4]本例患者除浮肿外没有其他症状,也没有辅助检查,只能求之于舌脉㊂幸好舌象一派湿热之像,不难诊断,边尖瘀点示络脉瘀阻,脉弱乃湿郁所致㊂予以凉血化瘀㊁疏风胜湿㊁疏调三焦之法,凉血通络㊁散湿除热,仅7天水肿明显消退,说明药证合辙,续进原方,果收佳效㊂5㊀讨论慢性肾病属于中医学 关格 范畴,其病情较为复杂,既有邪实的一面,又有正虚的一面㊂主要病机为热郁血分㊁脉络瘀阻,或湿热伤血㊁络脉瘀阻㊂邪热入血,血热内盛,热伤血络,同时又致络脉瘀阻㊂邪热日久,或久病及肾致肾气虚损,或耗伤阴精致阴液亏损,或损伤真元致元气不足,或蕴蓄生毒而漫行全身㊂肾者主水,气化不足,湿浊乃生,或与热合难于解分,或壅三焦雪上加霜,或蓄久生毒弥漫㊂基于慢性肾病的以上病机,郁热㊁湿热是致病因素,络脉瘀阻是症结关键㊂彭师在赵老治疗慢性肾病大法的基础上,确立了凉血化瘀法㊁疏风胜湿法㊁疏调三焦法㊁利水消肿法㊁通腑排毒法㊁益气培元法[5]㊂凉血化瘀法凉血清热㊁化瘀通络,清除邪热㊁畅通肾络㊂疏风胜湿法宣肺气㊁开腠理㊁畅水道㊁外散湿邪,风性宣散㊁达邪外出㊁疏透郁热,风能解痉㊁缓肾络拘急㊁使络脉通畅㊂疏调三焦法通阳化气㊁运行水液㊁畅通气机㊁消邪热之源㊂利水消肿法排出多余水液, 渗湿于热下 ,畅三焦,以祛湿㊁热之邪㊂通腑排毒法清解㊁排除体内浊毒,减轻浊毒对机体的损害㊂益气培元法配合大法使用,补肾益元,养疲弱之躯,促进肾病恢复㊂本文4个案例中,案2㊁3诊断明确,属于慢性肾病的范畴,宗彭师治疗慢性肾病的经验治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㊂另外2例,由于检查资料不完善,不能确定为慢性肾病㊂根据其临床表现,经四诊综合分析,当属于肾系病症㊂经辨证分析,适合应用师传肾病诊疗方法治疗,故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㊂启示我们,彭建中教授诊治慢性肾病的经验,不仅适用于各种慢性肾病,很多肾系病症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使用同样能收到良好效!参考文献[1]㊀程士德.内经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145.[2]㊀赵绍琴.赵绍琴医学文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8:7,323.[3]㊀赵绍琴名家研究室.赵绍琴医学传承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8:7,339.[4]㊀素问[M].穆俊霞,王平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91.[5]㊀谷晓红.温病纵横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5,58.(本文校对:刘希良㊀收稿日期:2019-07-22)㊃538㊃光明中医2020年3月第35卷第6期㊀㊀CJGMCM㊀March2020.Vol35.6。

经方学堂彭建中:慢性肾病的治疗大法(上)

经方学堂彭建中:慢性肾病的治疗大法(上)

经方学堂彭建中:慢性肾病的治疗大法(上)下面来谈谈慢性肾病的治疗大法。

大概有这么几个方法。

1凉血化瘀法凉血化瘀法。

为什么凉血化瘀?因为慢性肾病血热血瘀,血热不得凉血吗?血瘀不得化瘀吗?所以,针对热郁血分,络脉瘀阻这样一个基本病机,我们主要采取凉血清热、化瘀通络的方法来治疗慢性肾病。

这个方法也是温病当中血分证的主要治法。

叶天士云:“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凉血,指用清血热的方法;散血,就是化瘀通络的方法。

这是凉血化瘀法,是贯彻慢性肾病治疗全过程的一个方法。

这方法是必须用的,因为它是针对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

要注意必须是“凉血化瘀”,而不是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是什么?活血化瘀得用温药。

我们选用赤芍,不选当归,为什么?因为当归偏温,我不想用一点点的温药。

当然,《内经》讲“化瘀”“温则消而去之”“寒则涩而不流”。

但是,用于肾病就不行,肾病不宜用温药。

2疏风胜湿法疏风胜湿法是第二个大法。

疏风胜湿是针对肾病有湿邪,第一,邪从外来,老得给它疏着点,把外邪疏散出去;第二,风能胜湿。

湿邪的去除,不是单单的“利湿”。

当然“祛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讲得非常对,给湿邪以出路,从小便引出。

但那只是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发挥人体整体的作用,用一些风药,开散腠理,宣通肺气,然后疏通水道,一举而三得。

