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生的食物熟的食物》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下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食物在烹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食物口感、营养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观察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从而加深对食物烹饪原理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于食物烹饪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可能有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食物的营养价值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知道这些变化对食物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的影响。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并理解这些变化对食物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的影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合理的结论。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验现象。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享的习惯。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生食物(如生肉、生菜等)、熟食物(如熟肉、熟菜等)、烹饪工具(如锅、碗等)、实验仪器(如温度计、计时器等)。
2.教学课件:食物烹饪过程的图片、视频等。
3.学习单:用于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食物烹饪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食物在烹饪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吗?这些变化对食物有什么影响?”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实验材料,并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食物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反思范文(精选7篇)《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反思篇1《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多的科学,对科学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已经经历了很多的科学探究活动,如三上的《米饭的观察》、三下的《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四上的《磁铁的磁性》等等,从刚开始的老师设计逐步向学生先自己设计转变。
叶老师从薯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既是食物又是奖品。
通过学生从黑袋子中摸出生的马铃薯,并说说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从而引出对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的比较。
叶老师让学生讲述观察的方法并且板书,又叫学生讲述观察的顺序,花了5分半的时间,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在这之前学生经历了无数次的观察,对这些方法已经非常熟悉了,我觉得只要让学生回答一下就可以了,再强调一下如果使用小刀则要注意安全。
我觉得实验的记录单设计的不错,最后加了一个自己给自己小组的评价,认为自己小组可以获得几颗五角星。
新课标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自己也参与评价,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汇报的时候比较强调注意听,因为我认为倾听同学的发言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平时自己上课的时候也比较注意这一点,但很多同学还是不会认真听,每次都需要提醒的,我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处理比较好?在这次汇报的同时,叶老师还叫学生思考平时我们为什么吃熟的马铃薯?通过交流明白熟的马铃薯比生的马铃薯有营养。
我们一般要多吃熟食,因为生的食物常常带有细菌等,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的。
通过一句“发明了什么以后我们开始有熟的食物?”过渡到了用火烤玉米的环节。
老师直接提出了烤的办法,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回答一下有几种方法可以把生的食物变成熟的食物,这样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思考的过程,而且根据生活经验很容易就想到的。
然后可以选择烤的办法或者怎么样,教材上还提供了一种用水煮的方法,我在《科学课》的杂志上看过一篇__《玉米煮不熟怎么办》,一般这个实验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建议用鸡蛋来代替。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公开课 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生食和熟食的区别,掌握判断食物是否熟透的方法,以及了解不同烹饪方法对食物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食物煮熟的原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健康饮食的习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食物煮熟的原理和烹饪方法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食物煮熟的过程和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食和熟食的区别,掌握判断食物是否熟透的方法,知道不同烹饪方法对食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食物煮熟的过程和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健康饮食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食和熟食的区别,判断食物是否熟透的方法,不同烹饪方法对食物的影响。
2.难点:食物煮熟的原理,烹饪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食和熟食的概念,介绍不同烹饪方法。
2.观察法:观察食物煮熟的过程,了解煮熟的程度。
