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规划知识整理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总结
一、地下空间开发深度可分为浅层区域(0~10m);次浅层区域(10~30m);次深层(30~100m);深层区域(≥100m)。
二、地下空间分类:按使用功能:1、地下民用建筑:覆土建筑单建、附建式,窑洞等;2、地下工业建筑:地下厂房3、地下交通建筑:地铁和地下公路4、地下防灾防护空间:人防工程5、地下公共设施空间工程:管线廊道、电站、油气站等6、其他特殊地下空间建筑:墓葬、特殊出库等7、地下综合体:地下街群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1、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受到原有城市规划的限制,这些限制主要有地面建筑基础的限制。
2、地下空间规划应结合地面建筑的地下室开发利用进行;3、次浅层以内的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常结合地面道路进行;4、次浅层以内的地下公共空间建筑常结合城市的广场、绿地、公园、庭院进行规划。
5、地下空间开发成本高,居住和使用条件及舒适性较地面状况差;6、地下空间规划受地质条件影响大,技术条件要求地下空间建筑必须认真对待土层等地质条件影响;7、地下空间工程范围较广泛,类型多,技术条件复杂,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8、地下空间建筑规划可以减少城市建设占用的耕地,降低对地下水、大气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9、地下空间规划反映不出城市的景观艺术。
四、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关键问题1)城市中地下空间规划应为点、线、面的结合;2)规划中以地下交通工程为依托,连接各个中心的地下综合体;3)地下空间规划中应尽可能考虑市政管线廊道建设的可能性;4)城市繁华区地下空间规划主要单体建筑内容为地下商业街、停车场、下沉式休闲广场等等。
5)在城市非繁华区建设,如条件允许可考虑规划地下居住建筑(地下室),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应考虑采光、通风和绿化。
6)地下空间建筑规划要考虑到室内外环境以及特殊时期的功能。
五、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定义):基于城市性质和规模,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方针、策略、相对地面建设的功能形态规模等要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各组成部分统一安排、合理布局、有机联系,是地下空间开发的总体发展方向,为下阶段的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地下空间规划
地下空间规划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是什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重点需要解决哪四个问题?(Y)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2、地上与地下相协调原则。
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原则。
4、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原则。
1、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的确定;2、城市地下空间的需求规模预测;3、城市地下空间的布局形态确定;4、城市地下空间的近期建设安排。
2、按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深度地下空间可以分为哪三类?每一类地下空间的主要用途是什么?(Y )①浅层空间:地表至-30m深度开发的空间,用于商业空间、文娱空间及部分业务空间;②中层空间:由-30m至-100m深度内开发利用的空间,用于地下交通、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城市水、电、气、通信等公用设施。
③深层空间:指-100m以下的地下空间,用作快速地下交通线路、危险品仓库、冷库、贮热库、油库等。
3、著名的法国建筑师欧仁.艾纳尔是倡导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驱,试简要说明他在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上的设想?(Y)环岛式交叉口系统、多层交通干道系统4、简要说明地铁车站规划的一般要求。
(Y)1.2.的远期换乘客流量的需要3.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4.5. 5 、说明它们的特点。
1)“中心联结;中心联结是指在城市中心区,建设整体贯通的地下城,并通过地铁放射到城市各地区。
下部空间的开发表现为上部空间的功能与结构全面地向地下扩展,因此,城市中心的下部空间体系几乎涵盖了市中心的所有功能,如商业、文化娱乐、服务及金融贸易等,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地下城市中心。
在这种模式中,地下交通系统由较疏的地铁主网与较大范围的步道副网组成,各地下功能聚集点相互扩展,形成整体发展,达到彼此带动的目的。
2)“整体网络;整体网络是一种较小范围内更高强度开发的城市模式,因此,更讲求集散效率,以地铁网取代了大部分地下步道网,交通系统表现为较密的地铁网和较小的地下步道网,建筑物与地铁站之间距离更短、联系更密切。
在这一方式中,地面建筑的高层化是上部空间的显著特征,地铁车站与高层建筑群体下部结合,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从地铁车站到工作地点的步行距离。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性、规划原则、利用方式等方面论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相关内容。
一、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性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地面以下的各种空间,包括地下建筑、地下道路、地下商业等。
城市地下空间具有以下重要性。
1. 资源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可以很好地利用地下水、地热、地下能源等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2. 城市承载能力: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可以缓解城市地面的压力,增加城市承载能力,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
3. 生态环境:适当规划和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空气、噪音等污染物的排放,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4. 经济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繁荣。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原则1. 综合性原则: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规划应该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统筹考虑城市地上地下的各项功能和需求,实现城市空间的有机整合。
2. 公益性原则: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该以满足公共需求为主要目标,如地下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促进城市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
3. 灵活性原则: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能够适应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需求变化。