所谓“湿胜者,助风以平之,因曲而为之直也”,这是李东垣讲的。

肾病湿重的时候,湿邪实在不好去。

单纯的“利”,未必能有那么快的奏效,得加点风药疏散。

第三,这是温病里面“透热转气”的一个主要手段。

我们都知道,叶天士给我们确立了温病治法,“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这么一个原则。

叶天士讲的入营分的治法是“透热转气”?,我的老师把它发展了,认为“透热转气”是卫气营血各个阶段都可以使用的一种方法,为什么?它的主要目的是“透邪”,把邪气“透”出去。

在卫分的时候,是疏卫,也是往外透;到气分,也是要从气分透到卫分;到营分的透热转气,不是我们所想象的用营分药加点气分药,就算透热转气了,不是!是什么?是要给邪气以出路。

御医传承彭建中宫中看病,不是电视剧那样,也不是你想的那样

御医传承彭建中宫中看病,不是电视剧那样,也不是你想的那样

御医传承彭建中宫中看病,不是电视剧那样,也不是你想的那样网上经常会看到有人质疑中医时用御医说事儿,诸如“御医代表了当时医术的顶级水平,而皇家之人平均寿命却不高”类似的言论。

抛却其医疗和寿命完全相关的可笑逻辑,不如我们看看真正的御医在宫中是如何看病的——2017年5月,纪录片《千年国医》摄制组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彭建中教授,彭教授为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先生的学术继承人。

彭建中1949年12月出生于河北灵寿。

师从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教授,学习研究中医各家学说。

1990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拜师于著名中医学家、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教授,成为其学术继承人。

仅存的清宫医案大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也就是1984年1985年的时候,赵老(赵绍琴)领着我们研究生到故宫第一历史档案馆,那里面收藏了很多的清宫医案。

清宫的好多资料被运到台湾了,但是医案这一部分,有很多医案底簿留下来了,在几个很大的卧式木柜里存着。

赵绍琴(1918-2001)清末太医院院使赵文魁之子,三代御医之后。

幼承家学,后又拜师于太医院御医韩一斋、瞿文楼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尽得三家真传。

曾任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内科学会顾问然后我们去查找赵文魁的医案,翻阅传抄了一部分回来做了整理,最后编了一本书叫《赵文魁医案选》,大概收录了赵文魁当时在宫中的医案有几十例。

这些医案都非常好,但是我们看到的不太全,里面有“老佛爷”也就是慈禧的医案,但大部分是宣统帝在退位之后出宫之前那一段的,也就是1911年之后到1924年这期间的一些医案。

比较全的是陈可冀院士编的《清宫医案研究》。

陈可冀院士与《清宫医案研究》陈可冀把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那些医案全部进行了分类整理。

根据陈可冀先生提供的资料,有关赵文魁的医案大概有八十九例,三百二十诊次。

根据他的研究,赵文魁的诊治效果是非常好的,平均下来看个三四次,病就会痊愈或者是大大减轻了,所以从医案里边能够看出来,当时御医的疗效是非常好的。

彭建中教授治肾病之凉血化瘀法

彭建中教授治肾病之凉血化瘀法

•3884•光明中医2020年12月第35卷第24期CJGMCM December2020.Vol35.24不开,神识朦胧,呈昏睡状态,时有请语,大便3日未行,小便闭。

舌质红绛而干,苔少黄燥,脉细数。

中医诊断:瘾闭。

证属:暑热入营,阴亏液竭,导致尿闭。

治法:清营泻热,滋阴增液。

方用:清营汤加减。

处方:生地黄24g,沙参15g,玄参30g,麦冬24g,竹叶3g,黄连5g,金银花30g,连翘15g,白茅根30go1974年7月28日二诊:上药服1剂,解大便2次,稍稀,小便2次,身热渐退,神清,精神好转,自述口渴,但饮水不多,纳差,稍有恶心,咳嗽。

舌质红绛转润,厚黄燥苔消失,舌面生有少许白苔,脉细数。

改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以养阴清肺,和胃生津。

处方:沙参15g,麦冬20g,玉竹30g,桑叶10g,天花粉10g,玄参30g,生地黄24g,桔梗10g,浙贝母15g,炒杏仁10g,白茅根30g,鱼腥草30g,芦根30g,甘草6g,生姜3片。