3.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不同烹饪方法对食物的影响。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烹饪心得,交流食品安全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实物准备:生食和熟食样品,烹饪工具,实验材料。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食物煮熟的过程和烹饪方法。
3.场地准备:实验室或课堂,具备烹饪条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食和熟食吗?它们有什么区别?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生食和熟食样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同时,介绍不同烹饪方法,如煮、炒、烤等。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食物煮熟的过程,了解煮熟的程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烹饪心得,交流食品安全知识。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观察比较生熟食物的不同,经历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时,能思考好解决的对策。
2、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卫生观。
3、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经历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了解生与熟的不同。
【教学难点】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马铃薯、牙签、培养皿、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火柴、记录表格、多媒体课件演示实物:果盘、生鸡肉、马铃薯等【课前谈话】师:听说在座的同学们特别爱动脑筋!发言又积极!今天就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大家有信心吗?(生:有)师:你们自信,老师就更有信心!相信我们今天一定会合作得非常愉快!【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知道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食用方法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
请看课件齐读问题(学生适时回答)教师板书:食物生熟2、师小结:从看图和结合生活实际我们发现,食物中有的适合生吃,有的适合熟吃,只要选择合理的食用方法,都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是(看课件)出示课题3、师:请看课件:这是什么食物?(马铃薯)二、探究活动活动一:生、熟马铃薯的观察、比较。
1、学生交流区别生熟马铃薯的方法。
[出示马铃薯]师:看看这是什么?(生齐说:马铃薯)适合生吃,还是熟吃?(生齐说:熟吃)师:现在我手中有一半切开的生的马铃薯和一半熟的马铃薯,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把它们区别出来呢?(引导学生说出不同方法,教师适时评价。
)学生举手回答预设①:(生说尝)师:你怎么尝?(学生演示)有不同意见吗?(学生补充)大家注意,在不能确保物品是否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不选用尝这种方式,今天我们研究的是食物,可以用牙签取少许进行尝试。
预设②:(生说闻)师:你怎么闻的? (学生演示)有不同意见吗?(学生补充)闻的方法有讲究,把食物放在面前,用手来回的轻轻扇动,一起来试一试。
最新《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反思范文3篇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反思范文3篇《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食物》单元的第4课。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反思范文篇1《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我在五月份平望片科学教研活动中上的一节公开课。
课后,我也有了一些反思,主要体现在这节课的材料使用上。
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出示材料的时机和顺序,都必须讲究材料的结构性。
一、结合教材,准备实验材料本课是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第四课,这是在前几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生食与熟食的角度对食物进行分类和比较,细致观察食物在由生变熟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本课教科书上安排了三个环节: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分类;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观察比较生、熟鸡肉。
我对教材的设计当中的第二个活动做了材料上的改动,把原本观察生、熟马铃薯给成了观察生、熟玉米。
所以,对这节课我准备的材料是:课前引入环节所用的生鸡腿、橙子;第二个观察活动中的生、熟玉米各一粒和辅助观察工具牙签;第三个观察活动中的生熟鸡肉各一小片和加热工具: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加入清水)、火柴等。
反思:第二个环节书本的设计是比较生、熟马铃薯。
我在这个环节中作了改动,把马铃薯这种材料换成了玉米。
我的考虑是:同样是比较生、熟两种食物,且都为植物性的食物,换成玉米,如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观察生玉米变成熟玉米的过程,而且是把干玉米粒变成爆米花,学生一定更感兴趣,课堂氛围会更好。
只可惜,在选择分组实验材料时,我试验了多次,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能通过加热让干玉米粒变成玉米花。
如这个实验无法在课堂中进行,那我对材料的改动是没有意义的。
我考虑之后,退而求其次,选择不做分组实验,改成演示实验。
把微波炉搬进教室,干玉米粒先发给学生,在师生共同讨论实验步骤和注意点时,进行爆玉米花的`过程,要点讲解完,玉米花也正好爆完,此时,让学生进行生、熟玉米粒的对比观察,发现生、熟食物的不同。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1)
展示观察结果,检验学生对过程变化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的能力。
培养小组合作能力,拔高学生的思维。
引起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解决争议,并讲解在生活中正确的生食和熟食的选择方法。
学以致用,课后回家认真辨别,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六、提出新问题,提高课堂高度。
七、总结知识,联系实际。
上课之前老师先了解一下,你们对吃有兴趣吗?看来大多数都是吃货,好,那今天老师要给各位吃货们推荐一道特别好吃的菜,叫水果鱼,看起来不错吧?想不想吃?那你们想不想在课堂上亲手来做这道菜?好,那我们就化身为小厨师来做这道菜,用煮即可。但是呢,小厨师可不是这么容易当的,为了确保同学们有这个能力来做这道菜,老师设置了三个关卡,同学们必须闯过这三关老师才能让你们来做。有没有信心过关?