4. 安全性原则: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该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人们在地下空间的活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三、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方式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条件可以选择相应的利用方式。
1. 地下交通:地下交通是城市地下空间最常见的利用方式之一。
地下铁路、地下通道等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
2. 地下商业:地下商业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各种购物、娱乐等服务,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3. 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可以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提供方便的停车场所。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内容(含答案)
1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答:1)土地使用的配置;2)城市空间的组合;3)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4)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2、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阶段、年限?答:1)总体规划的任务: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2)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
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期限一般为五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为3-5年)。
3)总体规划阶段:3、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答:(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3)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的位置。
(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5)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7)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8)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9)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10)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建筑知识:建筑中地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建筑知识:建筑中地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资源趋于紧张,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将目光转向地下空间的利用。
地下空间是指地面下覆盖土层的空间,包括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
在城市规划中,地下空间的设计和规划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建筑中地下空间的规划与设计。
一、地下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地下空间规划的出现是为了更好的激活城市的空间资源,减轻地面繁杂流量和汽车拥挤的情况。
地下空间在功能多样性和开发潜力上,具有无限可能,且空间利用率更高,可以将水、电、气管线等地下设施更好地整合在一起,同时在地面上留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然环境。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须考虑到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如地面附近的地下水位和土壤状态,以及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等地下空间的安全性和通风问题。
因此,在地下空间规划中,除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土层稳定性等因素外,还要考虑到公共安全、通风照明等多种问题,以保证地下空间的安全和舒适性。
二、地下空间规划的设计要素1.地下空间规划的重点地下空间规划的重点是根据区域的需求和城市空间的布局来制定规划,合理的规划可以使地下空间更加高效地开发利用,提高地下空间的价值。
2.地下空间的布局设计空间布局是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基础,在空间布局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功能性布局、流线布局和可行性布局,空间布局首先要满足实用性的要求,同时配备足够且合理的出入口,以及安全的疏散通道和显眼的标识标识。
3.安全通道和疏散通道的联通为保障地下空间安全,安全通道和疏散通道的设计非常重要,安全疏散系统要有良好的布局设计、联通及隔离等措施,必须保证能够快速并安全地疏散人员,并且容易被人们知晓,以降低因地下空间发生意外或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
4.地下空间的通风设计地下空间的通风设计是设计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地下空间的气流方向和沉积物的排放、强度和消散方向等等因素。
针对不同类别的地下建设,需要采用不同的通风方式和设备,以确保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重点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重点1.地下空间的定义和利用形态定义:地面之下,在地层内部由长度、宽度、高度所给出的空间称为地下空间。
利用形态:(1)为人类生存,确保安全的:如粮食的地下储藏、地下式住宅等。
(2)伴随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而利用地下空间的:如城市有轨交通系统、上下水道、电力、瓦斯管道、地下商业街、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等;(3)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利用地下空间的:如地下水力发电站、地下能源电站以及地下工厂、地下核能发电设施等;(4)大规模国土的有效利用:如城市间、国家间的交通设施……等;(5)防御和减少灾害的地下设施:如人防工程、各种储备设施、防御洪水灾害的地下坝、地下河、防灾型城市的构思等。
2.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战略意义在于:当代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和平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1.在不扩大或少扩大城市用地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空间的立体式拓展,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2.在不扩大或少扩大城市用地的前提下,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3.在不扩大或少扩大城市用地的前提下,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4.建立完善的城市地下防灾空间体系,保障城市在发生自然和人为灾害时的安全;5.实现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大幅度提高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最终建立生态城市。