1974年8月25日三诊:又服数剂,体温血象恢复正常,继用前方加减调治半月,诸症渐愈。

按:本证原属暑温,初起系暑湿兼寒,因早期失治,邪传入营。

年高之人,真阴素亏,暑为阳邪,最易伤阴,更兼吐泻,大伤阴津,营阴耗损,热扰心神,阴液耗竭,故见斯证。

此时宜急清营泄热,滋阴增液,以透营分之热转出气分,谨防内陷心包之虞。

用药未利小便而小便得通,盖尿闭之因实为阴亏液竭之故,非利尿所能奏效。

《景岳全书•卷三十四•瘙闭》云:“有虚劳亡血伤精,水随液去,五内枯燥,而小水不利者,此当调补真阴,血气渐充,而小水渐利也。

凡此数者,皆膀胱无水枯涸之证,水泉既涸,故不可再加分利”。

⑷《温病条辨•卷二•中焦》亦云:“温病小便不利者,淡渗不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

⑸先贤明训,实当借鉴。

参考文献[1]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56.[2]清•韦协梦.医论三十篇[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0.[3]明•周之干•慎斋遗书[M].熊俊,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5-36.[4]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44,581.[5]清•吴蹌•温病条辨[M].北京:中国书店岀版社,1987=9.(本文校对:白兆芝收稿日期:2020-01-03)彭建中教授治肾病之凉血化瘀法耿贤华'彭越2彭建中灸摘要:慢性肾病属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尤其慢性肾病晚期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建中:谈谈学习中医医案
彭建中,教授,1990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拜师于着名中医学家、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教授,成为其学术继承人。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各家学说专业委员会学术秘书、张仲景国医大学客座教授、《国医论坛》杂志编委。

历来学习中医,一般都从学习经典着作如《内经》、《伤寒论》、《金匮》等开始,其次是学习本草、方剂,这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目前从中医院校的正规中医教育,到各种自学辅导,无不采取这种程序。

毋须赘言,重视经典着作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对医案学习,多未予以重视,亦未列入院校的教学大纲,而笔者确实从学习医案中获益匪浅,深感学习医案实为学习中医不可或缺的内容。

中医之有医案,可谓源远而流长。

西汉初期的名医淳于意,凡所诊者,咨有“诊籍”,诊籍即医案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诊籍,这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医案。

隋唐方书如《千全方》、《外台秘要》皆载有医案。

宋代出现了第一部医案专着《伤寒九十论》。

金元时期,诸大家多有医案收入其医着之中。

明清之季,撰辑医案之风最盛,不但医案专着大量刊行,而且出现了类编众家医案和辑评之着,仅明江灌《明医类案》和清·魏之绣《续名医类案》
二书所集,即达八千五百余案,可见中医医案数量之巨。

民国时期中医医案着述竟多于综合性医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医案更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数量如此巨大的中医医案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是祖国医学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盖中医医案多系理法方药俱备,每一案例直可视为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的范例,故学习中医医案就是学习前人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

孟子有云“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巧。

”中医之基础理论犹规矩也,临床应用之园机活法犹巧也。

多读医案,可以扩展见闻,启迪思路,大有助于对基础理论的学习及应用。

现时初学中医的人中,大部分是对中医怀有浓厚的兴趣,立志毕生从事中医工作,并渴望作出自己的贯献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对中医既不了解也无兴趣,只是在现实还不能完全凭自己的志趣选择朱来职业的条件下,通过高考而步入了学习中医的行列,各中医院校的新生中,属这种情况者为数不少。

如何对他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对中医的兴趣,是一个尚未妥善解决的难题。

笔者最近收到某中医学院中医系八三级一位同学的来信,诉说他在各种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通过高考进入中医学院,经过一年多的基础课学习,虽然自己主观上也力图培养对中医的兴趣,然而收效甚微。

针对他的问题,我回信提出了几条建议,其中之一就是多读些中医医案,通过阅读医案加深对中医的全面了解,
消除某些先入之见,这样就能逐渐对中医产生兴趣,进而笃信中医,热爱中医,矢志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医工作者。

这样,学习也就会由被动变主动,由枯燥无味变生动活泼了。

所以我主张初学中医者也要读一些中医医案。

对于那些本来就对中医感兴趣的初学者来说,学一些中医医案,更能加深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坚定对中医学这门科学的信心。

阅读中医医案能够激发起对中医的兴趣,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

当初,我考入南阳中医学校时,对中医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有什么兴趣。

后来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开始阅读一些古代医案,从而大开眼界。

特别是清·俞健所辑的《古今医案按》一书,其中一些名案,充分显示了中医治病疗疾的高明之处,使我神往,使我崇敬,使我决计学医,无复他顾。

因此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阅读医案简直成了我的一种嗜好,从一些医案名着如《临症指南医案》、《柳选四家医案》、《古今医案按》,《经方实验录》等书籍中学到了不少宝贵经验。

后来在临床实践中,常常从前人医案中得到启示,解决了不少问题。

中医医案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医医案是学习中医理论,以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的重要途径。

无论初学中医者,还是
学有所成者,无论在校学生,还是自学中医者,无论理论工作者,还是临床医生,都应当重视中医医案的学习和研究。

“··版权声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