3.使用烹饪工具——为实验奠定基础
3.1器材的介绍
胜利就在眼前,现在还剩下最后一关,终极闯关,要考的是同学们对烹饪器材的了解。我们所需要的器材有这些,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这是......?(学生一一回答)好,还记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吗?我来抽查一下,谁来说说酒精灯的使用?(学生回答)非常好,你的记性不错,但是还不够全面,我们一起跟着微视频来回顾一下。(播放微视频)酒精灯还有一个特性,在所有的器材中它必须要迟到早退,迟到是指酒精灯必须等所有的器材搭建好以后才可以点燃,早退是指在试验结束后,必须第一个熄灭酒精灯。所以它在整个实验中是迟到早退的,明白了吗?很好,三脚架的作用同学们都知道对吧?这个不锈钢碗是用来装食材进行烹饪的,同学们放心,它是非常干净的。
1.挑选食材——复习观察方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成为一个厨师,首先要解决食材的问题,所以第一关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会不会选择新鲜的食材。要用到的食材有哪些?生答:鱼和水果粒。很好,我们可以用看、闻、摸、尝这些常用的观察方法来观察食材,从而判断它是否新鲜。谁能告诉我,可以用看的方法观察食物的哪些特点?生答:颜色、形状...... 那闻呢?闻食物的?生答:味道。怎么闻?生答:用扇闻的方法。把食材用的筷子夹起来,放到鼻子附近,另一只手一边扇一边闻。 尝什么?生答:尝味道。怎么尝?用小叉子来取食材,但是一定要在食材安全卫生的情况下才能尝,所以生的鱼肉同学们不能尝。用手摸?生答:软硬。怎么摸?能不能直接用手来摸?戴手套来摸,确保食物的卫生。很好,看来同学们对食材的观察方法已经完全掌握了,恭喜大家成功过关.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与任务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课标中的要求是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本课内容依次是观察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比较生熟玉米和肉、阅读资料了解食物生吃和熟吃的原因。
深入研究了食物煮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同时也是对科学实验和观察技巧的进一步巩固,在教材中占重要地位。
二、学习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掌握了观察的基本方法,他们对食物的认识较多,但没有仔细比对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对有些食物为什么要熟吃知道的更少。
因此,针对生熟食物的观察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本课通过让学生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过程,体会生活中奇妙的科学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三、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知道为保证营养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阐明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酒精灯烧熟食物,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动态变化,能用语言准确描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养成细致认真地观察的习惯,感受自己动手煮食物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阐明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二)教学难点1.经历用酒精灯烧熟食物的过程,观察描述食物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后感顾云涛老师的讲座“我的阅历——为《科学》教学导航”让我深受启发。
在科学教学中,通常用实验作为学生了解和认知事物的途径,但在实验了之后,学生收获的往往是建立在感官基础上的感知体验,如何深层挖掘现象背后体现的原理呢?这就要通过阅读来及时反思在实验时想法、与先前的思想理论交汇,同时与科学家进行思想的碰撞。