3.城市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城市问题的表现:(1)人口问题;(2)交通拥堵;(3)环境污染;(4)资源短缺;(5)城市功能布局混乱、运行效率低下;(6)基础设施落后。
悖论1城市空间上集聚程度受到的制约。
解决这一悖论的关键在于要认识到,城市聚集经济规律始终在发挥着她的作用,并不会因为聚集负效应的存在,就导致这一规律的失灵。
相反的,我们应该更好地运用聚集经济规律,寻求一种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一种更为集约化的空间扩展途径,而不是盲目的扩张,以克服聚集负效应,跨越聚集经济的门槛。
悖论2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难求统一解决这一悖论的出路在于,寻找一种能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城市发展模式,一种生态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
地下空间设计知识
地下空间设计知识地下空间是指属于地表以下的空间。
它的范围很广泛,比方地下商城,地下停车场,,矿井,军事,穿海隧道等建筑空间。
那么,关于地下空间设计的相关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有为大家的地下空间设计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一大要素:建立理念地下空间开发的建立理念是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建立者和管理者的思想意识问题和心态问题。
在当前地下空间开发(尤其是地铁)持续升温的情况下,应当进行“冷思考”,要谢却繁华,追求实质。
因地制宜地推进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不同适应度的城市应该针对自己城市的特点,立足于解决城市自身开展中的问题,制定不同的建立理念。
从宏观上看,抛开各式各样“理念”的华美外衣,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应着眼于解决我国作为开展中国家城市建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是:第一、城市急剧的需求膨胀与转型中多变的空间结构。
由于城市经济的粗暴开展,导致城市空间结构单维高速蔓延,土地资源在数量和结构上出现紧缺。
甚至有专家惊呼:“似乎任何城市开展的经典理论和技术控制手段,都无法准确而有效地应对转型中的城市嬗变”。
从这个角度讲,地下空间开发要倡导“紧凑+协调”的建立理念。
第二、城市对历史的传承以及现代化创新。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入,人们开始理性反思多年来城市开展模式雷同的问题。
我国拥有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城市,如水乡城市、高原城市、山海城市、沙漠城市、丝绸之都等等。
地下空间开发应用于保护和开掘城市的文脉与景观特色,继承地方文化,是功在千秋的。
从这个角度讲,地下空间开发要倡导“人文+特色”的建立理念。
第三、市民的平等需求与分化的城市阶层。
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不能停留在“技术自诩”,而要代表社会“公共利益”。
地下空间开发首先要满足最广阔市民对城市功能的需求,如通勤的需要、能源供应的需要、公平参与的需要等。
从这个角度讲,地下空间开发要倡导“公平+功能”的建立理念。
二大要素:规划布局一般的,城市规划部门应对地下空间开发进行详细论证,制定总体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总结 (2)
1、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2、立体化再开发:扩大城市空间容量,提高城市集约度,消除人车混行拥挤现象,城市交通变得通畅,人居空间变得开阔,地面环境绿化变得优美宜人。
3、城市空间:指城市建成区空间,是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规模的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人工空间,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
4、城市容量:是指一个城市在某一时期对人口和人类活动以及对人类活动有关的各类设施(建筑物,道路等城市设施)的容纳能力。
一个城市的空间容量包括理论容量和实际容量。
通常情况下城市空间的实际容量小于其理论容量,存在一定的差值,从而使实际容量有扩大的余地,表现为城市发展的潜力。
5、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是在城市性质和规模大体定位、城市总体布局形成之后,在城市地下可利用资源、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和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各项方针、策略和对地面建设的功能、形态、规模等要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将各部分有机联系后形成的。
6、城市地下街:是建设在城市地表以下,为人们提供交通、公共活动、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具备配套一体化综合设施的地下空间建筑。
7、城市地下综合体:集交通、商业、文娱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地下空间联合体。
8、地铁(说明与轻轨的区别):地铁泛指地下快速轨道交通,包括城市地铁、轻轨、区域快铁等。
在专业领域,轻轨与地铁的区分方式在于运量的不同,轻轨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小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大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地铁列车最高时速达到80km/h。
一列车按照6辆编组,每辆车定员310人,其中座位62个,全列车就可载人1860人。
9、线网密度:是指单位指标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长度。
单位指标一般是面积、人口或其他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利用一直是城市发展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地下空间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地面空间的压力,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因此,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地下空间的定义和特点城市地下空间通常指的是地下建筑、地下管线、地下交通设施等在地下开挖的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功能性:城市地下空间可以同时承载不同功能的设施和设备,如地下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地下交通枢纽等,实现了空间的多功能利用。
2. 建设难度大: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常常受到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市政设施等多种限制,建设难度较大。
3. 可持续性:科学规划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地面空间的压力,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
二、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原则和方法1. 综合规划: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该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综合考虑城市地面和地下空间的关系,形成一体化的规划方案。
2. 适度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该根据城市的实际需求和地下空间的承载能力,适度开发,避免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3. 绿色环保: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该注重绿色环保理念,采用节能、环保的建设技术和材料,确保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利用。