科学阅读的意义就在于,学生会主动认识科学概念,从中发展科学本质观,增强科学学习的信心。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1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简洁分析:《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教科版《科学》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
教材共分3个局部。
一、生食和熟食,这局部的目的只要让学生了解我们常见到可以生吃的食物和必需熟吃的食物。
二、视察比拟生、熟马铃薯,了解生、熟马铃薯的不同点。
三、玉米由生变熟局部的目的不在于静态地视察生玉米粒和烤熟的玉米粒异同,重点是要求学生视察玉米粒从生到熟的动态改变过程。
教学目标:技能目标:视察、比拟的方法相识生、熟食的不同,造就学生动手操作及多向思维实力。
情感目标:造就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精神和树立正确的卫生观。
学问目标:知道食物可以分生吃的和熟吃的。
了解同一种食物由生到熟的改变过程。
教学重点:视察比拟并描述生、熟的马铃薯的不同点和玉米粒从生到熟的改变过程。
教学难点:视察比拟和描述玉米粒从生到熟的改变过程。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老师引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
试验器材:1.生苹果,煮熟的苹果;2.生、熟芋头;3.生、熟马铃薯;4.生、熟玉米粒;5.铁碗,酒精灯;6.试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课前激趣老师出示装有爆米花的礼物盒。
师:今日教师和同学们初次见面,为大家打算了一份礼物。
这堂课表现最好的同学将能共享这份礼物,想要吗?生:想!〔本环节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更好地表现自己。
为以后的课程环节埋下伏笔。
〕师:今日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有关食物的问题.教师打算了一些食物,想请几位同学上来蒙住眼品尝一下。
说说这种食物是什么味道?可能是什么食物?哪位同学觉得自己的味觉最兴旺的情愿来试试?再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帮教师蒙住品尝食物同学的眼睛。
〔老师戴上一次性薄膜手套,向众学生展示后从苹果上切一小块用牙签喂给学生。
〕〔本环节设计意图:从课堂映射生活,从老师试验操作细微环节上教育学生平常应留意卫生。
〕生:酸酸的、甜甜的、还很脆,我想是苹果吧!师:讲解得真具体,再请你品尝一种。
〔教师再从一个煮熟的苹果上切一小块喂他吃〕生:酸酸的、粘粘的,猜不出是什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1)
生:明白了
师:请小组按照要求,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师:时间到,教室里一股好香的气味啊!我看见有的老师好像都流口水了哦!哪个小组愿意来与大家分享生的猪肉和熟的猪肉的区别?
生:
师: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猪肉从生到熟,它的软硬,颜色气味等等都发生了变化。平时生活中,我们都会选择吃熟的猪肉,因为熟的猪肉口感好,容易嚼碎,细菌少,容易消化吸收。
激发学生的兴趣,认识生吃食物和熟吃食物的标准
巩固学生的观察方法;观察到生、熟马铃薯的区别,并能用对比的语言来描述;认识到马铃薯由生到熟会发生很多方面的变化。
观察生、熟猪肉的区别;规范实验操作方法,增强安全意识;观察猪肉有生到熟的加热过程中它伴随的变化,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的
让学生明白如何选择生、熟食物,让生活更科学、健康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下加热过程中,伴随了哪些变化呢?
生展示:
师:加热过程中出油,说明营养成分中什么被烤出来了?
生:脂肪
师:真聪明,我们每天对脂肪的摄取不能太多。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通过食物摄取我们身体需要的营养。在以后选择食物时,不光要根据个人的口味、还要考虑到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是否容易消化吸收,生吃水果和蔬菜沙拉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到合理的膳食搭配,让我们的饮食科学,生活更健康。
生:想
师:瞧,这是食堂的大厨为我们提供的熟马铃薯!现在请组长快速上台来领取熟的马铃薯。小组合作,采取多样的方式来观察,马铃薯可以随便你们处理,但不能尝哦!记录员做好记录。观察开始。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
师:大家观察的非常认真,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分享?
生分享
师:大家在观察时使用了多种方式,发现了生熟马铃薯在颜色,软硬,气味等方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了解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生熟食物的区别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活常识和健康意识。
2. 教学内容•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定义和特点;•生熟食物的区别及处理方法;•饮食健康和卫生常识。
3. 教学重点•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区别;•生熟食物的处理方法;•饮食健康和卫生常识。
4. 教学难点•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特点的简单描述;•生熟食物的处理方法的正确应用;•饮食健康和卫生常识的形成和践行。
5.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通过实践操作,展示生熟食物的特点和处理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生熟食物的区别,并就饮食健康和卫生常识展开讨论。
6. 教学工具•实物: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样本;•课件:呈现相关的图片和资料;•教学辅助材料:食品安全和卫生方面的宣传册、海报等。
7.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时间: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对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理解和区别。
Step 2: 呈现(时间:10分钟)使用课件呈现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辨别其特点。
Step 3: 知识讲解(时间:15分钟)讲解生熟食物的定义和特点,比如生的食物通常指生肉、生鱼等未经过加热处理的食物,而熟的食物指经过加热煮沸或烹调处理后食用的食物。
Step 4: 讨论分析(时间: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在口感、营养、风味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为什么要煮熟食物。
Step 5: 操作示范(时间:15分钟)在实物展示台上,用熟的食物和生的食物进行视觉化演示,展示煮熟食物的处理方法和效果,并引导学生逐步操作。
Step 6: 实践操作(时间:20分钟)学生在组内进行分工合作,自行选择食材和处理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并观察结果。
Step 7: 总结反思(时间: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体验和感受,并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饮食健康和卫生常识。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3.现在我们分小组进行煮鱼片,注意要分工明确,别忘记记录。(10分钟)
1.熟吃,说理由(生吃不卫生等)
2.分小组进行煮鱼片,并记录自己额观察结果
生的鱼片
熟的鱼片
煮鱼的汤的变化
颜色
1.通过第一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利于后面的教学。
当然也有的小组也观察到了煮鱼的水的前后不同,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例如:煮鱼之前的水是清的,煮过鱼之后变白了;煮过鱼的水中有沉淀等,这些都是孩子们真是观察的结果。接着就再进一步思考:这白的东西或是沉淀物是从哪来的?进一步认识食物熟吃营养会流失。在此环节设计上目的性十分明确。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2.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二)过程与方法
1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说说生吃与熟吃的理由。
设计此环节,是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来指导生活实际
八、课堂小结:根据板书
七、教学评价设计
组别:第小组
小组合作情况
很好
一般
差
实验中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克服:
小组活动中谁在哪些方面表现最突出,其突出之处是什么:
小组活动中存在哪些不足,对于以后有什么启发:
简要分析小组成绩和不足:
课堂练习
请你列举几种食物,说说他们的食用方式及理由。
食物
食用方式
理由
八、板书设计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科版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教材简单分析:《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教科版《科学》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
教材共分3个部分。
一、生食和熟食,这部分的目的只要让学生了解我们常见到可以生吃的食物和必须熟吃的食物。
二、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熟马铃薯的不同点。
三、是观察玉米粒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学生首先在感性上认识生食和熟食进而产生对食物从生到熟的静态观察兴趣,再进入动态变化的观察,各个活动之间有着一定的递进逻辑关系。
学习者分析:关于食物,学生们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研究过大米、米饭和淀粉了,是本课学习的基础,但那时还没有涉及到食物的作用和由食物引出的其他有关问题。
在四年级下学期食物单元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食物的不断研究,自然发现食物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必须熟吃。
随着感性认识的丰富,进而产生了对生、熟食物的研究兴趣,探究欲望油然而生。
此时,学生对食物的探究也有了一定的设计实验的技能及抽象理解思维。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感悟人类对食物认识的发展过程。
2.能自觉校正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
过程与方法1.用比较的方法和适当的词汇来描述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2.掌握给物体加热的基本技能。
知识与技能1. 食物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必须熟吃,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