4. 安全第一: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该注重安全性,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下设施等因素,确保地下空间的安全利用。
三、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方式和案例分析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地下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地下交通枢纽、地下管线等。
以下是几个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案例分析:1. 东京地下街:东京是一个世界大都市,地面空间有限,因此东京在城市地下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东京地下街是东京地下空间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连接了地铁站、商场、办公楼等,成为了东京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上海深湾隧道:上海深湾隧道是上海地下空间中的一个重要工程,连接了浦东和浦西,缓解了上海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地下空间规划知识整理
某城市规划区内规划常住人口815万人,流动人口250万人,规划期末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平均出行次数分别为 2.57、3.50人次/ (人*d),步行出行量为20%各种交通方式的平均换乘系数为1.57人次/人次,公交客运量占运载工具客运量的比例为70%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例为70%平均运载强度取 3.2万乘次/(km*d),则规划区内规划期内线网的规模为:1远景出行总量815*2.57+250*3.5=2970 (万人次/d)2运载工具总客运量2970*0.8*1.57=3730 (万人次/d)3公共交通客运量3730*70%=2611 (万人次/d)4轨道交通客运量2611*70%=1828(万人次/d)5 线网规模为1828/3.2=571 (km)城市上下空间协调发展的优点:有利于提高城市人口的理论容量;城市功能的高效发挥,提高城市运转;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地下空间环境的质量;保障城市空间层次的丰富性。
地下停车场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平面布置、交通流量、交通路网规划、附属设施地下规划三阶段:1总体阶段2控制性详细规划3修建性详细规划预测内容4阶段:生成阶段,分布阶段,方式划分阶段,分配阶段5个步骤:1收集资料包括:土地利用规划资料及交通供给资料2出行生成预测3出行分布预测4出行方式侧预测5客流分配预测限界:根据地铁车辆轮廓尺寸和性能线路特性,设备安装及施工方法等因素、经济技术相结合,综合比较确定的空间尺寸界限:根据车辆轮廓尺寸和性能线路特性,设备安装及施工方法等因素,经济技术相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以电力牵引、以轨道作为导向运输方式的交通城市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特定地域中,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口不断增加,而同时农村中的人口逐渐减少的一种社会现象。
城市中心区:城市中供市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地方城市中心:城市中心区最核心的部分城市人口容量是指特定时期内城市可供开发利用的空间区域所能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的城市人口 ____________ 地下街:修建在大城市繁华的商业街下或客流集散量较大的车站广场下,由许多商店,人性通道和广场等组成的综合性地下建筑世界地铁发展阶段:1初步发展阶段、2停滞发展阶段3重新发展阶段4高速发展阶段I;我国地铁发展阶段1起始阶段2开始建设3建设调整4蓬勃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结构)(形态)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标志城市地下空间在城市中发展形态:点状,辐射状,脊状,立体型。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与管理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与管理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地球表层空间变得越来越紧张,城市各类设施空间不断挤压,而这样有限的土地空间来承载着人们的生活、经济和社会活动。
此时,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成为近年来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
地下空间利用在经济发展、环保、市政建设等方面有着显著作用。
对于如何规划和管理地下空间,是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地下空间的分类地下空间按照其功能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空间,公用空间和特殊空间。
个人空间包括住宅、商铺、仓储等。
商铺和住宅一般设置于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一些特别大型建筑包括酒店、超市等可能会将商铺和住宅落地为地下三层或更多层。
仓储一般安排在地下室或地下一层,包括货场和储存库房。
公用空间包括交通设施、公共设施和文化教育设施。
对于交通设施,地下车库和地下通道是重要的利用形式。
地下车库可以将停车场逐渐地深入地下并由此释放地面上的空间。
地下通道用于连接某一公共设施与周边街区。
公共设施包括或不限于地下商场、地下城市综合体和地下体育场馆。
文化教育设施包括或不限于图书馆和博物馆。
特殊地下空间包括核设施、地下矿井以及各种地下仓库。
特殊地下空间需要考虑不同的设计与管理要求,其风险评估和安全保障也较为重要。
二、地下空间的规划与管理地下空间规划与管理不仅关乎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公共安全、资金与技术保障等方面。
在使用地下空间之前,我们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1. 地下空间的规划地下空间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考虑。
根据不同用途的地下空间划分和社会服务功能定位情况,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指导地下空间的使用和发展。
在规划中需要特别注意地下空间的高度、安全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是充分调查和了解。
2. 地下空间的管理地下空间的管理涉及到安全保障、管理制度、服务体系建设及社会参与等方面。
通过制度的建设和服务的提升,可以问题管理地下空间的设计、建设和日常使用中的各项工作。
对于地下公共设施,可以引入开放式设计、开放式监管,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促进公共资源的“转型”。
土木工程中的地下空间规划
土木工程中的地下空间规划地下空间在土木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土木工程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土木工程中地下空间规划的相关内容。
1. 地下空间规划的概述地下空间规划是指在土木工程设计中,对地下空间进行合理利用和规划的过程。
地下空间规划包括地下综合管廊、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等。