2. 熟的食物有助于人的消化吸收。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并描述生、熟的马铃薯的不同点和玉米粒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和描述玉米粒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生、熟马铃薯(每组各半个);生玉米粒、铁勺,酒精灯、一次性筷子、一杯水;实验记录表格;爆米花。
调查表教学过程:1、生食和熟食(1)出示一些图片,说说吃这些食物时你会选择怎样吃,并说出理由。
(2)有些食物可以选择生吃,有些食物要选择熟吃。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出示课题: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3)你们还知道哪些食物适合生吃,哪些食物需要烧熟了再吃?(举例)(4)小结:有的食物必须熟吃,(板书)如肉类、水产、蛋类粮食和部分蔬菜等,因为这样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同时能杀灭食物中的许多细菌,安全卫生,味道又好;有的食物可以生吃,(板书)如水果和部分蔬菜,因为生吃味道更好,又可以保护食物中的一些维生素不被破坏。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第一篇:《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推荐者: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金洲小学张新元(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师: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中餐都想吃些什么呢?生: 糖醋排骨。
生: 烤鸡腿。
生: 茭白肉丝再加一个三鲜汤……[开始上课](二)用生吃和熟吃的标准对食物进行分类。
师: 同学们的食物真丰富啊!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猪肉,(多媒体出示猪肉图)谁来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吃的?生: 煮熟了吃。
生: 红烧肉。
生: 青椒肉片……师:(多媒体出示西瓜图)这西瓜你平时又是怎样吃的?生:切一片片吃。
生:放冰箱里冰一下再吃。
生:做西瓜汁吃。
师:谁能发现猪肉和西瓜在吃法上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生:猪肉需要煮熟了才能吃,而西瓜可以直接生吃。
师:很好。
如果按这样的标准,食物可以分成两类.师:出示课题《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老师这里还有一些食物,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并一起说说他们一般是生的吃还是熟的吃。
生:(齐声回答)(西瓜)生的吃——(茄子)熟的吃——(猪肉)熟的吃——(螃蟹)熟的吃——(甲鱼)熟的吃——(黄瓜)(番茄)生的吃、熟的吃。
师:黄瓜平时到底是怎样吃的?生:生的可以吃,熟的也可以吃。
(三)比较生吃和熟吃的优劣。
师:对,一般情况下,可以生吃的食物主要有:水果和一小部分的蔬菜,需要烧熟了再吃的食物主要有:肉类、水产、蛋类、粮食和大部分的蔬菜等。
那么,比如猪肉为什么要烧熟了吃,烧熟吃有什么好处呢?生:味道变好了。
生:更容易消化了,不容易拉肚子。
生:烧熟了以后,猪肉里的细菌都被烧死了,这样吃更卫生。
生:营养好。
师:熟吃的好处有这么多,看来猪肉需要烧熟吃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那么西瓜生的吃又有什么道理呢?生:如果西瓜烧熟了吃,一些维生素就会被破坏,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
(四)比较生和熟的猪肉的不同特点(静态观察)。
(多媒体出示图片并拿出猪肉)这是什么?生:(齐声回答)猪肉。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2篇)《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教案篇1一、教前设想:小学科学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本课在教材中起主导地位,通过研究“吃”的问题,引领学生们从身边的事物出发,从每天经历的活动出发,展开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在三年级探究食物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
从而让学生们在关注身边的科学,不断深入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之中,经历科学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教材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生食和熟食的了解,让学生了解我们常见的可以生吃的食物和必须熟吃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生吃和熟吃的原因;第二部分:生、熟研讨会,(一)比较生熟马铃薯的不同,感知食物生吃和熟吃的区别;(二)了解食物有生变熟的过程和方法;从师展示的一道“奶油香爆玉米”中共巩固探索食物的乐趣;第三部分:巩固新知,课后延伸,在学生对食物认知体系形成了,主体意识被教师唤到高潮时,让学生谈体会,巩固本节课内容思考作业,进行课后延续探索。
科学课要注重学生的发现、探索、创造的过程,教师的语言和提问既要严谨又富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二、教学目标:1、认知:知道食物分为生吃和熟吃;并能举例说明生食和熟食。
2、技能:能用酒精灯或蜡烛烧熟食物;能通过观察具体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三、教学重点:观察并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四、教学难点: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知道马铃薯煮熟后营养更易人体消化吸收。
五、教学准备:教师提供每组一份:生熟马铃薯各两个;生玉米数颗;生熟马铃薯观察比较记录表、玉米变熟观察记录表;酒精灯1盏、火柴1箱、烧杯得实验器材。
六、教师自备:微波炉1只、爆米花2袋、课件一只。
七、课前准备:酒精灯的操作;学生每人自带小刀一把。
八、教学过程:(一)生食和熟食的了解(大约5分钟)1、导入师:听说你们的特点是:爱动脑筋,积极发言!是这样子的吗?(通过课前的了解,肯定本班同学的优点,激发他们对下面问题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过程与方法:
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
【教学重点】
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与熟的不同。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酒精灯、支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小刀、竹签。
学生准备:生熟马铃薯各一个,每个小组成员带上自己最爱吃的一种食物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课前老师让你们准备了你们最喜欢吃的食物,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都带了些什么食物呢?