通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地面空间不足的问题,并且对于城市的交通、建筑设计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2. 地下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地下空间规划在土木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下空间规划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有效解决城市地面用地紧张的问题。
其次,地下空间规划能够提高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减缓地面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
此外,地下空间还可以用于设施设备的布局,比如地下管线、暖通空调系统等,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地下空间规划的设计原则在进行地下空间规划时,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
首先,规划应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可行性和技术要求,确保规划的可实施性。
其次,规划需要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地面空间形成有机的衔接和互动。
此外,规划应合理布局,科学确定各功能区域的位置与结构。
4. 地下空间规划的挑战与应对在进行地下空间规划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地下空间的规划需要应对地下管网、地下水位等地质条件的限制,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技术判断。
其次,与地下空间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要被充分考虑进去,确保规划的合法性与可靠性。
此外,地下空间的规划还需要与土木工程设计的整体目标相协调,确保设计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5. 地下空间规划的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地下空间规划的成功案例。
首先,东京地铁系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通过地下通道将地铁站与周边商业区相连,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解决了地面交通拥堵的问题。
其次,新加坡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将地下管线整合在一起,提高了管线维护效率,并解决了地面施工时带来的不便。
再次,上海地下商业街将商业街从地上转移到地下,有效缓解了市中心地面商业区的压力,并提高了市民的购物体验。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内容提要要点
《都市地下空间规划》内容提纲第1章绪论(重点>10分)一、现代都市发展19世纪是桥旳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旳世纪,二十一世纪是开发运用地下空间旳世纪。
1991年东京“都市地下空间运用”国际会议通过旳《东京宣言》提出: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地下空间开发运用旳世纪。
二、地下空间旳分类(1)地下空间按其功能可分为:①居住空间:地下空间可以居住,但不能所有满足居住环境条件,大量人口地下居住不现实。
②商业服务空间:商场、餐厅等,与动态交通功能相联络,更能吸引人流。
要重视防灾措施。
③文娱体育空间:文化、娱乐和体育功能。
④交通空间:可分为动态交通空间(地铁、公路隧道、人行通道)和静态交通空间(地下停车库)。
⑤公用设施空间:地下管线;⑥工业空间:用于轻工业或手工生产、军事工业等用途。
⑦贮存空间:地下空间旳恒温、恒湿等特点,地下贮存成本低、节能、安全。
⑧防灾减灾空间:多种自然和人为灾害旳综合防灾防护;⑨高层建筑旳设备用空间:运用地下空间作设备层。
(2)地下空间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①自然地下空间:由溶蚀、火山、风蚀、海蚀等地质作用形成旳地下空间,包括喀斯特溶洞、熔岩洞、风蚀洞、海蚀洞等。
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运用,也可作为地下工厂、地下仓库、地下电站,战时也可作为防空洞使用。
②人工地下空间资源:一类是交通空间、物流空间、贮存空间等;一类是开发地下矿藏、石油形成旳废旧矿井空间。
(3)按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深度分类,可分为浅层空间、中层空间和深层空间三类。
①浅层空间:由地表至-30m深度开发旳空间,重要用于商业、文娱等;②中层空间:由-30m至-100m深度内开发运用旳空间,重要用于地下交通、都市污水处理及水、电、气等公用设施;③深层空间:指-100m如下旳地下空间,可用作迅速地下交通线路、危险品仓库、冷库、贮库等。
三、地下空间旳特点(1)为都市规模扩展提供了丰富旳空间资源,是都市可持续发展旳必然途径;(2)良好旳密闭性、稳定旳温度环境,合适掩蔽及对环境湿度有较高规定旳工程;(3)节省都市用地,保护农田及环境,节省资源;改善都市交通,减轻都市污染等;(4)地下空间建筑有较强旳防灾减灾优越性,有效地防御多种武器旳杀伤;(5)地下空间建筑施工难度大、复杂,一次性投资成本高,但使用寿命长;(6)地下空间自然光线局限性,室外环境隔绝,人们适应性较差;防水防潮规定较高;封闭特性对设备规定较高等;受地质条件影响大。
地下空间规划复习资料
1.地下建筑包括的种类:使用功能,地下民用、工业、公共、交通、公用设施、综合体、特殊用途的地下空间;岩土介质,岩石与软土地下空间建筑,又称坑道、地道、地下室等几种。
2.地下空间结构:能够保障地下空间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强度与稳定性的结构型式。
地下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1)全埋或半埋在岩土中,承受岩土、水等荷载;2)由于地下防灾性能良好,对自然灾害中的风、雪、雨、地震等及人为灾害中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各种武器杀伤破坏作用的防护性能;3)不需考虑风荷载与立面造型;4)采光与通风需要单独考虑;5)施工技术要求复杂及设备安装要求完善;6)具有较高的防潮、防水要求;7)造价较高。
3.地下空间结构的分类:1)结构形状:矩形框架结构、圆形结构、拱与直墙拱结构、薄壳结构、开敞式结构。
2)土质状况:土层与岩层地下空间结构。
3)施工方法:掘开式、暗挖式、盾构式、沉井式、连续墙式、沉箱式、逆作式、顶管式。
4.地下空间结构构件:1)内部结构:吊车梁、楼板、楼梯、柱、梁、内墙;2)衬砌(外部结构):底板、顶板、侧墙、基础。
5.地下空间结构设计方法:1)刚性结构的压力线理论:估算的结构断面尺寸都很大;2)假定抗力阶段:按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器内力;3)弹性地基梁理论阶段:以地层物理力学特征为根据,并能考虑各部分地层沉陷的相互影响;4)连续介质阶段:采用岩土介质的各种流变模型进行了圆形隧道的粘弹性分析;5)数值方法阶段:提出了可按初应力释放法模拟隧洞开挖相应的概念。
6.结构设计的过程:1)按照可行性论证报告所规定的内容进行设计;2)了解建筑设计方案,确定关键结构技术;3)确定工程的荷载性质;4)确定施工方法及埋置深度;5)估算荷载值及进行荷载组合,确定主要建筑材料;6)确定个结构部分的结构形式及布置,估算结构的主要尺寸及标高;7)绘制结构设计初步图;8)估算结构材料及概算。
7.施工图设计内容:荷载计算、计算简图、内力及组合分析、结构配筋、构造确定、施工图、图纸预算。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笔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地下空间的开发历史1. 早期利用:人类早期利用地下空间主要用于居住、储藏食物等生活生产需求。
例如,古代的洞穴居住、地窖储藏等。
2. 中国的地下空间发展:5000多年前,中国开始利用地下空间储藏粮食,古代铜矿矿井、石窟群等都是早期的地下工程。
近现代,中国城市的地下空间利用进入新阶段,如地铁建设、地下商业街等。
例如,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是中国最早的地铁系统之一。
3. 世界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地铁的发明和建设使地下空间利用大规模发展。
二战期间,地下空间在防护和战争中作用凸显。
20世纪后半叶,地下空间利用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巴黎地铁始建于19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铁之一。
二、地下空间开发技术1. 开挖技术:传统的钻爆法、机械开挖法等。
钻爆法利用钻机钻孔,然后将炸药放入孔中爆破,适用于硬岩地质条件。
机械开挖法利用挖掘机、铲车等机械设备进行开挖,适用于软土或软岩地质条件。
2. 支护技术:锚杆、喷射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等。
锚杆通过钻孔将钢筋或钢缆锚固在岩土体中,提供支撑力。
喷射混凝土是将混凝土通过喷射机喷射到岩土体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支护层。
地下连续墙是在地下挖掘过程中,先建造一道连续的墙体,再进行开挖。
3. 隧道施工技术:盾构法、掘进法、沉管法等。
盾构法利用盾构机在地下推进,同时构建隧道衬砌。
掘进法是通过掘进机在地下挖掘,形成隧道。
沉管法是将预制的管段沉放到水中,形成隧道。
4.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框架结构、拱顶结构、地下连续墙结构等。
框架结构利用钢筋和混凝土构建框架,适用于大型地下空间。
拱顶结构利用拱形结构提供支撑力,适用于地下隧道等。
地下连续墙结构是利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撑和围护结构。
三、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主要方法1. 地下空间总体布局: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地下空间总体布局。
例如,根据城市的功能区划分,规划商业区、居住区、交通枢纽等地下空间布局。
地下空间设计要点重点
1.地下空间定义:地面之下,在地层内部由长度、宽度、高度所给出的空间称为地下空间2.地下空间的采用形态:(D为人类生存,确保平安的(2)伴随城市的现代化进展(3)伴随科学技术的进展(4)大规模国土的有效采用(5)防备和削减灾难的地下设施3.开发地下空间的战略意义:(1)在不扩大或少扩大城市用地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空间的立体式拓展,从而提高土地的采用效率,节省土地资源(2)在不扩大或少扩大城市用地的前提下,缓解城市进展中的各种冲突(3)在不扩大或少扩大城市用地的前提下,爱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4)建立完善的城市地下防灾空间体系,保障城市在发生自然和人为灾难时的平安(5)实现城市的集约化进展和可持续进展,大幅度提高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最终建立生态城市。
4.开发地下空间的意义:(1)利于城市的改造和更新(2)利于保存原有历史环境(3)利于制造城市开敞空间(4)利于保存地面自然风貌(5)利于节省能源(6)利于防灾防噪5.地下空间的特性分析(特点):(1)地下空间抗御外部灾难特性(2)地下空间内部防灾特性(3)地下空间的内部环境6.城市问题的表现:(D人口的快速膨胀导致城市空间的过度拥挤、住房紧急、就业岗位竞争激烈、教育与医疗保障压力过大,严峻影响了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2)城市交通拥挤、停车设施不足、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等一系列交通问题普遍存在(3)环境问题也是人们非常的关注的城市问题之一。
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音污染(4)资源短缺和能源紧急成为制约城市进展的普遍问题(5)城市功能布局混乱、运行效率低下(6)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使用建筑空间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7.城市问题症结悖论及解决方法:(悖论1)城市空间上集聚程度受到的制约,解决这一悖论的关键在于要熟悉到,城市聚集经济规律始终在发挥着她的作用,并不会由于聚集负效应的存在,就导致这一规律的失,寻求一种合理的城市进展模式,一种更为集约化的空间扩展途径(悖论2)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难求统一,解决这一悖论的出路在于,查找一种能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城市进展模式, 一种生态和谐的城市进展模式悖论(悖论3)城市文脉爱护与进展难以协调,解决城市文化悖论的方法在于找到令老树开花的方法,那就是探究城市再开发的最佳模式,一种既连续城市历史文脉,又促进城市新的文化进展的模式(悖论4)≡ 者难以兼顾解决悖论4的出路,就在于不断发掘城市土地潜力,提高土地采用效率,尽可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城市空间的拓展。
地下空间规划重点
1雅典宪章:城市与其周围地区是一个整,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活动的问题。
2地下空间是指地球表面以下岩层或土层中由天然形成或人工开发形成的空间。
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天然地下空间和人工地下空间。
3城市地下空间指城市空间地平面以下部分的空间,往往以地下建筑的形式出现,它常起到补充地上空间的作用,是一种封闭空间。
4地下空间规划是科学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必要工作,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指导原则:布局均衡、规模适度原则;复合利用、鼓励联通原则;公共优先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分期建设原则6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阶段划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三个阶段7城市地下空间指导思想:地下与地上相结合;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平时与战时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1地下空间资源基本属性:稀缺性和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变动性;社会性;价值属性;不可逆性2地下空间资源容量:地下空间资源的天然蕴藏量;可合理开发的资源容量;可供有效利用的资源容量;地下空间的实际开发量3地下空间资源评估包含资源调查和资源评价两个阶段内容。
方法:评估总则;评估依据;评估范围4评估的基本要素:基本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下埋藏物和已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地面建筑物及基础;地面开敞空间;区位分布;竖向深度5城市容量:指一个城市在某一时期对人口和人类活动以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各类设施的容纳能力。
包含人口容量、建筑容量、交通容量、环境容量等。
扩展城市容量的根本方法是开发城市空间。
6城市地下空间功能分类:居住空间;业务空间;商业服务空间;文娱体育空间;交通空间;公用设施空间;工业空间;储存空间;防灾防护空间;高层建筑的设备空间;其他特殊空间。
7消除心理和生理影响的途径:入口部规划设计;地下建筑心理空间的创造;室内色彩;通风;自然景观8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基本理论原则: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地上与地下相结合原则;远期与近期相呼应原则;平战结合原则9城间对人的生理效应:空气污染影响: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甲醛臭氧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空气离子对人体的效应10心理障碍:习惯于非习惯空间的设计差异、无意识的作用1城间总体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行的地下空间体系规划2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特点: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具有系统性;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政策性强;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工作具有专业性3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及附件3部分4城市形态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学习