(2)指出所带的这些食物中,哪些食物可以生吃哪些食物可以熟吃?
(3)为什么有的食物能生吃,有的食物却要熟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板书)
二、探究过程
1、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1)投影出示生熟马铃薯,问:怎样分辨这两个马铃薯生、熟呢?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它们的变化,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a、充分利用你们的感官去观察,比如通过看、闻、尝、摸等方法。
b、使用小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c、四人小组互相合作,边观察边记录。
d、实验完成后,收拾好生熟马铃薯,将材料放回抽屉,我们要交流成果了。
2、观察比较生、熟食物
(1)观察生食物
颜色、气味、软硬……
(2)预测:食物从生到熟会有哪些变化?
(3)分组实验:用喜欢的方法对食物进行加热
实验要求:
1、正确使用酒精灯
2、注意安全,不触碰发热的物体
3、先观察食物加热前的特征,再点火加热食物
4、仔细观察并记录食物发生的变化
5、分工合作,及时整理材料
A.操作指导:
放在水中煮。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装置,练习使用酒精灯。
(将石棉网放在支架上部—烧杯里倒入水,置于支架的石棉网上—打开酒精灯灯帽—点燃酒精灯—置于支架下部—用外焰加热—使用完毕,用灯帽灭火)
B.实验要求: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和记录。
C.分组实验,教师巡回随机指导
(4)汇报:将观察到的现象尽量用语言描述出来。
(5)讨论:烧熟的食物与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生的食物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食用?
三、小结:
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
但是食物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
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
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板书设计】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生烧、烤、煮、炸……熟
保留营养成分容易吸收、消化
《生的食物与熟的食物》教学反思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是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第四课,教材共有三个部分: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观察比较生、熟鸡肉。
三部分的目的分别为让学生从生食与熟食的角度对食物进行分类,了解常见的可以生吃的食物和必须熟吃的食物;了解生、熟马铃薯的不同点,从而认识马铃薯熟食的益处;对比生熟鸡肉,观察鸡肉从生到熟的动态变化过程,知道这种变化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在处理本课的教材时,我把它分为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食和熟食的了解,让学生了解我们常见的可以生吃的食物和必须熟吃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生吃和熟吃的原因;第二部分:生、熟食物探究。
(一)静态比较生熟马铃薯的不同,感知食物生和熟的区别;(二)动态观察各种食物由生到熟的过程。
教材上是生鸡肉加热变成熟鸡肉的过程,而我把生熟鸡肉的探究过程变成了自己喜爱的食物由生到熟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探究食物由生到熟过程中的无穷乐趣。
第三部分:小结。
食物生吃和熟吃的各自特点。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历程,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感触最深:
一、准备材料不够充分。
课前准备生熟马铃薯,便于演示,也便于学生在材料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好使用。
对于分组实验,只准备了5个小组的材料,在上课前几分钟,才发现材料准备不够,在同事的帮助准备全材料,才得以顺利上课。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得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课前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这样做才便于更顺利的开展教学工作。
二、在课堂上,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学情、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合理安排实验活动,让学生进行与之相应的科学探究活动。
准确的把握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在40分钟时间内去完成2个探究活动,对“生的食物加工成熟的食物”这个探究活动的时间控制上稍微有点不足。
如何使用酒精灯,这虽不是本课的重点,但在这些细节问题上下功夫很有必要。
本次酒精灯的使用是从原来由教师控制转向学生分组操作,如果不加操作指导,很有可能出现意外事故。
试想一下,每节课在操作中都能如此引导的话,日后学生操作时将会更顺手,即便是遇到突发事件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通过这节课,经过本组同事指导和评价,让我明白自己还有着很多不足:
1、课堂中每个环节之间没有很好的链接。
2、学生活动虽然做好了精心的准备,在指导过程中总是有着顾此失彼的情况。
3、对孩子回答后的评价过于简单和不足,经常回重复学生的话。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是会不断地思考、尝试,争取有更大的进步。