3.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关键问题 (1)城市中地下空间规划应为点、线、面的结合。点—城市繁华区中心,线—地下交通网络,面—各种类型功能的 地下空间,规划近、中、远期地下空间。 (2)以地下交通工程为依托、连接各个中心的地下综合体。根据多种因素综合体规模、功能可大可小,如地铁车站 与综合体组合,连接若干综合体。 (3)尽可能考虑市政管网廊道建设。市政管线廊道是城市集约化要求。 (4)繁华地段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单体建筑。如商业街、地铁、地下停车场、下沉式休闲广场、立交公路及快速公 路,各单体又有独立单体规划与设计。 (5)非繁华区的规划地下居住建筑。以半地下、覆土式为主,避免全埋式居住建筑,居住建筑的采光、通风、绿化 可通过采光井、窗及下沉式广场解决。 (6)考虑到室内外环境、防灾减灾及对战争的防护等级抗力要求。如光、声、热、风等环境形成,人防建设的平结 合。
(4)新城规划需将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规划相结合:新城开发应吸取旧城的经验,将地下空间开发内容同城市建设 与环境改造结合起来。
15
3 地下空间开发同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二、城市建设中的地下空间规划途径 1.充分利用地面建筑的地下空间 利用地面建筑开发单层或多层地下室,作为库房、出租店铺、地下车库等用房,提高城市容积率,同时又是防灾、 防护工程的一部分,危急状态下作为掩蔽工程。规划中应将这些独立的地下空间用通道互相联系,形成地下空间网。
规模较大旧城改造需将没有保留价值的建筑拆除,改造成地面休闲广场,广场内保留绿地与喷泉,广场下是地下 空间。旧城区改造可增加新城区的地下空间容量,提高城市使用效率,改善景观。
20
5.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充分利用已有的地下人防工程 我国人防工程建设已有几十年历史,各大中小城市都相继建设了大量的人防工程,但由于历史原因,相当部分人 防工程改造成平时加以利用的地下在城外, 但离市区不太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基础知识100道含答案解析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基础知识100道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00道)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首要原则是()A.安全性B.经济性C.实用性D.创新性答案:A解析: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确保人员和结构的安全是最为重要的,是首要原则。
2.以下哪种地质条件对于地下工程施工较为有利()A.淤泥质土B.岩石地层C.湿陷性黄土D.流沙层答案:B解析:岩石地层相对稳定,承载能力较强,施工难度相对较小。
3.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数量不宜少于()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为了保证车辆进出的畅通和安全,地下停车场出入口数量不宜少于2个。
4.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主要作用是()A.集中敷设各类管线B.增加城市绿化面积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能力答案:A解析:综合管廊将各类管线集中敷设,便于管理和维护。
D.提高城市抗震5.地下商业街的防火分区面积一般不应大于()A.500平方米B.1000平方米C.1500平方米D.2000平方米答案:D解析:根据防火规范,地下商业街的防火分区面积一般不应大于2000平方米。
6.地下工程防水的主要措施是()A.排水B.堵水C.截水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地下工程防水通常采用排水、堵水、截水等综合措施。
7.盾构法施工适用于()A.软土地层B.岩石地层C.砂卵石地层D.以上均可答案:A解析:盾构法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层,在岩石地层等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难度较大。
8.地下工程中,用于支护的锚杆长度一般为()A.1-2mB.3-5mC.5-10mD.10-15m答案:C解析:地下工程中常用的锚杆长度一般在5-10m之间。
9.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系统性B.前瞻性C.随机性D.可持续性答案:C解析: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不能是随机的。
10.地下通道的净高一般不应小于()A.2.0mB.2.2mC.2.5mD.3.0m答案:C解析:为保证行人通行舒适和安全,地下通道净高一般不应小于2.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城市规划区内规划常住人口815万人,流动人口250万人,规划期末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平均出行次数分别为2.57、3.50人次/(人*d),步行出行量为20%,各种交通方式的平均换乘系数为1.57人次/人次,公交客运量占运载工具客运量的比例为70%,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例为70%,平均运载强度取 3.2万乘次/(km*d),则规划区内规划期内线网的规模为:1远景出行总量815*2.57+250*3.5=2970(万人次/d)2运载工具总客运量2970*0.8*1.57=3730(万人次/d)3公共交通客运量3730*70%=2611(万人次/d)4轨道交通客运量2611*70%=1828(万人次/d)5线网规模为1828/3.2=571(km)城市上下空间协调发展的优点:有利于提高城市人口的理论容量;城市功能的高效发挥,提高城市运转;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地下空间环境的质量;保障城市空间层次的丰富性。
地下停车场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平面布置、交通流量、交通路网规划、附属设施地下规划三阶段:1总体阶段2控制性详细规划3修建性详细规划预测内容4阶段:生成阶段,分布阶段,方式划分阶段,分配阶段5个步骤:1收集资料包括:土地利用规划资料及交通供给资料2出行生成预测3出行分布预测4出行方式侧预测5客流分配预测限界:根据地铁车辆轮廓尺寸和性能线路特性,设备安装及施工方法等因素、经济技术相结合,综合比较确定的空间尺寸界限:根据车辆轮廓尺寸和性能线路特性,设备安装及施工方法等因素,经济技术相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以电力牵引、以轨道作为导向运输方式的交通城市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特定地域中,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口不断增加,而同时农村中的人口逐渐减少的一种社会现象。
城市中心区:城市中供市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地方城市中心:城市中心区最核心的部分城市人口容量是指特定时期内城市可供开发利用的空间区域所能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的城市人口地下街:修建在大城市繁华的商业街下或客流集散量较大的车站广场下,由许多商店,人性通道和广场等组成的综合性地下建筑世界地铁发展阶段:1初步发展阶段、2停滞发展阶段3重新发展阶段4高速发展阶段我国地铁发展阶段1起始阶段2开始建设3建设调整4蓬勃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结构)(形态)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标志城市地下空间在城市中发展形态:点状,辐射状,脊状,立体型。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1地下空间规划受到原有城市规划的限制2地下空间规划应届和地面建筑的地下室开发利用进行3次浅层以内的地下公共空间建筑常结合城市的广场4次浅层以内的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常结合地面进行5由于造价影响6受地质条件影响大7地下空间工程范围较广泛,类型多,技术条件复杂8地面城市建设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创造了现代化奇迹,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1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2开发空间功能与地下空间特性适应的原则3上下空间功能对应原则4开发计划之间相协调原则5建立城市生命线系统,增强城市承载能力6空间结构满足平战结合的原则城市地下空间布局方位及模式1城市功能综合化2以城市形态为发展方向3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骨架4以大型地下空间为结点5地下空间竖向分层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主要内容:1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协调发展关系2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现状与发展预测3城市地下空间交通设施规划4城市地下空间交通设施规划5民用工程6工业设施7储存系统8防灾与防护系统城市基础资料和现状调查1城市勘察资料2城市测量资料3城市气象资料4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资料5城市人防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6城市交通资料7城市土地利用资料8城市市场公用设施资料9城市环境城市中心的区域模式:1区为中心模式(团块,星空)2偏心扇形,脊性3双中心,带型城市4多中心带型城市城市中心规划布局的主要形态:1街道主导型2网格-3街区-4轴线-5自然-城市中心规划设计发展趋势:1功能的多样化和主题化2空间的复合化和复杂化3环境的宜人化和生态化4交通工具的综合化和主体化5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地方特色的加强6高科技的运用和网络化7建设的可持续性城市中心存在的问题:1人流和交通过分集中2交通拥挤混乱3停车场与停车空间占地很多4步行者的安全问题5对外枢纽的布局问题6市中心密集的步行人流疏散问题7城市第三产业的规划布局问题8流动人口与城市环境规划管理问题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主要模式:1地铁综合型2地下过街通道--商场型3独立地下商场和车库--商场型4城市中心综合体型5历史风貌和景观保护型6地下室利用型7改建型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新趋势;1步行化2多心化3专业化4综合化5复合化地下停车场规划步骤:1城市现状调查2城市土地使用及开发状况3机动车发展预测4原城市的停车场和车库规划5编制建停车场的规划方案地下停车场规划要点:1结合城市规划,以市中心区向外辐射2规划地址要选择交通流量大的地段3考虑地上地下停车的比例关系4停车设施有一定余量或扩建的可能性5与旧区改造结合6控制停车者到达目的地的距离一般不大于0.05Km地下停车场规划的选址:1道路网中心地段2合理的服务半径3不宜靠近学校,医院,住宅4水文,地质较好的地段5复合防火要求6与其他地下设施结合7不低于30%的绿化率地下停车场建设组成与工艺流程1出入口2停车库(停车间,行车通道,步行道)3服务部分(收费,加油,维修,充电)4管理部门(门卫,调度,办公,厕所,防灾中心)5辅助部分(风机房,供电室)地下街:按形态分类:1街道型2广场型3复合型地下街的主要组成:1步行道系统2营业系统3机动车运行4内部设备系统5辅助用房城市地下建筑平面组合方式:1步道式组合2厅式组合3混合式组合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以电力牵引,以轨道作为车辆导向运输方式的交通地铁的工程设施:1线路2车站3出入口4地铁内部各种设施地铁线路:直线,圆曲线,以及连接直线与圆曲线的缓和曲线构成线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因素:1最小曲线半径2缓和曲线型及长度3夹角线路及长度4最小圆曲线长度等地铁线路的规划内容:1线路的平面位置2线路的纵断面设计及埋深深度3车站位置、数量、距离、形式 4线路的形式及各期所要完成的线段地铁车站规划内容:1车站位置和埋深2中间站布局,换乘站布局,终点站布局3与其他交通系统的联系线路平面设计要素1最小曲线半径2夹直线最小长度3最小圆曲线长度4缓和曲线线型5长度地铁车站分类:1按地铁与地面位置分类(浅埋,中埋,深埋)2按地理位置分类(终点站,中间站,区间站)3按营运性质分类(枢纽站,联运站,终点站,中间站)车站的构成:1站台2车站大厅和广场3售票厅4专用空间5出入口通道影响车站分布因素:1客流吸引力2乘客出行时间3工程运营成本4城市规模和线路长度5城市道路网状况,公交线网及车站位置车站出入口布局1布置在路口2布置在街道旁地下工程有许多分类方法:1按使用性质分类2按存在环境和建造方式分类3按开发深度分类4按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分类5按照施工方法分类地下建筑结构型式:1浅埋式结构2附建式结构3深井结构4地下连续墙结构5其他结构6桥梁基础结构7沉管结构8盾构结构地下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和现状:1刚性结构阶段2弹性结构阶段3连续介质假设自然光的采光和整个建筑的布局直接相关:1下沉庭院式2天窗式3采光井4下沉广场式5可开合屋盖6地下中庭共享空间式7主动太阳光系统天然采光技术:1采光的导管2光导纤维采光3采光隔板4导光棱镜选购灯具六原则:简约方便节能安全功能协调现代城市广场的类型和特点:1按使用功能分2以广场尺度关系分类3以广场空间形态分类4以广场的材料构成分类现代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基础:公共性,参与性,系统性,完整性,尺度适配,生态性,多样性,步行性,文化性,特色性下沉广场三步曲1把人引进来2使人留下来3让人导进去出入口类型:1主要出入口2安全出入口3连通口4特殊用途出入口5临时出入口(施工洞口出渣口)地下建筑特点:贯通式,梯式,环式,棋盘式,厅式地下工程灾害:交通隧道,城市地下工程,矿山工程等(建设期间灾害。
运营期间灾害)隧道防水原则: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并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地下工程中的火灾:火灾特点:1温度高,烟气大,且不易散出(1000)2人质不宜疏散。
(照明低,烟气影响,出口少,拥挤) 3扑救困难(灾害路线少,指挥困难)4泄爆能力差,风火压大衬砌常见病害:1衬砌变形,开裂,渗漏水2端墙、侧墙、翼墙位移开裂3路面拱起、沉陷错台、开裂地下工程修筑引起的环境问题:1水资源和局部水资源枯竭2加速围岩风化和侵蚀地下水形成3围岩中重金属或有害元素活化迁移4弃渣污染放射性污染与水质下降5隧道围岩释放有害气体地下建筑灾害与防治1塌方2软岩大变形3岩爆4高地温5瓦斯6城市地铁开挖导致的沉降与环境问题隧洞防水措施:密封垫防水、嵌缝防水、螺栓孔防水、二次衬砌顶管接口:刚性型、柔性型、刚柔结合型隧道水害:隧道渗漏水、衬砌周围积水、潜流冲刷水灾原因:1隧道穿越含水的不良地层2隧道衬砌防水及排水设施不完善工程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孔口深埋地质灾害:1固体地质灾害(岩爆、塌方、片帮)2准流体地质灾害(软弱大变形)3流体地质灾害自然灾害:1气象灾害2地震灾害3地质灾害人为灾害:1战争灾害2运营事故3工程事故灾害特点:有限性、潜在性、突然性、随机性防御归结:躲、让、抗、减。
进一步:疏、补、控、用。
排水:1洞内排水(竖向盲沟、环向盲沟、纵向盲沟、排水沟)2洞外排水(截水沟、排水沟)预防原则:宁强勿弱,宁曲均直,加强衬砌过渡段,宁长勿短,减少对围岩扰动,提高衬砌质量整治措施:1在衬背压注水泥砂浆2喷射混凝土盾构治事级:结饼,闭塞,喷涌火灾原因:电气事故,使用明火不慎,易燃气体泄漏以及管理不善易蔓延原因:大量易燃物存在(例如家具、易燃商品、纸制品)隧道火灾原因:1电气线路短路,汽化器失灵2隧道内道路狭小,能见度低,情况复杂,易发生车辆相撞事故 3车辆所载可燃物,有易爆物品,遇明火发生燃烧自燃防水措施:1耐火材料2划分防火区3设置自动水喷淋灭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
4设置疏散避难设施5加强消防管理,交通管理,经常检查防火工作地铁火灾:原因1装修设备办公的可燃物2施工中作业人员焊接,切割,吸烟及列车运行时产生的电弧等原因3乘客违反规定,以及车上设备故障原因4车站故障5人为纵火,恐怖袭击防火:1防火墙,水幕,严格限制携带易燃物2加强维修施工管理3地铁客车采用不然材料4地铁变电站,高压电缆在地面建设5设计时考虑火灾排烟要求6自助监控系统,灭火淋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